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出租车
icon
搜索文档
特斯拉Robotaxi载客上路,商业化节奏有望提速
长江证券· 2025-06-26 23: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特斯拉Robotaxi服务启动或推动商业化进程,无人驾驶出租车产业试点推进有望进入发展快车道,惠及全产业链,建议关注Robotaxi运营平台及供应链相关标的 [2][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当地时间6月22日下午,特斯拉Robotaxi服务在美国奥斯汀南部启动,首批车队约10辆2025款Model Y SUV,在特定区域运营 [4] 事件评论 - 费用低廉,特斯拉Robotaxi或加速推广,试点初期投入10 - 20辆基于焕新版Model Y的改造版车型,搭载HW5.0硬件和FSD V12软件系统,每次行程固定收费4.20美元,其技术方案成本经济有助于规模化推广 [10] - 除特斯拉外,无人驾驶出租车落地和规模化运营持续推进,2018年12月Waymo推出的Waymo One在凤凰城上线,自2024年6月以来其在多地服务量五倍增长,目前每周超25万次出行服务,车队规模超1500辆;截至2025年5月,我国萝卜快跑累计服务超1100万次,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出行服务超140万次,同比增长75% [10] - Robotaxi或将取代传统出租车,未来市场广阔,其具有高效、便捷、安全、环保等特点,预计到2030年国内Robotaxi渗透率达50%,订单量超171.9亿,市场规模达2700亿元 [10]
2025全球独角兽榜发布!广州企业数全球第11位
南方都市报· 2025-06-26 20:44
6月26日,在第十一届广州国际投资年会主题大会上,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发布《2025全 球独角兽榜》,列出了全球成立于2000年之后、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非上市公司。其中,广州有24家独 角兽,位列全球城市第11位,粤港澳大湾区有72家独角兽,增加了2家,占全国21%。 《2025全球独角兽榜》发布。 "广州目前有24家独角兽企业,数量虽与去年持平,但背后变化显著。"胡润介绍,今年,文远知行、小 马智行因成功上市而不再列入榜单,其中文远知行成为全球通用自动驾驶公司第一股,现价值160亿 元;小马智行成为全球无人驾驶出租车第一股,现价值340亿元。 与此同时,广州迎来了两家新晋独角兽企业——车规级碳化硅芯片制造企业芯粤能,以及集兴趣社交、 AI、电子竞技等业务于一体的创新型科技企业趣丸。 胡润表示,广州的独角兽企业数量相当于韩国和日本两国独角兽企业总数,洛杉矶多出近一倍。"独角 兽企业是世界级创业生态的标志。"胡润认为,一个国家的独角兽企业越多,代表它的创新能力越强, 创业生态越完善。广州有独角兽成功上市并成为行业标杆,同时也有新的独角兽产生,说明广州有扎实 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创新生态,是非常适合独角 ...
产业观察:【智能车产业事件点评】特斯拉Robotaxi正式上线,无人驾驶商业化进展提速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6-25 17:36
特斯拉Robotaxi上线情况 - 当地时间2025年6月22日,特斯拉在得州奥斯汀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10台左右焕新Model Y首批投入使用,后续预计有Cybercab等加入并拓展运营范围[2][13] - 首批试乘邀请制,驾驶位无人副驾配安全员,通过App呼叫,费用4.2美元,覆盖奥斯汀南部,运行时间6时至24时[3][16] Robotaxi行业发展历程 - 2010年代迎来第一轮热潮,谷歌、Uber、通用、百度等参与研发和试点[20] - 2020年代走向应用,Waymo、特斯拉、百度、AutoX、小马智行等推进商业化[21] - 2025年以来商业化加速,北美Waymo、特斯拉付费运营,国内小马智行、萝卜快跑拓展业务[22] 中美商业化情况 - 中美处于商业化1.0阶段,实现一二线城市内5%-10%划定试运营[25] - 中国审慎推进,2023年起出台支持政策,多地开启试点[25] - 美国开放快捷,多城市放宽监管,Cruise获全无人商业化资质[27] 产业链构成 - 上游软硬件包括感知系统、智驾芯片与软件算法[6][35] - 中游整车制造有整车加装、联合开发、自产自研三种方式,线控底盘是核心环节[6][39][42] - 下游出行运营由主机厂和出行服务提供商主导[6][45] 产业影响与风险 - 落地领先的自动驾驶公司和整车企业、产业链核心部件供应商有望受益[7][49] - 存在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自动驾驶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8][50]
