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学光电子
icon
搜索文档
蓝特光学:9月24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18:16
公司治理 - 公司于2025年9月24日召开第五届第二十次董事会会议 审议《关于选举代表公司执行公司事务董事的议案》等文件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构成中光学光电子业务占比99.51% 其他业务占比0.49% [1] - 公司当前市值为135亿元 [1] 行业背景 - A股总市值突破116万亿元 [1]
道明光学: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解除质押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9-24 18:12
公司股权变动 - 控股股东浙江道明投资有限公司解除质押3000万股股份 [2] - 股票解除质押业务在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金华分行办理 [2]
光学光电子板块9月24日涨0.31%,盛洋科技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8810.2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4 16:39
板块整体表现 - 光学光电子板块当日上涨0.31% 跑输深证成指(上涨1.8%)但跑赢上证指数(上涨0.83%) [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 10只个股涨幅超4.8% 同时10只个股出现下跌 [1][2] 领涨个股表现 - 盛洋科技以10.02%涨幅领涨板块 收盘价11.31元 成交32.36万手 成交额3.55亿元 [1] - 宝明科技涨幅9.35% 收盘价59.06元 成交7.17万手 成交额4.12亿元 [1] - 美迪凯上涨8.31% 收盘价13.69元 成交15.45万手 成交额2.07亿元 [1] - 和辉光电涨幅8.15% 收盘价2.92元 成交393.46万手 为板块最高成交量 成交额11.48亿元 [1] - 三安光电作为板块权重股上涨4.83% 收盘价15.64元 成交199.78万手 成交额30.81亿元居板块首位 [1] 下跌个股表现 - 腾景科技跌幅最大达4.47% 收盘价137.56元 成交9.59万手 成交额13.16亿元 [2] - 东田微下跌3.80% 收盘价98.16元 成交7.01万手 成交额6.82亿元 [2] - 翰博高新下跌3.68% 收盘价18.32元 成交12.65万手 成交额2.32亿元 [2]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8810.2万元 显示机构资金对板块保持关注 [2] - 游资资金净流出8.67亿元 表明短期投机资金获利了结 [2] - 散户资金净流入7.79亿元 反映个人投资者继续参与板块交易 [2]
道明光学控股股东3000万股股份解除质押
新浪财经· 2025-09-24 16:00
控股股东股份质押变动 - 道明投资解除质押300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 占其所持股份比例12.02%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4.80% [1] - 质押起始日为2024年9月25日 解押日期为2025年9月23日 质权人为宁波银行金华分行 [1] -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累计质押股份8380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13.42% [1] 质押风险状况 - 控股股东具备资金偿还能力 质押股份无平仓或强制过户风险 [1] - 质押变动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权发生变更 [1] - 本次股份解押对公司无实质影响 [1]
美迪凯(688079.SH):已有量产的精密光学产品应用于无人机领域
格隆汇· 2025-09-24 15:47
公司业务动态 - 公司密切关注空天科技等新兴产业发展动态并积极进行技术储备与产品开发 [1] - 公司已有量产的精密光学产品应用于无人机领域 [1] - 非制冷红外传感器芯片等MEMS器件已进入工艺选型与开发阶段 [1] 技术应用前景 - MEMS传感器在无人机环境感知系统中具备潜在应用前景 [1]
美迪凯:已有量产的精密光学产品应用于无人机领域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15:41
公司业务动态 - 公司密切关注空天科技等新兴产业发展动态并积极进行技术储备与产品开发 [1] - 公司已有量产的精密光学产品应用于无人机领域 [1] - 非制冷红外传感器芯片等MEMS器件已进入工艺选型与开发阶段 [1] 产品应用前景 - 非制冷红外传感器芯片在无人机环境感知系统中具备潜在应用前景 [1]
A股异动 | 东田微一度跌逾7%,特定股东新余瑞田减持45.89万股
格隆汇APP· 2025-09-24 14:17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一度下跌超过7% 当前下跌2.99%至98.99元 总市值79.19亿元 [1] 股东减持情况 - 特定股东新余瑞田管理咨询中心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458,900股 占总股本比例0.57% [1] - 减持后该股东持股数量降至3,321,100股 持股比例降至4.15% [1] - 减持计划实施时间为2025年9月19日至9月22日 [1]
