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艾塑菲
icon
搜索文档
2家上市公司的“童颜针”争夺战再升级
华尔街见闻· 2025-09-15 17:16
仲裁与销售限制 - REGEN Biotech被禁止在中国内地自行销售AestheFill产品直至仲裁裁决 并需继续向达透医疗供货[1] - 紧急仲裁决定为程序性临时措施 非强制执行结果 实际履行存在不确定性[2] - REGEN仍可能在内地自行销售AestheFill 因决定书属自愿履行性质[2] 产品销售与市场状况 - AestheFill已停售两个月 国内出现缺货现象 下游医美机构无货可拿[2] - 产品更名为"臻爱塑菲"上市 爱美客已向合作机构安排供货[2] - 北京地区仅2家机构使用新名称"臻爱塑菲" 多数机构仍沿用旧称"艾塑菲"[2][3] 品牌与价格体系 - 美团医美平台以"艾塑菲"作为AestheFill的中文名称[3] - 价格体系混乱:"艾塑菲"(200mg)最低8700元/支 "臻爱塑菲"(200mg)单价约2.1万元/支[3] - 爱美客需推进销售正常化并维持价格稳定[3] 医美机构示例 - 北京叶子整形美容医院为具备医疗资质的四星级机构 距离朝阳大悦城7.2公里[7] - 该院拥有16年执业历史 7名医师团队 获2500人收藏且入选2025北极星医美榜[7]
医美“爱马仕”,两万一针
投中网· 2025-09-02 14:33
医美再生注射剂市场概况 - 中国大陆医美再生注射剂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达到115.2亿元,童颜针(PLLA成分)为主力产品[6] - 抗衰类需求占比高达84%,成为医美市场核心增长动力[7][12] - 行业呈现消费升级与周期调整叠加态势,上游药企与渠道平台纷纷入场布局[7] 童颜针产品特性与市场定位 - 童颜针(聚左乳酸注射剂)通过刺激胶原蛋白再生实现长效抗衰,效果延迟1-3个月显现,与传统玻尿酸填充形成差异化[10][13] - 官方指导价约1.8万元,实际价格区间5000-20000元,受仿制品和医生技术水平影响[10] - 主要客群为30-40岁女性,但20多岁年轻群体及男性需求快速上升,男性更关注下颌缘轮廓塑形[11] 市场竞争格局与品牌动态 - 中国市场已批准7款童颜针产品,其中国产艾维岚(长春圣博玛)和濡白天使(爱美客)于2021年首批获批,进口产品艾塑菲和塑妍萃(高德美)于2024年进入[15][16] - 77%机构认为欧美品牌仍是微整营收主力,但国产品牌凭借价格优势和快速上新蚕食韩系市场份额[16] - 头部企业通过收购布局国际化,如爱美客以85%股权控股韩国REGEN(艾塑菲产品方)[22] 渠道变革与价格竞争 - 新氧、京东健康、美团等平台通过低价策略切入市场:新氧推出5999元水光针(仅为艾维岚均价1/3),京东自营医美产品定价压至千元以下[18] - 出境医美需求升温,2025年计划出境比例提升,主要目的地为韩国、港澳和日本,但复购率偏低[17] - 私人诊所因个性化方案更受青睐,公立医院供给有限(如上海九院未引入童颜针)[18] 企业财务表现与战略调整 - 爱美客2025年上半年营收12.99亿元(同比降21.59%),净利润7.89亿元(同比降29.57%),核心产品溶液类和凝胶类注射收入均下滑约24%[21] - 华东医药医美板块收入11.12亿元(同比降约10%),但二季度环比回升超10%,主推产品伊妍仕(PCL材料)合作医院超1000家[23] - 华熙生物二季度净利润逆势增20.89%至1.19亿元,医药级透明质酸毛利率维持85%-90%;锦波生物上半年营收8.59亿元(同比增42.43%),核心为人源化胶原蛋白产品[24] 行业趋势与挑战 - 再生针剂具备高客单价和高利润空间,有望成为新增长引擎,但行业面临价格体系洗牌和代理权纠纷(如爱美客与江苏吴中艾塑菲代理权争议)[19][22] - 产品效果延迟导致消费者体验分化,部分消费者期待即时效果而失望[13] - 研发投入加大,爱美客研发费用率升至12.05%(同比增4.46个百分点)[21]
童颜针纠纷持续中报业绩承压,风波中的爱美客回应了
