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影
icon
搜索文档
市场寒冬下的上海电影:支柱放映业务屡陷亏损,“第二曲线”同比大增难挽业绩颓势
证券之星· 2025-06-13 17:40
公司战略与IP运营 - 公司将IP开发与运营作为提升盈利能力的关键抓手,明确提出"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1] - 近两年斥资近1.3亿元分两次收购上影元股权,持股比例从51%提升至70%[1][8] - 上影元拥有60部经典动漫及影视作品IP资源,包括《大闹天宫》《葫芦兄弟》等,并开展全产业链开发运营[8][9] - 2024年IP转授权业务营收6618万元同比增62.74%,毛利率达90.87%,毛利润规模为放映和发行业务之和的7.7倍[9]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6.904亿元同比下降13.19%,仅为2019年11.07亿元的62%[2][3] - 归母净利润9005万元同比下降29.08%,扣非净利润仅1736万元同比暴降72.32%[3] - 非经常性收益7268.6万元占利润总额92.9%,主要来自资产处置和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3] - 经营现金流净额6983万元同比下降71.44%,应收账款和存货分别增长8.16%和77.27%[3][4] 核心业务分析 电影放映业务 - 营收占比超六成,2024年营收4.545亿元同比降17.33%,仅为2019年的59%[5][6] - 单银幕产出61.92万元同比降29.5%,远低于2019年180万元水平[6] - 毛利率从1.57%降至-2.66%,2021-2023年毛利率持续为负或低于2%[6] - 联和院线加盟影院836家银幕5354块,2024年票房33.15亿元同比降35.2%[5] 电影发行业务 - 2024年营收2040万元同比降38.04%,营收占比从4.14%降至2.96%[7] - 参与发行《好东西》等三部影片,其中《好东西》票房7.2亿元[6][7] - 运营成本降90.82%推动毛利率升至97.61%,但利润仍大幅缩减[7] 行业环境 - 2024年全国电影总票房425.02亿元同比降22.63%,观影人次10.09亿同比降22.27%[2] - 国产电影上映405部同比减20部,票房301.65亿元同比降33.36%[2] - 平均票价42.1元同比降0.47%,上座率5.8%同比降2.13个百分点[2]
上影节开幕:金爵奖全球瞩目,票根经济助力光影盛宴
第一财经· 2025-06-13 14:55
电影节概况 - 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于6月13日开幕,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为期10天 [1] - 本届电影节适逢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具有特殊历史意义 [1] - 电影节期间上海及长三角地区48家影院、61个影厅将放映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部影片,总计约1500场 [8] - 展映影片中各类首映占比49%,30%为4K画质 [8] 金爵奖评选 - 金爵奖分为主竞赛、亚洲新人、纪录片、动画片和短片五个单元,收到来自119个国家和地区的3900余部影片报名,创历史新高 [3] - 最终49部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影片入围,其中世界首映38部、国际首映8部、亚洲首映3部 [3] - 主竞赛单元拉美影片表现突出,首次达到3部,华语片有曹保平《脱缰者也》等3部入围 [3] - 评委团由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领衔,21位评委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亚洲新人单元评委平均年龄35岁为历届最年轻 [3] 活动与亮点 - 金爵盛典红毯仪式将有200多位中外明星出席,包括《酱园弄·悬案》等剧组 [5] - "一带一路"电影周邀请22个国家和地区嘉宾参与,黄晓明等担任推广大使 [5] - 首创"华语巨制巡礼"聚焦9部2025年备受关注的电影作品 [6] - 电影市场与电视市场打通升级为上海国际影视市场,预计200家展商参展 [6] - 推出3场马拉松放映,包括大卫·林奇作品联映等,单场时长6-9小时 [10] 票房与市场表现 - 开票1小时售罄92部、600多场,截至6月11日购票人次达45.96万,售罄率73%创历史新高 [10] - 创新尝试在超百家影院特别放映开幕片《酱园弄·悬案》 [11] 产业与创新 - 形成"6+1"阶梯型新人培育体系,新增制片人名额,升级"SIFF ING青年新锐影像计划"聚焦AIGC等技术革新 [7] - 开幕论坛探讨中国电影在全球市场的差异化竞争力 [6] 文旅融合 - 联动各区推出科幻电影周、未来影院单元等"影视+"新业态 [12] - 推出联名咖啡杯、定制包装等衍生品,美团推出"赶场套餐"美食地图 [12][13] - 携程推出"电影+酒店+景点"联动产品,豫园商城打造沉浸式分会场 [15] - 设置露天市集、非遗市集等文化活动,票根可兑换多种文旅权益 [15] - 主视觉海报打造三维场景装置,AI技术生成电影台词海报增强互动 [16]
聚焦电影节|“票根经济”破圈!电影票根变身多场景“优惠通票”
第一财经· 2025-06-13 12:06
票根经济概念与现状 - "票根经济"指消费者凭借电影票根、高铁票、演唱会入场券等享受景点、酒店、餐饮等跨业态优惠的新型消费模式 [1] - 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票根经济"成为重要看点 商旅文体展领域正在形成新消费逻辑 [1] - 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政策鼓励放宽大型演出票数限制 各地积极响应推动票根经济发展 [10] - 上海将票根经济纳入扩消费六大专项行动 计划与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协同发展 [10] 行业实践案例 - 上海乍浦路保留电影《酱园弄·悬案》拍摄场景 沿线餐饮店如"椿方圆"面馆计划给予持该片票根顾客优惠以联动客流 [4] - 春秋旅游推出上海电影节特色Citywalk行程 结合观影与新华路、愚园路微游形成"先观影后微游"或反之的灵活模式 [5] - 南昌凭刀郎演唱会门票可免费游览滕王阁等9家A级景区 苏州凭7日内高铁票换黎里古镇联票 兰州马拉松参赛者享多重优惠 [5] - 海底捞针对上海电影节票根持有者或淘麦VIP黑钻用户推出菜品88折优惠 并通过线上互动抽电影优惠券实现影餐联动 [6] 行业影响与趋势 - "一票多享"模式降低消费者旅行预算 提升城市停留意愿并增加消费场景与金额 [5] - 票根经济通过"观影/观演+餐饮/购物+住宿/交通"闭环大幅提升文娱消费附加值 购票立减等跨业态融合打破行业界限 [11] - 未来复合型票根经济将进一步打破行业边界 在文旅与科技融合进程中发挥更大媒介效应推动经济发展 [12] 驱动因素分析 - 消费者对文化娱乐需求增长 票根经济通过附加优惠提升获得感 [12] - 商家通过票根整合跨行业客户资源 形成有效营销手段 [12] - 电影、演出等文娱消费具备短时间内聚集人群的特性 成为城市空间流量入口 [11]
包含五大单元 坚持全球视野 金爵奖更具“含金量”
人民日报· 2025-06-13 05:59
电影节规模与影响力 - 第二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选收到来自119个国家和地区的3900余部影片报名,创历史新高 [1] - 报名作品中近1820部为世界首映,520余部为国际首映,综合首映率为历年最高 [1] - 入围主竞赛单元的12部作品中11部为世界首映,1部为国际首映 [1] - 拉美影片表现突出,主竞赛单元中的拉美影片首次达到3部 [1] 评奖体系与评委构成 - 金爵奖评选分为主竞赛、亚洲新人、纪录片、动画片和短片5个单元 [1] - 21名评委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担任主竞赛单元评委会主席 [2] - 亚洲新人单元评委平均年龄35岁,为历届最年轻评委团 [2] - 亚洲新人单元颁奖典礼首次与金爵奖颁奖典礼正式合体 [2] 新人培育与产业创新 - SIFF YOUNG×上海青年影人扶持计划新增制片人名额,扩充对专业人才的扶持范围 [2] - 电影项目创投组收到有效项目申报530多个,同比增长39% [3] - 迷你电影单元升级为"SIFF ING青年新锐影像计划",征集到3600余部作品 [3] - 国际影视市场展示超高清创制、拍摄机器人、VR院线电影等数字影像创新成果 [3] - 电影节积极接洽虚拟现实电影项目参加展映,推动产业与技术融合 [3]
