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口运营
icon
搜索文档
中方给美国定了性,特朗普再度准备对华加税,怎料G6不跟美国了
搜狐财经· 2025-05-27 20:56
美国对中国起重机征收关税的影响 - 美国港务局协会反对对中国起重机征收100%关税 预估将导致美国损失67亿美元并抑制基础设施投资升级 [1] - 美国航运商会认为该关税与美中贸易谈判目标背道而驰 批评对运输工具征收关税适得其反 [3] - 休斯敦港已与中国企业签订8台岸桥起重机采购合同 预计2026年春季交付 [3] 全球岸桥起重机市场格局 - 除中国外全球仅有日本三井E&S 芬兰科尼和德国利勃海尔3家企业生产岸桥起重机 但均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3] - 美国目前没有岸桥起重机制造商 该行业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已绝迹 [3] - 德国和芬兰生产的起重机使用大量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的零部件 未来可能面临25%关税 [5] G7内部贸易分歧 - G7财长会议淡化美国关税引发的贸易紧张局势 联合声明仅一次提及"贸易"且未涉及关税议题 [6] - G7内部存在认知分裂 美国坚持安全框架处理经济问题 欧盟追求战略自主 日本在安全与经济间摇摆 [8] - G7国家GDP占比从1992年68%暴跌至2023年45% [8]
美私募公司拟竞购澳达尔文港,外交部回应
证券时报网· 2025-05-27 16:12
达尔文港经营权争议 - 中国岚桥集团通过公开竞标程序获得达尔文港租约,符合澳大利亚法律规定和市场规则 [1][2] - 岚桥集团在10年租期内对港口基础设施进行大量投资,使经营状况扭亏为盈,为当地经济做出积极贡献 [2] - 澳大利亚政府被敦促尊重商业合同,履行对租约的严肃承诺,营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 [2] 中澳经贸关系 - 中澳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应保持相互信任和互利合作 [2] - 中国驻澳大使强调应客观看待达尔文港项目,尊重企业自主决策 [2] 中俄贸易相关报道 - 乌克兰情报机构指控中国向20家俄罗斯军工厂供应特种化学品、火药等国防制造业零部件 [2] - 中国外交部否认向冲突方提供致命性武器,表示严格管控军民两用物项 [2]
澳若强收达尔文港将留下几大祸根
环球网· 2025-05-27 07:36
达尔文港经营现状 - 中国岚桥集团通过公开竞标获得达尔文港经营权并运营10年 期间经历三次无端政治与安全审查 [1] - 岚桥集团投入超过8300万澳元升级港口设施 使到港船舶总吨位(GRT)增长95.7% [1] - 公司帮助港口扭亏为盈 缓解北领地政府债务危机 并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1] 政治化审查背景 - 达尔文港被政治化与华盛顿的"关切"直接相关 但多次审查结果均未发现国家安全风险 2023年调查结论明确"无须取消租约" [2] - 澳大利亚前北领地总检察长证实 联邦政府最初批准交易时未提出任何安全担忧 [1] 潜在强制收回影响 - 单方面毁约将严重损害澳大利亚营商环境信誉 尤其在基础设施和能源等需长期投入的领域 [3] - 事件若被政治化将冲击中澳双边关系 损害两国政府和企业间互信 [3] - 港口功能若转为军事用途将绑架当地经济发展 正常港航物流活动将被军事演习和舰队补给取代 [4] 商业价值与战略意义 - 岚桥集团经营是中资企业海外合规投资的典型案例 其经营为港口带来系统性积极变化 [1][3] - 美国近年加强在达尔文军事部署 包括扩建基地和轮驻海军陆战队 试图将其打造为印太战略前沿 [4] - 港口经营本属市场经济行为 但政治化逻辑正践踏基于规则的商业活动 [4]
“中企经营权要被收回”,中国大使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5-26 14:29
