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产业升级
icon
搜索文档
大中矿业拟10亿投建金属锂材料项目 碳酸锂当量超472万吨行业优势明显
长江商报· 2025-06-20 07:53
新建金属锂电池新材料项目 - 公司拟在临武县建设"年产3000吨金属锂电池新材料项目",项目总投资10亿元 [1] - 金属锂电池材料具有高比容量优势,是高性能电池尤其是固态电池的重要原材料,符合新能源产业升级趋势 [1] - 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为科研攻关阶段(2025年完成研发、小试、中试);二期建设年产1000吨生产线(2026年4月开工,2027年底投产);三期建设年产2000吨生产线(2027年6月开工,2028年底投产) [2] - 项目合作期限为2025年6月至2030年5月 [2] - 公司在临武县已拥有324万吨碳酸锂当量,并配套建设了锂矿采选及碳酸锂加工项目,形成完整产业链 [2] 锂矿资源储备情况 - 四川加达锂矿首采区通过评审的锂矿资源矿石量为4343.60万吨,Li_2O矿物量为60.09万吨,平均品位1.38%,折合碳酸锂当量约148.42万吨 [6] - 叠加临武县鸡脚山矿区通天庙矿段资源量,公司已备案碳酸锂当量超472万吨,在同行业中具有明显资源优势 [1][6] - 四川加达锂矿探矿权勘查面积21.2247平方公里,本次备案的首采区面积仅为2.056平方公里,未来增储空间较大 [6] - 湖南鸡脚山矿区开采方式为先露天后地下,露天开采规模2000万吨/年,地下开采规模800万吨/年 [6] 产业链布局与技术优势 - 公司已形成锂矿采选及碳酸锂加工项目的完整产业链,搭建起锂电新能源材料产业基础 [2] - 硫化物固态电池作为锂电池重要技术路线之一,具有电导率高、强度与加工性能好、界面相容性佳等特性 [3] - 公司生产的硫酸以工业用酸为主,用于化工行业,已建成年产10万吨发烟硫酸项目 [3] - 硫化物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硫化锂的关键元素硫主要来源于硫铁矿,与公司现有业务形成协同 [3] 经营业绩与市场环境 - 2024年营业收入38.43亿元(同比下降4.01%),净利润7.51亿元(同比下降34.17%) [5] - 2024年碳酸锂价格走势:一季度反弹至12万元/吨,二至三季度逐步探底,四季度回升至8.5万元/吨,全年均价约9万元/吨 [5] - 2025年3月鸡脚山锂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获批 [5] - 2024年二至三季度碳酸锂价格下跌原因:江西地区环保问题解决、库存高企(冶炼厂库存超10万吨)、需求淡季 [5]
贝肯能源:实控人在连续上涨期减持;大中矿业:拟投资10亿元建设金属锂项目 | 新能源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9 07:18
蔚蓝锂芯股东减持 - 持股6.05%的股东昌正有限公司计划减持不超过593.86万股(占总股本0.52%)[1]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 减持股份来源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取得的股份[1] - 昌正有限公司与控股股东绿伟有限公司为一致行动人 实际控制人均为CHEN KAI先生[1] 贝肯能源实控人交易行为 - 公司股票连续两日收盘价涨幅偏离值累计超20% 触发异常波动[2] - 核查发现控股股东陈平贵在异常波动期间存在减持行为 与此前披露的减持计划一致[2] - 公司强调该减持行为未违规 且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2] 大中矿业新能源项目投资 - 拟投资10亿元建设年产3000吨金属锂电池新材料项目 分三期实施[3] - 一期为科研攻关 二期和三期分别规划1000吨/2000吨产能 合作期限2025年6月至2030年5月[3] - 金属锂电池材料具有高比容量特性 主要应用于高性能固态电池领域[3]
百亿A股,再出手!
