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sumer Electronics

搜索文档
摩根士丹利:小米-SU7 Ultra 开启小米豪华之旅
摩根· 2025-06-27 10: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票评级为“Overweight”(增持),行业观点为“In-Line”(与大盘表现一致)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米SU7 Ultra的推出开启其豪华汽车之旅,第二款电动汽车YU7有望在2025年成为积极催化剂,AIoT和智能手机业务也呈现积极态势,上调目标价至62港元 [1][6] - 到2030年小米股价可能超过100港元,总收入规模可能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可能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小米长期增长驱动力 - 电动汽车和智能手机+AIoT+互联网业务是两大增长引擎,预计电动汽车业务收入将从2024年的330亿元人民币激增至2027年的2330亿元人民币和2030年的4620亿元人民币,利润贡献也将显著改善 [10] - 智能手机+AIoT+互联网业务将受益于市场份额增加、产品组合改善和海外扩张,预计这三个传统业务板块的总收入将从2024年的3330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27年的4510亿元人民币和2030年的6000亿元人民币,利润也将相应提高 [11] 估值分析 - 以比亚迪、特斯拉和苹果为估值对标,采用2 - 3倍2026年预期市销率对小米电动汽车业务进行估值,采用20 - 25倍2025年预期市盈率对智能手机+AIoT+互联网业务进行估值,认为小米市值在未来6 - 12个月内可能达到1.2 - 1.6万亿元人民币,对应股价范围为50 - 67港元 [18][27] - 牛市情景下,小米电动汽车销量可能超预期,市值可能达到1.7 - 2万亿元人民币,对应股价范围为70 - 85港元;熊市情景下,电动汽车销售可能低于预期,市值可能为6250 - 9500亿元人民币,对应股价范围为25 - 40港元 [28][29] 电动汽车业务 - SU7 Ultra开启小米豪华之旅,起售价较高但销售强劲,小米还对ADAS系统进行升级,有望在高端或豪华产品领域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31][32][37] - 预计小米将加速第二座电动汽车工厂的建设,提升产能,扩大规模优势,提高盈利能力 [50] - 上调2025年电动汽车出货量预测至37万辆,预计2025 - 2026年市场份额将分别从3.1%和4.3%提高到3.6%和6.4% [53][54] - 基于更高的销量和毛利率预期,上调电动汽车业务的内在价值估计,基础情景下从2040亿元人民币提高到4970亿元人民币 [60][61] AIoT业务 - 小米AIoT业务有望在2025年实现稳健增长,通过推出创新产品,如新型空调和洗衣机,提升市场份额和行业排名 [64][72] - 创新产品有助于改善产品组合,提高毛利率,预计未来毛利率将继续提升 [74][76] 智能手机业务 - 小米提高了小米15系列的平均售价,但销售势头依然强劲,小米15 Ultra的销售表现良好,有望支持智能手机业务利润率在未来6 - 12个月内恢复 [77][80][82] - 若2025年组件成本下降,毛利率可能会有积极惊喜,预计小米将在国内外市场继续扩大份额 [82][84] 盈利预测调整 - 考虑到电动汽车业务表现超预期以及AIoT和智能手机业务的良好增长势头,上调2025 - 2026年电动汽车业务收入预测22% - 53%,并提高毛利率假设 [88] - 同时上调智能手机和AIoT业务的预测,预计电动汽车部门的成功将与智能手机和物联网部门产生协同效应 [88] 对电动汽车竞争格局的影响 - 对电动汽车初创公司股价影响有限,更多有意义的销量增长可能来自传统燃油车的替代 [102] - 小米SU7的强劲订单和转化率给电动汽车同行带来“技术颠覆”,初创公司需要适应电动汽车与消费电子的融合,调整组织架构和销售营销策略 [103][104] 对电动汽车供应链和售后网络的影响 - 小米的供应商包括拓普集团、德赛西威、宁德时代等,宁德时代的电池包系统产品有望得到更广泛应用 [107][109][110] - 永达汽车作为小米经销商,将获得固定租金收入、售后收入和可能的新车交付佣金 [112] 财务总结 - 预计2025 - 2027年小米的收入、毛利率、净利润等财务指标将逐步提升,各业务板块也将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 [116] 风险回报分析 - 基于期权隐含概率,小米股价超过75港元的概率约为8.9%,低于30港元的概率约为12.5%,超过62港元的概率约为21.0% [120] - 牛市情景假设电动汽车成功且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快速增长;熊市情景假设地缘政治紧张和第二款电动汽车表现不及预期 [128][127]
