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管
搜索文档
保险资管行业监管趋严 又有两家机构被处罚
中国经营报· 2025-10-18 21:53
中经记者 陈晶晶 北京报道 保险资管行业严监管持续。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披露处罚决定书显示,因未按规定运用保险 公司资金等问题,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平资管")、中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 简称"中再资管")及相关责任人员均受到处罚。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太平资管、中再资管均公告回应此事,表示上述违规投资项目发生在2020 年之前。 太平资管彼时在回应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1年5—7月,原中国银保监会对我司开展风险管理及内 控有效性现场检查,指出我司在2015—2021年存在部分高管人员未经任职资格核准实际履职,向监管部 门报送关联方信息档案不完整,保险资金投资非受托人自主管理信托产品等问题。上述行为均发生在 2021年之前。" 建立更严密的防控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两家,今年以来已有多家保险资管公司受到监管处罚,包括交银保险资产管理 有限公司、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华夏久盈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有保险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根据穿透监管原则,监管结合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全面掌握了保险资 管机构经营情况和投资情况。其中对保险资管公司投 ...
1469只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前三季度“成绩单”出炉
证券日报· 2025-10-15 23:51
本报记者 杨笑寒 重点关注科技板块 Wind资讯数据显示,登记的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中,已有1469只产品披露了今年前三季度收益率。整体来看,前三季度, 1469只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12.63%,收益率中位数为3.93%。收益率最高的产品为大家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管理的"大家资产 长乾国证成长",收益率高达164.85%;收益率最低的产品为华安财保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管理的"华安财保资管安源固收", 收益率为-30.52%。 从产品类型来看,1005只固收类产品中,有933只产品的收益率为正,占比为92.8%,72只产品的收益率为负;1005只产品 的平均收益率为3.60%,收益率中位数为2.54%。 264只权益类产品中,有259只产品取得正收益,占比为98.1%,5只产品的收益率为负;264只权益类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 37.92%,中位数为33.85%。 200只混合类产品中,取得正收益的有193只,占比为96.5%,6只产品的收益率为负,另有1只产品收益率为0;200只混合 类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24.68%,收益率中位数为21.37%。 不难看出,今年前三季度,权益类产品收益率表现较好。对此,天职国际会计 ...
发挥保险资金优势 助力科技创新发展
金融时报· 2025-10-15 10:32
险资特性契合科技创新需求 科创产业发展规律决定其对资金具有长期性、持续性和规模性需求。从技术研发到产品市场化,再 到产业成熟化,科创产业发展周期较长,需要不断投入资金开展技术更新、产品升级等活动,亟须耐心 资本支持。同时,其研发投入、设备采购、技术平台搭建等领域均需一定体量规模的资金支持。 保险资金来源于投保人在长周期内定期缴纳的保费,从流入到流出,中间留存期限较长、规模较 大,是市场上最重要的长期资本力量之一。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突破 33万亿元,正处于成熟稳定的发展阶段,能够为科技创新提供长期资金支持。 支持科技创新是保险资金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国内经济产业结构深刻变革,新 质生产力加速形成,保险资金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投资,深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和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等 重大战略实施,进一步推动科技进步与产业转型,实现了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根 本目标。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与新一轮技术革命的交汇期,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高质 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必由之路。 如何精准投放金融资源,为科技创新 ...
