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uting

搜索文档
Nutanix Study Finds Financial Services Fast-Tracking GenAI Adoption—but Long-Term Gains Hinge on Infrastructure and Talent
Globenewswire· 2025-07-15 21:00
文章核心观点 金融服务行业广泛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但面临技能差距、安全保障、基础设施现代化等挑战,容器和混合云是推动创新的关键工具,行业领导者对GenAI成功持长期观点 [1][2][3] 研究背景 - 公司连续第七年开展全球研究,了解企业云部署、应用容器化趋势和GenAI应用采用情况 [5] - 2024年秋季,英国研究机构Vanson Bourne对1500名全球IT和DevOps/平台工程决策者进行调查,受访者涵盖多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和地区 [5] GenAI应用现状 - 近所有行业受访者表示正在使用某种形式GenAI,应用集中在客户支持、内容生成和自动化 [7] - 数据隐私和安全是首要担忧,97%的受访者认为公司需加强GenAI模型和应用安全保障 [7] 基础设施问题 - 92%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基础设施需改进,以支持云原生应用和容器 [7] - 容器化和Kubernetes已在使用,但应用可移植性和数据孤岛仍是主要障碍 [7] 人才短缺问题 - 98%的受访者在将GenAI从开发扩展到生产时面临挑战,原因是缺乏熟练人员和集成问题 [7] - 62%的受访者正在积极招聘GenAI专业人才,培训和提升技能是关键优先事项 [7] 投资回报情况 - 39%的受访者预计未来12个月GenAI相关会有潜在损失,58%预计1 - 3年内有收益 [7] 安全合规情况 - 96%的受访者表示GenAI正在重塑数据安全和隐私优先级 [7] - 90%的受访者担心更广泛IT供应商生态系统中的数据安全 [7]
Quantum Computing Inc. Secures Purchase Order from Top 5 U.S. Bank to Advance Quantum Cybersecurity Testbed
Prnewswire· 2025-07-15 20:30
公司动态 - Quantum Computing Inc(QCi)获得美国前五大银行订单 采购价值约33 2万美元的量子通信系统 标志着公司首次在美国实现量子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的商业销售[1] - 该订单包含硬件交付、专业服务和延长保修 突显部署的战略意义及公司作为量子技术长期合作伙伴的角色[4] 产品技术 - QCi量子通信系统采用紧凑型机架式设计 可生成/分发/检测电信波长的纠缠光子 易于与现有电信基础设施集成[2] - 系统使用时频自由度实现卓越稳定性 模块化设计支持在现有光纤网络上可扩展部署 单系统即可实现量子加密和全球专利的量子认证协议[2] - 该系统将作为银行网络安全量子光学实验室的核心 用于测试量子密钥分发(QKD)、量子认证和量子随机数生成(QRNG)等新一代安全通信技术[3] 管理层观点 - 首席技术官指出该订单是对公司量子光子学能力的商业验证 强调量子原理加固通信系统对抗网络威胁的紧迫性[4] - 首席营收官认为此次金融机构订单推动量子技术在企业环境中的广泛采用 巩固公司在高影响行业量子安全基础设施领域的关键地位[4] 公司背景 - QCi是集成光子学和量子光学技术公司 提供基于铌酸锂薄膜(TFLN)的光子芯片量子机器及代工服务 产品具有室温运行、低功耗和成本优势[5] - 公司核心技术覆盖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及遥感应用领域[5]
海南华铁与安徽海马云落地10亿元算力租赁战略合作,开辟推理算力应用领域
快讯· 2025-07-15 20:12
战略合作 - 海南华铁与海马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总服务金额达10亿元人民币 [1] - 合作内容包含GPU服务器 配套管理服务器 存储服务器及售后服务等全链条服务 [1] 业务突破 - 海南华铁首次将算力服务延伸至实时云渲染这一高价值应用场景 [1] - 公司成功开辟推理算力服务全新赛道 [1]
帮主郑重:创业板涨嗨了,4000股却在跌?这信号得看懂
搜狐财经· 2025-07-15 16:21
市场分化现象 - 创业板指上涨1 7%但个股普跌超4000家下跌呈现极端分化行情 [1] - 两市成交额放量至1 6万亿显示资金活跃但集中流向少数板块 [4] 强势板块分析 - AI算力硬件板块表现突出CPO概念中新易盛涨停中际旭创涨幅超10% [3] - 液冷服务器相关公司博汇股份利欧股份同步上涨 [3] - 驱动因素包括各地加码数据中心建设800G光模块批量出货液冷技术解决机房耗电问题 [3] - 房地产板块午后回暖渝开发涨停主要受益于限购取消专项债收购存量房等政策支持 [3] 弱势板块分析 - 光伏板块下跌明显亚玛顿跌停主因产能过剩引发价格战 [3] - 煤炭电力板块表现疲软大有能源跌超9%华银电力下跌受需求不足和政策调控影响 [3] 资金流向特征 - 资金集中流向具备明确增长逻辑的板块如AI算力和政策受益的房地产细分领域 [4] - 市场分化反映资金对企业基本面的严格筛选有硬核技术和政策支持的标的受青睐 [4] 投资逻辑变化 - 普涨行情结束市场更关注企业实际竞争力和业绩预期 [4] - 房地产板块内部分化明显城市更新和保障房相关标的受资金青睐 [3]
