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和化工
搜索文档
三板斧”推进节能减碳 | 大家谈 如何当好“碳路先锋
中国化工报· 2025-09-12 11:41
加快产能转型 - 重点推进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 以示范化带动产业化并逐步推进与氢能相结合的CCUS项目 [1] - 着力发展氢能产业 持续加大风光制氢 海水制氢和PSA技术提纯生产蓝氢等项目建设力度 [1] - 大力实施石化装置余热余压深度利用工程 如蒸汽能量深度回收 避免能量浪费 [1] 实施流程再造 - 通过原料替代 工艺革新 能源重构 副产物循环及数字化赋能实现碳排放与能耗系统性下降 [2] - 在装置生产源头重视低碳原料替代并进行适配性改造 在生产过程中用高效低耗工艺替代传统工艺 通过装置互联 物流互通 能量互供减少浪费 [2] - 用先进设备替代陈旧设备 重点抓好蒸汽产出设施替代 用生物质锅炉 核能供汽 绿电制汽等绿汽替代传统燃煤燃气锅炉 [2] 完善碳排放管理体系 - 实行石化装置生产全生命周期碳核算与交易管理制度 形成量化碳排放 管理碳排放 通过市场机制激励减排的完整体系 [2] - 从原油开采 运输 炼制 化工合成 产品运输 用户使用到报废处理的全过程明确核算对象 进行量化考核 [2]
业界: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转化为提质增效实际动能
中国化工报· 2025-08-29 10:08
行业政策与战略指引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标志着人工智能从概念走向大规模应用新阶段 为石油和化工行业提供战略指引[1] - 石油和化工行业既是AI技术急需突破的重点领域 也是其价值释放的最大受益者[1] 当前应用现状 - AI在化工行业应用从初步探索走向规模化落地 研发领域通过分子模拟和高通量计算显著缩短新材料研发周期[1] - 生产环节智能优化控制系统和数字孪生技术逐步普及 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1] - 安全环保方面AI驱动智能监控和风险预警系统成为行业标配 大幅降低事故发生率[1] 发展面临挑战 - 行业存在数据孤岛 算力不足 复合型人才短缺等挑战[1] - 化工领域AI推进缓慢原因包括技术适配难 行业对工艺控制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 传统AI模型难以满足复杂化学反应精准预测需求[2] - 数据异构性强 DCS MES等不同系统间数据孤岛现象普遍 机理模型与数据模型冲突未形成优化解决方案[2] - 组织认知层面存在决策层风险偏好保守 复合型人才短缺问题[2] - 基础设施供给不足 化工企业或园区普遍存在边缘计算能力薄弱问题 安全合规压力大[2] 发展路径与解决方案 - 加快构建多元适配技术体系 实现机理驱动与数据驱动融合 分级部署AI应用 建构安全可信AI框架[3] - 实施三步走战略 示范引领阶段采用小步快跑策略 首期聚焦供应链协同和数据平台[3] - 系统集成阶段整合ERP MES SCADA等系统 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 实现数据有机贯通 开发行业APP[3] - 生态构建阶段联合高校院所攻关行业关键技术 建立AI+化工创新中心 制定化工行业AI应用成熟度评估标准[3] - 重点聚焦AI+研发 AI+生产 AI+安全环保 AI+供应链 AI+服务五大应用场景[3] - 建立四位一体支撑体系 实现技术筑基 人才保障 生态协同和制度护航 形成政府引导 企业主导 科研支撑和平台服务新格局[3] 企业实践案例 - 河南心连心集团将人工智能+制造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 通过大数据智能 混合增强智能 群体智能等新一代AI技术推进工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4] - 应用环境风险识别 机器人巡检 数字孪生工厂等智能场景保障安全生产 加快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警转变[4]
2025中国民企500强公布!这些化工企业上榜→
