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磷酸铁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8月ICC鑫椤资讯全球锂电数据统计:
鑫椤锂电· 2025-09-16 15:27
-广告- 关注公众号,点击公众号主页右上角" ··· ",设置星标 "⭐" ,关注 鑫椤锂电 资讯~ 本文来源:鑫椤锂电 电池: 根据ICC鑫椤锂电数据库统计: 2025年8月全球电池产量 198.42GWH ; 同比增长50.31%;2025年1-8月全球锂电池产量 1373.53GWH ;同比 增长48.86% 储能: 根据 ICC鑫椤锂电数据库 统计:2025年8月全球储能电池产量 54.45Gwh ,同比增长64.5%。1-8月累计产量 345.73GWH ,同比增长81.75%。 磷酸铁锂: 根据 ICC鑫椤锂电数据库 统计: 2025年8月全球磷酸铁锂产量为 33.85万吨 ,同比增长61.72%。1-8月累计产量 230.45万吨 ,同比增长 65.69%。 磷酸铁: 根据 ICC鑫椤锂电数据库 统计: 2025年8月全球磷酸铁产量为 27.35万吨 ,同比增长65.55%。1-8月累计产量 191.46万吨 ,同比增长 71.69%。 三元材料: 根据 ICC鑫椤锂电数据库 统计:2025年8月全球三元材料产量为 9.61万吨 ,同比增长16.48%。1-8月累计产量 63.76万吨 ,同比下 ...
调研速递|川发龙蟒接受投资者调研,透露多项业务布局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12 21:26
股权与资产 - 公司持有重庆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49%股权并间接获得重钢西昌矿业有限公司部分权益[1] - 近年完成多项股权收购包括天瑞矿业100%股权、国拓矿业51%股权、重钢矿业49%股权、天盛矿业10%股权及天宝公司60%股权[1] - 控股股东四川先进材料控股老虎洞磷矿(储量3.7亿吨)与小沟磷矿(储量4亿吨)未来如有资产注入计划将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 业务布局 - 公司无锂电池生产但工业级磷酸一铵可作为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原料并生产磷酸铁及磷酸铁锂[1] - 德阿项目6万吨/年磷酸铁锂装置已全面建成投产 10万吨/年磷酸铁装置土建完工且主要设备安装基本完成但尚未投产[1] - 主要从事工业级磷酸一铵、肥料级磷酸一铵等生产销售业务 天宝公司饲料级磷酸氢钙用于畜禽饲料营养补充[1] 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工业级磷酸一铵收入10.63亿元 同比增长13.55%[1] - 稳慎推进德阿与攀枝花项目建设 部分项目投产后量产量销 部分仍在建 供应链及客户结构持续优化[1] 公司治理 - 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并持续开展工作 无临时聘请市值管理人员情况[1] - 对于董事长增持、公司回购及股权激励优化等问题 如有相关计划将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 投资者关系 - 个人投资者可联系公司投资者热线电话 核实股东身份后可安排德阳新材料基地和攀枝花新材料基地实地考察[1] - 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以网络远程方式召开业绩说明会 董事长、独立董事、董事会秘书及财务总监参与解答[1]
川发龙蟒(002312) - 002312川发龙蟒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2
2025-09-12 20:29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坚持"稀缺资源+核心技术+产业整合+先进机制"发展战略,对内填平补齐,对外整合优质资产 [4][9] - 2025年营业收入目标为83.80亿元 [20] - 已完成多项矿业股权收购:天瑞矿业100%股权、国拓矿业51%股权、重钢矿业49%股权、天盛矿业10%股权、天宝公司60%股权 [4][14] 新能源材料项目进展 - 德阿项目6万吨/年磷酸铁锂装置已全面建成投产,10万吨/年磷酸铁装置土建完工且主要设备安装基本完成 [7][19] - 攀枝花项目5万吨/年磷酸铁产线部分装置已实现平稳运行 [19] - 工业级磷酸一铵2025年上半年收入10.63亿元,同比增长13.55% [21] 矿产资源储备 - 