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药
icon
搜索文档
化工品价格延续下行态势,继续关注受益反内卷政策的农药、有机硅和涤纶长丝行业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8-15 09:59
行业指数表现 - 2025年7月中信基础化工行业指数上涨4.51% 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3位 [1][2] - 行业指数跑赢上证综指0.77个百分点 跑赢沪深300指数0.96个百分点 [2] - 最近一年行业指数累计上涨41.50% 跑赢上证综指13.06个百分点 跑赢沪深300指数16.24个百分点 在30个行业中排名第14位 [2] 子行业表现 - 33个中信三级子行业中26个上涨 7个下跌 [3] - 改性塑料、聚氨酯和民爆用品涨幅居前 分别上涨16.69%、14.01%和12.09% [1][3] - 锦纶、氟化工、锂电化学品表现落后 分别下跌3.99%、1.26%和1.25% [3] 个股表现 - 基础化工板块523只个股中310只上涨 211只下跌 [3] - 涨幅前五分别为上纬新材(1083.42%)、东材科技(84.92%)、宏和科技(58.84%)、高争民爆(53.51%)和保利联合(50.446%) [3] - 跌幅前五分别为技源集团(-26.23%)、科恒股份(-25.78%)、中毅达(-23.69%)、兴业股份(-23.14%)和锦鸡股份(-20.43%) [3] 产品价格走势 - WTI原油上涨6.37%至69.26美元/桶 布伦特原油上涨7.28%至72.53美元/桶 [4] - 卓创跟踪的319个产品中103个上涨 177个下跌 [4] - 涨幅前五为TDI(43.29%)、三氯甲烷(32.79%)、炼焦煤(32.56%)、棕榈仁油(25.78%)和脂肪醇(22.37%) [4] - 跌幅前五为丙烯酸甲酯(-24.08%)、丙烯酸丁酯(-10.61%)、苯胺(-9.30%)、丙烯酸乙酯(-9.22%)和MIBK(-9.02%) [4] 投资策略 - 建议关注受益反内卷政策的农药、有机硅和涤纶长丝行业 [1][5] - 反内卷整治有望缓解产能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局面 [5] - 维持行业"同步大市"投资评级 [5]
江苏新版化工产业限制淘汰目录征求意见
中国化工报· 2025-08-15 09:49
列入淘汰类目录的农药落后生产工艺装备为使用汞或汞化合物的甲醇钠、甲醇钾、乙醇钠、乙醇钾、聚 氨酯、乙醛、烧碱、生物杀虫剂和局部抗菌剂生产装置,以及钠法百草枯生产工艺、敌百虫碱法敌敌畏 生产工艺,小包装(1公斤及以下)农药产品手工包(灌)装工艺及设备等。 征求意见稿中淘汰的落后产品涉及高毒农药产品及根据国家履行国际公约总体计划要求进行淘汰的产 品,其中涉及六六六、二溴乙烷、丁酰肼、敌枯双、除草醚、杀虫脒、毒鼠强、氟乙酰胺、氟乙酸钠、 二溴氯丙烷、治螟磷(苏化203)、磷胺、甘氟、毒鼠硅、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硫环 磷(乙基硫环磷)等高毒农药产品,以及氯丹、七氯、溴甲烷、滴滴涕、六氯苯、灭蚁灵、林丹、毒杀 芬、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硫丹、氟虫胺、十氯酮、α-六氯环己烷、β-六氯环己烷等根据国家履 行国际公约总体计划要求进行淘汰的产品。 中化新网讯 近日,记者从中国农药工业协会获悉,江苏省工信厅近期对《江苏省化工产业结构调整限 制、淘汰和禁止目录(2020年本)》进行了修订,形成《江苏省化工产业结构调整限制和淘汰目录(2025年 本,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并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 ...