中国化工报· 2025-08-28 18:40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概况 - 京东集团、阿里巴巴、恒力集团、华为投资控股、比亚迪位居前五,营业收入均超过7700亿元[1] - 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营业收入总额达43.05万亿元,净利润合计1.80万亿元[2] - 纳税总额1.27万亿元,资产总额51.15万亿元,其中97家企业资产超千亿元[2] 石油化工行业表现 - 石油化工企业70余家上榜,占榜单份额超10%,18家进入前100强[1] - 营收超千亿元化工企业18家(较上年增6家),500-1000亿元企业21家[1] - 恒力集团(8715.21亿元)、浙江荣盛(6586.02亿元)、盛虹控股(5656.23亿元)位列化工行业前三[1][5] 区域分布特征 - 山东省以26家化工上榜企业领跑全国,浙江省15家(6家进入百强),江苏省10家,福建省6家[2] - 恒力集团(江苏)、盛虹控股(江苏)进入前十;浙江荣盛、恒逸集团(浙江)位列前十二[1][5] 研发与创新投入 - 500强企业研发费用总额1.13万亿元,研发人员115.17万人,平均研发强度2.77%[3] - 研发费用超10亿元企业171家,超30亿元64家,超50亿元37家,超100亿元19家[3] 新兴产业布局 - 309家500强企业投资62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涵盖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2] 化工企业详细排名(部分) - 前20强化工企业包括:桐昆控股(2001.66亿元,浙江)、利华益集团(1590.33亿元,山东)、东明石化(1550.04亿元,山东)[5] - 山东省化工企业占据榜单多数,如弘润石化(1508.10亿元)、万达控股(1506.78亿元)、京博控股(1030.01亿元)[5][6] - 福建省中景石化(1096.32亿元)、恒申控股(1068.74亿元)进入百强[5]
多维度探索节能降碳路径 | 大家谈 如何当好“碳路先锋”
中国化工报· 2025-08-25 10:02
核心观点 - 石油化工行业在双碳战略下面临节能降碳任务与转型机遇 公司通过创新实践探索节能降耗路径 [1] - 公司通过精准施策 多维发力与创新驱动实现显著节能成效 包括缩短生产周期 降低蒸汽消耗与节约用电等 [1][2] 节能措施与实施 - 开展水平衡测试与能源审计摸清能源使用家底 基于分析报告制定整改方案与节能节水计划 [1] - 优化异丙醇装置开工流程 将丙烯提浓时间从30天缩短至20天 创效105万元 [1] - 修订管理办法与考核细则 细化计划管理与定额考核 新增奖惩措施提供制度依据 [2] - 推行全员节能节水个人行动计划 通过上下游联动优化全厂低温热运行 [2] 技术创新与能效提升 - 引入PDCA动态循环管理模式 将闭环管理贯穿能效提升全过程 [2] - 气分装置脱丙烷塔重沸器增加高温凝结水流程优化 采用余热替代蒸汽 每小时节约蒸汽消耗4吨 [2] - 延迟焦化装置水代汽智能喷雾系统用净化水替代蒸汽 汽提阶段蒸汽节省率超50% [2] - 苯乙烯循环乙烯压缩机变频控制改造后电流下降8安 年节电70万千瓦时 [2] 经济效益 - 重油罐区维温用低温热系统实现长周期运行 罐区1.3兆帕蒸汽每小时消耗降低7.31吨 年创效780万元 [2]
上半年石化行业经济运行基本平稳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1 08:23
行业整体表现 - 上半年石化行业实现营业收入7.77万亿元,同比下降2.6% [1] - 原油产量、进口量、加工量、消费量同步增长,化学品产量和消费量实现"双增长" [1] - 板块分化加剧,化工板块表现优于油气开采和炼油板块 [1] 原油与化学品市场 - 原油产量、进口量、加工量和消费量同比均增长,扭转去年下降趋势 [1] - 主要化学品产量和消费量"双增长",显示市场需求稳定 [1] - 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1.6%,但成品油产量同比下降5.4%,成品油产出率降至55.3%(去年同期59.7%) [2] 板块分化与进出口 - 化工板块呈现"两增一降":营业收入和进出口额同比增长,利润同比下降 [1] - 油气开采和炼油板块出现"三下降":营收、利润、进出口额均同比下降 [1] - 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和贸易逆差同比下降,出口额仅微增0.4%,呈现"量增价减"态势 [1] 成品油市场变化 - 成品油总量及汽煤柴产量、消费量首次同步下降 [2] - 柴油消费已在"十三五"末达峰,汽油消费峰值提前至"十四五"中期 [2] - 新能源汽车和液化天然气重卡分别对汽油和柴油市场形成替代效应 [2] 价格与外部因素 - 原油和主要石化产品价格持续下降 [2] - 价格下跌受俄乌冲突、巴以冲突、伊以冲突及经济增长乏力等多重因素影响 [2] 行业转型与政策方向 - 行业加快"减油增化"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效果显现 [2] - 下半年重点包括提质增效、降本挖潜、高端化绿色化转型、治理"内卷式"竞争及淘汰落后产能 [2] - 行业需坚持安全底线确保本质安全 [2]
