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配送
搜索文档
万科业主出行福利升级!"住这儿"APP领滴滴打车券包,16个社区已设专属车站
格隆汇· 2025-09-28 15:43
社区应急救护能力建设 - 公司通过"邻居好服务"视频号开展心肺复苏培训 实时观看人数达20,917人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总观看人次超10万[1][2] - G4行动聚焦心脏骤停抢救黄金4分钟 全国2,431个项目配置AED设备3,435台 其中2025年新增685台[4] - 深圳市住宅小区实现AED全覆盖 配置密度达每10万人153台 远超全国每10万人0.2台的平均水平[4] - 公司拥有CPR培训讲师超800人 5万余人掌握实操技能 27万人次完成线上理论学习 已成功挽救31条生命[4] 本地生活服务生态合作 - 与美团合作上线专属外卖优惠券 月均活跃骑手规模达336万 通过数据对接实现骑手一键登记即时验证[5][7] - 与滴滴合作提供累计最高100元优惠券包 打车7折起 已在16个社区铺设滴滴车站提升叫车效率[8][10] - 正探索通过机器人和接力送方式解决外卖最后100米难题 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7] 数字化平台建设 - "住这儿"APP接入4,100余个社区 拥有注册用户1,569万 从物业服务工具升级为本地生活平台[12] - 平台嵌入AI大模型 提供生活便利/街道活动/邻里闲置等信息 服务对象延伸至街道居民[12] - 未来将实现面客服务者CPR技能100%覆盖和住宅小区AED全面配置 持续深化与美团/滴滴的合作模式[12] 品牌价值提升 - 通过跨界合作体现"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理念 使"住在万科物业"成为品质生活代名词[12] - 创新服务模式为行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推动社区服务品质全面提升[12]
广西灵活就业人员达640万人 多举措保障劳动者权益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20:15
灵活就业人员规模与结构 - 截至2024年底,广西灵活就业人员达640万人,约占城镇从业人员总量的48% [1] - 其中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约103万人,较2022年、2023年分别增长58.78%、2.28% [1] - 灵活就业门类主要集中在快递、外卖配送、网约车驾驶、网络直播、家政服务、家教辅导、地摊经营等生活服务领域 [3] 新就业形态发展趋势 - 随着AI技术蓬勃兴起,新就业形态在专业技能服务、内容创作、知识付费等领域加速拓展 [3] - 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聚焦AI+汽车、境外人才、跨境电商等17个领域,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在细分场景中的深度落地 [3] 政府支持与保障举措 - 成立自治区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部门会商制度、交通运输新业态厅际联席会议制度 [3] - 健全创业支持体系,发放社会保险费补贴,开展"就业暖心·桂在行动"等专项活动 [3] - 开展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扩面专项行动,推进基层快递网点参加工伤保险和国家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4] - 建立"人社+工会+法院+N"劳动人事争议多元调解机制,成立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调解中心 [4] 未来政策建议方向 - 研究弹性工时与收入保障的联动机制,引导平台企业保障劳动者质量安全 [5] - 加强人工智能应用,搭建跨部门、跨地区数字共享平台 [5] - 推动平台企业与工会及劳动者代表建立常态化沟通协商机制,健全平台企业民主管理机制 [5] - 严厉打击低价倾销、算法剥削等行为,适时研究出台广西相关地方性法规 [5]