马斯克首发Robotaxi收割掌声,萝卜快跑也值得被看见
新浪财经· 2025-06-25 10:43
文 | 财经故事荟 万天南 编辑 | 陈纪英 卸任马部长、做回马总裁的马斯克,这次终于没跳票。 特斯拉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如期上路——6月22日,首批投放的十来辆Model Y,在美国得州奥 斯汀试运营,接载付费乘客。 只是这场首秀,实在不够惊艳。 这场"土洋"萝卜的大决战,于中美而言,都是"输不起的战役",谁能率先跑通并建立起相关产业链,谁 也就有了定义赛道、自主自强、向其他国家输出技术产品的能力。 只是相比初来乍到的特斯拉一上场就满堂彩,萝卜快跑却一路顶着争议前行,明明已经在全球15座城市 落地,1100万次服务中未发生一次重大事故,出险率更是低于人类司机的1/14,却还被部分网友质疑。 如今,萝卜快跑单刀赴战,1:2的中美大决赛即将开场,压力不可谓不大,不妨对中国本土创新企业多 点掌声,少点嘘声。 一、三巨头竞速,"土萝卜"打破"特斯拉崇拜" 2025年,是Robotaxi的扩张大年。 上路的车辆不是去年就高调宣传的Cybercab,而是普通的Model Y,副驾还坐了司机,运营范围也很有 限,避开了闹市区。 上线试运营当天,特斯拉就吓哭乘车人。从用户发布的视频来看,特斯拉Robotaxi ...
历经9年特斯拉Robotaxi终落地,或成马斯克最大“印钞机”,中国Robotaxi商业化进程提速
华夏时报· 2025-06-24 18:13
特斯拉Robotaxi试点运营 - 特斯拉Robotaxi服务于6月22日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正式启动试点运营,标志着全球首个纯视觉Robotaxi服务的诞生 [2] - 运营范围限定在约77.7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避开复杂十字路口,服务时间为早6点至午夜12点,排除恶劣天气条件 [3] - 首批采用邀请制,约20名受邀者主要为特斯拉员工、车主及Powerwall用户,每次行程限载两人,收费4.2美元/次 [3] - 每辆车配备安全监控员和远程监控中心,车内安装生物传感器监测乘客健康,摄像头和麦克风默认关闭以保护隐私 [3] 技术路线与数据优势 - 特斯拉采用纯视觉路线,仅凭8个摄像头和AI算法实现自动驾驶,单车改装成本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1/5 [4] - 全球超600万辆特斯拉车辆每天产生16亿帧图像数据,持续训练自动驾驶神经网络 [5] - 相较于普通车主日均1小时的使用时长,Robotaxi车辆每天可积累12小时以上的真实道路数据 [4] - 选择奥斯汀作为首发阵地,因其典型的美式郊区路网有利于验证FSD V13系统在结构化道路中的决策能力 [4] 商业模式与战略价值 - Robotaxi承载着特斯拉从硬件销售向服务订阅转型的雄心,未来可将现有车主纳入共享出行生态 [5] - 高盛测算,运营10万辆Robotaxi时年收入可达80亿美元,毛利率超30%;规模扩展至百万辆可再造一个特斯拉 [6] - 马斯克勾勒的百万辆Robotaxi蓝图实质是构建移动出行领域的"安卓系统",未来可升级为移动商业综合体 [5] - 4.2美元/次的定价战略价值在于用户习惯培养,而非即时收益 [5] 中国市场发展 - 中国50多个城市已出台自动驾驶试点示范政策或相关地方立法,预计2030年Robotaxi市场规模达2.93万亿元 [7] - T3出行在苏州开展Robotaxi公开运营,其"领行阡陌大模型"使客服效率提升超10%,日均节约500多小时人工 [7] - 小马智行2025年第一季度Robotaxi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0%,注册用户数量环比增长超20% [7] - 中国企业采用"车路协同+渐进式落地"路径,小马智行将硬件成本降低70%,实现车规级零部件100%覆盖 [7][8] 行业对比与竞争格局 - Waymo等依赖激光雷达构建三维点云,特斯拉用纯视觉路线实现硬件成本优势 [4] - 中国企业积极构建开放合作网络,小马智行与丰田、北汽、广汽等建立战略合作,接入支付宝、高德等平台 [8] - 特斯拉纯视觉路线在极端天气下的可靠性仍待验证,官方承认在暴雨浓雾等条件下将暂停服务 [8] - 中国企业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小马智行第七代系统实现"全场景全天候L4级自动驾驶" [9]
特斯拉Robotaxi仅上线了一个“半成品”?
