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ics

搜索文档
快讯|珠海冠宇与人形机器人厂商展开合作;RoboForce推出Titan移动机械手;广东将举办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自由格斗赛等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26 23:21
珠海冠宇与人形机器人合作 - 公司与人形机器人厂商就高性能软包锂电池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应用展开积极合作与探索 [1] - 冠宇电芯采用软包封装形式可灵活匹配客户需求 实现能量体积密度最大化并减轻整机负载 [1] - 产品在安全性 可靠性 定制适配 长循环寿命及快充能力等方面表现优异 [1] - 公司正加速拓展智能机器人电池领域市场 推动业务落地 [1] RoboForce推出Titan移动机械手 - 公司最新推出的Titan移动机械手专为严苛户外工业环境设计 具备力量 精度和持续学习能力 [4] - Titan采用高度模块化硬件和优化人工智能技术 适用于多工业领域操作 [4] - 公司获得500万美元追加融资 总融资额达1500万美元 资金将用于硅谷总部扩建及测试设施升级 [4] 沙特推出AI教令机器人 - 沙特大清真寺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教令机器人 用于解答朝圣者宗教问题 [6] - 机器人通过预验证宗教裁决数据库提供解答 复杂问题可实时连接伊斯兰学者 [6] - 该举措体现沙特数字化转型战略 推动现代科技与朝觐服务融合 [6]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自由格斗赛 - 全球首个全尺寸类人身高人形机器人格斗赛"机甲拳王"将于12月在深圳举办 [9] - 赛事四大创新亮点包括:全尺寸通用机器人参赛 开源代码促进技术突破 "赛事+综艺"融合模式 技术成果转化培养体系 [9] - 活动由广东广播电视台 深圳广电及多家机器人公司联合主办 [9] Intuition Robotics参加创业世界杯 - 以色列公司Intuition Robotics凭借老年陪伴机器人ElliQ赢得地区赛 将代表以色列参加全球总决赛 [12] - ElliQ通过减少孤独感和改善健康状况获得政府及保险机构关注 [12] - 公司将在10月与全球100多个国家初创企业竞争100万美元投资奖金 [12] 机器人行业企业名录 - 工业机器人领域包含埃斯顿自动化 埃夫特机器人等12家企业 [17]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领域涵盖亿嘉和 普渡机器人等7家企业 [17] - 医疗机器人板块列出元化智能 天智航等13家企业 [17] - 人形机器人领域涉及优必选科技 宇树等20家企业 [17] - 具身智能企业包括跨维智能 银河通用等18家机构 [17] - 核心零部件企业包含绿的谐波 因时机器人等23家供应商 [19]
报名倒计时3天!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行业盛会之一:2025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即将盛大启幕!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26 23:21
5月29日 , 2025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暨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 将在上海浦东张江科学会堂盛大开幕 。作为 连续 三 年举办的 全球最具影响力的 行业盛会 之一 ,本届大会吸引了 200余家人形、具身、产业链 头部企业,1000余位专家和企业领袖及开发者 参与 。其中大赛 设 五大专业 赛道 、 28个场景, 数十只海内 外精英战队 同台竞技 , 3000平米展区 呈现最新成果。大会以 " 具身智能,未来已来 " 为主题,通过 " 峰会 +大赛+展览 " 三位一体模式,以 具身智能、人形本体、应用场景 为三大抓手, 将 展示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 能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加速人形机器人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场景 , 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扫描上方二维码,免费预约观赛名额!咨询电话: 19560423866 ▍四 大亮点:打造全球具身机器人产业发展首选地 亮点一 震撼阵容:行业巨擘齐聚,共探技术前沿与产业未来 (详细议程见文末海报 ) 2. 具身智能应用场景挑战赛 : 同济大学具身双臂操作机器人团队将展示链盒上下料能力;浙江人形机器人创 新中心的 NAVIAI半身机器人将展示超市货物上架能力;北邮高能牙刃团 ...
