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服务业

搜索文档
7月国民经济稳中有进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
长江商报· 2025-08-18 08:05
工业生产 - 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环比增长0.38%,1—7月累计增长6.3% [1]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3%,分别快于整体工业增速2.7和3.6个百分点 [1] - 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电机制造行业受设备更新带动,增加值分别增长29.7%和15.9% [1] - 电动自行车、5G智能手机产量因以旧换新政策分别增长45.3%和8.1% [1] 新质生产力 - 高技术制造业中集成电路、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6.9%和21.7% [2] - 3D打印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分别增长24.2%和21.4% [2] - 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分别增长17.1%、29.4%、19.3% [2] - 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智能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分别增长13.4%和11% [2] - 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24%和12.8%,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80.8%和21% [2] 固定资产投资 - 1—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8万亿元,同比增长1.6%,扣除房地产后增长5.3% [3] -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2%,制造业投资增长6.2% [3] - 高技术产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3.9%、32.8%、16.0% [3] 消费市场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8万亿元,同比增长3.7%,1—7月累计28.42万亿元,增长4.8% [4] - 全国网上零售额8.68万亿元,增长9.2%,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7.08万亿元,占比24.9% [4] - 服务零售额增长5.2%,文体休闲、通讯信息、旅游咨询租赁、交通出行服务类零售额均两位数增长 [4][5]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至6.3%,直播带货、银发经济等新业态快速发展 [5] 服务业 - 2025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2% [6] - 7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5.8%,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11.9% [6] - 文化体育服务平台头部企业交易额增长超10%,旅游出行服务活跃 [6]
五个关键词解码七月经济(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8-16 06:11
新质生产力发展 - 7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个百分点 [3] - 集成电路制造和电子专用材料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26.9%和21.7% [1] - 工业机器人和民用无人机产量分别增长24%和18.9% [1] - 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和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80.8%和21% [3] - 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分别增长17.1%、29.4%、19.3% [3] 高端行业投资 - 1至7月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33.9% [1] - 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32.8% [1] -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6% [1]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2%,快于全部投资增速 [7]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5.2%,拉动整体投资增长2.2个百分点 [7] 外贸表现 - 7月货物出口额同比增长8%,连续两个月加快 [4] - 1至7月对东盟、欧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额分别增长14.8%、8.2%、11.7% [4] - 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增长9.3%和7.2% [4] - 集成电路出口增长21.8% [4] 消费市场 - 7月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8.7%和20.6% [1][5] - 1至7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 [5] - 暑期文旅休闲消费较快增长,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交通出行服务类、文体休闲服务类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 [6] 物价变化 - 7月CPI环比上涨0.4%,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 [8] - 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1.2%,连续3个月涨幅扩大 [8] - 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环比止跌 [8] - PPI环比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为3月以来首次收窄 [8] 投资潜力 - 1至7月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4%至5% [7] - 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2.6% [7] - 人均资本存量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投资空间潜力巨大 [7]
上海GDP重返全国前十,温州、徐州冲刺万亿之城
搜狐财经· 2025-08-16 02:10
省级GDP表现 - 江苏GDP总量达66967.8亿元,稳居全国第二 [2][3] - 浙江GDP增速5.8%,领先长三角,总量45004亿元 [2][3] - 安徽GDP增速5.6%,总量25723亿元 [2][3] - 上海GDP增速5.1%,总量26222.15亿元,全国排名升至第9位 [2][3] 市级GDP表现 - 长三角9座万亿之城上半年GDP均超5000亿元,上海、苏州、杭州分别达26222.15亿元、13002.35亿元、11303亿元 [9] - 温州、徐州GDP接近5000亿元,分别为4831.9亿元、4509.3亿元 [9][10] - 绍兴GDP首次突破4000亿元,滁州和湖州首次突破2000亿元 [12] 产业结构 - 上海第三产业占比79.09%,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6%,达3637.29亿元 [4] - 江苏、浙江、安徽第三产业占比分别为55.0%、59.82%、56.33% [6] - 安徽第二产业增速6.4%,领先长三角 [6] 城市增速亮点 - 17座城市GDP增速超6%,舟山以6.9%领跑,绍兴、淮安以6.8%并列第二 [13] - 合肥增速6%,领先万亿GDP城市 [10] - 南通GDP增速5.8%,超越合肥升至长三角第7位 [10] 区域经济动态 - 浙江过半地级市增速超6%,民营经济活跃,营商环境成效显著 [14] - 盐城GDP反超扬州,优势9.3亿元 [14] - 温州、徐州将2025年定为冲刺"万亿GDP城市"关键年份 [10]
上海GDP重返全国前十,温州、徐州冲刺万亿之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22:53
