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美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10天蒸发百亿,陕西“最强夫妻店”深陷造假漩涡
盐财经· 2025-06-03 18:42
核心观点 - 巨子生物创始人夫妇成为陕西首富,持股市值超450亿元,但公司近期陷入成分造假和舆论风波,市值10天内缩水174亿港元[4][6][7] - 公司主打产品"重组胶原蛋白"被质疑成分不实,明星产品胶原棒被检测出胶原蛋白含量仅为0.0177%,远低于标注的0.1%[13][16] - 公司面临来自竞争对手华熙生物的公开指责,称其通过误导性信息引导市场认知[6][18] - 公司线上直销份额从2019年的16.5%增至2021年的41.5%,2024年净利润达20.62亿元,毛利率高达82%[10][11] 公司发展历程 - 2000年由范代娣夫妇创立,前9年亏损5000万元,曾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10] - 2008年生产基地投入使用,2009年实现重组胶原蛋白量产并创立可丽金品牌,2011年推出可复美品牌[10] - 2019年抓住直播电商红利,与李佳琦等头部主播合作,胶原棒在李佳琦直播间3分钟预订量达50万件[7][10] - 2022年港股上市后业绩快速增长,2024年可复美品牌贡献营收45.42亿元,占总营收82%[11][17] 产品争议事件 - 5月24日被美妆博主郝宇质疑胶原棒成分造假,检测显示重组胶原蛋白含量仅0.0177%,且缺少必需成分甘氨酸[13] - 公司回应称已按行业标准检测,胶原蛋白含量大于0.1%,但未公布第三方检测结果[13][15] - 4月曾被曝面膜含违禁成分表皮生长因子,虽经药监局检查未发现,但仍引发消费者讨论[18] - 胶原棒产品已下架1.0版本,2.0版本仍在销售[7] 行业竞争态势 - 华熙生物公开指责巨子生物与券商结盟,通过贬低透明质酸来抬高重组胶原蛋白[6][18] - 华熙生物2024年净利润暴跌70.59%,市值不足250亿元,而巨子生物净利润增长42%,市值突破730亿港元[19] - 两家公司营销投入巨大:巨子生物2024年营销开支超20亿元,研发1.06亿元;华熙生物营销24.64亿元,研发4.66亿元[21] - 行业专家指出检测方法不统一是争议焦点,目前缺乏权威检测标准[17]
两大医美巨头隔空“喊话”!华熙生物力挺“大嘴博士”,巨子生物深夜回应
北京商报· 2025-06-02 19:02
医美行业成分争议事件 - 华熙生物发布声明支持郝宇博士维护消费者权益,并提及双方共同投资同一家企业 [1] - 华熙生物暗指巨子生物擅长网络水军运营,称"汝求战,便得战" [1][4] - 巨子生物回应称已收到检测机构道歉声明,将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 [1][5] 产品成分检测争议 - 郝宇团队检测显示可复美重组胶原蛋白次抛精华液中重组胶原蛋白添加量仅为0.0177%,未达标注标准 [3] - 华熙生物组织专家评估郝宇提供的资料并进行多方法测试,确认检测报告真实性 [2][3] - 巨子生物启动自检并将产品送多家机构检测,称郝宇使用的HPLC检测法未纳入行业标准 [5] 公司业绩表现 - 巨子生物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64亿元、35.24亿元、55.39亿元,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0.02亿元、14.52亿元、20.62亿元 [6] - 华熙生物2024年营收53.71亿元同比下降11.61%,归属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降70.59% [7] - 巨子生物股价自5月20日历史新高后震荡走低,5月20日-6月2日区间累计跌幅18.07% [6] 行业技术争议 - 华熙生物强调透明质酸相关医美注射类产品三类医疗器械证数量行业最多 [4] - 华熙生物指出全球范围内透明质酸研究证据多于重组胶原蛋白 [4] - 专家表示透明质酸和重组胶原蛋白各有特点,企业应严格标注成分并确保质量 [6] 公司关系披露 - 华熙生物披露其参与的海南海熙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占比32.4%,与郝宇相关公司共同投资上海柳页医创医疗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3]
