Workflow
汽车电子
icon
搜索文档
IPO周报 | 沪上阿姨、博雷顿登陆港交所;绿茶餐厅上市在即
IPO早知道· 2025-05-11 20:45
沪上阿姨 - 公司于2025年5月8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2589",发行2,411,340股H股,香港公开发售获3616.83倍认购,国际发售获2.57倍认购,引入盈峰集团和华宝股份作为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921.55万美元,发行价每股113.12港元,募集资金总额2.73亿港元[3] - 旗下拥有「沪上阿姨」、「沪咖」、「轻享版」三大品牌,2024年3月推出"茶瀑布"产品线,截至2024年12月31日门店数量达9,176家,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截至2025年4月18日门店增至9,367家,茶瀑布门店达395家[3][4] - 2024年门店分布中一线城市占比7.5%,新一线20.7%,二线21.4%,三线及以下50.4%,在中国北方中价现制茶饮店品牌中排名第一,全国中价现制茶饮店品牌中排名第三[4] - 2022-2024年GMV分别为60.68亿元、97.32亿元、107.36亿元,营收分别为21.99亿元、33.48亿元、32.85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54亿元、4.16亿元、4.18亿元[5] 博雷顿 - 公司于2025年5月7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1333",发行1300万股H股,香港公开发售获198.72倍认购,引入欣旺达和长风基金作为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6350万港元[7][8] - 作为电动工程机械提供商,产品包括3-7吨电动装载机和90-135吨电动宽体自卸车,2024年在中国新能源宽体自卸车市场份额18.3%(排名第三),新能源装载机市场份额3.8%(排名第七)[8] - 2022-2024年电动宽体自卸车出货量从59台增至307台(CAGR 128.1%),电动装载机出货量从326台增至450台(CAGR 17.5%),连续三年在电池容量超650kWh电动宽体自卸车出货量排名第一[9] 绿茶集团 - 公司计划2025年5月16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831",发行168,364,000股股份,发行价每股7.19港元,预计市值48.42亿港元,募集规模超12亿港元,引入8名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8733万美元[11][12] - 截至2024年4月28日拥有493家餐厅,覆盖中国21个省份,2024年在中国休闲中式餐厅品牌中按餐厅数量排名第三,按收入排名第四,2022-2024年餐厅数量从276家增至465家(CAGR 29.8%)[12] - 2024年新开120家餐厅,计划2025-2027年分别新开150家、200家、213家餐厅,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3.75亿元、35.89亿元、38.3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17亿元、2.96亿元、3.50亿元[13] 英矽智能 - 公司于2025年5月8日更新港交所招股书,拥有全球领先的生成式AI驱动药物发现平台Pharma.AI,包含Biology42、Chemistry42、Medicine42和Science42四大模块,截至2025年5月6日已产生超20项临床或IND申报阶段资产,三项资产授权国际制药公司合约总价值超20亿美元[16][17]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015万美元、5118万美元、8583万美元,毛利率分别为63.4%、75.4%、90.4%[18] 铜师傅 - 公司于2025年5月9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作为铜质文创工艺产品品牌,2024年在中国铜质文创工艺产品市场份额35%(排名第一),线上市场份额44.1%,2022-2024年天猫和京东铜质文创产品类别排名第一[20] - 2022-2024年SKU分别为2137款、2296款、2485款,线上客单价超750元,线上直销收入占比70.6%、69.9%、70.5%,截至2024年12月31日拥有1575项艺术著作权和285项外观设计专利[20][21]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5.03亿元、5.06亿元、5.7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57亿元、0.44亿元、0.79亿元,净利润率分别为11.3%、8.7%、13.8%[22] 泽景 - 