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ftware and Services
搜索文档
每日互动董事长方毅:实体经济与AI共创共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22:19
文章核心观点 - 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是数字化进程的深化与拓展,关键在于跨产业、跨领域的共创,实现数据、知识、需求和技术的深度融合[1] - 人工智能目前处于类似互联网发展早期(1997-1998年)的阶段,产业全面落地仍需5到10年时间[4] - 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人类从AI中反哺学习其优势能力,同时需为AI设计类似生物端粒的生命周期限制以确保安全共处[6][7]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与落地 - 杭州城市大脑在全国政务信创环境中率先部署并应用DeepSeek-R1等前沿模型,通过垂域训练赋能城市治理,形成智慧城市建设的“杭州范式”[1] - 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人工智能应用大多停留在使用ChatGPT、DeepSeek进行问答的阶段,从技术功能到产业落地仍有广阔空间需要探索[4] - 杭州拥有平台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先发优势,可作为创新的萌发地,而宁波、温州等城市可成为最佳实践地,这一模式从长三角扩展到全国乃至全球潜力巨大[3] 产业发展与协作模式 - 实现“人工智能+”需要打破产业或领域界限,不能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需要将各类数据、知识和需求与技术融通[3] - 浙江省于2024年首次推出科技型企业家推荐计划,在省级层面制定选育方案,旨在培养一批懂科学、有能力、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创业者[2] - 浙商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已走在前列,每天都有众多个性化垂直化的需求需要解答,这是积极的现象[4] 技术演进与学习机制 - 人工智能的研究手段本质上是类人和拟人,从人类身上提取精华总结为数学模型和算法,而人类也应从人工智能中反哺,将其优势能力总结并在人类自身放大[6] - 多注意力模型(MHA)的核心启示是在实践中不应平均分配注意力,而应有若干个关注点,专家模型(MoE)也借鉴了这种思路[6] - Deep Seek核心论文重点探讨了强化学习如何实现“自我教学”,即通过自主刷题迭代,而非依赖人类逐题指导[6] 人工智能治理与安全 - 当AI智商和行动力都超越人类后,如何共处就成了跨界命题,需要为人工智能嵌入类似生物端粒的机制[7] - 每个模型版本在处理一定量token后就应衰竭,等待下一代迭代,生命体的有限性是自然界最精妙的设计,人工智能也应该被赋予类似的生命周期限制[7]
NETSOL Technologies Announces its Fiscal 2025 Fourth Quarter and Full-Year Results
Globenewswire· 2025-09-29 20:45
FY’25 Total Revenue Increased 8% to $66 million18% increase in Subscription and Support revenues to $32.9 million in FY’25Q4’ 25 Gross Margins of 56.2% increased from 51.5% in Q4’ 24; FY’ 25 Gross Margins of 49.3% increased from 47.7% in FY ’24FY’25 Operating Income of $3.5 million$0.25 earnings per share in FY’25 compared with $0.06 in FY’ 24 ENCINO, Calif., Sept. 29, 2025 (GLOBE NEWSWIRE) -- NETSOL Technologies, Inc. (Nasdaq: NTWK), a provider of AI-powered solutions and services enabling OEMs, dealership ...
Eviden and Vates: A European alliance for sovereign virtualized infrastructure
Globenewswire· 2025-09-29 20:15
Paris, France – September 29, 2025 – Eviden, the Atos Group product brand leading in advanced computing, cybersecurity products, mission-critical systems and vision AI today announces a strategic partnership with Vates, a pioneering company in open-source virtualization solutions, to provide a European reliable, efficient, and future-proof virtualization solution, ready to meet real-world infrastructure demands. In a context where sovereignty, transparency, and control are increasingly strategic, this partn ...
