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

搜索文档
【私募调研记录】誉辉资本调研翔宇医疗
证券之星· 2025-07-16 08:05
公司调研信息 - 知名私募誉辉资本近期对翔宇医疗进行了现场参观和线上交流的调研 [1] 脑机接口技术 - 脑机接口在康复领域应用前景明确且需求巨大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应用广泛 包括康复 睡眠监测 脑放松 注意力提升等 [1] - 公司已有两款脑电采集装置获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预计下半年会获得多款以"脑机接口"命名的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1] - 公司在非侵入式脑电采集方面研发了专项技术 解决了电极与头皮之间的接触不良问题 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 [1] 产品与市场策略 - 现阶段脑电采集装置主要是自研自用 未来可能会向第三方开放销售 [1] - 公司将现有的康复设备升级为脑机接口产品具备显著的成本竞争力 市场定价会考虑医院支付能力和医保支付标准 [1] - 销售策略是从顶尖三甲医院开始 逐步向普通三甲 二甲医院延伸 适当时机下沉到二级以下医院 社康中心 甚至进入家庭市场 [1] 政策与合作 - 国家医保局对脑机接口康复收费持积极态度 部分省市已出台收费指导目录 [1] - 公司与多家医院签署了战略合作 内容包括建设脑机接口专业治疗中心 扩展适应症范围 推动注册证升级 加强产学研合作等 [1] 未来增长驱动力 - 未来公司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康复医疗市场的政策支持 公司将在康复机器人 脑机接口 精神心理 心肺康复等领域推出更多产品及解决方案 [1] 机构背景 - 誉辉资本管理(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5年10月22日 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 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 [2]
股市必读:大博医疗7月15日涨停收盘,收盘价41.61元
搜狐财经· 2025-07-16 02:13
截至2025年7月15日收盘,大博医疗(002901)报收于41.61元,上涨9.99%,涨停,换手率2.15%,成交量 6.21万手,成交额2.55亿元。 当日关注点 公司公告汇总 大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业绩预告期间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 30日。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3000万元–25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6.37%– 80.84%,上年同期盈利13824.4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21000万元–23000万元,比上 年同期增长72.23%–88.63%,上年同期盈利12193.12万元。基本每股收益盈利0.5657元/股–0.6148元/股, 上年同期盈利0.3339元/股。报告期公司各产品线步入耗材集采后新的增长常态,坚持产品创新、技术 服务、国际化发展战略,推动各项业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约2.3亿 至2.5亿元,同比增长约66.37%至80.84%,其中报告期股权支付费用约为2500万元。本次业绩预告是公 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的结果,具体财务数据以公司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为准。敬 ...
多家跨国医疗巨头奔赴链博会,本土药械供应链再升级
第一财经· 2025-07-16 00:14
跨国医疗巨头参展链博会 - 美敦力首次参加链博会 展示与中国研发中心和临床专家合作的新型起搏心脏导管 该产品正在注册审批中 未来可能本土化生产 [1] - 阿斯利康连续第三年参展 其国际市场供应链管理高级执行总裁Steven Rota将发表主旨演讲 [1] - GE医疗全球高级副总裁乔治·维多尼什将围绕"全球大健康产业科技创新"进行发言 [2] 医疗器械行业本土化进展 - 中国医疗器械供应链体系逐步成熟 促进本土厂商快速崛起 从心血管植入物到手术机器人等领域已出现本土替代方案 [1] - GE医疗上半年发布的新产品中 中国团队主导研发占比达50% 超过80%产品实现国产化 [2] 跨国企业在华研发投入 - 阿斯利康3月宣布25亿美元投资计划 将在北京建立全球第六个 中国第二个战略研发中心 [2] - 美敦力中国首个数字化医疗创新基地于3月在北京国际医药创新公园落地 预计2025年投入运营 [2]
AngioDynamics 'Exceptionally Well-Positioned' For 2026, CEO Says: But Tariffs Still Sting