持有重庆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49%股权,间接获得太和铁矿钒钛磁铁矿资源权益 [2] - 控股股东旗下磷矿资产:老虎洞磷矿储量3.7亿吨,小沟磷矿储量4亿吨 [21] - 公司作为四川发展唯一矿化运作平台,将持续获得资源支持 [21] 产品与业务结构 - 主要产品包括工业级磷酸一铵、肥料系列产品、饲料级磷酸氢钙、磷酸铁锂、磷酸铁 [13][16] - 工业级磷酸一铵是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的重要原料 [6] - 饲料级磷酸氢钙作为动物营养成分为天宝公司主要产品 [14] 市值管理与资本运作 - 公司已制定《市值管理制度》,无临时聘请市值管理人员的情况 [5][11] - 吸收合并项目律师事务所选聘系内部资产管理事项,尚处前期论证阶段 [2][3] - 如涉及收购或回购计划将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0][11] 合作与研发进展 - 与富临精工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具体实施内容和进度存在不确定性 [16] - 加强研发队伍建设,强化产品迭代升级,提升产品质量 [21] - 股权激励旨在建立长期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机制 [12]
湖北宜化(000422):公司事件点评报告:Q2业绩环比高增,多增长极并驾齐驱
华鑫证券· 2025-09-10 23:0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0] 核心观点 - Q2业绩环比高增 多增长极并驾齐驱[1] - 化肥盈利承压 化工与煤炭成为新增长极[5] - 布局磷酸铁产能 打造新能源材料集群[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20.05亿元 同比下降8.98%[4]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99亿元 同比下降43.92%[4] - 2025Q2单季度营业收入80.59亿元 同比下降10.25% 环比增长104.22%[4] - 2025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65亿元 同比下降36.48% 环比增长972.84%[4]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68亿元 12.27亿元 13.50亿元[10]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5.3倍 13.3倍 12.1倍[10] 业务板块分析 - 化肥行业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47.94亿元 同比增长0.99% 占总营收39.93%[5] - 化肥毛利率同比下降7.10个百分点[5] - 化工行业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43.31亿元 同比下降12.54%[5] - 化工毛利率13.89% 同比增长5.65个百分点[5] - 煤炭产品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14.3亿元 占总营收11.92%[5] 战略布局 - 与宁德时代控股子公司宁波邦普合作建设年产30万吨磷酸铁项目[9] - 重点聚焦新能源 新材料 精细化工及循环经济等领域[9] - 通过延链 补链和转型升级打造新的业绩增长引擎[9] 费用与现金流 - 2025年上半年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变化-0.10/+0.37/+1.15/-1.04个百分点[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87亿元 较上年同期下降40.35%[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5.84亿元 较上年同期下降52.10%[6][8]
磷酸铁锂龙头5万吨产能升级投产
起点锂电· 2025-09-10 18:27