活久见,机器人挥拳打起来了,网友:赛博叶问是也
36氪· 2025-05-26 19:51
赛事概况 - 5月25日杭州举办《CMG世界机器人大赛·系列赛》机甲格斗擂台赛,采用拳击对抗形式,展示机器人左勾拳、右勾拳及闪避等动作 [2] - 宇树公司派出四台G1机器人参赛,最终"AI策算师"夺冠,标志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向实际应用场景的探索 [4] - 比赛采用三回合制(每回合2分钟),头部/躯干击打得1分,腿部击打得3分,倒地扣5分,8秒内未站起扣10分 [6][7] 技术细节 - 比赛采用人机协同模式,通过手柄操控实现攻击/防守,操作员需实时干预机器人摔倒情况,体现人机协作的关键性 [7] - 宇树G1机器人采用仿生关节特殊材料缓冲冲击,铝合金轻量化设计提升动态响应速度,硬件层面实现"耐揍"特性 [9] - 软件层面通过专业格斗选手动作捕捉+AI强化学习,每日高强度训练使机器人掌握流畅"组合拳"动作 [9] - 当前短板包括感知能力不足、动态控制不稳定(如摔倒后跌出擂台) [9] 行业趋势 - 2025年被视作具身智能机器人商用转折点,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培育该产业,推动人形机器人进入生活/工作场景 [11] - 格斗赛事极端环境验证机器人运动灵活性,未来可延伸至家庭服务场景(如搬运家具、搀扶老人) [11] - 特斯拉Optimus已展示自主倒垃圾、清洁等能力,行业向多元化场景发展,但需突破技术/社会/伦理挑战 [11] - 地方政府与企业正组织拳击、足球等赛事,通过赛场表现验证机器人灵活性以推动市场化 [13]
预告︱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近期相关活动预告
机器人圈· 2025-05-26 18:22
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正极大改变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2023年年初,工业和 信息化部联合十六大部委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目标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 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 强。11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又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 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并明确2025年实现批量生产。 各项政策加持,热度非凡,行业活动也层出不穷,小编通过网络搜集整理了 未来两周国内外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 域行业活动活动榜单 ,供大家参考。 2025.05.26-06.08 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相关活动预告 1 2025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 时间: 2025.05.21 地点: 上海市浦东区张江科学会堂 主办单位: 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张江集团 2 NAAI国际人工智能研讨会第二期 主办单位: 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科学院(NAAI) 3 第一届全国人工智能生物学大会 时间: 2025.06.05-06.07 地点: 杭州市青山湖美爵酒 ...
BEYOND Expo 2025盛大启幕:五周年盛典开启亚洲科技新纪元
机器人圈· 2025-05-26 18:22
博览会概况 - BEYOND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2025于5月21-24日在澳门举行 主题为赋能亚洲连接世界 庆祝五周年里程碑 [1] - 吸引全球120多个国家800余家顶尖科技企业参展 涵盖人工智能机器人AR/VR/XR智能出行清洁能源金融科技等领域 [1] - 预计接待超过25,000名观众及800位投资者 创历届参与规模之最 [1] 重磅嘉宾与论坛 - 开幕式围绕What's Next主题展开探讨 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博士分享从云计算向太空计算跨越的愿景 [2] - 举办BGlobal峰会ORIGIN东南亚峰会SHETECH女性科技峰会等多场重磅峰会与主题论坛 [4] - 嘉宾包括OpenAI前商业化负责人Zack Kass Nothing CEO裴宇 李泽湘教授等政界国际组织科技企业高校代表 [4] 国际合作与倡议 - 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强调印尼及亚洲不断增长的经济和投资机遇 [5] -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河村建夫强调国际合作跨文化对话的重要性及日本对全球化的态度 [5] - 正式启动BEYOND Founders Club创始人俱乐部 首批30位全球科技领袖与创新先锋成员 [6] - FUND AT FIRST PITCH极限速投环节为创业企业与全球资本搭建高效沟通桥梁 路演时间60至180秒 [6] 展区与技术创新 - 展区集中展示人工智能大模型AR/VR/XR机器人智能出行体育科技等核心科技领域创新成果 [8] - AI与机器人成为最受瞩目赛道 参展企业数量与技术深度较去年显著提升 涵盖类人四足机器人具身智能等方向 [10] - 25家企业获颁BEYOND Innovation Awards创新大奖和BEYOND Impact Awards影响力大奖 涵盖清洁能源医疗科技等领域 [11]
科幻照进现实!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格斗大赛,在杭开打
机器人圈· 2025-05-26 18:22