奔赴电影之城 享受光影盛宴 ——写在第二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之际
人民日报· 2025-06-13 05:59
电影节概况 - 第二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于2025年6月13日至22日举办,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1] - 电影节展映影片400余部,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场次多达1500场 [2] - 电影节开票1小时600多场次售罄,截至6月11日中午购票人次达45.96万,约73%的场次售罄,创历史新高 [2] - 电影节选定43家展映影院,覆盖上海16个区以及5个"新城",其中3家影院拥有"千人厅" [3] 展映内容 - 电影节设置40个单元,包括首映盛典、向大师致敬、和合共生等 [3] - 新增"今日亚洲"单元,形成从"华语新风"到"今日亚洲""世界万象"清晰的策展层次 [3] - "世界万象"单元首次推出英国和土耳其的国别策划 [3] - "多元视角"单元引入实验影像、演唱会电影、音乐会电影等多种影像内容形式 [3] - 推出3场"马拉松"放映,时长6到9小时 [4] 产业联动 - 美团和大众点评为影迷提供美食消费券,并首次推出"赶场套餐"和"看电影·恰上海"美食地图 [6] - 电影节在大麦和淘票票双平台开票,并推出多个"致敬大师"系列专题文创产品 [6] - 票根包含滴滴打车优惠、景点门票优惠及影院特色活动 [7] - 与银联、浦发银行合作开展票补活动,预计惠及超10万人次 [7] - Manner×上影节联名咖啡杯、光明优倍乳品联名款定制包装引发关注 [7] - 携程推出酒店、景点与电影票的联动产品 [7] 城市体验 - 《电影生活手册》融入城市文旅元素,包含观影指南、影院生活地图等 [8] - 与开幕影片《酱园弄·悬案》联袂打造全城特别放映活动,开展"首映路演""惊喜空降"等主创见面活动 [8] - 支付宝"探一下"功能可通过AI多模态功能"探"到电影节日程 [9] - 电影节国际影视市场首次引入市集概念,设立文化创意市集等互动区域 [10] - "一带一路"电影周在浦东比斯特购物村举办生活市集 [10] - 上海各区域化身"分会场",如豫园游园会、苏州河泛舟夜游、松江科幻电影周等 [10]
中国电影: 中国电影关于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2 16:18
证券代码:600977 证券简称:中国电影 公告编号:2025-019 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 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发布了《中国电影 2024 年年度报告》 《中国电影 2024 年度可 持续发展暨社会责任报告》《中国电影关于修订〈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及相关治理制度的公告》等报告和公告文件。为便于广大投资者更加全面深入地 了解公司经营发展情况,公司计划召开 2024 年度业绩说明会,就投资者普遍关 心的问题进行交流。 一、说明会类型和安排 (三)网络平台地址及参加方式:投资者可登录上证路演中心、万得 3C 会 议的 PC 网页地址或 APP 客户端,在线收看本次业绩说明会视频,并通过在线 提问的方式与公司管理层进行文字互动。 路演 | 网络地址 平台 | 参与方式 | | --- | --- | | | 描左侧二维码,搜索 | | | "600977"或"中国 | | 上证 | | | | 电影",进入会议 | | 路演 | | | 中心 | 2.如有交流问题,可通 | | | 过"互 ...
