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育赛事
icon
搜索文档
“花式宠粉”,不负球迷的每一分热爱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9 06:49
赛事组织与服务体验 - 通过“科技赋能”提升观赛体验,提供“一起乒乒乓乓”小程序,集成赛事日程、场馆分布、服务导览、票务预约及沉浸式探馆服务[4] - 优化交通出行方式,推出4组对开巴士串联全区商圈,并安排11辆微循环接驳车覆盖首钢园区,同时提供覆盖多个商圈和重点区域的停车福利[4] - 国庆假期首钢园P3、P4停车场免费开放,喜隆多、京西大悦城、郎园Park等场所停车场对持WTT当日票根的球迷提供减免优惠,打造“丝滑”观赛体验[4] 文旅配套与消费激活 - 围绕赛事精心安排“智游”、“惠游”、“畅游”三大板块配套活动,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5] - “智游”板块依托“智游石景山AI助手”为游客生成“千人千面”专属行程,“惠游”板块发售涵盖110余项权益的区域型城市文旅年票,并激活“票根经济”[5] - “畅游”板块在国庆期间推出中国国际糖果季、模式口驼铃音乐嘉年华、西山八大处文化周、石景山游乐园京彩灯会等丰富活动[5] 城市发展与产业转型 - “赛事+文旅”模式具有覆盖面广、产业链长及综合带动性强的特点,展现出一业兴、百业旺的独特魅力,是城市产业转型的重要发力点[7] - 作为昔日的北京重工业基地,石景山区正实施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两大战略,全力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7] - 通过打造独特沉浸式体验吸引人们“为一场比赛奔赴一座城”,形成“情感共鸣—口碑传播—客源增长”的良性循环,带动经济社会多领域发展[7] 消费趋势与市场反馈 - 当前文旅消费趋势从追求地理迁移转向心灵栖居,从走马观花打卡转向情绪沉浸式体验,用户更愿意为“氛围感”和“体验感”买单[6] - “花式宠粉”的努力过程与积极市场反馈证明,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和丰富产品供给能为游客带来更舒心体验,为城市发展创造更美好明天[8] - 快乐成为“刚需”和生产力,解锁新奇可持续的消费场景和美好难忘的消费体验是用户思维的体现,能有效促进消费、繁荣市场[6][8]
“观赛+游城”成流量密码!山东日照靠赛事撬动6.86亿元大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9-28 19:18
(央视财经《天下财经》)近日,两场大型体育赛事活动分别在湖北荆门和山东日照拉开帷幕。活动吸 引了众多国内外顶尖选手和爱好者参与,有效激发了当地文旅市场新活力。 9月27日上午,2025年滑翔伞定点世界杯总决赛在湖北荆门市东宝区圣境山滑翔基地开幕,来自19个国 家和地区的近5000余名滑翔伞爱好者齐聚荆门,角逐年度总冠军。 比赛现场,参赛选手需通过专业技 巧操控,在降落时精准踩中地面上半径仅为16厘米的电子靶,距离圆心越近得分越高。 同样,这两天在山东日照举办的2025中国运动休闲大会,也突破传统体育赛事的模式,打造了"海、 陆、空"多维度的活动架构,满足不同年龄段参与者的需求。 近年来,日照着力打造"观赛+游城"深度体验模式,今年上半年,日照已举办省级以上赛事活动70余 场,吸引直接参赛运动员4.5万余名,观赛人数超30万,带动直接经济效益2.42亿元,产出效益6.86亿 元。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王昕宇 今年,荆门市还结合国庆假期推出了音乐市集、飞行表演、产学研交流等系列活动,满足更多滑翔伞爱 好者的需求。 ...
