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搜索文档
市场分析:煤炭有色行业领涨,A股小幅上行
中原证券· 2025-07-18 22:00
A股市场表现 - 7月18日A股高开高走、小幅震荡上行,沪指3534点遇阻后尾盘上扬,创业板冲高回落[2][3][7][16] - 上证综指收报3534.48点,涨0.50%;深证成指收报10913.84点,涨0.37%;科创50指数涨0.19%;创业板指涨0.34%[7] - 沪深两市成交15935亿元,较前一日增加,超五成个股上涨[7] 行业表现 - 有色金属、钢铁、基础化工等行业涨幅居前,有色金属涨2.17%,钢铁涨1.34%[9] - 游戏、汽车服务、消费电子等行业跌幅居前[7] 后市研判与建议 - 上证综指与创业板指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4.47倍、39.96倍,处于近三年中位数水平,适合中长期布局[3][16] - 中国经济温和复苏,消费与投资是核心驱动力,长期资金入市加快,ETF规模增长,保险资金流入[3][16] - 6月CPI同比回升0.1%,PPI同比降3.6%,期待出台措施提振经济[3][16] - 建议均衡策略,关注中报业绩超预期且估值合理的成长标的,短期市场或稳步震荡上行,短线关注煤炭、有色金属、金融、教育等行业[3][16] 风险提示 - 海外超预期衰退、国内政策及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扰动、政策变化、国际关系变化、海外宏观流动性收紧、海外波动加剧[4]
AI系列深度报告:全球 AI竞速,重视海外映射+国内创新
银河证券· 2025-07-18 20: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美股人工智能行业上涨趋势明显,对纳斯达克指数有明显超额收益,国内有望构建完整产业链,加速自主创新追赶进程 [9] - 国内AI工具以低价策略占领市场,量价潜力空间大,看好其发展前景 [9] - 随着底层大模型能力迭代,AI应用落地将变革多数行业,B端商业化进展在传媒板块映射明显,海外AI应用对国内投资有提示作用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美股人工智能复盘:创新频现,蓬勃发展 美股AI行情复盘:行业蓬勃发展、业绩端逐步兑现 - 2024年受AI技术突破和产品升级驱动,美股人工智能行业上涨明显,2025年虽有回落但持续修复,截至2025年7月16日,自2024年初上涨80.19%,纳斯达克指数同期上涨38.47% [13] - 美股人工智能板块上涨得益于宏观、技术、应用、业绩、资金层面的多重共振 [17] - 2024年人工智能行业相关公司业绩大多上升,营收端增长幅度扩大,未来整体营收有望保持较高速同比增长;利润端整体改善,但部分公司尚未盈利或盈利下滑 [21][22] 中美人工智能产业对比:美国先发优势,中国加速追赶 - 美国在基础研究和芯片领域领先,中国依托政策、场景和工程师红利加速追赶,DeepSeek缩小了开源与闭源模型性能差距 [24] - 从算力基础设施、大模型研发、应用落地、生态协同和商业模式五个角度对比,中国在部分方面展现独特优势,如应用落地、生态协同和商业模式定价策略等,且有望通过算力效率革命和政策驱动与应用场景优势构建更完整产业链 [28][30][34][36][37] 海外AI应用分类:多点开花,全面发展 AI+广告:重塑行业生态,赋能降本增效 - AI在广告中应用体现在内容生成、高效投放和聚合投放三个方面,能提升创作效率、投放效果,降低成本,推动营销行业降本增效 [47][58] - Applovin以AI为核心构建广告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实现高效增长,为AI赋能营销变现提供范例 [53][56] AI+内容生成:技术力不断提升,商业化逐步验证 - AI画图和视频工具技术不断进步,海外在视频长度和物理推理能力上突破,国内部分工具聚焦细分用户需求 [60][67][71] - 国内外AI产品定价模式和价格存在差异,国内产品灵活多元、价格亲民,未来商业化发展前景好,有望通过“低价获客—功能优化—价值升级”实现盈利 [74][77][78] AI+电商:重塑电商模式,发展潜力可观 - AI技术在电商行业的应用包括客户服务、商品推荐、预测分析、供应链管理等,能提升转化率、购物体验和运营效率 [79][80] - 全球化电商平台Shopify深度整合AI技术重构运营逻辑,国内电商平台注重本地化场景深耕与生态闭环构建 [81][87] - AI+电商将形成“技术驱动、效率革命、体验升级”格局,未来有望实现“货找人” [90] AI+教育:个性化、高效化、普惠化,构筑多元教育生态 - AI+教育有望实现个性化学习深化、成本效益与普及性提升、应用场景拓展,形成多元化教育生态 [91] - Duolingo深度融合AI技术,推动语言学习变革,构建全场景语言学习生态,付费功能以订阅制为主,用户数量增长,商业模式转型成功 [91][92][95]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易点天下、美图公司、快手 - W、焦点科技、阿里巴巴 - W、世纪天鸿、中原传媒、值得买等公司 [99]
