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搜索文档
物产中大: 物产中大十届十三次监事会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8 00:23
公司公告 - 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十届十三次监事会会议于2025年6月27日以通讯方式召开,应参与表决监事5人,实际参与表决监事5人 [1]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成就的议案,同意票5票,反对票0票,弃权票0票 [1] - 本次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519名激励对象第三个解除限售期的3798.075万股限制性股票将按照相关规定解除限售 [1] 激励计划 - 解除限售条件符合《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及《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1] - 解除限售的激励对象主体资格合法、有效,解除限售安排未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1]
冠城新材: 北京大成(福州)律师事务所关于冠城大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6-28 00:23
股东大会召集与召开程序 - 本次股东大会由董事会提议并召集,202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召开议案 [3] - 会议通知及提案内容于2025年6月7日在上交所官网公告,采取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 [3] - 现场会议地点为福州市台江区振武路5号冠城大通广场1号楼C座三层,网络投票时间为2025年6月27日 [3] 出席会议人员及召集人 - 现场出席股东及代表共2人,代表3名股东,持股515,722,368股(占表决权股份37.83%) [4] - 网络投票股东312人,代表股份27,120,906股(占表决权股份1.99%),合计参会股东315人 [4] - 会议召集人为公司董事会,出席人员资格及授权委托书经核查合法有效 [4][5] 审议议案及表决结果 - 共审议七项议案,包括董事会工作报告、监事会工作报告、年度报告、财务决算报告、利润分配预案等 [5][6][7] - 议案5(利润分配预案)和议案7(续聘审计机构)需对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 [5][7] - 关键议案表决结果: - 董事会工作报告同意539,669,004股(反对2,187,070股,弃权987,200股) [6] - 利润分配预案同意540,688,504股(反对1,925,370股,弃权229,400股) [7] - 续聘审计机构议案同意538,630,404股(反对2,136,070股,弃权2,076,800股) [7] 法律意见结论 - 股东大会程序符合《证券法》《公司法》《股东会规则》及公司章程规定 [8] - 表决程序及结果合法有效,议案内容与通知披露一致 [7][8]
“中国平安新闻工作者关爱保障计划”在鲁落地
齐鲁晚报· 2025-06-27 20:05
新闻工作者关爱保障计划 - 中国平安在山东地区举行"新闻工作者关爱保障计划"赠险仪式,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专属保险服务 [1] - 该计划由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大众报业集团和中国平安山东地区共同参与 [1] - 计划覆盖第18届长江韬奋奖、第34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二等奖山东地区获奖代表 [1][12] 参与方表态 - 大众报业集团表示该计划体现了对新闻工作者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担当 [4] - 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认为该计划彰显了新闻保障工作的导向作用 [6] - 平安银行济南分行强调公司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服务民生保障 [8] - 平安产险山东分公司表示将持续用有温度的金融服务为新闻事业保驾护航 [10] 活动成果与展望 - 活动现场为获奖新闻工作者代表赠送了专属保险服务卡 [12] - 获奖代表表示该计划将激励他们创作更多新闻精品 [12] - 中国平安驻鲁公司将发挥综合金融优势,继续服务山东经济社会发展 [12]
