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更新

搜索文档
华创医药周观点:医药行业2025年中报业绩综述2025/08/31
华创医药组公众平台· 2025-08-31 13:09
文章核心观点 - 医药行业2025年上半年整体收入同比下降1.9%,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0%,但第二季度呈现复苏迹象,收入同比增长0.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4%[12][16] - 创新药板块表现突出,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3.8%至1034.3亿元,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至51.0亿元,多家企业实现扭亏为盈[13][14][17] - 医疗器械板块表现疲软,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6.5%,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2.1%,主要受库存清理、医保控费政策及增值税率调整影响[12][42] - 中药板块收入同比下降5.6%,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3%,受OTC药品需求下降和处方药政策变化影响[12][36] - 国产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活跃,2025年1-8月总交易金额达845.3亿美元,已远超2024年全年的488.1亿美元[13] 行情回顾 - 本周中信医药指数下跌0.55%,跑输沪深300指数3.27个百分点,在30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1位[10] - 周涨幅前十股票包括天臣医疗(31.04%)、艾力斯(25.62%)、迈威生物-U(22.39%)等[5][10] - 周跌幅前十股票包括立方制药、悦康药业、康华生物等[5][10] 医药行业整体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医药行业总收入12587.3亿元,同比下降1.9%[12] - 归母净利润1007.7亿元,同比下降2.0%[12] - 第二季度收入6578.7亿元,同比增长0.2%,归母净利润524.4亿元,同比增长4.4%[12][16] - 创新链板块收入增速最快,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9.3%[12] - 医疗器械板块收入下滑最严重,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6.5%[12][16] 制药工业板块 创新药企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034.2亿元,同比增长13.8%[17] - 归母净利润51.0亿元,扣非净利润60.5亿元[14] - 百济神州、乐普生物、艾迪药业等多家企业首次实现扭亏为盈[13] - 龙头企业表现优异:信达生物收入增长46%,归母净利润增长313%;百济神州收入增长65%,归母净利润增长116%[18][21] 制剂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409.6亿元,同比下降5.1%[24] - 归母净利润143.1亿元,同比下降6.8%[24] - 受集采降价及需求不足影响,大输液方向公司业绩普遍承压[24] - 信立泰、海思科、京新药业等公司创新业务表现亮眼[24] 原料药 - 2025年上半年收入738.5亿元,同比下降3.6%[29] - 归母净利润97.6亿元,同比增长4.7%[29] - 扣非净利润95.4亿元,同比增长13.1%[29] - 专利悬崖临近,新品种在法规市场迅速放量[31] - 推荐关注:普洛药业、天宇股份、司太立和同和药业[31] 血制品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13.7亿元,同比增长0.6%[34] - 归母净利润27.5亿元,同比下降13.1%[34] - 白蛋白、静丙等主要品种供过于求[35] - 行业周期有望逐步向上,头部企业市占率提升[35] 中药板块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690.5亿元,同比下降5.6%[12][35] - 归母净利润208.4亿元,同比下降5.3%[12][35] - OTC中药受呼吸系统发病率下降、消费降级等因素影响明显降速[36] - 处方中药表现分化,四类药明显下滑,心脑等慢病用药相对刚性[36] - 长期成长逻辑未发生变化,看好品牌OTC和国企改革方向[36] 医疗器械板块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094.0亿元,同比下降6.5%[12][41] - 归母净利润160.2亿元,同比下降22.1%[12][41] - 医疗设备企业处于清库存周期,收入端承压[42][43] - 体外诊断企业受集采、增值税率调整影响显著[43] - 高值耗材中骨科赛道集采影响出清,业绩好转[43] - 低值耗材海外客户恢复正常拿货周期[43] 创新药对外授权 - 2025年1-8月BD交易总金额达845.3亿美元,远超2024年全年的488.1亿美元[13] - 国产创新药IND数量、NDA数量及获批数量不断增加[13] - 国内药企积极参与国际化创新浪潮[13] - 重点关注企业:百利天恒、荃信生物、信达生物、中国生物制药等[13]
