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铁矿石开采
icon
搜索文档
铁货(01029)拟折让约16.39%按“2供1”基准发行供股 筹集最多约3.26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0-24 22:27
供股方案核心信息 - 公司建议按非全数包销基准以"2供1"基准发行最多约6.39亿股供股股份 [1] - 每股供股股份认购价为0.51港元 [1] - 供股价较最后交易日收市价每股0.610港元折让约16.39% [1] - 此次供股计划筹集最多约3.26亿港元资金 [1] 资金用途分配 - 估计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24亿港元 [1] - 68%的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于全数偿还应付MIC的借款本金 [1] - 22%的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于拨付K&S的采矿业务 [1] - 10%的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于补充一般营运资金 [1]
新矿资源(01231):主要供应商于KOOLAN作业区发生落石事故
智通财经网· 2025-10-24 22:20
事件概述 - 新矿资源的主要赤铁矿供应商Koolan Island矿山发生重大落石事故 导致采矿活动暂停 [1] - 事故发生于2025年10月16日晚 地点在矿山主矿坑东侧下盘 [1] - 矿山剩余开采年期有限 事故前原定于2026年9月前后届满 [2] 供应商MGI的决策与影响 - 供应商MGI认为落石区域的补救工作和恢复采矿作业不可行 [2] - Koolan作业区的采矿活动现已暂停 [2] - 可用矿石库存的加工作业将继续进行 以满足近期预定发货 [2] - 可能额外出售先前保留用于混合用途的品位略低的矿石 [2] 对新矿资源的直接影响 - Koolan须按协议每年向新矿资源供应其可用总产量的80% [1] - Koolan已通知新矿资源 须延后若干原定于2025年第四季的发货 [2] - 新矿资源所有重大业务方面均维持正常营运 [2] - 公司正与Koolan就铁矿供应进行商讨 并评估事故对业务的整体影响 [2]
新矿资源:主要供应商于KOOLAN作业区发生落石事故
智通财经· 2025-10-24 22:18
事件概述 - 新矿资源的主要赤铁矿供应商Koolan Island作业区发生重大落石事故 [1] - 事故发生于2025年10月16日晚 位于主矿坑东侧下盘 [1] - 供应商母公司MGI宣布暂停该作业区的采矿活动 [2] 供应商运营影响 - MGI认为落石影响区域的补救工作和恢复采矿作业不可行 [2] - Koolan作业区的采矿活动现已暂停 [2] - 剩余开采年期有限 事故前原定于2026年9月前后届满 [2] - 可用矿石库存的加工作业将继续进行以满足近期发货 [2] - 可能额外出售先前保留用于混合用途的品位略低的矿石 [2] 供应链与合同影响 - Koolan根据长期协议每年向新矿资源供应其可用总产量的80% [1] - Koolan已通知新矿资源延后若干原定于2025年第四季的发货 [2] - 新矿资源正与Koolan就其铁矿供应进行商讨 [2] 公司当前状况 - 于公告日期 新矿资源所有重大业务方面均维持正常营运 [2] - 公司正评估事故对业务的整体影响 [2]
电炉炼钢立奇功,BHP 弃美元选人民币,中国憋屈20年终翻身
搜狐财经· 2025-10-24 20:42
