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外包服务
搜索文档
康龙化成:预计全年CMC毛利率略高于去年同期的33%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0 16:45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CMC服务毛利率为34.6%,环比提升4个百分点 [1] - 预计第四季度毛利率将环比继续提升,全年CMC毛利率略高于去年同期的33% [1] 资本开支与产能 - 2025年资本开支预计为二十多亿元,主要用于中国区实验室服务和小分子CDMO产能建设 [1] - 产能建设包括北京实验室新产能和绍兴二期项目 [1] - 未来资本开支将维持在相似规模 [1] 现金流与新技术投入 - 经营现金流可覆盖资本支出,自由现金流保持可持续正向 [1] - 公司持续投入类器官、AI等新技术领域 [1]
诺思格: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2.98%
证券日报· 2025-10-28 19:41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证券日报网讯 10月28日晚间,诺思格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称,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27,707,628.96元,同比增长24.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450,734.90元,同比增 长32.98%。 ...
聚焦CRDMO后给药明康德带来了什么?
格隆汇· 2025-10-28 13:39
战略聚焦与核心观点 - 公司自2024年底起进行系统性战略调整,通过出售美国及英国细胞与基因疗法业务、减持参股公司药明合联股份以及剥离国内临床板块业务等操作,主动剥离非核心资产 [1] - 战略调整的核心逻辑在于主动聚焦,将资源、资本与精力汇聚到最具竞争力的一体化CRDMO模式上,旨在强化平台型企业的护城河 [2] - 战略聚焦的成效已在2025年前三季度财务表现中得到验证,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5%,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3.4%,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同比增长41.2% [3] 股东价值创造 - 2025年内公司实施了总额近68.42亿元人民币的股东回报计划,相当于2024年全年归母净利润94.5亿元的72% [7] - 回报计划具体包括:2024年度常规现金分红约28.32亿元、2025年回报股东特别分红约10.10亿元、两次总额20亿元的A股注销式回购以及2025年中期分红10亿元 [5][7] - 强大的现金创造能力是慷慨回报的支撑,2024年自由现金流达创纪录的79.8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现金流同比增长35%至108.7亿元,预计全年自由现金流将达80-85亿元 [8] - 公司上调了2025年全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长指引至17-18%,为现金分红提供了扩大的基数 [10] 资产剥离与资本优化 - 出售连续亏损的细胞与基因疗法业务,直接提升了公司整体的毛利率和净利润率,使财务模型更健康可预测 [13] - 减持明星ADC子公司药明合联的股份累计回收超五十亿港元现金,此举是典型的资本循环与价值兑现策略,旨在将投资回报转化为驱动核心业务增长的燃料 [1][14][15] - 同步出售临床CRO与SMO业务,原因是该业务高度依赖“人”且具有本地化特征,难以形成可复制的体系化能力,同时数据敏感性增加了合规不确定性 [16] - 资产剥离的核心目的是优化资产组合,提高资本回报效率,让资源与管理精力更集中于一体化CRDMO主业 [12][16] 运营效率与核心竞争力 - 公司运营效率实现指数级提升,新车间从投产到满负荷运转的周期从2017年的约2年缩短至2024年的仅2个月,形成了“药明速度” [20] - 自主开发了数字化内部管理系统,能实时对全球40个车间、超过800台反应釜的全年逾3万批次生产任务进行最优化排程,体现了“药明精度” [21] - 卓越的运营能力是承接庞大在手订单的关键,截至2025年9月底在手订单达598.8亿元,并能高效转化为现金流和利润 [19][22] - 以寡核苷酸和多肽为主的TIDES业务成为新增长引擎,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双位数强劲增长,传统小分子业务商业化分子数历史上首次达到80个,前三季度小分子D&M收入同比增长14% [10] 业务飞轮与未来展望 - 公司正打造一个自我强化的业务飞轮:卓越运营能力确保高效交付与客户黏性,带来强劲财务表现与现金流;现金流用于股东回报和再投入核心平台;平台能力提升后吸引更多项目,飞轮加速 [23] - 通过“向内聚焦”应对不确定性,未来价值增长将更取决于内部飞轮的转速,即对卓越运营、资本配置和核心平台能力的持续强化 [24]
大行评级丨花旗:上调药明康德目标价至142港元 列为CDMO领域首选
格隆汇· 2025-10-28 11:12
花旗发表报告,将药明康德目标价由130港元上调至142港元,为该行在CDMO领域首选。药明康德管理 层上调2025财年指引,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将达435亿至440亿元,按年增长17至18%(前指引为425至435 亿元,按年增长13至17%)。该行认为,管理层对2025年进一步提升经调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 率仍具信心,并维持2025年TIDES业务营收按年增长逾80%指引。 该行略微上调2025财年营收预测,且预期表现将好过目前管理层预期;同时调升2026和2027财年营收预 测分别1%/5%,考量小分子药物开发与制造业务更高增长,抵销临床CRO/SMO业务出售影响。基于化 学业务带动毛利率扩张、行政成本比率下降及投资收益提升,将2025至27财年每股盈利预测分别上调 24%、11%及15%。 ...
