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星动纪元」完成十亿元A+轮融资,商业化订单超5亿元并深耕海外市场
机器人圈· 2025-11-20 18:31
公司融资与资方认可 - 公司完成十亿元A+轮融资 [2] - 领投方为吉利资本,联合投资方包括北汽产投、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 [2] - 资方多为产业资本,如阿里、海尔、联想、吉利、北汽,显示其技术与商业模式获得下游应用方高度认可 [2] 商业化进展与订单情况 - 2025年商业化订单总额已超过5亿元 [4] - 与吉利、雷诺、顺丰、TCL、海尔、联想等行业龙头企业展开深度合作 [4] - 在物流领域拿下单笔最大订单金额近五千万元,标志解决方案具备规模化落地能力 [4] - 海外业务收入占公司整体收入的50%,产品已进入北美、欧洲、日韩等市场 [9] - 全球市值前十的科技企业中,有9家已成为公司客户 [9] 技术研发与产品布局 - 软件层面自研具身大脑ERA-42,并将可控生成世界模型Ctrl-World应用于机器人,使陌生场景下任务完成率显著提升44.7% [11] - 硬件层面独创“乐高”式模块化开发理念,推出多款灵巧手、轮式服务机器人星动Q5、全尺寸双足机器人星动L7及半身模块星动M7 [11] - 核心零部件自研比例超过95% [11] - 公司旨在构建“模型-本体-场景数据”飞轮,以持续提升机器人智能水平与应用能力 [8] 市场策略与应用场景 - 公司采取“沿途下蛋”商业化策略,在技术发展不同阶段于多场景寻找落地可能性 [5] - 在制造领域,机器人可完成零部件抓取、高精度装配、质量检测等任务 [5] - 在商业服务领域,与海尔联合研发的机器人已进驻门店,承担客座清洁、导游导览等服务 [5] - 在物流领域,重点推行以星动L7为载体、搭载ERA-42的标准化物流解决方案,提升分拣扫码环节柔性并实现作业实时可视化 [5] - 产品已渗透至字节跳动机器人实验室、Skild AI等顶尖研究机构的开发者市场 [5] 公司背景与竞争优势 - 公司创始人为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助理教授,公司作为清华大学唯一持股的具身智能企业,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10] - 顶尖学府背书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与技术保障 [10]
半年两迭代,价格下探1299元,戴盟“自卷”如何撬动机器人触觉感知的千亿市场?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1-20 18:05
文章核心观点 - 戴盟机器人通过其新一代视触觉传感器及端侧AI计算平台,解决了机器人从“机械执行”迈向“灵巧感知”的核心瓶颈,以高性价比的系统方案降低具身智能的落地门槛 [1][8][16] 技术突破 - 新一代视触觉传感器突破IP65标准,可应对液体泼溅和粉尘覆盖,表面材质通过500万次按压测试,重新定义工业级耐久标准 [2] - 传感器具备微米级纹理识别能力,每平方厘米集成数万个感知单元,可捕捉精密器件表面0.1mm划痕,并配备六维力感知功能,细腻度超越人类指尖 [4] - 产品线覆盖多种尺寸与形态,包括中号、大号、“锋刃”型号及指尖传感器,以适应不同应用场景需求 [6] 系统解决方案 - 公司推出DM-Flux端侧AI计算平台,尺寸为89mm×75mm×33mm,提供高达10 TOPS算力,可同时接入五路传感器,实现“感知-决策-控制”闭环 [8][10] - 平台采用即插即用设计,通过CAN FD与RS485接口直接连接传感器,配合可视化UI界面,降低用户使用门槛,实现从单一硬件到系统解决方案的转变 [12] 市场定价与战略 - 新一代视触觉传感器方案定价1299元起,远低于国际同类方案数千元的价格,具备高性价比 [13] - 低成本优势源于其单色光技术路线的规模化优势,相较于麻省理工三色光方案,减少了硬件成本和生产复杂度,通过技术迭代推动行业成本下降 [15]
因殴打人形机器人,“甲亢哥”被起诉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1-20 18:05