公司产能与项目进展 - 湖北锂源磷酸铁车间A线B线完成产线升级改造并全面投产 产能稳步爬坡且突破预期 产品各项质量参数均达标准[1] - 湖北锂源新能源汽车动力与储能正极材料规模化生产项目总投资30亿元 包含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及5万吨磷酸铁生产基地 主要向特斯拉及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供货 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以上[2] - 2023年6月湖北锂源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产线满产 5万吨磷酸铁项目实现单机试车 降低原材料运输成本并缩短生产周期[2] - 龙蟠科技计划通过定向增发募集不超过20亿元资金 用于建设11万吨高性能磷酸盐型正极材料项目及8.5万吨高性能磷酸盐型正极材料项目[3] - 8.5万吨高性能磷酸盐型正极材料项目由湖北锂源作为经营主体 实施地点为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4] 产品技术升级与市场定位 - 产线升级改造聚焦工艺优化 通过改进工艺流程打通工序衔接堵点 为后续提质增效和拓展市场奠定基础[1] - 市场需求急速转向高端产品 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需求激增[3] - 龙蟠科技2024年推出第四代高压实产品S501 2025年3月发布迭代产品S526 采用一次烧结工艺使粉体压实密度达2.62g/cm³[4] - 第四代高压实产品需半年导入期 当前验证效果良好 存在小试/中试及百吨级订单 四季度预计实现大批量出货[5] - 高压密产品被视为提升产品毛利及扭转业绩亏损的关键推手[8] 客户合作与订单情况 - 2025年1月锂源(亚太)拿下Blue Oval的5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订单[5] - 同月龙蟠科技与宁德时代达成框架协议 2025年内供应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预计销售上限70亿元[5] - 5月常州锂源及南京锂源与楚能新能源签署战略协议 2025至2029年间合计销售1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5] - 6月锂源(亚太)与亿纬锂能达成生产定价协议 2026至2030年间共计销售15.2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6] - 与Eve Energy协议中高压密产品预计在供货量中占较高比例[7] 行业会议与技术创新 - 2025年9月26日将举办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高峰论坛 主题为聚焦高安全与共建新生态 规模超600人[1][14] - 沧州中孚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专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研发 总投资1亿元 采用原位固化技术实现传统产线无缝兼容 降低液态电解质固载率至临界安全阈值 提升电芯能量密度与热安全性能[10][12]
研报掘金丨华鑫证券:川恒股份磷矿石产能逐步扩张,新项目有序推进,予“买入”评级
格隆汇APP· 2025-09-10 16:1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5.36亿元 同比增长51.54%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3.34亿元 同比增长52.48% 环比增长65.34% [1] - 上半年营收同比大幅上涨 主因核心产品价格上升及子公司产能释放 [1] 产品与价格 - 核心产品磷酸二氢钙均价4405元/吨 同比增长22.16% [1] - 核心产品磷酸一铵均价3212元/吨 同比增长5.13% [1] 产业链布局 - 拥有多家上游磷矿 占据稀缺性资源 一体化优势逐步兑现 [1] - 通过广西鹏越、恒轩新能源等子公司实现湿法磷酸、磷酸铁规模化生产 [1] - 持续推进"磷矿采选-湿法磷酸-磷酸盐"一体化布局 拓展新能源材料领域应用 [1] 产能与项目 - 磷矿石产能逐步扩张 新项目有序推进 [1]
中伟股份(300919):钴系磷系材料出货快速提升,三元前驱体领先地位稳固