测不到胶原?医美龙头被质疑造假风波发酵,今日股价一度重挫1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6 22:31
核心观点 - 巨子生物旗下明星产品可复美被质疑重组胶原蛋白含量不达标,引发品牌信誉和技术真实性危机 [1][7][9] - 行业缺乏统一检测标准导致争议持续发酵,可能冲击公司业绩和行业透明度 [12][15][17] - 重组胶原蛋白行业处于高速增长期,多家上市公司积极布局但面临技术和商业化挑战 [19][20][22] 胶原蛋白检测争议 - 第三方检测显示可复美胶原蛋白含量仅0.0177%,低于0.1%的法规备案下限,且未检出标志性氨基酸甘氨酸 [9] - 巨子生物回应称多批次检测含量均超0.1%,质疑检测方法不符合行业标准 [11] - 争议核心在于国内缺乏统一的成品检测标准,不同方法结果差异显著 [12] 市场影响 - 巨子生物股价5月26日下跌4.04%,市值788.19亿港元,相关企业股价均受波及 [4] - 可复美1.0版本产品已从主要电商平台下架,2.0版本上线后销售超10万单 [16] - 争议可能影响"618"大促销售,引发退货潮和渠道商观望情绪 [15] 公司业绩 - 2022-2024年巨子生物营收从23.75亿元增至55.39亿元,净利润从10亿元增至20.62亿元 [16] - 可复美2023-2024年销售收入分别为27.88亿元和45.42亿元,占总营收79%和82% [16] - 被质疑的"胶原棒"产品3年销售超5.15亿支,服务111.25万消费者 [16] 行业现状 - 2022年中国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规模192.4亿元,预计2025年达585.7亿元,2030年2193.8亿元 [20] - 锦波生物2024年营收14.43亿元(同比+84.92%),净利润7.32亿元(同比+144.27%),毛利率92.02% [20] - 丸美生物2024年营收29.7亿元(同比+33.44%),净利润3.42亿元(同比+31.69%),胶原蛋白产品GMV增长96% [21][22] 技术发展 - 巨子生物2006年实现重组胶原蛋白吨级生产突破,目前拥有IV型胶原蛋白专利 [19][17] - 锦波生物实现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规模化生产,覆盖4000家医疗机构 [20] - 丸美生物进入重组胶原蛋白2.0时代,实现纤维结构和羧基化程度与人体相同 [21]
440亿医美新贵范代娣陷争议风暴 巨子生物依赖单品研发费率仅1.9%
长江商报· 2025-05-26 09:08
公司概况 - 巨子生物核心产品为可复美和可丽金,主打重组胶原蛋白技术,2024年营收55.39亿元,同比增长57.17%,归母净利润20.62亿元,同比增长42.06% [7] - 公司2022年登陆港交所,截至2025年5月23日市值821亿港元(约753亿元人民币),创始人范代娣通过家族信托持股56.10%,合计持股财富约440亿元 [4] - 可复美品牌营收占比从2019年30.3%升至2024年82%,可丽金品牌营收占比萎缩至15.2% [7] 技术研发 - 2000年范代娣团队突破基因工程技术,研发出全球首个"重组类人胶原蛋白",获得中国第一项重组胶原蛋白发明专利 [1][3] - 2024年研发投入仅1.07亿元,占营收1.9%,远低于同行华熙生物(7.13%)和锦波生物(4.92%) [7][8] - 核心专利多集中于2005-2013年,新品迭代缓慢,而同行锦波生物已推出重组Ⅲ型胶原蛋白注射剂"薇旖美" [8] 市场争议 - 2025年5月美妆博主质疑可复美产品测不出重组胶原蛋白成分,公司发文严正驳斥 [1][5] - 此前可复美被曝涉嫌添加违禁成分表皮生长因子(EGF),虽经检测澄清但暴露供应链管理问题 [7] - 华熙生物2025年5月发文暗指"重组胶原蛋白概念被资本市场过度炒作",矛头疑似指向巨子生物 [5] 创始人背景 - 范代娣1966年生于陕西,1984年就读西北大学无机化工专业,1994年获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工博士学位 [2] - 放弃上海工作和出国机会,在西北大学40平方米实验室开始医用大分子研究,2001年与丈夫创立巨子生物 [2][3] - 2025年4月履新西北大学副校长,2023年7月辞去公司执行董事职务由女儿严钰博接任 [5][6]
王晔院长受邀出席 Juläine发布会,分享抗衰经验,闪耀国际舞台