360集团获任AIIA智能体技术研究工作组联席组长单位
新浪科技· 2025-09-29 19:49
公司技术突破 - 纳米AI多智能体系统完成从L1到L4全链路技术跃迁 [1] - 推出蜂群引擎协同框架 通过全局任务解析机制实现复杂任务智能拆解 [1] - 实现比国际顶尖模型低80%的千Token成本 [1] 安全服务创新 - 基于安全即服务理念打造安全云平台 推动用户从采购设备转向订阅服务 [1] - 推出安全专家智能体 有效增强对新型网络威胁的看见+处置能力 [1] - 针对AI技术普及风险推出大模型卫士 专门应对提示注入攻击、数据泄露、内容安全及模型幻觉等风险 [1] 行业地位提升 - 获任AIIA智能体技术研究工作组联席组长单位 [1] - 在AI智胜未来暨智能体创新应用论坛上展示技术成果 [1]
“AI不会让软件消失”,SAP与阿里合作破争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19:19
(原标题:"AI不会让软件消失",SAP与阿里合作破争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孔海丽、实习生吴佳芸 北京报道 AI到底会不会取代软件,从而颠覆企业服务市场,一直是行业里颇有争议的议题。 企业既期待AI带来的效率革命,又担忧技术迭代与业务适配的衔接难题。 今年5月,两家全球科技巨头在这个问题上选择了合作。全球企业应用与商业AI领域的领军公司SAP, 与亚洲超级云基建服务商阿里巴巴宣布,将在企业云转型领域有一系列动作。 当时,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表示,与SAP的合作,增强了阿里巴巴"用世界级技术赋能全球 企业的决心"。 外界也好奇,"世界级企业软件+本土化超大规模云基建"组合,会是什么样的推进方式。 而对那些坚决转型的企业来说,现有的IT资产也是转型道路上的沉重包袱。 9月,阿里云栖大会上,双方合作有了实际落地。SAP四款核心云解决方案将分批落地阿里云,向中国 企业提供服务。 其中,SAP BTP 业务技术云平台已正式落地;SAP Cloud ERP(ERP云)、SAP IBP 集成业务计划云计 划于2026年一季度上线;SAP Cloud ERP Private(ERP 私有云)则预计在2026年三季 ...
附下载|业内首份企业级智能体产业落地研究报告:从场景试点到规模化应用实践
腾讯研究院· 2025-09-29 16:03
智能体范式转变 - 人工智能正从辅助工具向自主生产力发生深刻的身份跃迁,推动AI从被动执行者进化为能够自主理解目标、规划路径、调用工具的数字员工[6] - 大型语言模型在推理、规划与工具调用能力上的飞跃是变革背后驱动力,思维链与反思机制赋予智能体类人的规划与纠错能力[7] - 智能体应用形态百花齐放,在个人生活领域演变为数字伙伴,在企业运营中以嵌入式或产品化形态深度融入核心业务流[8] - 智能体能力边界从数字世界向物理世界延伸,与机器人、自动驾驶等硬件深度融合推动具身智能发展[9] 智能体核心能力与结构 - 智能体具备大脑(自主规划)与双手(工具调用)的协同结构,通过无缝调用API、数据库与应用程序将模型思考转化为真实行动[7][8] - 多个智能体构成的协同网络正以虚拟项目组形式自主完成软件开发、市场研究等复杂项目,预示着全新组织形态与生产关系正在形成[8] 企业级智能体应用场景评估 - 报告创新提出智能体场景罗盘,以任务复杂度和自主规划依赖度为坐标划分高效助手、执行专家、决策专家、全能专家四大象限[19] - 为企业提供覆盖金融、零售、医疗、教育、制造、出行、政务等14大行业100多个典型智能体应用场景参考[19] - 智能体规模化落地面临训推成本高昂、模型幻觉与泛化性问题、安全防护等六大挑战[19] 行业先锋实践案例 - 华住集团打造7×24小时全能酒店管家,住客提出需要一瓶水后,AI管家可在5秒完成响应并调度机器人完成配送[20] - 绝味食品AI会员营销智能体由人群洞察、智能选品等5个子Agent协同工作,在对比测试中AI组销售业绩是人工组的3.1倍[20] - 邯郸公积金边聊边办数字柜台将退休提取业务办理时间从15分钟缩短至3分钟,提速超过80%[20] - 碧桂园服务构建一问知识库与问答机器人,接入30多个业务系统提供7×24小时自动答疑[20] - 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装配支持智能体通过自然语言快速理解现场提问,显著减少人员查找资料和等待支持时间[20]
Genpact’s new AI-powered suite to help automate repetitive tasks for insurers
ReinsuranceNe.ws· 2025-09-29 13:30
产品发布核心观点 - 公司推出全新Genpact保险政策套件,旨在重塑商业和专业保险的购买流程 [1] 产品定位与技术基础 - 该产品属于公司Service-as-Agentic-Solutions™产品组合的一部分,提供由人工智能驱动的自主工作流 [3] - 解决方案专为商业和专业保险设计,核心技术由Microsoft Azure AI Foundry Models和Azure Analytics Services提供支持 [3] 产品功能与优势 - 解决方案编排并执行核保支持任务,弥合从初始提交到绑定流程之间的差距 [3] - 套件包含四个模块,每个模块均配备专门的AI代理网络,可对数据进行分类、提取和汇总,以增强无接触处理、检测异常并评估风险等级 [5] - 采用该套件的机构有望实现高达90%的无接触提交审批率,从而提升核保能力 [6] - 预计可降低高达50%的成本,并改善营运资金状况 [6] - 能够将现有手动周期缩短75%,从而加快上市速度 [6] 设计理念与客户价值 - 产品设计以为核保人员为中心,使其能专注于提供更快报价、建立更好的经纪人关系以及提高提交至绑定的比率 [4] - 设计内置了可观测性、审计追踪和基于角色的控制功能,为保险商和核保人员提供更好的透明度和洞察力 [5] 行业合作与影响 - 此次发布被视为公司利用微软Azure AI技术栈强大能力的又一AI产品力证,有助于扩大其在行业内的足迹 [7] - 通过结合Azure AI Foundry Agent Service、Azure AI Content Understanding与公司的保险专业知识,该套件将帮助保险商安全地加速周期、改善业务绩效并提升所有相关方的体验 [8]
