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药外包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药明康德9月18日现1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537.15万元 溢价率为0.00%
新浪财经· 2025-09-18 18:16
股价表现 - 9月18日收盘价107.43元 单日下跌1.70% [1] - 近5个交易日累计上涨2.66% [1] - 主力资金近5日净流入1263.33万元 [1] 大宗交易 - 当日发生1笔大宗交易 成交量5万股 成交额537.15万元 [1] - 该笔交易成交价107.43元 溢价率为0% [1] - 买方为华泰证券北京西三环营业部 卖方为国泰海通证券总部 [1] - 近3个月累计发生4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额3830.1万元 [1]
7.78亿主力资金净流入,CRO概念涨1.44%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18:33
CRO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CRO概念板块整体上涨1.44%,在概念板块涨幅中排名第8位 [1][2] - 板块内42只个股上涨,德展健康、昭衍新药、ST未名涨停,博腾股份、昊帆生物、康龙化成涨幅居前,分别上涨9.21%、9.10%、6.37% [1] - 跌幅居前个股包括*ST生物下跌2.19%、太龙药业下跌2.11%、美好医疗下跌1.97% [1] 板块资金流向 - CRO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7.78亿元 [2] - 35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其中7只个股净流入超5000万元 [2] - 康龙化成主力资金净流入1.72亿元居首,凯莱英净流入1.59亿元,药明康德净流入1.48亿元,德展健康净流入1.48亿元 [2] 个股资金流入比率 - 德展健康主力资金净流入率30.08%居首,皓元医药净流入率12.93%,新天地净流入率11.07% [3] - 康龙化成主力资金净流入率5.41%,凯莱英净流入率7.63%,药明康德净流入率2.70% [3] - ST诺泰净流入率9.45%,雅本化学净流入率10.51%,诺唯赞净流入率10.72% [4] 个股资金流出情况 - 太龙药业主力资金净流出1757.15万元,净流出率17.09% [6] - 昊帆生物虽然股价上涨9.10%,但主力资金净流出2088.87万元,净流出率5.00% [6] - 翰宇药业主力资金净流出1.67亿元,净流出率13.11% [6]
凯莱英:多肽产能利用率稳步提升 全球在手订单近11亿美元
全景网· 2025-09-11 17:05
多肽CDMO业务进展 - 多肽CDMO业务主要来源于快速增长的减重领域 目前参与该领域十几个分子合作 预计明年将有项目进入PPQ阶段 [1] - 国内重要客户在减重领域的首个多肽项目商业化获批上市 多肽产能利用率呈逐步上升趋势 [1] - 产能扩展计划不仅基于当前利用率 更着重考量未来客户项目商业化需求 [1] 全球订单与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半年报披露日 在手订单总额近11亿美元 为全年业绩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1] - 欧洲市场上半年营收达5.48亿元 同比增长超200% [1] - 欧洲市场增长主要得益于大客户合作深化 新兴业务突破及部分项目进入商业化阶段 [1] 海外政策影响评估 - 制药行业全球专业化分工趋势难以被实质性撼动 目前美国相关政策对公司全球业务市场拓展影响非常有限 [1] - 公司将持续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 密切评估外界政策影响 [1] 战略定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通过加速全球市场拓展和新兴业务布局 巩固在化学小分子和多肽CDMO领域的竞争优势 [2] - 公司在减重等热门靶点领域深度参与 全球化战略积极推进 [2]
药明生物首席执行官陈智胜:国内ADC和双抗等细分赛道融资回暖
证券日报网· 2025-09-11 16:47