助力构建科技金融新生态 在“耐心”与“精准”中育新机开新局
金融时报· 2025-10-15 10:32
文章核心观点 - 科技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构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路径 [1] - 保险资金需实现从“长期资本”到“耐心资本”再到“有为资本”的能级跃升,以适配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需求 [2] - 保险资管机构通过构建全周期科技投资管理体系,深度参与科技企业成长,以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6][8] 行业背景与发展格局 - 中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加速培育双轮驱动格局加快构建 [1] - 半导体自主可控持续突破、人工智能成果密集涌现、创新药出海步伐提速、“新三样”出口逆势增长 [1] - 中国完备的工业体系与强劲的产业链韧性为技术转化提供了丰沃土壤 [2] 保险资金的角色与转型 - 保险业肩负服务实体经济、维护金融稳定的使命,需通过科技金融实现精准灌溉 [2] - 科技金融核心价值在于双重赋能:通过市场化机制优化资本配置,以及借力金融创新拓宽资本市场服务半径 [2] - 保险资金亟须实现从“长期资本”到“耐心资本”再到“有为资本”的能级跃升,主动适配投融资新范式 [2] 保险资管的投资策略与实践 - 构建以间接股权投资带动直接股权投资、债权融资及投融资双向赋能的多元服务体系 [3] - 一级市场早期阶段注重“投早、投小、投创新”,中后期及并购阶段发挥规模优势支持成熟项目 [3] - 截至今年6月末,中再资产在科技金融领域投资余额近200亿元 [8] - 2021年以来,中再资产新增科创类股权投资项目20个,覆盖专精特新企业230余家 [8] 科技金融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 科创债新政落地3个月以来,发行规模已突破8800亿元,品种日益丰富,增长动能强劲 [4] - 港股市场回暖有效拓宽了部分硬科技企业的退出通道 [4] - 挑战包括科创企业资产规模小、抵质押物不足、无形资产占比高,以及技术转化不确定性、估值锚缺失和退出渠道不足 [4] 核心能力建设与未来布局 - 保险资管机构须锻造核心能力,打造全周期科技投资管理体系 [6] - 具体举措包括深化产业链投研、优化资产配置、强化主动管理、构建协同生态 [6][7] - 中再资产在AI、半导体制造、先进制造等领域股票持仓占比近40% [9] - 公司深度参与科创票据、科创债、科创债ETF及科创REITs等创新工具投资 [9]
AI赋能开启保险资管新时代
金融时报· 2025-10-15 10:32
"人工智能(AI)技术正以'指数级'速度重塑各行各业的底层运行逻辑。"近日,泰康保险集团执行 副总裁、首席投资官兼泰康资产首席执行官段国圣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保险资产 管理行业亟须以更开放和更主动的姿态拥抱人工智能变革,全面深化AI技术在资产管理全价值链中的 应用,以技术赋能提升运营管理效能、夯实风险管控体系、稳定长期利差水平,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由于投研场景的重要性强、复杂度高,投研体系是AI建设的最佳切入点。 据介绍,泰康资产借鉴国际顶级科技公司的前沿实践,在公开市场投资领域探索打造了一个覆盖多 品种、具备全技能、依托完善数字知识治理体系的自有深度研究智能体——TKDR。TKDR整合了海量 高质量的内外部投研数据和泰康资产内部积累多年的投研分析方法论,初步实现了深度赋能投研。 对比传统的投研模式,TKDR显示出了诸多优势。以一个典型的投研分析场景为例,当用户要求分 析某标的公司的投资价值时,人类研究员通常需要开展研究规划、搜集资料、处理信息、撰写报告等工 作。在这个过程中,人类面临诸多困难,包括研究目标发散、信息源多且分散、处理效率低、缺乏成熟 的知识框架和研究方法、小众高价值资料获取 ...
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华泰资产荣获三项保险业投资金牛奖
中国证券报· 2025-10-09 16:31
公司获奖情况 - 华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荣获"金牛保险资管公司奖" [1] - 旗下产品"华泰资产稳利二号资产管理产品"荣获"五年期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奖(固收类)" [1] - 旗下产品"华泰资产-价值严选资产管理产品"荣获"一年期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奖(权益类)" [1] - 自保险业投资金牛奖2021年设立以来,公司已连续五年获奖,累计斩获11座金牛奖奖杯 [1] 公司规模与行业地位 - 国内已开业的保险资管公司达35家,行业整体管理规模持续增长 [2] - 华泰资产于2005年1月成立,是国内首批设立的保险资管公司之一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管理规模达到9460亿元 [2] - 在公司管理的9460亿元资产中,第三方委托资金占比超过90%,是行业第三方管理规模占比最高的公司之一 [3] 业务模式与战略定位 - 公司定位于"中长期资金优秀管理者"与"中长期优质资产提供者" [4] - 