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ics

搜索文档
既能打工又能跑马拉松?2025年人形机器人迎“量产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17 21:24
人形机器人产能与市场预测 - 优必选规划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能1000台,预计交付几百台,乐观估计2026年交付量达数千台,2027年有望实现万台级别交付 [1] -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预测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1.24万台,市场规模63.39亿元,其中中国销量或达7300台 [1] - 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预计接近34万台,市场规模超640亿元,2035年销量或超500万台,市场规模超4000亿元 [1] 商业化落地挑战 - 商业化初级阶段面临场景进入、效率提升、经济性优化等问题 [2] - 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缺失,硬件成本居高不下,难以大规模应用于生产制造或商业服务 [4] - 视频遥控摆拍、端到端能力缺失等问题被视为具身智能发展瓶颈 [4] 行业活动与融资动态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吸引超20家企业参与,包括宇树科技、松延动力、小米机器人、优必选等 [3] - 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领域融资71笔,金额约84.5亿元,融资案例数量同比增长274%,金额同比增长226% [4] - 科技企业阿里、字节、华为及机器人厂家遨博、埃斯顿等尝试进入人形机器人行业 [4] 技术瓶颈与工业场景探索 - 多模态融合感知能力不足,泛化能力差,无法灵活应对新环境和任务 [6] - 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竞争力不足,精度和成本无法与传统工业机器人竞争 [6] - 工业场景需开放SOP流程,但涉及商业机密,阻碍人形机器人推广 [7] 企业实践与未来展望 - 优必选、智元等企业已进入车厂总装车间,开始商业化试水 [7] - 人形机器人企业主要聚焦本体集成和运动控制算法,对具身智能投入较少 [6] - 机器人与B端客户的互信问题需通过磨合解决,未来可能迎来爆发 [7]
能分辨“爱马仕”和“地摊货”?人形机器人迎来触觉新风口
南方都市报· 2025-04-17 20:32
公司技术路径 - 专注机器人触觉感知系统研发,提出"触觉感知操作系统"概念,包含ITPU多维触觉芯片、四指灵巧手、微型视觉模组与数据驱动模型的软硬件一体化方案 [1][2] - 采用"四指"而非五指设计,因85%工业场景只需四指且成本降低20% [2][10] - 灵巧手内嵌摄像头实现"触觉+视觉"融合,避免角度遮挡问题,提升复杂操作稳定性 [2] - 构建"触觉数据库"训练大模型,通过工业场景真实数据让机器人自主学习"如何用手" [3][6] 产品应用场景 - 已落地深圳地铁安检场景,处理效率提升1.4倍,完成扫码、贴标、分拣等标准化动作 [3][11] - 参与中医诊疗研究项目,触觉传感器可分辨微小脉搏波动,探索医疗辅助应用 [5][9] - 明确优先工业场景战略,认为家庭环境复杂度高(L5级难度),需先积累标准化数据再拓展 [5][12] - 采用轮式而非双足设计,因轮式更高效稳定,符合"干活"需求而非"仿人"表演 [13][14] 行业竞争格局 - 触觉感知是当前机器人系统最薄弱环节,传统传感器存在分辨率低、价格高等瓶颈 [4] - 高端触觉传感器80%市场份额被欧美技术主导,制约产业普及 [4] - 华为、特斯拉等企业均将高精度触觉感知视为继大模型后的核心突破口 [4] - 行业处于早期阶段,需长期研发投入,不宜用短期变现标准衡量 [7][8] 技术差异化优势 - 触觉传感器可感知力觉、滑觉、温度、材质等多维度信息,精度达分辨"爱马仕与地摊货"级别 [1][2] - 通过中医切脉实验验证系统敏感度,证明触觉对理解物理世界的关键作用 [9] - "适度仿人"策略聚焦实用需求,避免过度设计导致的成本浪费 [10] - 数据闭环能力使机器人可自主积累经验,实现"刷经验值"式成长 [3][6]
