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奢侈品行业
icon
搜索文档
奢侈品开餐厅, 还是玩票吗?
36氪· 2025-05-16 08:33
奢侈品牌跨界餐饮趋势 - Prada在上海荣宅开设首家独立餐厅"迷上",由王家卫参与创意设计,主打中意融合菜品,采用预约制并收取300元订金,用餐时间限制为90-120分钟[1] - 奢侈品牌在中国跨界餐饮早有先例,Gucci、Chanel、Tiffany等曾试水咖啡店,但多为快闪店或零售店附属项目,主要作为营销手段[2] - 路易威登2022年在成都开设亚洲首家正餐厅"THE HALL",由云觅餐饮集团运营,太古地产透露Maison Margiela咖啡馆日销峰值达4万元[2] 奢侈品牌餐饮战略逻辑 - 品牌餐饮项目多由第三方专业团队运营,如THE HALL由云觅餐饮负责,该集团同时运营上海网红餐厅Da Vittorio[3] - 餐饮本质是品牌打造生活方式体验的工具,通过"品味教育"引导消费者为主营业务买单,如40元咖啡可能转化为美妆消费,4000元正餐可能带动包包销售[3] - 行业策略转向线下流量获取,"先把顾客引进门"成为共识,餐饮成为连接商品与体验的重要媒介[3] 商业地产的配套升级 - 澳门永利推动餐饮转型,旗下运营数十家高端餐厅(含米其林星级),4月将新开综合餐饮项目"馥乐庭",涵盖高端餐厅与大众美食[4][5] - 永利举办中国葡萄酒大赛,联动旗下餐厅推广近900款参赛酒,总裁陈志玲强调需从单纯购物转向体验消费,面临服务转型与人才培养挑战[4][5] 奢侈品消费市场变化 - 澳门永利皇宫零售租金收入环比下降8%,仅为2019年同期的74%,反映奢侈消费下滑,可能主动降租挽留品牌[6] - 2024年前三季度澳门旅客消费总额562.1亿澳元(+8%),但人均消费2168澳元(-17%),内地旅客人均消费跌幅达21.7%[6] - LVMH一季度总营收同比下降2%,时装皮具销售额降5%,中日市场同步下滑,显示奢侈品价格差优势丧失[7] 行业文化战略反思 - 欧洲奢侈品牌在华面临文化认同危机,老铺黄金等本土品牌崛起,显示其数十年对中国富人"品味驯服"策略阶段性失败[7] - 2010年代中国富裕阶层通过奢侈消费彰显品味的模式已过时,行业需重新思考在地文化融合策略[7]
裁员18%!奢侈品寒冬下,巴宝莉降本自救
华尔街见闻· 2025-05-14 17:33
行业困境与公司转型 - 奢侈品行业面临寒冬,行业巨头正经历艰难转型 [1] - 巴宝莉计划在未来两年内额外节省6000万英镑(8000万美元)开支,并裁减多达1700个职位,占全球员工的18% [1] - 这是继2020年疫情期间裁减500个职位后的又一次大规模裁员 [1] 成本削减与财务表现 - 此次成本削减计划是在2023年11月宣布的4000万英镑节省基础上的加码,涉及采购和房地产等领域 [3] - 裁员相关一次性成本预计总计8000万英镑,大部分为现金支出 [3] - 公司第四季度销售额下滑幅度小于预期,全年经调整营业利润为2600万英镑,高于分析师预测,但远低于去年同期的4.18亿英镑 [3] 市场环境与品牌挑战 - 地缘政治和经济不确定性加剧,消费信心削弱和生活成本危机影响"有抱负消费者"对品牌的吸引力 [4] - 市场对设计师Daniel Lee作品的接受度不高 [4] - 标志性风衣产品因耐用性限制了重复购买频率,与潮流单品相比业务挑战明显 [5] 战略调整与品牌重塑 - 首席执行官Joshua Schulman自2023年7月上任后,重点提升外套产品(如2000英镑经典风衣)人气,减少对手袋产品的关注 [4] - 推出以英国名人为主的广告活动,试图吸引更全球化客户群体 [5] 资本市场反应 - 裁员消息公布后股价单日飙升近10%,创一个多月最大涨幅 [1] - 截至公告日,公司股价年内累计下跌16%,且已被踢出富时100指数 [1]
Gucci正在“哭泣”:销售额暴跌25%,成开云集团最大“拖油瓶”|贵圈
新浪财经· 2025-05-07 09:07