中国基金报· 2025-06-19 00:27
锂电项目投资 - 公司拟投资10亿元建设"年产3000吨金属锂电池新材料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为科研攻关阶段(2025年完成研发、小试、中试),二期建设年产1000吨生产线(2026年4月开工,2027年底投产),三期建设年产2000吨生产线(2027年6月开工,2028年底投产)[2][4] - 金属锂电池材料具有高比容量优势,符合新能源产业升级趋势,公司在临武县拥有324万吨碳酸锂当量资源,并配套建设了锂矿采选及碳酸锂加工项目,形成完整产业链[4] - 公司于2022年10月启动锂矿开发项目,已获得湖南鸡脚山锂矿和四川加达锂矿两大资源,累计花费超42亿元取得探矿权[11] 主营业务表现 - 公司主要产品为铁精粉和球团,常年贡献超九成营收,2024年铁矿采选业营收38.43亿元(同比下降4.01%),其中铁精粉营收25.13亿元(占比65.39%,同比下降22.04%),球团营收10.38亿元(占比27.01%,同比上升95.64%)[6][8][9] - 2024年普氏铁矿石价格指数(62%品位)全年均价109.5美元/吨(同比下降8.7%),公司净利润7.51亿元(同比下降34.17%)[8][9] - 2025年铁矿石供需预计延续宽松状态,价格重心可能继续下移[11] 锂矿业务进展与挑战 - 截至2024年末,锂矿项目尚未产生业绩贡献,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现货价格从年初小幅拉升后持续回落,期货主力合约从1月20日81680元/吨跌至5月末不足60000元/吨[11] - 公司计划2025年实现湖南锂矿基建工作并推进四川加达锂矿首采区转采,目标实现一定规模副产原矿销售[11] - 当前市值151.9亿元(截至6月18日收盘价10.07元/股)[13]
上市公司动态 | 小商品城拟香港设立子公司提供公司秘书服务,上海超导科创板IPO获受理,兆威机电、卧龙电驱披露H股上市进展
和讯财经· 2025-06-19 00:01
公司战略布局 - 小商品城拟在香港设立两家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分别为5000万港元和1000万港元,并申请香港TCSP牌照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推动"义支付"平台升级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2] - 卧龙电驱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以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 [6] - 大中矿业拟投资10亿元建设年产3000吨金属锂电池新材料项目,分三期实施,合作期限为2025年6月至2030年5月 [28] IPO与上市进展 - 上海超导科创板IPO获受理,公司专注于高温超导材料研发,2022-2024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5874%,2024年扣费归母净利润564192万元,预计融资金额12亿元 [4] - 兆威机电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 [5] - 卧龙电驱H股上市计划细节尚未确定 [6] 再融资动态 - 国泰海通获准发行不超过150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批复有效期24个月 [8] - 康达新材拟定增募资不超过585亿元,用于电子级环氧树脂扩建等项目 [9] - 信达地产获批发行不超过30亿元公司债券 [10] - 上海医药获批发行不超过50亿元公司债券,批复有效期24个月 [11] - 梅轮电梯2024年度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获上交所审核通过 [12] 并购与资产重组 - 空港股份拟向控股股东出售天源建筑80%股权,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4] - 沃尔核材拟以34亿元购买长园电子25%股权,交易完成后将持有其100%股权 [27] - ST长园以34亿元向沃尔核材转让长园电子25%股权 [29] - 中国东航拟以286亿元转让新上海国际大厦20%股权至关联方东航资产 [26] 监管与合规 - 海航控股并购海南机场旗下公司收问询函,交易作价799亿元 [16] - 宋城演艺因会计差错更正被深交所通报批评,调减2022年利润总额57404万元 [17] - 中科星图恢复参加军队物资工程服务采购活动 [18] - *ST恒立收到股票终止上市决定,退市整理期为2025年6月25日至7月15日 [22] 公司治理与股权变动 - 海默科技范中华将通过股份转让和表决权委托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24] - 重药控股控股股东重庆医健24%股权拟公开挂牌转让,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 [32] - 六国化工选举吴亚为董事长,并聘任新管理层 [30] 新能源与储能投资 - 永臻股份拟投资131亿元建设包头储能电站项目,预计2025年12月31日前竣工并网 [33]
