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

搜索文档
青岛鑫铁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7-10 09:45
公司信息 - 青岛鑫铁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近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庄文胜 [1] -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由青岛鑫铁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1] - 股东青岛鑫铁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0% [1] - 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1] - 营业期限从2025-7-9至无固定期限 [1] - 登记机关为青岛市城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1] - 地址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裕园七路9号 [1] 经营范围 - 主要涵盖技术服务 技术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交流 技术转让 技术推广 [1] - 涉及电气信号设备装置销售 软件开发 铁路运输基础设备销售 [1] - 包括轨道交通专用设备 关键系统及部件销售 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系统开发 [1] - 涵盖智能控制系统集成 铁路运输辅助活动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系统开发 [1] - 涉及高铁设备 配件销售 软件外包服务 资源循环利用服务技术咨询 [1] - 包括物联网技术服务 软件销售 区块链技术相关软件和服务 [1] - 涵盖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技术平台 信息系统集成服务 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 [1] - 涉及互联网数据服务 大数据服务 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 [1] - 许可项目包括互联网直播技术服务 [1] 行业分类 - 国标行业属于交通运输 仓储和邮政业>铁路运输业>铁路旅客运输 [1]
中国高铁十五载重塑全球版图,技术出海迎来新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08:16
中国高铁发展成就 - 截至2024年底中国高铁营业总里程达4.8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70%以上覆盖全国97%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 [1] - 单日开行动车组列车可达10000列动车组单日发送旅客可达1600万人次动车组累计发送旅客已超229亿人次 [1] - 十五年间中国高铁里程从7531公里增长至4.8万公里增幅达6倍多重塑世界高铁格局 [2] 技术突破与创新 - CR450复兴号动车组最高运营时速400公里阻力降低22%牵引效率提升4%整体减重10%能耗降低20% [3] - CR450已完成所有行驶实验将于8月份展开为期一年60万公里的运用考核预计最快2026年底可商用 [4] - 中国构建涵盖高速动车组工程建设列车控制等6方面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实现时速160至350公里不同速度等级动车组 [6] 高铁网络经济影响 - 高铁沿线城市GDP增速平均高出全国1.2个百分点人才资本技术加速向中西部流动 [7] -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通过高铁实现1小时通勤圈中西部城市崛起为"新一线"枢纽 [7] - 高铁推动中国从"规模经济"向"效率经济"转型 [8] 国际化进展 - 全球高铁里程为6.5万公里每天有1万多列动车组运行每年运送20亿旅客 [9] - 中国与4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铁路合作中国高速动车组首次进入欧洲 [9] - 雅万高铁累计发送旅客超1000万人次雅加达与万隆旅行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40分钟 [10] 标准与未来规划 - 中国主持制定国际铁路联盟高速铁路领域全部13项系统级国际标准实现从"技术领跑"向"标准引领"跃升 [11] - 到2035年中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7万公里左右覆盖50万人口以上大中城市 [6] - "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主通道已建成投产约81.5%开工在建规模约14% [6]
大通道上的繁忙夜班
经济日报· 2025-07-10 05:51
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枢纽发展 - 钦州港东站从2015年仅有3股道、2名职工的海边小站,发展为拥有13条股道、40多名职工的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枢纽站 [2] - 2022年货物运输量近1300万吨,是2017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开行之初的98倍 [2] - 2023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输量有望突破100万标箱 [2] 铁海联运班列运营情况 - 车站平均每天到发铁海联运班列27列,最高达34列 [1] - 2023年以来已5次刷新单日装车纪录,最高为711车 [3] - 单日装卸车作业次数最高达1401次,常态化日均作业次数在1200次以上 [3] 货物运输种类变化 - 运输货物种类从单一发展为多样化,包括泰国榴莲、柬埔寨大米和起酥油等进口商品 [2] - 国内货物如贵州茶叶、潼南柠檬、柳州汽车零配件等通过该枢纽出口 [2] - 新能源汽车等紧急货物需优先处理以确保船期 [1] 基础设施与运营能力提升 - 车站开通初期一年开不出几趟车,现已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欧洲的重要物流纽带 [2] - 配备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使用正面吊等设备进行高效集装箱转运 [3] - 建立应急协调机制,可快速增派倒运车保障货物及时转运 [3]
广西深化与东盟合作深度广度