阿里云发布多项AI创新成果,我国AI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平安证券· 2025-09-29 13:15
行业投资评级 - 计算机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1] 核心观点 - 全球AI大模型领域竞争白热化 推动大模型应用落地普及 并拉动AI算力市场持续高景气[3][22] - 全球AI产业生态合作加深 英伟达与OpenAI达成合作 包括建设10吉瓦AI数据中心计划及最高1000亿美元投资[3][11][12] - 我国AI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阿里云发布Qwen3-Max大语言模型 性能全球领先 并积极推进三年3800亿元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3][7][8] - 国产AI算力芯片迎来发展机遇 阿里巴巴和腾讯2025Q2资本支出合计577.8亿元 同比增长177.5%[3][8][22] 行业要闻及简评 阿里云AI创新成果 - 阿里云在2025云栖大会发布通义大模型7连发 Qwen3-Max大语言模型预训练数据量达36T tokens 总参数超过万亿[7] - Qwen3-Max在SWE-Bench Verified测试中获69.6分 位列全球第一梯队 在Tau2-Bench测试中取得74.8分 超过Claude Opus4和DeepSeek-V3.1[7] - 阿里云宣布三年3800亿元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2032年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将提升10倍[8] - 国产AI算力芯片加速崛起 摩尔线程符合上市条件 DeepSeek-V3.1与国产AI芯片协同加深[8][9] 英伟达与OpenAI合作 - 英伟达和OpenAI合作建设至少10吉瓦AI数据中心 耗电量相当于800万户美国家庭用电量[11] - 10吉瓦相当于400万至500万块GPU 约等于英伟达今年出货总量 是去年的两倍[11] - 英伟达首笔100亿美元投资将在第一个吉瓦数据中心建成时投入 首个阶段预计2026年下半年启用[11] - 合作表明全球AI算力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并推动全球AI产业生态合作加深[12] 重点公司公告 - 超图软件向351名激励对象授予997万份股票期权 行权价格16.38元/股[14] - 苏州科达实施"科达转债"赎回 赎回登记日2025年10月20日 赎回价格101.8575元/张[14] - 创业慧康推出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 涉及标的股票469.82万股 约占股本总额0.30%[14] - 恒为科技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数珩科技75%股份 并募集配套资金[14] 一周行情回顾 - 计算机行业指数本周下跌0.02% 沪深300指数上涨1.07% 计算机跑输1.09个百分点[15] - 年初至今计算机行业指数累计上涨24.95% 沪深300指数累计上涨15.63% 计算机跑赢9.32个百分点[15] - 计算机行业整体P/E(TTM)为58.1倍 本周359只成分股中102只上涨 1只平盘 2只停牌 254只下跌[19] - 涨幅前三位个股:品茗科技涨44.01% 中威电子涨34.63% 中电鑫龙涨29.90%[20] - 跌幅前三位个股:ST创意跌26.21% 华胜天成跌15.46% 同辉信息跌13.86%[20] 投资建议 AI算力领域 - 推荐标的:海光信息、龙芯中科、工业富联、浪潮信息、紫光股份、中科曙光、神州数码、深信服[22] - 建议关注:寒武纪、华勤技术、景嘉微、软通动力、拓维信息[22] AI算法和应用领域 - 强烈推荐:恒生电子、中科创达、盛视科技[22] - 推荐:道通科技、金山办公、同花顺、宇信科技、福昕软件、万兴科技、彩讯股份[22] - 建议关注:鼎捷数智、汉得信息、赛意信息、普联软件、泛微网络、致远互联[22]
Larry Ellison once predicted ‘citizens will be on their best behavior’ amid constant recording. Now his company will pay a key role in social media
Yahoo Finance· 2025-09-29 01:17
A year ago, Oracle cofounder and chairman Larry Ellison described a future where everyone, including law enforcement, will face regular surveillance as daily life is documented seemingly nonstop. At Oracle’s financial analyst meeting last September, he predict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ill help process the vast amounts of footage recorded by cameras placed on everything from car dashboards and front doors to security systems and cops. “We’re going to have supervision,” Ellison said. “Every police office ...