Benzinga· 2025-07-15 23:59
财务表现 - 公司第四季度2025年调整后每股亏损3美分,低于市场预期的12美分亏损 [1] - 第四季度销售额8020万美元,同比增长12.7%,超出市场预期的7426万美元 [1] - 2025年全年销售额2.927亿美元,超过管理层指导的2.85-2.88亿美元 [4] 业务增长 - 血管系统业务当前覆盖的全球年市场规模从2021年的30亿美元增长至100亿美元 [1] - Med Tech业务净销售额3580万美元,同比增长22%,其中Auryon销售额1560万美元(增长19.7%),机械血栓切除术收入1130万美元(增长44.7%),NanoKnife耗材销售额570万美元(增长5.5%) [4] - Med Device业务净销售额4440万美元,同比增长6.2% [4] 未来展望 - 预计2026财年净销售额3.05-3.1亿美元,略高于市场预期的3.049亿美元 [2] - 预计2026年调整后每股亏损25-35美分,市场预期为23美分亏损 [2] - 预计2026年关税影响为400-600万美元,对毛利率、EBITDA和EPS的影响范围取决于关税程度 [3] 运营指标 - 毛利率52.7%,同比下降161个基点,若不计160万美元关税影响则毛利率为54.7% [4] - 调整后EBITDA为34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50万美元显著改善 [4] - 股价在财报发布后上涨5.3%至10.14美元 [3]
【光大研究每日速递】20250716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7-15 21:10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 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 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 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今 日 聚 焦 【宏观】6月出口强劲,下半年怎么看?——2025年6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值。稀土战略价值持续凸显。 (王招华/马俊/王秋琪)2025-07-15 2025年6月我国出口增速升至5.8%,主要原因在于对非美出口韧性、对美"抢出口"、"抢转口"。展望未来,对 等关税期限推迟至8月1日,其他国家"双抢"需求仍存,间接拉动我国出口。长期来看,若关税政策悉数落地, 全球贸易总额进一步下滑。但对中国来说,对美出口相对税率差或有所收窄。整体来看,下半年我国出口小幅 承压,主要风险点在于全球贸易额回落,而非对美直接出口。 (高瑞东/周可)2025-07-15 您可点击今日推送内容的第1条查看 【银行】信用活动季节性走强——2025年6月份 ...
【澳华内镜(688212.SH)】AQ-400国内取证,期待新品上市拉动增长——更新点评(王明瑞/吴佳青)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7-15 21:10
事件与新产品获批 - 公司新一代4K超高清内镜系统AQ-400系列主机和相关镜体已于2025年6月份在国内获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 [3] - AQ-400新一代产品主要升级点在于搭载了高光谱系统技术平台,新产品国内取证有望增强公司差异化竞争力,拉动26年销售收入增长 [5] 财务表现与业务发展 - 25Q1公司收入1.24亿元,同比下降26.92%,实现归母净利润-2879.15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4] - 收入同比下滑主要系行业表现影响,医疗设备招采复苏偏弱,公司或积极主动调整渠道库存水平 [4] - 2024年以来公司进一步布局海外营销网络,海外多个国家的产品准入以及市场推广进展顺利,24年海外业务快速增长 [4] 产品创新与竞争力 - 2024年10月公司推出AQ-150 Series 4K超高清内镜系统和AQ-120 Series内镜系统 [5] - AQ-150 Series内镜系统通过搭载10.1英寸超大可触控液晶屏解决操作繁琐问题,成为澳华第二款4K超高清内镜系统 [5] - AQ-120凭借一体式轻巧机身能够适应多种环境下的诊疗需求,适合基层县域医疗 [5] - 公司正在积极开发3D软性内镜、AI诊疗技术及ERCP机器人,计划在未来新一代产品中应用并提升安全性、可靠性和便利性 [5]
