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搜索文档
创新金融“活水”滴灌非遗匠心
中国经济网· 2025-06-20 17:28
非遗节概况 - 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主办,兴业银行成都分行官方赞助,主题为"增进交流互鉴 激发传承活力 共享美好生活" [1] - 非遗节全面展现中国和国际社会履约实践和成果,彰显"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理念和文化多样性 [1] - 非遗节是非遗领域重点品牌性节庆活动之一,是展示保护成果、促进交流的重要平台 [3] 非遗节亮点 - 本届非遗节聚焦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全国近600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参展参演 [3] - 着重突出科技赋能,推出30余项体验装置,通过游戏、VR数字展览、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创新成果 [3] - 联动促进非遗消费,开展非遗品牌IP授权展示、推介和交易,深化非遗与知名品牌合作 [3] - 首次设立"主宾国+主宾城市"机制,来自60余个国家和地区近400位非遗传承人、专家学者等参与 [6] 兴业银行参与情况 - 兴业银行成都分行在"非遗焕新彩 IP创未来"国际非遗品牌IP授权活动上创新发布个人经营贷(非遗传承人专属)产品 [5] - 该产品特别面向国家级/省级/市级及区县官方认定的非遗传承人或主办企业,提供最高1000万元的流动资金支持 [5] - 成都分行与8家非遗技艺认定企业达成首批意向性合作协议 [5][6] - 打造产品绿色审批通道,客户经理全程上门服务,仅需3个工作日便可实现贷款申请到放款的全流程办理 [6]
建德文化特派员书写乡村振兴多样“解法”
杭州日报· 2025-06-20 15:30
文化特派员制度成效 - 杭州市文化特派员入驻建德市下涯镇之江村一年后,该村从"摄影打卡地"升级为浙江省"艺术乡建特色村"[1] - 建德市通过文化特派员制度推动"送文化—种文化—育文化—融文化"主线,实现优秀文化人才、项目和服务下沉[1] - 16名文化特派员带来16个项目,其中省级特派员陈云筹办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题影像创作大展入选浙江省文化艺术发展基金2024年度资助项目[1] 乡村文化发展模式创新 - 航头镇航川村与舟山市定海区干览镇新建村建立"山海协作"乡村文化发展共建模式[2] - 市级特派员张红引进动漫节分会场、"逆光飞翔"影像馆等项目,探索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2] - 李家镇推出"地质+文旅+教育研学"化石特色研学课程,吸引游客3万余人次,助力村集体增收60余万元[2]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举措 - 杨村桥镇融合T台训练、田园采摘、文创体验等内容打造特色乡村游活动,并通过直播带货、商超快闪拓展农产品销售[2] - 建德市文广旅体局将建立"需求库+资源库+项目库"联动机制,重点支持偏远乡村文化发展[2] - 建德市计划深化文化特派员"师带徒"模式,培育乡土文化人才,打造"建德标识"和"建德样本"[3]
深圳光明中心区,进阶!
