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estheFill
icon
搜索文档
爱美客:公司收购的韩国REGEN公司目前的产品主要为AestheFill与PowerFill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8 15:57
爱美客(300896.SZ)11月18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收购的韩国REGEN公 司目前的产品主要为AestheFill与PowerFill,该两款产品均为Ⅲ类医疗器械,客户群体为具备医疗器械 使用资质的正规医疗机构。韩国REGEN公司按照计划正常开展生产、销售活动。感谢您的关注。 (记者 曾健辉)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不是收购了一家境外的公司吗? 怎么会没有境外公司 的营销信息呢? ...
爱美客(300896):爱美客2025年三季报点评:外延提供增量,内生持续承压
长江证券· 2025-11-18 07:30
投资评级 - 报告对爱美客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8]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当前处于内生增长承压阶段,但外延并购(如韩国REGEN公司)为未来增长提供了新动力,有望强化其在全球医美产业链的参与度 [11]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1.27%,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4.61%,业绩阶段性承压,但收入降幅环比收窄,外延并购开始贡献增量 [2][6][11] 财务业绩总结 -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实现营业收入5.66亿元,同比下降21.27%;实现归母净利润3.04亿元,同比下降34.61%;扣非归母净利润2.55亿元,同比下降42.37% [2][6] - **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趋势**:单季度收入降幅呈现收窄态势,Q1、Q2、Q3降幅分别为17.9%、25.11%和21.27% [11] - **单季度盈利能力**:第三季度毛利率为93.2%,同比收窄1.4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为15.4%,同比提升6.4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8.8%,同比提升5.5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率为53.7%,同比收窄11个百分点 [11] - **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4.92元、5.62元和6.20元 [11] 业务运营与增长动力 - **外延并购贡献**:自2025年二季度起,合并韩国REGEN公司是第三季度收入降幅收窄的重要因素之一 [11] - **产品协同效应**:REGEN公司的核心产品AestheFill与公司已上市产品濡白天使形成协同,补充再生品类产品矩阵,与嗨体等产品组合可为求美者提供更多元的解决方案 [11] - **国际化布局**:并购REGEN公司有望强化公司在全球医美产业链的参与度,为未来业绩持续增长注入动力 [11]
业绩亮红灯、面临多重退市风险 *ST苏吴能否挺过“多事之秋”
新京报· 2025-11-04 17:13
公司近期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滑63.93%至1.48亿元,归母净利润约为-4305.02万元,同比大幅减少308.72% [2]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滑38.85%至7.84亿元,归母净利润大幅减少294.03%至-8746.8万元 [4][5] - 利润总额前三季度同比下滑250.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滑455.34% [4] 业务板块分析 - 医药商业业务及医美生科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较大,是导致第三季度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 [2] - 2025年1-9月医药业务累计主营业务收入4.68亿元,同比下降55.79%,主营业务毛利2.5亿元,同比下滑35.22% [5] - 2025年1-9月医美生科业务累计主营业务收入3.04亿元,同比增长52.78%,主营业务毛利同比增长52.45%至2.49亿元 [5] AestheFill产品代理权争议 - 公司目前无法正常继续销售AestheFill产品,因其控股孙公司达透医疗与产品方Regen公司存在独家代理权仲裁案 [2][5] - AestheFill是国内首款进口“童颜针”,2024年帮助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7048.35万元,成功扭亏为盈 [6] - 2025年第一季度,AestheFill产品销售收入为1.13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35.55% [6] - Regen公司于2025年7月向达透医疗送达《解约函》,达透医疗已提起仲裁,截至报告披露日最终仲裁结果尚未确定 [5][6] 历史财务问题与退市风险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其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中虚增营业收入合计约17.71亿元 [7][8] - 具体虚增情况为:2020年虚增营收4.95亿元(占当期26.46%),2021年虚增4.69亿元(占26.39%),2022年虚增4.31亿元(占21.26%),2023年虚增3.77亿元(占16.82%) [8] - 公司股票自2025年7月14日起被叠加实施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风险警示,截至10月31日已累计发布16次相关风险提示公告 [8] - 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同时面临财务类退市和面值退市等多重风险 [9]
「医美茅台」市值蒸发千亿,中产女性不买单了?
