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检测
搜索文档
胜科纳米8月22日获融资买入2360.54万元,融资余额1.46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5 10:12
股价与融资交易表现 - 8月22日公司股价上涨2.50% 成交额达1.47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2360.54万元 融资净买入391.53万元 融资余额1.46亿元占流通市值13.16% [1] - 融券交易量为零 融券余额0.00元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1.59万户 较上期减少34.76% [2] - 人均流通股2044股 较上期增加53.29%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09亿元 同比增长25.11% [2] - 归母净利润1151.90万元 同比增长34.14% [2] 业务构成与公司背景 - 公司主营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分析 包括失效分析(67.43%) 材料分析(29.79%) 可靠性分析(2.74%) [1] - 公司成立于2012年8月17日 2025年3月25日上市 注册地址为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 [1] 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009.34万元 [3]
创锐光谱自研全球首台半导体缺陷无损检测设备丨光合说
创业邦· 2025-08-21 08:08
公司核心技术 - 自主研发全球首台基于瞬态光谱技术的第三代半导体缺陷检测设备 实现全自主国产化替代 [4] - 瞬态光谱技术通过加入时间分辨维度 在纳秒 皮秒甚至飞秒尺度上动态检测材料内部电荷 光子 载流子的变化 [10] - 采用非接触式光学无损检测方式 平均10多分钟即可扫描整片晶圆并生成缺陷分布图 [12] - AI算法自动分类上万个缺陷 识别率从传统人工检测80%提升至99%以上 [16] - 采用平台技术+定制化开发策略 针对碳化硅 钙钛矿光伏电池和MicroLED等不同材料开发专用设备 [16] 技术突破与行业影响 - 在全球范围内首次解决碳化硅衬底位错缺陷无损检测的世界性难题 [4] - 颠覆传统化学腐蚀检测方式 避免晶圆废弃 每年为行业减少数亿元成本损失 [12] - 检测周期从传统方式半小时到1小时缩短至5-10分钟 检测精度大幅提高 [13] - 实现从抽检到片片全检的跨越 推动检测设备向生产型设备进化 [13] - 衬底和外延片环节良率提升5-10% [12] 市场进展与战略布局 - 客户覆盖国内多家头部碳化硅产业链巨头 设备已出口海外 [18] - 与头部客户合作推动碳化硅外延片载流子寿命测试国标制定 预计2026年完成 [18] - 研发团队130人 分设大连 杭州 南京三地 分别专注科研仪器 工业检测和探测器 [18] - 正在研发针对第四代半导体如氧化镓和金刚石的检测设备 [18] - 定位全栈式先进光谱检测技术企业 目标覆盖所有化合物半导体检测 [19]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金盛烨2010年获埃默里大学物理化学博士 曾任职Argonne国家实验室 [6] - 2016年创立公司 前5年深耕科研仪器领域实现国产替代 [6] - 通过2年工业领域"地推" 探索瞬态光谱技术在工业检测的应用可能 [6] - 2014年创始人通过国家人才计划回国 加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6] 行业背景与痛点 - 国内90%半导体检测设备依赖进口 [4] - 传统化学腐蚀检测方法需破坏晶圆 仅能抽检 效率低且成本高昂 [4] - 碳化硅等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崛起 行业对无损高效检测技术需求迫切 [4] - 瞬态光谱技术长期被海外两家企业垄断 [6]
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服务重点产业 专利预审助企业创新提速
长江日报· 2025-08-20 08:35
