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天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成都半年内挂牌三个“中心” 通过内育外引增强实体经济支撑力——成都:构筑“中心”理想
四川日报· 2025-05-06 14:21
城市发展战略 - 成都设立三个"中心"(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招商中心、场景创新促进中心)以构建"产业森林",强调内育外引双向发力[4][5] - 成都GDP总量占全省三分之一,但人均GDP在全国前十城市中排名第九,需通过做强实体经济提升城市能级[5] - 国务院批复成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明确"三中心一基地"核心功能,省委要求成都发挥"主引擎"作用[5][6] 产业体系与创新 - 成都构建"9+9+10"现代化产业体系,涵盖电子信息、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由160多万家企业支撑[7] - 成都R&D经费投入居GDP十强城市第6位,但人均规模排名第9位,需通过场景创新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7] - 政府规定投资/采购项目需预留比例用于新技术应用,并在三大新区先行先试[10] 民营经济支持 - 民营经济贡献成都50%经济总量、60%税收、90%科技创新和就业,但2024年中国民企500强仅10家上榜[8] - 民促中心累计开展278场企业服务活动,惠及超万家企业,促成409家企业获228家金融机构对接[9] - 政策创新案例:简化食品加工许可使1919酒饮跨界卖咖啡,53家门店试点月销售增长超300%[9][12] 招商引资成果 - 招商中心填补市级统筹空白,一季度引进重大项目331个(完成进度255%),总投资2959亿元(完成153%)[12] - 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人工智能等领域引进89个项目,星际荣耀火箭基地将填补成都总装领域空白[12][13] - 招商AI金融超市提供"融资+政策+资源"打包服务,强化市场化招引能力[11] 经济运行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成都GDP同比增6%,在2万亿级城市中与苏州并列领跑[11] - 民营经济增加值增6.2%(高于全省0.6pct),民间投资增14.6%(高于全国14.2pct)[11]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14.6%,高技术服务业营收增12.4%,新兴产业增长强劲[11]
马斯克,基地突传重磅!后悔支持特朗普?“这段掐了别播”
第一财经· 2025-05-05 12:01
SpaceX星舰基地升级为城镇 - 得克萨斯州南部墨西哥湾沿岸地区投票通过将SpaceX火箭制造与发射基地所在区域升级为"星舰基地"城镇 赞成票173票 反对票4票 通过门槛为143票 [1] - 基地面积3 9平方公里 靠近美墨边境 公司CEO马斯克2021年首次提出建镇设想 [4][5] - 升级后火箭测试发射相关区域管制权限将从卡梅伦县移交新建地方政府 得州议会正推动相关法案 [7] SpaceX发射计划与环保争议 - 公司向美国联邦航空局申请将年火箭发射次数从5次提升至25次 [8] - 环保人士和当地居民多次抗议发射活动 主要针对区域关停不便及环境破坏问题 [8] 特斯拉经营困境 - 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 公司营收同比下降9% 汽车业务收入下降20% 净利润暴跌71% [12] - 特斯拉产品在美国国内遭反对者破坏 海外市场面临对美反制性关税冲击 [12] - 部分投资者因股价下跌及马斯克政治活动不满 董事会曾讨论CEO继任方案 但遭董事长否认 [12] 马斯克政府职务动态 - 马斯克宣布从5月起减少管理政府效率部的时间 计划每周保留1-2天处理政府事务 [13] - 白宫消息显示其已不在实体办公 可能卸任政府效率部职务 其"特殊政府雇员"身份最长可任职至7月 [13]
马斯克的公司城梦想实现,揭秘“星际基地市”
搜狐财经· 2025-05-05 10:25