财富在线· 2025-05-23 09:50
圣博玛集团与Nordberg Medical合作 - 圣博玛集团与Nordberg Medical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联合举办Juläine PLLA面部填充剂北欧区域发布会,聚焦再生医美领域 [1] - 双方合作始于2017年,以"欧洲本土化研发生产+全球化标准"为核心,融合亚洲临床经验与北欧精准医学理念 [4] - 发布会吸引来自瑞典、挪威、芬兰、冰岛等国的80多位顶尖医美医生参与 [2] 艾维岚产品成就 - 艾维岚是中国首个通过NMPA认证的III类医疗器械级PLLA面部填充剂,2021年上市后成为医美领域现象级产品 [6] - 产品颠覆传统占位填充剂理念,创造"医美再生材料"新品类,引导消费者从"改变外形"转向"自然真我"审美观 [6] - 艾维岚提出"紧上填花""活性再生""紧致金标准"等理念,成为"自然安全抗衰再生"代名词 [6] 国际临床经验分享 - 王晔院长在北欧发布会发表《PLLA在皮肤抗衰中的精准应用策略》专题演讲,分享亚洲临床经验 [8] - 通过临床案例和长期随访数据,论证艾维岚在改善面部松弛、容积分布异常及轮廓模糊等问题中的独特优势 [10] - 艾维岚的微球形态能通过缓释乳酸调控基因信号,营造低炎性组织再生环境,适合"骨肉平衡""皮肉贴合"需求 [12] 全球市场拓展 - 艾维岚带领"再生材料"领域崛起,传统占位填充剂市场份额急剧下滑,重塑医美行业格局 [14] - 产品国际化步伐加速,Juläine新品落地北欧市场,合作网络已覆盖亚洲、欧洲核心医美市场 [15] - 未来将进入东南亚、南美、中东、日本和美国市场,目标实现临床技术标准、理念与审美体系的整体输出 [15]
身家超450亿元!陕西富豪夫妇的“流量”生意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3 08:02
核心观点 - 范代娣夫妇凭借450亿元持股市值成为陕西首富,其家族掌控两家上市公司近千亿市值,构建横跨产学研的商业版图[1] - 巨子生物通过"科学家+企业家"模式实现技术商业化,从实验室研发到直播间销售完成关键跃升[5][9] - 公司经历初创期现金流困境后,通过精准把握流量红利(社交电商、超级主播)实现爆发式增长[6][8] - 上市后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但面临二代接班、单一品牌依赖度高(可复美占比87.04%)、销售费用增速超营收等挑战[12][13] 创始人背景 - 范代娣为中国首位生物化工女博士,2000年带领团队研制出重组胶原蛋白技术并获得国家专利金奖[2] - 严建亚2000年离开体制创业,初期用家庭积蓄补贴公司现金流,2003年二次创业进入军工领域[3] - 夫妻分工明确:范代娣专注技术突破,严建亚负责商业运作和资本布局[3][5] 技术研发 - 核心产品基于重组胶原蛋白技术,获得行业首个发明专利授权,相关项目获科技部创新基金支持[3] - 技术商业化路径:实验室小试→中试→工业化生产(2005年建成千万包产能工厂)[3] - 在胶原蛋白功效性护肤品市场排名第一,医用敷料市占率9%排名第二[9] 商业模式 - 初期通过万色城社交电商积累客户流量,2013-2016年新增网点超8,132家[6] - 建立西安创客村分销体系,2019-2021年贡献营收占比分别为52.2%、49.3%、29.3%[7] - 2019年后转向线上直销,收入占比从16.5%提升至41.5%,2021年双十一可复美13分钟成交破亿[8] 资本运作 - 三角防务2017年净利润增长94%,成为家族首个上市公司[6] - 巨子生物IPO前估值193亿元,获高瓴、CPE源峰等投资,薇娅夫妇持股0.86%[11] - 2022年登陆港股后市值突破900亿港元,年内涨幅近70%[13] 财务表现 - 近3年收入超37亿元,毛利率高达87.2%[11] - 营收从2019年9.57亿元增长至2024年55.38亿元,复合增长率42%[12] - 净利率从60.1%下滑至37.4%,销售费用率从9.8%升至34.25%[13] 治理结构 - 范代娣2023年辞任执行董事,女儿严钰博(95后)接任并任首席产品官[12] - 严建亚胞妹严亚娟任高级副总裁,负责质量控制管理[12] - 上市前已终止66家经销商合作以降低渠道依赖[7]
四川成都冲出一家IPO,靠“童颜针”与爱美客竞争,深创投押注
格隆汇APP· 2025-05-17 16:35