极易科技IPO:线上业务收入萎缩线下业务补充 对最大客户兼股东存一定依赖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7 19:16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数字零售综合运营服务商及丝路电商服务商,正冲刺港交所IPO [2]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11.17亿元、13.56亿元和14.0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758.30万元、2487.00万元和4982.20万元,净利润率分别为3.4%、1.8%和3.6% [2] - 2024年收入同比略增3.2%,但年度利润同比增长100% [1][2] 业务结构变化 - 第一大业务"品牌至消费者的解决方案(线上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88.5%持续下滑至2024年60.2% [4][5] - 其中线上渠道经销模式收入占比从81.1%降至52.4%,运营服务模式占比从7.4%微增至7.8% [5][6] - "品牌至企业的解决方案(线下业务)"收入占比从5.7%大幅提升至35.3%,主要服务沃尔玛、大润发等线下渠道 [6] - 品牌资产管理与IP商业化运营收入占比从3.7%波动至3.2% [5] 盈利能力分析 - 2024年毛利2.02亿元较2023年2.09亿元下滑3.7%,但毛利率提升的业务包括: - 运营服务模式毛利率从39.4%跃升至55.1% [7][8] - 品牌至企业的解决方案毛利率从1.4%提升至5.4% [7][8][9] - 线上渠道经销模式毛利率持续下滑,从15.7%降至12.9% [8] 成本控制措施 - 2024年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8.5%至6810.1万元,主要来自: - 员工成本下降21.6%至3022.1万元 [10][11] - 仓储费用下降33.4%至1226.4万元 [10][11] - 成本下降原因包括采用AI技术提升效率、业务量增加导致第三方仓储费率下降 [12] 客户集中度与关联交易 - 最大客户A收入占比从72.0%降至38.8%,但仍存在依赖性 [1][14] - 客户与供应商高度重叠:前五大客户中2家同时是供应商,贡献43.9%-73.1%收入 [14] - 最大客户A(疑似京东)持有公司9.49%股份,京东邦能2018年投资2500万元 [15]
由创新高个股看市场投资热点
量化藏经阁· 2025-06-27 18:10
市场新高趋势追踪 - 触及新高的个股、行业和板块被视为市场风向标,动量策略有效性被多项研究证实 [1][4] - 截至2025年6月27日,主要指数250日新高距离:上证指数1.88%、创业板指16.70%、科创50指数12.30%,显示中小盘指数(中证2000仅1.91%)更接近历史高点 [5][25] - 中信一级行业中,综合金融和有色金属已触及250日新高(0%距离),银行(2.85%)、通信(3.75%)、国防军工(6.56%)紧随其后,而煤炭、食品饮料等行业距离新高最远 [8][25] - 概念指数中可转债正股、万得微盘股日频等权、十大军工集团等接近新高,显示主题投资活跃 [10][25] 创新高个股市场监测 - 全市场832只股票过去20日创250日新高,医药(122只)、基础化工(105只)、机械(80只)行业数量领先 [13] - 银行(92.86%)、综合金融(36.36%)、纺织服装(26.26%)行业创新高个股占比最高,反映集中度差异 [13] - 板块分布显示制造(229只)、周期(197只)板块创新高股票数量最多,医药板块25%的股票创新高显示结构性强势 [15] - 中证2000指数15.20%成分股创新高,显著高于创业板指(6.00%),小盘股动量效应突出 [15][25] 平稳创新高股票特征 - 筛选32只平稳创新高股票,科技板块(8只)和大金融板块(7只)占比最高,电子和银行行业分别领跑 [20][26] - 筛选标准包括:分析师关注度(近3个月≥5份买入评级)、股价强势(前20%涨幅)、价格路径平滑性等量化指标 [18][19][22] - 典型案例包括胜宏科技、仕佳光子等,显示电子行业技术突破或需求增长驱动股价持续走强 [3][20]
消费者服务行业双周报(2025/6/13-2025/6/26):暑期旺季临近,京东正式入局酒旅-20250627
东莞证券· 2025-06-27 16: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暑期旺季即将开启,2025年暑期旅游市场有望成为最“火”暑期,酒旅行业或将掀起OTA大战刺激旅游出行,暑期前各地文旅政策有望加码带动出行类板块预期改善、提振估值,建议关注会展、人力资源和教育等顺周期板块,还给出了具体关注个股 [3][3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消费者服务指数微降:2025年6月13 - 26日,中信消费者服务行业指数整体回调0.21%,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约1.59个百分点 [3][8] - 细分板块走势分化:同期,旅游、酒店、教育板块回调,综合服务板块回升,涨跌幅分别为-0.22%、-0.16%、-0.60%、1.38% [3][9] - 行业个股多数回调:该时间段内,行业取得正收益的上市公司有22家,涨幅前五是君亭酒店、天目湖等;取得负收益的有31家,跌幅前五是同庆楼、米奥会展等 [3][13] - 估值环比微降:截至2025年6月26日,中信消费者服务行业整体PE(TTM,整体法)约30.70倍,环比微降,低于行业2016年以来49.69倍的平均估值 [3][16] 行业重要新闻 - 京东6月18日宣布入局酒旅行业,酒店商家参与“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最高享三年0佣金 [19] - 6月19日,湖北省启动“知音湖北 缤纷夏日”文旅消费季,推出八大焕新文旅产品和四大主题活动,还有惠民政策 [20] - 2025年暑运(7 - 8月)民航整体旅客运输量预计达1.5亿人次,日均超240万人次,同比增长5.4%;预计执行客运航班106.1万班次,日均1.7万班次,同比增长3.9% [3][21] - 国家发改委称将重点推动体育文旅产业发展,包括拓展全民健身空间载体、推动户外运动高质量发展、推动体育与文旅深度融合 [23] - 