当全网都在“干翻成都”,四川已经赢麻了
搜狐财经· 2025-09-28 18:59
赛事热度与直接经济效益 - 成都揭幕战门票预售几秒售罄,开放22240个座席,上座率高达96.4% [2] - 场外嘉年华及车展吸引5万余名群众,展位78个,当日销售新车、二手车582台,合计销售额约1.08亿元,单日销售额同比增长103% [3] - 嘉年华营收超400万元,其中4家本土电商企业直播销售额达340万元 [3] - 赛事带动半径1公里内餐饮门店销售额平均增长15%以上 [3] - 万达广场、海滨城等4家商业综合体客流量合计超22万人次,销售额合计超1200万元 [3] - 广元主场对阵绵阳的赛事门票,线上6247张门票在2分钟内售罄,线下门票也迅速售罄 [3] 城市文旅营销与流量效应 - 各地借助赛事进行文创展销,如自贡牵恐龙、雅安抱熊猫、广元派机器人cos侍女、乐山端出钵钵鸡 [4] - 遂宁因川超揭幕战,抖音搜索量飙升高达500%,实现小城逆袭 [9] - 成都直接甩出1950万元的旅游消费券,双流区提供数字礼包包含景区优惠和酒店折扣 [9] - 遂宁今年已办演艺赛事三十多场,吸引游客并带来消费额七个多亿元 [9] - 各地文旅局暗中较劲,旨在将“一日比赛”变为“多日旅游”,将“一人参赛”扩成“全家出行” [11] “票根经济”的商业模式与核心理念 - 赛事本质是以体育为壳,经济为核,通过一张球票串联起吃喝玩乐,带动一整条消费链 [3][19] - 参考苏超案例,常州“东哈烧烤”路边摊广告位与知名品牌并列,主办方守约不替换,体现了城市对普通人的包容,赢得人心 [13][14][16] - 赛事经济的精髓在于文旅能否唱响戏,以及普通人能否顺势赚到钱、被看到 [18] - 关键在于将球场的热闹转化为真金白银,并解决赛事如何“走量”、做口碑、留住核心球迷及引发全民参与等长远问题 [21][22] - 当前已形成“为一场球,赴一座城”的趋势,但后续操作决定最终经济效益 [23]
“赛事+”让流量变“留量” 一域带全局释放消费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9-28 15:42
湖北荆门滑翔伞赛事活动 - 2025年滑翔伞定点世界杯总决赛在湖北荆门市东宝区圣境山滑翔基地开幕 吸引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0名爱好者参与[4] - 赛事规则要求选手降落时精准踩中半径仅为16厘米的电子靶 距离圆心越近得分越高[6] - 当地政府以发展滑翔运动为契机 形成集学员培训、带飞、旅游及装备研发制造于一体的产业链 助推文旅产业和低空经济发展[9] - 结合国庆假期推出音乐市集、飞行表演、产学研交流等系列活动 满足更多爱好者需求[7] 山东日照运动休闲大会 - 2025中国运动休闲大会在山东日照举办 突破传统模式 打造海、陆、空多维度活动架构以满足不同年龄段需求[13] - 日照着力打造观赛+游城深度体验模式 2025年上半年已举办省级以上赛事活动70余场[13] - 2025年上半年赛事吸引直接参赛运动员4.5万余名 观赛人数超30万[13] - 2025年上半年赛事带动直接经济效益2.42亿元 产出效益6.86亿元[13]
宁夏银川:多业态融合打造假日消费新场景
新华网· 2025-09-28 15:37
促消费活动 - 银川市在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组织42场促消费活动,覆盖汽车、家电、餐饮、百货等12大领域 [1] - 活动联动超过5000家商户,发放各类消费券100余万张,采用政府补贴加企业让利的模式 [1] - 针对餐饮环节发放300万元餐饮消费券,并评选公布20家必吃榜餐厅、10家亲民平价餐厅、10家地道风味餐厅及10家服务环境双优餐厅 [1] 文旅活动供给 - 策划推出67项文旅活动,包括音乐节、演唱会、大型乐舞诗剧等演艺活动贯穿整个假期 [1] - 组织形式多样的景区游和城市漫游活动,丰富文旅产品供给 [1] 体育赛事联动 - 举办全国职工半程马拉松赛(银川站)、网球公开赛、轮滑挑战赛等体育赛事 [1] - 通过体育赛事推出专属优惠,实现体商共赢 [1] 票根福利计划 - 推出“银票有礼”活动,持有赛事、演唱会或外地来银机票、火车票等票根的游客可在全市761家商家享受满减、返现、折上折等福利 [2] - 该活动旨在让游客实现一次参与、多场景畅享 [2] 游客服务优化 - 以市属国有景区为试点推出“扫码吐槽”二维码,游客可扫描二维码对游玩中的问题进行投诉和建议 [2] - 相关问题由景区第一时间分类流转和协调处理,提升游客体验 [2]