Gucci业绩下滑现状 - 2025年一季度Gucci营收15.7亿欧元,按可比销售额下跌25%,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6.2亿欧元[5] - 同店销售额暴跌25%,比预期的23.6%降幅更严重,连续多个季度表现不佳[5] - 2024年每季度销售额同比降幅分别为21%、20%、25%和24%[5] - 今年以来已关闭上海静安寺商圈两家门店,去年还关闭太原、沈阳、香港等地门店[2] 对母公司开云集团的影响 - 开云集团2025年一季度销售额大跌14%至38.83亿欧元[5] - Gucci成为集团最大"拖油瓶",拖累整体业绩[4] - 开云股价自年初累计下跌超25%,最新市值218亿欧元,仅为LVMH的十分之一[6] - 高盛将开云目标价从180欧元下调至168欧元,维持"卖出"评级[6] 产品与品牌问题 - 最近一次现象级爆款是2019年的1955系列,此后六年无全民热议单品[8] - 品牌调性模糊,未能精准触达Z世代消费者[10] - 产品设计被指"妈感"太强,不符合当下流行的"老钱风"审美[8] - 过度依赖过往成功经验,创新乏力,未抓住年轻化、休闲化趋势[11] 二手市场表现 - 酒神、塞尔维亚等系列二手价仅为专柜价的1-3折(2000-6000元vs专柜2万多元)[14] - GG Marmont交易量增150%,但二手均价仅为专柜价40%[14] - 定价不统一(国内2万vs国外1.8万)和奥莱店3-5折销售伤害品牌价值[15] 专家建议的改进方向 - 重塑品牌形象,重回顶级奢侈品牌行列[17] - 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和研发投入[17] - 利用数字化手段提高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18] - 重视圈层营销,重振高端客户信心[18]
明起,爱马仕美国涨价,中国不跟进!| 贵圈
新浪财经· 2025-04-30 08:18
公司动态 - 爱马仕自5月1日起全面上调美国市场售价,涨幅6%~7%以转嫁关税成本[3] - 中国大陆市场暂未收到调价通知,定价策略无固定周期,主要基于汇率和原材料成本[4] - 公司澄清所有产品均在法国、意大利或瑞士生产,否认中国代工厂传闻[5] - 截至4月29日市值达2863.97亿美元,超越LVMH成为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5][7] 财务表现 - 2025年Q1营收41.29亿欧元,同比增长9%(恒定汇率+7%),低于预期的41.6亿欧元但优于LVMH同期3%的下滑[7] - 增长动能减弱:2024年Q1增速17%,2025年Q1降至个位数[7] - 皮具与马具收入同比增长10%,成衣配饰+7.2%,珠宝家居+6.1%,腕表业务下滑10%[7] - 日本市场增长17%至4.2亿欧元表现最佳,亚洲(不含日本)仅微增1.2%至19.7亿欧元[7] 行业趋势 - 2020-2024年头部品牌普遍采取"一年一涨"策略,爱马仕2025年初部分饰品涨幅达19%,Birkin25涨价12%突破10万元[12] - 路易威登2023-2025年多次调价,DIANE法棍包从1.86万涨至1.92万元[12] - 香奈儿经典款2.55手袋2020-2025年价格从3.7万飙升至超8万元[13] 竞争策略 - 通过配货规则维持稀缺性,Birkin25配货比达1:2-2.5,需累计消费50-100万才有购买资格[16] - 坚持单一品牌策略,拒绝LVMH收购,核心产品手工限量生产形成与Gucci等大规模生产的差异化[17][18] - 控制供应链避免过度商业化,Birkin包在中国市场长期缺货强化稀缺形象[16][18] 市场挑战 - 亚洲市场(占营收近五成)增速放缓至1.2%,面临消费降温和竞争压力[7][8] - 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持续,当前欧盟出口美国关税为10%,可能进一步上调[8] - 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2024年销售额预计下降18%-20%,2025年或与2024年持平[15]
《明起,爱马仕美国涨价,中国不跟进! | 贵圈》
新浪财经· 2025-04-30 07:53