美银:小米-YU7 定价符合预期,乐观订单支撑股
美银· 2025-06-27 10: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小米公司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66.00港元,当前股价56.90港元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基于电动汽车业务的强劲势头以及智能手机和物联网业务的稳健增长,维持对小米的买入评级 [1] - 看好小米电动汽车的交付情况、毛利率表现,物联网业务的扩张以及互联网销售和毛利率的改善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小米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以智能手机和智能硬件通过物联网平台连接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采用“铁人三项”商业模式,包括硬件销售、电子商务、新零售和互联网服务,创始人兼CEO雷军是控股股东 [11] 新品发布情况 - 6月26日举办“人 + 车 + 家”新产品发布会,市场重点关注YU7定价,其价格分别为25.35万元、27.99万元、32.99万元,虽Max版略高于预期,但性价比优于特斯拉Model Y,销售一小时订单超28.9万辆,超过SU7首日约8.9万辆的订单 [1] - 除5月发布会上介绍的关键规格外,还强调了升级的语音助手小爱同学和高级自动驾驶系统HAD,管理层表示将继续投资自动驾驶领域,预计2025年下半年升级XLA模型,目前有超1800名工程师,第一阶段在自动驾驶研发上投入近58亿元 [2] - 推出两款新智能手机型号,小米Mix Flip 2售价5999元,Redmi K80 Premium起售价2599元,注重性价比,规格优于上一版本;还推出两款平板电脑,小米Pad 7S Pro搭载XRING O1 SoC起售价3299元,Redmi Kpad起售价2799元;推出AI眼镜起售价1999元,旗舰版在京东平台已售罄;还有可穿戴设备和家电产品 [3] 财务数据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净收入(调整后,百万元)|19273|27235|36218|45815|56845| |每股收益|0.69|0.93|1.40|1.76|2.19| |每股收益变化(同比)|605.5%|34.2%|51.5%|25.6%|24.1%| |市场共识每股收益(Visible Alpha)|/|/|1.48|2.01|2.44| |每股自由现金流|1.41|1.16|1.53|1.86|2.37| |市盈率|74.9x|57.7x|37.1x|29.5x|23.8x| |企业价值/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50.3x|40.5x|24.7x|19.5x|15.9x| |自由现金流收益率|2.7%|2.2%|2.9%|3.5%|4.5%| [4] 行业对比数据 - 中大型SUV平均月零售销量:2024年特斯拉Model Y为40232辆,2025年1 - 5月为25742辆;Luxeed R7 2024年为9451辆,2025年1 - 5月为5305辆等 [14] - 小米YU7在空间和动力性能方面表现较好,与竞品相比,其在价格、续航、加速时间等方面各有优劣 [15] 电动汽车出货量预测 - 预计2025年YU7出货量8.5万辆,总电动汽车销量35万辆 [17] - 预计2025年YU7占电动汽车出货量的24% [19] 价格目标依据 - 基于分部加总法(SOTP)设定目标价66港元,其中核心业务价值每股30港元,基于2026年预期市盈率22倍,该市盈率接近小米历史交易平均水平;电动汽车价值每股36港元,基于2026年下半年 - 2027年上半年预期市销率5倍,高于汽车团队对同行应用的1.5倍估值倍数 [23] 投资评级分布 - 电子集团(截至2025年3月31日):买入评级29只,占比50.88%;持有评级13只,占比22.81%;卖出评级15只,占比26.32% [40] - 全球集团(截至2025年3月31日):买入评级1867只,占比54.40%;持有评级774只,占比22.55%;卖出评级791只,占比23.05% [41]
