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

搜索文档
强信心、增底气,稳中有进!从8月数据看国民经济运行亮点
央视网· 2025-09-15 14:03
央视网消息:9月15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8月份,中国生产需求基本平 稳,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动能培育壮大,国民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较好 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较好。分产品看,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 工业机器人等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0.4%、22.7%、14.4%。 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 8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8744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出口23035亿元,增长4.8%;进口15709亿元,增长1.7%。1—8月 份,货物进出口总额295696亿元,同比增长3.5%。 宏观政策协同发力 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总的来看,8月份,宏观政策协同发力,转型升级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也要 看到,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中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 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落细各项宏观政策,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 ...
宏观政策“积极有为”助推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央视网· 2025-09-15 13:29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5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介绍今年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8月份,我国加紧实施更加 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生产平稳增长。从农业看,早稻小幅增产,秋粮播种面积稳中略增,长势总体正常。从工业看,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5.2%,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制造业发展态势较好,8月份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7%,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从服务业看,8月份服务业生产指 数同比增长5.6%,增势好于工业。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称:"从指标变化看,前8个月主要生产需求指标保持平稳增长,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 产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货物进出口增速与1—7月份基本相当,经济增长'稳'没有改变。" 内需继续扩大。从消费看,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零售额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前8个月服务零售额 同比增长5.1%,增速快于商品零售额增速。从投资看,1—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5%,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5.1%,明显快于全部投 资,为制造业升级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8月份,转型升级持续,创新引领 ...
国家统计局: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呈现五大特点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11:20
中新网9月15日电 国新办15日就2025年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统计局新 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 发展扎实推进。 三是外贸外储增加。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国际贸易不确定因素较多的背景下,我国货物贸易韧性持续 彰显。8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5%,出口和进口均连续三个月实现双增长。机电产品出口增长 较快,1-8月份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9.2%。8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比上月增加299亿美元,总 体呈现稳中有升态势。 四是运行总体稳定。从指标变化看,前8个月主要生产需求指标保持平稳增长,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 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货物进出口增速与1-7月份基本相当,经济增 长"稳"没有改变。从就业看,8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虽受毕业季因素影响,比上个月略有 上升,但与上年同期持平,其中30-59岁就业主体人群调查失业率与上月和上年同期都是持平,就 业"稳"也没有改变。从价格看,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4%,主要受食品价格下拉影响,扣除食 品和能源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 ...
国家统计局:8月份集成电路制造增加值增长23.5%
新浪财经· 2025-09-15 11:07
9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8月份,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电子 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17.7%、13.1%,集成电路制造增加值增长23.5%。产业升级态势良 好,装备和高技术制造业较快增长。8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 8.1%、9.3%,均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 ...
7月国民经济稳中有进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
长江商报· 2025-08-18 08:05
工业生产 - 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环比增长0.38%,1—7月累计增长6.3% [1]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3%,分别快于整体工业增速2.7和3.6个百分点 [1] - 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电机制造行业受设备更新带动,增加值分别增长29.7%和15.9% [1] - 电动自行车、5G智能手机产量因以旧换新政策分别增长45.3%和8.1% [1] 新质生产力 - 高技术制造业中集成电路、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6.9%和21.7% [2] - 3D打印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分别增长24.2%和21.4% [2] - 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分别增长17.1%、29.4%、19.3% [2] - 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智能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分别增长13.4%和11% [2] - 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24%和12.8%,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80.8%和21% [2] 固定资产投资 - 1—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8万亿元,同比增长1.6%,扣除房地产后增长5.3% [3] -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2%,制造业投资增长6.2% [3] - 高技术产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3.9%、32.8%、16.0% [3] 消费市场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8万亿元,同比增长3.7%,1—7月累计28.42万亿元,增长4.8% [4] - 全国网上零售额8.68万亿元,增长9.2%,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7.08万亿元,占比24.9% [4] - 服务零售额增长5.2%,文体休闲、通讯信息、旅游咨询租赁、交通出行服务类零售额均两位数增长 [4][5]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至6.3%,直播带货、银发经济等新业态快速发展 [5] 服务业 - 2025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2% [6] - 7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5.8%,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11.9% [6] - 文化体育服务平台头部企业交易额增长超10%,旅游出行服务活跃 [6]
“三新”经济蓄势赋能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6 01:13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 - 7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比规模以上工业整体增速快3.6个百分点 [1] - 集成电路制造增加值同比增长26.9%,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7.1% [1] - 智能绿色新产业快速增长,勾勒出新动能加速壮大的路线 [1] 数字产品与智能装备表现 - 7月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持续高于工业整体增速 [2] - 智能设备制造和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分别增长13.4%和11% [2] - 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4%和12.8%,显示智能装备市场活力旺盛 [2] 新消费业态发展 - 前7个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3%,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 [3]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 [3] - 线上消费、即时零售等新业态受消费者欢迎,银发经济、首发经济展现蓬勃态势 [3] 数字化转型与新模式 - 人工智能加速向实体经济渗透,智能终端产品广泛普及 [4] - "智能终端+场景服务"和"AI赋能传统制造"等新模式拉动增长 [4] - 数字技术持续赋能千行百业,催生融合创新模式为产业注入新动能 [4] 新动能整体表现 -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构成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铁三角" [4] - 新产业提供硬实力,新业态激活软实力,新模式锻造竞争力 [4] - 三者动态迭代推动经济发展含金量持续攀升 [4]
开拓工业智能化转型广阔空间
经济日报· 2025-07-31 06:20
行业增长数据 - 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智能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行业分别增长14.9%、11.7% [1] - 2024年在新型储能、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突破关键共性技术672项,实现技术成果转化690项,孵化企业182家 [1] - 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46.3万家,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企业达16.9万家 [1] 区域发展案例 - 江苏省通过"智改数转网联"行动为6万家企业提供免费分析,推动728个重点项目建设 [1] - 广东省实施消费品工业"数字三品"行动,推动30多个细分传统行业数字化改造 [1] 政策规划 -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 [2] - 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划分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和领航级4个梯度 [2] 现存问题 - 工业智能化转型产业基础不够扎实,部分中小企业面临"不敢转""不会转"困境 [2] - 工业智能化转型标准和安全意识需加强 [2] 产业基础建设 - 需加速基础设施升级以适应复杂工业场景 [3] - 推动构建行业专用大模型以精准解决生产实践问题 [3] - 建立高质量行业数据集提升大模型应用准确性 [3] 产业生态发展 - 培养智能化转型优势企业,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3] - 健全人工智能开源机制,打造开放共享平台降低中小企业转型门槛 [3] - 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和社会资本投入 [3] 标准与安全 - 分级分类推进标准制定以保障工业智能化发展 [4] - 加强知识产权和安全保护意识,完善法律法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