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葡萄酒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富豪花3000万欧元收购的波尔多酒庄,十二年后易主
搜狐财经· 2025-08-07 18:01
行业动态 - 波尔多葡萄酒行业面临供应过剩、需求下降和全球贸易态势变化的困境 [5] - 截至2024年底约有50家波尔多酒庄正在等待出售 部分酒庄售价不到购买价的一半 [13] - 中国买家过去十多年在波尔多收购176家酒庄 目前因运营盈利困难出现抛售潮 [11] 收购事件 - GFI于7月30日宣布收购大河酒庄 收购价格未披露 交易历时六个月磋商谈判 [3] - 此次收购终结中国云南柏联集团对酒庄的所有权 [3] - 收购方GFI是Signet集团旗下私募股权基金 专门从事食品饮料和农业投资 [5] 标的资产 - 大河酒庄位于波尔多弗龙萨克产区 总占地100公顷 葡萄种植面积65公顷 [3] - 酒庄主要出产梅洛红葡萄酒、长相思白葡萄酒及桃红葡萄酒 [3] - 拥有8公顷地下酒窖 容量70多万瓶葡萄酒 年接待游客20000至30000人 [3] 战略规划 - Signet集团承诺保护酒庄文化遗产 同时加强运营提高弗龙萨克葡萄酒销量 [5] - 保留原管理团队 首席执行官Xavier Buffo继续留任 [7] - 新任负责人Sébastien Long将重组生产线 重塑品牌形象 投入资金升级葡萄园和酒庄 [7] 历史沿革 - 酒庄建于查理曼大帝时期防御工事遗址 1577年由波尔多市长重建 [8] - 2013年12月被中国云南柏联集团总裁郝琳以3000万欧元收购 [10] - 前业主包括索蓉家族(1794年变卖)、Jacques Borie(1960年代重建)、Jean Leprince(1990年代扩建) [8] 市场机遇 - GFI将此次收购视为战略性切入点 利用低迷市场环境投资潜力酒庄 [5] - 尽管行业动荡 GFI领导层对波尔多产区长期价值保持信心 [7] - 部分酒庄转手价格比香港和上海房产更便宜 亚洲投资者转向勃艮第等地区 [13] 典型案例 - 拉图拉甘酒庄作为首批被中国公司收购的酒庄 起拍价(不含葡萄园)仅15万欧元 [11] - 大河酒庄经历两起业主坠机事件后 近十年逐渐恢复声望成为利布尔纳市文化中心 [10] - 部分中国投资者低估经营成本且高估中国市场回报率 导致投资失败 [13]
凌春鸣:葡萄酒销售二十年:真正坑我们的,是讲故事的能力!
搜狐财经· 2025-08-06 12:08
葡萄酒为什么卖不动了? 在过去二十年里,我几乎亲眼见证了中国葡萄酒市场从兴起到繁荣,再到今天的"静悄悄"。作为一名葡 萄酒行业的老兵,我从2003年开始接触葡萄酒,到2008年开始大规模进口、建立私密红酒会所、布局全 国渠道,那时的红酒市场热闹非凡,每年都有无数酒商涌入这个赛道,满怀对"品质生活"的想象与期 待。 然而到了今天,葡萄酒的销售却陷入了极大的困境。根据最新数据,2024年中国葡萄酒市场的销售额仅 为90.9亿元,相比2016年的464.5亿元,跌幅高达80%。从当年风头无两的"中产之饮",到如今的"零头 都不如",葡萄酒在中国的市场表现可以说是战略性大溃败。 首先我想说一句大实话:葡萄酒的产品属性本身并没有错。 相反,它的"物理属性"非常适合大众消费——酒精度适中、口感多样、品类丰富,既可以佐餐又可以小 酌,无论是一个人的夜晚,还是几个人的聚会,都可以喝上一杯。理论上,它应该是"全场景通用"的饮 品。 可问题恰恰出在这——葡萄酒明明能适配很多场景,却在所有场景中都不是首选。这就像一个全能选 手,却从未上过主舞台。 商务应酬首选白酒,聚会撸串首选啤酒,咖啡厅喝茶饮,KTV喝洋酒。而轮到葡萄酒的时候, ...