经济日报· 2025-07-10 05:48
加速互联互通 - 广西在"十四五"期间投资超1000亿元推进铁路运输主通道、重要枢纽和物流设施建设,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从"主动脉"到"毛细血管"全面畅通 [2] - 铁路方面,东线和中线通道已全线贯通并实现电气化,西线通道关键项目黄百铁路加快建设,合浦至湛江高铁广西段已开工,贵阳至南宁高铁开通 [2] - 公路方面,高速公路三大主通道全线贯通,截至2024年底全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万公里 [2] - 水运方面,平陆运河累计完成投资560.1亿元,占总投资的77%,将于2025年建成通航 [3] - 港航方面,广西北部湾港万吨级以上泊位达119个,综合吞吐能力超3.6亿吨,建成钦州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等一批港航设施 [3] - 航空方面,全区建成8个运输机场,开通17条国际定期货运航线,覆盖东盟10国的17个城市 [3] - 数字通道方面,建成连通越南、老挝、缅甸等东盟国家的跨境陆路光缆11条 [3] 物流与贸易发展 - 西部陆海新通道已形成北部湾港海铁联运班列、中越跨境班列、中南半岛跨境公路班车等多种物流模式 [4] - 2020-2024年,广西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从505.2万标箱增至901.5万标箱,年均增长15.6%;货物吞吐量从2.95亿吨增至4.49亿吨,年均增长11% [4] - 2020-2024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区市经广西进出口贸易总额从3652.5亿元增至6769.4亿元,年均增长16.7% [7] - 2024年前5个月,广西对东盟进出口1735.4亿元,同比增长13%,东盟连续25年保持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 [8] 智慧口岸与通关效率 - 友谊关口岸2024年前5个月进出境车辆达18.99万辆,同比增长14.57% [6] - 友谊关口岸2.0版边检快捷通关系统实现15秒内完成查验,智慧口岸将实现24小时智能化、无人化作业 [6] - 北部湾港"一口价"线路达188条,铁路与海运集装箱实现"一箱到底"全程运输,班列优惠品名从6000多个扩大到1万多个 [7]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合作 - 第22届东博会将于2024年9月举办,主题聚焦"数智赋能发展",首设人工智能专馆并推出东博会AI大模型 [9] - 广西计划2025-2027年支持建设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和10家以上研发平台,推动AI相关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11] - 广西与东盟国家签订数字合作协议30多份,与老挝共建中国—老挝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与越南、老挝在AI领域达成数十项合作 [11]
中欧班列(成渝)南通道速达班列在蓉发车
中国新闻网· 2025-07-10 01:49
中欧班列(成渝)南通道速达班列发车 - 一列满载55柜半成品液晶电视及齐套散件的中欧班列(成渝)南通道速达班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正式发车 [1] - 班列经霍尔果斯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跨里海至阿塞拜疆巴库港后进入土耳其境内再铁路运输至欧洲罗兹全程运输时效预计25天 [2] - 该班列标志着中欧班列(成渝)在完善物流运输配套方案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为中欧班列(成渝)南通道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 运输线路特点 - 中欧班列南通道速达班列由中铁集装箱公司与中欧班列(成渝)携手合作共同打造是跨洲际快运线路 [2] - 线路得到土耳其铁路方大力支持在土耳其全铁高效衔接以伊斯坦布尔为枢纽节点构建起以土耳其为接续支点延伸欧洲腹地常态化的中欧班列南通道运输线路 [2] - 相比传统运输方式节约时间10天以上大幅提升了南通道全程运输时效为企业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物流保障 [2] 物流运输创新 - 班列整合了跨里海的铁海联运优势让货物在运输途中实现了高效衔接 [2] - 为跨区域物流合作提供了新的范本 [2] - 此次班列的成功发车是中欧班列(成渝)在物流运输领域的一次重要探索 [2] 未来发展计划 - "土耳其—成都码头"正式授牌 [3] - 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将以此次授牌为契机聚焦两地码头物流运输的常态化不断优化铁海联运运输枢纽 [3] - 计划把成都国际铁路港打造成运输通道上的重要集结点和枢纽为中欧班列(成渝)南通道的国际贸易往来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3]
最高运行时速400公里!“全球最快高铁”CR450动车组惊艳亮相|快讯
华夏时报· 2025-07-10 00:50
高铁技术展示 - CR450AF/BF复兴号动车组采用8辆编组,最高运营时速达400公里,运行阻力降低22%,牵引效率提升4%,整体减重10%,能耗下降20% [1] - CR400BF-GS复兴号智能提升动车组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环形线50余种线桥隧试验场景中展示,提供舒适便捷体验 [1] - 轮轨关系实验室、弓网关系实验室等6个实验室及30列实车(包括机车、货车、磁浮列车等)集中展示 [1] 中国铁路创新成果 - 中国铁路创新技术展涵盖移动装备、工务工程、牵引供电等8个板块,展示全球领先的高铁技术 [2] -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长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大在建规模、最高商业运营速度及最丰富运营场景 [2] 国际影响力 - 来自20余国家的超1200名代表参与活动,对中国高铁技术突破与全球合作成果表示赞赏 [1]
铁路12306:持续优化系统和扩容资源,努力应对购票高峰流量冲击
快讯· 2025-07-09 14:32
金十数据7月9日讯,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开幕现 场,铁科院12306科创中心技术服务部负责人杨立鹏表示,当前节假日出行需求相对集中,出行量持续 增加。在此背景下,12306系统也通过持续优化系统和扩容资源等方式不断提升处理能力,努力应对春 运、五一、国庆等购票高峰的流量冲击。 (澎湃) 铁路12306:持续优化系统和扩容资源,努力应对购票高峰流量冲击 ...
