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et

搜索文档
快手前高管涉贪1.4亿,创下大厂贪腐新纪录
36氪· 2025-08-25 19:24
案件核心事实 - 前快手电商服务商运营中心总经理冯典在任职期间非法侵吞公司补贴资金1.4亿元 [1][2][5] - 冯典通过制定有漏洞的补贴政策、泄露内部运营数据等方式与外部供应商勾结实施犯罪 [2][3][4] - 赃款通过空壳公司接收并利用8个境外虚拟货币平台兑换成比特币洗白 [6][7][8] - 冯典等7人因职务侵占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六个月至三年不等并处罚金并上缴90余枚比特币 [8] 互联网行业贪腐特征 - 互联网及高新科技行业商业腐败案件占比达75.26%(943件/1490人) [13] - 运营岗位成为腐败高发区因涉及流量分配、资源投放等权力寻租空间 [14][15] - 贪腐呈现团伙化趋势且基层人员涉案占比达82.9%(722人)高于高管层 [16][17] - 20-40岁群体成为犯罪主体占比73.7%且高学历者(本科及以上)占比61.4% [18] 企业反腐措施与态度 - 互联网公司通过数字化风控手段加强内审并周期性公示案件以震慑内部及供应链 [20][21] - 近五年海淀检察院追缴赃款及不正当利益共计2.8亿元为企业挽回损失 [20] - 快手对冯典案件选择保密可能因担忧影响资本市场表现及电商合作伙伴信心 [22][23] 其他典型案例 - 饿了么前CEO韩鎏两年内收受供应商贿赂4000万元涉及30余次交易 [9][17] - 幻方量化前市场总监与券商人员通过交易返佣违规获利1.18亿元 [10]
“大厂”跨界投资,京东、腾讯与万达合作成立多家合伙企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19:16
合作基金设立 - 腾讯、京东与万达等合作成立苏州宽遇股权投资基金,出资额224.29亿元,从事私募股权投资及资产管理活动 [1] - 该基金由13位合伙人共同出资,腾讯系两家关联公司共持股44.04%,京东间接持股22.20% [3] - 腾讯、万达、搜狗共同出资成立深圳智薯投资合伙企业,注册规模160.8亿元,腾讯系三家关联公司合计认缴出资72.23亿元,持股44.92% [3][5] 合资企业管理 - 京东与万达合资成立北京泓睿潘达管理咨询合伙企业,出资额80.53亿元,经营范围涵盖企业管理咨询及信息技术服务 [5] - 大连万达商管通过间接持股占比54.97%,京东间接持股约45%,其余股份由其他关联企业持有 [7] - 合资企业出资主体为双方核心投资平台,包括京东旗下宿迁涵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及万达旗下大连万珩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7] 投资平台持股情况 - 宿迁涵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京东旗下投资管理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持有个股仅余永辉超市,流通市值24.58亿元 [8] - 公司此前曾参持中国黄金、千味央厨等个股,2023年3月31日持有3只个股,流通市值22.77亿元 [8] - 2022年9月30日公司持有2只个股,流通市值6.34亿元,包括中国黄金及千味央厨 [8]
3 Phenomen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Stocks to Buy Right Now
The Motley Fool· 2025-08-25 17:45
人工智能投资趋势 - 人工智能投资仍是当前市场主导主题 大量资金正流入该领域 [1] - 英伟达、Alphabet和Meta Platforms被视为AI军备竞赛主要受益者 [1] 英伟达(NVDA) - GPU是AI主要计算设备 任何产能扩张都将使公司受益 [3] - 数据中心资本支出增加预示2026年AI计算容量扩张 利好英伟达 [3] - 对华出口许可证被撤销导致Q2收入增长预期从77%降至50% H20芯片原预计单季产生80亿美元销售额 [4] - 重新申请出口许可证需支付15%出口税 若恢复对华出口将带来重大利好 [4] Alphabet(GOOG/GOOGL) - 生成式AI模型Gemini已整合至谷歌搜索 成为最常用模型之一 [6] - 谷歌搜索Q2收入同比增长12% 反驳AI替代搜索的担忧 [7] - 远期市盈率20.2倍 较标普500指数24.1倍存在显著折价 [9] Meta Platforms(META) - 通过AI技术改善广告体验 已实现广告转化率和用户停留时间提升 [10] - 可能缩减AI部门规模 被视作明智的商业决策 避免无休止投入 [11] - 拥有顶级AI人才和强大现金流 长期AI战略前景良好 [12]