公司于2025年5月9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作为智能座舱视觉解决方案提供商,2024年在中国HUD解决方案市场份额16.2%(排名第二),W-HUD和高性能AR-HUD解决方案销量均排名前三[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拥有22个汽车主机厂客户,累计定点超90款车型,出货量超150万套,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14亿元、5.49亿元、5.78亿元(CAGR 64.3%),毛利率分别为22.6%、25.6%、27.3%[25][26] 恒瑞医药 - 公司于2025年5月5日通过港交所聆讯,拥有110多款商业化药物(含19款新分子实体创新药)和90多款候选新分子实体创新药,2024年收入280亿元(2014年起CAGR 14%),创新药收入占比从2022年38.1%提升至2024年46.3%[28][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临床团队覆盖约5000名研究者,开展约400项临床试验,销售团队约9000人,覆盖中国22000家医院和200000家药店,2022-2024年净利润率分别为17.9%、18.7%、22.6%[29][30] - 2025年Q1收入72.06亿元(同比增20.14%),归母净利润18.74亿元(同比增36.90%)[30]
泽景闯港交所上市:持续亏损,资产负债率超210%,有股东提前减持
搜狐财经· 2025-05-11 20:08
公司概况 - 江苏泽景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5月9日递交港交所上市招股书 主要产品包括W-HUD AR-HUD CMS 透明A柱等智能座舱相关产品 [1][3] - 公司成立于2015年5月 注册资本5358 4383万元 法定代表人张涛 主要股东包括扬州泽芜企业管理合伙企业 张波等 [3] - 按2024年销量计 公司在中国车载HUD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二 市场份额16 2% 是唯一在HUD W-HUD AR-HUD销量均进入前三的厂商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 14亿元 5 49亿元 5 78亿元 复合增长率64 3% 但2024年增速降至5 1% [5][7] - 同期毛利从4838 3万元增至1 58亿元 毛利率从22 6%提升至27 3% [5][6] - 净亏损从2 56亿元收窄至1 38亿元 按非国际准则调整后净亏损从7913 2万元缩减至713 1万元 [6]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首次转正 达2918 9万元 年末现金余额2 30亿元 [9][10] 资本结构 - 负债净额从2022年4 87亿元增至2024年8 97亿元 资产负债率维持在215%以上高位 [7][9] - 权益股份赎回负债从6 51亿元增至13 61亿元 占总负债比例超80% [8] - 2024年完成1 25亿元E轮融资 投后估值25 85亿元 累计融资额超6亿元 [10][11] 股权结构 - 创始人张涛等一致行动方合计持股44 66% 机构股东包括顺为资本(7 08%) 吉利控股(7 04%) 新鼎资本(5 39%) [12] - 2023年部分创始人通过股权转让套现3800万元 华泰远宏在D轮投资后以3480万元退出 [12][13] 经营特点 - 客户集中度高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93%降至80 9% 最大客户收入占比从47 6%降至23 2% [7] - 研发投入占比从39%降至10 7% 销售费用占比从7 2%升至4 2% [6]
三年累计亏损5.77亿元,泽景电子冲击港股IPO
北京商报· 2025-05-11 18:26
公司上市申请 - 江苏泽景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于5月9日提交港股上市申请书 [1] - 公司是中国智能座舱视觉与交互解决方案的先行者,主打产品为W-HUD解决方案CyberLens和AR-HUD解决方案CyberVision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逐年增长,分别为2.14亿元、5.49亿元、5.78亿元 [2] - 同期年内亏损分别为2.56亿元、1.75亿元、1.38亿元,归属净利润累计亏损5.77亿元 [2] - 毛利率从2022年的22.6%提升至2024年的25.6% [2] 负债与研发 - 负债总额从2022年末8.2亿元增至2024年末16.74亿元,资产负债率维持在213%-246%高位 [3] - 2022-2024年研发支出总额2亿元,研发费用占比从39%降至10.7%,研发团队占比35.1% [3] 客户结构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93%降至80.9%,第一大客户收入占比从47.6%降至23.2% [4] - 2024年第一大客户为纳斯达克及港交所上市的北京主机厂客户F [4] 行业前景 - 全球W-HUD销量预计从2024年1070万台增至2029年2090万台,AR-HUD同期从200万台增至760万台 [5] - 中国HUD厂商技术接轨国际标准,公司计划通过协同出海或直接合作拓展海外市场 [5]
