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回收
搜索文档
绿色能源科技集团(00979.HK)盈警:预计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500万港元-1800万港元
格隆汇· 2025-09-18 17:05
业绩预期 - 公司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拥有人应占亏损1500万港元至1800万港元 [1] - 上一年度同期亏损约为1430万港元 [1] - 亏损同比扩大约4.9%至25.9% [1] 亏损原因 - 可再生能源业务分部收入出现下降 [1] - 可再生能源业务毛利率出现减少 [1] - 对塑料回收业务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计提减值亏损拨备 [1]
点“塑”成金!中美研发黑科技 常温下垃圾塑料转化为汽油
金投网· 2025-08-28 14:42
技术突破 - 开发出一步法将有毒混合塑料垃圾转化为汽油 在室温下转化效率超过95% [1] - 工艺所需能源更少 设备更少 步骤更少 具有工业应用可扩展性 [1] - 最终产物为汽油主要成分 化学原料和盐酸 可用于水处理 金属加工 制药 食品生产或石油工业 [1] 工艺特点 - 通过单阶段工艺将废弃聚氯乙烯升级为无氯燃料级碳氢化合物和盐酸 [2] - 将塑料废物与轻质异构烷烃相结合 生产碳原子数为6至12的汽油级碳氢化合物 [2] - 回收的盐酸可安全中和并重新用作现代工业原材料 替代传统高温高能耗生产工艺 [2] 转化效率 - 30摄氏度下软质PVC管转化效率达95% 硬质PVC管和PVC电线达99% [2] - 80摄氏度下PVC与聚烯烃混合物固体转化效率高达96% [3] - 工艺适用于处理现实世界中混合且受污染的PVC和聚烯烃废料 [3] 行业背景 - 全球塑料累计产量达100亿吨 大部分成为难以回收废弃物 [2] - 聚烯烃(聚乙烯和聚丙烯)占全球塑料产量50% 聚氯乙烯(PVC)占比10% [1] - PVC生产原料氯乙烯被列为致癌物 传统处理方法需高温脱氯防止有毒化合物释放 [2]
塑料“变废为油”转化效率超95%
中国新闻网· 2025-08-20 13:45
塑料污染与回收现状 - 全球塑料产业累计产量突破100亿吨 其中约80%最终沦为垃圾 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危机[1] - 中国废塑料存量突破10亿吨 年新增量逾6000万吨 PE和PP占比50% PVC占比10% 两类合计占比达60% 蕴含巨大回收潜力[2] - 国内废塑料处理仍以填埋和焚烧为主 填埋占用土地且污染土壤地下水 焚烧释放二噁英等有毒物质并产生大量碳排放[2] 新技术突破 - 开发全球首创室温催化转化技术 首次实现常温常压下将PVC与聚烯烃混合废塑料一步转化为高附加值燃油 转化效率超95%[1] - 技术实现三大颠覆性创新:反应温度降至常温 能耗较传统工艺降低70%以上;将脱氯裂解烷基化三步反应整合为单一过程;采用石化副产物作为反应介质实现"以废治废"[3] - 碳原子利用率超过95% 可将混合废塑料一步转化为高标号汽油 建立完整资源循环利用链条[3] 技术优势与应用 - 技术与现有炼化工艺高度兼容 能耗低设备简便转化效率高 适合依托现有炼化设施推广[4] - 采用离子液体催化剂 价格低廉活性高腐蚀性低操作安全可靠 已在美国雪佛龙与中石油工业烷基化装置中得到验证[4] - 可将混合废塑料几乎完全转化为无氯高品质燃料 常温运行安全环保 无有毒副产物 能有效阻断氯污染 转化为回收的氯化氢生成无毒盐酸[4] 经济价值与发展历程 - 使每吨废塑料价值从填埋或焚烧的负收益升为正收益 真正实现"变废为宝"[4] - 2023年首次实现PE和PP塑料的低温转化 最新研究将更复杂的PVC废塑料纳入处理范围并将反应温度降至常温 实现对超过60%废塑料的绿色高效回收[4]