昨夜今晨:小米YU7售价公布 荣耀启动上市辅导 张勇等9人退出阿里合伙人
搜狐财经· 2025-06-27 09:29
小米汽车新品发布 - 小米汽车首款SUV车型YU7系列上市,提供标准版、Pro版和Max版三种配置,售价区间为25.35万至32.99万元 [3] - 用户可支付5000元定金参与预售,7日内未确认订单可全额退款 [3] - 小米发布MIX Flip 2折叠屏手机,提供12GB+256GB、12GB+512GB及16GB+1TB三种存储配置,售价分别为5999元、6499元和7299元 [4] - MIX Flip 2搭载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配备4.01英寸M9材质外屏,支持500余款应用适配,电池容量为5165mAh,后置50MP徕卡双摄系统 [4] - 小米推出首款AI眼镜,整机重40克,提供三种镜框选择,支持线下验光配镜,集成12MP镜头,可通过语音指令实现视频录制、直播及AI识别功能,起售价1999元 [5] 阿里巴巴财报 - 阿里巴巴2025财年总收入达9963.4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77%至1259.76亿元 [6] - 阿里云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同比增幅 [6] - 淘天集团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6%,88VIP会员规模突破5000万 [6] -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同比增长29% [6] - 年报披露合伙人名单变动,张勇、俞永福、戴珊等9人已退出合伙人序列 [6] 荣耀终端上市进展 - 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上市辅导备案,辅导工作由中信证券负责 [7] - 此举标志着荣耀正式启动境内资本市场上市进程,具体融资规模及时间表尚未披露 [7] 理想汽车充电网络 - 理想汽车在江苏常州武进区揭幕全国首座穿梭式超级充电站 [8] - 该站点配备5C/4C双平台超充系统,包含4个单枪5C超充桩和3个双枪4C超充桩,峰值功率分别达520千瓦和360千瓦 [8] - 截至当前,理想汽车已建成超2500座超充站,计划2025年底将这一数字提升至4000座 [8] 鸿蒙智行促销活动 - 鸿蒙智行宣布智界全系车型可享2万元现金补贴,6月27日至7月31日期间下单最高可获价值6万元购车权益 [9] - 相关宣传内容在发布当日即被删除,官方未说明具体原因 [9] 安克创新供应链调整 - 安克创新确认充电宝产品召回事件系供应商私自更换电芯材料所致,目前已终止与该供应商合作 [11] - 公司与宁德新能源签订4500万个电芯采购协议,现有供应链体系可保障正常生产 [11]
特朗普开始卖手机,搞出个「锤子」
36氪· 2025-06-27 08:09
特朗普手机产品分析 - 特朗普家族推出定价499美元的T1手机 采用6.78英寸AMOLED屏幕 12GB内存 256GB存储等配置 但同配置竞品价格仅169美元或59.5美元 存在显著溢价 [5][11][13][14][15] - 产品营销策略充满"爱国主义"元素 包括发布地点选择特朗普大厦 发布日期对应竞选纪念日 47.45美元月费暗含总统序号 [7] - 首批产品无法实现"美国制造" 实际制造商疑为中国企业闻泰科技或深圳Vitek Electeonics [10][14][15] 特朗普IP商业模式 - 通过授权个人IP开发周边商品 包括手机 手表 运动鞋等 2023年相关业务收入达6亿美元 [26][28] - 采用特许经营模式 如手表由第三方公司TheBestWatchesonEarth生产 特朗普仅收取销售提成 该模式被归类为"竞选筹款" [28][29] - 产品质量问题频发 如手表拼写错误导致消费者投诉 但粉丝群体仍愿为IP溢价买单 [32][34] 美国手机制造业现状 - 本土智能手机制造商Purism主打"非中国制造"概念 但组件仍依赖中国供应链 其1999美元售价反映美国制造成本劣势 [18][21][23][24] - 行业普遍采用贴牌模式 如iPhone 90%产能依赖富士康郑州工厂 苹果187家主要供应商中157家在中国设厂 [17] - 政治因素影响供应链布局 苹果计划将部分产能转移至印度但仍遭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 [17] 美国移动服务市场竞争 - 特朗普推出47.45美元/月"47计划" 包含无限通话 远程医疗等增值服务 瞄准MAGA粉丝群体 [36][37] - 市场由AT&T等三大运营商主导 但Mint Mobile等虚拟运营商通过低价套餐抢占份额 2023年Mint Mobile以13.5亿美元被收购 [41][42] - 特朗普手机采取硬件+服务捆绑模式 潜在用户规模优势可能带来未来并购溢价 [43] 特朗普商业版图扩张 - 加密币公司"世界自由金融"年收入5700万美元 全球新增20个房地产项目 包括迪拜摩天楼等高端资产 [44] - 商业行为与政治形象深度绑定 MAGA支持者将其视为"白手起家"象征 强化"美国优先"政策主张 [43] - 商业模式存在争议 但民主党难以有效制衡 形成独特的"美国超现实主义"商业现象 [48]