开立医疗上半年盈利水平逐季改善 多产品线推新释放稳健增长动能
证券日报网· 2025-08-22 09:45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9.64亿元,归母净利润4703.03万元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3895.56万元,环比大幅增长382.45% [1] - 盈利水平呈现逐季改善趋势 [1] 业务表现 - 超声产品基本盘稳固,消化与呼吸内镜及微创外科业务共同构成第二增长曲线 [1] - 超高端智能超声S80/P80系列和高端便携超声X11/E11系列通过智能化功能提升临床体验 [2] - 心血管介入等新产品线加速放量 [3] 市场与中标情况 - 国内医疗设备行业终端招标开始复苏,公司超声及内镜产品中标同比快速增长 [1] - 项目中标金额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 - 上半年中标项目将于下半年进行收入确认,预计形成"前低后高"业务恢复期 [2] 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金额2.44亿元,占营收比重达25.31% [2] - 持续强化技术创新,推进产品多元化战略 [2] 战略布局 - 国际本地化业务布局进展积极,搭建覆盖全球的本地化运营团队和决策体系 [2] - 通过定制化售后服务和技术培训提升客户黏性,巩固全球化战略优势 [2] - 多产品线布局推动在超声、内镜、微创外科及心血管介入领域巩固市场领先地位 [3] 行业环境 - 医疗设备更新领域采购意向和项目审批持续推进,近一个月采购意向项目数增长明显 [2] - 下半年采购意向有望迎来爆发期 [2] - 医疗设备更新政策落地为行业带来发展机遇 [3]
行业周报:设备更新政策持续深化,医疗设备招采稳步复苏-20250803
开源证券· 2025-08-03 18:00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看好(维持)[7] 核心观点 - 政策保障和财政支持推动医疗设备更新持续深化,2024年3月政策发布后,多部门联合出台实施方案细化路径,地方政府快速响应配套政策,千亿级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落地,西部等地区资金支持比例高达95%[4] - 2025年上半年医疗设备招采市场快速复苏,项目审批212个(153.4亿元)、采购意向334个(142.3亿元),2月和4月为审批和采购意向峰值[4] - 区域分布呈现"量在西、值在东"特点,东部地区采购金额绝对值领先(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合计占比24%),中西部地区增速居前(重庆+367.43%、青海+246.52%)[5][29] - 县域医共体建设加速,2025H1招标规模43亿元(占比49%),三级医院采购规模占比61.11%(同比+4.18pct)[33][35] 政策与资金支持 - 国家层面政策密集出台:2024年3月启动设备更新行动,5月发布《医疗卫生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2024年累计推出7项资金支持政策,包括5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财政贴息比例从1%提高至1.5%等[13] - 资金支持力度显著:西部等地区资金支持比例高达95%,专项支持县域医共体建设的专项资金达100亿元[4][33] 招采市场动态 - 设备类型:超声、CT、DR、MR等大型医学影像设备占采购主导(超声设备采购频次断层领先),内窥镜、移动C型臂X光机等中小型设备频次较高[19] - 区域差异:中西部地区以XP/CT等刚需设备为主(河南XP采购215台、新疆326台),东部地区含CT/MR/DSA等高值品类(福建MR采购67台)[23] - 医院层级:三级医院医学影像设备更新占比最高且率先落地,采购规模同比增速74.65%[35] 市场表现 - 2025年8月第1周医药生物指数上涨2.95%,跑赢沪深300指数4.7pct,子板块中化学制剂(+5.48%)、其他生物制品(+5.36%)涨幅领先,医疗设备(-1.43%)跌幅最大[38][42] - 年初至8月医疗研发外包板块累计涨幅53.53%(预测PE35.15),医疗服务板块涨幅35.89%(预测PE33.52)[45] 推荐标的 - 覆盖制药、CXO、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包括恒瑞医药、迈瑞医疗、药明康德、爱尔眼科等46家上市公司[6]
医疗设备招投标数据跟踪:设备招投标景气度持续,公司报表端拐点有望来临