搜狐财经· 2025-08-22 15:05
核心法律纠纷 - 爱美客控股子公司REGEN于2025年7月18日宣布解除与达透医疗的艾塑菲产品独家经销协议,并撤销其中国大陆地区独家经销商授权 [2] - 达透医疗于2025年8月7日提起仲裁申请,要求确认独家代理权协议有效至2032年8月28日,并继续履行供应义务,否则索赔16亿元人民币及法律费用 [2] - 仲裁尚未开庭审理,对公司本期或期后利润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但公司称未对核心业务造成重大影响 [3] 公司经营表现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5.4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33%,较2023年增速(营收增47.99%,净利润增47.08%)大幅回落 [5] - 2024年溶液类注射产品收入增4.40%,凝胶类注射产品收入增5.01%,较2023年增速(29.22%和81.43%)显著放缓,溶液类毛利率减少0.72个百分点 [5]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2.99亿元同比下降21.59%,归母净利润7.89亿元同比下降29.57% [5] - 2025年上半年溶液类注射产品收入降23.79%,凝胶类注射产品收入降23.99%,毛利率分别减少0.83和0.23个百分点 [5] 产品与战略布局 - 核心产品包括"逸美""嗨体""濡白天使"等Ⅲ类医疗器械,应用于医美注射、填充和治疗领域 [5] - REGEN公司(含艾塑菲产品)于2025年上半年纳入合并报表,但业绩贡献尚待观察 [6] - 公司正拓展医疗美容、代谢疾病、大外科领域,加速研发肉毒素、减重减脂、胶原蛋白等新产品 [6] - 童颜针市场竞争激烈,竞品包括长春圣博玛的艾维岚、高德美的塑妍萃等 [6] 产品技术优势 - 艾塑菲采用REGEN独有的多孔性微球结构专利,可诱导胶原蛋白再生,具有均匀分布和复溶技术优势 [7] - 与竞品相比,艾塑菲在技术路径、适应症及市场定位存在差异化,安全性和效果经全球验证 [7]
核心产品失速 爱美客遇上市来最强考验
北京商报· 2025-08-20 00:16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99亿元,同比下降21.59%,归母净利润7.89亿元,同比下滑29.57%,扣非净利润跌幅达33.7% [1]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30.26亿元,同比增长5.45%,归母净利润19.58亿元,同比增长5.33%,增速降至个位数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63亿元,同比下降17.9%,归母净利润4.44亿元,同比下降15.87%,半年报降幅进一步扩大 [3] 核心业务 - 溶液类注射产品上半年营收7.44亿元,同比下降23.79%,凝胶类注射产品营收4.93亿元,同比下降23.99% [1][3] - 溶液类核心产品"嗨体"面临华熙生物"润致格格"竞争,颈纹治疗领域垄断地位被打破 [4] - 凝胶类核心产品"濡白天使"面临华东医药少女针、圣博玛艾维岚等竞品挤压,再生针剂赛道价格战风险加剧 [4][5] 研发与并购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57亿元,同比增长24.47%,占营收12.05%,完成专利申请22件 [6] - 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已提交注册申报,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新产品"嗗科拉"5月上市 [6] - 2025年3月以1.9亿美元收购韩国REGEN公司85%股权,新增商誉13.16亿元,REGEN公司2024年前9个月营收仅7223.11万元 [6][7] 代理权纠纷 - REGEN公司单方面解除江苏吴中孙公司达透医疗的独家经销权,涉及赔偿金额16亿元,仲裁结果未定 [8] - 江苏吴中2024年凭借艾塑菲扭亏为盈,该产品占其营收20.42%,2025年一季度占比升至35.55% [9] - REGEN公司艾塑菲产品在中国大陆更名为"臻爱塑菲",已开始销售但仲裁未结束 [8][9]