小米YU7开售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雷军称坚决不打价格战;张勇等9人退出阿里合伙人;王兴兴:宇树目前年度营收超过十亿元丨邦早报
创业邦· 2025-06-27 08:04
小米新品发布会 - 小米召开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 发布13款产品 包括小米AI眼镜 定价1999元起 小折叠手机 平板 手表 手环等 [3] - 小米汽车发布首款SUV YU7 起售价25.35万元 发布会后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 一小时突破28.9万台 [3] - 小米宣布未来五年(2026-2030年)将再投入2000亿元研发费用 [3] - 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辟谣YU7"5分钟大定35万台"信息 [16] - 魅族前高管李楠称小米AI眼镜没啥AI能力 就是个可摄像音频眼镜 [14] 阿里巴巴动态 - 阿里合伙人组织瘦身 总数从26人精简至17人 更聚焦业务一线负责人 核心管理层年轻化 [8][9] - 阿里2025财年收入9963.47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77%至1259.76亿元 阿里云收入突破双位数增长 [9] - 淘天集团88VIP会员规模超5000万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同比增长29% [9] 其他科技公司动态 - 宇树科技CEO王兴兴表示公司目前员工约1000人 年度营收超十亿元 [9] - 安克创新证实电芯供应商私自更换材料传闻 已终止合作 与宁德新能源签署合作协议 首批4500万个电芯订单已下 [11] - 京东试点外卖骑手帮扔垃圾服务 每单补贴0.5元 用户可打赏 [12] - 荣耀完成IPO辅导备案 有望成为A股首家AI终端生态企业 [21] - 蚂蚁集团发布AI健康应用AQ 连接全国超5000家医院 近百万医生 [25] 投融资信息 - 灵宝CASBOT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 由蓝思科技领投 [22] - 圣贝拉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首日高开超40% 总市值超50亿港元 [22] - 宸境科技完成数千万美元战略融资 由歌尔股份 比亚迪等投资 [22] 行业其他动态 - 腾讯《王者荣耀》继续稳居全球手游收入榜首 [29] - 2025暑期档票房破15亿 《碟中谍8》《酱园弄·悬案》《新·驯龙高手》分列前三 [27] - 锐步联合创始人投资的初创公司将在太空设计鞋子 预计2026年初由SpaceX发射 [27]
小米AI眼镜1999元起售,行业人士称是“半玩具、半工具”
观察者网· 2025-06-27 08:03
产品发布与规格 - 小米发布首款AI眼镜,定位为"面向下一代的个人智能设备,随身的AI入口",具备实时语音交互功能 [1] - 产品共3个版本,标准版1999元起,单色电致变色版2699元,彩色电致变色版2999元 [1][2] - 支持第一人称视角拍摄、视频通话、直播、扫码支付等功能,通过语音指令控制 [1] - 硬件参数:重量40g,典型续航8.6小时,充电时间45分钟,性能优于竞品Ray-Ban Meta Glasses [1] 市场表现与销售 - 京东平台预约人数超3.2万人,发布后标准版部分地区享受国补降至1699元左右 [2] - 高配版本显示无货状态,反映初期市场需求可能集中于高端型号 [2] - 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60万台,同比增长216% [7]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已形成"百镜大战"竞争态势,百度、华为、雷鸟创新等品牌均已布局 [6] - Meta凭借社媒生态优势目前销量领先,小米依托"人-车-家"生态寻求差异化 [9] - 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1205万台,同比增长18.3%,其中无显示功能产品增长101.9% [10] 产品定位与发展前景 - 行业普遍认为AI眼镜处于"半玩具、半工具"发展阶段,工具属性占比30%-40% [9] - 被分析师视为AI大模型最佳应用载体之一,具备成为下一代移动终端潜力 [9] - 占据人体唯一无接触多模态交互入口,集成相机、蓝牙耳机、AR等多重功能 [9] 产业链与历史沿革 - 产品由歌尔股份代工,2025年1月获得入网许可 [7] - 行业可追溯至2008年爱普生AR眼镜,2012年Google Project Glass推动概念普及 [7] - 预计下半年阿里、三星等十余品牌将发布新品,Meta计划三季度推出多款产品 [7]
荣耀启动A股IPO;阿里合伙人精简至17人|南财早新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7 07:52
政策动态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未来五年基本建成高质量综合普惠金融体系,提出16条具体措施 [2]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信用修复制度的实施方案》,从十个方面全面规范信用修复制度 [2]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于7月下达今年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分领域制定月度、周度资金使用计划 [2] 宏观经济 -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国产通用处理器龙芯3C6000发布,性能相当于2023-2024年市场主流产品水平,采用自主设计的龙架构 [3] - 《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提出加快西南水电基地建设,合理布局抽水蓄能电站,推进水风光一体化基地规划 [3] - 商务部表示已依法批准一定数量稀土出口许可申请,将持续加强合规审批 [3] - 民航局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标识不清晰或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3] - 国家医保局首次将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纳入调整方案,推动商保创新药市场准入 [4] 资本市场 - 香港特区政府发表《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致力打造全球数字资产创新中心 [6] - 香港40家机构升级1号牌照,可通过综合账户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6] - 港股市场IPO募资金额达959.29亿港元,同比增长758.8% [6] - 股票型ETF总规模重回3万亿元以上,达3.05万亿元,为历史第二高水平 [6] - 上交所召开科创板"1+6"政策座谈会,将加快典型案例落地 [6] 公司动态 - 荣耀启动A股IPO,获深圳证监局上市辅导备案,有望成为A股首家AI终端生态企业 [8] - 阿里巴巴2025财年收入达9963.4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77%至1259.76亿元 [9] - 阿里合伙人精简至17人,9名合伙人退出 [9] - 小米首款SUV汽车YU7售价25.35万元起,3分钟内大定突破20万台 [9] - 东风汽车成立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整合全价值链资源推进自主乘用车发展 [9] - 富卫集团启动全球发售,为泛亚洲人寿保险公司,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 [10] - 宇树科技员工超1000人,年营收超10亿元 [11] 国际动态 - 美股纳指、标普500指数创历史收盘次高,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29% [12] - 墨西哥政府调查SpaceX"星舰"火箭残骸坠落事件,考虑提出国际诉讼 [12] - 特朗普暗示可能放松对伊朗石油制裁 [12] - 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不接受不对等的关税协议 [13] - 哈佛大学公布应急计划,允许受签证限制影响的研究生在加拿大学习 [13] 行业观察 - 亚投行提出2030年年度贷款规模达170亿美元,气候融资占比持续超50% [14] - 基金经理认为创新药行情存在分化,部分公司增长潜力巨大,部分存在泡沫 [14]