大中矿业: 关于与临武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投资协议书》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8 19:19
对外投资概述 - 公司拟在临武县建设年产3000吨金属锂电池新材料项目,总投资10亿元 [1] - 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为科研攻关阶段,2025年完成研发、小试、中试;二期建设年产1000吨生产线,2026年4月开工,2027年底投产;三期建设年产2000吨生产线,2027年6月开工,2028年底投产 [2] - 协议签署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 [1] 交易对手方与合作内容 - 合作方为临武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负责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及企业服务 [1] - 甲方将成立协调组协助公司取得批文许可并解决建设环境问题 [2] - 公司项目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地方规划,实行独立核算经营 [2] 项目战略意义与资源基础 - 金属锂电池材料具有高比容量优势,是固态电池关键原材料,符合新能源升级趋势 [3] - 公司在临武县已拥有324万吨碳酸锂当量资源,配套锂矿采选及碳酸锂加工项目,形成完整产业链 [3] - 项目是公司基于市场趋势的前瞻性布局,旨在提升竞争力与盈利能力 [3] 项目实施与规划 - 项目落地需经过可行性研究、技术分析及投资决策等程序 [3] - 协议签署后立即启动相关工作,但产能及达产期限为初步预测 [4]
珩创纳米蝉联全球磷酸锰铁锂出货量第一,加速推进3万吨扩产计划
IPO早知道· 2025-05-21 18:30
公司融资与产能 - 已完成3轮累计近5亿元融资 [1] - 一期1.5万吨产能稳定运行 3万吨扩产计划加速推进 [4] 市场地位与技术优势 - 2023-2024年连续两年全球磷酸锰铁锂出货量榜首 市场占有率接近50% [4] - 创始团队拥有十余年LMFP技术沉淀 是全球首个实现LMFP产业化的团队 [5] - 独创固液两相法LMFP工艺路线 打造业内成本最低、综合性能最优产品 [5] - 拥有70余项LMFP核心基础专利 覆盖中、美、欧、日韩等主要市场 [5] 产品特性与应用领域 - LMFP材料较LFP能量密度提升15-20% 兼具高安全性和低温性能优势 [5] - 已在新能源汽车、储能、消费电子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5] - 率先开拓LMFP在消费电子领域应用 有望年内实现EV领域量产 [6] 行业动态与竞争格局 - 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纷纷布局LMFP领域 [5] - 针对LMFP材料技术难题 行业提出纳米化、碳包覆等解决方案 [6] - 公司通过液固两相反应体系实现极致颗粒粒径分布控制 [6] 发展历程与未来规划 - 成立10个月内建成年产5000吨产线 2年达成万吨级产能突破 [6] - 未来将扩大LMFP在动力电池领域应用 巩固全球市场主导地位 [6]
3403.96%关税,暴击新能源大佬的女儿们
36氪· 2025-05-06 20:59
新能源行业女二代接班现状 - 通威集团刘舒琪、天齐锂业蒋安琪、天合光能高海纯三位女性接班人在2023年起陆续从父辈手中接管千亿上市公司 [3] - 接班时正值新能源行业下行期 面临营收利润双降和巨额亏损 通威2024财年出现巨额亏损 天齐锂业2023年亏损79亿创最差业绩 [6][7] - 天合光能高海纯曾计划分拆子公司"天合富家"上市未果 估值从200亿缩水至70亿 公司市值蒸发过千亿 [7] 行业环境与挑战 - 2023年新能源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上下游产品价格暴跌 全球进入低谷期 [6] - 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累计加征104%关税 锂电池关税达82.4% 并对东南亚四国最高加征3403.96%关税 [8] - 中国光伏企业被迫转移产能 天合光能在得克萨斯州建5GW组件工厂 预计2025年满产 [9] 企业应对策略 - 通威集团开拓澳大利亚、墨西哥等新兴市场 [10] - 天齐锂业将海外营收占比降至8.9% 主攻日韩市场 并掌控澳大利亚锂矿和智利盐湖实现资源100%自给 [10] - 天合光能加大欧洲、亚洲和南美洲市场投资 减少对美国单一市场依赖 [9] 行业政策与前景 - 2024年12月起中国将光伏产品出口退税率从13%下调至9% 推动产业升级和淘汰落后产能 [11] - 中国新能源企业依靠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势突围 短期关税围剿可通过技术突破应对 [11] - 行业龙头地位仍在 只要业绩修复 资产可重估 [11]
