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三方支付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8873.1192万元和8873.1192万元!一个丢了牌照的支付公司故事
上海证券报· 2025-08-24 09:26
核心事件 - 得仕股份因违反清算管理规定等被央行上海市分行罚没8873.1192万元 [1][4] - 公司被上海金融法院立案执行相同金额的款项 [1][3] - 公司因支付牌照被注销起诉央行 案件正在北京金融法院审理中 [2][12] 行政处罚与法律风险 - 2023年12月因违反商户管理规定和清算管理规定被罚没8873.1192万元 其中没收违法所得242.615373万元 罚款8630.503838万元 [4][5] - 2022年因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被处以430万元罚款并责令限期改正 [9][10] - 公司员工顾某某因协助赌博平台开通支付通道被判开设赌场罪 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20万元 [8][9] 支付牌照与业务影响 - 支付牌照于2025年1月被央行注销 [12][13] - 2021年8月央行中止支付牌照续展审查 [14] - 2025年4月中国银联终止公司银联收单业务资格 [14] - 支付交易量在2021年骤降90.4% 营收从2020年2.91亿港元降至2672.9万港元 [24][25] - 2024年支付服务业务营收进一步萎缩至115.9万港元 同比减少45.8% [27] 财务与经营状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 公司增值税欠税余额343.73万元 欠城市维护建设税14.08万元 [16] - 2020年第三方支付业务分类亏损12.57亿港元 2021年收窄至6.91亿港元 2024年亏损1.04亿港元 [24][27] 股权结构与历史沿革 - 公司由上海得仕控股有限公司持股56.82% 后者为上海懋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17] - 2019年万辉化工以7.9亿港元收购目标公司51%股权 间接获取支付牌照 [18][24] - 公司曾于2017年挂牌新三板 两年多后摘牌 [17] 关联案件背景 - 公司曾为网络赌博平台"励扬太阳城"提供支付通道 赌资流转超10亿元 获取通道费1874.54万元 [7][8]
增资至223亿增幅约46%!财付通为何如此“大手笔”?
搜狐财经· 2025-08-11 14:10
公司基本信息 - 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8月 法定代表人为郑浩剑 经营范围包括电子商务 电子支付 支付结算和清算系统的技术开发 [1] - 公司由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和深圳市世纪凯旋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1] 注册资本变更 - 公司注册资本由153亿人民币增至223亿人民币 增幅约46% [1] -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批准公司增资70亿元 刷新第三方支付机构资本记录 [1] - 具体注册资本变更从1530000万人民币增至2230000万人民币 增幅45.7% [2] 股东及出资结构 -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出资额1453500万元 持股比例95% [2] - 深圳市世纪凯旋科技有限公司出资额76500万元 持股比例5% [2]
中国儒意募资约39亿港元 将主要用于战略投资及收购
证券时报网· 2025-08-01 18:51
融资活动 - 以每股3港元价格配发13亿股新股 发行价较最新收盘价3.13港元折价4.3% [1] - 新股数量相当于当前已发行股本8.12%及发行后总股本7.51% [1] - 募资总额39亿港元 净额38.95亿港元 认购方为无极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香港及阿布扎比双总部) [1] - 2024年已开展两次股本集资 分别募资35.22亿港元和23.02亿港元 [1] 资金用途 - 募资额20%用于业务增长及扩张 60%用于战略性投资及收购 20%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2] - 通过配股而非供股或公开发售筹集资金 可继续以较低成本获得资金 [2] 股权结构变化 - 发行后第一大股东柯利明持股从16.41%降至15.18% 腾讯控股持股从16.13%降至14.92% [2] - 认购方无极资本将持有7.51%股份 [2] 业务扩张 - 7月22日以2.4亿元现金收购万达金融持有的快钱30%股份 进军第三方支付领域 [1] - 此前收购字节跳动和腾讯旗下游戏资产及万达电影院线资产 [1] 财务表现 - 预计2025年上半年除税后综合净利润10亿元至12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1.23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2] - 预计上半年收入21亿元至23亿元 较2024年同期18.40亿元增长14%至25% [2] - 增长源于整体业务稳健增长与协同效应释放 核心板块协同驱动提升变现效率 [3] - 2021年收购Virtual Cinema Entertainment Limited的认股权证行权后不再影响利润 [3]
王健林再“割肉”,中国儒意2.4亿拿下“万达弃子”是福是祸?
