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茶叶
icon
搜索文档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万亩茶园富彝乡
马边彝茶产业概况 - 马边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小凉山区,山峦层叠,水汽充沛,适宜茶树生长,产茶历史达2000余年,素有"中国彝茶之乡"之称 [1] - 马边县已建成生态茶园23万亩,2024年全县鲜叶产量达5.9万吨,涉茶就业人数4.98万人次,农民人均鲜叶收入5970元 [2] - 茶叶成为马边特色优势产业和群众致富增收的重要来源,被称作"金叶子" [2] 产业发展与政策支持 - 马边县制定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编制产业链全景图,建立"园区+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农户"联结机制 [2] - 县纪委监委将监督护航彝茶产业作为"廉洁马边"建设重点内容,围绕茶园建设、加工销售、政策落实、资金补贴等环节开展全流程监督 [1] - 建立县委县政府与县纪委监委定期沟通会商机制,及时掌握产业重点项目布局及资金使用情况 [1] 企业案例与营商环境 - 马边高山茶叶有限公司反映当地营商环境改善,茶叶产销问题得到解决 [1] - 永熙茶业新建500平方米厂房因跨区域用电手续复杂导致电力问题,经纪委监委督促后快速解决 [2] - 纪委监委查处揉茶机购置补助发放延误问题,推动惠农补贴及时到位 [2] 文化传承与产能提升 - 马边彝茶技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贤波参与产业技术推广 [1] - 茶厂持续扩产提能,销量增长带动产能扩张 [2]
连南与浙大茶叶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科技赋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南方农村报· 2025-05-13 08:31
连南与浙大茶叶 研究所达成战略 合作,科技赋能 茶产业高质量发 展_南方+_南方 plus 5月10-11日,浙 江大学茶叶研究 所所长王岳飞率 队赴清远市连南 瑶族自治县调研 连南茶产业发展 情况,并签署战 略合作协议,推 动连南茶产业发 展再上新台阶, 助力乡村振兴。 期间,经连南大 麦山驻镇帮镇扶 村工作队的牵线 搭桥下,王岳飞 团队到达连南瑶 阿贵熟瑶茶有限 公司位于大麦山 镇的熟瑶茶种植 基地、熟瑶茶茶 厂等地进行调 研,对茶叶种 植、管理、采摘 以及茶叶加工设 备选择等方面给 予了指导性的意 见和建议。 大麦山镇党委书 记罗良现介绍, 熟瑶茶种植基地 理,历经一年时 间制作的茶叶。 实地走访调研结 束后,多方举行 了座谈会。会议 围绕茶文化传 播、茶健康研 究、茶产业升 级、茶叶机械制 作、茶与健康医 疗结合等方面展 开交流研讨,共 同探索连南茶产 业高质量发展新 路径。随后,茶 企和当地政府分 别与浙江大学茶 叶研究所签订了 合作协议。 浙江大学茶叶研 究所与连南瑶族 自治县人民政府 签订的连南大叶 茶(熟瑶茶系列 产品)战略合作 框架协议显示, 浙江大学茶叶研 究所为连南熟瑶 茶系列产品发展 ...
梵净山下抹茶香(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
人民日报· 2025-05-13 06:21
行业分析 - 抹茶产业成为江口县特色主导产业 当地茶园面积近16万亩 顺应健康时尚消费趋势 瞄准新茶饮和烘焙市场潜力 [1] - 抹茶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上游联动10户规模以上企业 100家碾茶加工厂 1000个家庭农场 近10万茶农 下游对接奶茶店 咖啡店 甜品店及国际市场 [2] - 茶田改造持续推进 已累计改造抹茶原料基地3万亩 未来计划改造6万亩 [3] 公司分析 - 贵茶集团建成"抹茶超级工厂" 拥有4条精制生产线 340亩产业园 2024年抹茶产量超1200吨 产值3.02亿元 产品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碾茶加工企业示范效应显著 种茶大户杨茂华2023年碾茶产量11吨 纯利润50多万元 2024年新增198万元投资建设第二条生产线 [1] - 抹茶衍生品开发活跃 文旅体验店开发抹茶米酒 面条等创新产品 旺季单店月销售额达30多万元 [7] 经济效益 - 碾茶加工带动村民收入显著增长 骆象村村民人均收入从2018年7000余元提升至2024年1.65万元 [5] - 政策扶持力度大 脱贫群众参与茶园改造每亩补助500元 5亩以上家庭农场验收合格奖励2万元 [4] - 农文旅融合形成新增长点 县内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 进一步拉动消费 [7]
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金字招牌” 贵州地理标志产品年产值达1215.9亿元
