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量化私募
icon
搜索文档
20年33座金牛,铸就主动管理标杆 | 一图看懂华商基金
私募排排网· 2025-06-25 09:55
华商基金概况 - 成立于2005年12月20日,总部位于北京,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 [2][4] - 股权结构:深圳市五洲协和投资有限公司持股46%,华龙证券持股34%,济钢集团持股20% [4] - 核心价值观为"诚信、专业、合作、进取、责任",使命是"优化资源配置,助力企业成长,为投资者创造财富" [4] 产品与业绩表现 - 拥有5大公募产品序列,共95只产品,涵盖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货币型及FOF型 [6] - 主动权益类基金近5年绝对收益率82.30%,近7年达121.79%,排名行业前十 [7] - 主动固收类基金近5年绝对收益率46.86%,近7年达60.91%,排名行业第一 [8][9] 投研体系与团队 - 投研理念强调"深度研究"与"投研一体化",研究员需深耕细分领域并输出可落地的投资建议 [10][11] - 通过内部投研平台整合资源,缩短"研究-投资"转化链条,提升组合收益转化效率 [11] - 团队分为权益投资部、量化投资部、多资产投资部等6大部门,涵盖张明听、童立等20余名基金经理 [12][13] 行业荣誉 - 累计获得4次金牛基金公司、1次金牛进取公司奖、1次金牛卓越回报奖及27次基金产品奖 [17] - 另获4次明星基金公司、3次金基金TOP公司、23次金基金产品奖等多项行业认可 [20]
增量资金对年初至今风格影响的五问五答
东吴证券· 2025-06-22 11:02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 年量化资金是 A 股市场核心增量,在私募和公募领域均有显著扩容,大盘两轮上涨行情风格和增量资金结构不同,南向资金驱动 A 股新消费和创新药风格,近期市场存量博弈,量化资金主导,后续轮动或持续,需警惕小微盘回调风险,建议关注业绩预期明朗的泛科技方向 [1][2][6] 各问题总结 第一问:年初以来的增量资金结构中,谁占据主导 - 量化资金是今年 A 股市场核心增量,年初至 6 月 20 日微盘指数累计涨幅达 31.9%,量化策略收益领跑行业,2024 年 6 月至 2025 年 5 月百亿量化私募平均收益率为 29.6%,较头部私募整体有明显优势 [1] - 发行端扩容显著,2025 年截至 5 月量化私募产品备案总数达 1930 只,占全市场私募证券产品备案总量的 44.3%,年初至今新发量化产品(不含被动指数基金)规模达 376.9 亿元,高于同期主观权益产品 [2] 第二问:今年大盘的两轮上涨行情中,增量资金的区别 - 第一轮“春季躁动”:活跃资金主导,小盘成长风格占优,1 月中旬美元走弱和大模型出圈强化科技资产重估叙事,机构和活跃资金入场,活跃资金入场规模高于同期机构 [3] - 第二轮“黄金坑”后的反弹:从大盘价值转向风格均衡,轮动加剧,4 月上旬“国家队”增持带动大盘价值风格突出,4 月下旬“国家队”暂缓入场,市场存量博弈,风格更偏均衡 [3] 第三问:新消费和创新药风格的崛起,从资金层面如何理解 - 新消费:年初以来港股新消费板块内外资接力配置,3 月起南向资金加速流入,截至 6 月 19 日累计净流入达 252 亿港元,对 A 股形成显著映射效应 [4] - 创新药:2 月中旬以来南向资金大幅增持,截至 6 月 19 日累计净流入超 600 亿港元,成为支撑行情的核心动能,A 股创新药板块同步跟涨,但上行幅度较港股偏缓 [4] 第四问:近期市场资金结构对于风格的影响 - 近期市场缺乏主线,机构与活跃资金情绪低迷,增量资金匮乏,存量博弈特征突出,指数窄幅震荡,板块轮动混乱,大/小盘与成长/价值风格分化减弱 [6] - 量化资金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倾向于采取市值下沉策略,带动微盘股成交占比提升,微盘指数相对中证 2000 跑出超额,需警惕后续微盘回调风险 [6] 第五问:资金面存量博弈,后续买什么 - 短期内宏观叙事难现显著变化,市场风险偏好与赚钱效应较弱,增量资金入场意愿不足,轮动或仍将持续,量化资金配置策略会减少市值暴露,需警惕小微盘短期回调风险 [6] - 建议关注业绩预期明朗,筹码、位置更具优势的泛科技方向,包括 AI 推理算力及应用、可控核聚变等,谨慎参与缺乏产业趋势支撑的投机性题材 [7]
金融圈考公上岸再添新例,从百亿私募到财政厅
财联社· 2025-06-16 18:22