公司概况 - 公司位于四川成都 专注于医美领域 产品包括"童颜针"等注射类填充剂 [1] - 公司与行业龙头爱美客形成直接竞争关系 产品线存在重叠 [1] - 深创投作为重要投资方参与公司融资 显示资本对业务模式的认可 [1] 行业动态 - 医美注射类产品市场持续扩容 童颜针等胶原蛋白刺激剂需求快速增长 [1] - 成都地区医美产业集群效应显现 区域产业链配套逐步完善 [1] 产品技术 - 童颜针核心成分为聚左旋乳酸(PLLA) 通过刺激自体胶原再生实现面部年轻化 [1] - 产品定位中高端消费群体 与爱美客旗下同类产品价格带相近 [1] 资本运作 - 公司已启动IPO进程 具体融资规模未披露 [1] - 深创投等机构注资后 公司估值进入快速上升通道 [1]
爱美客(300896):25Q1高基数下收入同比下降 建议关注国内复苏进度及海外并购进展
新浪财经· 2025-05-06 08:42
财务表现 - 25Q1公司收入6.6亿元,同比下降17.9%,环比24Q4增长1.5个百分点,显示居民消费仍处于恢复阶段 [1] - 25Q1毛利率93.9%,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销售费率、管理费率、研发费率分别提升1.5、0.7、1.7个百分点,经营费率整体增加3.9个百分点 [1] - 25Q1归母净利润4.4亿元,同比下降15.9%,净利率66.9%,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非经常性收益增加(对外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及理财收益1849.6万元,其他收益2171.1万元) [1] 收购进展 - 公司拟收购韩国REGEN 85%股权,对价1.9亿美金(整体股权价值2.24亿美金),获得AestheFill和PowerFill两个上市产品 [2] - 标的公司2024年1-9月收入7223万元,净利润2950万元,韩国第二工厂预计25Q2投产,2026年有望对公司收入和利润构成显著贡献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6年收入分别为33.0亿元/36.0亿元,同比增长9.2%/9.1%,归母净利润20.2亿元/21.8亿元,同比增长3.1%/7.7% [3] - 维持目标价299.47元/股,对应2025/2026年45x/42xPE,基于公司品牌和渠道壁垒优势 [3]
爱美客(300896):25Q1高基数下收入同比下降,建议关注国内复苏进度及海外并购进展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5-05 15: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1因同期高基数收入下滑,居民消费处于逐渐恢复阶段;毛利率相对稳定但费用投入加大;非经常性收益增加对冲不利影响使净利率提升;关注拟收购韩国REGEN产能释放和业绩爬坡,其2026年有望显著贡献收入和利润;预计2025 - 2026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目标价和“优于大市”评级,建议关注国内复苏进度及海外并购进展 [3][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现价173元(2025年04月30日收盘价),目标价299.47元,市值523.5亿元/72.1亿美元,日交易额(3个月均值)9388万美元,发行股票数目3.0259亿,自由流通股占比58%,1年股价最高最低值为282.72 - 134.05元 [2] - 1个月、3个月、12个月绝对值分别为 - 1.9%、4.0%、 - 18.8%(绝对值美元为 - 1.9%、4.0%、 - 19.0%),相对MSCI China为4.1%、 - 4.5%、 - 41.0% [2] 财务数据 - 2024 - 2027年预计收入分别为30.26亿、33.04亿、36.03亿、39.27亿元,同比增长5%、9%、9%、9%;净利润分别为19.58亿、20.18亿、21.71亿、23.59亿元,同比增长5%、3%、8%、9%;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6.47元、6.67元、7.17元、7.80元;毛利率分别为94.6%、94.6%、93.6%、93.2%;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5.1%、20.6%、18.1%、16.4%;市盈率分别为27、26、24、22 [2] - 25Q1收入6.6亿元( - 17.9%),环比24Q4的6.5亿元小幅增长1.5个百分点;毛利率93.9%( - 