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龙新材料

搜索文档
年产23万吨尼龙新材料项目公示
DT新材料· 2025-08-19 00:05
【DT新材料】 获悉,8月14日, 沧州旭阳化工有限公司 年产23万吨尼龙新材料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 据悉,项目选址在沧州市渤海新区黄骅市港城产业园区石化产业聚集区、沧州旭阳化工有限公司现有厂区内,建设4条尼龙新材料生产线,购置反应 器、萃取塔、干燥塔、储罐等22台(套)主要设备。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23万吨尼龙新材料生产能力, 包括年产7万吨全消光高速纺切片、7万吨半消 光高速纺切片、7万吨膜级切片、2万吨差异化尼龙切片。 据悉, 沧州旭阳化工有限公司 现有工程主要包括, 一期15万t/a己内酰胺生产项目、二期30万t/a己内酰胺生产项目、一期13.5万t/a环己酮生产项目、 二期27万t/a环己酮生产项目、2000t/a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生产项目、34.3万t/a双氧水生产项目、30万吨/年合成氨装置、8万Nm3/h兰炭制氢装置 、热 电联产装置、区域供热中心一期项目,以上项目均采取了废气、废水、噪声等环保治理设施,污染物均可达标排放,固体废物均妥善处置或综合利用。 说明: 本文部分素材来自网络公开信息,由作者重新编写,系作者个人观点,本平台发布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观点,不代表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 ...
哪些建筑标的受益于“反内卷”?
天风证券· 2025-08-18 18:11
行业投资评级 - 建筑装饰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并维持该评级 [5] 核心观点 - 反内卷政策持续深化,建筑企业从"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切换,33家建筑类央企、国企和民企发布《倡议书》,提出"四不方针":不拼凑规模、不盲目扩张、不过度负债、不设空壳架构 [1] - 建筑行业反内卷的本质是价值回归,通过优化供需来优化盈利和现金流,地方建筑国企来自央企的竞争压力有望边际缓解 [2] - 国际工程板块受益于资源品涨价预期和下游盈利改善带动的产线升级改造需求增加 [3] - 钢结构板块受益于钢价上行和行业出清加速,龙头企业技术优势和海外布局进一步凸显 [4] 传统低估值央国企蓝筹 - 分红能力:25Q1九大建筑央企新签订单市场份额提升至59.89%,但利润率承压,关注中国建筑、四川路桥等具备较强分红能力的建筑央国企蓝筹 [2] - 价格弹性:大宗资源品涨价预期提升,布局资源品业务的公司如中国化学、中国中铁具备业绩弹性 [2] - 科技转型:建筑行业未来有望受益于智慧城市、智慧建造等科技型基建需求,科技转型成为重要路径,推荐隧道股份、中国建筑国际 [2] 国际工程板块 - 焦煤价格回暖利好北方国际业绩弹性释放,24年焦煤销量512万吨,贡献利润超6亿,26年中性预期下焦煤业务贡献7.7亿元利润 [3] - 反内卷推动钢铁、水泥等行业产线升级改造需求增加,利好中材国际、中钢国际等专业工程公司 [3] 钢结构板块 - 钢价上行利好制造端企业如鸿路钢构,吨净利从22Q3的347元跌至24年的111元,改善弹性较大 [4] - 钢结构安装企业如精工钢构受益于行业出清和海外布局,25H1海外订单同比增长94% [4] 重点标的推荐 - 央国企蓝筹:中国建筑、中国化学、中国中铁、四川路桥、隧道股份 [9] - 国际工程:北方国际、中材国际、中钢国际 [9] - 钢结构:鸿路钢构、江河集团、精工钢构 [9]
通江达海!河南:加快培育形成临港化工产业集群
中国化工报· 2025-06-16 22:31
河南省临港产业发展规划核心观点 - 河南省提出打造中部便捷水运出海通道 构建"三核引领 五带协同 多点支撑"的临港产业发展格局 [1] - 规划提出到2030年临港产业规模超万亿元 形成9个以上千亿级临港产业集群 [4] - 10条重点临港产业链目标达到万亿、千亿能级 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发展 [4] 临港产业体系布局 - 构建"1+6+N"产业体系:1个先导产业(临港物流业) 6大类制造业(先进装备/钢铁/新材料/食品/轻工纺织/新能源汽车) N个服务业 [3] - 重点培育10条产业链:电力装备/船舶制造/工程机械/先进钢铁材料/化工新材料/绿色建筑材料/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家居/新能源汽车 [3] - 化工新材料领域重点突破方向:先进高分子材料/电子化学品/钛基新材料 形成开封/平顶山/洛阳等上游产业集群 [3] 空间发展格局 - 3大核心:周口/信阳/郑州临港发展核心 [4] - 5大经济带:沙颍河/淮河/贾鲁河/唐白河/沱浍河临港产业带 [4] - 无水港布局:开封/洛阳/安阳等豫西豫北地区规划建设腹地支撑点 [4] 化工新材料产业链规划 - 上游原料:煤化工/石油化工产物及磷矿石/萤石等 集中在开封/平顶山/洛阳 [3] - 中游材料:高分子材料/生物基材料/氟基新材料等 布局周口/开封/漯河等6市 [3] - 下游应用:重点拓展装备制造/汽车等领域 推动尼龙纺织/可降解塑料等终端产品 [3]
钢铁丛林绽放绿色奇迹 ——探访华鲁恒升的低碳发展密码
中国化工报· 2025-06-16 10:29
战略转型 - 公司从传统煤化工龙头转型为绿色高端化工标杆,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核心理念[1] - 2024年入选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支柱型雁阵集群"头雁企业"[2] - 确立"绿色化工、生态恒升"环保理念和"固碳增值、降碳提效"低碳发展理念[2] - 提出"内涵式发展"理念,坚持资源集约与绿色战略并重[2] 业务布局 - 形成化学肥料、基础化学品、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材料四大产业集群[3] - 高端溶剂项目投产后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产能跃居国内首位[3] - DMF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成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3] - 2024年新能源新材料营收占比超50%,高端化工产品利润贡献率突破60%[3] 技术创新 - 开发"一头多线"柔性多联产工艺,形成大型化工装置园区化精益运行模式[7] - 万元产值综合能源消费量较行业平均水平降低20%以上[8] - 2024年回收己二酸副产物氧化亚氮近2万吨,创造近亿元收益[8] - 与华能德州电厂合作"蒸汽热源项目",年减少燃煤约8万吨[8] 节能降碳 - 万元产值综合能源消费量较五年前下降42%,相当于年减少标准煤16万吨[12] - 煤制合成氨、煤制甲醇、醋酸3个产品连续12年获评全国能效领跑者[12] - 2024年完成8类产品碳足迹认证,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20年下降33%[13][14] - 氮氧化物排放强度较2020年下降43.5%[14] 研发投入 - "十四五"以来研发投入超40亿元,新增专利160余项[13] - 2024年新获专利授权31项,其中1/3聚焦绿色节能与提质增效技术[13] - 投资2.8亿元建设科技研发园,打造绿色技术孵化核心引擎[13] 循环经济 - 将炉渣加工为建材产品,2024年生产外售8600万块砖[14] - 建有10套污水处理设施和高效环保治理设施[14] - 安装10台环境空气在线监测设备,实现污染物实时监控[19] 数字化转型 - 建设园区安全环保应急管控平台和生产管控一体化智能平台[15] - 实现安全、环保、应急一体化管控,提升运营效率[15] - 运用安全生产大数据智能分析、全场景三维可视化等新技术[14]