WTT中国大满贯上午开幕
北京晚报· 2025-09-28 14:09
自9月25日开赛以来,本届赛事已经举办了3天资格赛比赛,于昨天决出了男女单打正赛各8个参赛席 位。今天,WTT中国大满贯2025赛事进入正赛阶段。王楚钦、孙颖莎等世界顶尖乒乓球选手将悉数登 场,向赛事冠军及2000点世界排名积分发起冲击。 "这里是石景山的'体育客厅',更是世界的'乒乓舞台'。"开幕式现场,石景山区区长万隆向到场的全球 乒坛精英、各界嘉宾及球迷朋友致以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本届赛事,石景山区在观众服务、体育展 示、配套活动等方面全面升级,扩容八极场观众席位、推出单日通票升级持票权益、开通WTT球迷巴 士等,为观众营造一流的观赛体验。 中国乒协主席王励勤表示,乒乓球作为中国的国球,具备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消费潜力。WTT中国大满 贯赛事既是专业选手争夺2000积分的顶级竞技舞台,也是促进体育赛事"进景区、进商圈",深化文商体 旅融合的重要平台。赛事再次落户北京石景山区,将进一步激活首都经济新动能,擦亮北京"双奥之 城"的金名片。 球迷在乒乓球选手的巨 幅照片前打卡拍照。 本报记者 刘平 摄 本报讯(记者孙云柯)今天上午,WTT中国大满贯2025在石景山区首钢园冰球馆开幕。赛事将持续至 10月5日,王楚 ...
感受新体旅新消费新活力,2025中国运动休闲大会在日照开幕
齐鲁晚报网· 2025-09-28 12:30
大会概况 - 2025中国运动休闲大会暨山东省体育消费季主会场于9月27日在日照万平口阳光海岸启动 [1] - 大会主题为“新体旅 新消费 新活力” [1] - 上午8点55分滨海万人畅走骑游赛作为首项活动拉开帷幕 [1] 赛事活动 - 大会在万平口阳光海岸绿道布局十项海陆空一体赛事活动 [1] - 主题赛事包括滨海万人畅走骑游赛和“千船竞发”休闲桨板皮划艇赛 [1] - 品牌赛事涵盖中华名人垂钓俱乐部海钓赛 赶海赛 “好运山东 健行大运”自行车运动联赛 “好运山东 乐享齐城”定向运动联赛及山东省帆船运动联赛 [1] - 其他活动包括轮滑赛 滑步车赛 沙滩足球 海岸网球 热气球和动力伞展演 [1] - 活动设置多场景多业态融合沉浸式体验 吸引上万名群众参与 [1] 消费与产业融合 - 创新文体旅商消费场景 举办山东省体育消费季主会场暨日照水上运动嘉年华活动 [2] - 特别打造运动休闲市集并发布10条“经山历海”体育旅游线路 涵盖骑行 登山徒步 沙滩运动 赶海和露营等多种户外体验 [2] - 同期举行主题摄影比赛 全国休闲体育专业教材建设工作会和“好运山东”户外运动驿站揭牌仪式 [2] - 深入推动体育与旅游 文化 教育 康养 金融等相关产业融合 以“体育+”模式提振体育消费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2] 城市体育发展成果 - 日照市坚持“以体兴城 以体惠民” 先后承办了400余项国家级 省级重大体育赛事 [2] - 形成“强球类 优户外 重多元”的特色赛事体系 今年以来已举办省级以上赛事活动超过100场 [2] - 探索出“小城办大赛”的新路径 赛事经济引燃城市发展新活力 [2] - 连续四年荣获“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 成为运动休闲热门首选地和体育旅游人气打卡区 [2]
苏州高新区发力“体育+”
苏州日报· 2025-09-28 08:50