山西开行首趟跨里海铁海联运中欧班列
快讯· 2025-07-09 12:37
中欧班列铁海联运新路线 - 山西首趟跨里海铁海联运中欧班列开行 装载106.26吨光伏组件 由50节车厢组成 目的地为阿塞拜疆首都巴库 [1] - 班列采用"铁海联运"模式 总行程6915公里 包含陆路和海路运输 途经新疆霍尔果斯口岸 哈萨克斯坦 里海阿克套港 [1] - 运输时间约20天 较传统路线缩短10天左右 通过轮渡横渡里海后在巴库上岸疏散 [1] 区域经贸合作深化 - 该班列标志着内陆省份山西与欧洲及中亚地区经贸合作持续深化 [1] - 运输货物以光伏组件为主 显示新能源产品出口成为区域贸易重要组成部分 [1]
中国高铁不断刷新“世界之最”
科技日报· 2025-07-09 09:08
行业现状 - 中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4.8万公里,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70%以上 [1] - 高铁覆盖中国97%以上的50万人口大城市 [1] - 中国成为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商业运营速度最快、运营网络通达水平最高的国家 [1] 技术发展 - 全面掌握高速铁路工程建设、装备制造、运营管理三大领域核心技术 [2] - 形成完备的高铁技术体系,成功修建主跨超千米的高铁桥梁和长度超10公里的高铁隧道 [2] - 自主研发复兴号动车组成为行业标杆 [2] - 主持制定国际铁路联盟高速铁路领域全部13项系统及国家标准 [2] 重点项目 - 京沪高铁全长1318公里,实现北京至上海4小时高铁都市圈 [1] - 哈大高铁全长928公里,是全球第一条穿越高寒季节性冻土地区的高铁 [1] - 京张高铁全长172公里,是世界首条智能化高速铁路 [1] - 雅万高铁采用中国技术标准,将雅加达到万隆旅行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46分钟 [2] - 匈塞铁路开通3年多累计发送旅客约1100万人次 [2] 未来方向 - 向更安全、更高速、更智能、更舒适、更绿色方向发展 [3] - 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铁路基础设施硬联通、标准规则软联通 [3] - 为世界高速铁路持续健康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3]
中欧班列(西安)今年以来开行超3000列
中国新闻网· 2025-07-09 08:59
中欧班列(西安)运营情况 - 中欧班列(西安)2024年累计开行超3000列 较2024年提前40天完成目标 开行量 货运量 重箱率等核心指标稳居全国前列 [1] - 西安国际港站通过95306网站及货运生产作业与管控平台整合数据 搭建智能化系统优化装卸流程 提升装运效率 [1] - 西安国际港站利用95306小程序表单为货主及车辆创建身份信息 实现预约进出园区 导航直达领送货地点 提升园区内运输效率 [1] 智能化设施与物流体系升级 - 智能档口 智能防护信号等设施与智能装卸机具联动 通过管控平台采集系统实现作业视频监控 线路状态查询 货位管理等功能 [2] - 构建"1 3 N"智能化应用体系 涵盖生产一体化管理 综合服务智能化管理 堆场数字化管理三个子系统 [2] - 中国·西安哈萨克斯坦码头在阿拉木图市投入运营 占地147亩 与西安的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互联互通 实现"枢纽对枢纽"运输升级 [2] 中哈贸易与班列发展 - 2025年上半年哈萨克斯坦发往西安国际港的饲料小麦粉近10万吨 面粉和小麦超1万吨 食用油1万余吨 [2] - 西安至哈萨克斯坦国际货运班列已开行19列 累计承运货物908车 [2] - 中哈"枢纽对枢纽"物流模式预计每月贸易量超15列 高效串联两地产业链供应链 [2] 未来发展规划 - 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将持续推进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 提升班列开行品质 [3] - 目标构建效率高 成本低 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