上海第二大影厅在奉贤,除了电影节展映还可以看露天电影
新浪财经· 2025-06-12 15:49
上海国际电影节与九棵树艺术中心合作 - 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将于6月13日至22日在上海举办,48家官方展映影院中包括奉贤新城的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 [1] - 九棵树艺术中心是奉贤区唯一入选的电影展映场馆,拥有全国首家森林剧院和上海第二大影厅的配置 [1] - 九棵树艺术中心自2019年开业以来累计吸引超244万人次观众,成为奉贤新城的文化地标 [3] 九棵树艺术中心的硬件升级与内容运营 - 九棵树大剧场完成改造后升级为1046座的上海第二大千人影厅,配备15.9米∗8.4米可视银幕、高端金属幕、巴可33000流明激光放映机及杜比7.1环绕声系统 [3] - 影厅可实现剧场与影院一小时快速切换,阶梯式座椅布局与超宽排距设计确保无遮挡观影体验 [3] - 5月4日升级后首场活动《水饺皇后》放映获得观众热烈反响和业界积极评价,助力九棵树顺利通过电影节展映影院审核 [5] 电影节展映内容与活动安排 - 九棵树艺术中心将放映6部影片,包括《哪吒闹海》《牧马人》等经典老片和"一带一路"主题电影,其中《哪吒闹海》与《牧马人》人气最高 [7] - 6月13日微博电影之夜将迎来曹保平、陈建斌、吴磊等电影人,6月16日《酱园弄》剧组路演活动将展示1940年代"民国电表"真品等道具 [8] - 电影节期间九棵树将举办"港片情怀夜"露天放映活动,播放《无间道》等经典港片 [10] 九棵树艺术中心的特色运营模式 - 九棵树采用"森林剧场+顶级影院"双模式并行,观众可以普通电影票价格享受专业剧场体验 [10] - 每年4月至11月的周五和周六晚举办"夏夜星河"露天电影活动,放映《你好,李焕英》《满江红》等热门影片 [10] - 九棵树是上海少有的宠物友好型艺术中心,设有"宠物主题放映日"播放《忠犬八公的故事》等宠物题材电影 [13] 文化消费场景创新与区域影响力提升 - 九棵树策划非遗手作市集、亲子非遗工坊等活动,五一期间吸引千名观众参与 [14] - 上影节期间推出"票根经济"活动,联动周边酒店、商业综合体及奉贤博物馆,观众凭票根享受消费折扣 [14] - 九棵树通过电影节提升奉贤区文化内容供给品质,推动从传统演艺空间向综合性文化艺术高地转型 [18]
国内高频|美西航线运价涨幅扩大(申万宏观 · 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6-11 18:22
工业生产 - 高炉开工率同比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至2.1%,表观消费同比下行2.3个百分点至-1.7% [5] - 化工链开工保持韧性,纯碱开工同比+2.7个百分点至-1.3%,PTA开工同比-1.1个百分点至3%,涤纶长丝开工持平前周录得2.6% [15] - 汽车半钢胎开工率大幅回落,同比-4.4个百分点至-6.7% [15] 建筑业开工 - 全国粉磨开工率同比-0.1个百分点至-1.9%,水泥出货率同比+3.2个百分点至-2.3% [25] - 沥青开工率同比+0.8个百分点至4.3%,玻璃消费同比-13.2个百分点至-21.2% [36] 下游需求 - 全国新房日均成交面积同比-28.2个百分点至-27.8%,一线城市成交同比-45个百分点至-21.6% [47] - 铁路货运量同比-2.4个百分点至-0.1%,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4个百分点至0.8%,集装箱吞吐量同比-10.9个百分点至0.1% [58] - 观影人次同比+51.7个百分点至14.6%,票房收入同比+52.8个百分点至14.4% [68] 出口与集运 - CCFI综合指数环比+3.3%,美西航线运价环比+9.6%,东南亚航线运价环比-3.3% [77] - BDI周内均价环比+13.2% [77] 物价 - 农产品价格分化,猪肉、鸡蛋价格环比分别-0.3%、-0.9%,蔬菜、水果价格环比均+1.1% [89] - 南华工业品价格指数环比-0.2%,能化指数环比-0.4%,金属指数环比-0.1% [100] 入境游市场 - 2024年入境游恢复至历史趋势81.9%,旅行出口恢复至2019年138%水平 [115] - 2025年前5月国际航班架次同比+21.1%,五一假期入境游订单同比+141% [115] - 2024年免签入境外国人次达2012万、同比+112.3%,上海、北京接待入境游客单月最高达67.1万、45.5万 [116] - 2024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6767.8亿元、同比+77.9%,对GDP增速贡献约0.1% [118]