行业人才流动趋势 - 金融行业高学历人才转向公共部门寻求职业稳定性 2025年湖南省财政厅拟录用名单中包含中信建投前员工、百亿量化私募思勰投资前员工等案例 [1] - 量化私募领域人事变动频繁 靖奇投资创始人卸任清盘产品 佳期资本实控人变更 思勰投资创始合伙人退股离职 [2] - 公募基金从业人员考公案例增多 摩根基金前量化研究员被上海税务局录用 银华基金清华硕士被财政部票据监管中心录用 [3] 量化私募行业动态 - 头部量化机构频现核心团队变动 鸣石投资、宽德私募、锐天投资等知名机构近年发生高管调整与股权重构 [2] - 职业倦怠成为量化人才流失主因 思勰投资前合伙人因"工作多年疲惫"离职 靖奇投资创始人坦言承受"较大身心压力" [2] 金融监管机构吸引力 - 证监会岗位对基金从业者具显著吸引力 2023年嘉实基金、南方基金员工被证监会录取 2021年汇添富、易方达员工进入多地证监局 [4] - 2025年证监会拟录用名单中券商从业者占比达9.8% 287名拟录取人员包含28名来自券商的人员 [4] 投行业务现状 - 2024年上市券商投行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7% 42家券商合计收入306亿元 IPO承销放缓为主要下滑原因 [5] - 投行人员转岗公共部门案例增加 2025年证监会拟录用名单包含15名来自12家券商的从业人员 [4]
AI百亿量化私募达15家 幻方量化位居第一
深圳商报· 2025-05-29 15:02
量化私募AI布局现状 - 国内百亿量化私募达39家,其中15家已在AI领域取得成果或布局[1] - 念空科技成立上海全频思维人工智能科技公司专注前沿AI研究,并与上海交大合作发表大模型研究论文[1] - 幻方量化与九章资产作为DeepSeek背后机构,推动量化行业从"工具使用者"向"创新贡献者"转型[2] 头部量化私募AI应用成果 - 念空科技旗下4只量化产品近1年收益均值达21.50%,创始人管理的两只产品收益分别为33.96%和23.24%[1] - 15家百亿AI量化私募中,13家机构管理的157只产品近1/3/5年收益均值分别为29.91%、41.15%、117.06%[2] - 幻方量化11只产品规模18.57亿元,近半年收益17.48%,近1年收益38.37%位居行业第一[2] AI对量化投资的影响 -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2020年后量化多头与主观多头策略收益差显著放大,反映科技爆发助力量化投资[2] - 行业普遍认为"AI+量化"将成为投资者重要考量因素,因量化机构具备AI技术应用的天然优势[2] - 头部机构通过大模型研究(如念空科技的自适应混合训练方法论)实现技术突破[1]
百亿私募大动作 成立AI公司!
中国基金报· 2025-05-26 22:50
量化私募AI布局 - 沪上百亿量化私募念空科技成立全频思维人工智能科技公司(AllMind),专注于研究通用大语言模型(LLM)相关底层算法和工程技术 [1][2] - 全频思维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技术服务、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等 [3] - 念空科技创始人表示AllMind短期内将训练基于金融数据的专项大模型,并探索提升逻辑推理能力、减轻幻觉问题等方向 [3] 学术合作与论文研究 - 念空科技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撰写论文《面向特定任务大型语言模型的监督微调与强化学习分步式自适应集成》,5月20日投向NIPS [1][3] - 论文提出Step By Step切换SFT和RL的训练方法,在三个公开数据集上表现优于单独SFT、单独RL及简单混合方法 [5][6] - 研究灵感来自人类学习方法,认为高频切换刷题(SFT)和考试总结(RL)更有利于提升推理能力 [6] 行业AI应用趋势 - 宽德投资成立智能学习实验室招聘AI人才,专注于研发通用性AI技术 [8] - 九坤投资与微软合作发表AI论文,成功复现DeepSeek-R1工作并发现语言混合影响推理能力等问题 [8] - 鸣石基金2021年成立AI实验室G-Lab,2022年启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星座计划"超算系列 [8] - 黑翼资产实现全流程AI量化投资,应用大语言模型处理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 [9] 量化行业AI转型 - 多数量化私募正在提升AI在投研中的比重,少数已实现全流程AI投研 [9] - 行业预计将加大AI投入,包括人才招聘和硬件基础设施,可能引发AI人才争夺战 [9] - 机构认为AI布局既能提升竞争力,又能拓展业务边界并为科技创新出力 [1]
对话念空科技王啸:量化对冲基金的大模型之路
36氪· 2025-05-23 17:24