核心观点 - 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过强化高价值专利培育与快速保护机制 为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上半年专利预审申请量达2127件 同比增长20.3% 且预审专利在省级及以上奖项中获得多项认可 [1][2] 专利预审成效 - 上半年受理专利预审申请2127件 同比增长20.3% [1] - 预审专利中2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7项获湖北省高价值专利及专利奖 [1] - 通过消除文本错误和实质性缺陷提升专利申请质量 为高价值专利快速保护提供支持 [1] - 精测电子两件发明专利经预审后分别获得第四届湖北省高价值专利银奖和第二届湖北专利银奖 [1] - 湖北江城芯片中试服务有限公司的半导体封装技术专利通过预审获第二届湖北专利优秀奖 系企业第二次在高价值专利培育中获奖 [1] 企业技术布局与产业化应用 - 精测电子借助预审通道使118件发明专利快速获得授权 形成半导体检测全领域技术布局 其晶圆检测产品已实现头部客户批量出货 [2]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43件发明专利在钢轨打磨、状态监测等领域快速授权 支撑"钢管混凝土轨枕专利技术产业化"入选全国优秀案例 [2] 协同机制与服务优化 - 武汉保护中心与审协中心协同推进批量预审和疑难案件质检 发明专利批量预审授权率达90% [2] - 通过定期交流和质量报告制度优化预审与实审衔接 并针对疑难案件推出专门质检制度 [2] - 联合武汉市经信局开展3场专题培训 尝试推出"优先预审"模式为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护航 [2] - 出台《预审质量控制规范》和地方标准《专利预审申请规范》 完善质控体系 [1] - 采用"主动送餐+按需定制"模式培训专业队伍以提升审查能力 [1]
中科飞测:上半年亏损1835.43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18:49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 02亿元 同比增长51 39% [1] - 归母净利润为-1835 43万元 去年同期亏损6801 47万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0 06元 [1] 业绩变动原因 - 亏损幅度收窄主要系营收规模持续稳定增长 [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同比下降 [1]
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启动上市辅导,深耕半导体检测赛道
仪器信息网· 2025-08-16 12:05
公司IPO进展 - 中导光电于2025年8月7日在广东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券商为国泰海通证券 [2][3] - 公司成立于2006年,由海归资深专家团队创立,专注于半导体检测设备领域 [4]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产品覆盖平板显示检测设备、半导体检测设备、光伏检测设备三大领域 [4] - 平板显示检测设备形成完整产品家族,检测灵敏度达亚微米级,是国内平板显示前段制程高端检测装备"中国解决方案"的主力军 [4] - 2020年初成功研制首台国产11代线高端量测设备(CDOL:自动线宽测量机),并于当年7月交付TCL华星 [5] - 2022年首台纳米级有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NanoPro-150成功交付,最高灵敏度达100nm,适用于0.13μm-0.18μm及以上制造工艺 [5] - 2023年该设备再次交付国内功率半导体头部公司量产线,主要性能参数与国际顶尖同类产品相近 [5] 公司行业地位与成就 - 是国内半导体及泛半导体前道图形缺陷检测设备的领军企业 [6] - 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6] - 拥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和完全的自主产权 [6] - 亚微米级和微米级设备累计销售逾350台,长期稳定运行在众多量产线中 [6] 股东背景 - TCL华星光电为公司股东之一,早在2014年就对公司进行了投资 [5]
胜科纳米:公司在AI算力芯片使用到的HDI板分析检测领域有着独特优势