一个插件卖了 40 亿美金后,他做了个 AI 时代的 DoubleClick 拿了近 6000 万美金
投资实习所· 2025-08-25 13:36
行业格局变化 - AI助手类产品可能驱动30%的所有产品决策 到2029年 [1] - ChatGPT周活跃用户达7亿 日处理查询超10亿次 接近Google搜索量的1/8 [1] - AI搜索引擎估值2个月增长1倍至10亿美金 行业进入答案搜索时代 [1][14] 平台发展周期 - ChatGPT处于平台四步周期中的第二步 即将开放第三方生态 [2] - 平台早期入局者获得最大红利 如Zynga通过Facebook实现十亿美元规模增长 [2] - ChatGPT预计6个月内开放第三方平台 基于开发者活跃度等数据信号 [3] 用户行为指标 - ChatGPT的1个月留存率从60%升至90% 超越YouTube历史85%的留存记录 [4] - 6个月留存率趋势达80% 呈现急速上升的微笑曲线 [4] 新兴商业模式 - GEO类产品实现每两周新增100万美金ARR [1] - 至少3个AI SEO产品获得融资 C.AI年收入突破3000万美金 [1][14] - 实时AI企业估值2年突破31亿美金 [1][14] 广告生态演进 - 新获6000万美金融资的产品致力于成为AI时代的DoubleClick [10] - 创始人曾以40亿美金出售拥有千万级用户的广告插件 [11] - 新方案将广告原生集成到AI助手推理过程 使开发者能通过免费产品盈利 [11]
腾讯控股:人工智能助力各业务线实现长期增长;评级买入
2025-08-24 22:47
**涉及的公司与行业** * 公司:腾讯控股 (0700 HK)[1][10][23] * 行业:中国互联网、游戏、广告、云计算、金融科技[10][31] **核心观点与论据** **人工智能 (AI) 战略与效率** * 公司采用动态模型路由(深度推理、turbo和蒸馏模型混合)以降低推理成本 在搜索中大部分查询通过turbo模型处理 长期看模型组合向低token成本转移将支持进一步的成本效率[1][13] * 公司强调其资本支出强度低于全球同行 在机架/土地/数据中心方面具有成本效率 且电力/公用事业成本更低[1] * 使用的芯片大部分为外国芯片 其余为国产芯片 公司不担心芯片产能问题 有足够的计算能力满足内部需求 并可利用国产芯片进行推理[13] * 公司今年的资本支出目标将取决于芯片供应情况[13] **AI 模型与微信整合** * 公司自研的混元3D模型在Hugging Face上取得了领先排名 专注于从文本基础模型到多模态/物理世界训练[2][13] * AI已提高了广告效率(导致更高的点击率)、游戏内容生成和代码生成[13] * 公司认为有潜力通过审慎的方式将AI进一步整合到更广泛的微信生态系统中 用户体验和安全是优先考虑事项[2][13] **游戏业务** * 国内游戏:中国拥有4-5亿的APP游戏月活跃用户(MAU)和5亿的小游戏MAU 玩APP游戏和小游戏的总用户数为7亿 管理层看到了将小游戏用户转化为APP游戏用户的潜力[18] * Valorant Mobile:运营第一年的重点是用户基础和用户体验 货币化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公司旨在延长游戏寿命[3][18] * 国际游戏:受益于2024年强劲总流水(因递延确认动态)的逐步确认 以及常青游戏中新增内容/中型改动[3][18] * Supercell:此前的重组重振了多个常青IP(如Brawl Stars、Clash Royale)[18] * 公司也致力于将中国IP输出到全球市场[18] * AI在游戏开发中:部署AI可大幅提高内容生产效率 代码自动生成但人工调试仍很重要 未来能更快地原型制作 对于现有游戏 AI增强的虚拟队友可以改善体验[3][18] **广告业务 (营销服务)** * 公司近期升级了其广告基础模型以驱动更好的转化:1) 内容消费分析 2) 商业行为分析[18] * AI驱动的广告技术升级可以通过提高腾讯多个广告库存的点击率(CTR)和转化率 来维持高于行业的广告增长 抵消AI相关折旧 长期来看 公司预计AI将创造可货币化的意图推荐/智能体提示[4][18] **云业务** * 专注于国际高附加值软件和AI推理效率 以实现高质量增长和健康利润率[5] * 公司认为腾讯云在国内利润率健康 在更高质量的基础上 取决于计算能力 有重新加速收入的空间[16] **金融科技业务** * 金融科技支付在2025年第二季度恢复同比增长 票面金额同比下降幅度收窄 管理层观察到交易量正以健康的速度增长 