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控制

搜索文档
朗特智能(300916) - 2025年07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10 22:44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董事会秘书介绍公司发展历程、生产经营及产品情况 [2][3] 泰国工厂情况 - 6月进入生产阶段,前期生产PCBA和成品类产品,涉及消费类、储能类,后期导入汽车电子类产品 [3] - 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欧美等地区,未来拓展更多海外市场 [3] - 原材料既有当地采购,也有从中国进口 [3][4] 营收情况 - 2025Q1小储能营收达1.7亿,同比增226.68% [3] 市场与业务情况 - 对储能市场增长空间持乐观态度,客户主要拓展肯尼亚、尼日利亚等市场,当地电力基础设施薄弱,有需求且政府有补贴政策 [3] - 产品主要销往亚洲、非洲、北美等市场,储能类产品主要出口非洲,家电类产品出口亚洲、北美、欧洲等区域 [3] ODM项目交付周期 - 消费类PCBA交付周期为2 - 3个月,智能产品为6 - 8个月,汽车电子类为6 - 12个月 [3] 控股股东转让情况 - 控股股东询价转让是为引入有实力的机构投资者,增加股份市场流动性,为公司长远发展注入活力 [4]
「毅」新闻 | 毅达资本再添上市企业新成员,华之杰成功登陆上交所主板
搜狐财经· 2025-07-09 06:57
公司概况 - 苏州华之杰电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总部位于苏州,是一家专注于电动工具、消费电子等领域智能、安全、精密关键功能零部件的高新技术企业 [1]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动工具的智能开关、智能控制器、无刷电机及精密结构件,以及消费电子的精密结构件和开关 [1] - 公司拥有32项底层技术组合,涵盖"低电阻、低热量双 MOSFET电路技术"、"非拆卸式更新程序烧录技术"等,可拓展至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1] 全球化布局 - 公司在苏州、张家港、越南平阳及墨西哥蒙特雷设有四大制造基地,并在美国巴尔斯顿设立分公司,形成全球化"研发-生产-销售"布局 [3] - 总占地面积近10万平方米,员工超千人 [3] - 2015年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前完成海外分支机构布局,为长期竞争力奠定基础 [6] 技术实力与认证 - 累计获得授权有效专利280余项,参与起草近20项行业标准 [3] - 建有UL的WTDP和TUV的WMT认证实验室,以及江苏省"机电一体化智能开关工程技术中心" [3] - 通过IATF16949、ISO9001等质量管理认证,获评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转型升级先进企业等荣誉 [3] 客户与市场 - 产品应用于电动工具、消费电子、家用电器、园林工具、新能源储能、工业控制等多元化领域 [3] - 与百得集团、TTI集团、佳世达集团、牧田集团、台达集团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建立长期稳定合作 [3] - 成为"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之一,智能控制领域"中国智造"标杆 [3] 上市与募资用途 - 2025年6月20日登陆上交所主板市场,证券代码603400 [1] - 本次公开发行新股募集资金用于年产8650万件电动工具智能零部件扩产等项目 [4] - 募投项目将推动智能开关、无刷电机、智能控制器等产品升级迭代及产能提升 [4] 行业地位与发展 - 公司上市是中国智能控制产业崛起的缩影,在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下推动中国智控技术全球化 [4] - 以资本为纽带深化海外研发与本土化服务能力,为中国制造业全球化提供范本 [4] - 毅达资本2022年投资该公司,看好其企业家精神和国际化视野 [6]
A股市场“新陈代谢”加速:年内50家公司首发上市,近150家被实施风险警示
华夏时报· 2025-06-25 07:33
A股市场"进退有序"态势 - 今年以来50家公司成功实现首发上市 合计募资约370亿元 较去年同期呈现增长 [2] - 年内13家公司退市 近150家上市公司被实施ST或*ST警示 退市机制常态化推进 [2][5] - 市场生态变化驱动因素包括退市制度完善 注册制改革深化 投资者行为转变 [6] IPO市场活跃表现 - 海阳科技登陆上证主板 主营尼龙6系列产品研发生产 形成完整产品体系 [3] - 影石创新科创板上市募资19.38亿元 2022-2024年营收从20.41亿元增至55.74亿元 净利润从4.07亿元增至9.95亿元 [3] - 华之杰上交所主板上市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0.19亿元 9.37亿元和12.30亿元 [4] 退市案例与监管动态 - *ST吉药因连续多年亏损被摘牌 2019年净亏损约18亿元 [5] - 中航产融主动撤回上市交易 业务涵盖融资租赁 信托 证券等多个领域 [5] - 国务院文件要求加大退市监管力度 包括严格退市标准 完善市值指标等 [7] 市场优化建议 - 优化IPO审核流程 提高效率 强化信息披露质量审核 防止带病上市 [8] - 动态调整退市标准 加强执行力度 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 [9] 长期影响分析 -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提升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支持效率 [6] - 倒逼上市公司强化合规经营 提升整体质量 [6] - 净化市场生态 增强投资者信心 [6]