2025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形势分析会召开——上半年石化行业经济运行基本平稳
中国化工报· 2025-08-18 10:41
行业整体表现 - 上半年石化行业实现营业收入7.77万亿元 同比下降2.6% [1] - 行业经济运行基本平稳 但板块分化加剧 [1] 原油供需情况 - 原油产量 进口量 加工量 消费量均实现同比增长 扭转去年同步下降趋势 [3] - 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1.6% [3] 化学品市场表现 - 主要化学品产量和消费量实现"双增长" 显示市场需求稳定 [3] 板块分化特征 - 化工板块表现优于油气开采和炼油板块 呈现营业收入和进出口额同比增长 利润同比下降的"两增一降"态势 [3] - 油气开采和炼油板块出现营收 利润 进出口额的"三下降" [3] 进出口贸易状况 - 进出口总额 进口额和贸易逆差同比下降 仅出口额微增0.4% [3] - 延续"量增价减"态势 主要受世界市场石化产品价格持续低位影响 [3] 成品油市场变化 - 成品油总量及汽煤柴的产量 消费量首次同步下降 [3] - 成品油产量同比下降5.4% 产出率55.3% 低于去年同期的59.7% [3] - 汽油消费峰值已于"十四五"中期提前到来 受新能源汽车影响 [3] - 柴油消费在"十三五"末达峰 现受液化天然气重卡替代影响 [3] 价格走势 - 原油和主要石化产品价格持续下降 [4] - 受俄乌冲突持续升级 巴以冲突加剧 伊以冲突突发以及经济增长乏力 不确定因素增加的影响 [4] 行业转型进展 - "减油增化"效果显现 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3] - 行业将加快高端化 绿色化转型 治理"内卷式"竞争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4]
第44次石化行业QC小组会议将开
中国化工报· 2025-08-11 10:06
会议安排 - 第四十四次石油和化工行业质量管理小组代表会议暨2025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质量月"活动启动仪式将于8月27—29日在河南郑州召开 [1] 会议内容 - 会议将对照《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等部署安排 总结交流近一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工作和经验 [1] - 会议将研讨深化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和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的措施 并部署下一年度工作任务 [1] - 同期举办2025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和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成果发表赛 [1] - 将邀请典型企业进行经验交流与分享 [1]
石油和化工行业:7月市场信心提振 景气指数回升
中国化工报· 2025-08-08 11:51
行业景气指数概况 - 2025年7月石油和化工行业景气指数回升至99.02,环比上涨1.18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原油价格趋稳缓解成本压力及国内"反内卷"政策提振市场信心[2][9] - 行业上下游出现分化,政策支持与成本改善是向好的主要原因,终端需求回暖尚待观察[2][10] - 分行业指数表现: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99.15(环比+1.45)、燃料加工业101.88(环比+0.9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100.84(环比+2.23)、橡胶塑料及其他聚合物制品制造业93.79(环比-0.10)[8][11] 成本与价格因素 - WTI原油价格区间稳定在64.9-70.5美元/桶,缓解了"成本-需求"错配导致的压力[14] - 燃料加工业因煤炭价格持续下跌显现成本优势,煤制产品获得竞争优势[14]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品价格7月中下旬迅速上涨,成本利润率显著提升[14] 政策影响分析 - 