核心观点 - 量化私募念空科技与上海交大计算机学院合作发表大模型研究论文,提出"自适应混合训练方法论",成为首家闯入国际顶会NIPS的中国量化机构 [3][4][5] - 公司在DeepSeek基础上提出交替进行SFT和RL的新训练框架,实验证明在三个公开数据集上优于单独SFT、单独RL及简单混合方法 [5][23][24][25][27] - 公司通过产学研结合路径探索大模型在量化投资的应用,同时孵化AllMind进行跨领域大模型底层研究,展现从金融AI向多领域扩展的野心 [10][11][41][42] 技术创新 - 提出动态混合训练框架SASR,通过step-wise自适应算法决定每个训练阶段采用SFT或RL,相比静态混合方法在GSM8K、MATH等数据集上准确率提升显著 [25][27][28] - 实验数据显示SASR框架在1.5B/0.5B参数量下取得0.484平均准确率,优于静态混合的0.326和单独SFT的0.414 [28] - 技术突破点在于发现交替训练可避免过拟合和模型崩溃,类比人类学习中刷题与考试经验交替进行更有效 [24][25] 产学研结合 - 与上海交大合作实现优势互补:高校提供理论研究与人才资源,公司提供算力、工程经验及金融场景 [8][29][34] - 2017年组建3人AI团队起步,2019年将90%实盘模型转为Transformer算法,2021年管理规模达百亿 [17][18] - 当前AI团队规模达数十人,70%-80%为自主培养,通过6个月实习可熟练使用内部一体化研究框架 [37][38][39] 战略布局 - 成立AllMind独立公司专注大模型底层研究,与主营量化业务的念空形成分工:前者侧重基础算法与跨领域应用,后者聚焦金融数据拟合 [40][41] - 基于通义千问3进行垂直领域微调,计划开发面向普通投资者的普惠金融应用 [35][43] - 战略逻辑是通过理解大模型底层原理提升金融预测能力,同时将训练框架迁移至医药、新材料等领域 [11][33][42] 行业洞察 - 金融数据具有量少、信噪比低、不稳定的特点,与互联网数据差异显著,传统机器学习易过拟合 [7][58][59] - 量化模型不需100%准确率,IC值15%-20%即可盈利,关键是在过拟合与欠拟合间找到平衡 [54][61][62] - 大模型可突破传统拟合局限,通过跨模态理解带来超额信息,但需针对金融特点调整训练方法 [19][32][49]
头部量化念空科技携手上海交大计算机学院发表大模型基础研究论文
快讯· 2025-05-22 13:32
公司动态 - 头部量化私募念空科技与上海交大计算机学院合作向国际顶会NIPS投递大模型研究论文 [1] - 公司成立于2015年 是国内较早将AI应用于金融领域的老牌量化私募机构 [1] - 2025年成立AllMind专注大模型底层技术研究 [1] 技术突破 - 论文提出全新训练框架 能使大模型在同等训练量下变得更聪明 [1] - 这是中国量化机构首次在AI基础研究领域挑战全球顶级学术舞台 [1] 行业意义 - 标志着中国金融科技不止于应用落地 还具备底层创新能力 [1]
凸显底层创新能力,这家量化私募向NIPS投递大模型研究论文
国际金融报· 2025-05-21 20:10
公司动态 - 念空科技与上海交大计算机学院合作的大模型研究论文投递至国际顶会NIPS,论文链接于5月20日公布 [1] - 公司成立于2015年,较早将AI应用于金融领域,机器学习覆盖期货、股票等,2019年转向神经网络算法,2020年搭建全流程投研平台,2021年管理规模突破百亿元 [2] - 2025年创始人王啸成立全资公司上海全频思维人工智能科技(AllMind),专注于通用大语言模型底层算法和工程技术研究 [4] 技术突破 - 念空大模型论文提出step by step切换监督微调(sft)和强化学习(rl)的训练方法,灵感来自人类学习经验 [2] - 在三个公开数据集上,新训练框架表现优于单独sft、单独rl及简单混合sft和rl,证明其为更优的后训练方式 [3] - 研究成果可使大模型在同等训练量下提升推理能力,实现"更聪明"的效果 [2][3] 人才战略 - 公司AI工程师团队70%-80%来自高校实习生或应届生,通过内部培养体系筛选人才 [4] - 量化投资需要数学、统计学、金融学、计算机技术复合背景,通过海量数据挖掘规律进行自动决策 [4] 业务布局 - 念空科技主攻金融垂直场景,AllMind则定位大模型基础学术研究,聚焦高质量CoT数据生产和底层技术探索 [4] - AllMind短期不以盈利为目的,研究方向包括不限于金融场景的垂直应用 [4]
新华财经早报:5月21日
新华财经· 2025-05-21 09:03
