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研发

搜索文档
中国科研团队研发新型肝纤维化靶向干预策略
环球网资讯· 2025-06-23 22:12
新型肝纤维化靶向干预策略LIVTAC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何永捍团队联合上海药物研究所张翾团队研发出新型肝脏靶向蛋白降解剂LIVTAC 可有效控制早期肝纤维化和抑制晚期肿瘤进展 [1][3] - 肝纤维化是所有慢性肝病向终末期发展的必经病理阶段 目前治疗药物匮乏 临床主要停留在病因控制阶段 [1] LIVTAC技术原理 - LIVTAC通过偶联PROTAC分子与肝脏特异高表达的ASGPR受体配体 实现肝脏靶向摄取和释放 精准降解肝内靶蛋白并特异杀伤肝癌细胞 [3] - 实验证实LIVTAC分子XZ1606可结合肝星状细胞表面ASGPR 通过内吞-溶酶体剪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解BRD4蛋白 [5] 实验模型与效果 - 研究团队利用TGF-β诱导HSC建立体外纤维化模型 并采用CCl4和CDAA-HFD构建小鼠肝纤维化模型 [5] - XZ1606在体内外模型中均能有效抑制纤维化 在CDAA-HFD模型中还可逆转肝脏脂肪变性并恢复代谢功能 [5] 学术成果发表 - 研究成果于6月23日发表在生物医药期刊《Theranostics》 标题为《Liver-targeted degradation of BRD4 reverses hepatic fibrosis and enhances metabolism in murine models》 [6]
肿瘤管线临床进展 英矽智能ISM3412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智通财经网· 2025-06-19 13:52
公司动态 - 英矽智能宣布在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中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评估AI赋能的MAT2A抑制剂ISM3412在局部晚期和转移性实体瘤患者中的效果 [1] - 该I期临床研究分为剂量递增试验和剂量选择优化两部分 受试者每日接受一次ISM3412口服治疗 [1] - 研究将评估ISM3412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特性和初步抗肿瘤疗效 并确定后续研究的推荐剂量 [1] - 试验已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和第一剂量队列的剂量限制性毒性观察 [1] 药物研发 - ISM3412是高口服生物利用度、高选择性的强效MAT2A抑制剂 研发由公司自有生成化学平台Chemistry42赋能 [1] - 该药物通过抑制MAT2A降低S-腺苷甲硫氨酸水平 针对性杀伤MTAP缺失的癌细胞同时保护健康细胞 [1] - MTAP缺失突变广泛存在于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膀胱癌等多种实体瘤 ISM3412有望提供创新治疗方案 [1] 技术优势 - 与传统药物研发2.5-4年周期相比 公司自研项目从立项到提名临床前候选药物平均耗时12-18个月 [2] - 每个项目仅需合成和测试60-200个分子 从临床前候选药物到IND-enabling阶段的成功率达到100% [2]
成都先导: 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8 19:19
担保交易概述 - 成都先导全资子公司Vernalis拟续租英国剑桥郡格兰塔公园GP3号楼作为研发办公场所,租赁期限为2026年9月29日至2028年3月28日,基本租金自2027年9月29日起为每年1,023,347.55英镑(不含增值税)[1][2] - 公司将为Vernalis的租赁支付义务提供无偿担保,担保协议由成都先导、Vernalis及出租方BMR签署,董事会以9票全票通过[2][4] - 截至公告日,公司对Vernalis的担保余额为0元,本次担保后累计对外担保总额为150.52万英镑(按基本租金计算),占公司最近一年经审计净资产及总资产比例分别为1.02%和0.72%[1][6] 被担保人财务情况 - Vernalis 2024年末资产总额13,122.27千英镑,负债总额12,110.57千英镑,净资产1,011.70千英镑,全年营业收入12,833.04千英镑,净利润-4.33千英镑,扣非净利润-1,695.73千英镑[4] - 2025年第一季度资产总额降至12,803.06千英镑,负债总额降至11,373.22千英镑,净资产增至1,429.84千英镑,单季度营业收入3,338.09千英镑,净利润418.31千英镑,扣非净利润-408.14千英镑[4] 担保协议核心条款 - 租赁物业位于英国剑桥郡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中心,租金分两阶段:2026年9月29日至2027年9月28日每年993,541.30英镑,2027年9月29日起每年1,023,347.55英镑(均不含增值税)[2][5] - 担保责任终止条件包括租约正常终止或承租方依据英国《1995年房东与租户(契诺)法》免除责任[5] 交易必要性分析 - 续租现有办公场所可避免搬迁改造成本,维持研发运营连续性,租赁定价遵循市场原则且不影响公司主营业务及资产状况[5] - Vernalis作为全资子公司经营稳定,信用良好,公司对其有充分控制权,担保风险可控[5][6] 董事会审议结果 - 董事会认为担保符合经营发展需求,风险可控,且符合《公司法》《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8号》等法规及《公司章程》要求[6]