第一财经· 2025-06-24 10:45
2025.06. 24 本文字数:1357,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肖逸思 对于Robotaxi的自动驾驶能力,马斯克曾称,其他企业所拥有的需要高精地图的本地化解决方案, 是非常脆弱的,所以他们扩展员工的能力有限。特斯拉采用的是一种通用解决方案,适用于任何地 方,甚至可以在另一个地球上工作。 其次,首批特斯拉Robotaxi并未对外开放,而是采取邀请制试乘,受邀人员多为科技博主以及特斯 拉投资人等。 最后,此次上线的特斯拉Robotaxi并非完全无人,而是在副驾配备了安全员;另外,运行的时间地 点也有限制,服务覆盖奥斯汀南部区域,运行时间为早6点至午夜12点。 在笔者看来,特斯拉刚上线的Robotaxi业务与百度旗下萝卜快跑相比,似乎并没有颠覆性的进步; 与Waymo正在运营的Robotaxi也并无不同。 当下,因为Robotaxi业务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全球各大头部企业加速抢滩商业化。5月下旬, Waymo公司联合首席执行官Tekedra Mawakana称,旗下的Robotaxi服务已成功完成1000万次行 程。而几乎同一时间,百度也宣布,截至2025年5月,"萝卜快跑"在全球累计提供的出 ...
收费4.2美元,特斯拉Robotaxi来了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24 09:20
特斯拉Robotaxi试点启动 - 特斯拉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正式启动Robotaxi试点服务,向首批受邀用户开放体验,每位乘客支付固定费用4.2美元 [1] - 这是特斯拉首次在没有人类驾驶员的情况下搭载付费乘客,CEO马斯克认为该业务对财务预期至关重要 [1] - 试点服务采用基于Model Y改造的车型,搭载自研视觉感知系统和FSD软件,初期车队规模约10至20辆车 [3] Robotaxi发展规划 - 特斯拉计划未来几个月内将Robotaxi车队规模扩展到1000辆,预计2026年底在美国投入运营超过100万辆 [4] - 摩根士丹利等机构认为大规模落地可能在2028年左右,高盛预计2027年前部署约2500辆 [4] - 特斯拉曾透露CyberCab概念车成本将低于3万美元,计划2026年投入生产 [3] 运营模式与安全保障 - 服务采用邀请制,面向部分员工、车主及Powerwall用户,运营时间为早6点至午夜12点,限定在奥斯汀中南部特定区域 [3] - 每辆Robotaxi配备安全员和远程操作员,安全员可通过紧急停止按钮干预车辆,车内还配备生物传感器监测乘客健康 [4] - 特斯拉配备专业团队实施远程监控干预以保障安全性 [4] 政策环境与竞争格局 - 选择得州开启试运营因其宽松监管,当地法律禁止市政当局插手自动驾驶汽车监管 [6] - 需应对Waymo等竞争对手挑战,Waymo车队规模已突破1500辆,每周提供超25万次出行服务 [7] - 全球自动驾驶法规仍在完善中,美国监管机构已对特斯拉展开多起自动驾驶事故调查 [6] 市场前景 - 咨询公司Statista预计全球Robotaxi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8400万美元飙升至2035年687.5亿美元 [7] - 高盛分析指出中国Robotaxi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5年5400万美元激增至2035年470亿美元 [7] - 马斯克认为Robotaxi将颠覆未来出行,可能推动特斯拉市值达到苹果10倍超过30万亿美元 [4]
特斯拉Robotaxi首秀看点不少,但也有人看不上
36氪· 2025-06-24 08:16
特斯拉Robotaxi首秀 - 特斯拉Robotaxi于6月22日在美国奥斯汀南部小规模试运营,首批投放10-20辆Model Y,配备安全员,运营时间限制在早6点至午夜,服务区域有限[1][2] - 实际运营与马斯克此前宣称的"车内不配备任何人员"有差异,引发行业争议,部分观点认为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已落后于Waymo等对手[6] - 试运营期间实现13分钟112单,累计行驶近500英里,但因系统承载能力有限,2小时后出现服务压力[8] 技术方案与成本优势 - 特斯拉采用纯视觉方案(HW5.0+FSD V12),硬件成本20-30万元人民币,较Waymo降低70%,目标运营成本0.2美元/英里[9] - 当前内测定价4.2美元/次(约1美元/英里),显著低于Waymo的1.6美元/英里,具备价格竞争力[8] - 公司计划通过车主共享模式实现轻资产扩张,允许车主在车辆闲置时接入平台接单[9] 发展规划与市场预期 - 马斯克计划未来几个月将车队扩展至1000辆,2026年底达到100万辆,并推出无方向盘的CyberCab车型,目标成本低于3万美元[2] - 高盛预测美国Robotaxi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3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70亿美元,占共享出行市场8%份额[10] - 中国市场增速更快,预计从2025年5400万美元爆发式增长至2030年1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96%[10][11] 行业竞争格局 - Waymo已实现完全无人服务,百度Apollo Go和小马智行在中国快速扩张,百度一季度订单量达140万单(同比+75%),小马智行收入同比+200%[13][14] - 中国厂商硬件成本优势显著:百度第六代AV成本2.9万美元,小马智行第七代车型价格1.7-3.3万美元,而美国厂商成本预计2025年8.5万美元[11][13] - 行业专家认为目前仅Waymo、百度和小马智行达到L4门槛,特斯拉尚未进入核心竞争圈[13] 特斯拉业务转型 - 公司一季度汽车营收193.35亿美元(同比-9%),交付量336681辆(同比-13%),面临比亚迪等竞争对手的市场挤压[16] - Robotaxi被视为改变商业模式的战略业务,可能将公司从汽车制造商转型为出行服务提供商[4][18] - 市场对特斯拉的估值部分基于Robotaxi和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业务的想象空间[16]
特斯拉Robotaxi正式上线官网,已于奥斯汀市开启内测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3 11:30
官网信息显示,特斯拉Robotaxi目前的服务时间是早晨6:00至晚上24:00,打车时,在Robotaxi应用中输入并确认目的地即可。车辆接单后会通知车辆 到达时间,乘客前往指定地点乘车,上车并系好安全带后,在Robotaxi应用中点击"开始"即可开始行程。当乘客到达目的地,下车并关上车门后,行程将 自动结束,后续可在Robotaxi应用上对本次服务做出评价。 整体来看,特斯拉Robotaxi的使用方式和优步(Uber)、滴滴出行等打车软件类似,操作简单,无上手难度。 并且相比现有打车软件,上车后,乘客通过Robotaxi应用即可调整空调温度设置、座椅位置等,也可使用大屏娱乐功能,而不用和司机沟通,方便"社 恐人士"更舒适地乘车。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上海6月23日电(李一帆)当地时间6月22日,特斯拉官网正式上线Robotaxi界面,开启Robotaxi服务。 特斯拉官网Robotaxi界面 Robotaxi首页显示,"自动驾驶的未来正在到来",初期将由Model Y提供服务,用户现在即可在官网注册,当服务正式开通时特斯拉会推送通知。 同时,车内还配备生物传感器,可实时监测乘客突发健康问题并自动报警。 ...
日本,永远活在20年前的老人经济
虎嗅APP· 2025-06-21 16:58
以下文章来源于环行星球 ,作者环行星球 环行星球 . 旅行+多元文化+人生体验,看遍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合作请联系:xiaobaibai_9999(注明品牌和需 求)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环行星球 ,作者:环行星球,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不知大家有没有察觉,日本的国策正在悄然改变,要从制造业逐步转型为制造+旅游业。近两年的赴 日旅游,也确实是非常火爆。 中国游客是赴日旅游的主力。许多人已经去了不止一次,而且会随着对日本认知的增加,设计不同路 线,深入日本,越来越local。 这里面,江浙沪居民赴日是最熟练的,简直和逛逛后花园一般。毕竟和祖国的大西北大西南相比日本 在距离交通上更便捷。 比如从上海到日本福冈或鹿儿岛仅900多公里,坐飞机不到两小时。相比而言,即使飞深圳,都有 1300多公里,要两个半小时,飞成都则更远。 随着中国大众对日本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很多人或许都能体会到一个不同于既往印象之外的另一个日 本—— 一个全面衰老的日本。 极速衰老的日本 米桶每次造访日本,无论是关西的京阪神,还是北海道、冲绳等"偏远地区",踏出机场的第一件事, 就是先看看等我的计程车司机,是多大年纪。 其实差不多每次都一样,司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