美国市场涨价策略 - 公司宣布自5月1日起全面上调美国市场售价,通过6%~7%常规涨价叠加额外提价,将美国加征的10%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1][5] - 最终美国关税政策尚未确定,未来可能面临更高对等关税 [6] 中国市场动态 - 中国大陆市场暂未收到调价通知,定价策略基于汇率波动和原材料成本等市场因素 [2] - 明确澄清中国代工厂传闻,强调产品主要在法国、意大利和瑞士生产 [2] 财务表现与市值 - 2025年Q1营收达41.29亿欧元(同比增长9%),略低于预期的41.6亿欧元,但优于LVMH同期3%的下滑 [3] - 市值达2863.97亿美元,超越LVMH(2846.28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 [2][3] - 2024年Q1营收增速为17%,2025年Q1增速放缓至个位数 [3] 业务板块分析 - 皮具与马具收入支柱同比增长10%,腕表业务大跌10% [4] - 日本市场增长17%至4.2亿欧元,亚洲市场(不含日本)仅微增1.2%至19.7亿欧元 [4] - 美洲市场增长11%至7亿欧元,中东等其他区域增长14.1%至1.9亿欧元 [4] 行业涨价趋势 - 2025年初部分饰品涨幅近19%,Birkin铂金包25涨幅12%突破10万元大关 [8] - 路易威登2023-2025年多次调价,部分产品涨幅超11% [9] - 香奈儿经典款2.55手袋2020-2025年价格从3.7万元涨至超8万元 [9] 品牌战略与竞争力 - 通过配货规则(如Birkin25配货比1:2-2.5)维持稀缺性 [12] - 单一品牌策略聚焦手工制作与限量供应,与LVMH多品牌扩张形成对比 [14] - 高净值客户群体支撑稳定需求,产品转售价值高 [13] 行业挑战与展望 - 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2024年销售额预计下降18%~20%,2025年或持平 [11] - 行业从扩张提价转向销售网络整合与绩效提升 [12]
LVMH: 2024 Dividend
Globenewswire· 2025-04-18 22:30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4月17日LVMH年度股东大会批准支付2024财年每股13欧元股息,扣除2024年12月4日已支付的5.5欧元,余额7.5欧元将于2025年4月28日支付,含股息权最后交易日为2025年4月23日 [1] 公司业务 - 葡萄酒和烈酒品牌组合包括酩悦香槟、唐培里侬、凯歌香槟等 [2] - 时尚和皮革制品部门包括路易威登、迪奥、赛琳等 [2] - 香水和化妆品领域有迪奥香水、娇兰、纪梵希香水等 [2] - 手表和珠宝部门包括宝格丽、泰格豪雅、蒂芙尼等 [2] - 通过DFS、丝芙兰等开展精品零售及其他业务 [2] 公司联系人 分析师和投资者 - Rodolphe Ozun,联系电话+ 33 1 44 13 27 21 [3] 媒体 - 法国Jean - Charles Tréhan,联系电话+ 33 1 44 13 26 20 [3] - 法国Charlotte Mariné,联系电话+33 6 75 30 43 91 [3][4] - 法国Axelle Gadala,联系电话+33 6 89 01 07 60 [3][4] - 意大利Michele Calcaterra、Matteo Steinbach,联系电话+ 39 02 6249991 [4] - 英国Hugh Morrison、Charlotte McMullen,联系电话+ 44 7921 881 800 [4] - 美国Nik Deogun、Blake Sonnenshein,联系电话+ 1 212 333 3810 [4] - 中国Daniel Jeffreys,联系电话+ 44 772 212 6562、+ 86 21 80 36 04 48 [4]
Hermes(HESAY)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4-17 23:09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集团综合收入达41亿欧元,按当前汇率计算增长9%,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7% [3] - 截至2025年3月底,汇率波动对收入产生4900万欧元的积极影响 [3] - 2025年将向员工分配超5亿欧元作为2024年的利润分享 [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皮革制品和马具业务增长10%,推出新包款Médor和Mousqueton,未来将有新皮革工坊投入使用 [11][12] - 成衣和配饰部门增长7%,2025年秋冬系列时装秀反响良好 [13] - 丝绸和纺织品部门增长5%,得益于产品系列更丰富 [14] - 香水和美妆业务保持稳定增长,有新品推出 [14] - 手表业务继续基于复杂功能的战略发展,在日内瓦钟表与奇迹展览上推出新复杂功能表款 [15] - 其他部门增长6%,受珠宝业务推动 [1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亚洲(除日本)增长1%,尽管比较基数高且大中华区客流量下降,但受本地客户忠诚度和品牌价值策略驱动 [7] - 日本增长17%,受本地客户忠诚度驱动实现稳定增长 [8][9] - 美洲增长11%,受美国3月强劲势头支撑,下半年计划在菲尼克斯和纳什维尔开设两家门店 [9] - 欧洲(除法国)增长13%,法国增长14%,得益于本地需求和旅游流量 [9] - 其他地区(主要包括中东)增长14%,保持增长势头 [1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本季度加强在产能、其他部门、分销网络和供应链的投资,未来三年将新增三个皮革工坊 [4] - 继续坚持基于价值的战略,通过小皮具、珠宝和成衣业务维持收入水平 [32] - 面对美国关税增加,计划通过提高价格来抵消影响 [2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在经济和地缘政治不确定的背景下,凭借高度整合的手工模式,公司对2025年充满信心,强劲增长有助于应对未来经济不确定性 [5] - 对中国市场消费前景持乐观态度,认为政府相关政策将对消费产生积极影响 [31] - 尽管保持雄心勃勃的目标,但由于地缘政治变化影响金融市场,公司仍保持谨慎 [44]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持续创造就业机会以支持各部门增长,2025年计划净增1000 - 1500名员工 [45]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本季度业务进展是否受美国相关消息影响,如关税增加和就业市场变化 - 美洲第一季度增长11%,增长受范围效应和约5%的价格效应驱动,美国业务受年初气候事件、火灾和低库存影响,3月因补货表现良好,4月初趋势无变化 [18][20] - 目前关税水平未确定,自4月9日起欧盟产品面临额外10%关税,公司将从5月1日起提高美国市场各部门产品价格以抵消影响,同时对市场保持谨慎 [21][22] 问题2: 其他地区皮革制品库存水平是否合适 - 库存已基本恢复正常,部分地区可能需1 - 2个月达到最佳库存水平 [24] 问题3: 亚太地区(除日本)表现及大中华区具体情况,以及关税补偿的价格涨幅 - 亚太地区有小幅增长,但比较基数高,大中华区与2024年第一季度基本持平,尽管比较基数高仍表现良好,台湾增长动力强劲,澳门受中国游客减少影响,香港受内地旅游和深圳竞争影响但趋势无大变化,中国大陆趋势无重大变化,公司将继续实施基于价值的战略维持收入水平 [28][29][32] - 价格涨幅尚未确定,将于5月1日实施 [33] 问题4: 第一季度主要品类的销量、价格和产品组合情况,以及2025年货币的负面影响、货币对冲和美元及人民币贬值情况 - 成熟市场(法国、欧洲和日本)增长稳健,销量在剔除价格因素后也有所增加,美国销量增加,中国市场情况较复杂,丝绸、时尚配饰和手表业务受比较基数高影响较大,且皮革制品年初库存水平低 [37][38] - 预计货币对损益表有负面影响,但公司已进行对冲,2026年的对冲情况尚不确定,固定汇率和当前汇率增长之间的差距可能会缩小 [39] 问题5: 未来几个季度增长是否会加速,是否会实现两位数增长,员工人数增长目标及如何协调分销网络和皮革制品生产增长 - 公司保持雄心但因地缘政治变化保持谨慎,预计为个位数增长 [44] - 2025年计划净增1000 - 1500名员工,主要用于生产部门 [45] 问题6: 美国市场各业务表现及中国消费者行为和对欧洲奢侈品的看法是否有变化 - 美国市场趋势无变化,增长部分归因于皮革制品年初低库存,其他部门无趋势变化 [51] - 中国消费者行为无变化 [51] 问题7: 是否可以通过售后服务降低美国关税影响,价格上涨是否仅针对美国市场 - 价格上涨仅针对美国市场,旨在抵消美国关税增加的影响,年初价格涨幅为6% [55] - 