3403.96%关税,暴击新能源大佬的女儿们
36氪· 2025-04-29 15:52
新能源行业二代接班现状 - 通威集团刘舒琪、天齐锂业蒋安琪、天合光能高海纯三位女性接班人在2023年起陆续从父辈手中接管千亿级上市公司 [1] - 接班时正值行业下行周期:新能源上游材料及产品价格暴跌,全球产业进入低谷期 [2] - 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光伏产品加征最高3403.96%关税,迫使企业开启产能转移 [1][4] 企业历史表现与接班背景 - 2020-2022年行业上行期:通威股份市值曾突破3000亿,天齐锂业2022年净利润241亿(同比+1060%),天合光能市值超千亿 [2] - 接班后业绩承压:通威2024财年巨额亏损,天齐锂业2024年亏损79亿(历史最差),天合光能市值蒸发超千亿 [3] - 天合富家分拆上市计划被叫停,子公司估值从200亿缩水至70亿 [3] 国际贸易环境冲击 - 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累计加征104%关税,锂电池关税达82.4% [4] - 东南亚产业链受打压: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成为美国"双反"调查新目标 [4] - 企业应对措施:天合光能在美国得州建5GW组件工厂(2024年11月投产),通威开拓澳大利亚、墨西哥市场,天齐锂业海外营收占比降至8.9% [5] 企业战略调整与优势 - 资源控制:天齐锂业实现锂资源100%自给(澳大利亚锂辉石矿+智利盐湖) [5] - 父辈支持:高纪凡任天合光能联席总裁,蒋卫平参与战略规划 [5] - 政策影响:中国将光伏产品出口退税率从13%下调至9%(2024年12月起) [5] 行业核心竞争力与未来挑战 -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创新带来的成本优势 [6] - 二代接班人需同时应对行业周期低谷和国际贸易摩擦(如特朗普政策变动) [7] - 企业仍具龙头地位,业绩修复后资产可重估 [6]
龙蟠科技:“4321"技术进化路径背后的生态阳谋
格隆汇APP· 2025-03-21 18:36
核心观点 - 龙蟠科技通过四项前沿新技术发布(四代高压实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三代低电导率冷却液、二代燃料电池催化剂、一代磷酸铁锂再生技术),构建新能源材料全生命周期闭环生态,实现从材料供应商到规则制定者的战略转型 [1][6][7][8] - 公司技术突破聚焦能量密度提升(四代材料压实密度>2.6g/cm³)、成本优化(二代催化剂铂载量削减33%)及可持续性(火法再生技术),直击产业升级核心痛点 [4][6][7] - 通过国际化合作(LG百亿订单)、垂直一体化布局及差异化产品矩阵,公司正重塑新能源材料行业竞争格局 [10][12][13] 技术突破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 四代高压实磷酸铁锂采用一次烧结工艺突破传统湿法瓶颈,解决高成本问题并提升能量密度,下游应用包括宁德时代神行PLUS电池、比亚迪闪充刀片电池等 [4][6] - 一代再生技术利用废旧极片/电芯独创火法工艺,与华为联合申请专利,为2025年动力电池退役潮提供解决方案 [6] 氢能与冷却液 - 二代燃料电池催化剂采用铂钴合金工艺,在性能不变前提下将贵金属铂载量降低33%,推动燃料电池汽车降本 [7] - 三代冷却液抗金属腐蚀性能达国标5倍,显著提升电池散热效率 [6] 行业趋势 - 磷酸铁锂需求激增:2023年12月中国出口量达910.93吨(环比+172.37%),高压实材料成为产业链价值重构关键变量 [4][14] - 2025年新一代铁锂电池将冲击高端市场,技术迭代加速(快充/能量密度/低温性能) [5] 商业布局 - 订单锁定:与LGES签订26万吨磷酸铁锂订单(价值近百亿元),2026-2030年向Blue Oval供应材料 [12][13] - 产能释放:2024年前三季度磷酸铁锂销量同比+77.6%,Q2起产能利用率持续高位 [15] 估值逻辑 - 市场低估技术溢价:公司经营性现金流转正,亏损同比收窄,行业供需改善(预计2025年Q2进入价格修复区间) [15][17] - 业务属性从周期股转向成长股,技术护城河(全生命周期布局)支撑长期估值提升 [16][17] 战略定位 - 确立"全球绿色新能源核心材料领导者"目标,通过"材料-电池-回收"闭环战略构建可持续生态 [8][10] - 印尼建厂获主权基金注资,成为唯一海外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中国供应商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