业务聚焦于银行保险受托投资、养老金受托管理、项目计划发行三大领域 [4] - 采用"投资+投行"双轮驱动战略 [4] - 2006年6月,公司成为业内首家资产管理产品试点单位 [4] 投资与投研能力 - 公司拥有固收、权益、创新、量化、养老金投资、机构投资、FOF/MOM等专业投资管理团队 [4] - 投行团队涵盖债权计划、资产支持计划、股权投资计划及股权基金团队等 [4] - 组合类资管产品业务涵盖主动股票型、定增类、混合型、债券型、FOF、REITs、港股QDII、货币市场型等 [4] - 2007年7月,公司在业内首家推出资产证券化产品 [5] - 自2013年保债计划注册规模公布以来,公司注册规模排名始终位于行业前列 [5] 养老金投资管理 - 公司是全国首批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机构及首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证券投资管理机构 [7] - 养老金产品线覆盖权益、固收、流动性及成本计价类产品及多种投资策略 [7] - 固定收益类养老金产品包括债券型、混合型、存款型、信托型、债权计划型等 [7] - 权益类养老金产品覆盖股票、定增、量化对冲、指数增强、FOF等不同策略 [7] 创新与未来发展 - 公司已将ESG因素纳入投资决策,并积极布局ESG与泛ESG领域相关产品 [7] - 未来公司将继续紧跟国家战略部署,深化能力建设,服务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8]
保险资管践行“长钱长投”: 优化资产配置结构 拓展投资能力边界
中国证券报· 2025-09-29 08:17
核心观点 - 保险资金需在低利率环境下优化资产配置结构 拓展投资能力边界 完善长期投资生态 践行"长钱长投"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1] 市场环境变化 - 资本市场环境发生积极变化 险资机构信心增强 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债券利率大幅上行 股票市场大幅上涨 [2] - 市场体现三大基本面变化:人工智能科技产业进入快车道 "反内卷"改革预期增强 出口韧性体现中国经济确定性 [2] - 保险机构风险偏好提升 市场环境与过去两年有很大不同 配置思路相应调整 [3] - 政策环境更加友好 监管部门鼓励险资入市 权益类资产可投资比例提升 [3][4] 负债端特征 - 保险产品加权平均负债久期为15年 长期低利率环境下需从利差模式转向"三差平衡"商业模式 [3] 固收类资产配置 - 固收类资产配置策略注重债券久期变化 对冲利率风险同时保持灵活性 [4] - 稳健仍是固收配置主基调 但策略更趋精细 [4] 权益类资产配置 - 多家险资机构增加权益类资产配置 保险资金投资股票比例超过8%较年初有较大提升 [4] - 中意资产增配2%上市权益类资产 计划择机进一步增配 [4] - 华泰资产自去年9月以来看多股市 权益类资产处于高配状态 重点布局新生产力相关行业 [4] 另类投资配置 - 通过另类投资拉长久期 平滑波动 增加收益弹性成为重要方向 [4] - REITs因底层资产运行模式和现金流可预测性在低利率环境下具吸引力 [5] - 可利用利率互换等方式解决资产负债久期错配问题 [5] 投资能力建设 - 需建立从"看信用"到"懂资产"的能力跨越 夯实一级股权等腰部资产管理能力 [6] - 加大量化工具在组合管理和资产配置测算中的应用 [6] - 深化价值投资 加强对新能源 科技 高端制造等新经济领域研究 [6] - 建立标准化研究体系 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升决策效率 [6] - 风险管理从"合规风控"转向"主动型 前瞻性风控" [6] 长期投资生态 - 需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 国有保险公司已开展相关探索 [7] - 可通过股权 债权等多元化方式满足长期资金诉求 [7] - 政策层面需完善考核机制 丰富长期投资模式 优化偿付能力风险因子和会计记账标准 [7]
关于保险资管践行“长钱长投”,业内人士发声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29 00:56
行业核心观点 - 保险资金需在坚守长期投资、绝对收益理念的同时,积极优化资产配置结构,拓展投资能力边界,并呼吁完善长期投资生态,以真正践行"长钱长投"[3] - 深化价值投资,拥抱优质成长,已成为行业共识,需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新质生产力深入研究[9] 市场环境与机构信心 - 资本市场环境发生积极变化,险资机构信心增强,直观体现为债券利率大幅上行和股票市场上涨[4] - 宏观经济基本面变化包括人工智能科技产业进入快车道、"反内卷"预期升温推动改革、以及出口韧性凸显[4] - 政策环境更加友好,对长期投资的机构投资者更加友善,监管鼓励险资入市并提升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6][7] 资产配置策略调整 - 保险机构的风险偏好在提高,是大类资产配置上最重要的变化[5] - 固收资产配置策略更趋精细,注重债券端久期变化以对冲利率风险,并保证灵活性[7] - 权益资产配置增加,行业整体股票投资比例超过8%且较年初有较大提升,中意资产增配2%上市权益类资产并计划进一步增配[7] - 华泰资产自去年以来看多股市并处于高配状态,在去年9月估值低位时加大配置,重点布局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及个股[7] 