关税计算价格政策不变,各国支付基于法国成本计算的批发价格 [56] 问题8: 第一季度库存不足对收入增长的影响,第二季度收入增长是否会恢复到两位数,欧洲本地人和游客的表现,5月美国价格上涨是针对10%已确认关税还是20%拟议关税 - 库存不足对第一季度收入影响有限,库存将在年内恢复正常 [60] - 欧洲本地需求和旅游流量均表现活跃,出口销售中中东和美国游客占比最大 [61][65] - 价格上涨旨在完全抵消10%关税对2025年增长的影响 [64] 问题9: 韩国市场环境和公司表现,2025年上半年盈利能力,库存水平是仅指皮革制品还是包括其他品类 - 韩国市场持续实现两位数以上显著增长,未看到不利情况 [69] - 盈利能力符合目标,但因地缘政治风险保持谨慎,目前未看到显著变化 [70] - 低库存主要指皮革制品,其他业务库存符合正常水平 [72]
拉垮的金秀贤,拉不垮的Prada
远川研究所· 2025-04-09 20:58
2013年冬,《来自星星的你》在亚洲制造了一场罕见的文化和消费狂欢,把"千颂伊同款"、炸鸡啤酒、和土味情话"You are my destiny"这三样东西,捧成了 街头巷尾热议的全民话题。 相比于成名已久的全智贤,这场韩流风暴的最大赢家,还得是饰演男主角的 金秀贤 。在这一年,他光是在中国就狂揽35个各类代言,吸金超5亿人民币,此 后更是长居韩娱收入和人气榜的TOP3。 不过,金秀贤的爆火持续了12年,但塌房只用了三个周。 2025年2月16日,24岁的韩国演员金赛纶自杀身亡,22天后,其遗属通过媒体控诉金秀贤是将她推向死亡的元凶。指控包括:从她15岁起保持6年的秘密关 系、强制终止她的演艺事业、操纵舆论并对其发起近400万人民币的追债函。 金赛纶最终在金秀贤37岁生日当天自戕离世,12年前宣称"要找比自己小20岁还愿为自己死的美眉做妻子"的金秀贤,这天在Instagram发出满屋的生日礼物, 配文:"Thank You!" 金秀贤生日当天在INS上发布的感谢动态 金秀贤曾代言的广告 这种丑闻在韩娱史上并非首次,后续的剧情也很相似:事发2天后 ,金秀贤一名拥有46万关注量的头号粉丝宣布脱粉,其个人账号至今也 ...
五子女夺嫡!LVMH集团上演豪门宫斗,谁是赢家?|BUG
新浪财经· 2025-03-25 09:03
文章核心观点 - LVMH集团提议将CEO伯纳德·阿尔诺任职年龄上限提至85岁,集团面临业绩下滑、市场竞争加剧及传承问题,旗下品牌有文化争议,中国市场疲软 [2][3][15] 分组1:集团传承情况 - LVMH董事会提议将CEO伯纳德·阿尔诺任职年龄上限提至85岁,现年76岁的他若通过提议将未来10年继续掌舵 [2] - 阿尔诺自1989年执掌LVMH,将其打造成拥有75个奢侈品牌、市值超4000亿欧元的全球奢侈品帝国 [2] - 阿尔诺有五个子女都已进入集团任职,谁接任掌门人受关注,继承大戏暗流涌动 [2][6] - 大女儿德尔菲娜49岁,是Christian Dior首席执行官和LVMH执行委员会成员,继承竞争力强 [8] - 大儿子安托万47岁,任LVMH集团形象和传讯主管等职,其妻子是俄罗斯超模,有流量知名度 [8] - 二儿子亚历山大32岁,任酩悦轩尼诗副首席执行官和LVMH集团董事会成员,大学起学习集团业务 [10] - 三儿子弗雷德里克30岁,3月26日起任Loro Piana首席执行官和LVMH集团董事会成员 [11] - 小儿子简26岁,是Louis Vuitton手表业务营销和产品开发总监 [11] - 截止2023年底,阿尔诺家族持有LVMH集团48.6%股权和64.3%投票权,家族成员投票权平等 [11] - 3月12日LVMH高层人事变动,弗雷德里克接任Loro Piana首席执行官,加大部分子女间竞争 [11][12] 分组2:集团文化争议 - LVMH旗下品牌屡次因文化争议陷舆论漩涡,如Dior“马面裙”事件和Fendi“文化挪用”风波 [15] - 2022年Dior一款设计被指抄袭中国“马面裙”,未标注文化来源宣传为原创,引发抵制,损害品牌形象 [16] - 近日Fendi一款联名包设计用类似中国结工艺,宣传称韩国传统工艺,引发不满,相关宣传已不可见 [16] - 分析师认为文化争议原因是文化符号误读与商业化滥用、跨文化沟通机制缺失 [17] - 建议LVMH建立文化顾问委员会,推动“双向共创”模式,强化供应链透明度 [17] 分组3:集团业绩与市场情况 - 2024年LVMH营收847亿欧元,同比降2%;净利润125.5亿欧元,同比降17% [3] - 