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科技

搜索文档
中美双方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经贸会谈,商务部、贸促会回应
第一财经· 2025-07-31 18:15
中美经贸会谈进展 - 中美双方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经贸会谈 就经贸关系 宏观经济政策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 并回顾了此前会谈共识的落实情况 [1] - 双方同意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及中方反制措施展期90天 [1] - 中方期待与美方深化对话磋商 争取更多双赢结果 [1] 中美工商界互动 -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董事会主席率团访华 包括苹果 高盛 赛默飞世尔等多家美国跨国企业高管 表示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 [2] - 中国贸促会今年已接待30批次美方机构和企业负责人访华 第三届链博会美国参展商数量同比增长15% 居境外参展商首位 [3] - 82%的美企表示2024年在华业务实现盈利 较过去两年有所提升 [3] 中美企业合作与市场拓展 - 中美企业合作项目(CMP)实施20周年 已举办多场行业交流活动 近期将聚焦智能矿业 汽车等行业 [4] - 第一季度近2000家中国企业赴美参展 展出面积27178平方米 同比增长2.3% 但第二季度受关税影响企业态度趋谨慎 [4] - 企业积极拓展东盟 中东 拉美等新兴市场 第二季度新兴市场参展企业数占比达39.8% 同比提升8.5个百分点 [4] - 2025年巴西国际汽车配件展吸引300多家中国企业参展 中国展团成为最大海外展团 [4] 中欧经贸关系 - 第25次中欧领导人会晤达成多项经贸合作共识 双方企业表示对合作充满信心 [7] - 中欧建交50年来双边贸易额增长超300倍 上半年中国对欧盟进出口2.82万亿元 同比增长3.5% 欧盟稳居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8] - 中欧汽车技术互补 上半年中国对欧盟出口汽车零配件增长9.7% 进口大型客车变速箱 车用柴油机分别增长40.8%和65.2% [9] - 中欧互为第一大消费品进口来源地 中国自欧盟进口医疗保健品 箱包 首饰等占比超60% [9] 全球展览活动 - 上半年贸促会审批1418项出国经贸展览项目 计划展出面积82.6万平方米 [5] - 已完成54家组展单位赴44个国家实施展览项目 实际展出面积38.2万平方米 参展企业2.3万余家 [5]
中国科技龙头崛起正当时 Global X中国核心科技ETF聚焦七大科技赛道
智通财经· 2025-07-31 12:03
日前,未来资产环球投资(香港)旗下Global X中国核心科技ETF(03448)已正式登陆香港交易所。未来资 产研究报告指出,中美科技时代已然到来,中美两国的科技企业正引领全球并展开直接竞争。此ETF为 投资者提供分散科技股投资风险的工具,覆盖生物科技、半导体、电动汽车等七大高增长科技领域,聚 焦30家中国科技龙头企业。随着中国科技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不断提升,这些科技企业有望在中长期带来 具吸引力的股票回报。 展望未来,中国科技产业的崛起仍将持续。随着高端制造业升级、研发投入增加以及全球化布局深化, 中国科技企业有望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Global X中国核心科技ETF将核心科技行业定义为 对中国实现高端科技自立自强至关重要的行业以及中国龙头企业有潜力成为全球领导者的行业,这些行 业包括生物科技、半导体、电动汽车、电池、医疗科技、机械人、消费电子、太阳能以及软件行业。 未来资产认为,中国科技龙头在国内市场份额大幅提升的同时,有望成为全球领导者。透过投资于30家 中国国内龙头企业,Global X中国核心科技ETFETF探用了相对稳健的科技投资策略,其特点是拥有广 阔的增长前景和较高的研发开支比例,同 ...