长三角经济总量与增速 - 2025年上半年长三角三省一市GDP总量达163916.95亿元,稳居"15万亿台阶"之上 [2] - 江苏GDP总量最大(66967.8亿元),浙江增速最快(5.8%),江苏(5.7%)、安徽(5.6%)增速均高于全国(5.3%)[2][6] - 上海GDP达26222.15亿元,同比增速5.1%,排名从全国第11升至第9位 [5][6] 万亿GDP城市表现 - 长三角9座万亿之城上半年GDP均突破5000亿元,上海(26222.15亿元)、苏州(13002.35亿元)、杭州(11303亿元)领跑 [3][10][11] - 温州(4831.9亿元)、徐州(4509.3亿元)接近5000亿元大关,均将2025年定为冲刺"万亿GDP城市"关键年 [10][11] - 合肥增速达6%,南通赶超合肥升至长三角第7位 [11] 第三产业主导与区域差异 - 上海第三产业占比达79.09%创历史新高,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14.6%(3637.29亿元),贡献GDP增长1.7个百分点 [6][7] - 江苏、浙江、安徽第三产业占比分别为55.0%、59.82%、56.33%,安徽第二产业增速6.4%领先长三角 [8] - 浙江过半地级市增速超6%,舟山(6.9%)、绍兴(6.8%)、台州(6.6%)表现突出,民营经济活跃为重要驱动 [14][15] 新兴城市与增长亮点 - 绍兴GDP首次突破4000亿元(4158亿元),滁州(2124.6亿元)、湖州(2080.4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元 [13] - 17座城市增速≥6%,盐城反超扬州(3791.5亿元 vs 3782.2亿元),滁州排名上升1位 [13][15] - 南京上半年GDP首次突破9000亿元(9179.18亿元),常州首次突破5000亿元(5079.13亿元) [11]
7月经济数据出现短期波动,扩内需政策仍将接续发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20:37
7月经济数据总体表现 - 7月经济数据边际走弱,出口增速回升但消费、投资、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均回落,主要受高温暴雨天气和"国补"资金拨付节奏等短期因素影响 [1] - 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8% [1]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8万亿元,同比增长3.7%,为今年以来月度最低增速 [1][2] 进出口表现 - 7月货物进出口总额3.91万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出口2.31万亿元增长8.0%(较上月回升0.8个百分点),进口1.6万亿元增长4.8%(较上月回升2.4个百分点) [2] - 对美出口下降但整体出口维持韧性,企业积极开拓非美市场 [2] - 进口大幅上行主要因美国解除部分对华出口管制,高技术产品(含飞机发动机)、集成电路等品类进口环比增速最大 [2] 消费领域表现 - 7月商品零售额增长4.0%,餐饮收入增长1.1% [2]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家电、文化办公用品、家具、通讯器材等重点商品零售额维持两位数增长 [2] - 暑期消费带动旅游租赁、交通出行、文体休闲等服务消费保持较快增速 [2] - 部分地区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暂停导致商品零售增速放缓 [3] 投资领域表现 - 1-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28.82万亿元,同比增长1.6%(较1-6月回落1.2个百分点) [3] - 制造业投资增长6.2%(回落1.3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2%(回落1.4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2%(降幅扩大0.8个百分点) [3] - 扣除价格因素后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在4%-5%左右 [3] - 新兴行业投资增速快: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33.9%,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6%,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32.8% [4] - 能源供给绿色转型持续推进,太阳能、风力、核力、水力发电投资合计增长21.9% [4] 政策动向与展望 - 7月下旬第三批690亿元"国补"资金下达,预计推动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回升 [3] - 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持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6] - 8月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预计带动消费增速反弹,极端天气消退后基建投资增速有望低位回升 [8] -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将是拖累三四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的最重要因素,稳楼市仍是重要政策目标 [8]
最新数据,国家统计局详解
上海证券报· 2025-08-15 14:37
工业生产 - 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 [3]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3%,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2.7和3.6个百分点 [3] - 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电机制造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9.7%和15.9%,电动自行车、5G智能手机产量同比增长45.3%、8.1% [3] 固定资产投资 - 1至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5% [3]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2%,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33.9%,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6%,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32.8% [4] 消费市场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商品零售额增长4% [6]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8.7%、20.6%、14.9%、13.8% [6] - 1至7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交通出行服务类、文体休闲服务类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 [6] 经济展望 - 工业升级发展带动生产性服务需求扩大,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推动生活性服务需求增多 [8][9]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8个百分点 [9]
国家统计局:1-7月份,太阳能、风力、核力、水力发电投资同比合计增长21.9%
搜狐财经· 2025-08-15 13:01
固定资产投资总体情况 - 1-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比1-6月份回落,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5% [3] - 投资名义增速回落受短期因素(高温暴雨影响施工)、外部环境复杂、企业竞争加剧、投资收益下降及传统行业动能减弱影响 [3] - 投资实物工作量保持稳定,结构持续优化,创新驱动及设备更新政策带动转型升级 [3] 制造业投资 - 1-7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2%,显著快于全部投资增速 [3] - 细分行业表现突出:纺织服装服饰业投资增长25.2%,汽车制造业增长21.7%,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4.8% [3] 高端行业投资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3.9%,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16%,信息服务业增长32.8% [4] 重点领域基础设施投资 - 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2.6%,信息传输业增长8.3% [4]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5.2%,占全部投资比重达16.2%,拉动整体投资增长2.2个百分点 [4] 能源绿色转型投资 - 太阳能、风力、核力、水力发电投资合计增长21.9% [4] 未来投资潜力与方向 - 人均资本存量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新质生产力发展、城乡协调及民生领域需加大投入 [5] - 政策方向包括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优化投资环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以扩大有效投资 [5]