文章核心观点 SpaceX位于得州的火箭发射基地升级为自治市星际基地市,标志马斯克公司城梦想实现,后续将面临运作、职权等问题,当地对此反应不一 [2][3] 选举结果 - 当地时间上周六,根据美国得州卡梅伦县投票结果,SpaceX位于得州布朗斯维尔附近的火箭发射基地将升级为自治市星际基地市 [2] - 此次投票中不到300名选民具备投票资格,218张有效投票里212张支持成立星际基地市,6票反对,SpaceX高管鲍比·皮登被选为首任市长 [2] 城市运作 - 得州卡梅伦县选举事务官称,县委员确认选举结果后,将星际基地市纳入行政区划册,完成确认该市即可开始运作 [3] 成立原因 - SpaceX未详细说明星际基地市具体规划,其南得州高管凯西·卢德斯称设为自治市有助于公司扩建员工队伍,部分事务由公共机构管理更好 [4] - 星际基地市官方X账号表示成为城市有助于为员工建立最好社区 [4] 后续讨论 - 卡梅伦县最高民选官员埃迪·特雷维尼奥预计会与SpaceX展开针对性讨论,预计该公司会扩大员工人数 [5] - 得州律师艾伦·博约尔克斯称城镇和城市通常夏季制定支出计划,星际基地市首先要考虑预算问题 [5] 城市职权 - 得州赋予市政当局一系列权力,星际基地市可制定土地分区规定、创造收入、雇佣员工执行市镇职能,需遵守公开会议、公共记录等法定条款 [5] - 得州立法者曾提出法案允许星际基地市工作日关闭毗邻海滩,卡梅伦县最高领导和区域居民反对 [5] 官员关系 - 星际基地市新当选市政官员与SpaceX关系密切,首任市长皮登是SpaceX副总裁,地方官员处理事务需遵守利益冲突规定 [7] 当地反应 - SpaceX是当地重要经济力量,去年星际基地员工和合同工约3400人,创造就业机会、吸引游客,当地许多民选官员支持其发展 [8] - 环保人士警告星际基地火箭发射破坏环境,反对限制公众进入海滩,部分居民反映火箭发射噪音大震动住宅,SpaceX表示致力于减轻影响并与政府合作 [8] - 部分附近居民担心“设市”使公司获得更多权力 [9] 与马斯克联系 - 马斯克多年痴迷送人类上火星,星际基地是其梦想具体化展现,他曾居住在星际基地 [10] - 投票结果出炉后,马斯克在X发文称星际基地从一把铲子开始 [10]
马斯克,传来大消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4 22:22
SpaceX星舰基地建设 - 得克萨斯州南部墨西哥湾沿岸地区投票通过将SpaceX火箭制造与发射基地升级为"星舰基地"城镇,赞成票173票,反对票4票,仅需143票赞成即通过[1] - 该基地位于得州南部博卡奇卡,面积3.9平方公里,靠近美墨边境,马斯克2021年首次提出在此建城想法[3] - 基地升级后将由新建地方政府管理火箭发射相关事务,公司正寻求将年火箭发射次数从5次增至25次[5] - 环保人士和当地居民多次抗议发射活动对环境和周边区域造成的影响[6] 特斯拉公司经营状况 - 特斯拉第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9%,汽车业务收入下降20%,净利润暴跌71%[8] - 欧洲市场新车销量同比下降45%,公司撤回2024年全年增长指引[8] - 原计划2025年交付215万-233万辆,同比增速20%-30%,但一季度完成量低于目标下限六分之一[8] - 董事会考虑寻找马斯克继任者,但被董事长否认[8] - 特斯拉门店和车辆成为反马斯克人士攻击目标,同时面临国际反制性关税[8] 马斯克个人动态 - 马斯克宣布从5月起大幅减少在政府工作时间,更多投入特斯拉业务,但仍保留每周1-2天处理政府事务[9] - 作为"特殊政府雇员",其任期最晚将于5月底或7月结束[9] - 马斯克透露特斯拉可能在上半年发布一款经济型新车,此前Model Y生产线改造被视为放弃低价车型的信号[10] 市场机构观点 - Wedbush分析师肯定马斯克重新关注自动驾驶出租车和经济型车型,但仍下调目标价[12] - 德意志银行预计2025年交付量同比下滑5%,认为已是乐观预期[12] - 富国银行认为当前股价仍被高估,经济型车型可能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12]
星舰基地获批变城镇 面临“双下岗”的马斯克迎来好消息
央视新闻· 2025-05-04 11:35
SpaceX星舰基地建设 - 得克萨斯州南部墨西哥湾沿岸地区投票决定将SpaceX火箭制造与发射基地升级为"星舰基地"城镇 投票结果为173票赞成 4票反对 远超通过所需的143票 [2] - 该基地位于得州博卡奇卡 面积3 9平方公里 靠近美墨边境 公司CEO马斯克2021年首次提出在此建镇的想法 [4] - 基地升级后将改变原有管理模式 火箭测试发射相关区域管制事务将从卡梅伦县移交新建地方政府处理 [6] SpaceX发射计划与环保争议 - 公司正向美国联邦航空局申请将年火箭发射次数从5次提升至25次 [7] - 发射基地附近区域关停及火箭发射对环境的影响引发环保人士和当地居民多次抗议 [7] 马斯克政治关联与特斯拉困境 - 马斯克被视为美国总统特朗普亲密盟友 