第25届国际葡萄栽培系统合作专家研究会落户宁夏
中国新闻网· 2025-08-04 23:44
行业影响力提升 - 宁夏贺兰山东麓获得2029年第25届GiESCO国际会议举办权,标志着中国葡萄酒产业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1] - GiESCO国际会议是葡萄栽培与酿酒领域顶级学术平台,每2年举办一届,已举办23届,汇聚全球顶尖专家探讨品种、栽培、可持续发展等议题 [1] - 会议将为中国葡萄酒提供向世界展示的契机,推动品牌国际化 [1] 申办过程与优势展示 - 申办历时2年,由宁夏大学教授王振平、中科院代占武等专家牵头完成材料递交、视频筹备及答辩 [2] - 代表团在申办中突出贺兰山东麓独特风土、技术创新、酒文旅融合等优势,获得国际认可 [2] - 国际同行认可宁夏产区作为中国优质葡萄酒核心产区的地位及承办顶级学术会议的综合实力 [2] 会议规划与产业联动 - 会议将围绕"技术赋能产业发展"目标,设计特色学术交流与定制化产业考察路线 [2] - 活动与产区建设深度融合,旨在提升中国葡萄酒品牌国际影响力并串联全球产业链资源 [2] - 推动本土企业与国际市场对接,助力产区从区域优势向国际葡萄酒产业高地跨越 [2]
123%增长背后:澳大利亚葡萄酒真的赢回中国市场了吗?
搜狐财经· 2025-08-04 20:31
全球出口格局 - 中国市场成为绝对增长引擎 占全球出口额36% 推动澳大利亚葡萄酒全球出口总额上升13%至24.8亿澳元[1][4] - 北美市场陷入结构性衰退 美国出口额下降12%至3.14亿澳元 创20年新低记录[4] - 英国市场呈现两极分化 整体出口额微降1%至3.5亿澳元 但单价超7.5澳元/升的高端瓶装酒逆势增长20%[4] 亚洲区域市场表现 - 中国香港遭遇量价双杀 出口量下降25%至760万升 价值暴跌54%至1.265亿澳元[6][11] - 东南亚整体出口量增长4% 其中泰国增长6%至780万升 马来西亚增长10%至270万升 印度爆发式增长25%至200万升[6] - 日本市场展现韧性 进口量下降13%至1070万升 但进口额稳定在4600万澳元[11] 中国市场短期反弹特征 - 政策驱动增长周期 关税解禁触发123%的出口额增长至8.93亿澳元 但补库存周期结束后季度出口额同比回落35%[1][7] - 红葡萄酒主导消费结构 设拉子以3400万升占据40%市场份额 赤霞珠增长8%至760万升[8] - 瓶装酒占比98% 散装酒贸易模式式微[8] 消费市场结构性变化 - 进口葡萄酒整体规模缩减至2019年的1/3 传统商务宴请场景用酒量减少过半[9] - 25-35岁年轻群体对白葡萄酒消费兴趣较2019年显著下降 霞多丽下滑5%至690万升[8][9] - 消费分级趋势明显 高端葡萄酒(10澳元/升以上)在全球范围内增长23%[12] 数字化转型与渠道变革 - 跨境电商渠道成为重要增长点 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89%[12] - 线上渠道逐步成为进口葡萄酒主要销售通路 反映消费者购买习惯深刻变革[12] - 年轻消费者对创新品类和个性化包装需求持续上升[12] 产业挑战与战略方向 - 新兴市场总规模不足中国市场20% 东南亚市场呈现差异化发展但增长根基不稳[4][14] - 需要深耕高端市场 优化数字营销体系 完善全渠道布局[14] - 成功取决于在中国市场新常态下精准定位 同时有效布局新兴增长区域[14]
涨价、停运、利润受损......欧洲企业直面关税冲击
华尔街见闻· 2025-08-01 17:04