财政与货币政策 - 前4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3581亿元同比增长46%支出进度为2020年以来同期最快[1] - 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降10个基点至30%、35%均为自去年10月以来的再度下行主要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下降005个百分点定期存款利率下降015-025个百分点[1] - 央行强调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民营小微、稳定外贸等重点领域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使用[1] 行业动态与监管 - 监管部门调研头部量化私募聚焦量化整体运行情况及AI模型风险包括盈利回撤变化、超额收益来源、AI算法黑箱风险等[1] -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全球首个港口码头分委会[1] - 4月全社会用电量77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其中第一、二、三产业用电量分别增长138%、30%、9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70%[1] 公司公告与合作 - 哔哩哔哩2025年Q1净营业额7003亿元同比增24%移动游戏营业额1731亿元同比增76%净亏损1070万元同比收窄99%经调整净利润362亿元[1] - 腾讯发布混元游戏视觉生成平台为首个工业级AIGC游戏内容生产引擎[1] - 比亚迪与神州租车达成2025年暑期车辆采购战略合作[1] - 沪硅产业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704亿元资产并配套募资不超过2105亿元[6] - 宏景科技签署597亿元智算项目服务合同中材节能签署1252亿元EPC总承包工程合同[6] 资本市场与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涨038%至338048深证成指涨077%至1024917创业板指涨077%至204846[5] - 恒生指数涨149%至2368148英国富时100涨094%法国CAC40涨075%德国DAX涨042%[5] - WTI原油涨016%至6225美元布伦特原油涨025%至6493美元COMEX黄金涨187%至32926美元COMEX白银涨235%至3326美元[5] 国际事件与经济数据 - 欧盟通过针对俄罗斯的第17轮制裁措施目标为近200艘"影子舰队"船只[3] - 欧元区5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152高于预期的-16[3] - 加拿大4月通胀年率从23%降至17%因能源价格暴跌127%市场预计6月降息概率从64%降至50%[3]
128岁,这所高校走出了一个投资天团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5-21 00:04
浙江大学校友创业与投资影响力 - 浙江大学128周年校庆凸显其作为中国高等教育重要参与者的地位,校友全球分布构建创新生态系、创业朋友圈和发展共同体 [1] - "杭州六小龙"科技企业中有3家创始人毕业于浙江大学,包括深度求索、云深处科技和群核科技 [1][2] - 浙江大学1978年创建计算机系时就将人工智能研究列为首要任务,2019年成为首批设立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35所高校之一 [2] 浙江大学校友创业成就 - 截至2024年5月17日,浙江大学共有351位校友担任313家上市公司创始人、实际控制人或高管 [4] - 竺可桢学院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创立于1999年,已诞生128家创业公司总市值达千亿元,培育出拼多多黄峥等知名企业家 [5] - 浙江大学构建了从实验室到产业端的价值闭环,形成"热带雨林"般创新生态系统 [5] 校友企业案例 - 深度求索创始人梁文锋本硕毕业于浙江大学,其开源模型DeepSeek-R1颠覆AI研发"高投入、长周期"认知 [3] - 云深处科技创始人朱秋国完成浙大本硕博学业,公司员工中一半为浙大校友 [2] - 群核科技两位联合创始人均毕业于浙大竺可桢学院 [2] 校友投资案例 - 段永平1978年考入浙江大学无线电系,创立步步高并孵化OPPO、vivo,转型投资后成功投资拼多多、网易等 [6] - 浙商创投董事长陈越孟管理资产超30亿元,投资20多个项目涉及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等领域 [8] - 线性资本创始合伙人王淮管理10支基金总规模约20亿美元,已投资超过120个创业团队 [9] 医疗领域投资 - 泓创资本陆潇波主导超过50个医疗项目投资,收获13个A股IPO包括华大基因、贝达药业等 [10] - 比邻星创投管理多支人民币和美元基金,已投出健世科技、康沣生物等医疗创新企业 [11] - 方源资本张辉作为初始团队成员参与创立该机构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