我国开发出全球首创的室温催化转化技术:实现塑料变燃油
搜狐财经· 2025-08-19 08:38
技术突破 - 全球首创室温催化转化技术首次实现常温常压条件下将聚氯乙烯和聚烯烃等难降解混合塑料废弃物一步高效转化为高附加值燃油 转化效率超过95% [1] - 技术实现三大创新:反应条件革新使能耗降低70%以上 工艺集成创新将脱氯裂解烷基化三步反应整合为单一过程 资源协同利用石化副产物实现以废治废 [6] - 碳原子利用率超过95% 将混合废塑料一步转化为高标号汽油 实现完整资源循环利用链条 [6] 行业背景 - 全球塑料累计产量突破100亿吨 其中约80%最终成为垃圾 造成资源浪费并引发严重环境问题 [3]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塑料生产与消费国 废塑料存量突破10亿吨 年新增量逾6000万吨 聚烯烃占比50% 聚氯乙烯占10% 两者合计达六成 [3] - 当前处理方式以填埋和焚烧为主 PVC因高氯特性焚烧时易生成二噁英等有毒物质 被欧美监管机构列为高风险材料 [3] 技术优势 - 使用离子液体催化剂 价格低廉活性高腐蚀性低且操作安全可靠 已在美国雪佛龙与中石油工业烷基化装置中得到验证 [6] - 常温运行安全环保 无有毒副产物 能有效阻断氯污染 转化回收的氯化氢可生成无毒盐酸 [6] - 与现有炼化工艺高度兼容 能耗低设备简便转化效率高 特别适合依托现有炼化设施推广 [8] 应用前景 - 技术可处理超过60%废塑料 使每吨废塑料价值从填埋或焚烧负收益转为正收益 被美国能源部称为升级回收典范 [8] - 团队将推动绿色催化技术产业化 通过与石化企业合作进行中试放大实现商业化应用 [10] - 利用人工智能开发更高效催化体系 揭示塑料转化原子级机理 通过国际合作推动全球推广 [10]
TANAKA宣布将与JEPLAN进行业务合作以实现脱碳与循环型社会
搜狐财经· 2025-08-15 12:06
业务合作背景 - TANAKA PRECIOUS METAL GROUP与JEPLAN开展业务合作 旨在减少贵金属回收工艺中的CO₂排放并推进有机物资源化再利用[1] - 合作由贵金属领域循环经济专家TANAKA与塑料技术专家JEPLAN共同推动 目标为实现脱碳化和循环型社会[1] 传统工艺挑战 - TANAKA自1885年起通过烧成工艺处理含贵金属的有机物废弃物 从灰烬中回收贵金属[2] - 烧成处理虽能有效去除环境管制物质 但有机物燃烧导致CO₂排放 成为脱碳社会主要课题[2] - 处理对象包括注射器[5] 擦拭布[6]等附着贵金属的塑料废弃物[4] 新技术方案 - JEPLAN已建立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创新化学回收技术[7] - 新工艺将化学回收替代传统烧成处理 对象为注射器 擦拭布等塑料制品[7] - 预计CO₂排放量可降至以往的10%左右[7] 协同效益 - 新工艺同时实现贵金属回收和塑料再生[7] - 双方将发挥各自在贵金属与塑料领域的专业技术优势[7] - 合作共同推动脱碳化和循环型社会目标实现[1][7]
中石化、中石油、万华化学入局,陶氏退出!