36氪· 2025-11-03 17:3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为5.65亿元,同比下滑21.27%,归母净利润为3.04亿元,同比下滑34.61% [2] - 2025年1月至9月累计营收为18.65亿元,同比下滑21.49%,累计归母净利润为10.9亿元,同比下滑31.05% [2] - 公司股价在财报公布当日一度下跌3.97%,当前市值约为485亿元,较2021年巅峰时期的1800亿市值缩水约1315亿元,累计跌幅达73% [2] - 净利润增速从2021年一季度的峰值292%转为2025年第三季度的大跌34% [3][5] 核心产品分析 - 公司两大核心产品为溶液类注射剂"嗨体"与凝胶类填充剂"濡白天使" [4] - 2025年上半年,以"嗨体"为代表的溶液类注射产品收入为7.44亿元,同比下滑23.79%,毛利率为93.15% [6][8] - 2025年上半年,以"濡白天使"为代表的凝胶类注射产品收入为4.93亿元,同比下滑23.99%,毛利率为97.75% [6][8] - 尽管核心产品毛利率仍超过90%,但收入下滑明显,毛利率出现轻微回落 [9] 费用与成本结构 - 2025年1月至9月销售费用为2.31亿元,相较于上年同期有所上涨 [9][10] - 同期管理费用为1.19亿元,研发费用为2.37亿元,均呈现上涨趋势 [9][10] 市场竞争与挑战 - "嗨体"的稀缺性优势被削弱,华熙生物的"润致·格格"于2024年7月获批,成为国内第二款同类产品 [13] - "濡白天使"面临激烈竞争,直接竞品包括华东医药的少女针、长春圣博玛的艾维岚等 [13] - 行业技术路径出现替代威胁,重组胶原蛋白技术(如锦波生物、巨子生物)对以玻尿酸为核心的公司构成压力 [14] - 社交媒体及投诉平台存在对产品效果持久性及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消费者反馈 [14] 战略转型与潜在风险 - 公司于2025年斥资1.90亿美元收购韩国REGEN公司85%股权,旨在获取其"再生材料"技术和全球化销售网络 [16][17] - 此次收购导致公司商誉从2024年底的2.78亿元暴增至2025年9月底的16.5亿元,涨幅达493.44% [18] - 收购后公司卷入法律纠纷,REGEN公司单方面解除与达透医疗的经销协议,后者提起仲裁并索赔高达16亿元 [19] - 公司正处关键转型节点,原有产品的牌照红利和稀缺性消退,新增长引擎尚未完全成型 [7][20]
“医美茅台”市值蒸发千亿,中产女性不买单了?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1-03 11:5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为5.65亿元,同比下滑21.27%,归母净利润为3.04亿元,同比下滑34.61% [2] - 2025年1月至9月累计营收为18.65亿元,同比下滑21.49%,累计归母净利润为10.9亿元,同比下滑31.05% [2] - 2025年半年报显示,溶液类注射产品收入为7.44亿元,同比下滑23.79%,凝胶类注射产品收入为4.93亿元,同比下滑23.99% [8] - 尽管核心产品仍维持高毛利率(溶液类93.15%,凝胶类97.75%),但毛利率同比出现轻微回落(分别下降0.83和0.23个百分点)[9] 资本市场反应 - 财报公布当日(10月29日),公司股价一度下探至157.05元/股,跌幅达3.97%,最终收于160.32元,下跌1.97% [2] - 当前市值约为485亿元,与2021年巅峰时期的1800亿市值相比,大幅缩水约1315亿元,累计跌幅高达73% [2] - 截至报告时,公司总市值为476.79亿元,流通市值为328.68亿元,股息率(TTM)为3.17% [3] 历史增长与当前挑战 - 公司自2016年至2024年营收从1.41亿元跃升至30亿元,累计增长约2000%,净利润从5338万元增至19.56亿元,增幅高达3564% [7] - 2021年一季度净利润最高曾实现292%的爆发式增长,但近两年业绩增速明显减缓,2025年每季度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均下滑 [7] - 2025年1-9月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研发费用同比上涨,分别为2.31亿元、1.19亿元和2.37亿元 [10] 核心产品竞争格局 - 核心产品“嗨体”作为国内首款且唯一获批用于颈部皱纹修复的Ⅲ类医疗器械的身份优势已被打破,华熙生物的“润致·格格”于2024年7月获批上市 [11] - 另一核心产品“濡白天使”面临华东医药的少女针、长春圣博岚的艾维岚等同类产品的直接竞争 [11] - 行业技术路径出现替代威胁,重组胶原蛋白技术(如锦波生物、巨子生物)正蚕食玻尿酸市场份额 [13] 战略举措与潜在风险 - 公司收购韩国REGEN公司以获取其“再生材料”技术和产品,商誉从2024年底的2.78亿元暴增至2025年9月底的16.5亿元,涨幅达493.44% [14] - 收购后公司与REGEN原经销商达透医疗陷入法律纠纷,对方已提起仲裁并索赔高达16亿元,为收购整合效果与未来收益带来不确定性 [15] - 公司尝试将医美领域积累延伸至护肤市场,推出“嗨体护肤”等品牌,但市场反馈褒贬不一,有消费者投诉使用后出现红敏痛等反应 [13]