赛事亮点 - 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格斗竞技赛事《CMG世界机器人大赛·系列赛》在杭州开幕,宇树G1人形机器人作为唯一参赛机型亮相 [1] - 赛事采用实时解说和互动话题等创新形式,呈现集前沿科技与视觉震撼于一体的科普盛宴,展示中国机器人科技最新突破 [1] - 四支战队风格迥异:黑队"AI策算师"以AI运算能力构筑防御体系,粉队"缎机巧匠"展现精准凌厉的进攻风格,绿队"能量枢卫"采用稳健高压战术,红队"甲胄木兰"融合非遗文化展现国风流派 [2][3] - 比赛采用宇树科技自主研发的毫秒级响应控制系统,机器人灵活施展拳腿组合、闪避格挡等高难度动作,展现出色运动控制与平衡能力 [5] - 黑队"AI策算师"凭借抗打击能力和战术执行力夺得冠军 [5] 技术突破 - 参赛的G1机器人手臂具有7个自由度(比常规多2个),实现更灵活多样的动作如勾拳、摆拳等拳击动作中的手腕调整 [7] - G1格斗模式面临三大技术难点:瞬间爆发力要求高、控制算法精准度和稳定性要求高、机械结构强度要求高 [8] - 机器人具备29个灵活关节和智能平衡算法,可快速切换不同功能身份,展现跨界应用潜力 [8] - 赛事展现的智能算法与硬件系统已具备产业化应用潜力,未来可能在科娱、制造业、特种行业替代人类完成复杂任务 [8] 行业动态 - 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2024年报已出炉,行业呈现洗牌加剧态势 [9] - 人形机器人领域正迎来量产爆发期,价格战激烈进行中 [9] - 2024上半年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业绩普遍承压,但机器人与AI技术融合带来新机遇 [9] - 越疆科技在港股机器人赛道表现突出,市值实现三倍增长 [9] - 国际机器人领域取得多项进展:新型路径规划框架、螳螂虾仿真机器人、3D打印软机器人手等技术突破 [9]
机器人(300024) - 2025年5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6 17:12
半导体装备业务 - 业务产品包括大气机械手、真空机械手等系列产品以及 EFEM、真空传输平台,应用于半导体制造全产业链 [2] - 真空类产品中,两轴、三轴真空直驱机械手已批量进入终端 FAB 厂量产应用,四轴完成设备端客户应用验证;大气类产品中,设备前端模块、大气机械手已全面导入市场 [2][3] - 外资厂商主要有美国 Brooks、日本 Rorze 等,公司是国内最早实现半导体机械手产品产业化的企业 [3] - 2024 年营收约 5.74 亿元,同比增长 99.41%,占公司总体营业收入比重为 13.88%,同比提升 5.62%,下游半导体行业毛利率约为 26.93%,同比增长 8.32% [4] - 未来无分拆计划,规模效应将进一步显现,营收及毛利率预计继续增长 [4] - 注重产品技术迭代,开展新产品研发与成熟产品技术迭代优化工作 [5] 主业行业景气度与毛利率 - 中国是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全球工业机器人长期增长趋势预计持续,国内部分终端需求增速放缓,部分传统领域保持强劲增长动力 [6] - 国内市场有足够空间,下游自动化设备、产线升级及配套需求高,海外市场为国产工业机器人提供发展路径和空间 [6] - 随着“3 + 3 + N”战略执行深入,聚焦主业,实现标准化产品量产、降低成本费用,根据客户需求研发投入,近年整体毛利率逐步提升 [7] - 未来随着行业产品技术迭代和海外市场拓展,主业毛利率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7] 人工智能领域进展 - 2024 年围绕 AI 大模型、智能视觉感知、数字孪生、结构仿生等前沿、空白技术领域研发 [8] - 3D 视觉进行技术升级,搭建 AGV 车体平台与调度平台,加快实车验证 [8] - 升级智能仓储物流数字孪生系统,利用 AI 模拟和预判,助力客户提升运维管理效率 [8] - AI 赋能“天眼”技术,实现全面感知与精准定位,为新场景应用提供创新技术基础 [8] - 自主开发运动模组,适用于具身智能机器人等领域产品,成立具身智能研究院,2025 年加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及产品落地 [9] 出海进展 - 2024 年推动全球布局,新设日本、墨西哥、美国公司,在多国构建营销、服务网络 [9] - 2024 年出口业务收入占比约为 12.25%,受国际政策影响有限 [9] - 2025 年综合海外市场扩产需求和新场景拓展应用,持续布局海外市场,加大出海力度,提高海外收入 [9]
乐享科技完成亿元级“天使+”轮融资,天使轮总计融资近3亿元
新浪科技· 2025-05-26 16:04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亿元级天使+轮融资,由锦秋资本领投,老股东经纬创投、绿洲资本、Monolith超额加投,光源资本跟投并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2] - 三个月内完成第二轮融资,天使轮融资总金额近3亿元 [2] 公司背景 - 公司创立于2024年12月,创始人郭人杰15岁进入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曾任追觅中国区执行总裁,管理团队超1500人,带领企业年营收突破60亿 [2] - 团队人数已突破30人,研发人员占比85%,毕业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卡耐基梅隆大学等国内外头部院校 [3] - 团队包括扫地机器人行业20年经验的头部公司CTO、产品线总裁,以及12位机器人运动控制、视觉等领域的新晋博士、研究生 [3] 产品与技术 - 专注于家庭通用小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打造"'机器人+AI时代'下的新一代家庭移动硬件终端" [2] - 已完成两款产品平台开发:50厘米高度、18个自由度的小型具身智能机器人Z-Bot,以及履带式有稳定户外运动能力的W-Bot [2] - 技术储备集中在关节模组、运动控制跟交互模型上,形态覆盖从人形到履带等多种适配不同场景的平台 [4] - 运动控制从传统算法到强化学习均完成储备及部署,交互方面除语言模型外还自研意识仿生模型 [4] 资金用途 - 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团队搭建以及产品平台量产化开发 [2] 团队理念 - 团队理念为"兼顾来自年轻人的创新以及成熟机器人行业经验的落地",以全球最高产品标准要求自己 [3][4] - 目标为让机器人真正成为有情感的家庭成员 [4]
完成亿元级“天使+”轮融资,「乐享科技」专注家庭通用小具身智能机器人 | 36氪首发
