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icon
搜索文档
广东晶准化工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11 16:57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广东晶准化工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何金娴,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 品);生态环境材料销售;饲料添加剂销售;塑料制品销售;金属材料销售;肥料销售;电子专用材料 销售;电子元器件批发;橡胶制品销售;日用化学产品销售;日用品批发;涂料销售(不含危险化学 品);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 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万润股份:积极布局热塑性聚酰亚胺材料领域,包括PEI、TPI、PI-5218,上述产品均已实现销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16:14
聚酰亚胺业务进展 - 公司电子与显示领域聚酰亚胺单体材料已有产品实现批量供应 [2] - 控股子公司三月科技TFT用聚酰亚胺取向剂和OLED用光敏聚酰亚胺(PSPI)成品材料已在下游面板厂实现供应 [2] - 热塑性聚酰亚胺材料领域布局涵盖PEI、TPI、PI-5218三类产品且均已实现销售 [2] 产品应用领域 - 显示领域聚酰亚胺成品材料覆盖TFT取向剂和OLED光敏聚酰亚胺(PSPI)两大应用方向 [2] - 电子与显示领域聚酰亚胺单体材料与成品材料形成产业链协同布局 [2] - 热塑性聚酰亚胺材料突破传统显示领域应用界限 [2]
博苑股份(301617.SZ)暂未在固态电池领域实现销售
格隆汇· 2025-09-11 15:59
公司业务现状 - 碘化物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医药、化工、光电材料、饲料、食品等领域 [1] - 暂未在固态电池领域实现销售 [1] 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将围绕自身主营业务积极探索新产业领域应用场景 [1] - 开展可行性研究并在稳妥基础上探索尝试新业务领域 [1]
A股异动丨长华化学一度跌逾5% 厦门创丰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3%股份
格隆汇APP· 2025-09-11 13:25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低开5.6%报30.35元 [1] - 开盘后股价拉升 跌幅收窄至不足1% [1] 股东减持计划 - 特定股东厦门创丰及其一致行动人厦门昕锐、宁波创丰计划减持 [1]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 [1] - 减持时间安排为公告披露后3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 [1] - 计划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4,174,154股 [1] - 减持股份占剔除回购股份后公司总股本比例为3% [1]
江西臻航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3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11 12:26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江西臻航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余海兵,注册资本300万人民 币,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 品),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再生资源回收(除生产性废旧金属),常用有色金属冶炼,化工产品 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金属矿石销售,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有色金属合金销售,高性能有色 金属及合金材料销售,食用农产品初加工,农副产品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 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吉林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赴专精特新企业调研并开展安全生产检查
搜狐财经· 2025-09-11 11:24
吉林市专精特新企业调研 - 市长王吉调研吉林市重点专精特新企业运行及安全生产情况 [1][3][5] 凇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运营情况 - 公司主营2-丁烯醛产品 年产能达3万吨 [3] - 产品应用于山梨酸 山梨酸钾 医药制品和农药中间体加工 [3] - 销售网络覆盖山东 浙江 江苏等地区 [3] - 市长实地考察生产车间与控制室 重点关注工艺流程 智改数转及安全管理工作 [3] 华涂化工(吉林)有限公司运营情况 - 公司专注汽车涂料研发生产经营 年产5万吨汽车涂料及防冻液装置 [5] - 填补国内汽车产业链高端原厂涂料市场自主品牌空白 [5] - 市长调研研发中心及生产车间 关注科技创新 产品研发及安全措施落实 [5] 政府对企业发展指导方向 - 强调专精特新是中小企业重要发展方向 对提升经济质量与企业竞争力具重要意义 [5] - 企业需加大研发投入 争创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 成为产业链"隐形冠军" [5] - 要求深化智改数转 加快设备更新与技术迭代 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5] - 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运用技防手段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5] - 政府承诺加大扶持力度 提供市场开拓 人才服务及政策支撑等保障措施 [5]
巴斯夫推出全新固力顺 低电导率冷却液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10:50
人民财讯9月11日电,巴斯夫9月10日宣布推出新型GLYSANTIN ELECTRIFIED固力顺低电导率冷却 液,旨在提升电动车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该系列冷却液符合将于10月1日在中国生效的新国标 GB29743.2-2025标准,其设计旨在降低电池安全的风险,从而提升整车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巴斯夫在 位于上海的浦东基地已启动新型低电导率冷却液的生产。 ...
