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

搜索文档
中国将实现时速400公里高铁商业化运营
第一财经· 2025-07-14 11:54
中国高铁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中国高铁营业里程达4.8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70%以上覆盖全国97%的5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 [1] - 高铁单日旅客发送量超1600万人次复兴号累计投用1931标准组运送旅客33亿人次覆盖31个省区市及香港 [5] - 构建八纵八横主骨架高铁网技术体系涵盖6大领域实现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 [6] 技术突破与创新 - CR450AF/BF复兴号动车组最高时速400公里阻力降低22%牵引效率提升4%整体减重10%能耗降低20% [9] - 时速600公里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填补高铁与飞机速度空白具备高效安全节能环保特点 [9]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铁路安全检测生产作业及司机培训如智能图像识别水下检测机器人等 [10] 国际合作与标准化 - 与40余国开展铁路合作项目遍及四大洲雅万高铁将通行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46分钟 [6][7] - 主持制定国际铁路联盟高速铁路领域全部13项系统及国家标准 [7] - 匈塞铁路开通3年累计发送旅客1100万人次 [7] 未来发展规划 - 2025年高铁营业里程目标超5万公里覆盖97.2%的50万人口城市2035年达7万公里 [6] - 推动时速400公里商业化运营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建立风险感知技术体系 [10] - 中车计划成为全球领先装备制造商推动列车向智能高效安全舒适升级 [10]
一票畅游齐鲁多地
大众日报· 2025-07-14 08:57
国铁济南局推出旅游计次票产品 产品概述 - 国铁济南局首次推出4大主题旅游计次票产品,旨在满足暑期多样化出行需求并创新客票服务模式 [2] - 产品覆盖4条热门旅游线路,包括"济南+青岛+烟台"、"济南+曲阜+泰安"、"济南+淄博+潍坊+青岛"和"青岛+威海+烟台" [2] - 每条线路包含3段行程的二等座车票,例如"济南+青岛+烟台"含济南至青岛、青岛至烟台、烟台至济南各1张车票 [2] 产品优势 - 购票更简洁:一次购买即可覆盖多段行程,避免多次购票 [3] - 价格更实惠:票价在对应区间动车组执行票价基础上实行九折优惠 [3] - 使用更灵活:旅客可在有效期内自主安排各段行程时间 [3] 使用规则 - 购买后需在30天内启用乘车,否则自动失效并全额退款 [3] - 启用后9天内需完成所有行程 [3] - 未使用前可全额退款,启用后票款不予退还 [3] 销售渠道 - 产品通过中国铁路12306网站及手机客户端销售 [3]
中国将实现时速400公里高铁商业化运营
第一财经· 2025-07-13 20:07
中国高铁发展现状 - 中国高铁营业里程达4.8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70%以上,构建了八纵八横主骨架,覆盖全国97%以上的50万人口大城市 [1] - 高铁单日旅客发送量超1600万人次,复兴号高速列车累计投用1931标准组,运送旅客33亿人次,覆盖31个省(区、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 [3] - 计划到2025年底高铁营业里程达5万公里以上,覆盖97.2%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2035年底达7万公里左右,覆盖主要城市群和经济板块 [3] 技术创新与装备展示 - 展示时速400公里动车组、时速600公里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等自主创新技术装备 [1] - CR450AF/BF复兴号动车组最高运营时速400公里,阻力降低22%,牵引效率提升4%,整体减重10%,能耗降低20% [6] - 时速600公里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填补高铁和飞机之间的速度空白,具有高效、安全、节能环保特点 [6] 技术体系与标准建设 - 构建涵盖高速动车组、工程建设、列车控制等6个方面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 [3] - 研制适应不同速度等级和运营环境的复兴号系列动车组,在8100公里高铁线路上实现350公里商业运营 [3] - 主持制定国际铁路联盟高速铁路领域全部13项系统及国家标准 [4] 国际合作与项目成果 - 与4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铁路合作,项目遍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 [4] - 雅万高铁将通行时间由3个多小时缩短至46分钟 [4] - 匈塞铁路开通3年多累计发送旅客约1100万人次 [4] 智能化与绿色发展方向 - 应用图像智能识别技术实现安全隐患精准识别,使用水下机器人进行自动化检测 [6] - 采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提升高铁司机培训效果 [6] - 推动人工智能与铁路深度融合,建立健全风险感知技术体系 [6] - 中国中车积极拥抱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高速列车向智能、高效、安全方向升级 [7]