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发布2024年度中国饭店集团60强名单,前七名酒店集团排名与去年相比保持不变,亚朵集团与艺龙酒店科技呈上升趋势 [24] 上市公司重要公告 - 南京商旅调整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方案,黄埔酒店100%股权交易价格调减为19,887.36万元,调减比例10.25% [25] - 锦江酒店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获上海市国资委批复,发行H股股数不超过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15%(超额配售权行使前) [26] - 宋城演艺将“东海千古情”项目提供一揽子服务和受托经营管理的主体变更为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宋城旅游 [28] - 科德教育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终止协议转让暨终止控制权变更事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仍为吴贤良先生 [29] - ST东时无法在责令改正期限内完成资金占用整改,股票及“东时转债”自2025年6月20日起被上交所实施停牌,若后续仍未完成整改将面临退市风险 [30] 周观点 - 给予行业“超配”投资评级,建议关注板块包括会展、人力资源和教育等顺周期板块,关注个股有锦江酒店、长白山等,顺周期可关注外服控股、凯文教育 [3][31]
中流击水 挺膺担当 希望就在前方
搜狐财经· 2025-06-27 07:16
关键处落子的大手笔 -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 同比增长5.4% 环比增长1.2% 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3] - 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四稳"策略: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应对经济不确定性 [3] - 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171亿元 同比增长5.0% 其中家电/通讯器材/文化办公用品/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3.0%/33.0%/30.5%/25.6% [4]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安排3000亿元国债资金 1-4月已下达1620亿元中央资金 占全年50% 剩余1380亿元将在三季度和四季度分批下达 [5][6] 逼仄处行船的细功夫 - 中美航运市场出现"一船难求"现象 反映两国间巨大双向需求 但欧盟单方面取消与中国高层经济对话增加中欧经贸不确定性 [7] - 国家外汇管理局推出外贸便利化政策:将贸易新业态主体纳入便利化范围 优化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外汇结算 便利承包工程企业境外资金集中管理 [8] -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目标:5-10年内提升金融开放枢纽功能 强化人民币资产全球配置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地位 [9] - 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强调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吸引全球企业来华投资 [9] 无声处干事的真精神 - 华为任正非强调面对外部封锁应专注实干 中国在中低端芯片领域已形成数十上百家企业的努力态势 [12] - 义乌商户案例显示企业经营三大内核:保持耐心(超越波澜需沉得住气)、秉持诚心(坚持长期主义)、坚定信心(期待风雨后见彩虹) [13] - 广东外贸企业采取双轨突围策略:多元化市场布局(分散风险)与强化产品不可替代性(提升竞争力) [14] - 全国已培育2200多家内外贸一体化领跑企业 浙江/上海/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内外贸一体化经营率达30% [15]
新人不会培养,老人不愿出去,出海人才难题何解?
吴晓波频道· 2025-06-27 00:47
中国企业出海人才现状与挑战 核心观点 - 中国企业出海规模急速增长但面临严重人才错位问题 海外营收占比超40%的企业达52% 制造业海外人才缺口率高达48% [4][7][11] - 出海人才结构呈现梯队特征 高管层中国籍占比超60% 基层当地员工占比超80% 营销人才本地化趋势显著 [13][15][16] - 中外员工协作效率低下仅9%企业认为高效 价值观差异和管理风格冲突是主要障碍 [29][30] - 海外用工成本分化明显 北美用工成本达国内2倍以上 东南亚成本优势减弱仅29%企业低于国内水平 [21] 出海规模与人才缺口 - 2024年中国非金融类境外企业数量同比增长20% 11%出海企业实现海外营收翻倍增长 [6][8] - 6万多家企业开展海外业务 预计2026年将形成450万人才需求 领英平台招聘增速达30% [12] - 日本中小企业经验显示46.1%将人才保障列为首要课题 34.6%重视人才培养 [12] 人才结构与用工模式 - 营销/业务岗位本地招聘占比最高 制造/研发岗位中外互补 高管岗位主要依赖外派 [16] - 外派团队中高管稳定性最高 本地团队中层管理岗位流动率突出 [18] - 