铁矿石供应格局转变 - 非洲几内亚西芒杜矿区于2025年10月23日首次通过中国承建铁路向大西洋港口运送铁矿石,该矿区品质全球顶尖 [2] - 西芒杜铁矿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将首批矿石运抵中国,由中国企业主导开发并控制“矿山-铁路-港口”全产业链,年产量预计达1.2至1.5亿吨,相当于BHP对华全部供应量 [12][13] - 中国国内废钢回收量2024年达2.5亿吨,预计2030年将达4亿吨,可减少1.5亿吨海外铁矿石需求,动摇澳大利亚垄断地位 [15]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澳大利亚矿企BHP于2025年10月23日宣布对华铁矿石交易中30%以人民币结算,标志着人民币在大宗商品交易地位取得实质性进展 [2] - 巴西淡水河谷于2017年率先与中国开展人民币结算,力拓于2019年跟进,BHP是四大国际矿商中最后接受人民币结算的企业 [10] -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已覆盖185个国家,2025年一季度处理量同比增长42%,在金砖国家贸易结算中占比高达70% [17] 中国议价能力提升 - 中国于2022年成立矿产资源集团,整合国内钢企采购需求形成统一平台 [8] - 2025年8月,中矿集团向BHP提出每吨82美元现货价,较长期协议价降低约25%,并于9月30日暂停采购所有以美元计价的BHP铁矿石,一周后BHP同意30%现货交易转为人民币结算 [8]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铁矿石进口国,海运铁矿石采购量占比超过七成,但2024年钢铁企业平均利润率仅为0.71% [4] 历史背景与定价机制 - 中国钢铁企业曾因分散采购互相抬价,在铁矿石谈判中处于劣势,2009年“力拓间谍门”事件导致损失超过七千亿人民币 [6] - 铁矿石定价长期依赖普氏指数,其背后被指由华尔街资本与矿企操纵 [6] - 澳大利亚矿企BHP挖矿成本为每吨十几二十美元,但长协价在2021年飙升至两百美元一吨,利润率高达一千多 [4] 产业与能源结构变化 - 中国光伏、风电发展导致电价降低,使得电炉炼钢成本下降,利润空间显现 [13] - “以废代矿”策略减少对铁矿石需求,电炉炼钢普及动摇澳大利亚垄断地位 [15] - 中国能源革命改变钢铁行业,低成本电力为电炉炼钢创造条件 [13]
铁矿石专题报告:2025年三季度全球四大矿山产销梳理-20251024
银河期货· 2025-10-24 15:08
报告核心观点 - 对2025年三季度全球四大矿山(VALE、力拓、BHP、FMG)的产销情况进行梳理分析 [1] 各公司产销情况总结 VALE - 展示了VALE粉矿、球团的销量及同比数据,以及产量、销量及同比数据 [6][7][9] - 呈现了S11D矿区产量及同比数据,还有VALE分区域产量占比情况 [11][12][13] 力拓 - 给出了力拓的产量、销量及同比数据,PB粉的产量、销量及同比数据 [16][17][19] - 展示了力拓分品种产量占比和分品种销量占比情况 [21][22] BHP - 展示了BHP的产量、销量及同比数据,以及分矿区产量占比情况 [26][27][28] FMG - 给出了FMG的产量、销量及同比数据,还展示了铁桥项目的采剥掘量和加工量数据 [31][32][33]
市场情绪偏暖,钢矿震荡企稳:钢材&铁矿石日报-20251023
宝城期货· 2025-10-23 20: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螺纹钢主力期价震荡走高,日涨幅 0.43%,量增仓缩,需求季节性回升但供应也增加,基本面改善有限,库存去化压力未退,钢价易承压,成本有支撑,预计延续低位震荡,关注需求表现 [4] - 热轧卷板主力期价震荡走高,日涨幅 0.65%,量增仓稳,需求表现尚可使供需格局改善,但供应压力未退且需求有隐忧,基本面难实质好转,价格持续承压,成本有支撑,后续延续震荡寻底,关注需求表现 [4] - 铁矿石主力期价震荡运行,日涨幅 0.39%,量仓扩大,供应高位,产业担忧未退,需求趋弱,基本面走弱,高估值矿价承压,刚需高位使下行有阻力,预计延续震荡下行,关注钢厂生产情况 [4] 各目录总结 产业动态 - 中美将于 10 月 24 日至 27 日在马来西亚举行经贸磋商 [6] - 9 月全社会用电量 8886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4.5%,1 - 9 月累计 