“乜大陸冇电影睇咩?”内地影迷转身向香港走去
36氪· 2025-06-11 15:48
内地观众赴港观影现象 - 内地观众赴港观影人数显著增加 部分为专程观看无法在内地上映的电影或参与电影节活动 [1] - 香港国际电影节吸引大量内地影迷 两周内覆盖尖沙咀 铜锣湾 九龙等多地影院 [1] - 跨境观影动机包括获取更丰富片源 体验不同审查制度下的原版内容 以及参与配套文化活动 [7][9] - 典型观众画像包括资深影迷 艺术电影爱好者 以及寻求文化差异体验的年轻群体 [6][16] 香港电影市场差异化优势 - 提供与内地不同的电影审查制度和院线生态 保留更多敏感题材和艺术电影 [7] - 拥有成熟影展制度 每周举办多样化放映活动 抢票难度低于内地同类活动 [9] - 影院设施包含轮椅专用区域 保留午夜场等特色观影形式 形成独特观影文化 [16][18] - 票价区间集中在90-120港元/部 部分影院推出周一降价等促销措施 [22][40] 行业基础设施与服务差异 - 购票系统分散于各院线独立平台 缺乏内地式整合购票APP 增加操作复杂度 [22] - 出现HKMovie等第三方平台整合排片信息 但仅支持部分院线直接购票 [24] - 影迷自发制作《香港观影指南》 包含8大板块 33743字详细攻略 访问量达9700人次 [24][26] - 配套服务包括电影课程 讲座 特刊周边等 增强观影体验附加值 [10][28] 市场变化与挑战 - 香港影院面临经营压力 出现倒闭潮 部分老牌影院结业 独立放映空间缩减 [39][40] - 2023年起设立"香港电影日" 全港影院统一30港元票价以刺激观影 [40] - 2021年电影检查条例修订引入国家安全考量 影响部分影片上映 [40] - 本土表达空间重组 反映在《破·地狱》等新片主题中 [40][43] 跨境消费双向流动 - 港人北上观影现象初现 主要受内地低价票吸引 如《哪吒之魔童闹海》二刷案例 [34][36] - 两地消费生态融合 香港移动支付普及度提升 内地连锁品牌加速进驻 [36][37] - 2023年10月数据显示 盒马皇庭广场店日接待超千名香港顾客 日销近3000只大闸蟹 [33] 文化消费趋势 - 影迷群体呈现高消费特征 调查显示20%曾赴法国 日本等地观影 [47] - 形成独特社群文化 通过自制周边 信息共享文档等方式强化身份认同 [6][53] - 观影行为延伸至城市探索 结合书店 展览等文化消费形成复合体验 [28][56]
暑假档或迎“欢喜时刻”,《酱园弄·悬案》与《戏台》票房势能强劲
格隆汇· 2025-06-11 08:40
暑期档市场概况 - 2025年暑期档开启,占据全年约30%票房,是电影市场活力的风向标[1] - 优质内容成为激活市场的关键,今年暑期档已有超60部中外影片定档,重磅影片供给丰富[1] - 端午档表现亮眼,票房和观影人数同比显著增长,为暑期档预热[2] - 2024年暑期档因缺乏爆款票房基数较低,今年增长弹性更大[3] 《酱园弄·悬案》市场表现 - 定档一周内灯塔、猫眼"想看人数"突破70万,领先同档期影片[7] - 微博单日新增话题阅读量1.56亿(排名第二),抖音和小红书新增播放量均排名第一[7] - 首映日预售数据霸榜第一,市场期待值高[8] - 名导陈可辛+全明星阵容(章子怡、雷佳音等),制作耗时8年[10][12] - 改编自民国奇案,悬疑犯罪题材结合女性视角,影评反馈独特[11] - 市场预测票房30-50亿,有望显著提升出品方业绩[14] 《戏台》市场潜力 - 定档7月17日,承接《酱园弄·悬案》热度,形成档期接力[15][22] - 陈佩斯编剧/导演并主演,黄渤、姜武加盟,民国荒诞喜剧题材[15] - 改编自豆瓣9分+同名话剧,全国巡演超百场,口碑基础扎实[19] - 猫眼/灯塔"想看人数"超4万,同档期中上游[21] - 契合暑期家庭观影需求,喜剧类型过往在暑期档表现突出[20] 欢喜传媒内容战略 - 暑期档两部重磅影片形成内容矩阵,覆盖悬疑与喜剧多元题材[22][24] - 后续储备包括《满江红2》(目标60亿+票房)、《独自·上场》、《人鱼》等,张艺谋、陈可辛等名导参与[25] - 通过多题材布局构建内容护城河,强化持续打造爆款的能力[26] - 若影片表现超预期,公司或迎来价值重估[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