事件概述 - 游戏主播IShowSpeed因在德州损坏Rizzbot机器人被起诉,索赔100万美元 [1][3][4] - 诉讼指控其故意攻击机器人,导致机器人面部和颈部受损,并造成公司直接资金和间接流量损失 [3][4][6] - 该事件导致Rizzbot取消了与MrBeast的合作及CBS《NFL今日秀》的亮相,可能造成数百万美元损失 [6] Rizzbot机器人背景 - Rizzbot是由Social Robotics公司运营的网红机器人,本体为宇树公司G1人形机器人,售价1.6万美元起 [7][9] - 机器人身高1.2米,体重约35公斤,融合预设程序和实时远程控制,具备嘲讽等互动功能 [9][15] - 在TikTok平台播放量超过4500万,通过街头互动内容迅速走红 [13][15] 行业影响与市场反应 - 人形机器人互动内容成为流量新趋势,网红Kai Cenat相关视频播放量达400万,带动粉丝增长10万 [22][24] - 宇树G1机器人在海外参展后迅速售罄,博主分享内容获得近百万播放量 [25] - 欧美市场对机器人笨拙动作表现出高度兴趣,形成反差流量密码 [25]
快讯|Figure已参与3万辆宝马汽车生产;北美机器人订单在2025年第三季度增长;发那科推出食品级洁净机器人等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1-20 18:05
牛津市购入田间划线机器人 - 牛津市一致投票通过以39,595美元购买一台运动场地涂漆机器人,费用将在三年内支付[1][3] - 该设备允许单个操作员注入颜料并通过远程屏幕设置图案,机器人可自行完成绘制[3] - 生产商TinyMobileRobot公司的产品可为50种运动项目绘制120种不同布局标线,并可进行字母、标志等特殊设计[3] - 通过附件可将产品应用范围扩展到混凝土表面,如停车场和篮球场[3] 北美机器人订单增长 - 2025年第三季度北美机器人订单总量为8,806台,价值5.74亿美元,订单量同比增长11.6%,收入增长17.2%[6] - 2025年上半年机器人订单量同比增长4.3%,收入同比增长7.5%[6] - 第三季度增长最快行业包括食品和消费品(同比增长105%)以及汽车OEM(增长68%)[6] - 金属行业增长11%,其他所有行业增长8%,而汽车零部件订单下降25%,塑料和橡胶订单下降35%[6] - 非汽车行业占所有机器人订单的59%,反映各行业发展势头加速[6] Uber和Shake Shack推出机器人送餐服务 - Shake Shack、Coco和Uber Eats合作在芝加哥推出机器人送餐服务,旨在提升顾客体验并扩大Coco业务版图[9] - Shake Shack在全市两个地点引入Coco送餐机器人,并计划在更多地点引入[9] - Coco机器人可直接与Uber Eats现有订餐界面连接,厨房工作人员无需额外步骤即可完成餐食交付[9] 发那科推出食品/洁净机器人 - 发那科推出LR Mate 10-11A食品/清洁机器人,具备IP67防护等级,能承受严苛频繁的冲洗程序[12] - 机器人采用不锈钢法兰、防锈螺栓和耐腐蚀白色环氧涂层[12] - 针对高速运行优化,J3轴旋转速度达340°/秒,J6轴旋转速度达800°/秒[12] - 专为节省空间设计,具备通用安装方式,电线束完全集成在机械臂内,便于清洁和维护[12] Figure参与宝马汽车生产 - Figure第二代人形机器人Figure 02在过去6个月内参与生产了3万辆宝马X3汽车[15] - 机器人累计装载超过9万个零件,运行时间超过1250小时,预计行走超过120万步或200英里[15] - 工作细节包括从货架或料箱中取出钣金件并放置在焊接夹具上,之后由六轴工业机器人进行焊接[15]
14万一台家务机器人!斯坦福华人博士具身创业首款产品亮相,用户还能买回去自己教
量子位· 2025-11-20 17:01