雷赛智能: 关于2025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之股票期权首次授予登记完成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5 01:33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审批流程 - 2025年5月16日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激励计划草案及相关议案[1] - 同日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草案并核查激励对象名单[2] - 2025年5月19日至29日进行激励对象名单公示未收到异议[2] - 2025年6月3日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3] - 2025年6月11日董事会和监事会会议审议通过调整事项及首次授予议案[3] 股票期权首次授予详情 - 股票期权简称雷赛JLC3代码037499[3][4] - 首次授予日2025年6月11日登记完成日2025年6月24日[3][4] - 调整后行权价格50.28元/股[3][4] - 首次授予486.30万份占计划总量81.05%[4] - 涉及266名中层管理人员及技术骨干[4][5] - 预留113.70万份占总量18.95%[4][5] 行权安排与考核机制 - 计划有效期最长60个月分三期行权[5][6] - 第一期(12-24个月)可行权20%[6] - 第二期(24-36个月)可行权30%[6] - 第三期(36-48个月)可行权50%[6] - 2025-2027年度考核指标包括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率[8][9] - 2025年最低要求营收或净利润增长10%[8] - 2027年最高要求营收增长80%或净利润增长90%[9] 计划调整情况 - 因2024年度权益分派实施调整行权价格至50.28元/股[10][11] - 29名激励对象放弃导致首次授予人数从416人减至387人[11][12] - 首次授予权益总量从1214.70万股调整为1136.30万股[12] - 预留部分从115.30万股增至193.70万股[12] 财务影响测算 - 采用Black-Scholes模型测算期权公允价值[13] - 预计总激励成本2533.62万元[13] - 2025-2028年分期摊销费用[13] - 对各年净利润影响有限长期看将提升经营效率[14]
一周港股IPO:新奥股份等20家递表;富卫集团等6家通过聆讯
财经网· 2025-06-23 19:36
港股IPO市场概况 - 上周(6月16日至6月22日)共有20家公司递表,6家公司通过聆讯,12家公司招股,1家新股上市 [1] - 2025年以来港股IPO融资额达779.88亿港元,同比增长565.48%,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41] - 港股打新市场表现强劲,今年已上市新股破发率仅26%,较去年同期32%明显改善 [43] - 前三大超额认购IPO为布鲁可6000倍、蜜雪冰城5258倍、沪上阿姨3617倍,远超2024年同期 [44] 递表公司分析 能源与公用事业 - 新奥股份是中国最大民营天然气企业,2024年市场份额6.1%,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500.20亿元、1411.15亿元、1349.46亿元 [2] 科技与制造业 - 沃尔核材是全球第二大高速铜缆制造商,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24.9%,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53.37亿元、57.19亿元、69.20亿元 [3] - 极智嘉科技是全球最大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提供商,2021-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45%,达24.1亿元 [6][30] - 视源股份MAXHUB品牌会议平板中国市场份额25.0%,全球9.9%,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09.90亿元、201.73亿元、224.01亿元 [6][7] - 兆易创新NOR Flash业务全球第二、中国第一,2024年市场份额18.5%,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81.30亿元、57.61亿元、73.56亿元 [18] 消费与服务业 - 巴奴国际是中国最大品质火锅品牌,2024年市场份额3.1%,门店数量145家较2021年增长74.7%,2024年收入23.07亿元 [4] - 极易电商是中国第二大数字零售综合运营服务商,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1.17亿元、13.56亿元、14亿元 [9][10] 金融与专业服务 - 滴灌通累计投资超40亿人民币,采用投资公司方式申请上市 [11][12] - 宇信科技在中国金融科技多个细分市场排名第一,包括网络银行解决方案市场份额35.7% [15] 通过聆讯公司 - 富卫集团是泛亚洲人寿保险公司,2024年净保险及投资业绩9.11亿美元 [24] - 峰岹科技在中国BLDC电机主控芯片市场排名第六,2024年收入6.00亿元 [25] - 蓝思科技在消费电子与智能汽车领域市场份额分别为13.0%和20.9%,2024年收入698.97亿元 [29] 招股公司情况 - 海天味业募资101亿港元,为2025年内第二大港股IPO,获5.95亿美元基石投资 [31] - 三花智能香港公开发售获747.92倍认购,国际发售获23.57倍认购 [31][32] - 曹操出行引入6名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9.52亿港元 [34] - 云知声引入商汤等基石投资者,每股发售价165-205港元 [37] 新股上市表现 - 海天味业上市首日收盘价36.5港元,较发行价36.3港元上涨0.55% [40]
半导体龙头来了,就在周五!