创新药市场趋势 - 今年以来创新药成为二级市场焦点 国际创新药市场发展加速 欧洲 美国 日本等市场表现突出 [1] - 中国生物医药投融资市场尚未全面复苏 但在ADC 双抗等前沿领域出现明显回暖迹象 [1] - 国内创新药领域大额对外授权事件频发 多家企业通过海外授权实现收入大幅提升 验证国际竞争力并注入产业链信心 [1] 创新药研发进展 - 企业逐渐从fast follow过渡到源头创新 越来越多企业敢于布局First-in-Class项目 [2] - 生物药商业化面临加速上市 控制风险 成本效益的平衡挑战 [2] 医药外包服务优势 - 药明生物布局最具潜力赛道 包括单抗 双抗/多抗 ADC领域 [2] - 单抗领域预计10个产品销售额突破50亿美元 其中5个产品有望超过100亿美元 [2] - 技术转移至完成PPQ仅需6个月 至BLA递交共10个月 比行业平均缩短3-6个月和8-15个月 [2] - 采用加速流程可将技术转移至PPQ压缩至3.5个月 大幅快于行业常规周期 [2]
美迪西被客户索赔1.5亿元,因明星“减肥药”合同爆雷
新浪财经· 2025-09-05 17:38
核心事件 - 美迪西子公司美迪西普亚被客户鸿绪生物起诉 涉及其I类生物技术药(多肽)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的技术服务合同纠纷 鸿绪生物指控美迪西普亚存在违约行为 要求解除合同并赔偿损失[1] - 涉案金额包括违约金351.5万元 要求返还服务费501.8万元 各项损失费用1.5亿元 以及案件诉讼费用和保全费用[7] - 美迪西表示将积极应诉 并称诉讼案件尚未开庭审理 公司整体经营运行正常未受实质性影响[1][7] 业务背景 - 涉事项目为鸿绪生物的HX-100101-1注射液 系GLP-1/GIP双靶点药物 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 于2023年12月14日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件(受理号CXHL2301060)[3][4][6] - 国家药监局于2024年3月31日至4月3日对美迪西子公司进行有因检查 未查见真实性问题[3] - 鸿绪生物创始人拥有礼来、默沙东等公司糖尿病治疗药物开发背景 公司致力于糖尿病生物新药开发[6] 财务影响 - 美迪西2024年上半年总营收5.4亿元 若诉讼请求获全面支持 将面临重大财务损失[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64% 其中境内客户收入2.92亿元 境外客户收入同比增长31.08%至2.48亿元[9] - 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1289.84万元 较同期减亏5733.19万元 第二季度实现单季度扭亏[9] - 公司2023年和2024年连续两年出现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亏损[8] 行业地位 - 美迪西为药物发现与药学研究、临床前研究领域企业 规模远不及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昭衍新药等头部CRO企业[7] - 公司2019年上市 业绩巅峰在2022年 随后营收下滑[8] - 鸿绪生物开发的GLP-1/GIP双靶点药物与礼来替尔泊肽、恒瑞HRS9531靶点相同 恒瑞HRS9531已于2024年9月获上市许可受理[6]
港股收评:三大指数集体走高!芯片、黄金股强势上扬,少数板块飘绿
格隆汇APP· 2025-09-05 16:48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港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恒指涨1.43%报25417.98点 国企指数涨1.34% 恒生科技指数涨1.95% [1][2] - 南向资金净买入56.23亿港元 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7.39亿港元 港股通(深)净买入48.84亿港元 [21] 科技股板块 - 权重科技股集体上涨 快手涨4.36% 腾讯控股涨2.19% 京东集团涨1.92% 美团涨1.58% 阿里巴巴涨1.54% 网易涨1.06% 百度集团涨1.04% [2][3][4] - 哔哩哔哩涨0.74% 小米集团微涨 [4] 风电行业 - 风电股涨幅居前 金风科技大涨18.06% 中国高速传动涨12.32% 龙源电力涨5.71% 大唐新能源涨4.98% 新天绿色能源涨4.77% [2][4][5] - 行业存货及合同负债位于历史较高水平 预计下半年装机需求延续高增 头部企业在手订单同环比向上增长 行业在手订单约300GW [6] 半导体与芯片 - 半导体芯片股走强 地平线机器人涨9.12% 晶门半导体涨5.62% 中芯国际涨4.82% 华虹半导体涨4.16% 中电华大科技涨2.55% [6][7] - 工信部与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行动方案 目标2025-2026年规模以上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7% 