中国外派与本地员工业务能力无显著差异 企业可放心任用海外人才 [19] 成本与支持体系 - 已出海企业47%提供培训支持 43%设置津贴补偿 但58%计划出海企业尚未建立支持体系 [23][24] - 计划出海企业优先需求营销和合规人才 已出海企业更重视组织管理类人才 [25][26] 核心挑战与解决方案 - 人才获取三大痛点:寻找周期长(不好找) 能力不匹配(不好用) 外招成本高(不便宜) [35] - 内部培养障碍:缺乏出海经验(72%企业) 员工外派意愿低(典型案例500人企业无人愿赴巴基斯坦) [35][36][37] - 专业培训机构受青睐 已出海企业偏好商学培训 计划出海企业倾向实战陪跑 [39][40] 人才培养计划 - 推出四大维度培养体系:领航者班(战略层面) 五大必修课(国别选择/合规等) 主题训战班(合规/供应链等) 海外考察线路(新加坡等) [48][51][53][55] - 联合20位国际化专家启动"千家万企"计划 目标培养具备全球视野的实战型管理人才 [45][47]
市场分析:通信传媒行业领涨,A股震荡整固
中原证券· 2025-06-26 19: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周四A股市场冲高遇阻、小幅震荡整理 沪指全天小幅震荡整理 创业板指表现弱于主板 上证综指与创业板指平均市盈率处于近三年中位数平均水平 适合中长期布局 两市成交金额处于近三年日均成交量中位数区域上方 中国经济温和复苏 长期资金入市加快 美联储降息路径不确定 中东局势紧张态势降温 预计短期市场稳步震荡上行 需关注政策面、资金面和外盘变化 短线建议关注通信设备、文化传媒、电子元件和船舶制造等行业投资机会 [3][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A股市场走势综述 - 周四A股市场冲高遇阻、小幅震荡整理 沪指在3461点附近遇阻 通信设备等行业表现较好 化学制药等行业表现较弱 创业板指震荡回落且弱于主板 上证综指跌0.22% 深证成指跌0.48% 科创50指数跌0.57% 创业板指跌0.66% 两市成交16234亿元 较前一日减少 [2][7] - 两市超六成个股下跌 船舶制造等行业涨幅居前 化学制药等行业跌幅居前 通信设备等行业资金净流入居前 证券等行业资金净流出居前 [7] - A股主要指数大多下跌 上证综指收报3448.45点 跌0.22% 上证50跌0.34% 沪深300跌0.35%等 [8] - 港股主要指数均下跌 恒生指数跌0.6% 恒生国企指数跌0.6% 恒生红筹指数跌0.5% [8] - 中信一级行业中 综合金融、银行等行业涨幅居前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医药等行业跌幅居前 [9] 后市研判及投资建议 - 周四A股市场冲高遇阻、小幅震荡整理 沪指在3461点附近遇阻 通信设备等行业表现较好 化学制药等行业表现较弱 沪指全天小幅震荡整理 [3][13] - 上证综指与创业板指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4.20倍、38.05倍 处于近三年中位数平均水平 适合中长期布局 两市成交金额16234亿元 处于近三年日均成交量中位数区域上方 [3][13] - 中国经济温和复苏 消费与投资是核心驱动力 长期资金入市加快 ETF规模增长 保险资金流入 形成托底力量 [3][13] - 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维持利率不变 降息路径不确定 若释放降息信号将提振全球风险偏好 中东局势紧张态势降温 短期市场避险情绪回落 [3][13] - 预计短期市场稳步震荡上行 需关注政策面、资金面和外盘变化 短线建议关注通信设备、文化传媒、电子元件和船舶制造等行业投资机会 [3][13]
【直击股东大会】四川长虹:正视“内卷”竞争态势 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证券时报网· 2025-06-26 19:34
股东大会情况 - 四川长虹2024年度股东大会在四川绵阳召开 所有14项议案获全票通过 [2] 2024年经营业绩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37亿元 同比增长6.4% 净利润7亿元 同比增长2.3% 扣非净利润4.19亿元 同比增长6.53% [3] - 家电业务收入450.92亿元 同比增长15.29% 其中电视业务收入160.37亿元 同比增长10.27% 冰箱柜业务收入101.94亿元 同比增长5.53% 空调业务收入155.53亿元 同比增长33.23% 洗衣机业务收入19.06亿元 同比增长32% [3] - 通用设备制造业务收入101.11亿元 同比增长14.2% 产量8611万台 同比增长17% [4] - ICT综合服务业务收入368.84亿元 同比增长8.28% [4] 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积极拥抱AI技术 抓住国补政策机遇 加强海外渠道开拓 实现产能利用最大化 [4] - 聚焦新能源汽车压缩机业务 热泵压缩机和轴装压缩机研发取得进展 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 [4] - ICT业务受益于人工智能 云计算和出海投资增长 生成式AI推动算力需求 [4] 行业前景 - IDC预测全球ICT市场规模2028年达6.6万亿美元 中国市场规模7517.6亿美元 五年复合增长率6.5% [4] 未来展望 - 公司认为市场复苏持续性需观察 将保持战略定力 坚持以用户为中心 [5] - 2025年计划把握国内政策机遇 应对逆全球化挑战 提升产业竞争优势 培育新动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