大厂暗战人形机器人:阿里百度构建生态 腾讯美团突入研发深水区
贝壳财经· 2025-04-17 19:17
人形机器人行业趋势 - 在AI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驱动下,人形机器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范式变革[5] - 技术创新引发"智能体革命",重构产学研协作底层逻辑,并引发资本市场竞逐[6] - 科技巨头入局方式分为两派:投资入局(百度、阿里)和投资+自建团队(腾讯、字节跳动、美团、京东)[7] 科技巨头战略布局 百度 - 百度风投连续两次投资维他动力,种子轮近亿元,种子+轮亿级人民币[12] - 参与智元机器人A+轮融资,并与百度智能云达成战略合作聚焦教育市场[15] - 投资逻辑为追求"云端训练+边缘计算+终端执行"的生态闭环[15] 阿里 - 参与星动纪元近3亿元Pre-A轮融资和逐际动力数亿元A轮融资[17] - 联合发布具身智能大模型LPLM-10B,计划将Qwen2.5-Omni模型应用于具身智能产业[17] - 未来三年在云和AI基础设施投入预计超越过去十年总和[18] 腾讯 - 增持智元机器人股份至2.7%,领投云鲸智能1亿美元融资[6][22] - 自建机器人实验室RoboticsX,推出第五代机器人小五[23] - 战略调整为成为机器人厂商合作伙伴,侧重云计算和大数据领域[23] 美团 - 密集投资机器人领域,成为宇树科技最大外部股东,参与其近10亿元B++轮融资[26] - 投资银河通用机器人近7亿元天使轮,持股14.98%[26] - 成立美团机器人研究院,侧重与线下业务耦合性强的机器人研发[27] 字节跳动 - 发布GR-2通用机器人代理,未大规模投资机器人公司[28] 行业投资特点 - 投资方更关注创始团队多元化背景,特别是商科背景和产品能力[13] - 科技巨头采取克制策略,注重与主业关联度和技术耦合[9] - 构建"商业生态互补性+技术基座协同"的双维价值护城河[8]
机器人行业周报:特斯拉扩张机器人团队 傅利叶发布开源机器N1
新浪财经· 2025-04-17 18:40
机器人产业链投资机会 -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机器人整机厂商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包括执行器和电机(兆威机电 鸣志电器 捷昌驱动 曼恩斯特) 驱控类(拓斯达) 减速器(中大力德 瑞迪智驱) 丝杠类(恒立液压 贝斯特 长盛轴承 丰立智能 震裕科技) 丝杠设备类(华辰装备 日发精机 秦川机床 浙海德曼) 传感器(东华测试 柯力传感 安培龙) [1] - 特斯拉计划2025年生产首批Optimus机器人 目前招聘页面显示约有80个相关职位 分布在设计 软件和制造等多个部门 [1] 人形机器人技术进展 - 傅利叶智能发布开源人形机器人Fourier N1 开放物料清单 设计图纸等完整资源包 采用紧凑型设计(身高1.3米 体重38公斤) 拥有23个自由度 单次续航2小时以上 [2] - 均普智能与智元机器人成立合资公司宁波普智未来机器人 首期生产线占地2000平方米 年产能1000台 将开展人形机器人共研生产及商业化落地 [3]
AI与机器人盘后速递|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收涨1.21%,机器人ETF(562500)收跌0.38%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17 16:43
市场行情 - AI与机器人板块开盘走高后午后分化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收涨1.21% 持仓股中2/3上涨 芯海科技、寒武纪、有方科技、晶晨股份涨超4% [1] - 机器人ETF(562500)盘中拉升后震荡下跌 收跌0.38% 70只持仓股中超40只下跌 巨轮智能、步科股份、秦川机床跌幅居前 [1] 技术进展 - OpenAI发布o3和o4-mini推理模型 首次实现图像思维链推理功能 [1] - 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部署MiniMax双模型系统 突破单次处理百万字级文本能力 [1] - 腾讯AI助手"元宝"以微信好友身份上线 支持深度交互 [1] 行业动态 - 机器人全产业链接会(FAIR plus 2025)即将举办 