28亿再卖两家子公司!药明康德持续进行战略调整
国际金融报· 2025-10-27 21:25
资产出售交易 - 公司拟以28亿元基准对价向高瓴投资旗下基金出售康德弘翼、津石医药两家临床服务子公司100%股权 [1][4] - 被出售的两家子公司2025年1-9月合计营业收入约11.6亿元,占公司同期总营收的3.5%;合计净利润约0.9亿元,占公司同期净利润的0.7% [5] - 公司联席CEO称此次剥离是推进CRDMO核心战略的关键一步,未来将更聚焦药物发现、实验室测试及工艺开发和生产 [5]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28.57亿元,同比增长18.61%;归母净利润120.76亿元,同比增长84.84%;扣非后净利润81.72亿元,同比增长58.46% [6]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120.57亿元,同比增长15.26%;归母净利润35.15亿元,同比增长53.27% [6]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CRDMO业务模式强化、经营效率优化及出售药明合联部分股票收益 [7] 业务板块与区域分析 - 化学板块收入259.8亿元,同比增长29.3%,为收入增幅最大板块;小分子业务收入142.4亿元,同比增长14.1% [6] - 美国市场收入221.5亿元,同比增长31.9%,是营收主力;欧洲市场收入38.4亿元,增长13.5%;中国市场仅增长0.5% [6] - 截至9月底,公司持续经营在手订单598.8亿元,同比增长41.2%;持续经营收入324.5亿元,同比增长22.5% [7] 战略调整与行业背景 - 公司过去一年持续出售资产,包括2024年12月剥离海外细胞基因治疗业务(两家公司1-11月营收9.8亿元,占公司总营收2.4%)及多次减持药明合联股份累计套现47.72亿港元 [5] - 资产出售旨在聚焦CRDMO核心业务、应对海外政策风险、优化财务结构及应对行业内卷 [8] - 公司通过在瑞士、美国和新加坡等地建设研发及生产基地,以缓解客户对《生物安全法案》的担忧 [8][9]
大行评级丨瑞银:上调药明康德目标价至138.4港元 上调今年每股盈利预测
格隆汇· 2025-10-27 11:57
财务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5%至121亿元人民币 超出市场及该行预期[1] - 第三季度纯利同比增长53%至35亿元人民币 高于市场及该行预期[1] - 截至第三季度末 持续营运订单储备同比增长41%至599亿元人民币[1] 业务战略调整 - 公司宣布剥离临床合同研究组织/现场管理组织业务 初始交易对价为28亿元人民币[1] - 此次出售有利于公司更专注于核心合同研究、开发与制造组织业务[1] - 剥离有助于公司全球布局的扩张[1] 机构预测与评级 - 该行上调公司今年每股盈利预测23.4%[1] - 该行将公司明年至2028年的盈利预测上调0.3%至0.9%[1] - 目标价由136.1港元上调至138.4港元 评级为"买入"[1]
药明康德: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20.76亿元 同比增长84.84%
中证网· 2025-10-27 09:3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8.57亿元,同比增长18.61%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20.76亿元,同比增长84.84% [1]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57亿元,同比增长15.26% [1]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5.15亿元,同比增长53.27% [1] - 公司预计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速从13%-17%上调至17%-18% [1] - 公司预计全年整体收入从人民币425亿元-435亿元上调至人民币435亿元-440亿元 [2] 业务运营与战略 - 业绩增长得益于持续聚焦及加强CRDMO业务模式,优化生产工艺和经营效率,以及临床后期和商业化大项目增长带来的产能效率提升 [1]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为人民币598.8亿元,同比增长41.2% [2] - 公司聚焦CRDMO核心业务,持续提高生产经营效率 [2] - 全资子公司上海药明拟将持有的康德弘翼和津石医药100%股权转让,交易对价28亿元,此举旨在持续聚焦CRDMO业务模式,专注药物发现、实验室测试及工艺开发和生产服务,并加速全球化能力和产能的投放 [2] 收入构成与区域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324.5亿元 [2] - 来自美国客户收入为人民币221.5亿元,同比增长31.9% [2] - 来自欧洲客户收入为人民币38.4亿元,同比增长13.5% [2] - 来自中国客户收入为人民币50.4亿元,同比增长0.5% [2] - 来自其他地区客户收入为人民币14.2亿元,同比增长9.2% [2] 非经常性损益 - 公司出售持有的联营企业WuXi XDC Cayman Inc部分股票的收益提升了公司利润 [1] - 出售康德弘翼和津石医药100%股权的交易,经初步测算,其产生的收益预计将超过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10%,预计将对公司2025年度净利润产生较大积极影响 [2]