证券时报· 2025-06-23 08:11
屹唐股份申购信息 - 公司将于6月27日进行科创板申购 单一账户申购上限为41000股 顶格申购需持沪市市值41亿元 [2] - 公司为全球半导体设备供应商 主营晶圆加工设备研发生产 产品包括干法去胶设备、快速热处理设备、干法刻蚀设备 [2] - 产品已应用于国际知名集成电路制造商生产线 干法去胶设备和快速热处理设备2023年全球市占率均排名第二 [3] 公司经营与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7.63亿元、39.31亿元、46.33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3亿元、3.09亿元、5.41亿元 [4] - 全球累计装机量超4800台 客户覆盖全球前十大芯片制造商及国内行业领先厂商 [3] 募资用途 - 募集资金将投向集成电路装备研发制造服务中心项目、高端集成电路装备研发项目及科技储备资金 [5] 上周新股表现 - 华之杰首日上涨170.1% 盘中最高涨幅250.4% 单签最高收益2.49万元 [7] - 新恒汇首日上涨229.1% 盘中最高涨幅290.6% 单签最高收益1.86万元 [7] - 华之杰主营锂电电源管理及智能控制系统 新恒汇聚焦芯片封装材料及eSIM芯片封测业务 [7]
华之杰上市募4.97亿首日涨171% 经营现金净额连降2年
中国经济网· 2025-06-20 16:22
公司上市表现 - 华之杰在上交所主板上市,首日收盘价53.87元,涨幅170.98%,成交额10.03亿元,振幅80.78%,换手率81.33%,总市值53.87亿元 [1] - 公司发行股票数量25,000,000股,发行价格19.88元/股,募集资金总额49,700.00万元,净额44,416.44万元,较原计划少4,192.14万元 [3][4] - 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发行费用总额5,283.56万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2,485.00万元 [7] 公司业务与股权结构 - 公司定位于智能控制行业,核心业务为锂电池电源管理、智能控制、无刷电机驱动和控制技术,主要产品包括智能开关、智能控制器、无刷电机等 [1] - 发行前控股股东颖策商务持股39.27%,发行后持股29.45%,仍为控股股东 [1] - 实际控制人陆亚洲通过多家公司间接控制发行前92.00%股份,发行后69.00%股份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1,883.96万元、93,710.49万元、123,001.58万元,2024年同比增长31.26% [8][10]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70.27万元、12,146.00万元、15,350.13万元,2024年同比增长26.38% [8][10] - 2025年1-3月营业收入33,652.04万元,同比增长30.05%,归母净利润4,431.11万元,同比增长17.63% [11][12] 募投项目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年产8,650万件电动工具智能零部件扩产项目(预计投资42,608.58万元)和补充流动资金(6,000.00万元) [6] - 项目已取得备案号张行审投备[2022]578号和环评文号苏行审环评[2020]10123号 [6] 上市审核关注点 - 上市委关注智能开关产品毛利率快速提升的原因及合理性,以及业绩大幅波动风险 [2] - 关注募投项目与前次申报科创板上市未变化的原因,以及新增产能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3]
“A股最神奇公司”又要IPO!视源股份员工不打卡、工资自己定
搜狐财经· 2025-06-18 19:03
公司概况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称为"A股最神奇公司",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中金公司、广发证券(香港)担任联席保荐人 [2] - 公司是智能控制技术专家,也是商用显示设备企业之一,在交互智能平板(IFPD)和液晶显示(LCD)主控板卡领域建立了市场领先地位 [2] - 公司从液晶显示主控板卡起步,已拓展至覆盖白色家电、汽车、储能及机器人部件等多元场景的高增长潜力智能控制部件领域 [2]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9.9亿元、201.73亿元、224.01亿元 [2] - 2022-2024年年度利润分别为21.21亿元、14亿元、10.36亿元 [2]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26.2%、24.5%、20.9% [3] - 2022-2024年研发开支占比分别为6.1%、7.1%、6.9% [3] - 2022-2024年销售成本占比分别为73.8%、75.5%、79.1% [3] 公司文化 - 员工上下班不打卡、没有KPI考核、工资多少员工自己定 [4] - 园区内为员工及家属自建体检中心和幼儿园 [4] - 三位创始人(黄正聪、王毅然、孙永辉)都爱"玩失踪" [5] - 2017年公司A股上市敲钟时创始人缺席,解释称"公司是员工做起来的,觉得自己没做过什么就白捡了一家上市公司" [5] 港股发行信息 - 每股H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 [1] - 最高发行价为每股H股[编纂]港元,另加1.0%经纪佣金、0.0027%证监会交易征费、0.00565%香港联交所交易费及0.00015%会财局交易征费 [1]