东北证券:AI医疗平台业务覆盖持续扩张 维持医渡科技(02158)“增持”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11:12
业务覆盖与客户基础 - 大数据平台服务110家中国顶级医院及44个监管机构 覆盖超过4000家医院[1] - Copilot产品矩阵在三个月内完成30余家三甲医院部署 形成数据治理—智能训练—场景落地完整闭环[1] - 生命科学板块服务客户达132家 其中前20大客户收入留存率高达87.51% 16家为跨国药企[1] 产品与解决方案表现 - 自主研发i系列解决方案贯穿药物研发全生命周期 包括临床开发 研究设计和商业化风险预判[1] - i系列解决方案报告期内毛利率提升至33.5% 创历史新高[1] - 连续三年作为深圳惠民保主运营平台 2024年度参保人数达609万人[1] 市场渗透与商业化能力 - 医疗智能化领域市场渗透能力显著提升[1] - 连续四年运营北京惠民保 累计参保人次超1500万[1] - 平台活跃用户数超过24百万名且用户已完成至少一笔交易 显示强大用户触达能力和健康管理服务市场接受度[1]
医疗支付改革走向深水区,镁信健康探索AI「破壁实验」
36氪· 2025-07-31 10:43
行业趋势转变 - AI主战场从大模型参数竞赛转向产业落地和价值实现[2] - 行业焦点从算法跑分转向真实场景赋能如诊疗、支付和新药研发的商业化闭环[2] - 医疗行业长期存在"医疗不可能三角"困境 AI和大数据成熟有望打破高质量服务、广覆盖人群与低成本供给的桎梏[2] 技术演进阶段 - AI+医疗健康从单点突破走向系统整合 经历算法竞赛、数据合规争夺和场景生态竞争三个阶段[3][4] - 竞争焦点从单一工具优劣转向全流程贯通 支付环节成为验证商业模式和形成价值闭环的关键[4] - 行业需要将AI能力沉淀为稳定、公平、可规模化调用的基础设施[4] 医疗支付痛点与平台价值 - 患者面临药费高昂和理赔繁琐 药企面临新药准入和商业化困境 保险公司挣扎于高营销理赔成本和粗放风控[5] - 医药保险行业存在认知壁垒和信息不对称 需要多元支付平台串联各方打通产业断点[5] - 平台需具备药品供应链管理能力 为患者设计多元支付方案 支持保司产品创新[5] 镁信健康业务规模 - 累计服务超过160万名患者 相关总医疗支付额达到397亿元[6] - 合作保险公司超过90家 服务支持保单数量约3.93亿份[6] - 合作药企超过140家 包括全球前20大药企中的90%[6] AI技术平台建设 - 构建AI智能中枢平台mind42.ai 定义为协同医-药-险生态的底层操作系统[6] - 基于3.85亿条理赔数据资产 集成临床医学路径、保险条款和药品适应症等垂直领域知识[7] - 通过数据飞轮机制 服务产生的结构化数据实时反馈训练模型 形成短期难以复制的壁垒[9] AI应用场景落地 - 在理赔场景部署AI Agent集群 整体理赔时长从一天缩短至最快10分钟[13] - AI赋能医疗审核覆盖率达到60% 解决材料处理低效、病程分析粗放和条款解析滞后等难题[13] - 智能体矩阵覆盖前端交互(Xiaofu智能助手)、中台决策(ClaimMaster理赔大师)和后端履约的协同网络[11] 未来发展方向 - AI医疗支付从流程自动化向风控智能化与精算驱动化演进 重塑健康险行业风险定价管理逻辑[15] - 支付平台有望成为制度参与者 参与制定支付流程、理赔规范和药品准入等行业标准[15] - 探索跨机构一站式智能结算 为带病体设计个性化保险和支付方案[17] 数据安全与系统可靠性 - 保证训练数据海量、多样与高质量 专门处理可能产生偏见的数据[17] - 坚持关键节点人工复核与介入 保持决策链条透明度及可追溯性[17] - 设立严格质检团队 每月对AI处理案例进行细致抽样审核[17]
中泰首次远程手术操作在曼谷成功实施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31 10:10