2025中国超融合信创实践指南-亿欧智库
搜狐财经· 2025-09-29 01:13
市场整体情况 - 超融合架构通过整合软件定义存储和软件定义网络来解决传统IT架构运维复杂和总拥有成本高的问题,但面临人才缺乏和技术路线复杂等挑战 [1] - 2020至2029年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达到248亿元,预计2029年将增长至更高水平,H3C、SmartX等企业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1] - 人工智能与超融合结合紧密,NVIDIA GPU等技术助力提升IT效率并推动云原生发展 [1] - 中国超融合整体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7%,政策推动及技术突破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41][43] 应用落地现状 - 政务领域聚焦办公自动化等软件,目标在2027年实现CPU国产化率达70%至80% [1] - 医疗领域的大型三甲医院逐步采用超融合架构承载医院信息系统和影像归档通信系统等,以提升数据处理效率 [1] - 教育领域计划在2027年和2035年分阶段实现IT架构升级,超融合技术助力资源整合 [1] - 2024年1至12月超融合招投标项目总数达2801个,医疗、教育、金融是重点行业,项目数量分别为838个、447个和431个 [47][49] - 金融行业超融合应用从中小企业试点扩展至大型金融机构,覆盖投资交易系统、注册登记系统等核心业务模块 [60][62][63] - 能源领域因央企占比较高成为信创推广排头兵,超融合应用于厂级监控信息系统、智慧电厂等场景,构建安全可控的数字化底座 [64][66][67] 建设方法论 - 超融合信创分阶段推进,2022至2027年从办公自动化逐步扩展至生产制造类系统 [2] - 建设需注重IT规划与业务适配,选择合适的国产CPU、操作系统及数据库,并通过概念验证测试验证性能 [2] - 需强化SM2/SM3/SM4加密等安全措施以满足合规要求 [2] - 国资委79号文件部署了国央企信创改造的具体量化要求和推进时间表,要求2027年前央国企实现100%信创替代 [54][55][58] 供应商及实践 - 浪潮信息、联想、华为等国内厂商提供综合解决方案,而VMware、Nutanix等外企产品灵活性高 [2] - 金融领域方案强调信创合规与资源池化,医疗领域方案注重快速部署与简化运维,例如H3C UIS方案可在30分钟内完成部署 [2] - 华为FusionCube方案提升系统可靠性 [2] - 国产超融合方案以标准化信创硬件为基础,降低不同国产硬件和操作系统的适配门槛,可快速完成全栈环境部署与调试 [58] 未来趋势 - 超融合信创将深化与云厂商合作,加强Kubernetes集成以支持容器化应用 [2] - 智能运维将助力简化管理并提升智能化水平 [2] - 边缘计算与超融合结合以满足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实时处理需求,适配边缘环境的精简型超融合将成为重要方向 [2] - 超融合技术能帮助企业构建国际化生态平台,支持企业出海合规业务发展 [39][40] - 超融合并非信创领域的过渡性方案,而是数智化转型升级进程中的关键支撑,将在智算融合、边端融合等方面发挥优势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