北斗技术全力赋能共享出行
中国经济网· 2025-09-25 15:56
公司业务规模与技术应用 - 截至8月,公司已在全国30余城投放超过263万辆搭载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的共享单车,成为行业内首家突破百万量级北斗应用规模的共享出行企业 [1] - 公司搭建了国内首个城市级共享出行北斗数据中心平台,将分散的单车定位数据转化为洞察城市慢行交通规律的“数字底座” [1] - 公司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推出“入栏结算”等管理方案,有效破解“乱停乱放”和“潮汐淤积”等城市治理痛点,该项目成功入选“中国慢行交通优秀案例” [1] 技术能力与生态拓展 - 车辆通过搭载北斗系统实现“亚米级”高精度定位,可精准还原行驶轨迹、感知实时状态,提升了用户体验并为精细化运营提供数据支撑 [1] - 公司“北斗+”应用生态从路面两轮车向立体空间延伸,构建了“空地一体”智能配送网络 [2] - 截至6月,公司无人机依托北斗航迹规划已配送60多万单,无人车利用北斗定位在复杂城市道路中实现精准导航与自主决策 [2] 行业影响与战略定位 - 北斗技术深度融入共享单车这一最高频的民生场景,意味着北斗系统已从“天边系统”发展为深入日常的“身边服务” [1][2] - 共享出行领域规模大、应用广,是北斗应用的重要载体,链接“吃住行游购娱”多元化场景 [2] - 以公司为代表的行业企业正引领“北斗+大众消费”蓬勃发展,“北斗+”融合创新正全力赋能千行百业 [2]
Q3本地生活-外卖配送调研
2025-09-24 17:35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本地生活服务中的外卖配送行业 涉及的公司主要是饿了么和美团[1] 核心观点与论据 外卖市场整体趋势与表现 * 外卖市场整体降温 8月底平台订单量普遍下降 预计9月底前将进一步下降[1] * 饿了么8月订单量达峰值 较7月增长约10% 但9月订单量显著下降 与8月相比减少近30% 日均订单量下降约20% 恢复至6月底水平[2] * 饿了么受下午茶 奶茶等季节性品类需求减少影响较大 美团因正餐配送需求稳定 订单降幅相对较小[3] * 美团拥有更强的基础资源支持 整体表现优于饿了么[3] * 饿了么在一些主城及部分三四线城市实现翻盘 整体订单涨幅显著 有些城市增速达到4-5倍即500%[12] 公司运营策略与结构调整 * 饿了么调整配送策略 倾向于高客单价订单 通过补贴激励骑手接客单价大于20元的高价值单[1][5] * 饿了么进行运力结构重大变革 取消"优加"模式 调整为"专送" "UB优必" "蜂跑"和"众包"四类模式[1][6] * "蜂跑"负责近距离 易送达的低价订单 每单基价约2元多 可能有额外补贴[6][10] * "专送"和"UB优必"操作几乎一致 主要区别在于"专送"由代理商发薪 "UB"由平台根据代理商账单直接支付[7] * 美团学习饿了么的UB模式 将部分稳定骑手交由商家管理 以降低平台人力成本并提升运营稳定性[4][19] * 饿了么预期冬季节日物流需求增加 正在调整UI 专送及UB订单占比等结构以应对[4][22] 成本与人效对比 * 全国范围内 美团专送单均成本约4元 饿了么约5元[9] * 饿了么平台给代理商降价约3毛 但代理商给骑手降价幅度不一 在1毛到4毛之间[9] * 区域价格存在差异 西北和东北地区较高 华南和华中地区较低[9] * 疫情后饿了么订单量上涨 人效提升至45左右 与美团46-47的差距大幅缩小 此前美团人效明显高于饿了么[1][11] * 美团人效略高主要因其整体订单密度更高[11] 运力与骑手动态 * 饿了么8月骑手人数基本稳定 整体涨幅约5% 9月因订单量下降 运力减少约20% 约9000人[4][13] * 8月底暑假工离职约占15% 这部分通过高价补充[13] * 美团运力变化与订单量同步调整 因其订单降幅较小 运力降幅也相对较小[4][14] * 两大平台在众包骑手方面无显著差异 单均价格通常相似[4][15] * 在ET项目之前 饿了么骑手流失率高于美团 30天内流失率约40%-50% 主要因订单密度低[16] * 随着ET项目推进饿了么订单增加 流失率有所改善[16] * 