近半收入依赖单一车企,泽景电子陷入亏损泥潭|IPO观察
第一财经· 2025-05-11 12:40
公司概况 - 泽景电子成立于2015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抬头显示(HUD)及增强现实抬头显示(AR-HUD)产品,拥有蔚来、吉利、北汽、奇瑞等量产客户 [2] - 公司在全国布局5个区域中心:仪征(总部和制造中心)、西安(研发中心)、上海(管理及客户服务支持中心)、长春(北方服务中心)、重庆(西南服务中心) [2] - 2022-2024年连续亏损,亏损额分别为2.56亿元、1.74亿元和1.38亿元,2024年首次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0.292亿元 [4][6]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从2022年2.14亿元增至2023年5.5亿元(同比增长157%),2024年进一步增至5.77亿元(增速放缓至4.9%) [4][6] - 毛利率持续改善:2022年22.6%、2023年25.6%、2024年27.3% [6] - 研发开支占比显著下降:从2022年39.0%降至2024年10.7%,但绝对值从0.83亿元增至0.62亿元 [6] 客户集中度 - 2022-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93.0%、93.8%和80.9%,最大客户收入占比从47.6%降至23.2% [2] - 最大客户特征:2014年11月成立的合肥主机厂,在纽交所、港交所及新交所上市,极可能是蔚来 [2]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车载HUD市场本土厂商份额从2020年16.7%飙升至2024年79.2% [7][10] - 2024年前五大供应商市场份额达66.5%,泽景电子以16.2%份额排名第二,第一名公司A(疑似华阳集团)占23.3% [7][10] - 国际厂商(如日本公司B)份额萎缩,前五名中仅剩一家外资企业占9.0%份额 [10] 产品与技术 - AR-HUD技术被部分电动车车主认为可提升行车安全,但保险公司对其实际效果存疑 [3] - 行业协作模式转变:从单向供需转为整车厂与供应商深度协同开发,参与前期定义与系统设计 [3] 市场挑战 - 面临主机厂持续压价压力,若无法推出高毛利新品将影响盈利能力 [4] - 自动驾驶和AI技术发展可能颠覆现有智能座舱产品形态 [5] - 行业竞争加剧,新进入者与车企扶持的供应商导致价格战风险 [5] 市场份额数据来源 - 采用灼识咨询报告,支付费用55万元,数据通过专家访谈及公开资料分析获得 [7][8] - 香港市场对第三方咨询数据披露要求与内地存在差异,可能涉及法律风险 [8]
新股消息 | 泽景电子递表港交所 为中国创新智能座舱视觉、交互解决方案先行者
智通财经网· 2025-05-10 16:26
上市申请 - 江苏泽景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海通国际、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 [1] - 每股H股面值为人民币0.50元 [2] 业务概况 - 公司是中国创新智能座舱视觉、交互解决方案的先行者和领军者,主要提供挡风玻璃HUD(W-HUD)解决方案CyberLens及增强现实HUD(AR-HUD)解决方案CyberVision [3] - 率先在中国市场推出自研HUD解决方案,并推出基于数字光处理(DLP)技术的量产AR-HUD [3] - 推动智能座舱视觉、人车交互系统由2D至3D、AR变革及市场渗透 [3] 行业前景 - 中国车载HUD解决方案市场规模从2020年100万台增至2024年390万台,复合年均增长率41.2% [5] - 预计2029年将增长至1,270万台,2025至2029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7.9% [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益分别为2.14亿元、5.49亿元、5.78亿元人民币 [9] - 同期年内亏损分别为2.56亿元、1.75亿元、1.38亿元人民币 [9] - 毛利率从2022年22.6%提升至2024年27.3% [10] - 研发开支占比从2022年39.0%降至2024年10.7% [10] 经营状况 - 往绩记录期间录得净亏损及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出 [10] - 实现未来盈利的能力取决于扩大客户群、提高销售量、丰富产品及扩大产能 [10] - 可能继续产生大量成本及开支,影响未来盈利能力 [11] - 2022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1.40亿元人民币 [13]
IPO雷达|资产负债率超200%!泽景电子高度依赖大客户,3年累亏5.69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10 13:23