中央财经委会议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工信部将出台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推动淘汰落后产能[3][15] - "反内卷"政策推动石化行业产业结构改善,7月中下旬产品价格普遍上涨[3][15] - 橡胶塑料制品制造业需求改善持续性不足,景气指数环比下降0.10个百分点至93.79,处于偏冷区间[11][14] 外部环境变化 - 美国将关税谈判截止日期从7月9日延迟至8月1日,中美对等关税展期90天达成共识[4][16] - 市场对关税政策敏感度下降,情绪转向谨慎乐观,对石化行业影响相对有限[4][16] -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仍在,可能形成短期扰动[5][17] 生产与库存动态 - 燃料加工业因暑期出行需求增加,库存周转率明显加快[14] - 化学原料制造业因短期乐观预期出现主动补库行为,库存周转率加快[14] - 行业生产热度与存货周转率预计随"金九银十"备货需求提升[5][17] 未来展望 - OPEC+加快增产节奏可能对原油价格形成下行压力[5][17] - 若原油价格保持稳定或小幅下降,行业成本压力将进一步改善[17] - 预计8月行业景气度将温和回升,主要受备货需求和生产热度提升驱动[5][17]
数字化将是石化业“十五五”重要破局点
中国化工报· 2025-08-05 10:25
行业数智化转型重要性 - 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石化行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赋能作用 [1] - 数字化转型将是"十五五"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破局点 [1] - 数智化转型升级是提升生产效率、保障安全生产、推动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 [1] 行业当前挑战与需求 - 石油和化工行业正面临"双碳"目标、安全绿色转型、产业链协同增效等挑战 [1] - 信息技术深度嵌入行业生产经营全过程 成为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2] - 信息技术在企业共性需求层面对决策、资源计划、运营流程管理起支撑作用 [2] - 在行业特色需求层面深度支撑研、产、供、销、服各环节 改变企业经营管理范式 [2] 人工智能应用方向 - 提升行业智能制造水平 实现全程实时监测和受控、预测性维护和动态优化 [1] - 辨别潜在风险源 帮助企业建立风险预警模型 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1] - 通过碳足迹跟踪对碳排放进行精准计算 实现节能降耗 促进绿色低碳转型 [1] 转型现状与发展路径 - 石化行业数字化转型还不平衡、不充分 [2] - 领先企业需进一步变革运营管理范式 持续锻造长板 [2] - 相对落后企业要加快数字化转型 尽快补齐短板 [2] - 行业需强化跨领域、跨专业、跨学科融合 [2] - 企业要从组织、文化、人才、技术、能力等层面调整优化 [2] 技术融合创新 -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复杂工业过程深度融合为构建生产智能系统提供新思路 [2] - 人工智能与石油和化工行业深度融合将释放巨大创新潜能和发展动能 [1] 会议规模 - 150余名代表参会 [3]
2025《财富》世界500强:中国130家上榜总收入降3%
搜狐财经· 2025-07-30 18:26
公司排名 - 沃尔玛连续十二年成为全球最大公司 亚马逊位列第二 中国国家电网排名第三 沙特阿美和中国石油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五 中国石化位居第六 [1] - 沙特阿美以约1050亿美元利润蝉联最赚钱公司 埃克森美孚和中国石油等油气巨头进入最赚钱50家公司之列 [1] 榜单总体数据 - 世界500强企业2024年营收总和约41.7万亿美元 超过全球GDP三分之一 较去年增长约1.8% [1] - 上榜门槛从321亿美元升至322亿美元 [1] - 500家公司整体利润持续增长 总和约2.98万亿美元 为历史第二高 [1] 区域分布 - 美国 中国和日本上榜企业占总数62% 收入占比超67% 利润占69% [1] - 中国130家公司上榜 比去年少3家 位居第二 总收入10.7万亿美元 同比下降3% [1] 行业分布 - 上榜中国能源化工企业共21家 [1] - 全球石油和化工行业49家企业上榜 [1] - 化学品行业榜9家企业上榜 比去年少2家 连续两年下降 [1] - 炼油行业榜32家企业上榜 原油生产行业榜8家企业上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