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空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西北大学副校长范代娣成陕西首富”上热搜,校方:其早已卸任巨子生物董事,任职流程合规
搜狐财经· 2025-05-20 14:27
公司背景与业务 - 范代娣与丈夫严建亚于2001年创立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西北大学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的成功范例 [3] - 巨子生物在世界上首次成功研发并产业化类人胶原蛋白技术,2017年已建成11条生产线,产品在7个国家地区及国内30个省市1000多家医院广泛应用,系列产品终端销售额累计近百亿元 [3] - 2022年11月巨子生物登陆港交所,范代娣曾以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兼首席科学官身份出现在招股书中 [3] - 巨子生物截至5月12日收盘市值为836亿港元(约合人民币773亿元) [4] 股权结构与关联企业 - 范代娣曾是西安三角防务股份有限公司自然人股东,但已于2007年7月退出 [3] - 范代娣于2024年12月退出三森实业投资湖北有限公司(原西安三森有限公司) [3] - 范代娣及丈夫严建亚名下两家上市公司巨子生物和三角防务总市值近900亿元,截至5月12日合计持股市值达457亿元 [4] 产学研结合 - 类人胶原蛋白技术由西北大学与巨子生物共同研发并产业化,相关技术多次获得国家及陕西省颁发的各种奖项 [1] - 巨子生物作为西北大学产学研合作的成功范例,实现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发展 [3]
调研速递|晨曦航空接受四川大决策等多家投资者调研,业绩问题受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5-20 10:56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暴跌39.78%,净利润亏损2659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 [1] - 公司计划通过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增加产品研发投入、控制产品成本、加强应收款催收等措施提高主营业务收入 [1] 资金配置与使用效率 - 2024年金融资产规模达7014.58万元,但金融投资收益对净利润贡献仅55.95万元,投资者质疑资金配置效率 [2] - 公司未直接回应战略决策失误问题,但表示会优化资金使用 [2] 存货与应收账款 - 2024年存货账面价值3.39亿元,跌价准备346.35万元,投资者担忧存货减值风险 [2] - 应收账款周转率从0.71降至0.31,平均回款周期延长至1161天,公司称受最终用户拨款进度和配套关系影响 [2] 研发投入与产出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达22.03%,但核心产品收入暴跌43.8%,投资者质疑研发管理体系 [2] - 公司强调技术型行业发展迭代周期长,坚持自主技术创新为长期战略 [2] 其他投资者关注点 - 投资者还就军工投入、信用减值损失、产品毛利率变化、费用率、订单状况、技术储备、市场占有率、市值管理等提问 [2] - 公司表示部分问题将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
晨曦航空(300581) - 300581晨曦航空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0
2025-05-20 10:36
经营业绩相关 - 2024 年营收暴跌 39.78%,净利润亏损 2659 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公司拟加大市场拓展、研发投入、控制成本和催收应收款来提高主营业务收入 [3] - 2025 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149.25%但净利润亏损扩大,公司收入金额低,正加大市场拓展促进营收增长 [11] - 2024 年销售合同骤减 9282 万元,核心产品挠性捷联导航系统收入暴跌 100.43%,销售涨跌与行业特点密切相关,公司技术仍为国内先列 [6] - 2024 年航空发动机电子产品毛利率同比大幅下降 43.15%,主要是飞控计算机毛利下滑,与市场竞争无关 [5] - 2024 年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占营收比例高达 172.46%,销售和管理费用与上年基本持平,研发费用增幅较大 [5] - 2024 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达 22.03%,核心产品收入暴跌 43.8%,技术型行业应着眼长期迭代发展 [3] - 2024 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38.85%但营收下降 39.78%,技术型行业发展迭代周期长,公司坚持自主技术创新 [6] - 