IDC:2024下半年中国边缘云市场规模总计73.9亿元 同比增速达18.6%
智通财经网· 2025-07-15 14:05
市场核心数据 - 2024下半年中国边缘云市场规模达7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6% [1] - 细分市场构成:边缘公有云服务37.9亿元、边缘专属云服务14.4亿元、边缘云解决方案21.6亿元 [1] - 核心增长动力来自互联网音视频分发、AI训练推理、云游戏及行业客户IT架构迁移 [1] - 预计2024-2029年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20.3% [7] 行业发展背景 - 云计算客户已具备协同使用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与分布式边缘资源的能力 [2] - 生成式AI需求加速边缘服务采用,预计2027年80%的CIO将依赖云服务商提供的边缘服务 [2] - 边缘节点完成轻量级模型训练/推理成为客户新焦点,抵消互联网行业传统需求放缓影响 [3] 技术发展现状 - 边缘异构算力应用仍处早期阶段,多数形态无法直接支持大模型场景 [3] - 头部服务商正通过两种路径布局:建设大模型API聚合平台、强化边缘AI生态合作 [3][4] - 边缘节点优势包括低延迟、网络成本低、分布广泛,适合快速部署推理服务 [3] 主要服务商布局 - 边缘公有云服务商包括阿里云ENS、移动云EIC、百度BEC、天翼云ECX等16家 [6] - 边缘专属云服务商涵盖阿里云ACK@Edge、腾讯云TKE Edge、AWS ECS Anywhere等15家 [6] - 边缘云软件平台供应商包括移动云EISP、阿里云边缘计算、百度BIE等14家 [6] 未来趋势展望 - 边缘AI和出海场景将带来数十亿增量空间,可能重塑市场格局 [9] - 边缘云在海外IT架构建设、本地化AI服务方面展现独特优势 [9] - 多模态大模型服务若在C端普及,边缘云将有效缓解核心机房带宽压力 [9]
独家丨微软云中国数字原生线负责人田灼升任亚太区高管
雷峰网· 2025-07-15 08:31
微软亚太区数字原生业务调整 - 微软云大中华区副总裁田灼调任亚太区数字原生线负责人,负责除印度外的亚太区域数字原生业务 [1][2] - 田灼职业背景包括在AWS、谷歌云的工作经历,后加入微软云组建数字原生事业部,主要服务TikTok、Temu等互联网大客户和游戏客户 [2] - 微软大中华区数字原生业务目前仍由田灼领导,未设继任者,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这相当于将大中华区业务并入亚太线 [2] - 微软云从去年开始陆续将部分亚太国家数字原生业务上收至亚太区,属于全球权力上收趋势的一部分 [3] 微软组织架构特点 - 微软大中华区数字原生业务和中小客户业务在汇报线上直接向亚太汇报,但营收仍归大中华区 [2] - 微软云近期有多项高管变动,包括销售线酝酿组织调整、AI解决方案团队可能合并等 [6] 行业动态 - 微软云中国数字云原生部副总经理袁志明可能加入阿里云 [6] - AWS日本区人效比约为中国区2倍,阿里云可能退出其最大外包公司浩鲸科技的投资 [5]
Nebius: The Hidden AI Infrastructure Gem Trading at a 50% Discount
The Motley Fool· 2025-07-15 03:38
人工智能与云计算行业 - 人工智能技术在过去几年快速发展,Palantir和Nvidia自2023年初以来分别上涨2180%和1030% [1] - 新兴的neocloud领域吸引大量关注,提供基于云的AI处理资源,例如CoreWeave自3月底上市以来上涨215%,Nebius Group自10月中旬恢复公开交易后上涨122% [2] - 行业普遍看好neocloud领域,认为其受益于AI革命的长期趋势和投资者乐观情绪 [3] neocloud概念 - neocloud是云计算的一种特殊形式,专注于为AI处理和高性能计算提供GPU等基础设施,也被称为GPU即服务(GPUaaS) [5][6] - neocloud填补了AI革命中的关键需求,提供灵活、安全且可扩展的解决方案 [5] - 大多数AI处理在云端进行,这进一步推动了云计算的应用 [5] Nebius公司分析 - Nebius提供以AI为中心的云平台,专注于构建大型、高性价比的GPU集群以服务全球AI行业的爆发式增长 [7] - 第一季度收入5530万美元,同比增长385%,核心AI服务的年化运行收入达到2.49亿美元,增长684% [7] - 公司尚未盈利,正积极扩展数据中心网络以满足AI需求,计划2025年新增三个地点,年底前实现100兆瓦的合同容量 [8] - 主要使用Nvidia H200 AI芯片,并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推出Nvidia Blackwell系列芯片 [8] 华尔街观点 - 华尔街对Nebius持乐观态度,4位分析师均给予买入或强力买入评级,共识目标价66.50美元,潜在涨幅50% [10] - 高盛分析师Alexander Duval将Nebius列为"首选",目标价68美元,潜在涨幅53%,认为其软件、成本效率和规模化运营能力是关键优势 [10][11] - Nebius的企业价值与销售比率为3,低于竞争对手CoreWeave的5,表明其潜力可能被低估 [11] - Nvidia持有Nebius近120万股,价值约2500万美元,显示两家公司关系深化 [12]