人民网· 2025-06-19 20:36
深圳科学技术馆与光明站 - 深圳科学技术馆周末单日门票达13000多张,提前5天售罄,市民多乘地铁抵达[1] - 光明站为地铁6号线及支线换乘站,曾两次更名(荔林站→翠湖站→光明站),最终以区级行政区划命名凸显核心位置[3] 光明中心区发展历程 - 1.0版(农场时代):保留2平方公里城市中央公园生态本底[5] - 2.0版(工业化时代):形成超高清视频显示、新材料等千亿级产业集群,2007年提出"绿色城市"理念[5] - 3.0版(科学城时代):2020年地铁6号线开通,光明大街改造为双向六车道[6] 光明中心区规划与建设 - 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以科学公园为核心,串联总部办公、科技服务等区域,定位湾区知识交往中心[8] - 2023年"三横两纵"道路通车,支撑深圳科学技术馆、科学公园等重大项目[8] - 2024年科学公园北翼开园,2025年深圳科学技术馆开馆("五一"接待游客15万人次)[10][14] 核心配套设施进展 - 科学公园南翼完成90%进度,将作为全运会马术越野赛道[14] - 科学城体育中心规划为深圳第4个万座以上体育馆,可承办国际赛事[16][17] - 深圳国际美术馆已封顶,2024年重点推进室内装修[17] 城市配套与人口增长 - 教育医疗:建成深圳教科院实验学校等4所学校,在建3所,布局中山七院等高端医疗资源[19] - 住宅交通:8个住宅项目建成,地铁6号线及支线覆盖,"三横两纵"路网完善[19] - 2024年1-5月光明区新房及二手房成交2918套,同比增127%,人口从2013年49.64万增至2023年115.9万[27] 未来规划定位 - 被列为深圳市12个城市功能中心之一,承担科技创新与产业使命[20] - 生态优先:科学公园构建"五分钟进公园"绿芯,优化农田与生态廊道[21] - 科学要素:科学环廊串联科技馆、美术馆等公共空间[23] - 人文底蕴:活化传统村落,科学环廊融入骑楼街等"新中式"元素[25]
陕西国际友城增至120个
陕西日报· 2025-06-19 07:15
国际友城合作扩展 - 陕西省与土库曼斯坦阿哈尔州、塔吉克斯坦索格特州、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及图尔克斯坦州签署建立友好省州关系协议书,国际友城数量达120个[1] - 阿哈尔州是土库曼斯坦产粮区和畜牧基地,与陕西省在农业、能源领域可实现优势互补[1] - 阿拉木图州地理位置优越,未来双方可进一步畅通国际物流通道[1] - 图尔克斯坦州农业发达,索格特州农作物品类多,两州将与陕西在农业、文化旅游等方面实现互补与合作[1] 新增中亚国际友城 - 陕西省新增2个中亚国际友城,渭南市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州库什拉巴德区、榆林市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州库伊奇尔奇克区签署建立友好市区关系协议书[2] - 渭南市与库什拉巴德区农业基础好,计划通过农业技术培训开展长期合作[2] - 榆林工业技术先进,库伊奇尔奇克区资源丰富,双方将在能源化工、现代农业、轻纺产业、文化教育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2] 友城合作成果 - 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在哈萨克斯坦北哈州建立农产品园区、发展订单农业[3] - 渭南市与塔吉克斯坦哈特隆州丹加拉区共建中塔友谊苹果示范园,促进农业合作[3] - 榆林市与俄罗斯库尔干州库尔干市开展多场文化艺术交流展演活动[3]
推动文旅融合惊艳“出圈” 自贡加快打造独具特色的世界文旅名城
四川日报· 2025-06-17 11:37
文化出海与彩灯产业 - 自贡彩灯首次在西西里岛亮相,以海洋生物为主题,吸引5万余人次观灯,其中10多米高的巨型海怪灯组成为网红打卡点[10] - 2024年1至4月,自贡在13个国家41个城市举办42个境外彩灯项目,实现文化出口1569.76万美元[12] - 自贡灯会已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占据92%的国际市场份额,累计观灯人数达6亿多人次[12] - 彩灯产业创新合作模式,从策划制作转向合资经营,如成立北京京彩文化公司举办2024年北京中秋国庆彩灯游园会[13] - 自贡彩灯入选"环球灯会"品牌、"感知中国"项目,并纳入中法建交60周年精品人文交流活动[13] 文旅品牌与荣誉 - 自贡灯会参与"春节"申遗,大山铺恐龙化石遗址入选全球第二批100个国际地科联地质遗产地[11] - 自贡入选《2024最具潜力文旅城市报告》"中国最具潜力文旅城市",2024年新获评国省级文旅品牌21个[11] - 