格隆汇· 2025-08-05 17:48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为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分析实验室 为半导体全产业链客户提供样品失效分析 材料分析 可靠性分析等分析实验 [1] - 公司在AI算力芯片使用的HDI板分析检测领域有独特优势 [1] 技术能力与设备 - 公司拥有专业技术团队和先进检测设备 [1] - 能够针对HDI板从原材料到生产过程中的线路 孔径 层压等关键环节进行全方位高精度分析检测 [1] - 可对成品的电性能 热性能进行检测 及时发现缺陷和潜在风险 [1] 行业发展趋势 - AI技术迅猛发展推动AI服务器对高频高速信号传输 芯片高集成度 复杂互连结构及高效散热提出极高要求 [1] - 行业PCB规格大幅提升 高端HDI板用量显著增加 [1] 客户服务与业务前景 - 公司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检测报告和优化建议 帮助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1] - 公司PCB分析检测业务未来有望迎来更多机遇 [1]
胜科纳米(688757.SH):公司在AI算力芯片使用到的HDI板分析检测领域有着独特优势
格隆汇APP· 2025-08-05 17:25
公司业务 - 公司为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分析实验室,服务范围涵盖半导体全产业链客户,包括芯片设计企业、晶圆制造企业、PCB制造企业等 [1] - 公司提供样品失效分析、材料分析、可靠性分析等分析实验服务 [1] - 公司在AI算力芯片使用的HDI板(高密度互连板)分析检测领域具有独特优势 [1] - 公司拥有专业技术团队和先进检测设备,能够对HDI板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高精度分析检测 [1] - 公司能够及时发现HDI板可能存在的缺陷和潜在风险,并提供高质量检测报告和优化建议 [1] 行业趋势 - AI技术迅猛发展推动AI服务器对高频高速信号传输、芯片高集成度、复杂互连结构以及高效散热的要求大幅提高 [1] - 行业对PCB规格要求提升,高端HDI板用量显著增加 [1] 发展前景 - 公司PCB分析检测业务未来有望迎来更多机遇 [1]
商道创投网·会员动态|中嘉微视·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搜狐财经· 2025-07-11 21:36
公司融资情况 - 中嘉微视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国泰君安创新投、国金鼎兴、天通股份等机构 [2] 公司背景与业务 - 中嘉微视为中韩合资高科技企业 专注于TFT-LCD、OLED、半导体前道量检测设备及泛半导体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 [3] - 公司成立于2019年 在显示面板前道检测领域拥有核心技术 自主研发的高精度在线量检测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 融资用途 - 融资将用于巩固显示前道检测优势 加速产能扩张 满足国内主要面板厂商对国产检测设备的需求 [4] - 拓展半导体前道检测布局 加速晶圆量检测设备的研发迭代与量产交付 [4] - 持续投入高精度标定、纳米级3D测量等核心环节的自主研发 巩固技术壁垒 [4] 投资方观点 - 中嘉微视在显示前道检测领域已取得显著成就 覆盖全部核心工艺并打入龙头面板厂 [5] - 公司正以显示领域技术为基础开拓半导体前道量检测第二增长曲线 技术可迁移性和团队执行力获得投资方认可 [5] 行业观点 - 中嘉微视融资事件是半导体检测领域国产替代进程的重要一步 符合政府支持半导体产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导向 [6] - 公司技术实力和市场潜力得到资本市场高度认可 投资机构对其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6]
上半年江苏收获12个IPO,苏州领跑全省,还有近80家苏企正在排队
搜狐财经· 2025-07-02 19:00
江苏2025年上半年IPO概况 - 2025年上半年江苏共有12家企业成功登陆A股,IPO数量领先全国,此外还有6家企业成功登陆港股 [1] - 上半年共有51家企业在A股成功IPO,江苏占比约23.53%,数量位列全国第一 [3] - 江苏还有接近60家企业在沪深京三地交易所排队上市,超20家企业在港交所排队上市 [4] A股上市企业城市分布 - 苏州以4家的数量领跑全省,包括赛分科技、胜科纳米、众捷汽车和华之杰 [2] - 常州有2家A股上市企业,分别是常友科技和泽润新能 [3] - 无锡、南通、淮安、扬州、镇江、泰州各有1家A股上市企业 [3] 重点A股上市企业介绍 - 赛分科技是国内液相色谱材料龙头企业,1月10日上市,募资2.16亿元,最新市值69.67亿元 [2] - 