4人团队,连做两款AI教育爆款,AI时代小团队创业取胜指南
Founder Park· 2025-07-18 19:37
公司概况 - Oleve是一家AI初创企业,团队仅有4人,但实现了600万美元(约合4300万元)的年化收入 [3] - 公司背后有多个天使投资人支持,包括Neo、Slack联合创始人Cal Henderson、Cognition总裁Russell Kaplan以及Tinder前CTO Maria Zhang [3] - 公司旗下有三款产品,其中两款是学习应用:Quizard AI(拍搜答疑工具)和Unstuck AI(AI辅助整理课堂笔记) [3] - Unstuck AI一度排到了教育应用排行榜的第三位,仅次于Gauth和Duolingo [3] 产品表现 - 首款产品Quizard于2023年1月从大学宿舍推出,9个月后实现盈利 [9][17] - Quizard是一款AI答疑应用,面向高中生和大学生等群体,只需拍下数学题就能提供答案和讲解 [10] - 第二款产品Unstuck AI在2个月时间获得100万用户,帮助学生整理课堂笔记并解答问题 [19] - 第三款产品规划3周后上线并已盈利,但未透露具体名称 [35] 营销策略 - 采用病毒营销方式,产品在各大社交平台累计获得超过5亿次观看量 [7] - Quizard推出时在Tiktok用"如果ChatGPT和Photomath有了孩子"概念视频宣传,一夜之间获得100万次观看,30小时内转化1万用户 [13][14][15] - 2023年秋季在著名大学开展街头采访营销活动,在TikTok搜索哈佛大学等关键词时前几个视频都是其内容 [18] 团队运营 - 团队采用"精益增长"策略,有6条核心原则 [26][27][28][29][31][32][33] - 只招聘具有多重互补技能的10倍效率人才,如产品工程师是全栈开发者还具备产品思维 [27] - 将盈利能力放在首位,以能否产生利润作为决策主要依据 [28] - 每个成员负责一个KPI,专注于每周推动自己的指标 [29] - 持续改进流程,将失败视为系统性失败以建立反馈循环 [31] - 使用"超级工具"整合工作流程,如用Launch Darkly作为手动流量负载均衡器 [32] - 投资技术策略和运营蓝图建立复合效益,使成功经验快速复用 [33][34] 技术应用 - 使用OpenAI的Codex模型时通过提示工程使其能进行开放领域自然对话 [23][24] - 后来转向付费的GPT-3.5,推动更加重视产品变现 [25] - 构建AIagent自动化营销流程,持续监控分析社交媒体趋势 [36] - 将AI集成到产品决策流程中,使用智能系统研究新市场和产品机会 [36] - 正在构建三阶段自动化系统:工具增强→工作流自动化→自主决策系统 [36]
盛通教育AI教育创新平台发布
环球网资讯· 2025-07-18 19:26
来源:环球网 7月17日,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内高朋满座、气氛热烈,"盛世启智·通途育人——AI教育创新平 台发布盛典"在此盛大启幕。本次发布会由盛通教育集团与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携手主办,盛通 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惊艳亮相,成为教育领域备受瞩目的焦点,为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注入了全新活 力。 盛典启幕:平台发布与签约并行 发布会现场,盛通股份董事长、盛通教育集团总裁贾春琳,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主任杨丹,中国 图学会计算机图学专委会和图学发展工作委员会委员罗霄,世界青年科学家联合会副秘书长王佳,世界 机器人大赛秘书长李洋,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原副主任刘会强等重要嘉宾共同启动了平台发布仪 式,标志着盛通人工智能教育平台正式扬帆起航。与此同时,盛通教育集团与NOAI国际人工智能奥林 匹克中国区学术活动组委会举行了签约仪式,双方将携手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为青少年 提供更广阔的学习与竞技平台。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主任 杨丹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主任杨丹在致辞中深刻指出,在中小学阶段普及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是培养 创新型人才、筑牢国家科技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这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更 ...
