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育赛事
icon
搜索文档
一起跑更远,渣打10公里跑超燃开赛,绽放上海国际多元活力
新浪财经· 2025-05-18 20:27
赛事概况 - 2025渣打上海10公里跑在世博庆典广场举行 主题为"一起 我们跑更远" 设4500个跑者名额 [1] - 盛旺和刘晶娅分别以32分26秒和36分38秒获得男女组冠军 [1] - 赛事由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 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等14家机构代表共同鸣笛发令 [3] 赛事特色 - 推出象征第五届赛事的数字"5"纪念奖牌 融合上海地标元素 [7] - 引入迪桑特作为首席合作伙伴 提供专业赛事装备和14位官方配速员 [7] - 首次设立2公里公益融合跑方阵 帮助心智障碍儿童和视障跑者参与 [8] 赛事联动 - 男女前三名可获得渣打香港马拉松和新加坡马拉松直通资格 [8] - 通过抽奖额外提供两地马拉松参赛名额及利物浦vsAC米兰观赛机会 [8] - 赛后嘉年华设置利物浦俱乐部主题展区 保时捷试驾等互动环节 [8] 品牌发展 - "渣打跑"IP始于1982年 已在四大洲数十个国家举办路跑赛事 [9] - 2018年首次在中国内地举办 2025年为第五次举办10公里跑赛事 [9] - 赛事获得迪桑特 Keep等8家赞助商支持 [8] 公司表态 - 渣打银行中国行长鲁静强调赛事与银行文化契合 已连续5年在中国内地举办 [5] - 赛事体现上海活力多元包容的特点 4500名跑者参与 [5]
赛事流量转出文旅增量
经济日报· 2025-05-18 05:50
新疆特种旅游节发展 - 2025新疆特种旅游节在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世界魔鬼城景区开幕 吸引全国特种旅游爱好者 国际特旅赛事组织及专业探险机构参与 [1] - 自2010年以来推出"达喀尔英雄挑战赛""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等代表性自驾游线路 通过"赛事牵引 科技赋能 产业融合"三维驱动发展"荒野经济"业态 [1] - 克拉玛依雅丹地貌 峡谷沟壑及胡杨林为特种旅游创造极佳条件 新增热气球 动力伞 直升机等低空体验项目 [1] 达喀尔英雄挑战赛运营数据 - 达喀尔中国体验中心2023年10月落地乌尔禾后已举办5场大型活动赛事 建成世界魔鬼城线 白杨河大峡谷穿越线两条达喀尔之路 累计接待游客超2 6万人次 [2] - 特种旅游节期间全市投放价值4000万元消费券 后期将结合雅丹地貌 胡杨林等资源丰富活动内容 [2] 新疆"体育+旅游"模式成效 - 新疆通过多元化赛事与文旅融合构建"体育+旅游"新模式 体育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能量"与经济"增量" [2] - 克州作为"百年足球之乡"拥有377个足球场地 每万人拥有6个以上 民间足球赛事形成特色IP 带动旅游业发展 [2] - 2025年克州足球联赛为期8个月 进行近800场比赛 结合玛纳斯文化旅游节等特色节事举办歌舞剧展演 足球文化展览 [3] - 2023年11月至今克州已举办4次民间足球赛事 2025年一季度游客人次同比增长51% 游客总花费增长58% [3] 新疆六大赛事布局 - 2025年度新疆推出"跟着赛事去旅游"六大赛事 涵盖沙漠 雪域 戈壁等特色地貌 包括环塔拉力赛 环赛里木湖自行车赛等 [4] - 环塔拉力赛创办于2005年 覆盖新疆14个地州56个县市区 总里程累计超7万公里 2024年实现旅游收入17 96亿元 [4] - 2025年环塔拉力赛总里程4500公里 通过赛事落地直接拉动汽车自驾游 酒店住宿 旅游消费 [4]
让赛事流量加速转化为经济增量
辽宁日报· 2025-05-17 08:40