关税政策实施 - 美国对大多数欧洲出口商品征收15%关税 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高关税水平之一 [1] - 关税政策旨在纠正贸易不平衡和振兴美国制造业 比早前威胁的30%税率有所降低 [1] - 企业面临历史罕见的高关税环境 与美国做生意难度上升至地狱级别 [1] 欧洲葡萄酒行业冲击 - 德国葡萄酒生产商被迫接受15%关税现实 称关税伤害美国及欧洲双方利益 [2] - 欧洲成千上万酿酒家庭与美国进口批发零售餐饮家庭依赖双边商品流通 影响就业和利润 [2] - 酿酒行业本地性极强无法外迁 香槟生产商因特定产区限制无法搬迁葡萄藤和工人 [2] 企业应对策略分化 - 高端奢侈品品牌如香奈儿LV拥有提价空间 可通过涨价部分转嫁成本 [4] - 跨国公司如宝洁阿迪达斯考虑在美国本地涨价或吸收部分利润损失 [5] - 中小企业无法快速调整产能供应链 法国平价香水公司美国销售额占25% 面临极大压力需另寻出口市场或降低成本 [5] 行业影响范围 - 近300家受监测企业中至少99家因贸易战宣布涨价 多数为欧洲企业 [5] - 非电子产品服装行业无法在越南印度墨西哥设厂 对供应链变化格外敏感 [2] - 部分企业暂停发货或担心生存问题 订单因关税不确定性被推迟 [1][2]
欧洲商界怨声载道:与美国的贸易变得极其困难
凤凰网· 2025-08-01 15:34
关税政策实施 - 美国自周五起对大多数欧洲出口产品征收15%关税 [1] - 关税导致欧洲生产商面临发货暂停、提价或破产风险 [1] - 国际商会指出货物运输出现延误 企业重新评估供应链战略 [1] 行业影响范围 - 葡萄酒到汽车制造商等几乎所有行业警告成本上升及消费抑制 [1] - 欧洲葡萄酒行业遭受冲击 影响大西洋两岸数千生产商及美国进口、批发、零售和餐饮从业者 [2] - 消费巨头宝洁与阿迪达斯宣布在美国提高产品价格应对关税 [2] 企业应对策略 - 部分欧洲汽车制造商计划赴美建厂避开关税 [2] - 法国香槟制造商因产地特殊性无法转移供应链 订单因不确定性被搁置 [2] - 法国香水公司须通过创造力维持平价产品在美国15%关税下的市场生存 [3] 政策背景与立场 - 特朗普表示征收关税是为应对美国贸易失衡和制造业衰退 旨在带来就业和投资 [1] - 国际商会认为除非美国经济出现灾难性后果 否则高关税局面难以逆转 [1]
非白酒板块7月31日跌1.91%,珠江啤酒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5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7-31 16:37
市场表现 - 非白酒板块整体下跌1.91%,领跌个股为珠江啤酒(跌幅2.56%)[1] - 上证指数下跌1.18%至3573.21点,深证成指下跌1.73%至11009.77点[1] - 板块内仅3只个股上涨,其中*ST椰岛涨幅最高达4.98%[1] 个股涨跌 - 涨幅前三:*ST椰岛(4.98%)、*ST兰黄(1.03%)、ST西发(0.76%)[1] - 跌幅前五:珠江啤酒(-2.56%)、张裕A(-2.41%)、惠泉啤酒(-2.39%)、古越龙山(-2.39%)、百润股份(-2.39%)[2] - 重庆啤酒成交额最高达2.73亿元,股价下跌2.11%[1][2]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54亿元,游资净流入5485.75万元,散户净流入9921.96万元[2] - *ST椰岛主力净流出1354.79万元(净占比-10.58%),但股价逆势上涨[3] - 莫高股份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097.78万元(净占比19.18%),为板块内最高[3] - 张裕A获游资净流入446.61万元(净占比7.14%)[3]
拉菲2024年期酒价格下降27.3% 业内称国内葡萄酒要进行口感革命
快讯· 2025-07-31 16:31
金十数据7月31日讯,经济波动仍在冲击着非刚需的葡萄酒行业。近日,多家葡萄酒上市公司公布了半 年业绩预告,显示行业性下滑仍在持续。行业持续数年探底,倒逼国内葡萄酒行业不得不在"民酒化"、 个性化和低度化等方面寻找新出路。市场疲软也波及波尔多等名酒产区。WBO葡萄酒商学院院长杨征 表示,今年4、5月份,波尔多头部酒庄陆续发布的2024年期酒价格,普遍较上年同期下降20%以上,例 如拉菲古堡(大拉菲)2024年期酒价格同比下降了27.3%。业内普遍认为,中国人不喝葡萄酒与市场上 产品不适合国人口感有关,国内葡萄酒产品需要进行一场"口感革命"。 拉菲2024年期酒价格下降27.3% 业内称国内葡萄酒要进行口感革命 ...