2024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之比长期小于 1,公司市场部门加大催收应收账款回款力度 [10] - 晨曦航空 2024 年营收同比下降 39.78%,但毛利率同比基本持平,产品配套型号和内部结构有变化,公司有效控制成本 [10] - 2024 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从 0.71 降至 0.31,平均回款周期延长至 1161 天,客户回款受最终用户拨款进度和配套关系影响 [3] - 2024 年信用减值损失 2368.36 万元中应收账款坏账占比 100%,三年以上应收账款占比升至 12.22%,公司会按要求披露信息 [4] - 2024 年应收账款占总资产 36.53%,前五大客户占比 77.22%,行业特殊性导致客户集中,公司加大市场拓展和研发 [10][11] 资产相关 - 2024 年金融投资收益对净利润贡献仅 55.95 万元,但金融资产规模达 7014.58 万元,公司用闲置募集资金买理财产品,直升机研发中心项目按进度投入 [2] - 2024 年存货账面价值 3.39 亿元中跌价准备仅 346.35 万元,跌价准备计提充分,符合会计准则 [3] - 存货周转率连续五年下降至 0.43,存货余额占总资产 28.10%,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仅 1.01%,跌价准备计提充分 [3] 业务相关 - 公司主要产品为军民两用,现阶段以军品销售为主,最终用户为国内军方 [4] - 公司无人机业务除靶机外,直升机项目在研发中,未形成产品销售 [9] - 公司拥有较大技术规模和竞争力,在部分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领先 [6] 项目相关 - 直升机研发中心项目未停滞,仍在全力研制,已进行初步样机试验 [8] - 2025 年临时股东大会未通过成立军民融合创新中心议案 [10] 其他 - 公司管理层重视资本市场表现,通过业绩说明会等形式与投资者交流 [11] - 近期军工行业订单需求波动未影响公司业务,营业收入情况关注后续定期报告 [11]
安达维尔: 关于北京安达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第二轮审核问询函之回复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19 21:48
募投项目主业符合性分析 - 大型地面保障装备包括伴随保障系统、快速挂载装置、无人系统、电源拖动平台,均为成熟产品且已取得相关资质,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690.63万元、1,274.20万元、1,388.50万元,占测控设备业务收入比重从6.36%提升至32.21% [1][4] - 模拟训练系统2023-2024年收入分别为1,274.20万元、1,388.50万元,占测控设备业务收入比重从28.26%增至45.39%,2025年预计实现销售约8,500万元 [4] - 机电一体化产品(货舱装载系统、侧导轨组件等)与现有产品智能挂载平台技术原理相同,主要差异在于应用场景,客户均为G104、G108等军工集团 [5][6][7] 机电一体化产品进展 - 货舱装载系统2025年下半年交付样品,2026年完成整机试样,2027年批量生产 [10] - 侧导轨组件2024年中标G108项目,2025年4月已交付样品,预计2025年四季度试飞 [11] - 盖板锁及翼尖锁2025年内完成方案评审和样品生产 [12] - 公司拥有300余名机电专业人员,相关专利6项,技术储备包括CAD/CAE、传感与控制等核心技术 [13] 前次募投项目对比 - 前次航空厨卫项目聚焦技术研发,本次旨在提升产能,客户从航空领域扩展至防务领域 [19] - 前次电子部件维修项目覆盖9,300项件号,本次将扩展至12,000项并新增发动机维修章节 [19] - 前次机械部件维修项目覆盖3,900项件号,本次将扩展至5,500项并新增复合材料维修 [19] - 实施地点从北京调整为天津空港经济区,靠近客户降低运输成本 [19] 前次募资使用情况 - 2017年IPO募资4.73亿元,2019年终止4个项目并将11,050万元调整至新项目 [21] - 终止原因包括国际OEM政策收紧、国产飞机产业化不及预期等外部环境变化 [22] - 截至2021年底,前募项目六(航空装备研发)投入6,750万元,项目七(民航设备)投入4,300万元 [21][23]
中直股份: 中航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9 17:49
利润分配方案 - 每股现金红利为0.204元(A股)[1] - 利润分配以总股本819,893,213股为基数实施[1] - 差异化分红送转未实施[1] 股东大会审议 - 分配方案经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会议日期为2025年5月9日[1] 股权登记与实施日期 - A股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5月27日,除权(息)日为2025年5月28日[1] - 现金红利发放日未明确标注[1] 分配实施方式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红利通过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资金清算系统派发[1] - 