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锂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龙蟠科技: 江苏龙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对下属公司增资暨关联交易暨累计对外投资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9 22:12
交易概述 - 公司拟使用H股募集资金的80%(折合人民币36,970.56万元)向控股子公司常州锂源增资,其中5,551.2923万元计入注册资本,31,419.2677万元计入资本公积金,增资后常州锂源注册资本从77,861.4662万元增至83,412.7585万元 [1][3] - 常州锂源计划将增资资金中的1,400万美元(约人民币935.2911万元)向控股孙公司锂源(亚太)增资,增资后其注册资本从14,638.3318万美元增至15,103.0407万美元 [1][3]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因常州锂源现有股东金贝利、优贝利和南京超利为公司管理层设立的员工持股平台,但上述关联方未同比例增资 [2][4] 交易标的财务与估值 - 常州锂源2024年合并报表显示资产总额95.25亿元,营收10.57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8,049.48万元,较2023年亏损7.93亿元有所收窄 [6][9] - 评估机构采用收益法对常州锂源估值为48.40亿元,较账面净资产增值26.77亿元,增值率123.7%;市场法估值为45.77亿元,增值率111.53% [7][8] - 评估增值主要基于常州锂源作为国内领先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供应商的技术积累、工艺优势及行业地位,2024年其毛利率从-7.8%显著改善 [9] 行业背景 - 2024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335万吨(同比+35%),其中磷酸铁锂材料出货246万吨(同比+49%),行业保持高速增长 [9] - 常州锂源积极布局上游材料自建产能并推进海外工厂落地,已锁定海外头部客户五年需求,未来盈利空间可期 [9] 交易影响 - 增资将提升常州锂源资金实力,满足生产建设需求,增强综合竞争力,符合公司新能源战略布局 [16] - 增资后公司对常州锂源持股比例从64.03%提升至66.42%,仍保持控股地位,不改变合并报表范围 [14][16] - 交易已获董事会审议通过,关联董事回避表决,尚需提交股东会审议及办理工商变更 [3][4][16]
龙蟠科技:“4321"技术进化路径背后的生态阳谋
格隆汇APP· 2025-03-21 18:36
核心观点 - 龙蟠科技通过四项前沿新技术发布(四代高压实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三代低电导率冷却液、二代燃料电池催化剂、一代磷酸铁锂再生技术),构建新能源材料全生命周期闭环生态,实现从材料供应商到规则制定者的战略转型 [1][6][7][8] - 公司技术突破聚焦能量密度提升(四代材料压实密度>2.6g/cm³)、成本优化(二代催化剂铂载量削减33%)及可持续性(火法再生技术),直击产业升级核心痛点 [4][6][7] - 通过国际化合作(LG百亿订单)、垂直一体化布局及差异化产品矩阵,公司正重塑新能源材料行业竞争格局 [10][12][13] 技术突破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 四代高压实磷酸铁锂采用一次烧结工艺突破传统湿法瓶颈,解决高成本问题并提升能量密度,下游应用包括宁德时代神行PLUS电池、比亚迪闪充刀片电池等 [4][6] - 一代再生技术利用废旧极片/电芯独创火法工艺,与华为联合申请专利,为2025年动力电池退役潮提供解决方案 [6] 氢能与冷却液 - 二代燃料电池催化剂采用铂钴合金工艺,在性能不变前提下将贵金属铂载量降低33%,推动燃料电池汽车降本 [7] - 三代冷却液抗金属腐蚀性能达国标5倍,显著提升电池散热效率 [6] 行业趋势 - 磷酸铁锂需求激增:2023年12月中国出口量达910.93吨(环比+172.37%),高压实材料成为产业链价值重构关键变量 [4][14] - 2025年新一代铁锂电池将冲击高端市场,技术迭代加速(快充/能量密度/低温性能) [5] 商业布局 - 订单锁定:与LGES签订26万吨磷酸铁锂订单(价值近百亿元),2026-2030年向Blue Oval供应材料 [12][13] - 产能释放:2024年前三季度磷酸铁锂销量同比+77.6%,Q2起产能利用率持续高位 [15] 估值逻辑 - 市场低估技术溢价:公司经营性现金流转正,亏损同比收窄,行业供需改善(预计2025年Q2进入价格修复区间) [15][17] - 业务属性从周期股转向成长股,技术护城河(全生命周期布局)支撑长期估值提升 [16][17] 战略定位 - 确立"全球绿色新能源核心材料领导者"目标,通过"材料-电池-回收"闭环战略构建可持续生态 [8][10] - 印尼建厂获主权基金注资,成为唯一海外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中国供应商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