平安证券· 2025-07-17 11: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以来国内大规模设备更新持续推进,带动医疗设备招投标需求释放,上市公司报表端业绩有望改善 [3][11] - 头部公司受益于设备更新招投标复苏,国产设备企业招投标走势与行业趋同 [4][18] - 建议关注医疗设备高端化、智能化完善布局的国产领军企业,如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等 [5][21] 各部分总结 设备招投标景气度 - 2025年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招投标整体市场规模超800亿元,同比增长超60%,各月规模同比持续增长,6月增速回落但绝对值仍高景气 [3][11] - 2025年6月国内大规模设备更新及县域医共体设备更新活跃,采购由辽宁等省份推动,以影像设备为核心,基层升级需求释放 [3][11] 高端影像设备采购 - 6月超声采购规模13.91亿元(yoy+49%)、CT 19.38亿元(yoy+59%)、MRI 15.31亿元(yoy+64%)、DR 2.69亿元(yoy+49%) [4][12] - 6月DSA采购规模7.30亿元(yoy+19%)、消化道内镜4.38亿元(yoy+21%) [4][15] 国产设备企业招投标 - 6月迈瑞6.23亿(yoy+15%)、联影7.69亿元(yoy+35%)、开立1.02亿元(yoy+73%)、澳华0.27亿元(yoy - 46%) [4][18] 投资建议依据 - 2025年设备更新政策值得期待,拟发行超长期国债1.3万亿元用于相关建设和更新,医疗装备有望受益 [21] - 设备更新推动招标恢复,企业报表端有望迎拐点,如迈瑞医疗、开立医疗业绩有望改善 [21]
每周股票复盘:山外山(688410)2025Q1血液净化设备营收12,748.94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06 06:59
股价表现与市值 - 截至2025年7月4日收盘,山外山报收于13.81元,较上周的13.33元上涨3.6% [1] - 7月3日盘中最高价报14.39元,6月30日盘中最低价报13.23元 [1] - 当前最新总市值44.37亿元,在医疗器械板块市值排名74/126,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3345/5149 [1] 行业市场空间 - 2019年至2023年,我国ESRD患者人数由302.5万人增长至412.6万人,CGR达8.1%,显著高于全球ESRD患者数量增速的5.1% [2] - 2019年至2023年,我国接受透析治疗的ESRD患者人数由73.6万人达到107.0万人,CGR达9.8% [2] - 2023年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中约86%选择血液透析治疗,14%选择腹膜透析治疗 [2] - 2023年我国接受透析治疗的ESRD患者比率约为26%,低于全球平均治疗率37%和发达国家平均治疗率75% [2] 公司业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血液净化设备实现营业收入12,748.94万元,透析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均展现强劲增长势头 [3] - 2025年一季度血液净化耗材实现营业收入4,326.19万元,其中自产耗材收入同比增长123.46% [5] - 2025年一季度医疗服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626.96万元,同比增长43.52% [6] - 已建成并运营连锁血液透析中心6家 [5][6] 公司竞争优势 - 技术创新优势: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4] - 产品质量优势: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产品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得到市场充分验证 [4] - 品牌影响力优势:血液净化行业唯一一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 [4] - 快速服务优势:拥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建立本地化售后工程师队伍和远程运维信息化管理平台 [4] 政策与市场动态 - 国家发改委将建立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直达快享机制,推出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降低设备更新融资成本 [5]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药品和耗材集采政策,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政策重心从"扩面降价"转向"稳价提质" [5] - 多个省份相继发布执行集采相关工作的通知,公司密切关注并积极参与 [5]
国产仪器仅占8.8%,中国医科大学亿元设备更新项目中标结果
仪器信息网· 2025-06-27 12:17