henry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斯坦福明星华人博士生的创业机器人,终于正式亮相! 卡通小脸蛋、头顶棒球帽,白橙配色,轮式驱动,可伸缩的小蛮腰。这颜值如何? 当然,光有颜值还不够。 在 无剪辑、无后期、无遥操 的demo中,"帽子小哥"能把餐具稳稳放进洗碗机,把散乱的袜子叠得整整齐齐,还能亲手为你冲上一杯咖啡。 这款号称能把"周末还给你"的机器人名叫 Memo ,售价与1X的家用机器人持平,2w美刀(14万元)就能带回家。 虽然之前卡帕西已经提前剧透,但实际颜值和轮廓大差不差~ 转过身来,它长这样: 有意思的是,就在发布前的几个小时,它可能还不叫Memo。 主创团队在线求网友支招起名,妥妥的年轻人创业,主打一个听劝~ 宣布创业具身后, 赵子豪 与 迟宬 两位具身顶流博士的首款机器人产品—— Memo 也如期和大家见面。 除了一开头视频中的收拾桌面,叠袜子,做咖啡,Memo还能帮你叠衣服,哪怕衣服被扔到头上也能继续。 与 1X 前段时间发布的 NEO 一样,Memo主打家务场景。 Memo,助人为乐的机器人 看得出来,这抗扰确实很强了。 弯腰捡垃圾也是顺手的事。 网友据此猜测,力感应可 ...
广东: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机器人+”行动
证券时报网· 2025-11-20 16:03
人民财讯11月20日电,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方案(2025— 2027年)》,其中提出,拓展终端产业新场景。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开展"人工 智能+"行动、"机器人+"行动。加快发展消费级智能终端产品创新,加速推动智能手机、智能电脑、智 能穿戴、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推广。深化"直播+商场""直播 +门店"等模式,挖掘更多消费热点,探索线上线下(300959)融合发展可行路径。壮大超高清视频产 业集群,大力发展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MicroLED (微型发光二极管)、印刷显示、量子点、柔性显示等新型显示产业,挖掘重点行业应用场景。推动电 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飞行汽车、通航飞行器、非载人无人机等产业规模化发展,开展低空文旅项目推广 及产业培育,建设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 ...
云迹尾盘再涨5% 近期申请H股全流通 公司致力于构建全球领先服务智能体生态系统
智通财经· 2025-11-20 15:55
云迹(02670)尾盘再涨5%,截至发稿,涨4.49%,报125.6港元,成交额1405.98万港元。 消息面上,云迹科技公告,公司已于11月18日向中国证监会提交申请,内容有关将其全部境内未上市股 份转换为公司H股。于取得所有相关批准及遵守所有适用法律、法规及规则后,该等未上市股份将转换 为H股,而公司将申请批准该等H股于联交所主板上市及买卖。 公开资料显示,云迹致力于构建全球领先的服务智能体生态系统,已落地全球30000多家酒店、医院、 工厂、公寓、楼宇等场景,涵盖中东、美洲、韩国、日本、泰国等国家和地区。2024年全年,公司机器 人智能体完成了超过5亿次服务。2023年,云迹科技首创具身智能机器人新形态"复合多态机器人-UP", 作为会使用工具、会理解分配任务、可群体协作的复合型机器人,入选工信部首批"综合性5G应用解决 方案供应商"。 ...
港股异动 | 云迹(02670)尾盘再涨5% 近期申请H股全流通 公司致力于构建全球领先服务智...
新浪财经· 2025-11-20 15:43
公开资料显示,云迹致力于构建全球领先的服务智能体生态系统,已落地全球30000多家酒店、医院、 工厂、公寓、楼宇等场景,涵盖中东、美洲、韩国、日本、泰国等国家和地区。2024年全年,公司机器 人智能体完成了超过5亿次服务。2023年,云迹科技首创具身智能机器人新形态"复合多态机器人-UP", 作为会使用工具、会理解分配任务、可群体协作的复合型机器人,入选工信部首批"综合性5G应用解决 方案供应商"。 云迹(02670)尾盘再涨5%,截至发稿,涨4.49%,报125.6港元,成交额1405.98万港元。 消息面上,云迹科技公告,公司已于11月18日向中国证监会提交申请,内容有关将其全部境内未上市股 份转换为公司H股。于取得所有相关批准及遵守所有适用法律、法规及规则后,该等未上市股份将转换 为H股,而公司将申请批准该等H股于联交所主板上市及买卖。 来源:智通财经网 ...