地理标志产业规模与格局 - 贵州省地理标志产品总数达435个,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产业年产值突破1215.9亿元[1] - 地理标志产业呈现"一超多强"格局,农产品类占比76%,其中畜禽水产、水果、茶叶三大品类占据半壁江山[1][2] - "都匀毛尖"品牌价值突破52亿元,稳居全国绿茶品类第一梯队[1] 标杆品牌与产业化项目 - 10个地理标志产品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重点联系指导名录,15个产品纳入中欧互认清单[1] - 实施125个地理标志产业化促进项目,投入资金4980万元,培育出"凤冈锌硒茶""修文猕猴桃"等标杆品牌[1] - "贵州茅台酒""朵贝茶"等产品构建覆盖9个市(州)的产业版图[1] 标准化建设与产业链延伸 - 建成4个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标准化生产基地覆盖率超30%,示范区产品销售收入3年增长41.5%[2] - 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机制推动"正安白茶""大方天麻"形成完整产业链,"镇宁蜂糖李"年电商销售达30亿元[2] - 铜仁市成立地理标志运营中心,探索地标宴、体验馆等消费新场景[2] 市场拓展与渠道创新 - 构建"线上+线下"立体营销网络,地理标志产品出口额年均增长15%[2] - "镇宁小黄姜"年网销突破3000万元,联合京东、抖音等平台开设专区[2] - 启动"地标出山"计划,在京津冀、大湾区布局体验网点,开展"黔地美"直播季活动[3] 政策支持与未来规划 - 拟建立省、市、县3级保障机制,将地理标志监管纳入"双随机、一公开"制度体系[3] - 组建地理标志企业联盟共享资源,聚焦产业链关键技术开展专利导航[3] - 目标到2026年培育20个全国知名地理标志品牌,带动百万农户增收[3]
陆河茶品牌征名十强出炉!线上投票火热开启
南方农村报· 2025-05-08 09:30
陆河茶品牌征名活动 - 全球征名活动十强作品于5月7日揭晓 投稿作品达1061件 覆盖国内30个省市及9个海外地区 [2][3][4] - 活动以"我为陆河好茶创作品牌"为主题 聚焦构建"文化+生态+品质"三位一体的茶叶区域品牌 [3][12] - 入围作品历经两轮专业评审 最终选定品牌名称及口号将成为陆河茶叶区域品牌 [13][14] 陆河茶产业概况 - 陆河县地处北回归线黄金产茶带 茶产业始于20世纪90年代 引进白叶单丛品种试种成功 [8][9] - 目前全县种植面积超3万亩 涵盖白叶单丛 蜜兰香 金萱 鸭屎香 大乌叶等多类品种 [9][10] - 已形成种植 加工 销售 文旅的完整产业链 近年通过"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生态经济建设 [10][11] 品牌投票规则 - 投票时间为2025年5月7日20时至5月10日20时 采用网络票选(30%)+专家评审(70%)的加权计分方式 [15][16][17][18] - 每个ID限投1次 多选或少选无效 最终结果由主办方决定 [21][19] - 10强候选品牌包含"吉康香茗" "客韵陆茗" "陆河云丛"等 均融合客家文化与现代传播特质 [24][25][26][27] 品牌战略目标 - 通过文化赋能与品牌强链 将陆河茶打造为中国客家茶文化地标 [12][13] - 活动被视为陆河茶产业走向世界的里程碑事件 旨在推动"绿美陆河"生态建设 [4][11][12]
清风为伴产业兴 | 茶香浸润振兴路
走进茶企车间,一条条数字化智能生产线正在高效运转,鲜叶从投料口进入,经过杀青、揉捻等多道工 序后直接从出料口产出,整个过程高效稳定。"电力扩容的难题解决了,新增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也不担 心停摆。"茶企负责人杨聪辉笑道,今年茶叶行情好,厂房新增2条大型生产线,赶在春茶上市前完成电 力扩容帮了他的大忙。 之前,桂东县纪委监委深入茶企开展蹲点式调研,收集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杨聪辉提到的电力扩容,是 茶企生产运营的关键要素,虽然他前后几次到相关部门申请技术支持,但都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县 纪委监委得知情况后,推动供电部门完成变压器增容及线路改造,举一反三建立"一企一策"用电服务机 制。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助力茶产业健康发展,该县纪委监委紧盯重点,抓紧抓实部门监管责任,针 对不少茶商进行网络直播带货的情况,督促县科工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职能部门把涉茶电商作为 监督重点,深入各网销点平台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查看产品质量、广告宣传等情况,严防出现以次充 好、虚假宣传等影响全县茶叶品牌的不良行为,以"严查"护"好茶"。 天色微晓,湖南省桂东县万亩生态茶园云蒸雾绕、茶香氤氲。桥头乡侠头村茶农张开权来到茶园,开始 新一天的鲜叶采 ...