百奥赛图(02315)靠持续创新跑通Biotech商业模式 双轮驱动打开成长天花板 迎来估值重塑
智通财经网· 2025-06-18 17:47
港股生物医药板块回暖与百奥赛图表现 - 港股生物医药板块持续回暖,百奥赛图股价从去年11月底部的5.6港币飙升至21.8港币,涨幅近300%,年内涨幅超过150% [1] - 公司凭借"创新动物模型+抗体分子转让"双轮商业模式,走出不同于传统CRO和Biotech的新型发展路径 [1] - 市场高度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对其发展路径充分认可 [1] 创新动物模型业务 - 公司已研发超过3,500种基因编辑动物及细胞模型,其中超1,000种是用于创新药物评价的靶点人源化模型 [2] - 2014年开始搭建全球一流模式动物生产基地,将传统服务模式转变为产品销售模式,大幅提高研发效率 [2] - 成为中国首家大规模向国际市场稳定供应创新动物模型的企业,海外业务销售占比接近70% [3] - 2024年度创新动物模型收入达3.89亿元,同比增长43%,三年复合增长率52%,毛利率超过75% [3] - 已与全球前十大药企全部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3] 抗体转让开发业务 - 自主研发RenMice®平台,用于全人治疗性抗体发现 [5] - "千鼠万抗"计划建立起超100万条全人抗体序列库,药企可筛选合适抗体分子 [6] - 2025年初完成AI驱动抗体药物研发平台本地化部署,与"千鼠万抗"计划协同 [6] - 截至2024年底已签署约200项抗体分子合作开发/授权/转让协议 [7] - 2024年度抗体业务收入达3.18亿元,同比增长81%,三年复合增长率58%,毛利率超过80% [8] 财务表现与估值 - 2024年度营业总收入9.80亿元,同比增长37%,毛利率约78% [9] - 净利润3,353.69万元,同比扭亏为盈,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2.11亿元 [9] - 2024年研发费用约3.24亿元 [9] - 管理层表示2025年开始将实现规模化盈利 [9] 未来发展前景 - 国内外药企创新药物研发投入加大,带动创新动物模型需求增长 [4] - 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对外授权交易持续升温,创新药研发投入进入回报正循环 [7] - 公司有望在资本市场持续表现,为行业树立新标杆 [10]
AI 驱动研发,如何破解高质量数据缺乏困境?
新浪财经· 2025-06-18 07:28
传统药物研发模式挑战与AI重塑 - 传统药物研发模式存在效率低、周期长、失败率高等多重挑战 [1] - AI正在深度重塑生物医药研发范式但缺乏结构化高质量可复用科研数据资源 [1] 生物医学数据科学领域现状 - 生物医学在数据科学领域面临数据密集型科研起步晚优质可用数据资源缺乏算法创新和工具整合门槛高等难题 [2] - 人类表型组数据和模式生物表型数据是连接基因—表型—疾病的关键节点为AI算法提供实现机制建模与靶点预测的真实生物基础 [2] 上海生物医药资源与挑战 - 上海在人类表型组研究和基因修饰模式生物品系资源方面具有国际领先优势但正向遗传学数据与反向遗传学研究长期脱节 [2] - 南模生物拥有14万种小鼠种类70万只大小鼠基因修饰动物体系资源与美国齐平但模型核心种子资源仍依赖国外 [2] - 南模生物缺乏表型数据库模型销售价格难以提高且受中美竞争影响可能面临数据获取受限问题 [2] 基础设施建设与数据平台 - 复旦大学正在建设实验小鼠资源库配备5万多个笼位动物设施计划建立网上检索数据库 [3] - 复旦大学石乐明团队构建的全球人类表型组数据协同平台PhenoBank已具备服务70个以上机构的能力 [4] - 广州国家实验室团队开发生物学分析智能体Bio-OS解决科研人员数据分析面临的开发门槛高执行复杂复用性低等问题 [4] 标准化与合作倡议 - 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主任范春倡议建立上海基因工程小鼠实验标准统一模型遗传背景与表型数据采集规范 [4] - 南模生物将与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石乐明合作探讨表型数据标准化分析和标准品建设 [4] 研讨会参与方 - 研讨会汇聚基因编辑表型组学与AI计算等交叉领域多位权威专家与产业界代表 [5]
生物医药企业集体大涨,中国生物药原创时代来了吗?