达尔文港经营权争议 - 中国岚桥集团通过公开竞标程序获得达尔文港租约 完全符合澳大利亚法律规定和市场规则 [1] - 岚桥集团在十年间对达尔文港基础设施维护和建设进行大量投资 使港口经营状况扭亏为盈 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1] - 岚桥集团优化了达尔文港的运营管理并拓展客户资源 给港口带来显著变化 [1] - 澳大利亚政府考虑收回盈利港口经营权的行为在道义上欠妥 因港口亏损时出租而盈利时收回 [1] - 达尔文港租约属于商业合同 澳方应尊重企业自主决策并履行合同承诺 [1] 中澳经贸关系 - 中澳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双方应相互信任并开展互利合作 [1] - 中方希望澳大利亚政府为中国企业提供公平 透明 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1]
中国驻澳大使:希望澳方能客观看待达尔文港项目,认真履行对合同的严肃承诺
快讯· 2025-05-25 21:08
达尔文港经营权争议 - 中国岚桥集团通过公开竞标程序获得达尔文港租约 完全符合澳大利亚法律规定和市场规则 [1] - 岚桥集团十年来在港口基础设施维护建设 运营管理优化 客户资源拓展等方面进行大量投资 使港口经营扭亏为盈 [1] - 岚桥集团的投资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此类企业应受鼓励而非惩罚 [1] 商业合同与营商环境 - 达尔文港租约属于商业合同 澳方应履行合同承诺并尊重企业自主决策 [1] - 中澳双方应保持相互信任 互利合作符合共同利益 [2] - 澳政府需为中国企业提供公平 透明 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2]
美能源行业公开抗命,中国官方点名警告李嘉诚,不要有侥幸心理
搜狐财经· 2025-05-24 19:06
美能源行业公开抗命,中国官方点名警告李嘉诚,不要有侥幸心理。美国的能源行业为何会公开抵制政府命令?这与前期轰轰烈烈的"卖港案"又有什么联系 呢? 据多家媒体报道,由于中美之间的关税战影响,两国之间的能源贸易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根据《纽约时报》、彭博社等媒体的报道,自从2月10日开始,中 国已经连续70天没有从美国进口哪怕一船液化天然气(LNG),创下了五年以来的最长纪录。 根据数据统计,在2023年,美国超过澳大利亚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船企在全球LNG船只领域的市场份额占到了35%, 也就是说中美两国原本应该在生产和运输两端各自深耕,但是现在特朗普却要横插一脚,想要打击中国在海运领域的主导地位,但是却误判了形势,遭到了 自己人的反对。 这件事情却足以给我们敲响警钟,按照特朗普的个性,他能够在美国境内对中国船只征收停靠费,那么在美国企业控制的海外港口当然也存在这种可能。这 不由得让人联想到不久前的长和与贝莱德之间的港口交易,假如当时没有国家市场监管局的紧急介入叫停了这笔交易,一旦真的由美国财团控制了位于巴拿 马运河的主要港口,那么中国的船只在通过或者停靠的时候,是不是也要被无端征收 ...
求生欲很强?中美关税战尘埃落定,李嘉诚就打破沉默,连夜发公告
搜狐财经· 2025-05-23 11:01
贸易战影响 -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加征145%关税导致美国本土制造业成本飙升,农业州大豆滞销,零售业货架空空,45个州商会联名上书白宫[3] - 中国加速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东盟国家货币与美元脱钩率提升至37%[3] - 中国新能源汽车与光伏产品借道"一带一路",2024年对非出口额同比激增62%[3] - 美国通胀率突破9%,贸易逆差扩大17%,美元指数单日暴跌2.3%,创1985年以来最大跌幅[5] 港口交易事件 - 长江和记实业出售全球43个港口,交易金额达288亿美元,涉及23个国家[5] - 被出售港口中中国远洋船只占通航量的28%,年运输石油超5000万吨[5] - 欧洲最大集装箱枢纽的中国对欧出口34%经此转运,若被美资控制新能源汽车关税可能提升至25%[5] - 南太地区核心港口承担中国"一带一路"南太节点项目70%物资中转[5] - 交易估值较市场公允价低38%,贝莱德公司62%大股东为美国养老基金,背后涉及17个州政府资本[7] 行业趋势变化 - 2024年新兴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2%,美国主导的"华盛顿共识"正在崩塌[9] - 2024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国家安全审查"通过率提升至89%,较五年前提高52个百分点[10] - 特斯拉在上海工厂实现95%本地化率,显示产业链本土化趋势[10]
针对“李嘉诚卖港口”,长和方面发布强硬表态!