0.7pp),销售、管理、研发费率分别为9.9%( + 1.5pp)、4.7%( + 0.7pp)、8.8%( + 1.7pp),经营费率整体增加3.9个百分点 [3] - 25Q1归母净利润4.4亿元( - 15.9%),净利率66.9%( + 1.6pp),主要因对外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及理财收益增至1849.6万元(去年同期亏损971.4万元),其他收益(政府补贴为主)达2171.1万元(去年同期329.2万元) [4] 收购情况 - 2025年3月10日拟收购韩国REGEN 85%股权,对价1.9亿美金(整体股权价值2.24亿美金),获AestheFill与PowerFill两个上市产品;2024年1 - 9月标的公司收入7223万元,净利润2950万元;韩国第二工厂预计25Q2投产 [4] 可比公司估值 | Ticker | 公司名 | 市值(亿元)20250504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5E PEG | 2026E PEG | | --- | --- | --- | --- | --- | --- | --- | --- | | 688363.SH | 华熙生物 | 235 | 141 | 48 | 37 | 0.27 | 1.28 | | 300595.SZ | 欧普康视 | 131 | 30 | 20 | 18 | 1.33 | 1.36 | | 688050.SH | 爱博医疗 | 149 | 44 | 31 | 24 | 1.31 | 0.87 | | Average | | | | 33 | 26 | 0.97 | 1.17 | [8] 财务报表分析和预测 - 涵盖2024 - 2027年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主要财务指标预测,包括每股指标、价值评估、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率等指标 [9] ESG评价 - 环境方面有良好清洁能源运营;社会方面有良好劳动管理、健康安全、人力资本发展和供应链劳动标准;治理方面有良好政府结构 [18][19][20]
近万元一针的“高潮针”是“擦边球”还是“智商税”?
新浪财经· 2025-04-27 17:36
文章核心观点 “高潮针”在社媒平台走红,但产品宣传用途与获批用途严重不符,存在打“擦边球”行为,超适应症使用风险重重,还带动了A股相关概念股股价上涨 [1][6][7] 产品情况 - “高潮针”是高浓度血小板血浆治疗技术(PRP)在医美领域的再包装,通过提取患者自体全血经梯度离心、分离得到血小板浓缩物,利用生长因子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1] - 市场上知名度最高的“高潮针”为远想生物旗下品牌丽芙莎,官方定价一针9800元起,三个疗程费用19800元起,宣传强调拥有国家药监局批文 [2] - 丽芙莎获批适用范围为从人体自体血样中制备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用于骨折手术的辅助治疗,不能用于静脉注射 [5] - 该产品所属管理类别为被严格监管的第三类医疗器械,第三类医疗器械风险等级最高,实行严格的产品注册制度 [6] - 不少其他厂商类似产品获批适用范围均为骨科辅助,除骨科之外的用途均为超适应症使用 [6] 市场反应 - 医美业内人士称“高潮针”是“智商税”,前几年推广不温不火,今年突然火爆 [7] - 4月25 - 27日,天原股份、德美化工、芭薇股份等相关概念股股价涨超9%,天原股份、德美化工盘中股价一度涨停 [7] 相关公司 - 天原股份、德美化工通过参股佛山德盛天林股权投资合伙企业,间接持有远想生物股权,远想生物旗下有丽芙莎品牌推出“高潮针”产品 [9] - 芭薇股份未直接生产“高潮针”,通过为远想生物提供化妆品研发和生产服务,间接参与相关产业链 [9] - 远想生物创立于2008年,是专注再生医美的公司,旗下4大核心品牌为“伊肤泉、瑞恩诗、凝光E.R.T和丽芙莎”,但官网产品介绍未列丽芙莎 [9] - 2022年10月曾发生“高潮针”炒作事件,背后公司为远想生物,当时宣传商标“高潮针”未审批通过,目前仍未审批通过 [9] 法规提醒 - 山东省民营整形美容协会曾提醒,超适用范围但未说明情况涉嫌欺诈,应三倍赔偿,若患者受到伤害,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