当前饿了么平台运力模式占比为众包约50% UB优加占10%-15% 专送占35%左右[17] 其他重要内容 运营效率与稳定性 * 派单效率取决于订单密度 美团和饿了么均使用基于概率逻辑的派单系统[20] * 随着饿了么订单密度上升 其派单效率提升 骑手反映跑单更顺畅[20] * "优加"模式退给众包后对配送稳定性影响不大 通过报名参与"蜂跑"的骑手相对稳定[18] * 新结算方式改为每月25号结算 有助于绑定骑手至少两个月 增强稳定性[18] 未来规划 * 双十一期间饿了么通常提前30天筹备 但目前尚未下发具体政策[21] * 据传冬季可能会继续开战 物流部门正在调整结构以确保稳定性[21]
美团骑手社保补贴年内覆盖全国 “超时免罚”年底全面落地
新京报· 2025-09-19 17:24
骑手权益保障措施 - 公司与来自一线的7名骑手代表及线上超过200名覆盖全国各省的骑手共同协商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保护、关怀保障和职业发展等议题 [2] - 签订2025年美团骑手劳动保障专项协议 将惠及全国超千万骑手 [2] - 在30多个城市试行超时免罚机制 以积分替代罚款管理配送超时问题 该机制将于今年年底全面落地 [2] 养老保险补贴政策 - 骑手参保缴纳养老保险费用后 平台补贴50%的费用 [2] - 养老保险补贴今年将覆盖全国百万骑手 所有现场和线上骑手均可领取 [2] - 补贴方案无前置资格限制、无参保地点限制、无时长单量限制、无跑单类型限制 [2] 工伤保险与商业保险覆盖 - 工伤保险已覆盖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海南、重庆、四川、天津、河北、辽宁、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广西、宁夏等17个省市区 [3] - 平台为骑手按单缴纳工伤保险 每单必保 截至上半年已缴纳工伤保险费用超过15亿元 [3] - 全国专送骑手的商业保险由平台全部补贴缴纳 骑手无需额外交费 [3]
全国总工会指导美团与骑手签保障协议,美团养老保险年内要覆盖全国
搜狐财经· 2025-09-19 13:25
劳动权益保障协商 - 美团与全国超200名骑手代表就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等权益问题达成专项协议 该协议将覆盖全国超千万骑手 [1] - 协议明确取消超时扣款、缴纳职伤险、推动养老保险全国覆盖 并落实大病帮扶及子女教育支持 [5] - 全国总工会肯定美团协商共治模式 鼓励其发挥头部平台示范作用 [5] 超时管理机制优化 - 超时免罚机制已在30多个城市试行 采用积分替代罚款 预计年底全面落地 [1] - 新规融入积分模式和学习培训 管理思路从"以罚代管"转向正向激励 [1] 养老保险与工伤保险覆盖 - 平台为骑手养老保险补贴50%费用 无前置资格限制 今年将覆盖全国百万骑手 [3] - 工伤保险覆盖17省市 按单缴费且每单必保 上半年已缴纳费用超15亿元 [3] - 全国专送骑手商业保险由平台全额补贴 无需骑手付费 [3] 劳动强度与安全治理 - 跑单防疲劳功能强制骑手超12小时下线 未来将优化规则提升弹性空间 [3] - 安全治理采用分层措施 包括安全提醒、暂停接单及线下培训 并发放"等灯等灯奖"引导安全配送 [4] - 平台提升商家出餐预估准确性 优化交通识别能力以缓解配送压力 [4] 职业发展与社会支持 - 骑手通过缴纳养老保险可享受积分入学政策 例如在广州连续缴纳至子女6岁可读公立学校 [1] - 专家呼吁多方合力改善骑手工作环境 例如增设慢行车道等基础设施支持 [4]
超时免罚、防疲劳全面落地 美团骑手社保补贴年内覆盖全国
北京商报· 2025-09-19 12:07
骑手权益保障协商恳谈会 - 公司召开2025年骑手权益保障协商恳谈会 与超过200名全国骑手代表协商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保护、关怀保障及职业发展问题 [1] - 公司签订骑手劳动保障专项协议 明确劳动报酬、休息休假、派单规则、关怀保障及职业发展等多维度保障细节 [1] 超时管理机制优化 - 公司在30多个城市试行超时免罚机制 以积分替代罚款管理配送超时问题 预计年底全面落地 [1] - 公司推出跑单防疲劳功能 对跑单超过8小时骑手进行提醒 超过12小时强制下线 后续将优化规则提升骑手自主调整空间 [1] 骑手社会保障措施 - 公司为参保养老保险骑手补贴50%费用 养老保险补贴覆盖全国百万骑手 无前置资格/参保地点/时长单量/跑单类型限制 [2] - 公司工伤保险覆盖17个省市 按单缴费且每单必保 上半年已缴纳工伤保险费用超过15亿元 [2] - 公司全额补贴全国专送骑手商业保险费用 骑手无需额外支付 [2]