每周股票复盘:*ST苏吴(600200)股价0.96元逼近面值退市
搜狐财经· 2025-11-02 08:41
股价表现与市值 - 截至2025年10月31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于0.99元,较上周下跌6.6%,当周最高价为1.04元,最低价为0.91元 [1] - 公司当前最新总市值为7.04亿元,在化学制药板块151家公司中排名最后,在两市A股5163家公司中排名第5161位 [1] - 公司股票收盘价持续低于1元,若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可能被终止上市且不进入退市整理期 [2][4]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6.74万户,较同年6月30日减少1369户,减幅为1.99% [1][3] - 户均持股数量由1.04万股增至1.05万股,户均持股市值为1.0万元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主营收入为7.84亿元,同比下降38.85%,归母净利润为-8746.8万元,同比下降294.03% [1][3]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为1.48亿元,同比下降63.93%,单季归母净利润为-4305.02万元,同比下降308.72% [1] - 公司负债率为51.63%,毛利率为64.54%,财务费用为4822.6万元 [1] 业务分部经营数据 - 2025年1-9月,公司医美生科业务收入为3.04亿元,同比增长52.78%,毛利为2.49亿元,同比增长52.45% [3] - 同期医药业务收入为4.68亿元,同比下降55.79%,毛利为2.50亿元,同比下降35.22% [3] - 医药工业收入为3.45亿元,同比下降25.82%,毛利率为68.61%,下降5.79个百分点 [4] 研发投入与政府补助 - 2025年1-9月公司研发投入为4315.86万元,其中费用化3409.98万元,资本化905.88万元 [4] - 期间公司收到政府补助528.43万元 [4] 重大风险与监管问题 - 公司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认定2020-2023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虚增营收、利润,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2][3] - 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也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控股股东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余额达16.93亿元 [2] - 控股孙公司达透医疗合作产品AestheFill因对方违约已提起仲裁,目前无法正常销售 [2] - 控股股东所持有的1.23亿股股份全部处于质押、司法冻结或轮候冻结状态 [2]
600200,多重退市警报拉响
第一财经· 2025-11-01 22:13
退市风险 - 公司面临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和面值退市双重风险 [2][5] - 证监会认定公司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3][5] - 公司股价报0.99元 若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将面临终止上市 年内股价下跌89% [2][5] 财务造假与资金占用 - 2020年至2023年公司虚增营业收入 分别虚增4.95亿元、4.69亿元、4.31亿元、3.77亿元 占当期营收比例最高达26.46% [3] - 同期虚增利润总额 分别虚增1458.27万元、2027.12万元、1992.42万元、2121.94万元 占当期利润总额比例最高达51.65% [3] - 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从2020年末的1.27亿元激增至2023年末的16.93亿元 占净资产比例从6.88%飙升至96.09% [4] 经营业绩恶化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7.84亿元 同比减少38.85% 归母净利润亏损8746.8万元 [2][6] - 第三季度营收1.48亿元 同比环比分别下滑63.93%和53.7% 归母净利润亏损4305.02万元 同比环比分别大幅下滑308.72%和284.74% [6] - 截至三季度末未分配利润累计亏损5.05亿元 为上市至今最高亏损金额 [2][6] 业务表现 - 前三季度医药业务收入4.68亿元 同比减少55.79% 该业务毛利2.5亿元 同比减少36.22% [7] - 医美生科业务营收3.03亿元 同比增长52.78% [7] - 核心医美产品AestheFill独家代理权被终止 2025年一季度该产品销售收入1.13亿元 占公司营收35.55% [7] 公司治理问题 - 2018年至2023年年报未如实披露实际控制人 钱群山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行为但披露为钱群英 [3] - 控股股东所持1.23亿股股份已全部冻结 占公司总股本17.24% [5]