公司概况 - 泽景电子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挡风玻璃HUD解决方案CyberLens及增强现实HUD解决方案CyberVision [2] - 公司HUD解决方案销售额存在季节性波动,第一季度通常较低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14亿元、5.49亿元、5.78亿元,三年累计亏损5.69亿元(2.56亿/1.75亿/1.38亿)[2] - 毛利率逐年提升:22.6%(2022)、25.6%(2023)、27.3%(2024)[3] - 研发开支占比显著下降:39%(2022)→9.9%(2023)→10.7%(2024)[3] - 公允价值亏损占比从80.5%(2022)降至22.2%(2024)[3] 负债与现金流 - 负债净额持续增长:4.87亿元(2022)→6.44亿元(2023)→8.97亿元(2024)[4] - 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246%(2022)、213.8%(2023)、215.6%(2024)[4] - 贸易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102.2天(2022)增至140.5天(2024)[7] 客户结构 - 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93%(2022)降至80.9%(2024),最大客户占比从47.6%降至23.2%[7] - 贸易应收账款及票据从1.24亿元(2022)增至2.96亿元(2024)[7] 经营挑战 - 盈利能力受客户拓展、产品丰富度及产能扩张能力制约[3] - 持续的高研发投入和生产扩张可能导致未来继续亏损[4] - 客户付款延迟风险突出,需计提减值拨备的可能性较高[7]
泽景冲刺港交所:中国第二大HUD解决方案供应商,营收复合年增长64%
IPO早知道· 2025-05-10 10:18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创新智能座舱视觉、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产品包括挡风玻璃HUD(W-HUD)解决方案CyberLens和增强现实HUD(AR-HUD)解决方案CyberVision [2] - 公司率先在中国市场推出自研HUD解决方案,并首次实现基于数字光处理(DLP)技术的量产AR-HUD [2] - 公司在中国HUD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16.2%,且是唯一一家在HUD销量、W-HUD销量和高性能AR-HUD销量均排名前三的公司 [4] 市场地位与客户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22个汽车主机厂客户,包括国内头部主机厂和新兴主机厂 [4] - 公司已累计定点超过90款车型,累计出货量超150万套 [4] - 公司成为某全球领先科技企业的车载光战略合作伙伴 [4] - 公司是国内唯一拿到数个国际主流整车厂HUD订单且已批量交付的中国供应商 [3]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14亿元、5.49亿元和5.7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4.3% [5] - 同期毛利分别为0.48亿元、1.40亿元和1.5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0.6%,毛利率从22.6%提升至27.3% [6] - 2024年IPO前最后一轮融资后,公司估值为25.85亿元 [7] 技术与研发 - 公司推动智能座舱视觉、人车交互系统由2D至3D、AR变革与市场渗透 [2] - 公司AR-HUD技术可通过抵抗环境干扰保障更稳定可靠的性能 [2] 发展战略 - 公司不仅通过本土主机厂出海拓展海外业务,还积极寻求海外头部主机厂的定点及订单 [4] - IPO募集资金将用于生产线扩展和自动化升级、研发能力提升、潜在战略合作及营运资金 [7] 投资者背景 - 公司获得君桐资本、凯联资本、新鼎资本、一汽、中信证券、北汽等知名机构投资 [6]
泽景电子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快讯· 2025-05-09 23:23
智通财经5月9日电,利弗莫尔证券显示,江苏泽景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联席 保荐人为海通国际、中信证券。 泽景电子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
万通智控(300643) - 2025年5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9 17:12