国信证券· 2025-09-10 15:53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营收213.23亿元(同比+6%),归母净利润7.33亿元(同比-15%),毛利率12.10%(同比-0.67pct),净利率3.30%(同比-2.46pct)[1] - 2025Q2营收105.35亿元(同比-2%、环比-2%),归母净利润4.25亿元(同比-12%、环比+38%),毛利率12.27%(同比+0.15pct、环比+0.33pct)[1] - 四氧化三钴营收14.52亿元(同比+30%),产量1.60万吨(同比+34%),毛利率25.88%(同比+16.21pct)[2] - 三元前驱体营收74.91亿元(同比-15%),毛利率18.05%(同比-0.26pct),产量9.17万吨(同比-20%)[2] - 磷酸铁营收6.70亿元(同比+172%),产量7.18万吨(同比+388%),毛利率-7.34%[3] - 新能源金属产品营收92.73亿元(同比+44%),毛利率7.44%(同比-3.06pct),产量10.47万金吨[3] - 印尼镍原矿粗炼总产能近20万金吨,采用OESBF+RKEF双技术路线[3]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7.23/21.33/25.86亿元(原预测19.37/25.03/31.13亿元),同比增速+17%/+24%/+21%[4] - 2025-2027年预计EPS为1.84/2.27/2.76元,动态PE为24.5/19.8/16.3倍[4] 财务数据与预测 - 2025E营收488.89亿元(同比+21.5%),2026E营收555.18亿元(同比+13.6%),2027E营收604.70亿元(同比+8.9%)[5] - 2025E归母净利润17.23亿元(同比+17.4%),2026E归母净利润21.33亿元(同比+23.8%),2027E归母净利润25.86亿元(同比+21.2%)[5] - 2025E毛利率12%,2026E毛利率12%,2027E毛利率12%[5] - 2025E ROE 6.0%,2026E ROE 7.5%,2027E ROE 8.7%[5] - 当前总市值422.58亿元,收盘价45.05元[6] 业务进展与战略 - 消费电子市场回暖推动四氧化三钴需求增长[2] - 海外新能源车及核心客户需求回暖,三元前驱体出货有望环比改善[2] - 深耕固态电池领域,开发适配固态电池的定制化前驱体[2] - 推进富锂锰基材料、硫化物电解质等前沿技术预研[2] - 推动3代、4代磷酸铁快速量产,材料压实密度达行业先进水平[3] - 加速磷酸铁锂量产进程,深化磷系资源开发效率[3] - 镍价疲软影响新能源金属盈利能力,但公司可通过自供或外售电解镍实现价值最大化[3]
中伟股份(300919):系磷系材料出货快速提升,三元前驱体领先地位稳固
国信证券· 2025-09-10 15:39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营收213.23亿元(同比+6%)但归母净利润7.33亿元(同比-15%)[1] - 三元前驱体出货量稳居全球榜首但受海外需求波动影响 营收74.91亿元(同比-15%)[2] - 钴系产品受益消费电子回暖 四氧化三钴营收14.52亿元(同比+30%)且毛利率大幅提升至25.88%(同比+16.21pct)[2] - 磷系材料快速放量 磷酸铁营收6.70亿元(同比+172%) 产量7.18万吨(同比+388%)[3] - 新能源金属营收92.73亿元(同比+44%)但镍价波动致毛利率降至7.44%(同比-3.06pct)[3] - 印尼镍产能近20万金吨 具备双技术路线和多产品通道优势[3] - 下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至归母净利润17.23/21.33/25.86亿元(原预测19.37/25.03/31.13亿元)[4] 财务表现 - 2025H1毛利率12.10%(同比-0.67pct) 净利率3.30%(同比-2.46pct)[1] - 2025Q2归母净利润环比+38%至4.25亿元 毛利率环比+0.33pct至12.27%[1] - 预计2025年营收488.89亿元(同比+21.5%) 2026年营收555.18亿元(同比+13.6%)[5] - 2025年预测EPS 1.84元 动态PE 24.5倍[4][5] 业务进展 - 三元前驱体产量9.17万吨(同比-20%)但全球领先地位稳固[2] - 推进固态电池定制化前驱体及富锂锰基材料等前沿技术[2] - 磷酸铁业务通过三代/四代产品迭代推动减亏至扭亏[3] - 镍业务可灵活选择自供或对外销售实现价值最大化[3]
铁法工艺有望成为磷酸铁的主流路线
鑫椤锂电· 2025-09-05 15:46