AngioDynamics(ANGO) - 2025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7-15 21: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四季度总营收8020万美元,同比增长超12%,毛利润率52.7%,调整后EBITDA为340万美元,自由现金流超1500万美元 [5][30][32] - 2025财年全年营收2.927亿美元,同比增长8.1%,毛利润率53.9%,调整后EBITDA为760万美元,调整后净亏损1020万美元 [34][35][37] - 预计2026财年净销售额在3.05 - 3.1亿美元之间,同比增长4 - 6%,毛利润率在53.5 - 55.5%之间,调整后EBITDA在300 - 800万美元之间,调整后每股亏损在 - 0.35至 - 0.25美元之间 [3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医疗科技业务(MedTech) - 第四季度营收3580万美元,同比增长22%,占总营收的45% [23] - 2025财年全年营收1.267亿美元,同比增长19.5% [34] - 预计2026财年净销售额同比增长12 - 15% [38] 医疗设备业务(Med Device) - 第四季度营收4440万美元,同比增长6.2% [23] - 2025财年全年营收1.66亿美元,同比增长0.8% [35] - 预计2026财年销售额大致持平 [38] 各产品业务 - AURYON平台:第四季度贡献营收1560万美元,同比增长19.7%;2025财年贡献营收5690万美元,同比增长20.8% [23][34] - 机械血栓切除业务(包括AngioVac和Alphavac):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4.7%,其中AngioVac营收820万美元,同比增长39.5%,Alphavac营收310万美元,同比增长60.8%;2025财年营收同比增长32.9%,其中AngioVac营收2890万美元,同比增长25.1%,Alphavac营收1080万美元,同比增长59.5% [11][24][34] - NanoKnife:第四季度总营收720万美元,同比下降2.5%,主要因资本销售同比减少,一次性产品销售增长5.5%;2025财年总营收2450万美元,与上一财年持平,探头增长9.6%,资本销售下降26% [24][25][3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AURYON在欧洲市场,第四季度创收超100万美元 [8] - 2025年公司商业重点在医院市场,截至年底,医院客户占AURYON总营收约36%,高于年初的28% [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过去几年进行战略转型,简化业务,进入大型、高增长、高利润率的医疗科技市场 [5] - 持续推动各医疗科技产品的市场推广和应用拓展,如AURYON扩大国际市场、机械血栓切除业务增加销售代表、NanoKnife拓展疾病应用范围等 [8][13][17] - 公司认为凭借优质产品、临床数据、市场准入计划和销售营销基础设施,可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如AURYON和机械血栓切除业务已取得一定市场份额 [10][1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5财年表现验证了公司战略,展示了执行能力,为未来盈利增长奠定基础 [5] - 进入2026财年,公司具备多项优势,包括监管批准、市场准入扩大、商业动力和盈利能力等,有望继续为股东创造价值 [40] - 关税环境不明朗且不可预测,但公司预计关税不会实质性改变公司发展轨迹和战略执行能力,仍有望实现全年正现金流和调整后EBITDA为正 [27][28][38] 其他重要信息 - 第四季度产生160万美元关税费用,超半数与医疗科技业务相关,预计2026财年关税影响在400 - 600万美元之间 [28] - 公司与摩根大通签订循环信贷协议,可按需提取最高2500万美元资金,目前未提取 [32] - 公司制造转型计划预计到2027财年实现约1500万美元的年化节省,2026财年下半年有望开始看到部分收益 [20][66][67]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关于VTE业务中带血液回流功能产品的审批路径、是否为附属产品以及Alphavac营收是否触及天花板 - 公司表示Alphavac原本设计注重减少血液流失,效果良好,但市场对血液回流功能有需求,因此开发了附属产品,需通过510(k)流程审批,目前与FDA沟通尚未达成一致,但有信心获批 [49][50] - 公司认为Alphavac没有触及天花板,产品在医生和医院中的认可度不断提高,且新增了销售代表,与AngioVac结合,有望实现持续增长 [50][51] 问题2:NanoKnife在2026年1月报销政策实施后是否会出现增长拐点 - 公司预计报销政策将推动NanoKnife增长,但不会立即出现显著增长,报销情况复杂,还需关注CMS规则和私人保险公司的覆盖决策,预计在2026财年下半年加速增长 [54][55][57] 问题3:2026财年主要产品(AURYON、NanoKnife)的增长情况以及AURYON在海外市场的贡献水平 - AURYON在2026财年预计为中个位数增长;NanoKnife预计耗材使用继续增加,资本销售可能略有下降;机械血栓切除业务预计保持强劲增长 [61][62][63] - 美国是AURYON最大市场,国际市场有贡献但规模不及美国 [61] 问题4:2026财年关税影响是否包含抵消因素以及制造外包计划在2026财年的收益情况 - 关税情况复杂多变,公司会尽力减轻影响并保持透明;制造转移计划在2025财年已开始显现效益,预计2026财年下半年能看到部分收益,2027财年开始体现全年影响 [65][66][67] 问题5:2026财年是否有收购高增长潜力医疗科技产品的计划以及是否会剥离医疗设备业务中的产品 - 公司对现有产品组合满意,认为医疗设备和医疗科技产品发展良好,未来几年将专注于现有资产的执行和市场拓展,暂无收购新平台的计划 [71][72][74]