尚研科技北交所IPO:海尔“依赖症”下业绩存隐忧
犀牛财经· 2025-06-18 15:25
IPO申请概况 - 公司IPO申请于2025年6月13日获北交所受理 拟募资4 01亿元 资金用途包括电子智能控制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佛山电子智能控制及智能终端技术改造 变频及智能控制器研发中心技术改造 补充流动资金 [2] - 保荐机构为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 会计师事务所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 律师事务所为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广东尚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1年3月31日 主营业务为变频驱动器 电源控制器和智能控制器等电子智能控制产品研发 生产与销售 [3] - 公司代码874590 简称尚研科技 [3]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5 21亿元 6 16亿元和5 88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0 29亿元 0 45亿元和0 44亿元 [3] - 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4 54% 净利润同比下滑1 28% [3]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3年的1 23亿元大幅降至0 33亿元 货币资金余额同比减少逾五成至1 19亿元 [4] 客户集中度风险 - 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分别为82 38% 89 10%和89 02% [4] - 第一大客户海尔集团销售收入从2023年的4 51亿元减少至2024年的3 92亿元 营收占比同比下滑6 64个百分点至66 66% [4] - 2024年新开发客户TCL集团贡献营收0 34亿元 但未能完全抵消海尔集团减少的0 59亿元营收 [4] 应收账款情况 - 2024年应收票据余额0 25亿元 同比增长2 4倍 应收账款余额0 92亿元 [4] - 对海尔集团的应收账款占比从2023年的66 47%提升至2024年的71 99% [4] 行业分析 - 业内人士指出 海尔集团可能因自研体系升级进一步降低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 [5] - 智能控制产业升级背景下 公司需解决单一大客户依赖及业绩下滑问题 [5]
【IPO一线】视源电子正式递表港交所,液晶显示主控板卡市占率全球第一
巨潮资讯· 2025-06-18 13:53
公司概况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递表港交所,开启港股上市征程 [2]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商用显示设备企业之一,在交互智能平板和液晶显示主控板卡领域建立市场领先地位 [2] 市场地位 - 旗下希沃品牌教育交互智能平板以17.5%的市场份额(按营收计)领跑全球市场 [2] - MAXHUB品牌会议交互智能平板以25.0%的市场份额(按营收计)位居中国内地首位,并以9.9%的市场份额(按营收计)位居全球第二位 [2] - 液晶显示主控板卡以23.8%的市场份额(按出货量计)位居全球首位,并为全球十大电视机品牌中的九家供应主控板卡 [2] 业务布局 - 从液晶显示主控板卡起步,已拓展至白色家电、汽车、储能及机器人部件等智能控制部件领域 [3] - 构建涵盖智能终端与特定场景解决方案的生态系统,提供商用显示产品、音视频设备、计算解决方案及人工智能驱动软件解决方案 [3] - 重点布局教育及企业服务场景 [3]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由2022年的20990.3百万元减少3.9%至2023年的20172.6百万元 [3] - 智能终端及应用营业收入下降5.8%,从2022年的11844.7百万元降至2023年的11154.6百万元 [3] - 智能控制部件营业收入下降3.0%,从2022年的8802.2百万元降至2023年的8535百万元 [3] - 其他业务营业收入增长,从2022年的343.3百万元增至2023年的483百万元 [3] - 营业收入由2023年的20172.6百万元增加11%至2024年的22401.2百万元,主要由于智能控制部件收入增长20.4%,从2023年的8535百万元增至2024年的10273.6百万元 [4] 研发投入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的研发开支分别为1280.9百万元、1422.5百万元及1540.2百万元 [4] - 研发开支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1%、7.1%及6.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