核心产品失速、代理权纠纷,爱美客半年报首现营收净利双降
北京商报· 2025-08-19 20:5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99亿元,同比下降21.59% [1][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9亿元,同比下滑29.57% [1][2][3] - 扣非净利润跌幅达33.7% [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55亿元,同比下降43.06% [2] - 基本每股收益2.62元/股,同比下降29.57% [2] 核心业务表现 - 溶液类注射产品营收7.44亿元,同比下降23.79% [1][3] - 凝胶类注射产品营收4.93亿元,同比下降23.99% [1][3] - 明星产品"嗨体"面临华熙生物竞品"润致格格"的直接竞争 [5] - "濡白天使"面临华东医药少女针、圣博玛艾维岚等再生针剂竞品挤压 [5] 行业竞争环境 - 非手术类医美项目增速放缓,轻医美度过野蛮生长期 [5] - 消费者决策周期变长叠加政策压力加剧行业挑战 [5] - 再生针剂赛道内卷严重,价格战风险上升 [5] 战略应对措施 - 研发投入1.57亿元,同比增长24.47%,占营收比重12.05% [7] - 完成专利申请22件,肉毒毒素产品提交注册申报 [7] - 新产品"嗗科拉"于2025年5月上市销售 [7] - 收购韩国REGEN公司85%股权,对价1.9亿美元(约13.86亿元人民币) [8] 并购整合挑战 - REGEN公司2024年前9个月营收仅7223.11万元,净利润2950.03万元 [8] - 收购溢价13倍,商誉新增13.16亿元至15.94亿元 [8] - 陷入与江苏吴中的艾塑菲产品代理权纠纷,涉及赔偿金额16亿元 [9][10] - REGEN单方面解除经销权后,将产品更名为"臻爱 塑菲"在国内销售 [10] 历史业绩对比 - 2016-2020年营收从1.41亿元增长至7.09亿元,净利润从0.53亿元增长至4.4亿元 [3] - 2024年营收增速降至5.45%,净利润增速降至5.33% [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7.9%,净利润下降15.87% [3]
未能扭转Q1业绩颓势 H1爱美客营收净利双降|财报解读
新浪财经· 2025-08-18 23:21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 99亿元 同比下降21 59% 归母净利润7 89亿元 同比下降29 57% [1] - Q2公司实现营收6 36亿元 同比减少25 11% 环比减少4 25% 归母净利润3 46亿元 同比下滑41 75% 环比减少22 07% [1] - 溶液类注射产品实现营收7 44亿元 凝胶类注射产品实现营收4 93亿元 两大产品板块营收均下滑约24% 但毛利率保持在93%以上 [1] 产品研发 - 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 利多卡因丁卡因乳膏等产品已处于注册申报阶段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 重组人透明质酸酶注射液等正在临床试验中 [2] - H1公司研发投入为1 57亿元 同比增长24 47% [2] 市场动态与竞争 - 童颜针市场竞争加剧 国内已有九款童颜针获批 包括康哲药业代理的丽真然 上海爱唯缇代理的Olidia等 [3] - 新氧自营青春诊所与艾维岚隔空对线 将童颜针定价权推向风口浪尖 [3] 并购与法律纠纷 - 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爱美客国际收购韩国REGEN公司85%的股权 [3] - REGEN公司已向*ST苏吴子公司达透医疗送达《解约函》 要求解除中国大陆地区独家经销商授权 *ST苏吴已提起仲裁 索赔金额达16亿元 [3]