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59亿元 同比增长5.5%
快讯· 2025-07-13 15:37
铁路固定资产投资 - 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59亿元 同比增长5 5% [1] - 累计投产新线301公里 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 [1]
氢能铁路时代将至,专家建议武汉建设全国首条城际氢能示范线
长江日报· 2025-07-12 13:00
氢能铁路发展前景 - 武汉有望率先开启氢能铁路时代 多位权威专家建议在武汉等氢能产业基础雄厚的城市先行建设城际铁路氢能示范线 或将引领我国铁路运输进入绿色能源新时代 [1] - 武汉已构建完整的"制储运加用"氢能产业链 产业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具备在全国率先建成氢能源市域铁路示范线的能力 [3] - 氢能铁路示范线建设不仅能验证氢能技术的可行性 更能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3] 武汉氢能铁路基础条件 - 武汉都市圈已形成四通八达的城际铁路网络 专家建议优先选择现有线路进行氢能改造 [3] - 武汉都市圈已布局多个加氢站 具备发展氢能列车较好的基础 [3] - 武汉已开通武汉至咸宁 武汉至黄石 武汉至孝感 武汉至黄冈四条城际铁路 从武汉到这些地方仅需30~60分钟 [3] 氢能铁路技术优势 - 氢能源的应用可以增加铁路能源的多样性 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3] - 氢能源列车有助于铁路行业实现"双碳"目标 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的绿色转型 [3] - 氢能列车可与现有的铁路交通网络相互衔接 优先考虑利用现有的铁路走廊或规划中的铁路通道 以减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复投入和对环境的影响 [3] 氢能铁路商业化路径 - "旧线新用"模式能降低基建成本 实现与现有交通网络的无缝衔接 是推进氢能铁路商业化的务实之选 [4] - 建立智能化的氢能管理系统将成为示范线成功的关键 需对能源调度 安全监控等环节进行全方位优化 [4] - 武汉等先行城市通过示范线建设 将破解氢能储存 运输 加注等技术难题 为全国轨道交通绿色转型提供可复制的样板经验 [4]
武汉综合交通枢纽能级持续提升 多个数据“跑”进全国前列
长江日报· 2025-07-12 08:27
固定资产投资与行业增长 - 2024年武汉交通运输系统固定资产投资达5282亿元 [1]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5467亿元 同比增长114% 增速领跑全市各行业 [1] 公路建设进展 - G230、G348两条重要国道纳入国家规划布局 提升武汉区域交通枢纽地位 [1] - 强化武汉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公路运输能力 为沿线经济注入新动能 [1] 水运体系发展 - 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显著加快 累计开辟铁水联运通道70条 [1] - 形成辐射周边、通达四方的运输格局 黄金水道优势进一步凸显 [1] 铁路网络扩张 - 中欧班列(武汉)新增5条欧洲线路 跨境运输线路总数增至57条 [2] - 覆盖欧亚大陆40个国家、119个城市 成为"一带一路"关键物流通道 [2] 航空枢纽建设 - 武汉天河机场航点增至114个 巩固中部航空客运门户地位 [2] - 鄂州花湖机场开通30条国际货运航线 支撑跨境电商等高附加值业态 [2] 运输量数据表现 - 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314062万人次 重返中部第一 [3] - 天河、花湖机场货邮吞吐量10383万吨 居中部第一、全国第五 [3] - 武汉港货物吞吐量142亿吨 铁水联运2316万标箱 居内河第一 [3] - 中欧班列(武汉)发运1008列 核心指标全国前列 [3]
新装备纷纷亮相!智能化为中国高铁保驾护航
华夏时报· 2025-07-12 06:43
中国高铁技术展示 - 第十二届世界高铁大会展出14个国家(地区)521家企业的多项新装备和新技术,中国制造的铁路设备引起国内外关注[1] - 展出的铁路先进装备深度融合智能化、新能源与数字化技术,为中国铁路路网的高质量建设与安全高效运维提供装备支撑[3] - 中国铁路正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擎,推动全球轨道交通行业向更高水平、更可持续的方向迈进[3] 智能化与自动化技术 - 高铁动车一级修车底作业巡检机器人通过传感器和多维图像大模型进行故障诊断,实现作业闭环[4] - 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机器人辅助或代替人工完成铁路生产作业,如铁路水下设施设备检查机器人替代潜水员进行自动化检测[10] - 房建高空作业、轨道扣件螺栓作业等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大幅提高作业效率并降低人工成本[10] 创新装备与技术突破 - 铁路装备模型虚实交互空间展示9台列车模型,环形屏幕详细介绍中国高铁科技魅力[6] - 