600200,多重退市警报拉响
第一财经· 2025-11-01 22:04
核心观点 - 公司面临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和面值退市的多重风险,经营能力严重恶化,主营业务几乎停滞,退市进入读秒阶段 [3][4][7] 多重退市风险 - 公司因重大违法面临强制退市风险,涉及未如实披露实际控制人、连续四年财务造假以及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等三项违法事实 [5][6] - 财务造假方面,2020年至2023年分别虚增营业收入4.95亿元、4.69亿元、4.31亿元、3.77亿元,占当期披露营收比例分别为26.46%、26.39%、21.26%、16.82%;分别虚增利润总额1458.27万元、2027.12万元、1992.42万元、2121.94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比例分别为2.89%、51.65%、26.42%、29.81% [6] - 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从2020年末的1.27亿元激增至2023年末的16.93亿元,占净资产比例从6.88%飙升至96.09%,公司净资产几乎被完全占用 [6] - 公司同时面临面值退市风险,股价年内下跌89%,最新报0.99元,若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将被终止上市 [3][7] - 控股股东所持有的1.23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17.24%)已全部处于冻结状态,基本丧失融资能力 [7] 经营与财务状况恶化 -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4亿元,同比减少38.85%,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8746.8万元 [3][9]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1.48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下滑63.93%、53.7%,归母净利润亏损4305.02万元,同比环比分别大幅下滑308.72%、284.74% [9] -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未分配利润累计亏损达5.05亿元,为上市以来最高亏损金额 [3][9] - 核心医药业务前三季度主营业务收入4.68亿元,同比减少55.79%,毛利2.5亿元,同比减少36.22% [9] 医美业务转型失败风险 - 曾被寄予厚望的医美生科业务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03亿元,同比增长52.78% [9] - 但公司核心医美产品AestheFill的独家代理权于今年7月被授权方终止,公司已提起仲裁 [10][11] - 2025年一季度AestheFill销售收入为1.13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35.55%,毛利9243.51万元,占上市公司毛利45.77%,若独家代理协议最终解除,公司医美板块下半年营收及利润将大幅减少 [11] 投资者影响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达6.74万名,退市风险已迫在眉睫 [11]
*ST苏吴前三季再亏近九千万,多重退市警报拉响
第一财经· 2025-11-01 21:02
退市风险状况 - 公司面临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和面值退市双重风险 [1][3] - 公司股价年内下跌89%至0.99元,存在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而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1][3] - 控股股东所持1.23亿股(占总股本17.24%)已全部被冻结 [3] 财务造假与资金占用 - 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分别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的26.46%、26.39%、21.26%、16.82% [2] - 