Nebius Emerges As Neutral AI Cloud Alternative, Deepens Ties With Nvidia, OpenAI, Microsoft: Analyst
Benzinga· 2025-07-15 01:27
公司评级与股价表现 - 高盛分析师Alexander Duval首次覆盖Nebius Group并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68美元 [1] - 公司股价在周一上涨16.37%至51.55美元 [11] 行业定位与市场机会 - Nebius专注于AI Neoclouds细分领域 属于GPU即服务(GPUaaS)市场中针对AI训练和推理的垂直解决方案 [2] - 与传统裸金属供应商或通用云平台不同 公司提供高度定制化的硬件架构 能效提升达20% [3] - AI基础设施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将达59亿美元 占公司总营收的90% [9] 商业模式与技术优势 - 提供全栈式平台 包括编排软件 弹性服务器配置以及MLOps等专属AI云服务 [4] - 采用中立立场 避免与客户产生竞争 提供更短合同期限和更高数据控制权 [5] - 继承Yandex的超大规模工作负载经验 通过AI Studio平台提供推理即服务 [6] 财务状况与增长策略 - 2025年第一季度持有14亿美元净现金 并筹集10亿美元可转换债务用于全球扩张 [7] - 采用灵活的基础设施部署策略(共建 定制 绿地) 加速增长同时优化资本利用率 [7] - 预计2025-2030年收入复合增长率超50% 2025年营收预期6.323亿美元 [9][10] 客户生态与合作关系 - 已服务于超大规模AI实验室 如支持OpenAI和微软的CoreWeave [8] - 与英伟达保持紧密合作 减少对谷歌亚马逊等自研芯片的依赖 [8] - 推理需求占比预计从当前33%提升至2027年的67% 提升折旧GPU利用率 [9] 未来增长驱动力 - 多模态AI(语音 视频) 主权AI项目(Stargate InvestAI)及企业采用将带来增量机会 [10] - 推理业务规模扩大及训练工作负载增长将推动利润率提升 [9][10]
Why Shares of Nebius Group Are Rocketing Higher Today
The Motley Fool· 2025-07-15 00:16
市场表现 - 标普500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本周开局疲软 呈现下跌趋势 [1] - Nebius Group(NBIS)股价逆势上涨 截至美东时间11:01涨幅达11 2%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股价已累计上涨近100% [3] 分析师评级 - 高盛分析师Alexander Duval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68美元 较上周五收盘价有53 5%上行空间 [3] - 分析师看好公司在neocloud市场的领先地位 [4] 公司优势 - 提供全栈软件解决方案并具备成本优势 [4] - 专注于为GPU设计的高性能基础设施 特别适合AI和机器学习等需要强大算力的应用场景 [4] - neocloud是云计算中专门针对AI优化的细分领域 [4] 投资逻辑 - 尽管股价已大幅上涨 但公司优异的基本面和广阔的增长前景仍具投资价值 [5] - 被认为是获取AI领域投资敞口的优质标的 [5]
对话袁千| 从奥运到大模型开源,阿里云如何抢占全球市场?
第一财经· 2025-07-14 22:30
阿里云国际业务战略与进展 - 阿里云国际业务已进入"黄金中年"阶段,2024年是其全球化十周年,公司将其定位为"战略级投入"[1][2] - 目前在全球29个地域运营89个可用区,服务500万客户,海外市场规模5年增长超20倍[2][3] - 2024年已在墨西哥、泰国、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建数据中心,加快打造覆盖全球的云计算网络[3][5] 客户拓展与服务能力 - 已合作国际奥委会、宝马、SAP、LVMH等200多家全球企业,头部客户考察周期长达2-3年[3][6] - 支撑印尼GoPay在2000万用户零感知情况下完成迁移,展示技术能力[7] - 聚焦互联网、金融、零售、制造、媒体、文旅六大行业,积累数字化服务能力[8] AI战略与产品优势 - 采取"云+AI"一体化发展战略,预测未来3-5年将迎来高速发展期[9] - 通义大模型已开源200多个模型,衍生模型超14万个,是全球最大开源模型体系之一[10] - 支持赫力昂开发AI营养助手,将咨询响应时间从几十分钟缩短至几分钟[10] 全球市场布局 - 亚洲为重点市场,在印尼、日本、新加坡等已具备三数据中心能力,韩国、菲律宾为双数据中心[12] - 拉美市场数字化处于蓬勃成长期,中东、欧洲也看到新机会[13] - 本地化团队占比60%-80%,通义千问支持119种语言,与120所海外高校合作[14] 未来发展规划 - 未来3-5年将重点投入AI战略和海外数据中心能力扩展[15] - 四大突破方向:全球基础设施覆盖、本地生态建设、合规认证(现有150多项)、"云+AI"协同[15] - 将持续加大基础设施、AI能力、本地服务体系三方面投入[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