宣称狮峰龙井 实则来自钱塘产区 一家公司被罚50万元
每日商报· 2025-05-07 07:15
虚假宣传与商标侵权案例 - 杭州某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因虚假宣传茶叶产地被罚款50万元,其将钱塘龙井虚假宣传为狮峰龙井[2] - 某家庭农场未经许可使用"西湖龙井"包装销售自行加工的龙井茶,已售金额达27000元,被罚款10万元[3] - 杭州某茶叶有限公司线下店陈列2584件侵权包装材料,包括"狮峰龙井""梅家坞龙井""西湖龙井"等商标,因无法提供许可文书被查处[3] 行政执法与处罚情况 - 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西湖风景名胜区分局对虚假宣传公司处以罚款并责令停止违法行为[2] - 建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侵权家庭农场没收侵权物品并罚款[3] - 西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侵权茶叶公司罚款3万元并没收包装材料[4][5] 地理标志保护行动 - 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评选公布2021-2024年度西湖龙井地理标志保护行政执法典型案例[6] - 典型案例涉及多种侵权行为,包括虚假宣传、未经许可使用商标、销售侵权包装等[6] - 执法行动旨在强化西湖龙井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6]
茶香里的匠心!林伟秋荣获 “全国先进工作者” 称号
南方农村报· 2025-05-06 22:35
人物荣誉与背景 - 林伟秋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4] - 林伟秋是饶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高级技师 [3] - 林伟秋先后荣获"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广东最美科技工作者"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29][30][31] 职业经历与贡献 - 1997年从华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毕业后回到饶平开展基层茶叶农技推广工作 [7][8] - 创新推行"科技特派员+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带动100多户贫困户发展茶叶种植,实现户均年增收1.2万元 [20][21] - 足迹遍布全县14个产茶镇、200多个行政村,每年超200天的下乡奔波,累计行程超5万公里 [24][25] 技术推广与创新 - 自编《单丛茶加工技术及制作原理》《饶平县茶树防寒抗冻保护技术措施》等培训教材 [10][11] - 创新采用"集中培训+田间指导+微信咨询"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年均开展技术指导360余次,解答群众咨询超8000人次 [25][26] - 主持、参与完成10多项科技项目,获得各级奖项21项,其中省农技推广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31][32] 社会影响与未来计划 - 被农民亲切地称为"田间地头的科技110" [27] - 计划带头攻关农业技术难题,主动承担传帮带职责,培育更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 [37][38] - 为饶平的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38]
南农晨读丨立夏
南方农村报· 2025-05-05 11:34
文章核心观点 聚焦乡村振兴相关内容,包括返乡青年创业、农产品销售、茶产业活动等,同时提供广东天气服务信息 [6][17][45] 返乡青年创业 - 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超1200万人,南方农村报聚焦回乡青年,讲述奋斗故事激励更多青年投身乡村振兴 [6][7] - 揭阳古城“文化落脚”青年组推进古城保育活化,在骑楼街区改造等议题发声 [11][13] - 29岁环保女孩蔡思仪记录乡愁,五月在揭西棉湖古镇进行外拍 [31][33] - 1993年出生的冼晓返乡创业4年,创立合作社助力村民振兴荔枝产业,在“荔枝银行”忙碌 [40][41] 农产品销售 - 茂名市高州市早熟荔枝走俏,近三天销售过万斤,三月红地头价7块一斤,预计之后一天订单不少于2000件 [17][18][20] 茶产业活动 - 5月2日兴宁市举办“兴宁市十大好春茶”评鉴活动授牌暨兴宁单丛茶制作交流中心揭幕仪式,政企代表200余人共谋茶业振兴 [25][26][27] 天气服务 - 4日下午到5日粤北、珠江三角洲有大雨局部暴雨或大暴雨,其余市县有雷阵雨局部大雨;6日珠江三角洲西部、阳江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7日中北部市县有中雷雨,局地暴雨;未来三天广东大部早晚有(轻)雾 [45][46][47]
以“绿”生“金”,句容茶产业链发“新枝”
新华日报· 2025-05-05 06:09
文章核心观点 句容市出台方案实施五大行动推动茶产业强链补链延链,通过规范流程、科技赋能、茶旅融合等方式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经济效益 [1] 规范流程统一标准 - 江苏句容茅山长青茶业有限公司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专家总结茅山长青制作工艺形成企业标准,此前团体标准品控不足、操作不明晰致茶叶品质良莠不齐 [2] - 新制定的标准涵盖茶园管理、生产加工技术流程及手工和机械制茶工艺规范,将组织全市茶企免费培训并向符合标准茶企授权商标使用 [3] 科技赋能富民增收 - 下蜀镇窑业茶场修剪芽头便于机采夏秋茶供应茶饮企业和奶茶店,亩均效益达2万元,吸引周边茶场加盟,当地夏秋茶总面积达1400亩,茶农淡季收入增加 [4] - 白兔镇龙山茶场研发红茶新品种,镇江市农科院和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攻关开发适合本地的优质红茶制备工艺技术,句容年产红茶121.67吨,产值约2800万元 [5][6] 茶旅融合香飘万里 - 后白镇张庙茶场因种花成网红打卡处,句容推出一批茶旅融合景点,“茅山长青”茶旅二日游线路入选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 [7][8] - 句容市农业农村局计划开发“茅山长青”品牌系列衍生品,将保健茶饮纳入统一管理,让茶农享受品牌价值提升红利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