核心观点 - 苏州高新区通过文体旅融合创新模式 将大型体育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动能和产业增长 实现"体育+"经济效应 [1][5][6] 赛事经济效应 - "苏超夜市"四场活动累计消费突破500万元 [1][6] - 狮山路酒店入住率平均提升超30% 餐饮消费提升40% [6] - 60多个第二现场累计直播超500次 吸引20余万市民参与 [6] - 首创"苏风+"模式融合足球 音乐 非遗与现代舞台 [5] 产业融合创新 - 匹克球邀请赛作为国家级行业协会主导的首个全国性赛事 通过"体育+旅游"模式注入新动能 [6] - 嘉年华后续推出"苏潮非遗奇妙周" 延续国庆中秋假期消费热度 [5] - 利用太湖生态与城市发展双重优势 深度结合赛事品牌与产业链条 [6] 人才培养体系 - 吴县中学培养33名国家一级运动员 2人入选国青集训队 [3] - 体教融合模式下6名吴县中学学生成为苏州队主力 创造赛事最快进球纪录(77秒) [2] - 校园足球体系输出球员从苏超踢进大学校园 推动足球人才梯队建设 [2]
“超”越足球
经济日报· 2025-09-28 06:04
赛事规模与直接经济影响 - 江苏省足球联赛(苏超)最高单场观众人数超过6万,屡次刷新中国业余足球赛事纪录,直接带动省域消费近380亿元[1][15] - 贵州榕江县“村超”让一个偏僻小县城一年吸引游客超94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百亿元,2024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8.03亿元[2][15] - “苏超”前六轮赛事已带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380亿元,“村超”带动榕江县成为全州第三个GDP达百亿元的县[15] 赛事成功的关键因素 - 赛事以“低参与门槛”、“高情绪价值”、“全民乐享”等关键词成就影响力,例如“苏超”一张门票仅9.9元[5] - 政府有效引导与市场驱动结合,“苏超”尝试“管办分离、市场驱动”,省足协负责竞赛组织,赛事运营与商业开发交由省体育产业集团[17] - 草根热情与全民参与是核心,如“村超”赛事队伍组建、赛程安排、晋级规则均由村民自发组织决定[16][34] 对体育产业及消费的拉动效应 - 足球赛事具备强大产业链延伸能力,可衍生出俱乐部运营、场馆租赁、广告赞助、周边产品等一系列经济活动[14] - “苏超”展现出跨区域消费拉动效应,其带动的消费中,出行、餐饮场景省外游客支付占比分别达28.8%、19.7%[23] - 创新消费场景如“苏超”设立“第二现场”直播点,南通市192个“第二现场”总人流量达22.6万,南京66个场外观赛点吸引25.4万人次,消费同比增长30.1%[21][22] 对基层足球及体育文化的促进作用 - 业余足球赛显著提升足球氛围,南通飞翔足球俱乐部暑假班学员从往年约600人增至800人,榕江县“班超”吸引近3万名学生参与,而此前全县踢球学生仅约两三千[11] - 赛事为球员提供重要舞台,江苏“省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赛今年现场有2万多名观众,有助于磨练球员抗压能力并推动梦想[13] - 珂缔缘俱乐部从成立时仅有7名球员成长为拥有200余名青少年足球梯队运动员、30多名持证教练以及1支职业队的高水平俱乐部[13] 品牌合作与商业化模式 - “苏超”南京赛区已吸引32家企业赞助,总金额达1300多万元,基本覆盖南京办赛成本,“村超”通过品牌授权联名、公益合作等方式与5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17][18] - “村超”品牌收益51%用于壮大250个村集体经济,49%投入球队、拉拉队建设及青少年足球训练,以商业回报反哺本地发展[18] - 品牌深度融入赛事,如南京老牌烧烤店“宝记烧烤”成为南京赛区赞助商后推出主题啤酒,安慕希邀请明星苏有朋担任“友谊大使”[17] 新媒体传播与流量转化策略 - 政务新媒体直接“破圈”玩“梗”是热度走高的重要因素,“苏超”的逆天改命源自推文《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18] - 榕江已累计培育2.3万个村寨新媒体账号,提出“让手机变成新农具、让数据变成新农资、让直播变成新农活”[19] - 