利民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47.13%
搜狐财经· 2025-08-15 09:43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24.52亿元,同比增长6.6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9亿元,同比增长747.1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57亿元,同比增长804.41%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91亿元,上年同期为-1.14亿元,同比增长180.08% [2] - 基本每股收益0.69元/股,同比增长666.67% [2] - 稀释每股收益0.60元/股,同比增长566.67%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56%,同比提升6.39个百分点 [2] - 总资产67.7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77%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4.7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1.58% [2] 业绩驱动因素 - 盈利能力提升,资产负债率明显下降 [1] - 技术研发支撑力增强,化学合成创制计划稳步推进 [1] - 与跨国公司的创新药开发合作进展顺利 [1] - 产品规划梯次形成,配方研究水平提高 [1] - 生物合成研究方向扎实开展 [1] - 国内外市场渠道日趋成熟,品牌建设全面深化 [1] - 生产基地管理迭代升级成果明显,综合效益大幅提升 [1] - 集团业务流程再造效果显著,运营质量更加高效 [1]
国光股份董事长何颉:调节剂出海打头阵 把握市场渗透机遇
中国证券报· 2025-08-15 08:31
出海战略 - 公司与关联方颜亚奇签署代为培育协议 委托其培育海外农药项目 以应对前期投资大 周期长和不确定性多等因素 [1] - 海外市场对植物生长调节剂认知不足 潜在空间大 且农药产品登记费用相比国内仍偏低 [1] - 公司高管通过出国考察发现海外市场机遇 国内农药出口受阻且竞争激烈 增长压力上升 [2] 海外市场机遇 - 东南亚 非洲及中亚地区种植水平偏低 调节剂拓展空间大 因当地主要使用杀虫 杀菌 除草和水溶肥等产品 [2] - 海外调节剂市场规模年平均增速达7%-8% 国内植物生长调节剂总市场容量潜在可达630亿元 [3] - 亚非拉地区农药登记费用相对较低 每个登记费用为1-2万美元 便宜的仅需几千美元 但费用逐年上升 [3] 行业背景与产品优势 - 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低成本 效益高和环境友好的优点 市场需求逐年增加 [3] - 作为新兴农药品种 国内生产企业较少 登记制剂产品比例较小 行业发展潜力较大 [3] - 调节剂能通过调控植物内源激素 影响作物生长发育 在克服环境局限和改善品质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 销售策略与竞争优势 - 公司将杀虫 杀菌 除草 调节剂和肥料组合形成解决方案销售 并计划复制此打法到海外市场 [4] - 调节剂活性高 应用要求高 公司具备硬实力 目前国内企业主要以原药出口欧美 [5] - 重点关注与中国作物相似地区 如中亚棉花和东南亚热带水果 移植国内成功方案 [6] 登记与运营挑战 - 海外农药登记是首要难关 东南亚 非洲和中亚需2-3年 南美巴西和阿根廷可能长达8年 [4] - 大多数国家要求外商与当地公民成立公司 部分要求当地公民担任董事或大股东 带来管理和审计风险 [4] - 公司采取轻资产运营方式 先登记再建渠道 海外投资建厂可能性不大 因供应链和环保劳工问题棘手 [5] 人才与培育计划 - 公司有针对性地招聘国际化人才 在云南 海南和广西等地练兵 为未来东南亚市场做准备 [5] - 代培育费用 支出和风险由颜亚奇承担 公司不支付报酬或承担风险 待项目成熟后再签署相关协议 [5] - 公司曾考虑海外并购但谨慎对待 因好的海外资产价格较贵 [5]
国光股份董事长何颉: 调节剂出海打头阵 把握市场渗透机遇
中国证券报· 2025-08-15 06:19
