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
搜索文档
第三方支付公司是否该为电信诈骗“消失的钱”负责?听金融法官讲
贝壳财经· 2025-06-04 23:30
互联网金融与第三方支付行业 - 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背景下 第三方支付公司与线上理财平台结合为金融消费者提供便捷投资渠道 [1] - 支付环节漏洞导致资金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电信诈骗案件中投资者常要求第三方支付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1] 典型案例分析 - 2017年投资者杨某通过某支付公司向理财平台转账312万元 资金被擅自跳转至两家问题商户账户 仅追回128万元 [2] - 涉事支付公司存在两项违规操作:允许非同名账户转账违反《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 未核实商户经营内容违反《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 [3][4][5][6][7] - 法院认定支付公司"表面合规、实质失职" 按《和解协议》承担70%赔偿责任(129.5万元) 驳回投资者追加30%赔偿的诉求 [8][9] 行业监管要求 - 支付机构必须核验转账双方身份信息和账户信息 确保银行账户与支付账户属于同一客户 [3] - 收单机构需监测商户经营活动 对异常交易采取延迟结算、暂停交易等措施 [5][6] 消费者行为警示 - 投资者未核实理财平台资质 盲目追求高收益导致资金损失 [8] - 金融消费者应保存转账记录等证据 发现异常立即冻结账户并报警 [10]
涉10项业务违规 中通支付被罚没逾1800万元
国际金融报· 2025-06-03 22:01
第三方支付公司再收超千万元罚单! 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近日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公示表显示,中通支付有限公司 (下称"中通支付")因10项违法行为类型被警告、通报批评,罚款834.9万元,没收违法所得 1059.624856万元,罚没金额合计1894.52万元。 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告诉记者,处罚涉及支付业务全流程的多项关键环节:第一,未按规定 建立网络接口制度,且未能监测特约商户接口被转接。这直接导致支付通道存在被非法利用的风险,可 能引发资金截留或信息泄露;第二,消费者权益保护得到重视,"按规定进行资金结算,且未采取支付 指令验证措施"就涉及支付重复扣款等问题,与2024年该公司交易类客户投诉量激增67%直接相关;第 三,反洗钱相关行业老问题依然存在,客户尽职调查缺失和可疑交易监测失效都可能被洗钱分子利用, 导致资金流向不明。 王蓬博表示,从接口管理到交易监控,监管覆盖支付业务全链条,且单笔罚没金额达1894.52万 元,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显示监管对系统性风险漏洞的零容忍态度,机构违规成本持续提高。 时任中通支付副总经理曹某菊因对未严格履行客户尽职调查义务、未履行对可疑交易的风险监测和 相关 ...
2022-2024年度第三方支付罚单统计与分析报告
移动支付网· 2025-06-03 14: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对2022 - 2024年第三方支付罚单进行统计分析,涵盖罚单数量、金额、违规情形、地域和时间分布等方面,反映支付行业监管态势及存在的问题 [4][7][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罚单数量、“双罚率”逐渐稳定 - 2022 - 2024年支付机构罚单数量分别为55张、57张、7张,“双罚率”分别为40%、44%、42% [4] 二、破单一年份记录,2023年罚单金额合计超64亿 - 2023年人民银行对支付机构开出罚单金额达54.14亿元,支付宝支付等机构被罚金额高,部分机构如得仕股份、汇付天下等收高额罚单 [7][10] 三、百万级、千万级罚单越来越多 - 2022 - 2024年千万级罚单数量分别为3张、9张、5张,监管使支付机构面临市场份额和合规压力 [11] 四、违规情形分布广泛:收单、反洗钱相关最多 - 支付机构罚单违规情形包括违反消保、收单、支付结算、反洗钱等规定,随着技术发展带来新风险,因反洗钱规定受处罚情况增多 [19][20] 五、支付机构罚单地域分布:北京、上海是重点 - 2021 - 2024年,人民银行总行及分支机构对支付机构处罚,北京、上海罚款金额高,两地因经济活动活跃、支付业务集中成为监管重点区域 [22] 六、支付机构罚单时间分布 - 2022 - 2024年,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对支付机构处罚金多集中在下半年 [26]