半年盘点|国内葡萄酒企业日子仍艰难,“洋和尚”的经也不好念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7-31 15:51
行业整体表现 - 国内葡萄酒行业持续下滑 多家上市公司半年业绩预告显示亏损加剧 威龙股份预计归母净利润-330万元到-22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944.9万元) ST通葡预计-2790万元到-1860万元 莫高股份预计-2500万元到-3700万元 中信尼雅虽扭亏但净利润仅40万到60万元 [1][2] - 全球葡萄酒产量和消费量均创历史新低 2024年全球葡萄酒产量较2023年下降4.8% 消费量下降3.3% 均为1961年以来最低值 [5] - 行业面临经济波动冲击 葡萄酒作为非刚需产品消费量和消费场景出现长期"断崖式"萎缩 白酒价格倒挂导致经销商减少葡萄酒投入 [3] 业绩下滑原因 - 市场低迷是主因 威龙股份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减少15% ST通葡受复杂内外环境影响持续亏损 [2] - 线上渠道快速发展冲击传统销售模式 库存问题和低价竞争压缩企业生存空间 [3] - 欧洲消费习惯变化导致人均葡萄酒消费量下降 波尔多头部酒庄2024年期酒价格普遍同比下降20%以上 拉菲古堡期酒价格同比下降27.3% [5] 企业战略调整 - 行业向"民酒化"和低度化转型 西鸽推出百元N18系列 张裕推出39元和59元长尾猫白葡萄酒系列 [7] - 白葡萄酒和低度潮饮被视为新出路 52.6%受访者认可白葡萄酒潜力 44%认为低度潮饮是方向 48%看好年轻化市场 [7] - 产品创新加速 ST通葡推出7%vol微气泡酒 张裕推出小葡系列起泡酒 有生产商尝试葡萄酒与黄酒结合 [8] 市场反馈与案例 - 低价白葡萄酒表现超预期 天津酒商代理的德国甜白葡萄酒在即时电商平台计划年销售50万瓶 [8] - 国际酒业巨头业绩承压 LVMH集团葡萄酒和烈酒业务收入25.9亿欧元同比减少8% 营业利润下滑33% [6] - 多家国际酒业巨头出售葡萄酒业务 保乐力加2024年7月出售国际战略葡萄酒品牌 星座集团今年5月出售部分葡萄酒业务 [6] 行业调研数据 - 对175名从业者的调查显示 近三年保持业绩持续增长的仅占12.6% 持平的占28% 下滑的达59.4% [2] - 52%受访者认为今年投入会少于往年 行业对未来信心呈中性偏乐观(平均分5.89高于中位数5.5) [3] - 国内葡萄酒产量大幅萎缩 2024年产量11.8万千升较2020年41.3万千升减少70% [7]
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相关事项的进展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31 01:54
公司股票风险警示状态 - 公司股票因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13.4.1第(五)项规定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2] - 风险警示状态自2020年8月25日起持续至今 [3] - 公司需每月披露一次风险警示相关进展 [2] 违规担保事件始末 - 2020年因原实际控制人违规担保触发风险警示情形 [3] - 2021年4月30日披露违规担保解决进展 [3] - 2021年8月31日确认相关担保责任已解除 [3] 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变化 - 2020年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 [3] - 2021年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获标准无保留意见 [3] 大连仲裁事项 - 2022年发现原实际控制人违规使用公司印鉴为大连鼎华担保 涉及金额3.063亿元 [4] - 2023年5月仲裁裁决认定担保无效 但公司需承担20%赔偿责任 [4] - 辽宁省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已下发执行通知书 截至公告日尚未完成执行 [4] 公司应对措施 - 针对大连仲裁事项已充分计提预计负债 [5] - 2024年4月起诉原实际控制人要求赔偿损失 [5] - 2025年7月一审诉讼请求被驳回 公司表示将继续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5] 当前经营状况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告披露日 公司生产经营正常 [6] - 公司持续履行每月披露进展的义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