第一财经· 2025-06-09 14:53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创新进展 - 中国生物医药公司的创新速度和性价比已超越美国同行 [1][3] - 6月9日亚洲股市生物医药板块集体大涨:科伦博泰股价涨6%市值突破800亿港元 百济神州涨8% 君实生物涨5% [1] - 股价上涨受原创药授权乐观情绪驱动 中国公司在ASCO年会发布的多项数据引发行业关注 [1] 跨国药企对中国创新药的收购热潮 - 欧美制药公司近期斥资数十亿美元收购中国研发药物 相关资产已带来回报 [3] - BioNTech将中国普米斯生物的双抗药物以超百亿美元转售给BMS 该药靶向PD-L1/VEGF 在多种实体瘤中展现潜力 [3] - 辉瑞与中国三生制药达成超60亿美元PD-1/VEGF双抗药授权 默沙东/礼新药业、Instil Bio/宜明昂科等也有类似交易 [3] 中国生物医药研发实力与竞争格局 - 中国临床试验数量超过美国 专利显著增长 生命科学建设活动全球最多 吸引阿斯利康投资25亿美元在京设研发中心 [4] - PD-L1/VEGF双抗药作为单一制剂可降低治疗复杂性和成本 但距离"原始创新"仍有差距 [4] - 本土企业如科伦博泰、映恩生物在ADC药物研发领域积极竞争 [4] 本土创新药临床突破 - 科伦博泰TROP2 ADC药物SKB264成为全球首个肺癌适应症获批的TROP2 ADC 临床研究登顶《英国医学杂志》 [5] - 映恩生物HER3 ADC在EGFR耐药NSCLC适应症数据比肩科伦博泰产品 [5]
知识产权作融资“通行证” 人才资质成信用“硬通货”——这家农商银行金融助企有新招
证券日报· 2025-06-06 14:47
济南农商银行人才金融创新实践 - 济南农商银行人才金融建设项目获评"济南市科技金融十大引领示范项目",在"人才贷"投放和配套产品创新方面成为行业样本 [1] - 该行通过"人才贷"等特色产品构建人才、科技与城市共生共荣生态网络,为"济南智造"注入动能 [1] - 截至4月末累计发放专项支持贷款20.22亿元,覆盖科技创新型企业、科研项目等重点群体 [5] 特色金融产品与服务 - "人才贷"产品为省级领军人才企业提供950万元信贷支持,5个工作日内完成放款 [2] - 创新"人才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组合方案,使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40% [3] - 拓展抵质押品种类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针对科技成果转化推出"鲁科贷"等系列产品 [3] - 开发"阳光办贷码"实现小额贷款线上办理、大额贷款线上预约,提升服务效率 [4][5] 企业案例成效 - 山东艾科达生物科技获得"人才贷"后加速与头部医疗机构合作,提升品牌影响力 [2] - 山东海冠新能源采用组合融资方案后半年产值增长120%,新增订单超3000万元 [3] - 组合融资方案帮助企业化解轻资产运营难题,同时推动企业获批多项专利并获评专精特新企业 [3] 政银协同机制 - 在高新区设立"人才贷金融服务窗口",嵌入高层次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一窗通办 [4] - 对接济南市人才中心入驻"济南人才"APP,配备专职人才服务专员提供专属通道 [4] - 建立上门服务、限时办结机制,搭配办贷流程在线监督功能提升服务效能 [5]
杭州创新“联合监管机制” 助力打造生物医药“全球研发高地”
每日商报· 2025-06-06 07:14
联合监管机制 - 杭州市政府和杭州海关联合建立入境高风险特殊物品安全联合监管机制,以应对生物医药企业研发用特殊物品进口需求增长[1] - 联合监管机制通过跨部门专班、生物安全评审专家提前介入等方式,帮助企业高效完成申报材料[2] - 目前已有7家生物医药企业取得联合监管机制"白名单"资质[2] 链康医检案例 - 链康医检进口70余支血浆标准品用于Olink蛋白质组学检测技术研发,通过联合监管机制快速完成通关[1] - 企业成功抢回关键研发周期,成为最新纳入联合监管机制"白名单"的企业[2] - 血浆标准品属于高风险特殊物品,进口管理严格,企业原本担心耗时影响研发进度[1] 安渡生物案例 - 安渡生物作为首批"白名单"企业,通过联合监管机制实现原料从国际航班到实验室仅需十几个小时[2] - 公司进口原料需保持零下80摄氏度冷链运输环境,并在72小时内送达实验室[2] 行业数据 - 1-4月杭州生物制品进口1.5亿元,同比增长11.4%,占浙江省生物制品进口总值的84.2%[3] - 国内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企业对人源血浆、血清等特殊物品进口需求不断增长[1] 政策展望 - 杭州海关将继续探索生物医药特殊物品"一站式"通关等新举措[3] - 推动联合监管机制向细胞治疗、基因检测等前沿领域延伸[3] - 杭州市是浙江省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集聚区[3]
20条举措!深圳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