2024年经常性营业利润196亿欧元,同比减14%,营业利润率23.1%,自2020年以来首次下降 [20] - 2024年核心时尚与皮具业务收入410.6亿欧元,同比降1%;珠宝与腕表板块收入降2%至105.77亿欧元;葡萄酒与烈酒业务收入降8%至58.62亿欧元,经常性业务利润下滑36% [20] - 2024年全球奢侈品行业业绩增长放缓,核心客群规模缩减约15%,经济不确定性使消费者转向性价比替代品 [21] - 2024年中国奢侈品销售额同比降8%,创十年最大跌幅,中国消费者对本土设计认可度提升,本土品牌崛起分流国际奢侈品 [21] - LVMH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31%降至28%,有机收入降低11%,阿尔诺预测中国市场复苏慢 [21] - 分析师认为中国本土品牌崛起重塑市场格局,地缘政治因素增加跨国企业运营成本,部分消费者转向本土品牌 [21] - Z世代消费者偏好转向个性化、可持续性和社交属性,LVMH等传统奢侈品牌依赖“Logo崇拜”策略,竞争力减弱 [22]
富人也消费降级?
创业邦· 2025-03-17 08:01
文章核心观点 - 消费降级正从低收入群体向富裕阶层蔓延,成为整个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缩影,消费者信心低迷成为经济复苏的最大阻力 [6][14][29] 沃尔玛业绩情况 - 2025财年(2023年2月1日至2025年1月31日),沃尔玛营收达6810亿美元,同比增长5.1%,营业利润为293亿美元,同比增长8.6%,刷新全球企业营收历史纪录 [5] - 2024年全年,沃尔玛股价上涨超70%,总市值一度超7300亿美元 [5] - 沃尔玛超预期业绩归因于高通胀环境下更多价格敏感消费者(含高收入人群)转向沃尔玛,以及电商业务迅猛增长 [7] - 沃尔玛在美国市场约75%的增长由高收入超10万美元家庭推动 [8] 奢侈品市场情况 - 2024年全球奢侈品巨头LVMH表现失望,第三季度在亚洲(不含日本)市场销售额同比下滑16%,中国市场需求骤减是业绩滑坡主因之一 [10] - 2024年多家奢侈品牌在华表现低迷,LVMH旗下彩妆品牌贝玲妃年初被曝退出中国市场,时尚奢侈品电商平台颇特6月宣布退出中国市场 [11] - 2023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曾强劲复苏,LV在亚洲市场销售额增长12%,占集团总营收31%,但从年中开始增长放缓,2024年逆转 [12] 美国零售业情况 - 美国消费者因通胀减少非必需品支出,零售商打折难抵消费者支出疲软,耐克2025财年第二季度营收123.54亿美元,同比下滑8%,净利润11.63亿美元,同比下滑26% [16][17] - 2025财年上半年,耐克营收239.43亿美元,同比下滑9%,净利润22.14亿美元,同比下滑27%,高管称销售下滑因全球消费趋势不均衡,部分地区消费者支出能力下降 [18] - 宜家为推动需求本财年全球产品降价约10%,是历史最大幅度年度降价 [18] - 美国消费者对必需品消费也降级,Dollar General调查显示超60%消费者购买必需品时做牺牲,多数人认为财务状况比六个月前更糟 [19] - 中高收入消费者消费行为变化,从中高档百货公司降级至更具性价比大型折扣零售商超,梅西百货、Kohl's和Dillard's等中高档百货公司可比销售额同比下滑 [21][22] - Kohl's称顾客受生活成本压力改变消费行为,预计假日季加大促销力度,Dollar General计划未来季度提供更多折扣 [23] 国内市场情况 - 国内富人阶层消费降级趋势明显且可能持续较长时间,2月中国PPI同比下降2.2%,环比下降0.1%,政府出台家电和电动汽车补贴政策刺激实用型商品消费 [25][26] - 国内中高端零售业受冲击,北京SKP 2024年销售额预计同比下降17%至220亿元,太古地产、恒隆地产、中国国贸等经营高端商场公司2024年高端零售销售额同比下降 [27] - 咨询公司贝恩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内地高端消费品市场销售额预计下降18% - 20%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