观察者网· 2025-07-28 21:55
交易概况 - 中国儒意通过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上海儒意星辰以2.4亿元现金收购快钱金融30%股权,分三期支付 [1][4] - 按交易对价估算,快钱金融整体估值约8亿元,较2014年万达收购时的估值缩水近七成 [4][5] - 交易完成后,中国儒意将成为快钱金融单一最大股东,但快钱金融不成为其附属公司 [4] 快钱金融背景 - 快钱金融是万达金融板块核心资产,拥有首批央行第三方支付牌照,有效期至2026年5月 [4][6] - 2014年万达以3.15亿美元(约20亿元人民币)收购快钱68.7%股权,彼时快钱年交易规模居行业第四 [4][6] - 目前快钱企业人员规模为0,属微型企业 [7] 万达金融板块发展 - 万达曾计划以快钱为核心打造"互联网金融生态链",王健林称金融板块为"未来价值最大"业务 [6] - 2017年万达全资控股快钱后,高层频繁变动,部分人员涉刑事犯罪 [6] - 2018年起因万达资金紧张,快钱多次传出出售意向,但此前与苏宁、京东等巨头的谈判均未果 [7] 中国儒意战略布局 - 公司前身为恒腾网络,2022年更名后重点布局影视、流媒体业务,现通过收购切入金融支付领域 [8][10] - 2023年7月以22.62亿元受让北京万达投资49%股权,后续通过多次交易实现100%控股并间接控制万达电影 [9] - 公司认为快钱的支付服务可与现有流媒体、游戏及万达电影线下业务产生协同效应 [10] 行业分析 - 支付牌照因监管趋严呈现稀缺性,快钱全牌照属性对儒意具有战略价值 [7] - 快钱主要收入来自线下收单业务,但银行卡收单市场整体收缩,未来盈利增速存疑 [11] - 快钱近年多次因违规受罚,包括2022年1004万元罚款及2024年625万元罚款,暴露风控缺陷 [11][12] 股权结构变化 - 交易后快钱股东增至8名,无单一控股股东,形成万达、儒意、常盛私募三足鼎立局面 [7] - 交易需满足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内的先决条件 [7]
7.25犀牛财经早报:期货沉淀资金总量创历史新高 大数据杀熟问题有望解决
犀牛财经· 2025-07-25 09:37
期货市场资金动向 - 7月24日期货市场沉淀资金总量达7783亿元创历史新高 近一月持续保持在7000亿元上方 [1] - "百亿元级"品种增至19个 包括碳酸锂 多晶硅 热卷等 产业企业风险管理需求提升推动资金入场 [1] - 商品市场基本面预期改善 政策影响下多个行业供需格局面临调整 [1] 资本市场动态 - 年内74家上市公司完成定增 募资总额6590亿元 远超去年同期 6家募资超百亿元 [2] - 新基金发行提速 7月24日15只基金集中成立 募集期压缩至3-5天 权益类资产吸引力上升 [1] - 可转债市场下半年规模或缩减至6000亿元以下 正股拉动及增量资金入场或推动震荡走高 [1] 保险与半导体行业 - 人身险预定利率研究值将下调 负债端成本降低 保险资金有望加大入市步伐 [2] - 意法半导体拟9.5亿美元收购恩智浦MEMS传感器业务 涉及汽车安全传感器 2024年收入近3亿美元 [6] 新能源与科技产业 - 全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 技术路线争议转向中试线建设 明年或实现装车应用 [3] - 中国智能手机Q2出货量6896万部同比降4% AI驱动高端化与差异化成破局关键 [3] - 上海将发放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 Robotaxi可收费运营 传统出租车与科技企业合作 [4] 支付与互联网行业 -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注销山东飞银支付等2家会员资格 [5] - 中国儒意2.4亿元收购快钱30%股权 首次进入第三方支付领域 [6][7] - 美团外卖行业恳谈会显示商户被迫参与价格战 客单价下滑7-10元 收入减少15% [5][6] 公司治理与风险 - 希荻微或失去对子公司Zinitix控制权 持股35.31% 若失控将影响2025年财报 [7] - 富森美董事长刘兵被留置 副董事长刘云华代行职责 控制权未发生变化 [8]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道指跌0.7% 纳指涨0.18% 标普500涨0.07% [9] - 谷歌财报显示AI需求强劲 英伟达创新高 特斯拉因悲观展望跌超8% [9][10] - 美国首申失业金人数连降六周 降息预期减弱 2年期收益率涨5个基点 [10]