公司盈利情况 - 2025 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 268,090,638.90 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36,934,826.12 元,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 3.99%,净利润增长 36.36% [1] - 2025 年一季度传感器及数字信息控制设备收入 86,565,853.35 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41.17%,毛利 44,548,065.83 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36.62% [1] - 2025 年一季报净利润同比增长 36.4%,研发费用下降 16.7% [2] 具身智能感知领域相关 - 与浙江大学共建合作研究智能汽车压力传感器件、智能汽车 AI 传感器、智能汽车车辆大数据模型,研发处于筹备阶段 [2] - 已取得专利权 262 项(其中发明专利 163 项),数字信息控制设备、传感器、通讯技术相关领域专利 51 项 [2] - 未来 3 年投入不低于 1,000 万元用于智能汽车及具身智能系统开发 [3] 公司盈利增长点 - 商用车领域,独家技术的 NLP 传感器与接收机 2025 年开始放量供货,升级后产品毛利率 60%以上 [4] - 乘用车领域,独家开发的云编程系统随 TPMS 进入替换周期将迎来增长 [4] 行业发展前景 - TPMS 可覆盖 95%车型,北美市场稳定,欧洲逐步放量,中国市场刚起步 [6] - 全资子公司 WMHG 在解耦管路系统行业有竞争优势,产品具气密性、减震和隔热等性能 [6] - 气门嘴产品后续基本维持稳定 [6] 公司治理评价 - 2024 年公司完善治理结构,规范运作,三会运作合法合规,财务独立,无损害公司利益情形 [6]
立讯精密20250508
2025-05-08 23:31
纪要涉及的公司 立讯精密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务布局拓展**:立讯精密自2010年上市后通过横向和纵向整合,从消费电子拓展到汽车和通信领域,消费电子开拓新老客户及产品,同时发展汽车和通信第二成长曲线实现多元化[3] - **消费电子业务** - **举措**:深度绑定北美大客户,从连接器等切入合作推动业绩增长,2025年3月收购稳泰ODM业务拓宽安卓客户资源;看好端侧AI赋能驱动换机需求,全球AI手机渗透率2024年16%预计2028年增至54%以上,中国市场2024年22%预计2025年突破40%,苹果AI功能上线将刺激换机需求,公司作为核心供应商将受益[4][5][15] - **业绩**:2024年营收2688亿元同比增长16%,毛利率因智能穿戴产品亏损和产能短缺下降,2025年一季度回升;研发投入85.6亿元同比增长4.5%,资本开支121.1亿元用于海外扩建厂房基建[13] - **通信业务** - **布局**:在AI服务器和互联方案长远布局,收购汇聚科技完善互联产品战略,协同头部芯片厂商为数据中心和云服务厂商定制800G/1.6T下一代高速连接标准[6] - **业绩**:2024年营收183.6亿元同比增长26%,电连接224G高速线缆已量产,光连接800G硅光模块量产,热管理产品预计2025年营收翻倍,电源三次电源产品通过北美核心客户认证并量产[17] - **汽车业务** - **布局**:2008年开始布局,形成多元化产品矩阵,与速腾聚创围绕激光雷达协同,与奇瑞合作整车ODM,2024年收购莱尼完成线束业务大规模布局,目标成为全球汽车Tier 1核心领导厂商[7] - **业绩**:2024年营收137亿元同比增长50%,汽车线束占60%份额,高压连接器为头部车厂供货,智能控制营收增长,智能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2025年底批量供货,车载无线充电全球覆盖广并扩展市场份额[18] - **收购扩展**:2011 - 2025年通过一系列收购扩展消费电子、通信和汽车领域业务,如收购博硕、昆山联涛、苏州美特、汇聚科技、莱尼等[9] - **业务板块占比**:消费电子占比83%,通信占比6.8%,汽车占比5%,公司夯实消费电子基本盘,借助通信和汽车成长曲线推动多元化发展[2][10] - **股权结构**:截至2025年第1季度,母公司立迅有限公司持有37.7%股权,董事长王来春与副董事长王来胜分别持有50%股权,王来春有丰富连接器行业经验[11] - **业绩表现与目标**:过去几年业绩高速成长,2019 - 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34%,归母净利复合增长率23%,2022年底股权激励计划对应考核目标2023 - 2024年均超额达成[12] - **盈利预测和估值**:预计2025年净利润169亿元同比增长26.6%,对应当前股价PE为13倍,估值较低,关税影响不大,应关注估值修复机会[4][19][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苹果在2024年6月WWDC开发者大会正式发布Apple Intelligence并持续迭代其AI功能,iOS 18.6系统将在大陆启用部分功能,百度文心一言大模型将作为国行版iPhone核心云端智能引擎[4] - 公司与北美大客户合作从MacBook内部连接线业务延伸至iPhone等产品,通过收购获得iPhone代工业务并完善结构件布局,未来将稳定量产大客户产品线,拓展其他客户产品并进入大客户XR产品领域[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