DT新材料· 2025-08-14 00:03
乐橘科技B++轮融资 - 上海乐橘科技完成B++轮融资 由中国石油集团旗下昆仑资本独家投资 此前已获中国石化、万华化学、京博石化和高瓴创投等机构投资 [2] - 公司成立于2018年 是国内化工品共享循环包装领域龙头企业 业务覆盖回收再生、循环物流、智能设备三大板块 [2] - 融资资金将用于扩大智能循环包装资产规模 加强循环材料研发与规模化应用 加大AI方向投资 聚焦感知技术研发 构建工业无人车及物流无人化方案 [2] 睿莫环保获英格卡集团投资 - 宜家母公司英格卡集团对中国塑料包装废弃物回收企业睿莫环保进行成长型投资 这是该集团在循环领域投资的第一家中国企业 [2] - 睿莫环保成立于2015年 主营塑料再生环保技术开发 产品包括R-PP、R-PE、R-PS和R-ABS再生塑料 是全球少数能规模化利用食品包装废弃物生产高透明度再生颗粒的供应商 [3] - 公司采用物理回收法技术路径 开发聚烯烃食品包装废弃物自动分选设备 通过深度清洁等工艺使再生塑料性能接近原生塑料 并通过美国FDA食品级、欧盟RoHS认证 [3] 全球循环经济政策与企业动态 - 欧盟、美国、日本及中国"十四五"规划均设定塑料包装再生料使用比例目标 多国要求2030年占比达30% 宜家、可口可乐、耐克等品牌公布25%-50%再生料使用目标 [4] -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0亿元 体现国家对循环经济赛道的重视 [4] - 陶氏化学取消德国Böhlen每年12万吨化学回收工厂建设计划 因配套的56.5万吨/年乙烯装置将关闭 但将继续与Mura公司探索其他合作机会 [5][6] 化工巨头技术布局 - 陶氏化学自2010年布局化学回收技术 重点开发热解、溶解和解聚三大技术 其核心HydroPRS™技术利用超临界水在25分钟内分解塑料 效率远超传统热解 [7] - 欧洲循环经济趋势向亚太扩散 未来可能有更多绿色资本进入中国市场 [7] 行业会议信息 - 第十届中国国际工程塑料产业创新大会将聚焦关键单体、特种工程塑料、新能源高分子等方向 同期举办新能源汽车创新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等专题论坛 [10] - 会议设置科研成果展示、产品设备展区及"新塑奖"评选 将于9月11-12日在合肥举行 [10]
耐思特终止荷兰化学回收项目
中国化工报· 2025-08-13 13:59
项目终止 - 耐思特终止与Ravago集团合作建设混合塑料废料先进回收工厂计划 该项目未能达到最终投资决策条件 [1] - 原计划采用美国Alterra Energy公司技术 在荷兰弗利辛恩建设年产能5.5万吨的化学回收装置 [1] 行业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先进回收领域投资开始失速 主要化工生产商在欧洲等高成本地区实施上游业务整合优化计划 [1] - 市场频现项目取消及运营工厂关停案例 伊士曼化学公司先进回收项目因美国能源部撤销拨款遭遇3.75亿美元资金损失 [1] - 英国回收商Biffa与法国威立雅环境集团近期相继宣布关闭塑料回收工厂 [1]
倒计时5天!第三届活力·ESG创新论坛即将开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18:48
21世纪ESG热搜榜产品 - 21世纪资本研究院推出每周及每月更新的ESG热搜榜产品 通过跟踪全球头部机构ESG投资动态和中国上市公司ESG表现 开展中国ESG持续评价研究 [2] 第三届活力·ESG创新论坛 - 论坛将于2025年8月16日在上海开幕 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 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东方证券主办 [6] - 论坛将聚焦传统能源企业数字化改造 新能源企业技术路线应对 以及链主企业带动供应链绿色转型等议题 [6] - 论坛将发布21世纪"活力·ESG"实践报告(2025)并汇集政策制定者 企业代表 机构人士及高校专家参与 [6]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 -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2025年现金分红榜单 工商银行 建设银行 中国石油 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位列分红总额前五名 [7] - 2024年度沪深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达2.4万亿元 较2023年度增长9% [7] - 9家公司分红超500亿元 33家超100亿元 61家超50亿元 [7] 农业防灾救灾资金 - 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 水利部下达10.15亿元中央财政资金 用于支持洪涝和干旱受灾地区农业防灾减灾及水利救灾 [8] - 资金重点支持北京 河北 内蒙古 广东等地洪涝灾后农作物改种补种 设施修复 以及山东 河南 湖北等地干旱救灾措施 [8] 北京特大暴雨保险理赔 - 截至8月3日17时 北京保险机构受理特大暴雨报案5330件 估损金额1.55亿元 [9] - 车险报案3034件(估损7323万元) 农险报案286件(估损964万元) 家财险报案1670件(估损495万元) 其他财产险报案340件(估损6683万元) [9] - 保险机构已累计救援车辆1105辆 [10] 种植业减排技术 -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显示技术组合可实现15%甲烷减排量 同时保障粮食产量 [11] - 种植业需通过技术创新平衡减排 高产和低成本目标 需结合区域特点开发轻简化 可推广的技术模式 [11] 循环经济投资 - 英格卡集团旗下投资公司完成对中国塑料回收企业睿莫环保的成长型投资 这是其在华首笔循环经济投资 [12] - 睿莫环保通过技术将废弃塑料转化为高透明度再生聚丙烯(r-PP) 用于新产品制造 [12] 企业ESG管理变动 - 国联民生选举顾伟为新任董事长 并担任董事会战略与ESG委员会主任委员 [12] 科技企业ESG实践 - 荣耀在AI技术落地中重点关注降低老年人应用门槛 正在研发"一键实现"等零门槛功能 [13]
NBF英格卡集团入股塑料循环再生企业睿莫环保,完成在华首笔循环经济投资
搜狐财经· 2025-08-11 13:12
投资事件 - 英格卡集团旗下英格卡投资对中国塑料回收企业睿莫环保进行成长型投资[1] - 此次投资是英格卡集团循环投资组合在中国市场的首笔投资[3] - 投资将助力睿莫环保提高回收产能并开发新产品[8] 被投企业概况 - 睿莫环保专注于塑料高质量循环再生领域[1] - 公司利用自主研发技术将废弃塑料转化为高透明度再生聚丙烯(r-PP)[1] - 产品广泛应用于家居收纳、餐具、玩具、日化包装及纺织产品等领域[3] - 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并在江西设有生产基地[8] - 具备区位优势可高效获取长三角、珠三角的塑料废弃物资源[8] 技术优势 - 公司攻克了食品残留与标签污染、材料质量下降等行业挑战[3] - 全球少数能规模化利用食品包装废弃物生产高透明度再生颗粒的企业之一[3] - 成品材料为多家知名企业提供环保材料支持[3] 战略意义 - 投资彰显英格卡集团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投入与承诺[6] - 中国作为重要塑料消费市场在推动循环解决方案方面具有关键地位[3] - 合作将共同致力于将塑料废弃物转化为宝贵资源[8] 市场影响 - 睿莫环保已通过供应商网络和外卖平台合作对中国回收市场产生规模化影响[4] - 合作标志着在全球推广可持续解决方案进程中迈出重要一步[8] - 中国市场规模优势与创新活力为循环经济转型提供巨大机遇[6]
你敢信?这么美的丝巾竟然是海洋垃圾做的!
新华社· 2025-08-07 12:23
海洋垃圾回收利用模式 - 浙江台州椒江区推出"蓝色循环"海洋生态理念,将海洋垃圾转化为生活用品如衣服、丝巾、购物车、飞盘等 [1] - 当地政府和企业鼓励渔民和塑料分拣人员回收塑料瓶、渔网等海洋垃圾,送至专业企业制作成塑料粒子 [1] - 回收的塑料粒子应用于电子电器、纺织服装等领域 [1] - 从利润中提取资金反哺垃圾回收源头,形成闭环经济模式 [1] 商业模式创新 - 建立政府引领、企业主导、产业协同、公众参与的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新模式 [1] - 通过产业链整合实现海洋垃圾从回收到加工再到终端产品的全流程利用 [1] - 商业模式包含回收激励、加工利用和利润反哺三个关键环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