收益来源多元化与另类投资 - 寻求收益来源多元化,通过另类投资拉长久期、平滑波动、增加收益弹性是重要方向[8] - REITs因底层资产运行模式和现金流可预测性,在低利率环境下具有吸引力[8] - 未来在资产端可发展利率互换等方式,解决资产负债久期错配问题[8] 投资能力建设与风险管理 - 保险公司需建立从"看信用"到"懂资产"的能力跨越,夯实一级股权等腰部资产的管理能力[8] - 需拓展能力圈,加强投研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深入研究新能源、科技、高端制造等新经济领域[9] - 应建立标准化、流程化的研究体系,并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于宏观预测、信用风险预警等,提升决策效率[9] - 风险管理需从"合规风控"转向"主动型、前瞻性风控",并加大量化工具在组合管理和资产配置中的应用[8][9] 商业模式与投资生态 - 保险产品加权平均负债久期为15年,在长期低利率环境下,过去依赖利差的商业模式需转向"三差平衡"的商业模式[6] - 投资理念是资产与负债相匹配,配置思路需随市场环境调整[6] - "长钱长投"需要完善投资生态,包括长周期考核机制,投资方式可包括股权、债权等多元化形式[9]
解析国寿资产硬实力:投研夯实根基,从国家战略寻找投资密码
中国证券报· 2025-09-26 16:49
公司规模与战略定位 - 合并管理资产总规模超过6.5万亿元 服务实体经济规模近4万亿元 [1] - 积极发挥头雁作用 争做资本市场改革的行动派 长期投资者和稳定贡献者 [1] - 通过逆周期和跨周期布局拉长资产久期 稳定投资收益 夯实民生保障硬实力 [1] 中长期资金入市举措 - 联合发起鸿鹄基金 开创保险资金长期稳定投资股票新模式 已连续设立三期 [2] - 基金投资并长期持有治理良好 经营稳健 股息稳定的大盘蓝筹股 减少短期股价波动影响 [2] - 秉持市场化 法治化和长钱长投原则 支持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 [2] 国家战略与重点领域投资 - 发起设立沪发1号股权投资计划和北京科创股权投资计划 以S份额投资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和北京科创基金 [3] - 设立龙溪口航电枢纽债权投资计划和兰沧1号 2号绿色股权投资计划 支持清洁能源建设 [3] - 围绕新质生产力优化资产配置 发挥长期资本优势 赋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2][3] 投资方法论与投研体系 - 形成以"双线配置"为核心的投资方法论 贯穿项目筛选至投后管理全流程 [5] - 建立全市场全覆盖研究团队 执行投研一体模式 研究驱动投资 [4] - 以三大核心池为研究重心 建立基于景气度的行业配置模型 提升判断前瞻性 [4] 科技赋能与数字化转型 - 2018年启动CLIMB平台建设 引入云计算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 覆盖60余个子系统 [7] - 平台日均交易额超过300亿元 服务用户1400余人 日均访问近2万人次 [7] - 应用数字员工和AI技术 合同审查时间从90分钟缩短至10分钟 RPA机器人年节省人力超1万小时 [8] 考核机制与行业贡献 - 建立以长期业绩为核心的激励约束机制 加大长周期业绩考核比重 [6] - 协助编制行业标准 发布保险资管产品数据元 填补行业数据标准空白 [8] - 建成开放式投资管理平台技术框架 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模式变革 [8]
解析国寿资产硬实力: 投研夯实根基 从国家战略寻找投资密码
中国证券报· 2025-09-26 06:18
国有金融企业和中国资本市场大型机构投资者的担当,也在国寿资产独具特色的投资方法论和投资实践 中得以彰显——一方面,为实体经济引入更多源头活水,为资本市场带来更多长期增量资金;另一方 面,通过逆周期和跨周期布局,拉长资产久期,稳定自身投资收益,夯实承托万亿元民生保障的硬实 力。 ● 本报记者薛瑾陈露 中长期资金入市先锋 去年以来,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加速,长钱长投政策体系加快构建。在保险领域,最突出的改革举措之 一,就是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的落地和扩围。 近年来,险资机构日益活跃在资本市场,以长期主义视角,秉承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理念, 积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新质生产力前沿领域排兵布阵。 作为头部险资机构,国寿资产目前合并管理资产总规模已经超过6.5万亿元,服务实体经济规模近4万亿 元,积极发挥头雁作用,争做资本市场改革的行动派、资本市场的长期投资者、稳定资本市场的贡献 者,以及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的引领者。 据了解,国寿资产研究板块以"三大核心池"为重心,细化研究工作规范,形成良性投研互动体系。推进 数智投研工作平台建设,建立基于景气度的重点行业配置模型,增加行业判断前瞻性和准确性。交易板 块加快科技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