36氪· 2025-05-26 15:50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亿元级天使+轮融资 由锦秋资本领投 老股东经纬创投、绿洲资本、Monolith持续超额加投 光源资本跟投并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1] - 三个月内完成第二轮融资 天使轮融资总金额近3亿元 本轮资金将用于团队搭建及产品平台量产化开发 [1]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郭人杰15岁进入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 本科就读能源动力工程与金禾经济研究中心 研究生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1] - 曾任追觅中国区执行总裁 管理团队超1500人 在扫地机器人行业推出多款现象级产品 实现三年50倍增长 年营收突破60亿 [1] 产品定位 - 专注于家庭通用小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 定位为"机器人+AI时代下的新一代家庭移动硬件终端" [1][5] - 已开发两款产品平台:50厘米高18个自由度的小型具身智能机器人Z-Bot 以及履带式户外运动能力机器人W-Bot [1][3] 技术储备 - 技术壁垒集中在关节模组、运动控制与交互模型 已开发覆盖人形到履带等多种形态的技术平台 [6] - 运动控制涵盖传统算法与强化学习 交互方面运用语言模型并自研意识仿生模型 目标使机器人成为有情感的家庭成员 [6] 团队构成 - 团队现有39人 研发人员占比85% 成员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等国内外头部院校 [6] - 组建了扫地机器人行业资深工程化团队 包括20年经验头部公司CTO、产品线总裁及12位运动控制/视觉领域博士/研究生 [6] - 形成"创新+经验"团队组合 兼顾年轻创新与行业经验落地 [6]
预见2025:《2025年中国水下机器人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前瞻网· 2025-05-26 11:11
行业概况 - 水下机器人是可潜入水中代替或辅助人类进行水下极限作业的机器人,通过水下目标探测和识别、水下导航定位、水下通信等技术实现水下打捞救援、水下探测、水下资源开采等功能 [1] - 水下机器人按操作方式可分为自主式、遥控式和混合式,按功能可分为观测型、作业型和科学调查型,按航行深度可分为浅海型和深海型,按是否载人可分为载人和无人 [2] - 产业链上游是关键零部件和材料供应商及核心技术系统研发企业,中游是水下机器人制造企业,下游应用场景涵盖海洋工程、水产养殖、科学研究、水下娱乐等 [2] 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水下机器人行业经历了从初期发展到遥控潜水器大发展,再到技术突破与合作研究,而今进入自主研发与智能化发展的过程 [4] - 1953年美国研制出首艘无人有缆遥控潜水器,此后20年各国研制出20多艘潜水器 [4] - 1975-1985年因海洋油气开发需求,遥控潜水器数量增至400余艘,90%以上服务于海洋石油业 [4] - 1986-2011年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推动技术进步,中国引进技术并开展自主研发 [4] - 2012年至今中国水下机器人向智能化迈进,成功研制"蛟龙"号、"潜龙"系列等先进设备 [6] 行业政策背景 - 2024年9月《水下助推机器人通用技术要求》规定水下助推机器人的设计、生产和检验流程 [10] - 2022年6月《"十四五"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规划》推动水下机器人在应急救援领域的应用 [10] - 2022年5月《中国制造2025》促进机器人行业向标准化、智能化发展 [10] - 2021年12月《"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等目标 [10] -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重点研制工业控制装备,突破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 [10]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水下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67.6亿元,同比增长28.3%,2014-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5.32% [11] - 2024年全球水下机器人市场中,ROV份额占62.83%,AUV占37.17% [13] - 海洋工程是水下机器人主要应用领域,2024年所占份额为25% [15]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水下机器人企业主要集中在广东、山东、江苏等沿海省份,广东有48家,山东47家,江苏19家 [18] - 行业竞争派系分为消费级和工业及军工级,消费级以瀚海蓝帆、潜行创新、鳍源科技等为代表,工业及军工级以云洲智能、巨力索具、中信重工开诚等为代表 [19] - 2025年第一季度天海防务以7.47亿元营业收入领先其它企业,其"海巡"系列AUV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1]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 - 未来人工智能、5G等技术与水下机器人加速融合,自主作业能力显著提升,关键部件国产化进程加快 [23] - 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海洋资源勘探等传统领域需求增长,环保、考古、太空模拟等新兴领域迎来新机遇 [23] - 2030年中国水下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或将突破747.4亿元,2025-2030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8.3%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