港股异动 | 云迹(02670)尾盘再涨5% 近期申请H股全流通 公司致力于构建全球领先服务智能体生态系统
智通财经网· 2025-11-20 15:41
公开资料显示,云迹致力于构建全球领先的服务智能体生态系统,已落地全球30000多家酒店、医院、 工厂、公寓、楼宇等场景,涵盖中东、美洲、韩国、日本、泰国等国家和地区。2024年全年,公司机器 人智能体完成了超过5亿次服务。2023年,云迹科技首创具身智能机器人新形态"复合多态机器人-UP", 作为会使用工具、会理解分配任务、可群体协作的复合型机器人,入选工信部首批"综合性5G应用解决 方案供应商"。 消息面上,云迹科技公告,公司已于11月18日向中国证监会提交申请,内容有关将其全部境内未上市股 份转换为公司H股。于取得所有相关批准及遵守所有适用法律、法规及规则后,该等未上市股份将转换 为H股,而公司将申请批准该等H股于联交所主板上市及买卖。 智通财经APP获悉,云迹(02670)尾盘再涨5%,截至发稿,涨4.49%,报125.6港元,成交额1405.98万港 元。 ...
马斯克黄仁勋对谈:AI会让你更忙,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产业
华尔街见闻· 2025-11-20 15:36
合作项目 - xAI、英伟达与沙特国家级AI公司Humane合作,将在沙漠中建设一座500兆瓦级AI数据中心[1] - 项目第一阶段先启动50兆瓦,并且将与英伟达合作[29] - 亚马逊云服务(AWS)也将与Humane合作,第一阶段启动100兆瓦,目标是1吉瓦[29] 创新理念与行业前景 - 创新事业的核心是创造而非颠覆,例如SpaceX的可重复使用火箭是以前不存在的产品[3][7] - 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产业或产品,比手机或其他任何东西都大,因为每个人都会想要一台甚至多台[3][8][9] - 特斯拉将制造出第一个真正有用的人形机器人,工业领域对机器人的需求也将非常庞大[3][8][9] AI工厂与计算模式变革 - 计算模式已经从“检索式”转变为“生成式”,需要全球各地的人工智能工厂实时生成内容[3][12][13] - 人工智能是一种基础设施,未来每个公司、每个行业、每个国家都会用到它[12] - 沙特阿拉伯正在将炼油厂转型为人工智能工厂[12] 对工作与经济的长期展望 - 从长远看(10年或20年),工作将变成“可选择的”,就像一种爱好[3][15][17] - 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将真正消除贫困,这是让每个人都变得富裕的唯一方法[3][11] - 如果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持续改进,在未来的某个时候,金钱将不再重要[4][19] AI对生产力的短期影响 - AI不会让人失业,反而让人更忙,生产力提升后公司任务积压更多,有更多想法需要实现[3][20][21] - 以放射科为例,AI驱动使影像分析更高效,放射科医生招聘人数增加,能接收更多患者并更准确诊断疾病[22] 太空AI与计算成本 - 太空人工智能是不可避免的,在不超过五年的时间里,进行AI计算的最低成本方式将是使用太阳能人工智能卫星[5][32] - 太空优势明显:太阳能持续不断、无需电池、冷却只需通过辐射、太阳能电池板更便宜[32][34] - 地球能源潜力有限,例如每年实现300吉瓦AI计算能力相当于美国年发电量的三分之二,几乎不可能在地球实现[34] 行业趋势与计算转型 - 当前看到的不是AI泡沫,而是一场从通用计算到加速计算的根本性转变[5][37] - 全球Top500超级计算机中,加速计算的占比从六年前的10%升至如今的90%,标志着高性能计算领域的拐点[37] - 推荐系统是当今互联网的引擎,正从基于CPU的传统模式转向基于GPU的生成式AI模式,这是继数据处理之后的第三个巨大机遇[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