优必选、逐际动力等"深圳十三太保"和宇树科技、强脑科技等"杭州四小龙"将展示最新成果 [1] 机构观点 - 中原证券认为美国关税调整提升产业链自给需求 利好国产软硬件厂商 DeepSeek等国产AI厂商表现开源积极 有望通过生态建设实现领先 [2] - 中泰证券指出政策+产业+技术多重共振 2025年迎机器人量产元年 具身智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Optimus量产驱动产业链成长 Deepseek技术支持商业化落地 [2] 产品信息 - 机器人ETF(562500)为全市场规模最大机器人主题ETF 覆盖中国机器人产业 [3]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聚焦AI产业 具备20%涨跌幅和中小盘弹性特征 [3]
全球首个机器人马拉松后天开跑!机器人ETF基金成交额突破130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4-17 15:18
机器人板块市场表现 - A股机器人板块4月17日冲高回落 科德数控涨超4% 柏楚电子 纽威数控涨超1% 科远智慧 瀚川智能 华辰装备 克来机电 金自天正逆势上涨 [1] - 机器人ETF基金(562360)过去20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入超4000万元 [1] - 机器人ETF基金跟踪的中证机器人指数与万得人形机器人指数成份股重合度达63% 覆盖人形机器人及数字化车间 生产线系统集成商 [1] 行业动态与事件 - 全球首次人类与人形机器人共跑半程马拉松4月19日在北京亦庄举行 采用赛车式赛制 包含换电环节和排位赛计时模式 [1] - 第137届广交会将设立服务机器人专区 反映行业快速发展趋势 预示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2] 技术应用与市场潜力 - 服务机器人应用场景拓展至医疗 教育 家庭服务等领域 技术进步推动市场潜力释放 [2] - 人形机器人进入量产阶段 工业机器人迭代升级趋势明确 [1] 投资价值 - 机器人板块相关企业受益于行业需求增长和技术进步 业绩有望持续改善 [2] - 机器人ETF基金(562360)MACD金叉信号形成 部分成份股涨势显著 [3]
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占全球约50%,机器人指数ETF(159526)近5日“吸金”超760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4-17 11:49
流动性及规模 - 机器人指数ETF盘中换手率达7.25%,成交金额4447.12万元 [2] - 近1周规模增长7312.30万元,份额增长6150.00万份,均实现显著增长 [2] - 近5个交易日合计资金流入7617.94万元 [2] 指数构成 - 机器人指数ETF紧密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覆盖系统方案商、集成商、设备制造商等机器人相关上市公司 [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0.95%,包括汇川技术、科大讯飞、石头科技等 [2] 市场前景 - 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52.95亿元,占全球27% [3] - 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82.39亿元,占全球50%,产业将从技术验证期向规模化商用期过渡 [3] - 人形机器人产业有望复制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成为中国经济新增长极 [3] 技术发展 - 2023年以来人工智能大模型持续迭代,智能水平显著提升,C端影响力增强 [3] - 垂类应用发展前景被看好 [3]
首次设置服务机器人专区!机器人ETF基金(562360)现涨0.35%,过去一个月日均成交额469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4-17 11:21