盛通股份推出AI教育创新平台 面向中小学生群体
经济观察网· 2025-07-18 18:44
7月17日,盛通股份(002599)(002599.SZ)全资子公司盛通教育集团(下称"盛通教育")正式发布AI 教育创新平台。据介绍,该平台整合了教育、开发与实践功能,为教师与学生搭建了一套完整的人工智 能学习体系,覆盖从入门到进阶的全阶段学习体验,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快速掌握AI(人工智能)核心 能力,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闭环。 盛通教育教研总监王莎莎在接受媒体群访时表示,公司推出人工智能平台的主要原因是响应国家政策, 支持全国中小学普及人工智能教育。此前,教育部发文要求在2030年之前实现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的普及,这需要大量的课程资源和教学工具。盛通教育希望通过提供完整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平台,助力 这一目标的实现。 在王莎莎看来,当前人工智能教育热度很高,很多机构宣称自己开展的是人工智能教育,但其内核可能 并非真正的人工智能内容。实际上,人工智能教育的核心至少应包括让孩子了解算法、算力、数据等基 本概念。 王莎莎说:"人工智能教育和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有所不同。人工智能教育是让孩子学会、了解、应用人 工智能及其技术原理,偏科技方向;而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各个学科全领 域。" 盛通教育副总裁 ...
课时少、教师难、资源缺,AI通识教育如何突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8 17:56
人工智能教育行业现状 - 当前教学主要依赖网课或教师自研课程 缺乏系统教学资源 [1] - 全国中小学数量超过19万所 大部分学校在开展人工智能通识课时面临教学素材不足的挑战 [2] - 教师普遍不清楚如何开展人工智能课程教学 这是一项全新挑战 [2] - 学校人工智能课程课时较少 通常一个月仅安排一节课 [2] 政策推动与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教育已成为国家教育战略重要组成部分 [1] - 2024年全国34个行政单位全部发布人工智能教育相关政策文件 形成上下联动政策体系 [1] - 上海明确2024年秋季起在四年级 七年级开设人工智能地方课程 [1] - 北京要求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的普及教学 [1] - 天津在四年级和八年级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 [1] 行业痛点与解决方案 - 行业痛点集中在教学内容选择 学习目标设定和教学方法运用三个方面 [2] - 盛通教育AI教育平台旨在解决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双重难题 [2] - 软硬结合被认为是人工智能教育未来通用模式 [2] - 硬件作为具身智能载体 未来应用范围将愈发广泛 [2] 具身智能的教育价值 - 具身智能可增强学生实践体验 帮助理解AI应用 [1] - 单纯软件体验只能让学生停留在交互式层面认知 [3] - 具身智能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实现想法 如控制机器读取颜色并提高准确率 [3] - 实践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如何赋予机械"AI灵魂" [3] 企业观点与行动 - 盛通股份董事长强调青少年体验AI应用 理解AI知识的必要性 [1] - 盛通教育集团副总裁指出软硬结合是未来趋势 [2] - 公司AI教育平台致力于提供教学解决方案 [2]
中国第五所“电子科技大学”即将诞生?
36氪· 2025-07-18 17:39
| | 2025年度预算(单位:亿元) | | | --- | --- | --- | | 学校 | 收入预算 | 財政拨款 事业收入 | | 电子科技大学 | 63. 94 | 19. 56 35. 5 |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48. 95 | 21. 56 22. 01 |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23. 89 | 11. 51 6.25 |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18.55 | 7.77 1.75 | | 中原工学院 | 8.1 | 3. 26 0. 97 | | 22 | | 师资实力 | | 电子科技大学 | 3800余人 | 教师2700余人,教授800余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等高层次 人才360余人。 |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2800余人(专任教师) | 博士生导师800余人、硕士生导师1900余人:两院院士3人:国家级人才362 人次、省部级人才335人次、青年托举人才98人次。 |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2700余人 | 正高职称380人,高级职称1063人:国家级人才55人,省部级人才201人。 |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3400余人 | 高级专业技术 ...
还没毕业就被岗位“预定”,高就业率让职业教育越来越香
齐鲁晚报网· 2025-07-18 14:5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高松 相继而至的高考、中考志愿填报,牵动无数学生家长的神经,也再次炒热院校类别与成才话题。 有人入读中职学校却成功考研;有人在高职学院边读书边创业,还没毕业就创办公司;有人频频获奖, 毕业后成了骨干教师。近期,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走访临沂多所职业教育院校,看到了不拘一格的 成功路,也看到职业院校因越来越高的就业率和无限出路被更多家长和考生选择。 强调动手能力的职业教育,经常把课堂放在一线。 考不上高中,他们在中职学校攀登学历金字塔 2017年中考,史庚鑫三年努力考得527分。在临沂,当年这个成绩够不着市区高中录取分数线,只能考 虑区县高中。亲戚多方打听下,他得知莒南县一所中职院校开设了"3+4"中本贯通班。 作为一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3+4"中本贯通学制为7年。学生首先在中职学校进行3年的学习,期满 后参加转段考试,成绩达标即可升入相应的本科院校。2015年,获得山东省教育厅对"3+4"本科对口贯 通分段培养试点学校的批复后,临沂市农业学校(以下简称"临沂农校")作为首批试点之一,正式开 展"3+4"本科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项目,设立了畜禽生产技术专业班。 比高考还"卷"的中考,让不 ...