八亿时空涨2.06%,成交额7653.44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48.8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10:39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4日盘中报38.21元/股,上涨2.06%,总市值51.39亿元,成交额7653.44万元,换手率1.51%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48.83万元,特大单卖出占比5.70%,大单买入占比24.60%与卖出占比24.76%基本持平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6.14%,近5日下跌2.43%,近20日下跌8.85%,近60日上涨25.44%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9597户,较上期大幅增加17.18%,人均流通股14012股,减少14.66% [2] - 汇添富科技创新混合A持股212.60万股(第六大股东),较上期减持12.93万股;汇添富民营活力混合持股158.67万股(第八大股东),减持23.71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15亿元,同比增长10.63% [2] - 归母净利润3087.24万元,同比大幅下降37.90% [2]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为显示用液晶材料研发生产销售,混合液晶收入占比90.87%,液晶单体占比1.04% [1] - 属于电子-光学光电子-面板行业,概念板块涵盖小盘、专精特新、光刻胶、原料药、先进封装等 [1]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8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4129.98万元 [3]
雷曼光电:关于向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9-23 21:35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于2025年9月23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七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限制性股票授予议案 [2] - 授予价格为每股9.00元 向138名激励对象授予1400.00万股限制性股票 [2] - 首次授予日确定为2025年9月23日 [2]
水晶光电(002273):一站式光学解决方案专家,AR打造增长新引擎
华西证券· 2025-09-23 19:26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未提供 最新收盘价26.9元 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9.74x/24.06x/20.10x [8]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一站式光学解决方案专家 通过消费电子、车载光电、元宇宙光学三大板块构建成长曲线 预计2025-2027年营收 CAGR+18.1% 归母净利润CAGR+21.8% [1][8] - 微棱镜和涂布滤光片技术领先 在北美大客户和安卓客户端实现量产突破 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2] - AR-HUD产品线覆盖TFT/LCoS等多技术路线 2025年上半年装机量8.2万台 市占率15.1% 排名行业第四 [3] - AR光学显示系统成为十五五战略重点 反射光波导与Lumus合作 衍射光波导与DigiLens独家授权 已实现30°全彩体全息波导片商业级应用 [4][7] 业务板块分析 消费电子业务 - 涂布滤光片2021年实现国内唯一批量生产 在北美大客户所有机型前后摄标配 2025年上半年实现量产渗透 [2] - 微棱镜模块2023年6月量产 成为全球首家四重反射棱镜模组供应商 2024年迭代项目量产份额显著提升 [2] - 2025年上半年消费电子营收25.43亿元 同比增长12.8% [41] 车载光学业务 - HUD产品具备全栈自研能力 2025年上半年拿下LCOS技术路线AR-HUD项目定点 获国内主流主机厂新订单 [3] - 激光雷达视窗片与海内外主流厂商合作 已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环境感知 市场份额较高 [3] - 2025年上半年汽车电子(AR+)营收2.42亿元 同比增长79.07% [41] AR光学业务 - 反射光波导与Lumus深度合作 2025年上半年打通量产路径 [7] - 衍射光波导与DigiLens合作深化 完成30°全彩体全息波导片技术升级 实现小批量商业出货 [7] - 构建光学显示系统、光机零组件一站式解决方案能力 [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62.78亿元(同比+23.67%) 归母净利润10.30亿元(同比+71.57%) [37]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0.20亿元(同比+13.77%) 归母净利润5.01亿元(同比+17.35%) [37] - 毛利率持续优化 2024年达31.09%(同比+3.29pct) 2025年上半年为29.46%(同比+1.86pct) [48] -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1.94亿元(同比+9.22%) 研发费用率6.41% [50] 股权与治理 - 实际控制人叶仙玉通过星星集团间接持股7.6% 形成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专业化治理模式 [22] - 2015-2024年累计推出八期员工持股计划 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设2025-2027年营收增长率不低于39%/44%/56% 或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61%/82%/103% [25][27] 全球化布局 - 全球建成六大生产基地(浙江台州、江西鹰潭、广东东莞及越南) 2024年越南产线获国际大客户认证 [36] - 在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美国、德国等地设立子公司或办事处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