开盘暴涨7.5%!药明康德Q3净利润大涨53.27%,TIDES业务翻倍增长,在手订单大增41%
美股IPO· 2025-10-27 09:2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20.57亿元,同比增长15.26% [3]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5.15亿元,同比增长53.27% [3]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28.57亿元,同比增长18.61% [4]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20.76亿元,同比增长84.84%,部分受益于出售联营企业股权获得的32.23亿元非经常性收益 [4]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95.22亿元,同比增长42.51% [4]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在手订单金额598.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1.2% [3][13] 核心业务分析 - 化学业务是公司增长主引擎,前三季度收入259.8亿元,同比增长29.3% [1][4][10] - TIDES业务(寡核苷酸和多肽)表现突出,前三季度收入78.4亿元,同比激增121.1% [1][5][11] - 小分子CDMO业务稳健增长,前三季度收入142.4亿元,同比增长14.1% [1][12] - 测试业务表现疲软,前三季度收入41.7亿元,同比基本持平(-0.04%) [6][14] - 生物学业务增速放缓,前三季度收入19.5亿元,同比增长6.6% [7][15] 运营与产能进展 - TIDES业务服务客户数与分子数显著提升,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总体积已超100,000L [11] - 小分子CDMO项目管线累计新增621个分子,总数达3,430个 [12] - 公司预计到2025年底,小分子原料药反应釜总体积将超过4,000kL [12] 客户地域分布 - 前三季度来自美国客户的收入221.5亿元,同比增长31.9% [13] - 前三季度来自中国客户的收入基本持平,仅增长0.5% [13]
博腾股份(300363) - 2025年10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26 21:14
市场趋势与需求 - 生物技术客户需求温和复苏,由资本市场、技术突破和临床应用推动 [1][2] - 中国创新药BD出海成为现象级事件,拉动上游CDMO需求,国内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1% [2][3] - 心血管、肾脏及代谢领域是激发小分子需求的关键领域之一 [3] - 新分子业务(如ADC、多肽、小核酸)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公司已布局中美产能 [3][5] 盈利能力与成本控制 - 毛利率稳中有升,受益于行业复苏、产能利用率提升和内部管理优化 [2] - 前三季度费用同比下降13%,降本增效举措持续落地 [2] - 通过生产效率提升和物料成本控制进一步优化毛利 [2] 产能布局与利用率 - 小分子原料药产能分布于重庆长寿、江西宜春、湖北应城、上海及海外,长寿和宜春利用率持续提升 [4] - 上海ADC高活产能饱和,小分子产能待提升;基因细胞治疗中病毒产能利用率较低 [4] - 当前重点为优化现有产能利用率,暂无新产能规划 [4] 新业务与技术进展 - 新分子业务可提供IND整包和早研服务,payload linker国内高活产线饱和,计划扩产 [5] - 多肽和小核酸具备中试规模,已实现海外偶联项目IND整包落地 [5] - 以差异化服务和一站式解决方案为核心抓手,早期介入客户项目 [5] 资产与战略调整 - 2024年资产减值主要因奉贤工厂、苏州博腾及美国场地闲置;2025年三季度计提应收款和存货减值 [5] - 公司持续推动流程和组织变革,提升运营标准化和效率 [3] - 收购凯惠药业(现博腾智拓)后改造EHS体系,奉贤工厂新增多肽、寡核苷酸等中试产线 [4][5]
药明康德: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长84.84%
贝壳财经· 2025-10-26 16:52
财务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35.15亿元,同比增长53.27% [1] - 前三季度累计归母净利润为120.76亿元,同比增长84.84% [1] - 公司利润增长部分得益于出售联营企业WuXi XDC Cayman Inc部分股票的收益 [1] 业务运营与增长驱动因素 - 公司持续聚焦及加强CRDMO业务模式,带动营业收入持续增长 [1] - 通过持续优化生产工艺和经营效率,提升了整体盈利能力 [1] - 临床后期和商业化大项目增长带来的产能效率不断提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