反内卷政策也有利于平均售价(AOV)提升[6][9][19] * 公司开始扩展其消费贷款业务 该业务利润率相对较高[19]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年第三季度/2025年全年收入同比增长13%/13% 每股收益(EPS)增长18%/17%[10] * 基于分类加总估值法(SOTP)的12个月目标价为701港元 相较当前600港元有16.8%的上涨空间 维持买入评级[10][23] * 2025年预期收入为7,467.169亿人民币 每股收益为27.69人民币[23] **其他重要内容** **风险提示** * 关键风险:效果广告行业竞争加剧 游戏上线/版号审批意外延迟 金融科技和云业务增长慢于预期 再投资风险[21] **业务基础数据** * 2024年在线游戏收入为1,976亿人民币 金融科技收入为1,895.17亿人民币 商业服务(云)收入为424.39亿人民币[20]
1 Barga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Stock You Can't Afford to Miss
The Motley Fool· 2025-08-24 17:15
核心观点 - Alphabet股票在市场上仍具吸引力 是人工智能领域中定价合理的优质投资标的 [1][2][13] 业务表现 - Google搜索业务表现强劲 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2% 较第一季度的10%增速有所加快 [6] - Google Cloud成为增长引擎 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2% 目前占总收入14% [9] - 公司整体收入在第二季度增长14% 稀释后每股收益增长22% [10] 人工智能布局 - 公司通过多方式参与AI竞争 已推出AI搜索概述功能 结合传统搜索与生成式AI体验 [2][5] - Google Cloud构建了强大的数据中心网络 专门处理AI工作负载 成为行业顶级平台之一 [7][8] - 云平台获得AI竞争对手OpenAI的业务合作 [8] 估值水平 - 股票远期市盈率为20.3倍 低于标普500指数的24.1倍 相比大盘折价交易 [10][12] - 估值低于其他大型科技同行 但增长速度超过部分公司如苹果 [12]
百度暗藏了一支1200人的劲旅
虎嗅APP· 2025-08-24 11:26
核心观点 - 百度文库和网盘团队通过清晰的战略规划和高效的执行力,在AI转型中实现了产品创新和用户增长,核心是围绕"全模态内容创作和消费平台"的愿景,系统性地推进技术突破和产品迭代[4][5][9][16][39] 产品与技术进展 - 推出沧舟OS内容操作系统,实现系统性的输入、处理和输出能力,为多模态和Agent应用奠定基础[5][6] - 在多模态生成上实现突破,解决成本高、速度慢、一致性差的行业难题,尤其视频生成能力达到行业最佳水平[6] - 开发GenFlow多智能体协同调度系统,支持任务并行和多模态输入输出,复杂任务处理能力显著提升[6][7] - AI编辑器、PPT生成、长文处理、漫画绘本等能力按规划陆续推出,所有上线功能持续迭代并贡献收益[10][11][15] 用户与业务数据 - 百度文库AI月活用户超过9700万,百度网盘AI月活用户超8000万[4] - AI笔记功能DAU达300多万,用户自发在社交媒体传播[28] - 团队规模1200人,2023年以来百度文库持续盈利,2024年整合网盘业务后整体保持较快增长[4][48] 战略与执行方法 - 2023年制定"全模态输入、处理、输出一站式平台"愿景,所有工作围绕该目标展开,执行路线图几乎无变更[9][17][39] - 战略选择聚焦内容创作赛道,而非ChatBot或陪伴机器人等方向,确保资源高效利用[16][22] - 通过每两周行业战略研讨会保持前瞻性,每月进行计划校正,减少执行偏差[41][43][44] - 功能优先级基于业务方向卡点判断,海外市场按毛利率排序明确推进顺序[37] 团队与文化 - 团队具备高度自驱力,核心人员要求学习能力强、主动性强、有上进心[31][32] - 通过用户反馈闭环(每周例会Review)、打胜仗验证(数据变化、用户认可)保持激励[20][28][29] - 拒绝盲目扩张团队,维持1200人规模以确保行军速度和高效率协作[48] 未来规划 - 下半年完成办公套件协同功能重构,升级学术资源消费体验,年底GenFlow再次升级[47] - 持续完善三大场景(大众消费、大众生产力、专业生产力)的功能定位图,所有工作围绕DAU、留存、付费率、行业影响力指标[39]
快手-W(01024.HK):Q2经调整净利润大增 可灵AI商业价值加速释放