出海战略与背景 - 公司委托关联方颜亚奇代为培育海外农药项目 以应对前期投资大 周期长和不确定性多等因素 [1] - 公司高管出国考察发现海外市场潜力大 因海外对植物生长调节剂认知不足且登记费用相对较低 [1] - 公司外销收入占比过去10年均不及1% 但国内农药出口受阻且竞争激烈 2024年行业利润率仅5.7% 处于历史低位 [2] 海外市场机遇 - 东南亚 非洲及中亚地区种植水平偏低 调节剂拓展空间大 因当地缺乏技术支撑和完整产业链 [2] - 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低成本 高效益和环境友好优点 海外市场规模年均增速达7%-8% [3] - 亚非拉地区农药登记费用较低 单个登记费用为1-2万美元甚至几千美元 但费用逐年上升 [3] 行业与产品潜力 - 国内植物生长调节剂总市场容量可达630亿元(假设100%渗透率) 但国内登记产品比例较小 行业发展潜力大 [3] - 植物生长调节剂属于新兴农药品种 生产企业较少 通过调控植物内源激素影响作物生长发育 [2][3] - 公司采用解决方案销售模式 将杀虫 杀菌 除草 调节剂和肥料组合销售 并计划复制到海外市场 [4] 出海策略与风险管控 - 采用代培育模式降低风险 由颜亚奇承担培育费用和风险 条件成熟后再注入上市公司 [5] - 海外登记存在不确定性 东南亚非洲需2-3年 南美巴西阿根廷可能需8年 且涉及当地持股或董事要求 [4][5] - 公司以轻资产方式运营 优先登记和建渠道 待项目收益后再考虑收购 避免海外建厂 [5] 目标市场与实施 - 重点关注与中国作物相似地区 如中亚棉花(移植新疆方案)和东南亚热带水果(移植海南广西云南方案) [6] - 公司针对性招聘国际化人才 在云南海南广西练兵 为未来东南亚市场储备技术基础 [5] - 调节剂产品活性高 应用要求严苛 目前国内企业主要以原药出口欧美 包括公司自身 [5]
调节剂出海打头阵 把握市场渗透机遇
中国证券报· 2025-08-15 04:16
公司出海战略 - 公司与关联方颜亚奇签署《代为培育协议》,委托其代为培育海外农药项目,以规避前期投资大、周期长、不确定性多的风险[1] - 海外市场空间大,调节剂认知不足且登记费用相对较低,农药企业正加大海外登记力度[1][3] - 公司采用轻资产运营方式,先登记再建渠道,等项目有收益后再考虑收购,海外投资建厂可能性不大[5] 行业现状与机遇 - 国内农药行业竞争激烈,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营收同比增长3.2%,但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4%,行业利润率处于历史低位的5.7%[2] - 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低成本、高效益、环境友好等优点,国内登记产品比例较小,行业发展潜力大,若实现100%渗透率市场容量可达630亿元[3] - 海外调节剂市场规模年均增速为7%-8%,东南亚、非洲及中亚地区种植水平低,调节剂拓展空间大[2][3] 公司竞争优势 - 公司积累了一定的农药组合解决方案经验,计划将这套打法复制到海外市场[4] - 调节剂产品活性高,应用技术要求高,公司凭借技术实力敢于以调节剂产品出海[5] - 公司开始有针对性地招聘国际化人才,为未来海外市场拓展做准备[5] 市场拓展策略 - 重点关注与中国作物相似的地区,如中亚的棉花和东南亚的热带水果,移植国内成熟的全程方案[5] - 海外农药产品登记是首要关卡,东南亚、非洲、中亚需2-3年,南美地区如巴西、阿根廷可能需要8年[4] - 亚非拉地区登记费用相对较低,完成一个登记的费用是1-2万美元,便宜的仅需几千美元,但费用逐年上升[3]
“反内卷”下,化工品的投资机会
2025-08-14 22:48
行业与公司 - 行业:化工行业(塑料、橡胶、氟化工及制冷剂、磷化工、农药、代糖)[1][3] - 公司:巨化股份(制冷剂)、云天化(磷化工)、扬农化工(农药)、百龙创源(代糖)[2][17]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表现 - 化工行业股票指数年初至今涨幅接近25%,超过上证指数的18%,塑料和橡胶细分领域表现突出,涨幅分别达48%和35%[1][3] - 塑料和橡胶的超额收益源于小市值效应及热门产业(如机器人、AI材料)推动[4][5] 股票与商品期货走势 - 化工股票与商品期货走势背离,7月初以来化工商品指数涨幅不到10%,而股票指数上涨约25%,主要因估值端变化更显著[6] - 估值修复受中美关税延迟制裁及反内卷政策推动[6][7] 反内卷政策影响 - 