二度“接盘”万达资产中国儒意首次回应收购快钱逻辑
证券时报· 2025-07-25 02:22
交易概述 - 中国儒意拟以2.4亿元现金收购快钱30%股权,交易对手为万达金融[2][3] - 交易分三期支付,完成后中国儒意将成为快钱最大单一股东[3][6] - 此次交易标志着中国儒意首次进入第三方支付领域[2] 交易背景 - 万达集团2014年以3.15亿美元收购快钱68.7%股权,现仍持有30%股权[3] - 快钱近年配合过多家互联网公司尽调,最终选择与中国儒意合作[4][8] - 中国儒意此前已通过收购万达电影20%股权与万达建立合作信任机制[4][5] 快钱业务现状 - 快钱是国内首批获央行支付牌照机构,业务覆盖储值账户运营和支付交易处理[3] - 在保险、航空、金融领域积累优势,并服务万达商业、酒店等线下场景[6] - 已启动海外布局,正在申请多国支付及金融科技牌照,探索RWA和稳定币业务[7] 协同效应 - 中国儒意拥有5亿+用户生态,可打通线上线下支付场景[7] - 计划开发适配文娱场景的支付产品,如影院支付、会员钱包充值等[7] - 快钱将保持独立运营,但中国儒意将参与重大事项决策[6][7] 中国儒意战略 - 2020年上市后频繁收购,包括字节跳动、腾讯游戏资产及万达电影[10] - 目标构建"内容+科技+金融"闭环,支付是平台化能力的关键环节[11] - 未来可能根据业务协同进展增持快钱股权[11] 估值与市场地位 - 中国儒意当前市值526亿港元(约480亿元人民币),为影视行业第二大市值公司[10] - 快钱交易估值对应100%股权价值为8亿元人民币[3]
拟2.4亿元拿下快钱金融,中国儒意入局支付行业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7-23 19:43
交易概述 - 中国儒意附属公司上海儒意以2.4亿元收购快钱金融30%股权,分三期支付 [1] - 交易完成后万达金融持股比例降至0%,中国儒意成为快钱金融单一最大股东但非附属公司 [2] - 快钱金融总估值按当前收购价估算为8亿元,较2014年万达收购价缩水超六成 [1] 快钱金融背景 - 快钱金融成立于2011年,是中国内地全牌照第三方支付机构之一 [1] - 主要业务包括为大中型企业提供综合支付解决方案、推广数字人民币、开展跨境收付款等跨境业务 [1] - 近三年因违反清算管理和商户风控规定累计收到罚单超千万元 [1] - 万达集团曾于2014年以3.15亿美元(约22亿人民币)收购68.7%股权,2017年增至100%持股 [1] 中国儒意战略布局 - 此次收购旨在拓展第三方支付及金融科技领域,与现有流媒体、游戏和影城业务产生协同效应 [2] - 2023年以45亿元收购万达投资100%股份并间接控制万达电影 [2] - 2024年以2.59亿元收购《红警OL》研发商有爱互娱 [2] - 2024年以8.25亿元收购《QQ炫舞》开发商永航科技 [2] - 已形成内容制作、流媒体、游戏三大业务版图 [2] 财务表现 - 中国儒意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3.2亿、36.27亿、36.71亿元 [2]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7.90亿、6.90亿、-1.91亿元 [2]
价格缩水7成,王健林金融梦遭重挫!“割肉”甩卖万达金融板块核心资产,估值仅约8亿元,“老朋友”中国儒意接盘
搜狐财经· 2025-07-23 17:51
交易概述 - 中国儒意以2.4亿元现金收购快钱金融30%股权,分三期支付 [1] - 交易完成后中国儒意成为快钱金融单一最大股东,估值约8亿元 [1] - 当前估值较2014年万达收购价(3.15亿美元/20亿元人民币)缩水70%,较2023年传闻出售价(10亿元)缩水20% [1][6] 买方动机与股东结构 - 中国儒意收购目的是拓展第三方支付及金融科技领域业务,此前已收购万达电影等资产 [4] - 交易后快钱金融股东形成万达、儒意控股、常盛私募基金三方对峙,无控股股东(持股均未超50%) [4] 快钱金融核心价值 - 拥有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第三方支付牌照(2011年首批获得),有效期至2026年5月 [5][6] - 首批数字人民币合作机构,业务覆盖综合支付解决方案、跨境收付款及海外购等 [6] - 2014年收购时行业排名第四,年交易规模仅次于银联商务、支付宝和财付通 [6] 万达金融战略演变 - 2015年成立万达金融集团,以快钱为核心打造互联网金融生态链 [7] - 2016年金融业务分拆,快钱划归万达网络科技集团,2018年因资金紧张该集团业务停止 [8] - 2017年万达全资控股快钱,但高层频繁变动(5次更换法定代表人) [9] 历史出售传闻与处罚记录 - 2018-2023年多次传出出售消息,潜在买家包括苏宁、京东、字节跳动等,均未落地 [10] - 2022-2025年因违反清算/反洗钱规定累计被罚超1700万元(含1004万元单笔最高罚单) [11]