通过空间创新与消费链设计构建“体育搭台、文旅唱戏、商务收钱”的闭环,有效破解“打卡不刷卡,旺丁不旺财”的转化难题[21] 对区域发展及服务消费的深远影响 - 赛事成为地方引导消费从商品型向服务型转型的重要抓手,榕江新增酒店、度假村、农产品交易市场等签约项目46个,拟投资总额约32亿元[23] - 赛事优化了营商环境,凝聚了社会认同,点燃干部群众主动作为的精气神,被视为一笔高回报的“软投入”[24][25] - 依托成熟便捷的旅游体系,“苏超”和“村超”成为“文体旅商”深度融合的新载体,人们因比赛而来却不止于比赛,更感受城乡大地的发展与变迁[30]
“热搜”上的非凡“十四五”|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稳健向前
搜狐财经· 2025-09-26 14:41
群众体育赛事蓬勃发展 - “苏超”等群众体育赛事火爆出圈,南京对阵徐州一场比赛吸引60817名球迷入场,在2个月内3次刷新全国业余足球赛事上座纪录 [2] - “苏超”前十轮60场比赛场均观赛人数达2.5万,线上直播观看人次超过13亿,显示出强大吸引力 [2] - “浙BA”赛事活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7月6日至9月2日共举办赛事280场,累计观赛人数近92万人次,门票收入超710万元,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0亿元 [6] 体育基础设施与青少年体育成果显著 - 截至2024年,全国体育场地面积大幅跃升至42.3亿平方米,与“十三五”末相比新增面积达11.31亿平方米 [2] - “十四五”期间全国共举办各类“奔跑吧·少年”活动14.5万余场,参与青少年达1.51亿人次,基本实现年龄段和时段全覆盖 [3] 竞技体育成就斐然 - “十四五”期间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成都大运会等国际级赛事,是新中国历史上举办国际综合性运动会最集中的时期 [3] - 截至2024年底,中国体育健儿在“十四五”时期共取得世界冠军519个,创世界纪录68次,巴黎奥运会创造境外参赛最好成绩 [3] 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创新加速 - 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速,智能穿戴设备、线上健身平台、VR/AR观赛等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普及 [4] - “体育+”融合业态不断深化,与文旅、商务、教育等领域展开深度融合 [4] - 腾讯推出“舞力全开”体感类移动游戏,无需外设即可通过手机实现“全身舞动”的体感操作 [4] 体育消费市场持续扩大与结构升级 - 今年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销售同比增长22.2% [6] - 体育消费从传统商品消费扩展到赛事观赏、健身休闲等服务消费,飞盘、攀岩等小众潮流运动带动相关装备和培训市场火热 [6] - 冰雪运动强势破圈,2024-2025雪季松花湖度假区滑雪度假人次首年突破100万,经营收入同比增长15% [6] 政策有力引导与消费刺激措施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商务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7] - 国家体育总局将加快编制“十五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深化体育赛事带动消费监测试点工作 [7] - 各地发放体育消费券刺激消费,例如成都联动发放1500万元消费券,河南省安排1300万元用于发放2025年体育消费券,并计划在冰雪季发放至少50万元冰雪运动消费券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