赛事经济规模与成效 - 2024年共举办6500多场各类体育赛事 参赛及观赛人次达940余万 拉动综合消费近百亿元 [1] - 通过体育优势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取得实质性成效 [1] 政策支持与补助措施 - 出台《关于发展赛事经济促进体育消费的措施》 涵盖职业体育赛事 国际级体育赛事 全国体育赛事和群众性精品赛事4类 共13条办赛经费补助措施 [1] - 补助标准为30万元至300万元 对首次引进辽宁并能持续举办的职业体育赛事"首赛"追加100万元奖励 [1] 赛事申办与重点项目 - 今年以来已申办成功和正在申办的全国以上级别体育赛事达126项 远超历年平均水平 [2] - 重点项目包括全国第一届青少年田径运动会 2025年国际大体联足球世界杯 2025世界匹克球锦标赛中国站 2025年亚洲青年赛艇锦标赛等 [2] - 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计划设置8个大项16个分项 拟承办6个大项10个分项 在沈阳 大连 抚顺3个赛区举行 [2] 冰雪经济发展规划 - 加快沈阳王家湾冰上运动中心 大连普湾滑雪场和冰上运动馆 抚顺龙岗山雪上运动中心等重点场馆建设 [2] - 新雪季将承办国际国内赛事 组织辽宁特色冰雪活动 增加群众性冰雪赛事数量 推动"冷资源"向"热经济"转变 [2] "三大球"项目发展策略 - 完善职业俱乐部支持政策 探索政府 省队 俱乐部共建合作新模式 [3] - 加大职业俱乐部在投融资 场地设施 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保障力度 [3] - 打造"三大球"城市联赛 建设国家级青训中心 选拔培养优秀人才 [3] 全民健身赛事布局 - 持续开展"攀登辽宁""徒步辽宁""冰雪辽宁"等十大全民健身系列品牌活动 [3] - 重点举办匹克球赛 农耕农趣健身大赛 县域羽毛球赛 足球赛 乡镇篮球赛等特色赛事 [3]
浙江江山:赛城融合激活动能 县域发展形成特色
人民日报· 2025-05-16 21:45
体育产业发展 - 江山市体育产业带动消费收入达百万元 [3] - 江山虎山运动公园所在的城南片区已吸引10余家运动装备企业落户,预计未来3年企业数量将增长至20家以上,形成从场馆运营到装备制造的全产业链条 [3] - 江山羽毛球制造业占国内市场份额的50% [5] 赛事经济 - 2024年江山先后承办国家级、省级体育赛事27项,并被评为"浙江省赛事集聚县" [5] - 今年"五一"期间,江山全域接待游客量、过夜游接待游客量同比分别增长25.48%、27.37% [6] - 江山策划推出了"跟着赛事游江山"活动,江郎山景区创新推出"江山自然力 山野挑战赛"主题活动 [6] 基础设施与区位优势 - 江山打造了2个覆盖10多种运动类型、能够容纳上千人的体育场馆 [3] - 江山位于浙闽赣三省交界处,沪昆高铁、G3京台高速穿城而过,杭衢高铁的建设让江山进入杭州"1小时通勤圈" [4] - 因仙霞岭山脉、怀玉山脉经过,江山地貌以狭长的丘陵山地为主,形成开展户外运动的理想场所 [4] 群众体育与品牌赛事 - 江山150多个村(社)办起"村运会",各村依托自身特色设计项目 [3] - 2016年起,江山承办全国新年登高健身大会,已连续10年成为该项活动的主会场 [5] - 江山不仅承接全国青少年羽毛球比赛,还全力开发举办"村羽"等品牌赛事 [5] 体旅融合 - 江山秉持"办一场赛,兴一座城"的理念,坚持以赛促产、以赛兴城、以赛惠民 [6] - 以城区为中心,规划了2条向优势乡镇辐射的工业和旅游发展轴 [6] - 丰富的旅游资源让因赛而来的游客因景而留,"赛事+文旅"的融合发展模式让江山的知名度持续提升 [6]
辽宁发挥体育优势让赛事“流量”变经济“增量”
中国新闻网· 2025-05-16 00:00
同时,辽宁大力发展赛事经济。2025年2月份,辽宁省体育局出台了《关于发展赛事经济促进体育消费 的措施》,分别从职业体育赛事、国际级体育赛事、全国体育赛事和群众性体育赛事等4个类别,制定 了13条具体的办赛经费补助措施,补助标准从30万至300万元不等。另外,对"首赛"(即首次引进并在辽 宁成功举办的赛事)追加100万元补助,鼓励引进更多精品赛事在辽举办,为消费市场注入新动能。 以冰雪运动驱动冰雪经济,辽宁加快场馆场地新建和改扩建工程进度,推进各地冰雪场所提质扩容,补 齐冰雪场地基础设施短板。辽宁提前谋划新雪季冰雪赛事活动,积极承办国际、国内赛事,组织开展独 具辽宁地域特色的冰雪赛事活动,增加群众性冰雪赛事活动数量,推动"冷资源"向"热经济"转变,为辽 宁省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能。(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沈阳5月15日电 (记者韩宏)辽宁省体育局副局长张越红15日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表 示,辽宁发挥体育优势激发市场活力,充分发挥体育赛事乘数效应、融合效应和带动效应,激发体育消 费新动能。 张越红说,今年冰雪季,辽宁精心策划了112项冰雪赛事和相关活动,引导更多群众"跟着赛事去旅 行", ...