行业技术突破 - 中泰首次成功实施跨国远程机器人手术 距离达2800公里 实现肾脏手术操作[1][2] - 手术过程图像清晰 操作精准 通信稳定 展现机器人远程复杂手术的可靠性与安全性[2] - 机器人辅助远程手术成为现代医学技术重要发展方向 具备多自由度及抗手抖动机械臂[5] 战略意义 - 标志着泰国在机器人手术领域国际协作 远程医疗和外科培训迈出关键一步[2] - 成为泰国推动建设国际医疗枢纽及高端医疗服务中心战略的重要里程碑[2] - 为缓解医疗资源均衡分配提供新途径 通过通信技术与手术机器人结合实现跨地域治疗[5] 政策支持 - 泰国公共卫生部将持续推动先进医疗科技引入与落地 强化区域医院能力建设[6] - 提升诊疗质量与可及性 特别惠及偏远及医疗资源匮乏地区患者[6] - 泰国卫生部高层及400余名国内外泌尿外科专家出席见证[2]
正在解套的医疗独角兽:长路,大梦,灯火又上楼台
虎嗅· 2025-07-31 09:50
行业融资趋势 - 中国医疗投资市场融资额在2021年达到峰值3800余亿元 随后行业进入沉寂期 [1] - 过去十年间行业产生数百家估值超十亿美元医疗独角兽 分布在数字医疗 AI制药 手术机器人 互联网医院 慢病管理平台等领域 [1] - 2024年上半年近40家医疗健康企业在港交所递交IPO文件 行业退出通道逐步开启 [2] 独角兽企业现状 - 圆心科技五次递表未上市 英矽智能三次赴港申请IPO 微医 医联 丁香园 春雨医生等互联网医疗企业仍滞留一级市场 [2] - 独角兽企业普遍面临高估值 高投入 低转化问题 To G和To F项目存在客户转化周期长 回款慢 采购复杂等挑战 [6] - 部分企业通过裁员 砍产品线 停止营销等生存策略维持运营 有公司甚至将不盈利的科技故事线彻底砍掉 [12] 资本市场变化 - 美元基金撤出 人民币基金趋于谨慎 资金属性发生重大变化 [2] - 行业政策持续成熟 包括集采加剧 医保支付改革 注册制试点收紧 [2] - 投资逻辑从讲技术 讲想象力转变为讲落地 讲变现 投资人更关注盈利路径清晰度 客户付费意愿和现金管理能力 [14][18] 退出路径选择 - IPO仍是首选解套方式 2023年12月微医重启IPO 2024年5月英矽智能三度递表 6月镁信健康赴港申请IPO [3][9] - 并购成为第二选择 2024年华润三九62亿元收购天士力 阿斯利康12亿美元收购亘喜生物 蚂蚁集团收购好大夫在线 [2][10] - 好大夫在线被蚂蚁集团收购时价格远未达到投资人回本水平 并购几乎等同于亏损 [27][28] 行业认知重构 - 当前复苏迹象是行业沉寂后的反弹 而非真正转暖 [4][5] - 企业从"重构医疗"的伟大命题转向"降本增效"的务实策略 投资人预期从"几十倍回报"降至"保本退出" [20][21] - 真正能穿越周期的企业依靠产品 技术与市场共振的稳健基本面 而非融资运气 [28][29]
科股早知道:AI赋能后交互性大幅提升,目前产业链正加速将传统产品AI化
钛媒体APP· 2025-07-31 08:31
必读要闻一:AI赋能后交互性大幅提升,目前产业链正加速将传统产品AI化 据媒体报道,近日,商汤科技与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人民政府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共建全国首 个"AI+玩具"产业基地,推动人工智能与传统玩具产业深度融合。 AI赋能后,玩具的交互性、趣味性及把玩性大幅提升。东北证券指出,AI玩具赋予了玩具"动"的能力, 即交互、陪伴与教育(问答)三重能力,整体需求向全年龄段辐射,AI有望成为继潮流IP之后玩具市场 的核心催化剂,潜力将远超潮玩爆发时期的Z世代。从中性角度判断,AI玩具渗透率提升速度至少达到 潮流玩具玩的渗透速度,预计2026/2028/2030年国内渗透率有望达到29%/41%/47%,2030年国内市场有 望接近850亿元。 的主力。看好具备领先技术能力、积极扩充高阶PCB产能、海外客户卡位合作相对领先的头部PCB公 司。 必读要闻四:江苏省医保局公示脑机接口相关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据媒体报道,香港金管局印发实施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将于8月1日生效。任 何机构有意申请牌照以进行受规管稳定币活动,应向牌照组表达其意向。此举有助进行初步、非正式的 讨论,让牌照组能更深入了 ...