华为徐直军:明年Q1推出昇腾950PR芯片;三星集团计划五年内新招6万人 | 早资道
搜狐财经· 2025-09-19 09:20
华为昇腾芯片发展规划 - 华为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推出昇腾950PR芯片 四季度推出昇腾950DT芯片 2027年四季度推出昇腾960芯片 2028年四季度推出昇腾970芯片 [2] - 公司强调算力是人工智能及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基础 [2] 永辉超市高管变动 - 永辉超市聘任王守诚担任首席执行官 王守诚曾负责东来学习项目及运营标准体系建设 [3] 霸王茶姬海外扩张进展 - 霸王茶姬在洛杉矶县托伦斯市开设北美第二家门店 选址全美前十大商场德尔阿莫时尚中心 [4] - 公司近期任命Emily Chang为北美首席商务官 Aaron Harris为北美首席发展官 [4] - 霸王茶姬即将在马来西亚达成第200家门店 [4] 三星集团人才招聘计划 - 三星集团计划五年内招聘6万名新员工 重点涉及半导体 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 [5] 优步无人机配送合作 - 优步与Flytrex建立战略合作并投资无人机配送技术 预计年底在美国外卖试点市场启动服务 [6]
机器人送餐!在深圳机场点外卖太酷!
搜狐财经· 2025-09-11 20:12
服务模式创新 - 美团首次将机场场景纳入平台配送服务范围 [3] - 智能送餐机器人实现大型交通场站场景首次应用 [3] - 旅客通过美团APP可直接选择卫星厅11家门店下单配送至任意登机口 [3] 技术应用升级 - 配送采用"小黄蜂"智能送餐机器人 具备自主导航能力(熟悉路线、上电梯、过闸机) [3] - 机器人配送实现"又快又准"的智能化餐品交付 [3] - 机器人配备语音提示功能(到达登机口呼叫"来拿外卖啦") [6] 商业合作拓展 - 深圳机场与美团合作实现服务三重升级(点餐方式、门店覆盖、配送智能化) [3] - 目前已覆盖星巴克、肯德基、喜茶、7-11、汉堡王、良品铺子等11家连锁品牌 [3] - 后续计划引进更多餐饮品牌扩大服务范围 [3] 用户体验优化 - 解决旅客跨区域购餐不便问题(避免奔波误机) [1][6] - 提供与其他场景一致的线上点餐体验 [3] - 实现"过安检下单、登机口收货"的无缝用餐服务 [6]
灵初智能在服贸会展示最新灵巧手技术 助力优化美团配送机器人抓取能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18:36
行业背景与市场数据 - 中国外卖市场用户规模突破6亿 市场规模达1.6万亿元 骑手数量超过1500万[1] - 配送环节最后一百米存在效率瓶颈 包括排队等电梯 楼宇管理等问题 新兴消费场景配送需求增长[1] - 末端配送机器人需突破精准抓取技术 传统方案仅作为移动保温箱 无法适配多形态外卖包装[1] 技术合作与突破 - 灵初智能与美团智能硬件团队基于小黄蜂机器人联合开发灵巧手抓取方案[1][2] - 美团小黄蜂配送机器人具备自主导航与避障能力 已在全国多地试点[2] - 灵初智能通过端到端强化学习算法实现机器人穿提环 握持及精准递送动作[2] 企业战略与发展 - 灵初智能成立于2024年 专注通用具身智能 VLA大模型及灵巧操作算法研发[3] - 2024年11月完成高瓴创投与蓝驰创投领投的天使轮融资[3] - 公司将持续推进机器人技能训练 场景数据生成与端到端解决方案落地[3] 行业影响与展示 - 联合技术成果在2025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公开展示[1][2] - 具身智能技术为外卖行业智能化升级提供新方向[2] - 技术方案验证了具身智能在真实场景的应用潜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