一季度南京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同比增长16.9%
南京日报· 2025-05-12 10:35
体育赛事经济 - 2025南京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带来直接经济影响1.02亿元,间接经济影响2.20亿元,对"吃住行游购娱"拉动效应达9645.98万元 [2] - "五一"假期南京市重点监测200家体育消费新场景企业累计实现营业额9765万元,日均营收9.765万元同比增长12.5%,拉动相关消费7.8亿元 [7] - 迪卡侬南京夫子庙店作为江苏首家循环经济门店,开业期间发放70万张消费券促进体育消费 [6] 演出市场表现 - 2024年度南京营业性演出12890场(含5000人以上大型演出101场),总票房约19亿元 [3] - 2025年一季度南京营业性演出2969场同比增长33.9%,观众23.7万人次同比增长46%,总票房7294.7万元同比增长27.5% [3] - "齐迹2025巡回演唱会"南京站、张学友演唱会等多元化演出形式推动"看演出,到南京"成为游客共识 [3] 文旅消费数据 - "五一"期间南京文旅消费总额62.4亿元,其中异地消费35.2亿元同比上升23.4%,占全省文旅消费23.1% [5] - 锦创书城等新型文化空间通过"书店+咖啡+文创+观景"模式成为年轻游客打卡热点 [5] - 南京旅游接待总人次和文旅消费总额居全省首位、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5] 产业融合趋势 - "赛事+文旅"模式推动中外运动员和观众开启Citywalk,形成"引流-体验-消费"闭环 [2][3] - 体育首店经济加速扩容,多家江苏首店运动户外品牌密集落地带动产业增量 [6] - 文商体旅深度融合开发八大深度游新业态,包括赛事休闲游、观演品质游等 [8] 未来发展规划 - 5月将举办40余项赛事包括国际赛艇公开赛,配套绿色嘉年华等活动强化经济动能 [7] - 深化"夜泊金陵"品牌打造夜间经济体系,策划"艺人城市Citywalk"系列提升停留时间 [8] - 开发匹克球、飞盘等潮流运动空间,完善适老化设施优化消费转化流程 [8]
射箭世界杯在沪“一箭双雕” 赛事国际吸引力转化为城市全球影响力 首次推出门票兑换消费券延长消费链
解放日报· 2025-05-12 09:45
赛事成果与表现 - 中国女队在反曲弓团体赛中夺得银牌 由李佳蔓 朱静怡 黄雨薇 许智芸组成 [1] - 李佳蔓与王岩在反曲弓混合团体赛中再添一枚银牌 [1] - 赛事吸引全球37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位运动员参与 [1] 赛事特色与影响力 - 射箭世界杯上海站已连续举办14年 以"办赛于景 寓景于赛"为传统亮点 结合陆家嘴地标等城市景观 [2] - 2025赛季赛事规格提升 吸引包揽巴黎奥运会五金的韩国队及奥运三冠王安山等名将参赛 [2] - 复合弓混合团体赛首次亮相 因高竞技性显著提升观赏度与赛事影响力 [2] - 决赛门票10分钟内售罄 反映观众热情远超十年前的小众冷门阶段 [3] 城市联动与商业价值 - 浦东新区通过赛事打通体育与商业场景 创造"文旅商体展"融合消费新场景 [6] - 首次推出门票兑换商圈消费券机制(40减20) 串联50余家门店形成消费链 [6] - GALA BAY尚悦湾等联盟商家提供餐饮 零售 娱乐等配套服务 实现以体兴商 [6] - 赛事国际吸引力转化为城市全球影响力 成为传递文化自信的桥梁 [6] 国际评价与品牌效应 - 专业场地与成熟管理获多国运动员点赞 丹麦选手评价上海"令人惊叹" [3] - 土耳其选手贝古姆·尤瓦在此赢得首枚世界杯奖牌 并参与中国文化互动活动 [3] - 赛事品牌在国际舞台持续绽放 奖杯与口碑形成正向循环 [3]
“跑”出经济新赛道
经济日报· 2025-05-12 05:59
刚刚过去的马拉松"超级周末",国内有近60场马拉松赛事开跑,约50万跑者踏上赛道。赛事举办地遍布 大江南北,从北京、上海等城市到偏远县城,无数跑步爱好者享受了一场周末狂欢。 看势头,路跑经济活力旺盛。中国田协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累计举办各级各类路跑赛事 749场,赛事总规模达704.86万人次,较2023年增长100万人次。其中,头部赛事的引领增长作用日益明 显,上海、无锡、武汉等多场马拉松赛事报名人数超过20万人。上海马拉松等7场头部赛事平均直接经 济效益为4.19亿元。得益于参与规模大、产业链条长、领域覆盖广的特点,马拉松赛事在与文、旅、 商、展的深度融合中成为拉动经济的增长点。 看供给,路跑经济潜力空间有待进一步释放。从赛事数量看,一个周末近60场马拉松赛事已经相当惊 人,但是对很多没有中签赛事的跑者来说仍然不够。从赛事形式看,近年来不少地方还举办健康跑、欢 乐跑等赛事,受到广大群众欢迎。在全民健身热潮日益高涨的背景下,除了马拉松这样的高强度运动 外,短途路跑赛事也是一个潜在增长点。从赛事服务看,一些头部赛事运营保障已经很成熟,但是在一 些地方,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监管漏洞和服务短板。有的赛 ...