已办理指定交易的股东可在发放日领取红利,未办理的由结算公司暂存[1] - 红股或转增股本按股权登记日持股数比例直接计入股东账户[2] - 特定股东(如中国航空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现金红利由公司直接发放[2] 税收政策 - 自然人股东及证券投资基金持股超1年免征个人所得税,实际派发0.204元/股[2] - 持股1年以内(含1年)暂不扣税,转让时按持股期限计算应纳税额[2] - 持股1个月内税负20%,1个月至1年税负10%[3] - 有限售条件流通股自然人股东解禁前税负10%,税后派发0.1836元/股[3] - QFII股东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税后派发0.1836元/股[3] - 沪股通投资者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税后派发0.1836元/股[4] - 其他机构投资者和法人股东自行申报纳税,实际派发0.204元/股(含税)[4] 咨询方式 - 联系部门为证券事务部,电话010-58354758[4]
军工板块持续上涨,军工ETF(512660)近两日净流入近1.4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9 14:57
军工ETF资金流入与股价表现 - 军工ETF(512660)近两日净流入近1.4亿,今日股价强势上涨近1% [1] - 截至2025年5月15日,较2024年底份额大增30%,资金关注度显著提升 [1] 行业政策与地缘催化因素 - 全球多国上调国防预算,中国在"十四五"后期国防现代化规划框架下加快关键装备立项与部署 [1] - 2027年建军百年节点及2035年全方位现代化目标为军工产业链提供持续政策催化 [1] - 中美、中俄战略对话未触及核心分歧,外需端军贸出口有望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 [1] 军工ETF持仓与行业结构 - 军工ETF(512660)紧跟中证军工指数,重仓航空装备、军工电子、航海与航天等高景气子行业 [1] 行业基本面与业绩展望 - 2025年一季度部分板块见底回暖,地面兵装、航天(弹)业绩同比企稳回升 [1] - 2024年年底以来军工板块出现积极信号,核心公司发布合同公告,业绩有望企稳 [1] - 2025年预计关联交易额增加,显示军工基本面已开始加速回暖 [1]
军工板块迎多重利好,航空航天ETF(159227)盘中拉升,航天彩虹涨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9 11:23
军工板块市场表现 - A股军工板块表现活跃 成飞集成实现9连板 航空航天ETF(159227)盘中触底回升 涨幅0.81% 溢折率0.15% 持仓股航天彩虹涨停 中无人机涨超7% 四创电子、亚光科技、航天晨光、国博电子、中航西飞等跟涨 [1] - 军工板块成为重组集中地 中国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建立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 提高监管包容度 新设简易审核程序 明确吸收合并锁定期要求 鼓励私募基金参与并购重组 [1] 军工行业基本面 - 军工具备超强内贸属性 国际形势验证军工实力 为军贸奠定长期逻辑 2025-2027年内需外需预计大幅增长 行业发展被视为重中之重 [1] - 国证航天指数集中覆盖军工核心公司 军工行业占比99.2% 航空装备和航天装备权重占比73% 远高于中证军工(40%)和中证国防指数(53%) 涵盖大飞机、低空经济等新业态 [2]
“中国强度”支撑铸剑蓝天探访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中国航空强度研究所发展历程 - 公司是中国唯一的飞机强度研究、验证与鉴定中心,60年来攻克了轻质结构抗冲击、严酷工况生存、气候环境适应等世界性难题 [6] - 1965年在陕西耀县成立,承担了从强度理论探索到强度设计鉴定的全链条职责,支撑中国航空工业独立自主发展 [4] - 构建了"积木式"试验能力体系,涵盖全机级、部件级、组件级、元件级试验,全方位验证飞机结构性能 [7] 技术突破与创新成果 - 建成世界体量最大、模拟气候种类最多的气候环境实验室,可精准重构12种极端气候环境,核心指标超出国外同类实验室20%以上 [9][10] - 自主研发的SABRE结构分析软件系统打破国外垄断,已应用于5个行业、40余型装备、180多个工业场景 [12] - 实现了从验证性试验一元业务向多元业务拓展、从物理试验向虚拟与物理试验融合发展的三大跨越 [8] 重大型号支撑案例 - 支撑C919完成全球首次室内全机状态下降扬雪实验,获得欧洲适航审定官员"中国标准,世界领先"评价 [11] - 为AG600水陆两栖飞机攻克复杂水动载荷施加、全机起落架随动支持等关键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16][19] - 累计完成数百架次全机实验、数千项大部件实验、数万次部件实验、数百万件元件实验,支撑歼20、运20等国之重器研制 [8] 研发能力与行业地位 - 气候环境实验室开创了飞行器气候适应性研究新范式,系统发现故障机理并为设计改进提供科学支撑 [11] - 形成自主可控的飞行器气候环境适应性专业研究体系,实现从被动依赖自然气候到主动精准调控的跨越 [9] - 研发人员持续攻关结构振动、气动弹性等方向,将飞机型号研制周期从10-15年大幅缩短 [14]