77675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4.6% [7] - 2025 年 9 月中国钢筋产量 1475.0 万吨,同比下降 2.9%,1 - 9 月累计 14338.7 万吨,同比下降 0.1%;中厚宽钢带产量 1826.7 万吨,同比增长 6.5%,1 - 9 月累计 16947.8 万吨,同比增长 4.5%;线材(盘条)产量 1170.5 万吨,同比下降 0.3%,1 - 9 月累计 10211.1 万吨,同比增长 1.7% [8] 现货市场 - 给出黑色金属现货报价表,包含螺纹钢、热卷卷板、唐山钢坯、张家港重废等价格及主要品种价差,还有铁矿石相关价格如 61.5% PB 粉、唐山铁精粉等价格及海运费、SGX 掉期、普氏指数等 [9] 期货市场 - 给出主力合约期货价格,螺纹钢收盘价 3071,涨跌幅 0.43%;热轧卷板收盘价 3256,涨跌幅 0.65%;铁矿石收盘价 777.0,涨跌幅 0.39%,还包含成交量、持仓量等信息 [12] 相关图表 - 展示钢材库存(螺纹钢、热轧卷板)、铁矿石库存(全国 45 港、247 家钢厂等)、钢厂生产情况(高炉开工率、产能利用率、盈利钢厂占比等)相关图表 [13][18][28] 后市研判 - 螺纹钢供需双增,基本面改善有限,库存去化压力未退,钢价承压,成本有支撑,预计延续低位震荡,关注需求表现 [39] - 热轧卷板需求尚可使供需格局改善,但供应压力未退且需求有隐忧,基本面难实质好转,价格承压,成本有支撑,后续延续震荡寻底,关注需求表现 [39] - 铁矿石供应高位,需求趋弱,基本面走弱,高估值矿价承压,刚需高位使下行有阻力,预计延续震荡下行,关注钢厂生产情况 [40]
宝地矿业:目前暂不涉及稀土
证券日报网· 2025-10-23 17:45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主业为铁矿石的开采、加工 [1] - 公司目前暂不涉及稀土业务 [1]
铁矿石:供强需弱,库存增价格短期看750 - 800
搜狐财经· 2025-10-23 10:56
核心观点 - 铁矿石市场基本面转向供强需弱,承受供应宽松、需求走弱、宏观信心不足三重压力,短期走势取决于刺激政策及钢厂减产情况 [1] 供给端分析 - 澳洲发运至中国量为1414.9万吨,环比减少45.4万吨 [1] - 巴西发运至中国量为726.9万吨,环比减少22万吨 [1] - 全球主要矿山发货处于季节性高位,港口到货充裕 [1] 需求端分析 - 163家钢厂高炉产能利用率为90.33%,环比减少0.24% [1] - 日均铁水产量为240.95万吨,环比减少0.59万吨,需求基本持平 [1] - 下游钢铁产业艰难,钢厂利润被挤压,仅在盈亏线附近,部分钢厂计划检修减产 [1] - 钢材市场库存高、销售不畅,旺季需求未达预期,价格下跌触发负反馈循环 [1] 库存情况 - 进口铁矿港口库存为13560万吨,环比增加250.77万吨 [1] - 45港口日均疏港量为327万吨,环比减少11.28万吨 [1] - 进口铁矿石钢厂库存总量为8982.7万吨,环比减少63.46万吨,整体库存小幅上涨 [1] 价格与市场表现 - 铁矿石期货持续下行,盘面转弱 [1] - 铁矿主力01合约近期小幅回落,短期参考运行区间为750-800 [1] 宏观环境 - 宏观层面情绪偏空,中美贸易关系生变,引发市场对全球增长和大宗商品需求的担忧 [1]
澳矿“卡脖子”时代落幕,中国1.2亿吨备胎,打破澳洲铁矿石垄断
搜狐财经· 2025-10-21 16:54
贸易关系转变 - 中国暂停澳大利亚最大铁矿石企业必和必拓所有以美元计价的交易 [3] - 中国要求后续铁矿石贸易需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 [3] - 必和必拓已因压力在部分交易中开始使用人民币结算 [6] 定价权与市场结构 - 此前铁矿石价格由西方普氏价格指数决定 [3] - 澳大利亚将成本约10美元/吨的铁矿石价格推高至200美元/吨 [4] - 改用人民币计价意味着定价主导权转向中国 [3][6] 中国战略举措 - 2022年成立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统一负责铁矿石采购以提升议价能力 [6][8] - 通过全球参股矿业巨头(巴西、秘鲁、非洲)以资本换取话语权 [10] - 在非洲几内亚开发西芒度铁矿,初期预估年产能达1.2亿吨高品质铁矿石以降低对澳大利亚依赖 [10] 市场背景与依赖度 - 铁矿石为澳大利亚第一大出口商品,中国长期吸纳其近70%的铁矿石出口 [3] - 澳大利亚矿产出口收入占其出口总额的60% [14] - 澳大利亚每年从中国赚取的铁矿石收入超过美国与欧洲之和 [1] 人民币国际化影响 - 铁矿石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工业原料,其结算货币转变对美元霸权构成挑战 [16] - 中国已在大豆、牛肉及部分石油、天然气贸易中推动人民币结算 [16] - 此举旨在推动全球贸易体系多元化,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16][18]
澳大利亚算计过头,铁矿石涨价15%,中方主动掀桌,不做冤大头了
搜狐财经· 2025-10-19 20:23
事件概述 -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于9月30日通知国内主要钢厂和贸易商,全面暂停采购任何以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铁矿石,包括已运抵港口的现货[2] - 此举是对必和必拓提出的将2025年长协价上涨15%至每吨109.5美元要求的回应,该价格远超当时约80美元/吨的现货价[4] - 10月9日,必和必拓最终妥协,与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签署协议,同意从第四季度起对华铁矿石贸易采用人民币结算[28] 市场格局与定价权问题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占全球海运铁矿石进口量的75%,年进口量超过10亿吨[6] - 尽管是最大买家,但供应端高度集中,西方四大矿山控制全球70%的海运铁矿石供应,导致中国钢企长期缺乏定价话语权[6][15] - 必和必拓等矿业巨头利用“普氏定价法”等不透明机制操纵价格[15] - 澳大利亚矿业公司开采成本仅18-24美元/湿吨的铁矿石,卖到中国价格高达100美元以上,利润率超过150%[10] 行业利润对比与外流 - 2021年铁矿石进口均价飙升至179.1美元/吨,仅铁矿石业务就给必和必拓贡献了173亿美元净利润[8] - 相比之下,2024年中国整个钢铁行业的利润不足700亿元,重点钢铁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仅为0.71%[8][11] - 澳大利亚每年出口约10亿吨铁矿石,利润达200亿美元,而中国生产约10亿吨钢铁,利润仅30多亿美元,一家澳大利亚矿商的半年利润超过中国整个钢铁行业的年利润[11] 中国的战略准备与筹码 - 2022年成立的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整合了国内四大钢企的采购业务,形成统一谈判力量,使国际矿企的分化策略失效[17] - 供应链多元化格局已大幅降低对澳大利亚铁矿石的依赖[19] - 非洲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储量超50亿吨,相当于澳大利亚两年出口量,预计2025年底投产,且其产出主要面向中国[19][21] - 中国钢铁产量在2024年达10.4亿吨,但城镇化速度放缓使国内需求下降,废钢回收体系完善和电炉炼钢比例上升进一步减少对原矿需求[21][22] 事件影响与市场反应 - 中方停购令导致国际铁矿石价格应声下跌3%,必和必拓股价暴跌6%,市值蒸发50亿澳元[26] - 澳大利亚GDP面临1.2%下滑风险,因其铁矿石出口占GDP的5%,其中82%依赖中国市场[26] - 全球70%的铁矿石贸易将采用人民币计算,中国首次夺得铁矿石定价权[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