太靠谱了也难被提拔
36氪· 2025-07-31 07:09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有时,可靠不一定会获得晋升,具备远见、影响力及成长型思维的人更容易得到提拔。本文来自编译,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詹姆斯想要升到高级副总裁或CTO级别,但反馈很明确:他被视为一名执行型经理,而非领导型的领导者。专家的身份让他走到这么远,而如今,正是这一 点限制了他的晋升。 詹姆斯是其医疗科技公司公认的专家:作为公司首批员工之一,他为构建核心软件平台发挥了关键作用。16年来,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冷静的解决问题能 力,他晋升为技术副总裁。詹姆斯以其在危机中的冷静和对学习的热情而闻名,他的可靠性、谦逊以及"啃下难啃的骨头"的能力让人钦佩。 1. 从专业力到影响力的转变 这种转变始于授权。多年前,老板给了我一个机会向公司领导层做汇报。当CEO和领导团队提出我无法回答的问题时,老板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跳出来救 我。后来我得知,她已经告知领导层我正在接受一个挑战性任务,她会以观察员身份参与。这是一个授权低风险任务的案例。往往,人们会犯下影响很大的 错误,是因为领导者在风险过高的情况下进行授权。因此,打破这一循环的关键在 ...
塞力医疗(603716)7月3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940.25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30 23:0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2025年7月30日收盘价30.89元 单日下跌2.31% [1] - 换手率23.26% 成交量44.43万手 成交金额13.8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940.25万元 占成交额2.85% 其中超大单净流出1123.14万元(0.81%) 大单净流出2817.11万元(2.03%) [1] 资金流向结构 - 中单资金净流出665.37万元 占成交额0.48% [1] - 小单资金净流入4605.61万元 占成交额3.33%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2.87亿元 同比减少40.75% [1] - 归属净利润1432.09万元 同比减少553.66% [1] - 扣非净利润2846.33万元 同比减少3228.81% [1] 财务健康状况 - 流动比率1.931 速动比率1.591 [1] - 资产负债率58.57% [1] 公司基本信息 - 塞力斯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 位于武汉市 [1] - 注册资本19095.2305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3800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温伟 [1] 企业运营与资产 - 对外投资70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146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9条 专利信息7条 行政许可26个 [2]
麦迪科技(603990)7月3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779.26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30 22:56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2025年7月30日收盘价15.95元 单日下跌0.62% 换手率5.47% [1] - 成交量16.76万手 成交金额2.6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779.26万元 占成交额14.34% 其中超大单净流出2410.14万元(9.15%) 大单净流出1369.11万元(5.2%) [1] 资金流向结构 - 中单净流出377.47万元 占成交额1.43% [1] - 小单净流入3401.78万元 占成交额12.91%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6334.00万元 同比减少43.13% [1] - 归属净利润2359.59万元 同比增长138.55% [1] - 扣非净利润252.66万元 同比增长103.42% [1] 财务健康状况 - 流动比率2.954 速动比率2.817 [1] - 资产负债率34.04% [1] 公司基本信息 - 苏州麦迪斯顿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9年 位于苏州市 [1] - 注册资本30628.2731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8919.5387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翁康 属于研究和试验发展行业 [1] 企业运营与资产 - 对外投资9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3028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84条 专利信息168条 [2] - 行政许可17个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