【私募调研记录】宽远资产调研新 和 成
证券之星· 2025-06-09 08:07
公司调研情况 - 知名私募宽远资产近期调研上市公司新和成 参与公司策略会及现场交流 [1] - 新和成在生物发酵 新材料 香料香精等领域持续布局 生物发酵产品涵盖维生素C 辅酶Q10等 [1] - 新材料板块与主营业务协同性强 需求增长显著 [1] - 香料香精业务2024年营收达39 16亿元 同比增长19 62% 并在山东启动新产品布局 [1] - 液体蛋氨酸项目正进行试产前准备 天津尼龙新材料项目已取得多项批复 [1] - 公司注重海外布局 已在多国设立子公司和研究所 [1] - 公司坚持创新驱动 深耕精细化工 提高综合竞争力 [1] - 2025年实施两次现金分红 并推出购计划 以提振市场信心 [1] 机构背景 - 上海宽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5月 注册资本1000万元 实收资本1000万元 [2] - 主要经营范围包括资产管理 实业投资 企业资产重组 收购兼并及策划 投资咨询等 [2] - 核心投研团队具有10年以上成功二级市场投资经验 历经数轮牛熊 长期过往业绩排名业界前列 [2] - 依靠选股优势取得长期超越市场的超额收益 [2] - 秉承价值投资理念 以寻找确定性增长和分享上市公司成长果实为核心出发点 重视长期业绩稳定成长 [2]
中国化学(601117):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实业板块增长亮眼,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光大证券· 2025-05-04 22:5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5Q1新签合同高增,煤化工投资增长下核心主业有望稳步增长,对等关税下己二胺等化工品涨价,实业板块有望实现量利齐增,上调公司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64.3/68.9亿元(上调幅度为8%/4%),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73.5亿元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1858.4/56.9/55.1亿元,同比+4.2%/+4.8%/+6.0%;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445.0/14.4/14.1亿元,同比-1.0%/+18.8%/+22.6% [4] 点评 - 新建投产项目拉动实业板块增长,境外业务景气度较高:2024年公司化学工程/基础设施/环境治理/实业及新材料/现代服务业实现营收1522/206/22/88/16亿元,同比+6.9%/-6.4%/-22.1%/+13.4%/-47.7%;2024年公司境内/境外实现营收1391/462亿元,同比-2.3%/+30.1% [5] - 2024年基建新签合同增速亮眼,2025Q1新签合同提速增长:2024年公司新签合同3669亿元,同比增长12.3%,境内/境外新签合同为2536/1133亿元,同比增长12.2%/12.6%;2025Q1公司新签合同增长提速,实现新签合同597.9亿元,同比增长60.7% [6] - 毛利率持续提升,2025Q1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2024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为10.1%/3.4%,同比+0.70/+0.01pct;2025Q1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为9.3%/3.6%,同比+1.29/+0.58pcts,毛利率提升、财务费用率下降,叠加营业外收入的增加,拉动公司2025Q1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 [7] - 现金流略有承压,2024年分红比例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2024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87.2亿元,比上年同期少流入4.1亿元,2025Q1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151亿元,较上年同期多流出83.3亿元;2024年公司拟每10股派1.86元,拟分红总额约为11.4亿元,同比增长4.5%,2024年公司分红比例约为19.98%,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8]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上调公司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64.3/68.9亿元(上调幅度为8%/4%),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73.5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9]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 - 给出2023 - 2027E年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的相关数据,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折旧和摊销等各项指标 [11][12] 主要指标 - 给出2023 - 2027E年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费用率、每股指标、估值指标等相关数据,如毛利率、资产负债率、销售费用率等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