教育部重大慢病研究创新中心设备更新项目 - 教育部重大慢病发病机制及综合诊疗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设备更新项目总中标金额达1.03亿元 [1][2] - 中标设备涵盖凝胶成像系统、流变仪、组织透明化系统、多功能酶标仪、微滴式数字PCR仪、光片显微镜等高端科研仪器 [2][3][4] - 国产仪器在本次中标中占比8.8%,包括天能凝胶成像系统、奥谱天成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成像仪、今是科技第三代基因测序仪等 [2] 中标设备详情 - 中标设备单价从34万元至671.98万元不等,其中最高价设备为清醒动物全脑多模态神经功能成像系统(671.98万元) [3][4][5] - 进口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包括蔡司(599万元光片显微镜)、布鲁克(499.85万元原子力显微镜)、奥林巴斯(518.85万元双色活体成像系统)等 [3][4] - 部分高端设备中标价:结构光超高分辨率显微镜647.58万元、空间组学细胞表型及蛋白定量分析系统518.7万元、纳升移液工作站629.6万元 [4] 国产仪器表现 - 国产仪器中标产品包括:天能Tanon Chemi Ultra凝胶成像系统(59.38万元)、奥谱天成ATR8800MP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成像仪(97万元)、今是科技G-seq500第三代基因测序仪(34万元) [3][4] - 其他国产设备:瑞沃德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51.9万元)、溯远基因Honor1816基因分析仪(159万元) [4] 项目意义 - 设备更新将助力创新中心更前沿地探索重大慢病发病机制,挖掘新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 [5] - 项目聚焦重大慢病关键问题,通过多学科交叉合作开展基础与临床研究,提升我国重大慢病整体防治水平 [5]
联影医疗(688271):推出新一轮股权激励 彰显业绩增长信心
新浪财经· 2025-06-18 16:38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发布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以95元/股向1368名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董事会成员授予500万股限制性股票 [1] - 此次激励计划是继2023年、2024年后推出的新一轮激励,有效期内的激励计划涉及股票总计1162.19万股,占当前股本总额的1.41% [2] - 激励计划设定了2025-2027年营收增长考核指标,目标值分别为20%/44%/72.8%(年同比增速20%),触发值分别为16%/34.06%/56.09%(年同比增速16%) [2] - 预计激励计划摊销总额为2.04亿元,将在2025-2028年分别摊销5734万元/8730万元/4476万元/1480万元 [2] 医疗设备市场表现 - 2025年1-5月国内公立医疗机构医学影像设备更新招投标市场公布336个项目,金额总计54.1亿元,占全国常规采购市场规模的15.96% [3] - 公司在CT、MRI、MI等大影像设备市场份额持续提升,2025Q1已实现营收和利润同比正增长 [3] - 随着设备更新政策逐步落地执行,公司有望显著受益,并协同海外市场拓展,驱动业绩逐季度修复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23.66/148.36/177.55亿元,同比增长20.05%/19.98%/19.67% [3]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17.63/22.25/27.41亿元,同比增长39.71%/26.23%/23.14% [3] - 对应PE估值分别为59/47/38倍 [3]
医疗设备集采订单激增58.87%,千亿级市场更新周期正式开启
搜狐财经· 2025-06-05 07:37
医疗器械行业政策驱动增长 - 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国家推动的"以旧换新"政策为行业注入强劲动力 [1] - 各地卫健委密集开展市场调研活动 医疗设备集采订单频频传出 [1] - 医疗器械上市公司纷纷加大市场投入力度 积极抢占市场份额 [1] 集采订单与市场需求 - 2024年前5个月医疗设备采购公开招标公告达3832条 较去年同期2412条增长58.87% [3] - 中央公告类别招标从30条激增至193条 同比增长5.43倍 [3] - 福建省CT、MR医用设备集采预算8.97亿元 涵盖92台设备 [3] - 湖北省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设备数量从3台调整为57台 总投资2.6亿元 [3] - 三亚市卫健委两批次设备集采总预算约3亿元 涵盖彩超、CT、MR等设备 [3] - 2024年前4个月医学影像设备同比增长106% 放射治疗设备同比增长83% 外科手术设备同比增长80% 生命支持设备同比增长73% 体外诊断设备同比增长44% [3] - 预计2025年医疗设备更新需求约300亿元 加上2024年未执行的400亿至500亿元 全年订单总量将达数百亿元 [3] 政策红利与行业周期 - 国务院提出到2027年医疗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 [4] - 我国部分医学成像设备使用年限超10年 CT、MR、DSA和PET设备亟需更新 [4] - 2024年5月后大型医院启动医疗设备更新计划 涵盖MR、CT等影像诊断及放射治疗设备 [4] - 医疗新基建在全国展开 