政策协同驱动我国经济在转型中释放新动能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05:11
经济整体表现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表现亮眼 [1]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五成 成为主力引擎 [1] - 出口以美元计价同比增长5.9% 高端制造业成为突出亮点 [4] 消费领域 - 家电、通讯设备等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超20% [2] - "以旧换新"政策持续释放消费需求 与高技术产业投资形成共振 [2] - 民生领域财政支出占比提升 间接促进消费潜力释放 [3] 投资领域 - 高技术产业保持高增长 信息服务业和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增速显著高于整体 [2] - 上半年窄口径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 交通能源水利重大项目落地 [3] - 专项债新增发行2.1万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加6670亿元 发行进度达49% [3] 货币政策 - 企业新发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降至3.3% 较去年同期下降45个基点 [3]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持续增长 覆盖面扩大 [3] - 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增加 债券"科创板"创立 [4] 产业升级 - 新质生产力培育初见成效 资本配置向高附加值领域倾斜 [2] - 半导体、机器人等高端制造业将迎来增量需求 [4] - 数字经济、云计算、AI算力、生物医药等领域迎来新发展机遇 [4] 政策展望 - 财政政策可扩大专项债投向新基建和民生领域 [5] - 货币政策需盘活存量资金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5] -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推进保交楼稳预期工作 [6]
上半年我国服务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向新向好态势继续巩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9 06:42
服务业整体表现 - 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达390314亿元,同比增长5.5%,占GDP比重59.1%,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1] -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2%,同比上升5.8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3.2个百分点[2] - 二季度服务业增加值195172亿元,增速提升至5.7%,贡献率进一步升至61.2%[2] 细分行业增长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9.6%,合计拉动服务业增长1.7个百分点[4] - 1-5月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长9.9%,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增长9.5%,其中电子商务服务增速达13.4%[4] - 文化和旅游消费显著增长:旅游游览服务交易额同比增31.9%,全国电影票房超292亿元(+20%),演唱会票房增约40%[3] 新兴动能发展 - 数字技术应用业1-5月营收同比增长11.2%,信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37.4%[4][5] - 即时零售、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推动上半年网上零售额增长8.5%,服务零售额增速(5.3%)高于商品零售0.2个百分点[2] 企业运营与投资 - 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收增长8.1%,利润总额快速提升,盈利面持续改善[2] - 高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6%,占服务业投资比重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5] 对外开放与贸易 - 1-5月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32543.6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维修维护服务执行额增长46.5%[7] - 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2596.4亿元,占外资总额比重超70%[7]
31省份半年报出炉:四川、上海、辽宁排位上升,广东、海南、山西疲软
搜狐财经· 2025-07-28 19:56
全国GDP总量与排名 - 2025年上半年GDP总量前三省份为广东65242.50亿元、江苏63326.3亿元、山东[1] - 上半年GDP超2万亿省份共13个,前十名包括浙江、四川、河南、湖北、福建、上海、湖南[1] - 上海GDP排名从第11升至第9位,四川从第6升至第5位,辽宁从第18升至第17位[1] - 全国GDP同比增长5.3%,20省份增速高于全国线,西藏以7.2%领跑[1][2] 区域经济亮点 上海 - 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6%至3637.29亿元,占GDP近七分之一,拉动GDP增长1.7个百分点[5] - 信息服务业营收增速20.4%,较全国高6.1个百分点[5] - 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产业同比分别增长11.7%和12.3%[6] - 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6%,为近两年最高水平[6] 四川与河南 - 四川GDP 31918.2亿元,增速5.6%,服务业贡献率62.3%,现代服务业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2.4%[8] - 河南GDP 31683.8亿元,增速5.7%,与四川差距缩小至234.4亿元[9] - 四川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创近三年最好开局[8] 西藏 - GDP增速7.2%全国第一,第三产业增加值782.20亿元占主导[17] - 旅游业接待游客3218.48万人次,收入315.52亿元,分别增长11.7%和10.2%[17] -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开工,装机容量6000万千瓦,年发电量3000亿千瓦时[18] 甘肃 - GDP增速6.3%全国第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2%全国第三[20] - 工业投资增长12.8%,进出口总值增长33.8%,对"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占比75.3%[20][21] 湖北 - GDP增速6.2%中东部第一,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4%[23]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进出口增长28.4%[23] 经济增速滞后省份 广东 - GDP增速4.2%全国倒数第三,出口仅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下降9.7%[26][27] -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6.3%,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0.6%[27] 山西 - GDP增速3.8%全国垫底,进出口下降20.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28][29] - 规上工业增加值从负增长跃升至6.3%,旅游业带动消费增长[29] 其他省份 - 海南进出口下降6.1%,固定资产投资下降7.6%[30] - 青海出口增长112.1%,但第三产业增速仅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