广交会机器人专区展示 - 第137届广交会首次设置服务机器人专区 集中展示46家机器人企业的最新人工智能成果 覆盖个人 家庭及专业领域 [1] - 多家人形机器人企业迎来广交会首秀 包括宇树科技 云深处科技 魔法原子等 展示人形机器人 四足机器人等产品 [1] 机器人板块市场表现 - 4月17日A股机器人板块表现积极 机器人指数成份股中科德数控涨超5% 科远智慧 纽威数控 弘讯科技涨超2% 华辰装备等涨超1% [1] - 机器人ETF基金(562360)过去20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入超4000万元 [1] - 该ETF跟踪的中证机器人指数与万得人形机器人指数成份股重合度达63% 覆盖人形机器人及工业系统集成商 [1] 行业发展趋势 - 机器人行业正处于从概念到量产的关键时期 2025年被视为量产元年 政策 产业 技术形成多重共振 [2] - 特斯拉 华为 宇树科技等科技巨头推动技术快速迭代 包括力矩传感器精度提升 IMU应用拓展 灵巧手自由度增加等 [2] - 技术进步推动机器人应用场景扩展 从工业制造到家庭服务再到特殊环境作业 [2]
中泰证券:政策+产业+技术端多重共振 2025年迎机器人量产元年
智通财经网· 2025-04-17 07:31
文章核心观点 - 政策、产业、技术端多重共振,2025年迎机器人量产元年,投资可关注T链、华为链和其他本体厂供应链 [1][3][5] 机器人复盘 - 从2021年8月特斯拉提出人型机器人至今,经历初期概念、产品送样、技术升级、即将量产四个阶段 [2] - 2021年概念阶段,市场认知集中于T链执行器和灵巧手、减速器等高价值量、高壁垒环节 [2] - 2022年原型机阶段,BOM占比高的丝杠环节和灵巧手标的跑出α [2] - 2023年第二代阶段,技术升级方向传感器等领域表现较强 [2] - 2024年末至今,灵巧手等领域表现较强,叠加华为等大厂产业化加速,机器人行情全面扩散形成强β [2] 当前展望 政策+产业+技术端多重共振,25年迎机器人量产元年 - 政策端“具身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战略层面高度重视 [1][3] - 产业端Optimus在2025年量产,驱动产业链新一轮成长,国内车企自研和合作模式并行,有望在车厂生产场景率先落地 [1][3] - 技术端机器人是AI+智驾重要终端落地载体,AI大模型和Deepseek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 [1][3] 制造端,多家开始爬产,技术路线趋于清晰 - 特斯拉、宇树、智元等规划2025年千台至万台级别人形机器人出货量,行业进入量产阶段,技术路线趋于清晰 [4] 投资建议 - 主线1关注T链量产节点以及份额 [5] - 主线2关注华为链后续产品迭代方向和国产供应商选型 [5] - 主线3关注其他本体厂供应链 [5]
Richtech Robotics Announces an Agreement to Purchase an Approximately 20,000 Square Foot Property to Expand Its Headquarters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4-16 20:00
公司扩张计划 - 公司宣布收购位于拉斯维加斯林肯路2975号的土地 面积约20 000平方英尺 用于扩建总部 预计在2025年5月15日前完成交易 [1] - 新设施将使公司的机器人解决方案组装和制造能力提升400% 以应对需求增长 [1] - 新总部将包含专门的内容创作工作室 预计相比之前的租赁安排将实现长期成本节约 [2] 供应链与产能布局 - 公司强调加强国内供应链的战略 新设施将提供更大的产能和灵活性以应对机器人解决方案日益增长的需求 [2] - 公司保持在美国的组装和制造承诺 旗舰产品ADAM和Scorpion机器人系统在拉斯维加斯总部进行工程开发与组装 采用美国设计的控制技术和NVIDIA操作系统平台 [4] - 公司持续寻求扩大供应链范围 增加美国原材料的采购比例 [4] 区域业务拓展 - 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州纽瓦克租赁新办公室 靠近硅谷核心区域 培训后的工程师将从该地点开展工作 进一步开发和部署AI及机器人平台 [3] - 选择拉斯维加斯作为战略地点 新设施将支持公司业务规模扩张 [2] 行业与产品定位 - 公司专注于服务行业的协作机器人解决方案 涵盖酒店和医疗保健领域 旨在通过自动化技术提升客户体验和企业效率 [5] - 产品采用前沿自动化技术 致力于创造高效、创新的交互场景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