搜狐财经· 2025-05-23 10:44
长和港口资产出售进展 - 长和联席董事总经理黎启明在股东大会上重申港口交易需经多重审查,公司会全力配合但未经批准绝不实施[1][3] - 黎启明强调交易合法性,引用5月12日声明称不会进行不合规操作[3] - 李嘉诚长子李泽钜未直接回应交易,仅表示集团财务健康且有专用资金应对突发风险[5] 市场对港口交易的评估 - 分析指出交易金额巨大且影响长和战略布局,但监管延迟与公司强硬表态显示不确定性增加[5] - 黎启明"未批不实施"表态可能旨在稳定投资者情绪,避免股价大幅波动[5] 李嘉诚家族其他动态 - 次子李泽楷旗下富卫集团第三次递表港交所IPO,有望成为其第6家上市公司[9] - 富卫集团此前曾于2022年、2023年两次尝试港股IPO[9] 历史事件关联 - 5月23日为李泽钜1996年遭遇绑架案19周年,当年李嘉诚支付10.4亿港元赎金化解危机[7]
美政府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官方通报“天价耳环”进展!小米YU7正式亮相!长和再度回应港口交易!
新浪财经· 2025-05-23 08:44
美国政府暂停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资格 - 美国国土安全部5月22日宣布暂停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资格 撤销其SEVP认证 即日起生效 [2] - 哈佛大学2025-2026学年不得招收持F类或J类签证的国际学生 现有国际学生需转学否则失去合法身份 [2] - 国土安全部部长表示考虑在其他大学采取类似举措 [3] - 哈佛大学称此举违法 将全力维持招收140多个国家国际学生的能力 [5] 黄杨某甜父亲被立案调查 - 雅安市联合工作组核查黄杨某甜父亲杨某 确认其未涉及灾后重建项目招投标及资金管理 [6] - 杨某涉嫌违规经商办企业及隐瞒违法生育二孩问题 监察机关已立案调查 [6] 小米YU7发布 - 小米发布豪华高性能SUV YU7 共3个版本 雷军否认售价19万9 [9] - 小米首款自研3纳米处理器"玄戒O1"发布 搭载于旗舰新品 [9] 长和回应港口交易 - 长和联席董事总经理黎启明表示港口交易需经多项审查 公司全力配合 未获批前不会实施 [11][12] - 长和强调交易绝对合法合规 完成条件包括监管部门批准及股东同意等 [12]
长和股东会再强调:港口交易没被批准前绝对不会实施
观察者网· 2025-05-22 15:35
港口交易审查进展 - 长和集团联席董事总经理黎启明强调港口交易需经过严格审查,公司会全力配合且未获批准前不会实施[1] - 公司5月12日声明重申交易合法性,明确完成条件包括监管部门批准、股东同意等法律程序[1] - 商务部5月15日回应称将依法审查交易,要求企业不得规避审查,否则需承担法律责任[1] 交易相关方信息 - MSC地中海航运公司为全球第七大航运企业,业务覆盖155个国家和地区[2] - MSC旗下TiL码头公司是港口交易意向方贝莱德-TiL财团的组成部分[2] - 媒体推测若交易完成,MSC可能通过收购和记拟售港口成为全球最大码头运营商[2] 公司经营策略 - 长和主席李泽钜指出关税政策变动及地缘政治导致市场不确定性加剧[2] - 公司当前策略侧重维持财务健康,保持充足现金储备并减少借贷[2] 股价表现 - 股东会后长和股价微跌0.99%至44.95港元/股,对应市值1721.61亿港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