巍华新材9月10日获融资买入256.94万元,融资余额1.17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10:23
股价及交易表现 - 9月10日股价微涨0.17% 成交额2324.49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256.94万元 融资偿还186.31万元 融资净买入70.63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17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3.52% 超过近一年60%分位水平 [1] 融资融券情况 - 融资余额1.17亿元 处于较高水平 [1] - 融券余量0.00股 融券余额0.00元 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 处于高位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8月29日股东户数2.02万户 较上期增加1.00% [2] - 人均流通股9131股 较上期减少0.99%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4.37亿元 同比减少30.71%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8315.32万元 同比减少52.91% [2] 公司基本信息 - 位于浙江省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 成立于2013年10月12日 [1] - 2024年8月14日上市 主营氯甲苯和三氟甲基苯系列产品 [1] - 收入构成:三氟甲基苯系列79.35% 氯甲苯系列19.71% 其他0.95% [1] 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42亿元 [3]
2025年中国甲基叔丁基醚(MTBE)行业供需及价格概析:供需宽松格局深化促使价格中枢承压下移[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1 09:58
产业发展概述 - MTBE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征性醚味的液体 沸点和冰点较低 在有机溶剂中溶解性优异但水中溶解度有限 属于高度易燃危险品 对黏膜组织具有明显刺激性[2] - 作为汽油添加剂可替代四乙基铅 与汽油互溶性良好 能提高汽油抗爆性和品质 是生产清洁汽油的理想调合组分 辛烷值达109 对直馏汽油调合后辛烷值高达136[2] - 提高汽油燃烧效率 燃烧后产生的汽车尾气不含铅 同时改善汽车性能并降低汽油成本[2] 行业政策背景 - 政策体系以节能降碳驱动生产升级 环保标准强化风险管控 贸易便利优化流通效能为核心导向 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协同治理框架[4] - 国务院通过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严格产能政策并推动石化行业工艺再造 生态环境部配套水质检测标准与排放规范构建地下水污染监测防控体系[4] - 海关实施智慧检疫与分级通关机制 通过风险分类管理提升进出口效率 政策整体推动产业从规模扩张转向绿色集约[4]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原料供应以碳四馏分和甲醇为核心 生产工艺涵盖醚化合成与精馏提纯等关键技术环节[4] - 中游产能布局呈现区域集群化特征 主要依托大型炼化基地实现规模化生产[4] - 下游应用以车用汽油添加剂为主导需求 占比约94% 同时覆盖溶剂制药等精细化工分支[4][6] 下游应用结构 - 调和汽油领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占比94% 与中国油品质量政策及庞大汽油消费市场直接相关 但对燃油需求波动高度敏感[6] - 化工应用占比5% 主要用于裂解制取高纯度异丁烯 生产丁基橡胶聚异丁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产品 保持年均6%-7%的温和增长[6] - 其他应用占比1% 涵盖医药溶剂萃取剂等零星需求 尚未形成规模化市场[6] 供需现状 - 2024年产量1685.7万吨 需求量1437.6万吨 产能持续扩张但增速趋缓 结构性过剩压力凸显[1][8] - 上游原油成本波动与环保政策升级驱动生产企业加速技术迭代 下游汽油消费受新能源汽车替代影响增长乏力[8] - 供需宽松格局深化促使价格中枢承压下移 行业向高附加值产品开发与绿色生产工艺转型[1][8] 进出口情况 - 2024年进口量0.38万吨 较2023年增长52% 进口量持续缩减至微量水平 反映国内自给能力提升[10] - 2024年出口量248.51万吨 较2023年增长32.1% 出口成为平衡国内供需矛盾的重要渠道 主要流向东南亚中东及拉美等区域[10] - 出口受国际市场价格套利空间驱动 但2024年国际需求疲软及价差收窄导致出口增速放缓[10] 价格走势 - 价格呈现先升后降趋势 前期受原油成本上行及汽油品质升级政策驱动持续攀升至阶段性高位[12] - 新能源汽车加速替代导致汽油消费结构性萎缩 环保政策限制传统燃油添加剂应用空间 下游需求支撑减弱[12] - 供应端新增产能集中释放加剧市场过剩压力 出口市场外需转弱进一步深化国内供需矛盾[12] 企业竞争格局 - 产能呈现高度分散格局 头部企业大连恒力仅占6%份额 前九名企业合计份额不足23% 其他中小企业产能占比高达77%[13] - 行业集中度低竞争激烈 产能严重过剩导致市场供需失衡 汽油消费增速放缓及新能源汽车替代加剧产能消化压力[13] - 未来依赖出口缓解过剩 通过加速整合淘汰落后产能 向化工原料等多元化应用领域拓展[13] 发展趋势 - 加速向绿色低碳生产模式转型 研发新型高效催化剂 优化废气处理技术 探索生物质原料替代传统石化原料[13] - 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以响应国家双碳目标 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与污染物排放 推动产业链向清洁化低排放方向升级[13] - 拓展多元化应用场景开发高附加值衍生产品 如医药中间体高性能树脂溶剂 探索可再生能源存储介质生物基材料合成等新兴领域[14]
丙烯 维持偏弱震荡
期货日报· 2025-09-11 09:12
终端消费疲软 综上所述,虽然美联储降息预期持续升温,宏观预期较为乐观,但丙烯行业基本面依然偏弱。目前国内 丙烯产量稳步增加,进口压力不减,下游需求偏弱,PP产业链承压。在基本面偏弱的情况下,国内丙 烯厂家库存开始累积,预计后市丙烯期货2601合约维持偏弱震荡走势。 随着国内PDH装置利润修复,企业开工意愿较强,丙烯装置产能利用率上升。隆众资讯发布的数据显 示,8月国内丙烯装置产能利用率环比小幅上升0.9个百分点,至73.4%,同比小幅上升1.2个百分点。受 此影响,8月我国丙烯产量为530.56万吨,环比增加13.67万吨,增幅为2.6%,同比大幅增长15.7%。步 入9月,国内丙烯产量延续增长趋势。数据显示,上周国内丙烯产量为123.33万吨,环比增加2.54万吨, 增幅为2.10%;产能利用率为74.98%,环比上升0.12个百分点。考虑到今年9月万华蓬莱、东明石化装置 存在重启计划,叠加国亨PDH装置重启后产量逐步增加,预计国内丙烯现货供应压力增加。 进口方面,自今年8月以来,韩国丙烯装置产能利用率明显下降,预计后期流向我国市场的韩国货源将 减少。不过,同期东南亚地区丙烯供应显著增长,其富余货源正陆续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