中国儒意持续 “扫货” 万达系,2.4亿元入局支付领域,看中快钱金融牌照稀缺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3 09:48
交易概述 - 中国儒意以2.4亿元收购快钱金融30%股权 推算快钱金融整体估值约8亿元 [1][2] - 交易分三期支付 需满足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等先决条件 [3] - 交易完成后中国儒意将成为快钱金融单一最大股东 但快钱金融不会成为其附属公司 财务业绩不合并报表 [3] 交易双方背景 - 卖方上海万达网络金融最终实益拥有人为王健林 这是万达系持续出售资产的又一案例 [4] - 中国儒意此前已通过收购万达电影股权建立业务协同 万达电影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5-5.6亿元 同比增长340.96%-393.87% [4] - 快钱金融为微型企业 天眼查显示人员规模为0人 2024年曾向中国儒意出质股权 [1][6] 标的公司价值 - 快钱金融2011年获首批第三方支付全牌照 业务涵盖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银行卡收单/跨境人民币支付 [2] - 牌照稀缺性是核心价值 在金融/保险/航旅/零售/跨境等行业积累商户资源 [2][6] - 分析师认为8亿元估值合理 支付牌照具有政策红利和战略价值 [3][6] 战略协同效应 - 支付业务可与线上流媒体/游戏及万达电影线下影城形成场景协同 [1][2] - 优化用户支付体验 改善现金流和成本结构 通过支付数据分析用户习惯 [6] - 分析师预计整合周期1-3年 关键在于执行力度 [7] 行业观点分歧 - 支持方认为支付牌照稀缺 业务协同明确 有利于生态闭环建设 [3][6][7] - 质疑方指出跨界金融科技风险较大 缺乏主营业务支撑 场景落地存疑 [6]
拉卡拉近期股价大涨 联想控股计划减持不超总股本3%股份
证券时报网· 2025-07-01 23:21
大股东减持计划 - 联想控股计划减持拉卡拉不超过总股本3%的股份,其中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1%,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2% [1] - 减持时间为2025年7月23日至2025年10月22日 [1] - 联想控股当前持股比例为26.54% [1] - 减持原因系自身业务安排及需要 [2] 股价表现与市场背景 - 拉卡拉7月1日股价下跌8.1%,但较5月28日收盘价仍上涨61% [1] - 近期股价上涨与稳定币相关概念热度飙升有关 [1]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务布局 - 公司前身为乾坤时代,由孙陶然、有道创投、雷军等共同创办,是中国最早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之一 [2] - 2008年联想控股以现金+资产方式注资拉卡拉 [2] - 2009年成为国内最大线下便民金融服务提供商 [2] - 2011年获得央行支付牌照,完成银行、商户、个人的第三方支付市场立体布局 [2] 战略转型与国际化布局 - 公司近期公告将加快数字货币在跨境场景的应用 [2] - 6月16日宣布筹划H股上市,旨在推进国际化战略及数字货币跨境应用落地 [2]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可衔接数字人民币业务与传统外汇市场 [2] 其他股东减持动态 - 股东孙浩然(持股2.45%)计划减持不超过1927万股 [3] - 孙浩然与创始人孙陶然为兄弟关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