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本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政治局会议首提“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 最新定调有何深意?
中国经营报· 2025-07-31 01:56
政治局会议对资本市场的新定调 - 首次明确提出增强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体现吸引优质资本和投资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2] - 是对2023年9月政治局会议"努力提振资本市场 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表述的由内而外深化 [2] - 较4月25日"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表述出现新变化 因上证指数从4月初至今上涨16%突破3600点关口 [6] 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的战略意义 - 作为宏观经济"晴雨表" 资本市场活力直接影响投资者预期与信心 有助于提振市场消费需求 [4] - 通过引导资本流向新质生产力 破解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4] - 应对国际资本市场竞争压力 在国际资本争夺战中占据有利位置 稳定国内金融环境 [5] - 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 当前居民存款超过160万亿元 可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5][6] 具体实施路径与措施 制度规则完善 - 深化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 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和透明度 严格执行退市制度 [7] - 加大退市力度加快市场出清 严打财务造假和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 提高违法成本 [8] - 推动上市公司兼并重组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使资源向科技主导型和产业链协同型企业集中 [7][9] 资金端优化 - 鼓励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增加投资比例 [7] - 扩大险资、养老金入市规模 畅通私募"募投管退"循环 探索创投收益税收优惠 [8] - 放宽外资准入限制 优化QFII/RQFII制度 简化跨境投资审批流程 [7][9] 产品与服务创新 - 开发多元化金融产品满足不同风险偏好需求 推出绿色金融主题基金或债券 [7] - 研究推出宽基指数杠杆ETF等新品种 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风险管理需求 [8] - 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交易便利性和市场效率 [7] 国际化进程推进 - 深化互联互通机制 降低对冲工具使用门槛 配合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建设 [8] -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投行和资产管理机构 推动跨境监管合作 [7] - 加大A股与国际标准衔接 严格信息披露制度 [9] 风险防控机制 - 构建央行"再贷款+类平准基金"模式 如汇金增持ETF平抑市场波动 [8] - 强化地方政府债务化解 严禁新增隐性债务 避免风险向金融体系传导 [8] - 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 建立健全投资者赔偿机制 [8]
政治局会议首提“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最新定调有何深意?
中国经营报· 2025-07-30 22:59
相关专家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前述有关资本市场的表述首次在政治局会议上明确提 出,体现了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吸引更多优质资本和投资者对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专家建议,可从健全市场制度与规则、优化投资者结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国际化水平等多方 面入手,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 资本市场新定调 中经实习记者 孙汝祥 记者 夏欣 北京报道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要"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资本市 场回稳向好势头"。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对记者表示,"增强国内资本市场 的吸引力"的核心要义是近年来我国在推动资本市场改革、发展与稳定过程中的重要政策导向之一,此 前已在多个重要会议和政策文件中有所体现。不过,"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这一表述在中央政治 局会议中是首次明确提出。 "此次将'吸引力'与'包容性'并列提出,强调了两者在提升资本市场整体功能中的协同作用,且将'吸引 力'置于'包容性'之前,体现了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吸引更多优质资本和投资者对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 要性和紧迫性。"田轩说。 中国宏 ...
中证沪港深500金融指数报2380.79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银行等
金融界· 2025-07-30 16:07
指数表现 - 中证沪港深500金融指数收盘报2380.79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2.83% 近三个月上涨15.09% 年初至今上涨17.89% [1] 指数编制规则 - 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 基点为1000点 [1]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2] 权重股构成 - 十大权重股包括:汇丰控股(9.97%) 建设银行(7.49%) 友邦保险(6.05%) 中国平安(5.33%) 招商银行(4.55%) 香港交易所(4.25%) 工商银行(4.01%) 中国平安(3.2%) 兴业银行(3.14%) 中国银行(2.94%) [1] 市场板块分布 - 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51.39%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42.37%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6.23% [1] 行业分布 - 银行占比60.34% 保险占比19.79% 资本市场占比18.75% 其他金融占比1.12% [2] 指数样本调整机制 - 样本调整与中证沪港深500指数 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中小综合指数和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综合指数同步进行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2]
中共中央政治局:增强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凤凰网· 2025-07-30 14:16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 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并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 [1][3] - 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并严禁新增隐性债务 [1][3] - 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 [1][3] - 增强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并巩固回稳向好势头 [1][3] - 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并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3] 宏观政策实施 - 宏观政策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并落实落细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2] - 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 - 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并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2] - 运用结构性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及稳定外贸 [2] - 支持经济大省发挥挑大梁作用并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2] 对外开放与外贸稳定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并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4] - 帮助受冲击较大外贸企业并强化融资支持 [4] - 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并优化出口退税政策 [4] - 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 [4] 内需释放与消费投资 - 有效释放内需潜力并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5] - 扩大商品消费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5] - 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 [5] - 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并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以扩大有效投资 [5]