证券时报· 2025-06-04 12:39
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发展目标 - 到2030年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规模占全市服务贸易总额比重提高至50%以上 [1] - 到2035年该比重进一步提升至55%以上 [1] 贸易资源要素流动措施 - 在前海、河套试点数据跨境流动"负面清单"制度 支持科研机构及企业实现数据跨境互联互通 [2] - 探索为外商投资企业设立数据跨境传输"绿色通道" [2] - 开展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试点 提升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国际转化试点平台作用 [2] - 扩大人民币本币结算应用范围 提升跨境使用便利度 优化单据审核和数据共享 [2] - 便利QFII/RQFII资格申请 支持QFLP投资深圳科技型企业 [2] 数字贸易创新发展举措 - 扩大增值电信开放 吸引外资企业落地互联网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及应用商店 [3] - 巩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竞争力 扶持优质软件企业扩大出口规模 [3] - 支持云计算企业提供国际云通信平台及综合解决方案 [3] - 鼓励企业研发基于国际主流大模型的创新产品 [3] - 开发原创数字产品 打造国际数字文化品牌 建设数字创意产业园区 [3] - 赋能数字金融、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数字服务贸易 发展高端外包新模式 [3] 数据交易体系建设 - 加快创建国家级数据交易所 深化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试点 [4] - 建立健全数据产权认定、交易、权益分配制度 [4] - 支持金融机构与深圳数据交易所合作开展数据资产入表等业务 [4] 服务贸易提升方向 - 增强国际运输服务能力 拓展欧洲、大洋洲、非洲海运航线 加密跨境电商快线 [6] - 扩大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料油和LNG加注业务规模 [6] - 引进外商独资医院和国际高水平医疗资源 [6] - 引进国际知名会计、法律、知识产权等专业服务机构 [6] - 支持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来深合作办学及联合科研 [6] - 探索深港交易所会员互联互通 支持港澳银行开展外币银行卡业务 [6] - 支持香港保险公司在深设子公司 开展私募股权转让试点 [6] 跨境服务输出与融合 - 鼓励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全链条服务出海 重点面向东盟、中东等市场 [7] - 支持输出数字能源、工程建设等领域技术和服务标准 [7] - 允许外商投资旅行社开展台湾地区以外的出境旅游业务 [7] - 依托综合保税区发展研发、检测、维修等服务 开展高附加值保税维修试点 [7] - 支持前海打造电子元器件全球交易中心 [7]
生物医药园建起共享实验室
环球网资讯· 2025-06-02 09:37
5月27日,在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中央创新区,石家庄诺澳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使用共 享实验室设备进行研发。本报见习记者 冯依凡摄 药物研发,实验室是各单位的关键阵地。而在石家庄,有个实验室,向药企、科研院所等敞开大门,这 是咋回事? 来源:河北日报 5月27日,记者前往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中央创新区共享实验室,一探究竟。 在位于3楼的共享实验室内,80套总价值千万元的仪器设备整齐排列。走廊两侧墙壁上,张贴着正置显 微镜、倒置显微镜、高效液相色谱仪等设备图片与操作指南。 在共享实验室一角,工人们正忙着搬运设备、调试线路。 "这是一场无缝衔接的创新接力。"园区运营商石家庄鹏泰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茹说,石家庄诺 澳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刚从这里搬到5楼定制办公区,河北医大一院的专家团队就火速接棒入驻,园区 正为他们升级细胞研发平台。 受益于共享实验室的,除了初创团队、科研院所,还有生物医药骨干企业。 前段时间,华普石家庄医药有限公司研发人员在共享实验室驻扎了半个月。"多亏这里的PCR(聚合酶 链式反应)测试仪,我们完成关键指标检测,加快了研发进程。"该公司质量总监陈会珍说,共享实验 室就像"超级武器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