自贡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地质公园、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及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和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10] 文旅融合与创新 - 自贡实施"文旅兴市"战略,擦亮"千年盐都""恐龙之乡""中国灯城"等城市名片[11] - 打造"文化+贸易+科技"融合发展的国家级对外文化贸易枢纽,以彩灯、恐龙、盐业文化为核心[13] - 推动"文旅+数字经济",如"夜游釜溪"项目运用声光电影技术,恐龙博物馆推出数字体验项目[16] - 布局低空旅游,开通自贡至重庆梁平、青城山至自贡的低空航线,航空产业园接待研学群体5万余人次[15] 文旅产业链与业绩 - 第31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接待游客208.73万人次,同比增长61.43%,实现综合收入2.36亿元,同比增长43.9%[17] - 自贡灯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产业园已开工,恐龙博物馆场馆改造项目将于7月开工[17] - 2030年目标: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旅游人次突破8300万人[19] 文化遗产活化与修缮 - 自贡桓侯宫修缮完毕并对外开放,计划打造"自贡盐业行帮博物馆"[15] - 实施文物建筑修缮保护三年行动,开展玉川公祠、炎帝宫等12处文物建筑修缮[15] - 利用修缮后的南华宫、观音阁建成自贡抗日献金运动陈列馆和自贡抗战盐运文化陈列馆[15]
汇聚文明力量 共塑网络新风
人民网· 2025-06-12 18:36
网络文明培育与数智技术应用 - 国家大剧院通过"线上演出"和"第二现场"项目,利用超高清直播、全景声系统等技术实现艺术传播全球化,覆盖300个洞窟数字化采集并形成500TB数字资源 [3][5] - 敦煌研究院完成300个洞窟数字化采集,积累500TB数字资源,推出"数字藏经洞"和1:1还原莫高窟第285窟的游戏化体验 [5] - 清华大学开发AI思政助手"清小搭"和"清小导",实现学生成长全周期智能支持与辅导员工作赋能 [6] 体育文化创新与赛场文明建设 - 中国国家游泳队张雨霏呼吁公众对运动员失误给予理解,强调赛场拼搏初心与正能量榜样价值 [6] - 国家体育总局提出赛场需转化为文化空间,通过德法兼治提升群众获得感,2023年贵州"村超"通过新媒体传播带动乡村振兴,实现"乐子变路子"的转化 [7][9][10] 传统文化与家风传承创新 - 中国剧协副主席韩再芬通过竖屏直播黄梅戏、AI形象"倾宁夫人"等现代传播方式创新家风文化传播,吸引年轻群体 [13] - 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张许熠倡导青少年将诚实守信等家风文化融入网络空间,践行线上线下言行一致 [13]
西岸何以构建“一江一河”顶流商业密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了文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2 17:23
西岸发展成果与规划 - 西岸实现产业、商业、文化、艺术的多维融合,成为上海独一无二的"活力场"[1] - 发展得益于三方面:整体规划延续性、艺术与产业商业融合、人工智能产业集聚[1] - "一港、一谷、一城、一场、一湾、一心、一园"七大百万方级别产业组团有序落位[2] - 龙华街道承载产业组团,完善15分钟社区生活圈,优化营商环境[2] 文化艺术与商业融合 - 西岸拥有全亚洲艺术场馆集中度最高、规模最大的艺术文化聚集地,包括龙美术馆等20多个场馆[3] - 形成边走边逛边拍边吃的滨水生活带,商业3.0版本梦中心成为品牌首秀首选舞台[3] - 商业串联城市文化记忆、生活方式与未来想象,文商旅体展协同互补[3] - 朵云轩将1900年木版水印技术与AI融合,通过标注学习重构生成作品[13] 人工智能与产业集聚 - "双A"战略(艺术+人工智能)推动西岸迭新,科技企业为区域带来活力[10] - 库帕思科技在西岸获得创造性启发,人才为消费艺术人居带来新鲜活力[10] - WeWork中国35%会员来自科技行业,30%来自艺术教育行业[13] - 人工智能企业需要贯穿各行业完善数据技术,西岸环境提供便利[10] 商业与人居融合 - 梦中心作为"引擎"带动资源聚拢,产业商业住宅板块融合紧密[8] - 西岸路网密集人行体验好,与传统CBD相比防汛墙低人江零距离[8] - 衡汇寓租赁住房项目赋予文化艺术时尚属性,66-75平方米主力户型受市场认可[7] - 复合型居住空间集合居住生活体验和创新创业服务,打造创业者社群[7] 企业案例与活力生态 - ClassPass在西岸推出健身新体验,考虑尝试宠物健身领域[7] - 远曜企业管理四次扩大规模,涉及环保教育战略咨询等多元化产业[15] - WeWork中国与瑞安办公、安垦集团、蔚来等达成近100个合作办公空间[13] - 企业共同雕琢西岸生态,工作日就餐需排长龙显示区域火热[17]