反内卷政策通过淘汰落后产能、行业自律(如延长检修时间)及特殊行业(如新能源)产能去除,平衡供需,推动化工品价格上涨10%[8][9][10] - 具体措施包括提高环保标准、安全督查、行业自律定价及资本收购落后产能[11][12] 细分领域景气度 - 氟化工及制冷剂:配额政策导致供需紧张,价格自2013年持续上行[13] - 磷化工:下游需求坚挺,银矿新增产能少,价格高位运行[13] - 农药:2024年下半年周期底部反弹,多种农药价格稳步上行[13] - 代糖:下游消费刚需,出口竞争力提升[13] - 中报显示制冷剂和磷化工业绩超预期,预计全年保持相对收益[14][15] 重点推荐板块与标的 - 智能机、磷化工、农药、代糖为下半年重点板块,逻辑包括价格攀升、出口配额、周期反弹及产能释放[16] - 标的弹性排序:百龙创源(代糖,市值小成长性高)>扬农化工>巨化股份>云天化[18] 其他重要内容 - 化工行业存在无序竞争导致产能过剩、价格低于成本线的情况,行业通过自律和淘汰落后产能应对[12] - 2025年化工行业预计逐步改善,始于政策或下游需求止跌[13]
利民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逾7倍 国内外市场渠道日趋成熟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22:15
财务业绩 - 上半年实现营收24.52亿元 同比增长6.6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9亿元 同比增长747.13% [1] - 盈利能力提升且资产负债率明显下降 [1] 产能与产品结构 - 具备原药年产能11.02万吨及制剂年产能13.27万吨 [1] - 产品线覆盖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全品类 包括代森锰锌、阿维菌素、甲维盐、草铵膦等重要品种 [1] - 拥有316件农药登记证 其中原药50件、制剂266件 每年新增约20件登记证 [3] 研发与技术布局 - 化学合成创制计划稳步推进 与跨国公司创新药开发合作进展顺利 [1] - 前瞻布局生物合成技术 开发RNAi生物农药及小肽生物农药等前沿产品 [2] - 德彦智创平台通过AI工具构建算力平台、数据平台及靶标数据库 显著提升创制化合物开发效率 [2] - 与农科院所合作聚焦生物防治及病虫害监测预警等绿色精准防控技术 [2] 市场与国际化战略 - 国内外市场渠道日趋成熟 品牌建设全面深化 [1] - 以新加坡海外运营中心联通非洲、东南亚、拉丁美洲三大战略市场 [2] - 深耕坦桑尼亚市场20年 2024年成功拓展肯尼亚市场 [2] - 在东南亚筹备建立子公司 在拉丁美洲推进巴西、墨西哥公司建设 [2] - 采用"枢纽辐射+区域深耕"模式整合资源 提升国际影响力与抗风险能力 [2] 生产与管理 - 在江苏、河北、内蒙古等地建有五大差异化定位与协同运营的生产基地 [1] - 生产基地管理迭代升级成果明显 综合效益大幅提升 [1]
利民股份: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747.13%
证券日报· 2025-08-14 22:1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52亿元 同比增长6.69%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9亿元 同比增长747.13% [2] 业绩增长 - 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 反映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2] - 净利润率约10.96% 较同期显著改善 [2]
利民股份: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约2.69亿元,同比增加747.13%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20:3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24.52亿元,同比增长6.69%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69亿元,同比增长747.13% [2] - 基本每股收益0.69元,同比增长666.6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