索赔16亿元 “童颜针”的代理权之争
北京商报· 2025-08-13 00:12
核心事件与法律程序 - 达透医疗就AestheFill独家代理权纠纷向深圳国际仲裁院提起仲裁并于8月7日受理 请求确认协议有效及继续履行供货 并提出最高16亿元损失索赔 [1][2] - REGEN于7月18日以邮件方式单方面解约 理由包括达透医疗转让业务予关联方吴中美学 以及*ST苏吴因证券违规受处罚影响产品声誉 [3] - 爱美客称未收到正式仲裁文件 但主张达透医疗存在违约事实并对REGEN造成经济及商誉损失 拟通过法律手段维权 [1][3] 合作背景与所有权变更 - 达透医疗于2022年8月通过三方协议获得AestheFill在中国大陆独家经销权 有效期至2032年8月28日 [2] - 爱美客通过子公司于2025年3月收购REGEN公司85%股权 实现实际控制 [2][3] - REGEN为韩国医美企业 核心产品包括AestheFill和PowerFill 系全球第三家取得聚乳酸类填充剂注册证的公司 [2] 产品市场表现与财务贡献 - AestheFill为再生类注射产品 2024年1月国内获批上市 定价1.98万元/针 成为首款进口童颜针 [4] - 2024年该产品销售收入达3.26亿元 占*ST苏吴营收20.42% 毛利2.69亿元占公司毛利34.8% [4] - 2025年一季度销售收入升至1.13亿元 占营收比例35.55% 毛利9200万元占比45.77% 成为核心盈利来源 [4] 公司风险与行业竞争 - *ST苏吴因财务造假及信披违规于7月13日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告知书 可能触发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股票已叠加退市风险警示 [5] - REGEN于7月20日将产品中文名更改为"臻爱塑菲"并已在国内销售 爱美客明确收回代理权意图 [5] - 行业分析指出代理权争夺反映医美企业依赖爆款产品盈利模式 对流通渠道与定价权的控制直接影响企业短期利润 [6]
“童颜针”代理权之争:*ST苏吴提起仲裁索赔16亿元,爱美客称暂未收到仲裁文件
北京商报· 2025-08-12 20:55
法律纠纷背景 - 达透医疗就AestheFill独家代理权纠纷向深圳国际仲裁院提起仲裁 仲裁于8月7日正式受理 请求确认协议有效并要求继续履行供货义务 并提出16亿元损失索赔 [1][3] - REGEN于7月18日以邮件方式向达透医疗送达解约函 终止协议理由包括达透医疗转让独家经销业务予关联方吴中美学 以及关联方行政处罚影响产品声誉 [4] - *ST苏吴否认REGEN指控 称不存在转让代理权行为 且协议未约定关联方处罚可触发解除权 [5] 代理权变更与商业动作 - 达透医疗于2022年8月通过三方协议获得AestheFill在中国大陆独家经销权 有效期至2032年8月28日 [3] - 爱美客通过爱美客国际于2025年3月10日收购REGEN公司85%股权 实现实际控制 [3][4] - REGEN于7月20日发布声明 将中国大陆销售商品名改为"臻爱 塑菲" 并已开始销售 [7] 产品与财务影响 - AestheFill为聚乳酸类皮肤填充剂 2024年1月国内获批上市 定价1.98万元/针 2024年销售收入3.26亿元 占公司营收20.42% 毛利2.69亿元 占公司毛利34.8% [6] - 2025年一季度AestheFill销售收入1.13亿元 占公司营收35.55% 毛利0.92亿元 占公司毛利45.77% 成为核心盈利来源 [6] - *ST苏吴因财务造假面临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风险 已于7月14日被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7] 行业竞争模式 - 代理权争夺反映医美行业依赖爆款产品拉动业绩的盈利模式 企业通过掌控流通渠道与定价权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 [8]