胜科纳米主要从事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分析服务,3月25日上市,募资3.66亿元,最新市值107.12亿元 [2] - 众捷汽车是国内汽车热管理系统及部件领军企业,4月25日上市,募资5.02亿元,最新市值42.5亿元 [2] - 华之杰是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6月20日上市,募资4.97亿元,最新市值53.62亿元 [2] 港股及美股上市情况 - 上半年有6家江苏企业在港股上市,包括曹操出行、药捷安康、恒瑞医药等 [3] - 南京司凯奇汽车科技通过SPAC合并实现在纳斯达克上市,总市值8.51亿美元 [3] 已过会待上市企业 - 沪深交易所方面有8家公司通过首发审核,包括汉桑科技、技源集团、汇川联合动力等 [3] - 北交所有3家苏企顺利过会,包括苏州鼎佳精密、江苏酉立智能装备等 [3]
胜科纳米(688757):国内领先的半导体第三方检测企业,失效与材料分析领军者
开源证券· 2025-06-25 14: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分析服务商,在技术、客户等方面有优势,所处行业需求增长且头部优势显著,公司有望受益于行业发展扩大市场份额 [1][2][3] 各部分总结 稀缺的半导体第三方检测企业,被喻为“芯片全科医院”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分析服务商,为全产业链客户提供服务,被喻为“芯片全科医院” [1][9] - 掌握多项核心技术,先进制程覆盖能力达 3nm,先进工艺营收占比近八成 [9] - 2023 年失效分析与材料分析领域市占率 7.86%,位居头部 [1][3][9] - 累计服务全球 2000 余家客户,布局六个实验室满足时效性要求 [1][9] - 2024 年上半年失效分析和材料分析等高附加值业务收入占比 97.09% [10] - 2021 - 2024 年营收和净利润 CAGR 分别达 35%和 43%,2024 年毛利率 46.86% [1][13] - 苏州检测分析能力提升项目投资额 2.97 亿元,预计 2025 年底建成投产 [20] - 2024 年多项关键财务数据处于可比公司前列,研发费用率 11.03%高于可比公司均值 [23][24] 第三方实验室检测行业:具备逆周期韧性的高景气赛道 行业存在逆周期韧性,Labless 模式大势所趋 - 半导体检测分析是产业链重要环节,为保证产品良率需专业检测分析服务 [25] - 产业链上游是设备等制造商,中游是检测分析厂商,下游是检测报告使用者 [25] - Labless 模式具经济性、专业性、中立性优势,将为行业创造发展空间 [30][31] - 行业需求受半导体产业扩张驱动,且在下游景气降低时有反周期韧性 [32] 半导体技术迭代、产业国产化和工艺容错要求提升拉动行业需求增长 - 半导体技术更新迭代催生研发投入,推动第三方检测分析需求增长 [33] - 先进制程迭代提升容错率要求,带动测试与分析需求增长 [33] - 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和国产替代加速,为测试分析市场提供契机 [33][34] - 预计 2027 年全球市场规模达 66.77 亿美元,国内达 180 - 200 亿元 [2][35] 时效性需求致使市场竞争格局分散,但头部效应明显 - 市场呈“小、散、弱”特征,集中度低,参与者分五类 [40] - 头部民营机构如闳康、胜科纳米等占据主要份额,解决高端技术难题 [40] - 市场头部效应显著,龙头企业竞争优势将强化 [41][43] 检测范围可触达 3nm 工艺,客户覆盖全球超 2000 家优质厂商 卡位失效分析和材料分析两大优质赛道,在细分赛道保持领先地位 - 失效分析和材料分析技术难度、附加值高,发展前景好 [44] - 2024 年 H1 公司失效分析、材料分析业务收入占比 97.09%,2023 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约 7.86% [48] 具备强大的技术实力与 know - how,资质认证数量领先 - 依托核心技术构建高附加值业务体系,先进制程覆盖能力达 3nm,2024 年 1 - 6 月先进工艺收入占比 77.29% [49] - CNAS、CMA 认证项目数量在可比公司中领先 [53] 拥有优质且稳固的客户基础与认证壁垒,兼具独特的国际化优势 - 累计服务全球 2000 余家客户,形成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有良好市场认可度 [57][60] - 创始人在新加坡创办实验室,在东南亚有领先优势,与国内对手比有国际化优势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