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室外展区展出30列(台)动车组、机车、货车等实车,展现中国铁路技术突破[6] - DJ3E-EV新能源三臂凿岩台车具备自动定位钻孔能力,HP-3017EV新能源湿喷台车喷射效率达30m²/小时,爬坡能力25°[6] - GX-160综合巡检车能以160公里时速检测铁路基础设施状态的60余项参数[6] - NSG1256型高速铁路救援起重机具有125吨起重能力,适用于多种环境救援作业[6] 磁悬浮与高速动车组 - 常导中低速磁浮车采用常导电磁悬浮和短定子直线电机驱动技术,已在湖南凤凰古城正式运营[8] - CR450动车组车体重量减少10%,运行阻力和能耗指标分别降低22%和20%,牵引效率提升4%[8] - CR450动车组正在进行线路试验和考核,争取早日投入商业运营[8] 铁路建设与运营数据 - 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其中高铁4.8万公里,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10] - 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走出去"项目建成运营,中欧班列及西部陆海新通道运量持续增长[10] - 2024年中国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40.8亿人次、旅客周转量1.58万亿人公里[11] - 2024年铁路货运完成货物发送量39.9亿吨,日均装车首次突破18万车[11] 未来发展方向 - 国铁集团将统筹抓好铁路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顶层设计,推动人工智能与铁路产业创新深度融合[11] - 进一步加大人工智能应用推广力度,全面提升铁路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11]
吉林省推出交通运输领域新20条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7-12 00:41
吉林省交通运输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 政策核心内容 - 吉林省交通运输厅推出20项政策举措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涉及大件运输高效办理 收费公路PPP项目参与 国际运输合作等领域 [1] - 政策明确降低收费公路建设准入门槛 修订公路工程施工分包细则 鼓励民营资本参与交通基建 [2] 大件运输便利化措施 - 建设覆盖全省的大件运输许可系统 与"吉林省全流程审批系统"数据对接 实现公路超限运输许可与特殊车辆城市行驶审批网上并联办理 [1] - 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 全面整改妨碍交通运输市场公平竞争的不合理规定 [1] 民营资本参与基建支持 - 制定"投资规模大 建设难度高"项目认定标准 降低民营企业参与收费公路建设的门槛 [2] - 修订《吉林省公路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实施细则》 规范分包行为并拓宽民营企业参与空间 [2] - 推进客运站转型升级 要求2025年实现二级以上客运站全部完成"交通+商务+邮政+农业+旅游+供销"多业态融合改造 [2] 国际运输合作规划 - 组建中欧公路直达快运联盟 计划培育20户TIR国际公路运输持证企业 [2] - 加强多式联运发展联盟与铁路 水运企业合作 推进东北地区铁水联运"一单制"应用 [2]
全国首例!燃料油驮背车试验运输在东营港疏港铁路成功启动
齐鲁晚报网· 2025-07-11 17:03
行业动态 - 全国首例燃料油驮背车试验运输在东营港站启动,标志着"油罐车驮背运输"进入试验阶段 [1] - 驮背运输是公路与铁路无缝衔接的多式联运模式,实现"门到门"运输,具体流程包括公路集货、铁路长途运输和公路末端配送 [3] - 东营市积极贯彻国家"公转铁"战略,推进"公铁海空"多式联运工程,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3] 试验细节 - 试验在东营港疏港铁路管内进行,运行区间为东营港站至明集站,运输里程74公里 [3] - 试验列车编组38辆,运输油罐汽车6辆、罐式集装箱64辆 [3] - 采用的国家能源驮背车全国仅两列,由STX1型、2型、3型和4型组成,分别对应整车、甩挂和吊装运输 [3] 战略意义 - 试验有望为多式联运带来全新模式,为运输市场增添新活力 [4] - 助力运输企业降本增效,推动疏港铁路与公路货运深度连接 [4] - 目标打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的多式联运生态体系 [4]
什么情况?沪市核心权重股尾盘集合竞价遭抛售,中国电信中国神华等大幅下挫
金融界· 2025-07-11 16:37
权重股表现 - 沪市多只核心权重股在集合竞价阶段遭遇明显抛售压力 包括中国电信 中国神华 京沪高铁 邮储银行 工商银行等重要成分股 [1] - 中国电信作为通信板块龙头企业 股价波动牵动行业走势 近期布局eSIM业务但市场对其短期业绩持观望态度 [1] - 中国神华作为煤炭行业重要标的 价格变动直接影响相关指数表现 [1] - 京沪高铁 邮储银行 工商银行等金融和交通运输板块个股同样承受卖压 [1] 市场交易情况 - 沪深京三市合计成交额达17368 99亿元 整体成交活跃但权重股集中抛售引发关注 [2] - 集合竞价阶段的价格发现功能通过供求关系真实反映 校正股价并展现次日走势预期 [2] 资金行为分析 - 集合竞价阶段的异常表现通常预示资金流向变化 投资者在不可撤单时段通过真实委托单展现对后市判断 [1] - 权重股集体走弱可能压制相关指数 上证50核心成分股疲软或拖累整体市场情绪 [1] - 深市收盘集合竞价机制下类似现象在14时57分后时有发生 [1] - 权重股异常波动可能暗示资金配置策略调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