马拉松赛跑出城市新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5-11 07:20
马拉松赛事发展现状 - 2024年4月20日全国有43场马拉松赛事开跑,创单日赛事数量纪录 [1] - 2024年路跑赛事总规模达704.86万人次,田协认证赛事规模471.56万人次 [3] - 江苏、浙江、山东2024年举办路跑赛事均超50场,31个省区市全覆盖 [3] 参与者特征与动机 - 参赛者年龄跨度大(29-44岁),以突破自我为目标,如消防员王新涛一年参赛5场 [1] - 资深跑者通过串联各地赛事形成"跑步环游中国"模式 [2] - 人均GDP超5000美元后路跑进入黄金期,中国2011年达到该门槛 [2] 经济带动效应 - 2025年无锡马拉松带动42.6万参与者,直接创收5.05亿元 [4] - 武汉马拉松樱花季拉动消费近3亿元,外地参与者消费带动比达1:13 [4] - 赛事推动"一日办赛、多日停留"模式,免费开放景区成普遍做法 [4] 产业链延伸 - 覆盖赛事运营、运动装备、健康训练、文创衍生品、广告传播等领域 [5] - 吸引上下游企业集群发展,如绍兴马拉松串联鲁迅故里等文化地标 [5] - 北京亦庄半马设计机器人赛道,打造泡桐大道等网红打卡点 [5] 政策与行业趋势 - "健康中国2030"等政策推动全民健身,多地政府将马拉松写入工作报告 [8] - 消费升级推动需求从功能性锻炼转向赛事体验+社交娱乐复合型 [2] - 需提升赛前训练、智能配速指导、赛后恢复等全周期服务 [7] 现存挑战 - 同质化严重导致吸引力不足,中小城市组织经验与配套服务欠缺 [7] - 志愿者体系不完善,培训与激励机制缺失制约发展 [7] - 需通过精细化管理和个性化服务增强参与者获得感 [7]
双面马拉松
经济日报· 2025-05-10 10:01
行业概况 - 2024年全国累计举办各级各类路跑赛事749场 较2023年增长100万人次 赛事总规模达704 86万人次 [1] - 兰州马拉松报名人数突破31万 武汉 无锡等赛事报名人数跻身"40万报名俱乐部" [1] - 行业已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比赛场次 参赛人数快速增加 赛事纪录不断被打破 "破三"人数持续增长 [1] 市场供需 - 赛事供给量级仍无法满足跑友需求 中签率低如同抢春运火车票 [1] - 举办城市 运营公司 跑者热情高涨 品牌商业价值快速提升 [1] 社会经济效益 - 赛事带动城市形象提升 多地推出公共交通免费 景点免票等"宠粉"政策 [2] - 北京半程马拉松吸引56 6%京外参赛者 显著拉动交通 住宿 餐饮等消费 [2] - 运动装备需求旺盛 涵盖鞋帽服装 智能穿戴 营养补给 康复服务等细分领域 [2] 行业发展痛点 - 赛事专业度不足 组织欠缺 医疗保障不到位 交通管制方案不科学 [3] - 存在过度商业化现象 部分赛事抬高参赛门槛 挤占普通跑友权益 [3] - 群众认知度仍需培育 需逐步接受赛事带来的短期不便 [3] 发展前景 - 行业处于成长期 需平衡竞技性与安全性 群众性与商业化 [4] - 专业度精进 品牌力提升 市场培育均需时间 当前问题属于发展中的阶段性现象 [4] - 未来有望涌现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赛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