磷酸铁工艺路线趋势 - 磷酸铁行业存在六种主流工艺路线 包括铵法 钠法 铁法 铁红法 镍铁法和回收法 [1] - 铵法工艺曾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但自2024年下半年起 铁法工艺逐渐更受市场青睐 [1] - 铁法工艺采用零价铁为铁源 通过磷酸溶解纯铁形成磷酸二氢亚铁 再经氧化沉淀获得结晶水合磷酸铁 [3] 铁法工艺成本优势 - 磷酸供应过剩导致价格低迷 工业一铵和硫酸亚铁供需格局良好价格坚挺 [4] - 主要原料供需格局预计持续数年 铁法工艺成本优势具有长期性 [4] - 相比铵法和钠法 铁法具有工艺流程短 项目占地小 建设周期短 吨产品投资低等优势 [6] - 铁法工艺在中水处理压力 副产物产率 人工成本 辅料支出 设备折旧和维修费用方面均显著低于其他工艺 [6] 原料供应与产品质量 - 铁法工艺采用高纯度铁源和净化磷酸 杂质含量低 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7] - 纯铁来源广泛 长期不会出现类似硫酸亚铁供不应求的局面 [7] 产能结构与市场认可度 - 截至2025年6月底 全球磷酸铁产能523.1万吨 铁法工艺产能71.5万吨 占比13.7% [8] - 2025-2026年新落地磷酸铁产能106万吨 其中铁法工艺高达76万吨 占比71.7% [8] - 铁法工艺市场份额有望大幅提升 可能替代铵法成为主流路线 [9] 市场竞争格局 - 湖南裕能和安达科技产能规模较大 但产品以自用为主 市场流通有限 [9] - 外销市场主要参与者包括云图新能源 彩客新能源 海丰和泰和乾元电子 [9] - 从出货量 产能利用率 客户结构 产品性能 盈利能力 资源配套 企业背景和发展前景等多维度评估 云图新能源处于领先地位 [9]
再读固态电池投资机会——硫化锂技术路线
2025-09-04 22:36
固态电池行业与公司研究纪要总结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固态电池领域 特别是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1][2] * 涉及公司包括下屋新能、天赐材料、海辰药业、清陶链、宁德时代、先导科技等[1][11][13][14][18][20][16] 核心观点与论据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技术前景与挑战 *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被市场共识认为是全固态电池的终极目标和主流选择 其室温本征离子电导率可突破10^-2 S/cm 能达到与液态电解质相媲美的水平[1][2] * 商业应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成本过高 高品质粉体成本约8-10万元每公斤 吨级售价约300-500万元每吨 其中硫化锂粉体成本占比最大 约100-200万元每吨[1][5] * 产业内普遍目标是将硫化锂成本降至30万元一吨以下 希望售价能达到50万元一吨以保留可观盈利空间[10] 硫化锂制备技术路线对比 * 硫化锂制备主要有固相法、液相法和气相法(如CVD)三大技术路线[3] * 固相法技术成熟、工艺简单 适合规模生产 但能耗高、产品纯度偏低 其理论成本约为20万元一吨[5][10] * 液相法解决了固相法能耗高的问题 产品纯度较高 但规模生产时批次稳定性难以保证 其理论成本甚至低于固相法[5][10] * 气相法(CVD法)尚处探索阶段 但具有制备高纯度、高均匀度产品的潜力 在产业链前期进展较快[5][8] 主要公司进展与优势 * **下屋新能**:采用CVD法制备硫化锂 在纯度方面具有优势 成本控制良好 其传统钴酸锂业务全球市占率已突破50% 提供稳定现金流 二季度钴酸锂产出1.5~1.6万吨 单吨盈利接近1万元[1][11] * **天赐材料**:在液相法制备方面表现优异 六氟磷酸锂业务上半年出货量超过30万吨 同比增长50% 预计全年出货量有望超过70万吨 加上外销电解液 总出口量预计达75万吨以上 磷酸铁业务今年预计减亏至2亿元左右[12][13] * **海辰药业**:采用氢氧化锂和硫化氢的技术路线生产硫化锂 纯度已达99.95% 计划年底构建公斤级中试线(年产能3至5吨) 目标成本控制在每吨30万元以下 并计划明年建设百吨级产能[1][15] * **宁德时代**:在锂金属负极材料方面积极测试新材料方案 预计到2026年产业对锂金属负极材料的需求将达到百万平米[18] 行业发展趋势与催化节点 * 2024年9月是行业关键节点 工信部将进行中期验收 设备商如先导科技预计今年固态电池设备订单将超过10亿元[4][16] * 从2024年下半年到2025年上半年 是固态电池产品定型的重要阶段 将有更多中试线落地 领先企业将进行车企集团路测 验证和路测消息将催化市场行情[4][16][19] * 头部企业逐渐接近满产状态 今年9月排产数据环比8月增长约10个百分点 整个锂电板块可能迎来新一轮上行周期[4][17] * 不同方案和技术路线的碰撞将带来更多结果 对板块形成催化作用[4][19] 其他重要内容 * 清陶链公司近期表现激进 获得半固态储能订单 上汽推出搭载其半固态电池的MG4车型 形成短期利好 在金九银十期间 锂电板块可能有一轮Beta行情[20][21] * 在牛市情绪下 AI板块涨势趋缓后资金可能转向锂电板块尤其是固态电池板块 形成良好的接力效应[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