财经态度|证监会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关键在哪?专家解读→
搜狐财经· 2025-07-30 10:29
证监会下半年工作重点 - 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 [1] - 深化改革激发多层次市场活力 [1] - 从资产端、资金端进一步固本培元 [1] - 持续提升监管执法效能 [1] - 精准防控资本市场重点领域风险 [1] - 稳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1] - 增强资本市场重大问题研究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1] 市场稳定性表现 - A股主要指数稳定在3500点上方 虽有小幅波动但整体呈现企稳态势 [1] - 长期股价波动需控制在合理区间 避免非理性涨跌 [1] - 外部因素冲击下市场反应需保持在可预期范围内 [1] 科创板与创业板改革方向 - 核心是支持科技创新 传统融资如抵押贷款难以满足未盈利科创企业需求 [2] - 推动更包容的上市机制 允许具备科创前景的未盈利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 [2] - 为科技企业拓宽资金渠道 同时为资本市场注入新活力 [2] 资本市场研究改进方向 - 强化学术研究与政策制定的有效对接 [2] - 推动学术界与监管层深度对话 包容多元声音 [2] - 促进理论实践融合以提升政策科学性 [2]
年中定调!下半年三大政策主线浮出水面
环球网· 2025-07-29 10:09
扩大国内需求 -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做强国内大循环重点政策举措,涉及扩大新兴服务业投资、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2] - 财政部将加快出台提振消费增量政策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强调扩围提质实施"两新"政策、加力实施"两重"建设 [2] - 消费品以旧换新是重要抓手,7月和计划10月分别下达第三批、第四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 [2] - 专家称扩内需需财政和货币政策发力,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或扩围至服务消费 [2]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继续支持科技创新等主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下半年有望落地 [2] - 城市更新是扩内需稳投资抓手,2024年全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2] 反内卷政策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整治"内卷式"竞争,下半年"反内卷"将是重要政策议题 [3]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3] - 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汇报 [3] -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座谈会提出巩固新能源汽车行业整治成效,加强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 [3] - 本轮"反内卷"被视为"供给侧改革2.0",以市场化、法治化加强行业治理 [3] 楼市与股市政策 - "稳住楼市股市"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总要求,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3] - 预计下半年更多稳楼市政策将出台,如一线城市松绑限制性措施、优化地产收储政策等 [3] - 专家建议从供需端加大调控力度,适度下调房贷利率 [3] - 资本市场上半年经受住冲击,下半年应综合运用工具增强支持调控,中国证监会召开会议围绕巩固市场态势进行重点部署 [3]
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具备三大坚实基础
证券日报· 2025-07-29 01:11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 中国证监会明确下半年七大重点工作之一为"稳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1] -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将加快落实2025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一揽子重点举措 [1] - 当前全球经济波动加剧,国际资本加速寻找价值高地,中国资本市场运行稳健、交投活跃、价值凸显 [1] 经济基本面支撑 - 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3%,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 [2] - 各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蓬勃发展 [2] - 中国具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健全的基础设施、超大的市场规模,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2] 资本市场特征 - 资本市场政策工具箱持续优化,为外资提供稳定制度保障 [3] - 市场流动性充足,能够满足外资对资金周转效率的需求 [3] - 市场估值较低,投资成本相对可控,为外资提供更好的入场机会与收益空间 [3] 优质资产价值 - 资本市场集聚传统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龙头企业和新兴产业领军公司 [4] - 上市公司质量不断提升,基本面持续改善,信息披露逐步规范 [4] - 投资者回报显著增强,为外资提供优质丰富投资标的 [4]
时报观察丨改革是资本市场最好的稳定器
证券时报· 2025-07-28 07:31
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 - 中国证监会部署2025年年中工作重点 下半年将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 激发多层次市场活力 持续改革资产端和资金端 提升监管执法效能 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1] - 改革被视为资本市场最好的稳定器 今年以来A股总市值多次超过百万亿元 中长期资金入市步伐加速 上证指数从年初3347点上行至3593点 市场韧性增强 预期改善 [1] - 未来需坚定不移推进改革 集聚稳的力量 壮大进的动能 提高中国资产配置价值和吸引力 投融资两端协同发力是着力点 重点推动科创板改革和创业板一揽子举措 [1] - 落实"并购六条"和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培育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形成"回报增加—资金流入—市场稳定活跃"良性循环 [1] 监管环境建设 - 打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监管环境是关键 需健全稳市机制 增强市场监测和风险应对有效性 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 [2] - 坚决惩治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 严防利益输送 加快推进财务造假综合惩防意见落地 让违法违规者付出沉重代价 [2] - 尽管内外部环境复杂 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方向清晰 宏观政策稳定可预期 中国资产估值修复持续 资本市场有望实现更稳更有效更齐全的新秩序 [2]
上证报:稳市场激活力并重,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态势
快讯· 2025-07-28 04:53
资本市场改革 - 证监会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公募基金改革、科创板"1+6"政策措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一批标志性改革取得突破 [1] - 未来要深化改革激发多层次市场活力 [1] - 持续推进债券、期货产品和服务创新 [1]
时报观察 | 改革是资本市场最好的稳定器
证券时报· 2025-07-28 01:08
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 - 下半年将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激发多层次市场活力,持续改革资产端和资金端,提升监管执法效能,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1] - 改革是资本市场最好的稳定器,A股总市值多个交易日超过百万亿元,中长期资金入市步伐加速,上证指数从年初的3347点上行至3593点 [1] - 政策"组合拳"协同发力下,资本市场经受住了超预期的外部冲击,市场韧性增强,预期改善 [1] - 未来要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提高中国资产的配置价值和吸引力 [1] 投融资协同与市场活力 - 投融资两端协同发力,推动科创板改革举措落地,深化创业板改革的一揽子举措是重中之重 [1] - 抓好"并购六条"和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落实落地,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让市场更具投资价值 [1] - 大力培育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形成"回报增加—资金流入—市场稳定活跃"的良性循环 [1] 监管环境与市场稳定 - 打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监管环境是护航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关键点 [2] - 健全稳市机制,增强市场监测监管和风险应对的有效性,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 [2] - 坚决惩治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严防利益输送和"浑水摸鱼",加快推进财务造假综合惩防意见落地 [2] 经济与市场前景 - 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清晰而坚定,宏观政策稳定且可预期,中国资产估值修复仍在持续 [2] - 资本市场有条件实现市场更稳、监管更有效、功能更齐全的新秩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