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5%以上 [7] 黄金与有色金属 - 黄金股走高 潼关黄金涨5.88% 山东黄金涨5.87% 紫金矿业涨5.85% 招金矿业涨4.44% 赤峰黄金涨4.28% 中国黄金国际涨4.06% [8][9] - 摩根大通报告称对美联储独立性受损的担忧成为交易主题 高盛表示若美联储信誉受损金价可能涨至每盎司近5000美元 [9] 锂电池板块 - 锂电池板块活跃 中创新航涨18.37% 天齐锂业涨13.33% 天能动力涨12.81% 赣锋锂业涨12.55% 宁德时代涨2.90% [10][11] - 2025年上半年头部设备企业新签及在手订单总额超300亿元 同比涨幅70%至80% 反映产业链对固态电池量产进程的强烈预期 [11] 医药外包概念 - 医药外包概念反弹 昭衍新药涨8.89% 康龙化成涨8.65% 泰格医药涨7.47% 凯莱英涨6.16% 药明生物涨4.71% 方达控股涨4.48% 药明康德涨4.22% [12][13] - 2025年上半年医疗研发外包板块整体收入同比增长13.77%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3.82% 全球投融资复苏推动前端药物发现需求回暖 [13] 光伏太阳能 - 光伏太阳能股拉升 协鑫新能源涨26.67% 阳光能源涨21.11% 新特能源涨17.28% 协鑫科技涨12.21% 彩虹新能源涨10.53% 信义能源涨10.32% [14][15] - 我国新型储能今年上半年装机规模创下新高 累计装机突破100吉瓦 有望在2030年达到291吉瓦 [15] 农产品板块 - 农产品板块下挫 华联国际跌29.79% 润中国际控股跌4.17% 十月稻田跌1.45% 中国万天控股跌1.10% [16][17] 个股表现 - 方舟健客涨近15%报4.71港元 总市值63.13亿港元 2025年上半年收入14.94亿元同比增长12.9% 净利润扭亏为盈达1250万元 经调整净利润1760万元同比增长16.8% [17][18][21] - 线上零售药店服务收入8.64亿元同比增长28.2% 综合医疗服务业务收入3.57亿元同比增长11.4% [21] 市场展望 - 制约港股行情的利空接近尾声 资金面趋紧和互联网补贴大战等影响正在改善 中国股市有望走出超级长牛 得益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财富配置、AI科技突破及全球资金回流潜力 [23]
湘财证券晨会纪要-20250904
湘财证券· 2025-09-04 08:53
机械行业核心观点 - 2025年1-7月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8% [2] - 7月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5%,但降幅连续2个月收窄,政策效果逐渐显现 [2] - 1-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822.0万辆,同比增长38.5%,7月单月销量126.2万辆,同比增长27.4% [3] - 动力电池1-7月产量831.1Gwh,同比增长57.5%,7月产量133.8Gwh,同比增长44.3% [3] - Q2锂电池行业资本支出同比增长36.6%,锂电设备合同负债同比增长21.4%,行业开启新一轮资本支出 [3] - 7月制造业PMI环比回落0.4pct至49.3%,但生产指数仍处扩张区间 [3] - 推荐通用设备板块(豪迈科技)和锂电专用设备板块 [5] 汽车行业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2.29亿元,同比下降2.16%,归母净利润5.77亿元,同比增长22.02% [7] - 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50%,齿轮业务营收34.55亿元,同比增长6.19% [7] - 智能执行机构业务营收4.26亿元,同比增长51.73%,减速器业务营收3.49亿元,同比增长35.66% [7] - 减速器业务毛利率达45.36%,盈利能力较强 [9] - 公司与全球电动车企、丰田、大众、比亚迪等头部企业深度合作 [8] - 智能执行机构业务通过收购三多乐实现收入与毛利率双增长,重点拓展汽车电动尾门、智能车锁产品 [9] - 人形机器人市场为减速器业务带来新增长机遇 [9][10] 化工行业核心观点 - 制冷剂R32价格达60000元/吨,月环比上涨9.1%,价差47773元/吨,月环比上涨11.2% [13] - 萤石97%湿粉价格3296元/吨,月环比上涨3.0% [13] - 氟化物在数据中心液冷系统中应用广泛,单相冷板液冷使用氟化物提升散热能力 [13] - 浸没式液冷中氟化液具备无闪电、不可燃、低粘度等优势 [13] - 巨化股份规划5000吨/年全氟聚醚产能,东阳光与中际旭创布局液冷产业链 [13] - 推荐关注巨化股份、三美股份、东岳集团、永和股份 [13] 医疗服务行业核心观点 - 2025H1医疗服务行业营收同比增长3.8%,归母净利同比增长43.0% [17] - 医疗研发外包板块营收同比增长13.8%,归母净利同比增长63.8% [17] - 医院板块营收同比增长0.5%,但Q2营收同比下降2.9%,归母净利同比下降12.3% [17] - 推荐关注高成长方向(ADC CDMO、减肥药多肽CDMO)及预期改善方向(第三方检验实验室、消费医疗) [18] - 具体公司包括药明康德、爱尔眼科、迪安诊断 [18] 固生堂业绩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14.95亿元,同比增长9.38%,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41.6% [20] - 毛利率30.63%,同比上升1.24pct,净利率10.16%,同比上升2.31pct [20] - 线下医疗机构营收13.67亿元,同比增长11.1%,线上平台营收1.27亿元,同比下降5.2% [23] - 老店收入同比增长8.2%,线下就诊人次253.1万人次,同比增长17.9% [23] - 医生数量新增1501人,名医工作室达141个,覆盖847人,同比增长23.8% [24] - 就诊总人次274.7万人次,同比增长15.3%,会员门诊人次108万人次,同比增长15.1% [24] - 公司发布10大"国医AI分身",覆盖八大中医专科领域,已开始实现创收 [25]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7.75/47.15/58.7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3/4.98/6.29亿元 [26]
药明合联(2268.HK):快速成长的全球XDC领导者
格隆汇· 2025-09-02 19:17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ADC市场快速增长 中国市场增速超越全球水平[1] - 全球XDC相关临床试验数量从2022年83个增至2024年163个 年复合增长率达40%[1] - 2024年全球新启动XDC试验中60%由中国公司发起[2] - XDC药物许可交易呈现爆发趋势 中国成为活跃的对外授权中心[2] - 中国医药史上Top20生物药许可交易中有7项为XDC相关药物 Top3交易均为XDC药物[2]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全球XDC外包服务行业领导者 提供"一站式"研发生产服务[1] - 平台覆盖XDC药物研发生产全过程 涵盖所有关键组成部分[2] - 总收入从2021年3.11亿元增长至2024年40.52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5%[2] - 截至1H25拥有19个临床三期项目和11个PPQ阶段项目[1] - 后期及商业化项目将支撑未来持续增长[1] 财务与运营表现 - 截至1H25在手订单达13.29亿美元 同比增长58%[2] - 延续2023年同比增长82%和2024年同比增长71%的强劲势头[2] - 2024年资本支出超过15亿元 同比增长184%[3] - 预计2025年资本支出达15.6亿元[3] - 2026-2029年计划在资本支出上合计投入超过70亿元[3] 技术与产能建设 - 在无锡基地提供"一站式"服务 正在建设新加坡生产基地[1] - 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技术平台包括WuXiDARx偶联平台 X-LinC连接子平台和WuXiTecan-1/WuXiTecan-2载荷平台[3] - 产能扩张和技术投入支持持续增长的研发需求和商业化生产[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收入同比增长45.7% 2026年增长35.7% 2027年增长30.9%[3] - 预计2025年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40.0% 2026年增长32.4% 2027年增长30.8%[3]
CRO概念股涨幅居前 行业二季度收入利润增速继续环比改善 机构称板块发展趋势向好
智通财经· 2025-09-01 12:04