格隆汇· 2025-08-23 10:5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677亿元,同比增长12%,经调整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12.5% [1] - 第二季度营收350亿元,同比增长13.1%,经调整净利润56亿元,同比增长20.1%,经调整净利率16%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毛利率55.7%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8.18亿元/226.85亿元/254.5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3.1元/4.0元/4.8元 [1] 用户规模与流量 - 第二季度快手App DAU达4.09亿,同比增长3.4%,MAU达7.15亿,同比增长3.3% [1] - 可灵AI全球用户规模突破4500万,企业客户超2万家,累计生成超2亿个视频和4亿张图片 [2] 业务收入构成 - 线上营销服务收入198亿元,同比增长12.8%,主要受益于AI优化产品营销方案推动客户投放增加 [2] - 直播业务收入100亿元,同比增长8%,公会数和主播数同比提升超20%和30% [2] - 其他服务业务收入52亿元,同比增长26%,主要受电商GMV同比增长17.6%至3589亿元推动 [2] 电商业务发展 - 泛货架电商GMV占总电商GMV超32%,618期间搜索电商GMV同比增长超140% [2] - 短视频电商GMV同比增长超30%,平台通过斗金计划推动新商入驻量同比增加50% [2] - 快聘日均简历投递用户数同比增长超40%,理想家业务日均线索规模同比增长超60% [2] AI技术应用与商业化 - 可灵AI第二季度营收超2.5亿元,5月推出2.1模型在动态表现和物理模拟方面表现优异 [2] - AI赋能营销业务:UAX解决方案消耗占外循环总消耗比例提升至65% [2] - AI赋能电商业务:AIGC在内容生产和智能开播场景降低成本,自研AIGC素材提升转化效率 [2]
扎克伯格,也顶不住了
36氪· 2025-08-23 08:21
Meta的AI人才战略 - 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采取激进AI人才招募策略 通过CEO直接沟通和天价薪酬包快速吸引顶尖人才 签约金达亿美元级别 部分研究人员获得四年3亿美元薪酬包 顶级人选报价据传高达15亿美元 [4] - 采用反向收购式挖人方法 通过少数股权投资和基金注资引入关键人才 例如为引入Scale AI联合创始人支付约140亿美元少数股权投资 [6] - 截至2025年中 公司已从竞争对手吸纳至少50名AI人才 其中40%来自OpenAI 20%来自谷歌 [6] 组织架构调整 - 2025年8月中旬公司突然冻结AI部门招聘 暂停对外扩编和内部人员流动 官方称为"基础性的组织规划" [2] - 将不同AI业务整合至"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 分为AGI研究团队 AI产品团队 基础设施团队和FAIR四个部门 [7] - 解散负责Llama系列的大模型团队"AGI Foundations" 因春季发布的Llama表现不及预期 另一款代号Behemoth的模型因测试成绩不理想被取消 [8] 人才流动与内部挑战 - 出现核心人员流失现象 包括研究负责人Joelle Pineau离职加入Cohere Llama项目研究员Angela Fan转投OpenAI 生成式AI副总裁Loredana Crisan跳槽至Figma [9] - 内部存在团队摩擦问题 不同AI团队因计算资源分配和技术路线理念不和产生冲突 部分员工被边缘化导致士气低落 [2] - 一次性吸纳大量顶尖人才引发业内担忧 被认为可能导致组织内部"位置"与"打法"的冲突 [7] 资本开支与市场反应 - 公司将2025年资本开支指引上调至最高720亿美元 核心投向AI基础设施和人才 [13] - 华尔街分析师警告AI人才股权发放规模膨胀 可能侵蚀回购能力和股东回报 摩根士丹利指出若无法及时转化为现金流将稀释股东价值 [11][12] - 2025年8月20日前后科技股遭抛售 公司股价连跌数日 市场对AI投入产出比表示担忧 [13] 战略定位与未来展望 - 公司首席AI官Alexandr Wang坚称仍在加大超级智能实验室投入 否认减少投入的报道 [13] - 公司赌注于超级智能的未来 战略成果将决定公司命运 若成功则当前调整被视为战略性换挡 若失败则暴露方向与节奏失控 [15]
Is GOOG Stock Undervalued At $200?