心脉医疗业绩预降背后:市场调整与战略转型阵痛
北京商报· 2025-07-15 19:03
公司业绩表现 - 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08亿—7.87亿元,同比减少0—10.00% [1] - 归母净利润3.04亿—3.61亿元,同比减少10.52%—24.78%,为上市以来首次半年度负增长 [1] - 2024年四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亏损5123万元,全年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14.43%,增速从2023年的42.74%骤降至负值 [4] 核心产品与市场调整 - 核心产品Castor分支型支架覆盖1100余家医院,累计植入超2.5万例,贡献超37%营收 [4] - Castor支架出厂价5万元左右,经代理商供应医疗机构价格超12万元,价差显著 [4] - 国家医保局要求Castor支架报价不高于7.15万元,降价幅度达40.42% [4] - 2024年上半年营收增速26.63%,净利润增速44.06%,但市场调整后迅速暴露风险 [4] 行业政策与集采影响 - 主动脉支架成为医保集采重点目标,2024年Castor降价仅为开始 [5] - 2025年河北省启动胸/腹主动脉支架省级集采,预计价格再降10%—20%,两类产品占公司营收约七成 [5] - 政策监管趋严,关注流通环节加价合理性,"高定价+渠道加价"盈利模式不可持续 [5] - "技耗分离"改革削弱耗材利润对医院吸引力,间接影响产品入院速度 [5] 研发与战略调整 - 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减少34.9%,费用率从21.9%降至14%,研发人员缩减22%(266人减至208人) [6] - 2025年新品Cratos、Tipspear上市,但Hector胸主动脉多分支支架等仍需2—3年临床周期 [6] - 海外收入1.64亿元,占比仅13.6%,收购的欧洲企业Lombard Medical仍处于亏损状态 [6] - 海外核心产品Aorfix腹主动脉支架在欧洲市场被美敦力、戈尔挤压,协同效应未显现 [6] 未来挑战与不确定性 - 新品Cratos商业化周期长(临床推广需1—2年),市场接受度未验证,短期难填补Castor收入缺口 [5] - 研发投入收缩可能削弱技术储备,对依赖创新的高值耗材企业埋下长期风险 [7] - 海外扩张"量增质弱",整合风险凸显 [6]
大博医疗收盘上涨9.99%,滚动市盈率43.26倍,总市值172.27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15 17:29
公司股价表现 - 7月15日收盘价41.61元 单日上涨9 99% [1] - 滚动市盈率43 26倍 创650天以来新低 [1] - 总市值172 27亿元 [1] 行业估值对比 - 医疗器械行业平均市盈率51 83倍 行业中值37 23倍 [1] - 公司PE排名行业第84位 [1] - 行业平均总市值107 50亿元 中值52 12亿元 [2] 资金流向 - 7月1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891 97万元 [1] - 近5日累计净流入7310 49万元 [1] 主营业务 - 主营医用高值耗材生产研发销售 [1] - 主要产品包括骨科植入物 关节假体 脊柱类产品 微创外科器械等 [1]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 50亿元 同比增长28 80% [1] - 净利润1 03亿元 同比增长67 04% [1] - 销售毛利率69 64% [1] 同业估值比较 - 九安医疗PE(TTM)11 03倍 总市值186 16亿元 [2] - 英科医疗PE(TTM)11 50倍 总市值181 76亿元 [2] - 安图生物PE(TTM)18 83倍 总市值214 68亿元 [2]
政策与地缘研究7月第1期:决策层调研与政策风向标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15 17:23
决策层调研 - 4月政治局会议后,中央调研聚焦科技、消费、就业、外贸与平台经济五大领域[2] - 科技考察涉及高端制造技术研发和产学研结合[2] - 消费重点调研家电“以旧换新”和文旅体消费新业态[2] 国内政策 - 7月多项经济与产业政策出台,包括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支持创新药发展等[5] - 资本市场政策涵盖信息披露、科创债ETF批复等[5] 全球动态 - 7月美国多项政治经济事件发生,如通过“大而美”法案、调整关税等[6] - 6月美国制造业PMI为49%,预期48.8%;非农新增就业14.7万人,失业率4.1% [6] 未来展望 - 7月将公布多项重要数据和召开重要会议,如住宅销售价格报告、美联储利率决议等[57][60] 风险提示 - 存在政策理解偏差和历史经验失效风险[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