核心观点 - CRO概念股股价显著上涨 药明康德涨6.3%至114.7港元 药明生物涨6.02%至35.2港元 康龙化成涨4.11%至21.76港元 凯莱英涨3.84%至94.75港元 [1] - CXO行业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4.16%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4.03%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82% [1] -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5.15%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3.58%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68% 显示环比持续改善 [1] - 生物医药投融资景气度回升 受美元降息预期增强 国内创新药投资热情高涨 生物医药IPO数量增加等因素推动 [1] - 部分CDMO公司已实现业绩拐点向上 CRO公司也将逐步迎来拐点 板块整体发展趋势向好 [1] - 创新药产业链表现活跃 多层次支付体系正在建立 医疗需求刚性将推动行业企稳回升 [2] - 建议关注ADC CDMO 减肥药产业链多肽CDMO等方向的药明康德 皓元医药 药明生物等公司 [2] 行业表现 - CRO概念股集体上涨 药明康德涨6.3% 药明生物涨6.02% 康龙化成涨4.11% 凯莱英涨3.84% [1] - CXO行业2025年上半年收入总额同比增长14.16% 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4.03% 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4.82% [1] -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总额同比增长15.15% 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3.58% 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6.68% [1] 行业驱动因素 - 美元降息预期增强推动生物医药投融资景气度回升 [1] - 国内创新药投资热情高涨 [1] - 科创板和港交所生物医药IPO数量增加 [1] - 国家鼓励创新大背景推动创新药产业链活跃 [2] - 多层次支付体系正在建立 [2] - 医疗需求刚性推动行业企稳回升 [2] 细分领域机会 - 部分CDMO公司已经实现业绩拐点向上 [1] - 更多CRO公司也将逐步迎来拐点 [1] - ADC CDMO方向存在投资机会 [2] - 减肥药产业链多肽CDMO方向存在投资机会 [2] 重点公司 - 药明康德在ADC CDMO和减肥药产业链多肽CDMO方向值得关注 [2] - 皓元医药在ADC CDMO和减肥药产业链多肽CDMO方向值得关注 [2] - 药明生物在ADC CDMO和减肥药产业链多肽CDMO方向值得关注 [2]
凯莱英(002821):小分子主业维持稳健增长,新业务有望在25H2维持高速增长
华西证券· 2025-08-27 21:2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9] 核心观点 - 小分子主业维持稳健增长 新业务有望在25H2维持高速增长 [1][2] - 25H1实现营业收入31.88亿元 同比增长18.2% 归母净利润6.17亿元 同比增长23.7% [1] - 新兴业务25H1收入7.56亿元 同比增长51.2% 其中合成大分子和生物大分子贡献核心业绩弹性 [2] - 公司在手订单总额10.88亿美元 新兴业务在手订单同比增速超40% [2] - 预计25-27年营业收入调整为66.59/77.53/88.88亿元 EPS调整为3.36/3.82/4.27元 [9] 财务表现 - 25H1小分子CDMO业务收入24.3亿元 同比增长10.6% 毛利率47.79% [7] - 化学大分子CDMO板块25H1收入3.79亿元 同比增长超130% [7] - 生物大分子CDMO业务25H1收入0.90亿元 同比增长70.74% [8] - 25Q2单季度收入16.47亿元 同比增长26.9% [2] - 预计25年净利润增长率27.5% 26年13.8% 27年11.9% [11] 业务发展 - 小分子CDMO业务交付商业化项目44个 临床III期项目52个 [7] - 化学大分子业务25H1新开发客户38个 在手订单同比增长超90% 海外订单占比超40% [7] - 多肽固相合成产能预计25年下半年达44,000L [2][7] - 生物大分子业务助力国内多家头部客户项目成功出海 在手订单同比增长超60% 境外占比超35% [8] - 25H2预计有11个PPQ项目交付 [7] 估值指标 - 最新收盘价102.69元 总市值370.29亿元 [3] - 对应25年PE 31倍 26年27倍 27年24倍 [9][11] - 每股收益预计25年3.36元 26年3.82元 27年4.27元 [9][11]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25年6.9% 26年7.5% 27年8.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