小米 AI 眼镜全汇总:年轻人的第一副智能眼镜,终于要上头了
36氪· 2025-06-27 07:47
本周四(6 月 26 日),小米在「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上正式发布了旗下首款使用小米商标的 AI 智能眼镜产品,为小米「人、车、家」生态再添一步 棋。 根据小米在发布会上的展示,小米 AI 眼镜定位「面向下一个世代的个人智能设备」,是一款基于语音和触控操作、不包含显示功能的智能眼镜,支持语 音通话和拍照录像。 对于一款智能眼镜来说,好不好看是第一要义,毕竟与 AR 头显、VR 手柄之类的配件不同,智能眼镜是具有非常强烈配饰属性的产品。好消息是,小米 AI 眼镜也的确是将工业设计放在优先位置的: 小米 AI 眼镜采用了较为保守的 D 型方框设计,整体造型接近经典的威灵顿式镜框(Wellington Frame),与上周 Meta 与欧克利合作的 Oakley Meta HSTN 的圆框型相比,小米的选择更加适合亚洲人脸型,搭配最大可以 12 度外翻的转轴,有效避免了以往智能眼镜眼镜腿粗厚导致的夹头问题。 亨利·卡维尔版本的《超人》在伪装成克拉克·肯特时,选择的就是威灵顿风格镜框 在造型与颜色方面,小米 AI 眼镜只有一种可选的框型与三种配色:黑色、玳瑁棕与鹦鹉绿,其中后两种是烟熏色风格的半透明镜架,与「透明探索 ...
荣耀确认启动A股IPO辅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7 07:23
荣耀A股IPO进展 - 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于6月26日获中国证监会上市辅导备案 辅导券商为中信证券 标志公司正式启动A股上市流程 [1] - 公司于2024年底完成股份制改造 目前已组建包括券商、律所、会计师在内的上市筹备团队 [4] 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加速推进"阿尔法战略"AI转型 新一代AI折叠屏旗舰手机荣耀Magic V5定档7月2日发布 [2] - 持续加码AI基础研发 构建开放生态体系 业务已拓展至机器人等前沿领域 [2] - 同步推进全球化战略与AI终端开放生态战略 [4] 市场定位与目标 - 若成功上市 荣耀有望成为A股首家AI终端生态企业 或重塑资本市场AI板块格局 [2] - 销售与服务总裁王班明确目标:2024年底重返国内手机市场前三名 [4] 公司治理 - CFO彭求恩强调将以上市为契机提升治理水平与透明度 适时启动正式上市流程 [4]
Apple Inc. Investors: Please contact the Portnoy Law Firm to recover your losses. August 19, 2025 Deadline to file Lead Plaintiff Motion.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6-27 06:33
集体诉讼案件 - 苹果公司面临集体诉讼 指控其在2024年6月10日至2025年6月9日期间做出虚假或误导性陈述 [1] - 诉讼主要针对苹果在Siri人工智能功能整合时间表上的虚假陈述 以及由此导致的iPhone 16销售影响 [3] - 投资者需在2025年8月19日前提交主要原告动议 [1] 指控内容 - 苹果未能按时在iPhone 16中整合承诺的高级AI功能 导致50%用户因此放弃升级 [5] - 公司业务展望和财务预测被指控夸大 因AI功能缺失将影响销售 [3] - 2025年3月7日苹果宣布无限期推迟Siri更新后 股价随即下跌 [4] 市场反应 -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将苹果目标价从275美元下调至252美元 主要因Siri延迟影响2025-2026年iPhone升级周期 [5] - 《华尔街日报》批评苹果营销未兑现的AI功能 导致股价单日下跌超7% [6] - 2025年WWDC开发者大会未提供Siri功能实质性更新 股价再次下跌 [7] 历史案例 - 代理律所Robbins Geller曾在一起涉及苹果CEO库克的证券欺诈案中获4.9亿美元赔偿 创加州北部地区第三大集体诉讼和解金额 [8] - Portnoy Law Firm累计为投资者追回超过55亿美元损失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