艾塑菲大战:二虎相争,三败俱伤
代理权争端背景 - 江苏吴中控股孙公司达透医疗收到韩国Regen生物公司单方面终止艾塑菲产品中国大陆独家代理协议的《解约函》[3] - Regen公司宣布艾塑菲启用全新中文商标"臻爱·塑菲",被视为对江苏吴中的"公开切割"[4][7] - 争端根源在于2024年3月爱美客以1.9亿美元(约13.86亿元人民币)收购Regen控股权,间接掌控艾塑菲品牌所有权[8] 艾塑菲产品与市场表现 - 艾塑菲是聚乳酸面部填充剂(童颜针),2024年1月获NMPA批准成为国内第四款医美再生注射剂[12] - 2024年4月在中国上市后市场反响热烈,首年销量估算8.5万支,占全球销量一半以上[16] - 2024年为江苏吴中贡献收入约3.26亿元,毛利高达2.69亿元[16] - 获批上市的童颜针已达9款,医美产品生命周期通常仅8-12个月[17] 利益冲突与战略考量 - Regen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7223.11万元,净利润2950.03万元,利润分配格局对爱美客难以接受[16] - 爱美客收购溢价率达1344.12%,不可能长期容忍"现金奶牛"掌握在竞争对手手中[16] - 爱美客已有"濡白天使"和"如生天使"两款童颜针产品,整合产品线减少渠道分流是重要战略考量[17] 三方影响分析 - 艾塑菲品牌受损最严重,原有品牌认知与客户口碑将"清零"[19] - 江苏吴中面临医美业绩"现金奶牛"归零,叠加财务造假被证监会处罚等压力[20][21] - 爱美客虽获得完整品牌但价值存疑,可能面临巨额赔偿(潜在赔偿金额或超1.9亿美元收购对价)[27] - 爱美客商业信誉受质疑,可能引发全球合作伙伴的信任危机[28][31] 后续发展 - 江苏吴中已启动应对方案,必要时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权[24] - 爱美客或考虑在中国大陆直销艾塑菲[30] - 爱美客海外扩张计划可能受阻,全球代理商可能采取防御性措施[31]
争夺艾塑菲中国代理权,谁更需要“童颜针”
经济观察报· 2025-07-26 15:33
代理权之争 - 韩国REGEN公司宣布解除达透医疗在中国大陆地区对艾塑菲的独家经销授权 [2] - 爱美客作为REGEN的控股股东指控达透医疗将业务转让给控股股东吴中美学构成严重违约 [2][6] - ST苏吴否认转让行为并指责爱美客通过控制REGEN延迟供货导致市场缺货 [3][7] 财务数据差异 - 艾塑菲2024年中国销售额达3.26亿元但达透医疗营收仅0.96亿元存在2.3亿元差额 [4][8] - 吴中美学销售公司2024年营收24.88亿元毛利1.7亿元但无三类医疗器械获批信息 [9] - ST苏吴医美业务营收占比从不足0.4%增至20%达3.3亿元 [22] 产品与市场 - 艾塑菲是主流"童颜针"产品通过刺激胶原蛋白再生达到紧致肌肤效果 [3] - 艾塑菲已获34个国家和地区批准上市拥有全球渠道 [1][21] - 艾塑菲市面定价约2.18万元/支适用于高端客户群体 [14] 商标与供应链 - 艾塑菲注册证代理人名称由达透医疗改为爱美客孙公司俪臻生物 [16] - "艾塑菲"商标归属吴中美学而爱美客启用新中文商标"臻爱 塑菲" [16] - REGEN韩国第二工厂2025年投产将为全球市场提供产能保障 [23] 业务影响 - 爱美客2024年营收30.26亿元增速放缓核心产品增速下降 [20] - ST苏吴若失去艾塑菲代理权医美板块营收利润将大幅减少 [22][23] - 医美机构采购人员表示多次向吴中美学采购艾塑菲打款账户均为吴中美学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