在新政府中领导政府效率部 推动联邦开支削减和大规模裁员 [9] - 特斯拉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营收同比下降9% 汽车业务收入下降20% 净利润暴跌71% [10] - 特斯拉电动汽车和门店成为反马斯克者攻击目标 同时面临国外反制性关税压力 [10] - 由于股价下跌和投资者不满 特斯拉董事会曾考虑寻找马斯克继任者 但被董事长否认 [10] 马斯克政府职务变动 - 马斯克计划从5月起大幅减少管理政府效率部的时间 更多投入特斯拉业务 但仍保留每周1-2天处理政府事务 [11] - 白宫消息显示马斯克已不在实体办公 准备卸任政府效率部职务 其"特殊政府雇员"身份最晚任期将在5月底至7月结束 [11]
全球最大纯电动船在澳洲下水:长130米,电池重达250吨;美空间望远镜“SPHEREx”开启巡天任务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5-04 11:29
海上稠油油田开发 -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番禺11-12平台成功投产 该平台采用无人化设计 位于南海东部海域 距深圳东南方向200公里 水深约114米 [1] - 平台高150.8米 重约7000吨 具备智能采油 智能设备运维 智能安防等功能 在台风生产模式 远程复产 复杂原油处理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1] - 相较传统开发模式 无人化设计可降低工程投资 每年节省运维成本超千万元 [1] 纯电动船发展 - 全球最大纯电动船"China Zorrilla"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下水 船长130米 配备超过250吨电池 是目前体型最大 动力最强的电动船 [1] 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 - 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3.79万亿元 同比增长10.6% 生产增长较快 出口保持增长 效益稳步改善 投资持续快速 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1] 空间望远镜任务 - 美国航天局空间望远镜"SPHEREx"开启为期两年巡天任务 每天拍摄约3600张图像 绘制全新宇宙三维图谱 帮助探索宇宙演变 银河系生命起源等问题 [1] 智能制造产业资讯 - 提供智能制造产业日报订阅服务 精选行业新闻 [1] - 会员服务可查公司 找项目 看行业 深入了解人形机器人 商业航天 AGI等热门赛道 [2]
特朗普政府寻求对国际空间站(ISS)的人员规模和运营规模“瘦身”。根据美国白宫预算方案,要求波音公司在三次试飞之后结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太空发射系统(SLS)项目。要求大幅削减NASA科学的预算。提议扼杀提取火星样本并重返地球的太空项目。
快讯· 2025-05-02 22:52
国际空间站运营调整 - 特朗普政府计划对国际空间站(ISS)的人员规模和运营规模进行"瘦身" [1] NASA预算与项目调整 - 白宫预算方案要求波音公司在三次试飞后终止NASA太空发射系统(SLS)项目 [1] - 提案要求大幅削减NASA科学预算 [1] - 计划取消火星样本提取并返回地球的太空项目 [1]
“沙漠玫瑰”——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巾帼博士
新华社· 2025-05-01 02:57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女性科技工作者 -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有一群被称为"沙漠玫瑰"的女性科技工作者,她们外表柔丽但内心坚毅,在航天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1] - 工程师骆琦在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中负责实时监测火箭系统参数,其团队通过多维数据评估为任务成功提供关键支持 [1] - 飞行试验评估中心的建立使火箭飞行快速评估报告生成时间从3-7天缩短至1-3分钟,实现了质的飞跃 [3] 航天技术发展 - 安金霞博士带领团队在不到半年时间内从无到有建成飞行试验评估中心,解决了我国航天事业对专业评估系统的迫切需求 [4][5][8] - 新一代航天测控数据处理系统能够满足遥外测数据的实时与事后处理分析,且更加稳定可靠,成为东风航天城"神经中枢"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航天人才培养 -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联合实验室为载体,对重点项目和关键技术进行聚力攻关,为科技人员提供发展平台 [10] - 多位女性博士如郑丹、闻讯、刘巧玲等在各自专业领域取得突破,从数据处理到任务指挥等多个岗位发挥重要作用 [9][10][11] - 科技人员展现出强烈的奉献精神,如安金霞团队通宵工作后仍坚持提前到岗继续攻关 [7]
星辰守望,两代人接力传承航天梦
内蒙古日报· 2025-04-30 20:04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 - 从"东方红一号"升空到神舟二十号腾飞,中国航天事业已发展55年,凝聚了无数航天人的心血[1] - 中国航天科工六院被誉为中国固体事业的摇篮,其功勋试车台始建于1965年,是我国第一座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台,至今仍在服役[1] 航天科技工作者传承 - 高世旺从20世纪60年代末投身航天事业,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将毕生所学奉献给中国航天[3][4] - 高世旺之子高翔2004年加入中国航天科工六院,接续从事工艺设计工作,实现两代人航天事业传承[6][8] 航天技术迭代与突破 - 从手工绘图计算到计算机辅助设计,航天制图技术经历数次升级,但严谨的工作态度始终未变[6][8] - 高翔团队在2021年完成从零开始的试验仿真设计,实现工装技术突破,体现中国航天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8] 航天精神内核 - 航天工作者秉持"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信念,以"两弹一星"精神为动力持续奋斗[4][8] -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工作准则贯穿航天任务全过程,确保每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6][8]
专访庞之浩:解码航天文化与当代青年的“双向奔赴”
环球网资讯· 2025-04-30 16:39
中国航天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力 - 中国航天事业近年取得显著成就,包括"天问"探火、"嫦娥"揽月、"天宫"空间站建设及"神舟"系列飞船成功往返,持续激发青年群体对航天的热情 [1] - 2024年正值中国载人航天"东方红一号"发射55周年,4月30日十九号飞船搭载航天员成功返回地球,进一步强化航天话题热度 [1] 青年航天兴趣的演变特征 - 青年对航天的关注点从单纯关注发射成果(如火箭成功发射、卫星入轨)转向深度探究任务过程、技术细节及背后故事 [2] - 兴趣领域从航天科技本身拓展至航天历史、文创产品(如火箭模型、航天员玩偶),文创成为青年表达航天热爱的载体 [2] - 参与方式从被动接受信息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包括参与主题活动、科普创作及职业规划咨询,部分青年已为加入航天队伍做准备 [2] 航天文化传播的创新实践 - 叙事方式实现三大突破:融合中华传统文化(如"嫦娥""玉兔"命名)、故事化叙事(强调情感共鸣)、多元化视角(增强亲和力) [4] - 技术手段采用VR/AR沉浸式展示、多媒体互动装置(视频/音频/动画),提升展览趣味性与知识传播效率 [4] - 国家博物馆"九天揽月"特展、月球样品亮相大阪世博会、"中国航天日"系列活动成为重要文化输出窗口 [3] 航天精神对青年的启示价值 - 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战斗、攻关、奉献)为青年应对内卷与焦虑提供方法论:强调直面困难、创新思维、社会贡献导向 [6] - 航天精神通过科学态度、坚韧品质等影响青年心理素质,助力其团队协作、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提升 [7] - 专家建议将航天知识与职业规划结合,关联个人发展可能性,同时搭建互动平台促进科普交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