Forbes· 2025-08-22 20:50
核心观点 - 尽管前两季度表现强劲 但Alphabet股价年内仅上涨5% 落后于标普500指数的9%增长 主要受可能迫使资产剥离的诉讼影响 [2] - 当前股价约200美元 从基本面看被低估 是投资良机 公司长期前景无忧 [3][4] - 公司财务健康状况优异 增长性、盈利能力和财务稳定性均远超标普500指数平均水平 [5][8] 财务表现 - 过去三年收入年均增长10.2% 显著高于标普500的6.1% [8] - 最近12个月收入增长13.1%至3710亿美元 远超标普500的5%增幅 [8] - 最新季度收入增长13.8%至960亿美元 对比标普500的4.8%增长 [8] - 营业利润率达32.7% 几乎是标普500指数18.5%的两倍 [8] - 经营现金流利润率36.0% 大幅高于标普500的20.3% [8] - 净利润率31.1% 超过标普500指数12.7%的两倍 [8] 增长驱动因素 - 增长动力来自核心业务优势、新兴板块快速发展和人工智能重大投资 [10] - 云计算部门近期增长显著 最近季度收入飙升32% [20] - 核心广告业务保持异常强劲 谷歌搜索和YouTube持续贡献巨额广告收入 [20] - 人工智能成为整个生态系统的关键增长动力 通过改进现有产品和创造新收入流 [20] - "其他赌注"业务取得进展 Waymo每周提供超过25万次付费乘车服务 [11] 估值分析 - 市销率6.7倍 高于标普500的3.2倍 [24] - 市现率37.2倍 显著高于标普500的21.5倍 [24] - 市盈率22倍 略低于标普500的23.7倍 [24] - 当前市盈率约22倍 低于五年平均的25倍 显示股价交易低于历史估值区间 [24] - 相比同业更具吸引力 亚马逊市盈率约34倍 微软约37倍 [24] 资产负债表 - 资产负债率仅1.4% 远优于标普500平均的20.9% [20] - 现金及等价物950亿美元 总资产5020亿美元 [20] - 现金资产比率19.0% 显著高于标普500的6.8% [20] 资本支出 - 2025年资本支出预算达850亿美元 较先前预估大幅增加 [17] - 投资重点为人工智能和云基础设施 以满足激增的服务需求 [17] 市场表现特征 - 股票在市场下跌期间表现弱于大盘 2022年下跌44.6% 对比标普500下跌25.4% [13] - 近期贸易紧张期间下跌30% 对比标普500下跌19% [13] - 表明不确定性时期投资者可能更倾向于抛售高增长科技股 [13] 法律挑战 - 2024年8月美国地方法院法官裁定谷歌非法维持搜索市场垄断 [15] - 司法部要求法院强制谷歌剥离Chrome浏览器和部分Android操作系统 [15] - 2025年4月另一起诉讼认定谷歌垄断数字广告市场 [16] - 法律诉讼可能导致业务运营根本性改变和重大资产剥离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