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虚增利润总额,分别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2.89%、51.65%、26.42%、29.81% [2] - 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从2020年末的1.27亿元激增至2023年末的16.93亿元,占净资产比例从6.88%飙升至96.09% [3] 经营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7.84亿元,同比减少38.85%,归母净利润亏损8746.8万元 [1][4] - 第三季度营收1.48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下滑63.93%、53.7%,归母净利润亏损4305.02万元,同比环比分别大幅下滑308.72%、284.74% [5] -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未分配利润累计亏损达5.05亿元,为上市以来最高 [1][5] 主营业务分析 - 前三季度医药业务主营业务收入4.68亿元,同比减少55.79%,业务毛利2.5亿元,同比减少36.22% [5] - 前三季度医美生科业务营收3.03亿元,同比增长52.78% [5] - 核心医美产品AestheFill的独家代理权于今年7月被终止,该产品2025年一季度销售收入为1.13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35.55% [5][6] 公司治理问题 - 2018年至2023年年报未如实披露实际控制人,实际控制人为钱群山但披露为钱群英 [2] - 证监会已认定公司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并于2025年7月14日被叠加实施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风险警示 [2][3]
爱美客(300896):环比25Q2营收利润端均有改善 新品加紧布局中
新浪财经· 2025-10-30 20:44
业绩表现 - 25Q3业绩符合市场预期,环比25Q2有所改善 [1] - 25Q1-3公司营收18.65亿元,同比下降21.49% [1] - 25Q1-3归母净利润10.93亿元,同比下降31.05% [1] - 25Q1-3扣非净利润9.76亿元,同比下降36.20% [1] - 25Q3单季度营收5.66亿元,同比下降21.27% [1] - 25Q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04亿元,同比下降34.61% [1] - 25Q3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55亿元,同比下降42.37% [1] 盈利能力 - 25Q3单季度毛利率为93.19%,同比下降1.36个百分点 [1] - 25Q3单季度净利率为55.88%,同比下降8.66个百分点 [1] - 盈利能力下行受销售费用率大幅提升等因素影响 [1] - 25Q3销售费用率为15.38%,同比上升6.39个百分点 [1] - 25Q3管理费用率为8.82%,同比上升5.52个百分点 [1] - 25Q3研发费用率为14.30%,同比上升5.71个百分点 [1] 业务拓展与并购 - 全资子公司诺博特获批米诺地尔搽剂注册证书,布局毛发健康领域 [2] - 米诺地尔是治疗雄激素性脱发、斑秃的一线外用药物,拥有2%和5%双规格 [2] - 控股子公司爱美客国际以1.90亿美元收购韩国REGEN公司85%股权 [2] - REGEN核心产品AestheFill(面部填充)与PowerFill(身体填充)已在35/23个国家和地区获批 [2] - 收购与公司现有濡白天使形成再生品类协同 [2] 研发与产品管线 - 颏部填充产品"嗗科拉"于5月上市,丰富面部塑形场景 [2] - 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处于注册申报阶段 [2] -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去氧胆酸注射液等产品已进入临床试验 [2] - 第二代埋植线、透明质酸酶等产品在研推进中 [2] 公司前景与预测 - 公司深耕国内医美药械市场,拿证壁垒较强,核心产品矩阵稳固 [3] - 研发与国际化并购驱动公司有望重回增长 [3] - 短期业绩波动未改变行业地位,后续新品放量与REGEN协同效应值得期待 [3] - 下调2025-2027年营收预测至25.3亿元、29.1亿元、35.1亿元 [3]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4.6亿元、17.4亿元、21.8亿元 [3] -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33倍、28倍、22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