拉卡拉今日涨停 深股通专用席位买入1.27亿元并卖出3769.94万元
快讯· 2025-05-29 16:31
市场表现 - 公司今日涨停 成交额达36 84亿元[1] - 换手率高达22 94%[1] 资金动向 - 深股通专用席位净买入8939 06万元(买入1 27亿元 卖出3769 94万元)[1]
第三方支付罚单不止!哪些红线要警惕
北京商报· 2025-05-28 21:09
第三方支付机构处罚情况 - 新生支付因违反清算管理规定和机构管理规定被罚款48万元 [1][3] - 天津融宝支付因未按规定保管资料和未有效控制支付业务风险被罚款13万元 [3][5] 公司背景信息 - 新生支付成立于2008年,注册资本1亿元,拥有全牌照支付业务许可证,业务类型调整为储值账户运营Ⅰ类、Ⅱ类(全国)及支付交易处理Ⅰ类(部分省份) [6] - 天津融宝支付成立于2011年,业务类型为储值账户运营Ⅰ类,覆盖全国互联网支付和移动电话支付 [6] 行业监管趋势 - 《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后,监管范围扩大,新增处罚条款如资料保管不规范等 [6] - 监管对储值账户运营Ⅰ类机构的资金流向监测、用户信息保护等反洗钱要求显著提高 [6] - 2025年一季度支付行业罚单数量同比上升,呈现"双罚制"、大额罚款等特征 [7] 合规重点领域 - 数据安全、账户与商户管理是行业红线 [6] - 反洗钱动态监测、账户与资金安全为查处重点 [7] - 支付机构需加强商户管理、风险控制措施以弥补合规短板 [6] 机构应对建议 - 增加技术投入提升反洗钱和商户巡检能力 [8] - 加强与监管沟通,聚焦数字支付、跨境支付等战略机遇 [8] - 建立支付安全及反洗钱风控顶层制度,落实合规责任到具体部门与人员 [8]
富友支付再次赴港IPO:净利润波动明显,上市前多次宣派股息
搜狐财经· 2025-05-22 16:29
公司上市申请 - 公司提交港股上市申请,中信证券、申万宏源香港为联席保荐人,曾于2024年4月和11月两次申请 [1] - 公司是中国多领域的全能型数字化支付科技平台,为不同规模及行业的客户提供多渠道支付服务及增值服务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19.6%,收入分别为11.42亿元、15.06亿元、16.34亿元 [2][6] - 2024年归母净利润8406.5万元,较2023年的9316.5万元下滑 [2][7] - 2024年毛利为4.23亿元,销售成本为12.11亿元,经营利润为1.04亿元 [8] 股息派发 - 2022-2024年累计宣派股息约1.85亿元 [11] - 2025年宣派中期股息4000万元,其中2440万元已于2025年3月派付 [2][11] 行业地位 - 按2024年TPV计算,公司在中国综合数字支付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8位,市场份额为0.8% [4] - 2024年中国综合数字支付服务市场TPV为268.6万亿元,三大非独立提供商合计占据75.6%市场份额 [3] - 公司2024年TPV为2.1万亿元,在独立支付服务提供商中排名靠前 [6] 募资用途 - 拟将募资用于增强产品组合、投资技术平台及基础设施、扩展支付网络及深化与合作伙伴关系 [12] 股权结构 - 富友集团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61.00% [9]
拉卡拉:扎实推进“推广数字支付、共享数字科技、兑现数据价值”经营战略 将加快AI融合步伐
全景网· 2025-05-21 08:25
AI技术布局 - 公司推行"AI First"理念 以AI技术为核心引擎 以"AI+数据"中台为依托 以AI场景化应用为落脚点 推动研发 风控 运营 客服等工作的智能化升级 [1] - 深度融合多模态处理 AIGC自助生成等AI能力 推出更多面向内部运营和商户经营的场景化AI Agent [1] - AI客服智能体在全年800+万次客户接线服务中实现超70%人工替代 [1] - AI风控智能体100%覆盖商户入网审核作业 准确率达85% [1] - 贷后管理AI智能体 培训AI智能体等已在银行客户成功落地 [1] - 2025年公司将加快AI融合步伐 重塑新一代商户钱包APP产品 通过多模态智能对话重构支付服务 打造商户智慧开店 智慧经营的智能体应用 [1] 外延式发展战略 - 公司扎实推进"推广数字支付 共享数字科技 兑现数据价值"的经营战略 稳固支付业务的领先优势 [2] - 加快支付与SaaS融合 推动公司业务转型 聚焦重点领域 深化"支付+"布局 [2] - 增强为商家从前端到后台的全链路经营需求提供深层次服务的能力 助力商户生意增长 [2] - 实现公司业务的纵向和横向拓展 通过提升商户服务附加值 推动公司盈利能力更长远的增长 [2]
拉卡拉:孙浩然拟减持不超2.45%公司股份