赋能技术应用新生态 盛通AI教育创新平台正式发布
北京商报· 2025-07-18 14:45
"校外教育是教育生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待更多资本关注并助力科技教育发展,让更多青 少年能够体验和学习人工智能,从而推动教育、科技与人才的协同进步"。 贾春琳如是说。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主任杨丹强调:"中小学阶段普及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已成为培养创新型人 才、筑牢国家科技竞争力的关键一环,这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为民族未来生存蓄力的战 略选择。人工智能教育的深化发展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教育界、科技界、企业界打破壁垒、协同发 力"。 盛通股份董事长、盛通教育集团总裁贾春琳表示,当前,科技教育领域呈现出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双 高"的态势,人工智能平台的发布精准匹配了学校日益增长的科技教育的需求。盛通教育秉持长期主义 理念,紧跟技术迭代步伐,在科技教育领域持续深耕,得到了学校、少年宫、家长和学生的广泛肯定和 行业专家的鼎力支持。 今年伊始,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等十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二十条措施》。 围绕全员科学素养提升、科学家潜质培养、协同育人统一战线和家国情怀培育四大目标,统筹推进学校 科学教育提质、创新人才发现培育、科学教师队伍能力提升、社会大课堂实践育人、科学教育资源 ...
学大教育(000526):25Q2归母净利预计同增39%~66%,经营杠杆释放
天风证券· 2025-07-18 14: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社会服务/教育,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H1归母净利润2.28亿 - 2.59亿,同比增长41% - 60%;25Q2归母净利润1.54亿 - 1.85亿,同比增长39% - 66%,利润积极释放 [1] - 公司深化布局个性化教育,推进多业务完善产品矩阵,Q2为营收高峰叠加精益管理和成本管控,使25Q2利润释放 [2] - 行业处于恢复性增长期,具有合规资质与品牌优势的头部机构有望优先受益,头部机构间差异化竞争格局显著 [3] - 学大教育已恢复开店节奏,24年学习中心数量增长,25年逐步恢复,产能扩张预计网点及教师增长,利用率提升后有望释放经营杠杆 [4] -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1/3.30/4.08亿元,对应PE为24/19/15倍,维持“买入”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5H1归母净利润2.28亿 - 2.59亿,同比增长41% - 60%,中值对应增速51%;扣非归母净利润2.10亿 - 2.44亿,同比增长38% - 60%,中值对应增速49% [1] - 25Q2归母净利润1.54亿 - 1.85亿,同比增长39% - 66%,中值对应增速52%;扣非归母净利润1.51亿 - 1.85亿,同比增长43% - 74%,中值对应增速58% [1] 业务发展 - 公司持续发展个性化“一对一”教育辅导模式,深化布局个性化教育垂类领域,推进职业教育、文化阅读、医教融合等业务,完善产品矩阵 [2] - 教育服务培训费是主要收入贡献,受个性化教育培训业务季节性周期影响,Q2为营收高峰 [2] 行业情况 - 公司主业为个性化教育培训,高中阶段学科类培训牌照有壁垒,行业处于恢复性增长期,有合规资质与品牌优势的头部机构优先受益 [3] - 头部机构之间差异化竞争格局显著 [3] 网点扩张 - 学大24年学习中心数量从240 + 所增长至300 + 所,覆盖100 + 城市,专职教师4000 + 人,全日制培训基地30 + 所;25年学习中心数量逐步恢复 [4] - 随着个性化教育业务市场需求提升,公司产能扩张,预计网点及教师有增长,利用率爬坡后有望释放经营杠杆 [4] 财务数据和估值 | 项目 | 2023 | 2024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2,212.64 | 2,785.80 | 3,392.44 | 4,090.57 | 4,887.39 | | 增长率(%) | 23.09 | 25.90 | 21.78 | 20.58 | 19.48 | | EBITDA(百万元) | 328.75 | 377.76 | 430.23 | 493.18 | 578.87 |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 | 153.78 | 179.69 | 261.38 | 330.25 | 408.12 | | 增长率(%) | 1,312.29 | 16.84 | 45.47 | 26.35 | 23.58 | | EPS(元/股) | 1.26 | 1.47 | 2.14 | 2.71 | 3.35 | | 市盈率(P/E) | 40.91 | 35.02 | 24.07 | 19.05 | 15.42 | | 市净率(P/B) | 10.41 | 7.62 | 5.80 | 4.44 | 3.45 | | 市销率(P/S) | 2.84 | 2.26 | 1.85 | 1.54 | 1.29 | | EV/EBITDA | 15.97 | 10.12 | 9.97 | 7.71 | 4.88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