内蒙古长调呼麦唱响赣鄱大地
内蒙古日报· 2025-06-12 10:47
文化活动 - "北疆文化神州行"活动在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举办 通过潮尔道 长调 呼麦等艺术形式展示北疆草原文化 [1] - 活动节目包括潮尔道合唱《旭日般升腾》 长调《锡林郭勒大草原》 呼麦《洪格尔英雄赞》等 获得观众热烈反响 [1]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陈军表示活动展现了中华文明交往交流交融 体现非遗文化开放姿态 [1] 教育创新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开设《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传统音乐采风与创作》等课程 探索"非遗进课堂"模式 [1] - 学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方式 让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文化多样性 [1] - "北疆文化神州行"活动是学校"文化传承+教育创新"理念的实践 [1] 文化品牌建设 - 锡林浩特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实施北疆文化提升行动 [2] - 通过非遗保护 文艺创作 文旅融合等方式 打造全国影响力文化品牌 [2]
“丝路瓷行”活动走进土耳其、意大利(华音环洋)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1 16:18
当地时间6月3日,由意大利特雷卡尼研究所、意大利驻华大使馆、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景德镇市人民 政府联合主办的中欧名城对话之"丝路瓷行——罗马论坛"在意大利特雷卡尼研究所举行。论坛上,中意 文化艺术界学者、外交人士围绕文明、包容、共鸣等关键词开展对话,为未来双方在文化遗产保护、艺 术创新等领域的合作打下基础。论坛期间,与会嘉宾还参观了"传奇之旅——16世纪窑址、沉船与油画 上的景德镇瓷器"数字图片展,通过考古发现、航海贸易与西方艺术中的瓷器元素,多维度了解景德镇 陶瓷的世界影响。 景德镇市委书记胡雪梅说,景德镇是闻名中外的国际瓷都,拥有悠久的陶瓷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景 德镇瓷器是世界认识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文化符号。她表示,景德镇将继续以瓷为媒,用小写的 china陶瓷讲好大写的China中国文化自信的故事,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 当地时间5月30日,由中国驻土耳其大使馆、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土耳其里泽省政府主办的"丝路瓷行· 景秀China"——景德镇文化和旅游(里泽)推广活动在土耳其里泽市举行。活动中,景德镇瓷乐队的乐 手们手持瓷质二胡、琵琶等中国传统乐器缓步登场,演奏《青花瓷》《茉莉花 ...
麦田之上
河南日报· 2025-06-09 07:37
农业经济贡献 - 河南用不足全国1/16的耕地产出全国1/10的粮食、1/4的小麦 [6] - 河南生产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4/5的酸辣粉 [6] - 每年向外调出原粮及制成品600多亿斤 [6] 农产品加工与创新 - 优质强筋小麦用于制作面包,弱筋小麦用于饼干和糕点 [7] - 麦秸秆在濮阳、开封被制成非遗秸秆画,形成文创新产业 [7] - 信阳将秸秆转化为无醛禾香板,应用于家具制作和装修领域 [7] 文旅融合 - 巩义宋陵遗址保护区的麦田成为今夏文旅新热点 [2] -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麦田落日音乐会吸引游客,形成文化体验 [13] - 麦田与历史遗址结合,展现跨越千年的麦收图景 [13] 文化自信与传承 - 麦田婚礼等文化活动体现故土情怀和乡愁 [9] - 河南的土地滋养艺术、涵养文化,厚植民族精神 [14] - 年轻人通过麦田和戏剧体验,增强文化自信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