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机构建设专项债券、财政贴息贷款等政策相继落地 [4] - 国家鼓励采购国产设备 加快国产替代进程 [4] - 2025年"两新"政策加力 行业将进入持续十年左右的新周期 [4] 上市公司布局与业绩展望 - 某大型医疗器械公司高管表示在设备更新集采项目中保持60%以上胜率 [5] - 超研股份医用超声影像设备在多省市卫健委大宗投标项目中多次中标 [5] - 九州通2025年已中标湖北省人民医院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系统等采购项目 [5] - 伟思医疗预计2025年下半年至2027年需求将从刚需过渡到改善型产品 [6] - 迈瑞医疗产品在大型公立医院获广泛认可 在补短板、医院改扩建等项目具备优势 [6] - 开立医疗预计去年未落地的采购计划将在今年陆续落地 [6] - 迈瑞医疗判断业绩改善可能出现在三季度 将有明显复苏 [6]
20cm速递|创业板医药ETF国泰(159377)涨超1.8%,政策推动后续增量
搜狐财经· 2025-05-29 10:32
政府政策支持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拟发行1.3万亿元超长期国债支持重点领域设备更新 [1] - 下拨72.26亿元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补助资金,县域医疗设备更新项目持续推进 [1] - 多地招标项目要求全部国产,助推国产龙头进一步受益 [1] 医疗设备招标数据 - 2025年1–4月新设备公开招标规模分别为174亿、112亿、140亿、153亿元,4月已基本恢复到2023年同期水平 [1] - 累计公开招标金额达118亿元,需求释放加速 [1] - 高端影像设备4月采购规模:CT 25.25亿元、MRI 22.70亿元、超声 13.71亿元、DSA 7.69亿元、DR 2.57亿元、消化道内镜 3.91亿元,高端化趋势显著 [1] 创业板医药ETF及指数 - 创业板医药ETF国泰(159377)跟踪创医药指数(399275),具有20%涨跌幅限制 [1] - 创医药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从创业板市场中选取从事生物制品、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等医药卫生行业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1] - 创医药指数具有显著的成长性和创新性特征 [1]
医疗设备招投标数据跟踪:招投标持续恢复,国产替代趋势显著
平安证券· 2025-05-29 10: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医疗设备更新项目密集推进、进入落地阶段,招投标恢复显著,头部公司受益明显,建议关注高端化、智能化完善布局的国产领军企业 [3][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医疗设备更新及招投标情况 - 2025年以来医疗设备更新项目密集推进、进入落地阶段,部分省份开展设备集采,订单密集发布,截至目前累计公开招标金额达118亿元,采购形式类似集采,利好头部企业 [3][10] - 国内整体新设备招投标规模2025年逐月改善,1 - 4月采购规模分别为174亿元、112亿元、140亿元、153亿元,同比分别+42%、+76%、+113%、+84%,4月规模已接近2023年同期水平 [3][10] 各设备采购规模情况 - 4月超声采购规模13.71亿元(yoy+67%)、CT 25.25亿元(yoy+242%)、MRI 22.70亿元(yoy+191%)、DR 2.57亿元(+75%)、DSA 7.69亿元(yoy+133%)、消化道内镜3.91亿元(yoy+74%) [4][11][13] 国产公司招投标情况 - 国产公司招投标趋势与行业趋同,份额提升表现略好于行业,2025年Q1迎来招投标拐点,4月迈瑞6.24亿(yoy+51%)、联影11.87亿元(yoy+207%)、开立1.35亿元(yoy+200%,其中超声0.75亿、yoy+263%,内镜0.61亿、yoy+148%)、澳华0.37亿元(yoy+170%) [4][17] 投资建议 - 2025年设备更新政策值得期待,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增加资金规模、扩展支持领域,拟发行超长期国债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医疗装备有望受益 [21] - 新一轮财政补助资金发放,县域医疗设备更新项目将持续推进,2025年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补助资金总额72.26亿元,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资金95.08亿元 [21] - 部分项目要求全部国产,利好国产头部企业提升份额,如湖南、辽宁5月发布的县域医共体设备更新项目要求设备均为国产 [21] - 建议关注医疗设备高端化、智能化完善布局的国产领军企业,如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等 [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