激浊扬清,周观军工第119期:歼-10CE实战战果或牵引军贸变局
长江证券· 2025-05-18 22: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全力以赴冲刺攻坚,“一年补三年欠账”牵引产业链弹性;中期面向十五五及2027建军百年目标,务期必成,十五五继续加码军工,军贸打开成长天花板、国企改革促效率提升、军事AI规模化部署引领作战模式升级,中国军工资产将迎来景气重估、资产重估和科技能力重估 [130] - 选股应兼顾短期补欠账和中长期行业发展空间,优选“产品力提升、渗透率提升、客单价提升”标的 [13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美方计划2025起六代机逐步可部署,核心国家竞相角逐实现跨代性能提升 - 美国空军参谋长公布六代机细节,F - 47作战半径超1000海里、最快飞行速度超2马赫、隐身能力达“隐形++”,CCA作战半径超700海里,二者2025 - 2029年可部署,F - 47生产超185架、CCA超1000架 [9] - 英日意联合推出“全球作战空中计划”,计划2035年前完成部署,美方六代机技战术指标显著强于五代机,F - 47隐形和航程能力提升,旨在对抗中国印太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 [14] - 美国六代机项目包括空军NGAD和海军F/A - XX,NGAD 2030年左右服役,采用翼身融合与无尾设计,具备多种先进能力 [19] - 波音六代机方案有全向隐身等优势,具备有人机/无人机双模式操纵,续航和作战半径表现优 [22] - 美军NGAD项目体现未来信息化战争体系作战特点,六代机能力特征归纳为“5S”,与我国军事专家总结的“六超”基本一致 [28] 中东与美国历史大单实际执行率较低,经济持续绑定中国合作领域稳步拓宽 - 特朗普中东行与沙特签近1420亿美元军售协议,沙特优先采购防空反导系统、战斗机搭载导弹、F - 35战斗机;与卡塔尔签超2435亿美元协议;与阿联酋达成超2000亿美元协议 [38][43] - 此前美国与沙特军售协议多为意向书,实际执行率低,如2017年1100亿美元军售协议多数未交付,此次协议可能含大量旧项目 [44] - 中东国家意向采购F - 35,但美国受与以色列协议限制难以出口,我国歼 - 35外贸前景好 [50] - 沙特经济向中国靠近,与中国签农产品等协议;阿联酋与中国合作增长迅速,未来合作前景广阔 [53] - 我国外销型战机歼 - 10CE首次取得实战战果,具有多种先进能力,基础设计好、雷达反射面积低、航电系统先进 [54] 弹药消耗是军工投资的占优增量方向,多型装备需求牵引产业景气快速扩张 - 欧洲五国国防部长会议推动欧洲防务发展,强调在导弹和防空方面提升威慑力,英德联合研发射程超2000公里新型武器 [66] - 美军装备平台升级换代提升载弹量,拉动导弹需求,现代战争使空军对导弹倚重增加 [67] - 美军作战模式下开战初期导弹使用量占比高,如海湾战争首轮占27%、利比亚战争首轮占56%,战时弹药消耗大且生产需周期,需提前储备 [72][76] - 高超声速武器相比常规武器有优势,可能颠覆现有打击和防御体系,拓展作战空间 [81] - 地面战场中,双方技术实力相近且无法取得制空权时,地面兵装部队建设及远程弹药投送能力是制胜关键,俄乌冲突后期陆军传统火力武器成主角 [85] - 中国PCH - 191箱式模块化火箭炮信息化程度高,配备多种射程弹药,是越海压制核心装备 [87] - 航空炸弹是战场遮断主力,与其他弹药互补,俄军在俄乌冲突中使用多种炸弹打击地面目标 [91] - 俄乌冲突后,美国和欧盟加大弹药产能投入,美国2023财年超20亿美元建弹药基地,欧盟拨款提升弹药产能 [96] 火炸药及弹药是毁伤能力的物质基础,俄乌冲突以来欧美加快弹药基地建设 - 弹药由火炸药等组成,火炸药是弹药毁伤、推进及火工品核心原料,应用广泛 [108] - 军事需求和技术推动下,火炸药发展至第四代,我国开发了第四代炸药,但部分产能紧张,如HMX年产量低于美国 [109] - 实战化训练使弹药非战时消耗增加,我国军事训练投入占国防费比重较大,美军一次实战训练消耗约1万发弹药 [113] - 俄乌冲突后,美国加大弹药基地建设投入,2023财年超20亿美元,开启新一轮现代化改造,部分弹药库存低 [117] - 2023年欧盟通过《支持弹药生产法案》,投入约五亿欧元,着重提升火炸药及炮弹产能 [124] - 兵器工业集团是全军毁伤打击核心支撑,旗下北化及特能集团是火炸药与火工品重要生产基地,2024年新董事长到任 [127] 十四五收官务期必成:甄选“产品力提升、渗透率提升、客单价提升”标的 - 短期2025年收官年补欠账牵引产业链弹性,中期十五五加码军工,军贸、国企改革、军事AI带来重估机会,关注上游配套环节 [130] - 选股首推含“弹”量标的,中长期优选“三提升”标的,推荐配置组合涵盖多领域 [130] - 报告回顾了长江证券此前对军工板块投资策略的观点,强调弹药消耗是未来投资最大弹性方向 [131][133]
AG600“鲲龙”批生产首架机完成生产试飞
快讯· 2025-05-18 10:10
AG600"鲲龙"批生产首架机完成生产试飞 - AG600"鲲龙"批生产首架机在广东珠海成功完成生产试飞 [1] - 该架机生产符合型号设计要求,达到安全可用状态,具备出厂条件 [1] - 标志着AG600飞机通过取得生产许可证(PC)的关键环节,实物状态满足PC构型要求 [1]