快讯· 2025-05-20 21:48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孙浩然计划在2025年6月12日至2025年9月11日期间减持不超过1927.09万股 [1]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 [1] - 减持股份占剔除回购股份后公司总股本的2.45% [1]
跨境支付,给不了拉卡拉想象力
虎嗅APP· 2025-05-19 18:22
核心观点 - 人民币国际化成为中美博弈重要一环,为跨境支付结算机构带来机遇,但拉卡拉跨境支付业务对业绩贡献有限[1][12][19] - 拉卡拉面临C端市场失守、B端收单业务增长天花板明显的困境[3][4][19] - 跨境支付虽呈现高速增长,但交易金额占比仅1.16%,难以成为第二增长曲线[14][15][16] 公司业务现状 - 2024年营收57.59亿元同比下降2.96%,归母净利润3.51亿元同比暴跌23.26%[1] - 2025年Q1营收和净利润进一步下滑13.01%和51.71%[1][17] - 支付业务占营收89.70%,其中收单业务模式依赖商户交易规模和净费率[4][5] - 2024年支付交易金额4.22万亿元(银行卡2.86万亿+扫码1.36万亿),较2023年4.51万亿下滑[9] 商业模式分析 - 商户拓展依赖渠道商分润模式,2018年渠道拓展占比85.1%,核心代理分润比例达80%-100%[6][7] - 行业竞争导致分润比例趋于稳定,公司缺乏定价话语权[6][7] - 2024年活跃商户数同比提升9%,中大型客户如理想、蔚来等数量翻番[7] 跨境支付业务 - 2024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64万亿元同比增长23%,跨境电商进出口额2.63万亿元[11] - 公司跨境支付交易金额492亿元同比增长14%,占整体交易额仅1.16%[14][15] - 跨境商户规模同比增长80%,外卡受理商户增长200%,但业务营收估算仅1.96亿元[14][15] - 2025年Q1跨境商户规模和交易金额同比分别增长76%和85%,仍难扭转业绩下滑[16][17] 行业竞争格局 - 移动支付革命导致公司C端市场份额不足1%,2016年被迫转向B端收单[3] - 银行系占据跨境支付大额清算主导地位(CIPS处理52万亿元),支付宝侧重C端场景[12] - 公司定位中小额高频跨境支付,覆盖100个国家及亚马逊等电商平台[12]
跨境支付,给不了拉卡拉想象力
虎嗅· 2025-05-19 15:0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57.59亿元同比下降2.96% 归母净利润3.51亿元同比暴跌23.26%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进一步下滑13.01%和51.71% [2] - 2024年支付交易金额4.22万亿元较2023年4.51万亿元有所下滑 [13][14][15] 业务结构演变 - 早期以便利店覆盖场景的支付网络构建业务基础 [3] - 2016年剥离个人支付业务全面转向B端收单导致毛利率从72%骤降至55% [4] - 截至2024年以收单为主的支付业务占营收比例达89.70% [4] 商业模式特征 - 收单业务收入取决于商户交易规模和平均收单净费率 [5] - 商户拓展外包给渠道商并通过分润模式支付费用 [6] - 2018年通过渠道端拓展商户占比达85.1% 核心代理机构分润比例达80%-100% [7] 市场竞争格局 - 移动支付市场份额已不足1% [4] - 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平台通过直联模式压缩收单服务商市场空间 [6] - POS机等收单业务可能被其他支付机构或银行取代 [9] 跨境支付业务 - 跨境支付和外卡受理商户规模分别同比增长80%和200% [21] - 2024年跨境支付交易金额492亿元同比增长14% 占总支付交易金额1.16% [21][22] - 跨境支付业务营收估算约1.96亿元对总收入57.58亿元影响有限 [22] 行业环境因素 - 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5万亿元增长7.2% 2024年48.79万亿元增长3.5% [12] - 2024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约64万亿元同比增长23% [18] - 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2.63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1万亿元 [18] 战略定位与挑战 - 聚焦中小商户长尾需求及中小额高频交易场景 [19] - 跨境支付网络覆盖全球超100个国家接入亚马逊等主流电商平台 [19] - 业务增长与线下消费景气度高度相关缺乏强劲增长动力 [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